專利名稱: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電磁輻射干擾是電子設備常見問題之一,便攜式電子裝置如個人數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發展迅速,其功能亦愈來愈強,而便攜式電子設備的電磁輻射干擾問題愈來愈嚴重,因此有必要為便攜式電子裝置提供一種防止電磁輻射干擾的外殼。
為減小便攜式電子裝置的電磁輻射干擾,通常是在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外殼上設置一金屬鋁薄片。如美國專利第6,207,089號,為降低在便攜式電子裝置周圍的電磁干擾,消除靜電積累,其通過粘結劑將超塑性合金薄片粘結到塑料外殼的內表面上。但使用該方法時,因合金薄片與塑料外殼結合力不強,使得合金薄片易脫落或起皺,且合模時易使薄片拉斷、變形,而致使其易脫落。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其結構牢固,適用于便攜式電子裝置上能防止電磁輻射的外殼。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工藝簡單,效率較高。
該外殼包括兩層塑料層,第一塑料層的表層是含有金屬顆粒或薄片與塑料的混合層,內層是純塑料,第二塑料層是純塑料。
本發明是采用射出成型方法形成,其所用模具的模仁是由燒結的二氧化鋯(ZrO2)、三氧化二鋁(Al2O3)、硼化鈦(TiB)等金屬氧化物制成。射出塑料前在模仁內浸入金屬顆粒或薄片,塑料分兩段射出,第一層塑料射出后加壓擠壓出模仁內的金屬顆粒或薄片,使得金屬顆粒或薄片與第一層塑料表層相結合,然后射入第二層塑料,即可制得本發明的外殼。
由于金屬顆粒或薄片與塑料結合緊密,相較現有的電磁遮蔽殼體,該外殼不易受磨損,且制造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生產效率高。
圖1是本發明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沿II-II方向剖視圖。
圖3是圖2中III處的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外殼制造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結合參照圖1及圖2,本發明便攜式電子裝置(如PDA、移動電話等)外殼1包括第一塑料層10和第二塑料層12,該第二塑料層12是包覆在第一塑料層10外。第一塑料層10包括一含有金屬顆粒或薄片與塑料的混合層102,及其內層101。
混合層102中的金屬顆粒或薄片相當微小(參照圖3),金屬顆粒的直徑約為0.2nm~1mm,金屬薄片的高度(h)及寬度(d)約為0.1μm~2mm,該混合層102內的金屬顆粒或金屬薄片可達到遮蔽電磁輻射的作用,金屬材質可為鋁、銅或其合金,但不限定為上述的金屬或其合金。而內層101是與第二塑料層12同一成份的塑料層,其內不具金屬顆粒或薄片。
上述第一塑料層10和第二塑料層12的塑料材質可為選自聚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酰亞胺(Polyimide,PI)、液晶聚合物、聚醚酰亞胺(Polyetherimide)、聚苯硫(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聚砜(polysulfone)、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乙二醇改性聚酯(glycol-modified polyester)、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等聚合物中一種或多種構成的混合物。
因第一塑料層10的內層101外有第二塑料層12,且兩者是同一成份,故結合緊密,且第二塑料層12可有效保護第一塑料層10,使便攜式電子裝置在使用時,其混合層102能夠抗震抗沖擊,且不易受磨損而使其中包含的金屬顆粒或薄片剝落,而達到有效遮蔽電磁輻射的作用。
外殼1的制造裝置(參照圖4)包括一套射出成型模具、一回轉盤20和一固定盤22,該模具包括一個公模23,兩個母模24、25,兩個物料漏斗26、27和兩條澆道28、29,該公模23固定在回轉盤20上,固定盤22上固定兩個母模24、25,兩個物料漏斗26、27及兩條澆道28、29。該模具的模仁是由燒結的二氧化鋯(ZrO2)、三氧化二鋁(Al2O3)、硼化鈦(TiB)等具有多孔疏松結構的金屬氧化物制成。按需要設置公、母模的尺寸及裝配順序。本發明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1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模具之模仁浸入含有金屬顆粒或薄片之溶液,使金屬顆粒或薄片均勻吸附于模仁內;(2)選取塑料作為原料,將適量塑料投放至第一物料漏斗26和第二物料漏斗27中,加熱使塑料處于熔融狀態;(3)通過第一澆道28將第一物料漏斗26的熔融純塑料射入第一公模23與母模24配合的型腔中;(4)加壓使模具模仁內的金屬顆粒或薄片擠出而進入塑料層的表層,形成一混合層102;(5)旋轉回轉盤23,通過第二澆道29將第二物料漏斗27內之塑料射入帶有混合層102之公模23與第二母模25型腔中,形成第二塑料層12;(6)冷卻,脫模,取出便可得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1。
本發明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1也可省略第二塑料層12,僅包括第一塑料層10,此時第一塑料層10應具有一定的厚度。此時,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1的制造裝置包括一套射出成型模具,該模具包括一個公模、一個母模、一個物料漏斗和一條澆道。該模具的模仁是由燒結的二氧化鋯(ZrO2)、三氧化二鋁(Al2O3)、硼化鈦(TiB)等具有多孔疏松結構的金屬氧化物制成。按需要設置公、母模的尺寸和裝配順序。此時本發明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1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模具之模仁浸入含有金屬顆粒或薄片之溶液,使金屬顆粒或薄片均勻吸附于模仁內;(2)選取塑料作為原料,將適量塑料投放至物料漏斗中,加熱使塑料處于熔融狀態;(3)通過澆道將物料漏斗的熔融純塑料射入公模與母模配合的型腔中;(4)加壓使模具模仁內的金屬顆粒或薄片擠出而進入塑料層的表層,形成一混合層102;(5)冷卻,脫模,取出便可得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1。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包括一塑料層,其特征在于該塑料層內含金屬顆粒或薄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顆粒的直徑約為0.2nm~1mm,金屬薄片的高度及寬度約為0.1μm~2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顆粒是銅、鋁及其合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材質可為選自聚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聚碳酸酯、聚酰亞胺、液晶聚合物、聚醚酰亞胺、聚苯硫、聚砜、聚苯乙烯、乙二醇改性聚酯、聚丙烯等聚合物中一種或多種構成的混合物。
5.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的制造方法,采用射出成型工藝形成,包括以下步驟將模具之模仁浸入含有金屬顆粒或薄片之溶液,使金屬顆粒或薄片均勻吸附于模仁內;選取塑料作為原料,將適量塑料投放至第一物料漏斗及第二物料漏斗中,加熱使塑料處于熔融狀態;通過第一澆道將第一物料漏斗之熔融純塑料射入公模與第一母模配合之型腔中;加壓使模具模仁內的金屬顆粒或薄片擠出而進入塑料層的表層,形成一混合層;旋轉回轉盤,通過第二澆道將第二物料漏斗內之塑料射入帶有混合層之公模與第二母模之型腔中,形成第二塑料層;冷卻,脫模,取出可得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模具的模仁是由燒結的二氧化鋯(ZrO2)、三氧化二鋁(Al2O3)、硼化鈦(TiB)等具有多孔疏松結構的金屬氧化物制成。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模具的模仁內可吸納金屬顆粒或薄片。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固定在回轉盤上。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固定在固定盤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外殼及其制造方法,該外殼包括第一塑料層及第二塑料層,其中第一塑料層表層是一含有金屬顆粒或薄片與塑料的混合層。本發明是采用射出成型方法形成,由于金屬顆粒與塑料層均勻混合,結合緊密,所以該外殼不易受磨損,且制造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H05K5/00GK1582097SQ0314013
公開日2005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6日
發明者呂昌岳, 余泰成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