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水瓶用防干燒電速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水瓶用電速熱裝置,特別是一種熱水瓶用防干燒電速熱裝置。
現有的熱水瓶用電速熱裝置,它是由電熱管及熱水瓶塞組成,當水沸騰后,要先拔掉電插頭后,再把電熱器取出,若一時忘記,末將電插頭拔掉就把電熱器取出,則易造成意外損失。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熱水瓶用電速熱裝置,它可防干燒,水沸騰后,即使未將電插頭拔掉就把電熱器取出,也不會發生任何意外。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含有殼蓋、殼體、電熱管及一對與電熱管電連接的動、靜電觸片,殼蓋蓋在殼體上,電熱管固定連接于殼體下部,電觸片固定連接于殼體內的隔板上,其特征是在殼體內有一可上下運動的直桿,其一端能推動動、靜電觸片閉合,另一端穿出殼體且能與熱水瓶口接觸。
本實用新型結構極為簡單,它無需浮子即可實現防干燒目的,水沸騰后,即使未將電插頭拔掉就把電熱器取出,也不會發生任何意外,無論南北方都能安全使用。
以下將通過兩個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一。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二。
實施例一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殼蓋1、殼體2、電熱管6、直桿5、一對與電熱管電連接的動、靜電觸片8、9及一對相斥磁鐵4、10組成,殼蓋1置于殼體2上,電熱管6固定連接于殼體2下部,一對動、靜電觸片8、9分別固定連接于殼體2內的隔板7上,直桿5置于殼體2內,它可上下運動,其一端置于動電觸片9下方,另一端穿出殼體2且能與熱水瓶口接觸,一對相斥磁鐵4、10置于殼體2內,且上下相對應分別固定連接于直桿5上端及動電觸片9上,為了防止蒸汽進入殼體2內,有一罩3緊密地將殼體2內的直桿5罩住。其工作原理是將本實用新型置于裝滿水的熱水瓶,接通電源,此時直桿5與熱水瓶口接觸,并將直桿5上推,從而使磁鐵4向上運動,并推動磁鐵10向上運動,使動、靜電觸片8、9閉合,電路接通,水開始被加熱;當水沸騰后,取出本實用新型,此時直桿5失去支撐向下運動,由此帶動磁鐵4向下運動,從而使動、靜電觸片8、9分離,電路被切斷,從而達到防止干燒目的。
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殼蓋1、殼體2、電熱管4、一對動、靜電觸片8、9、彈簧11、支撐柱12及直桿5組成,在殼體2內,靜電觸片8固定連接于隔板7上,動電觸片9的中部與支撐柱12固定連接,支撐柱12固定連接與隔板7上,動電觸片9的兩端分別與彈簧11及直桿5連接,彈簧11的另一端與隔板7連接,直桿5的另一端伸出殼體2外且能與熱水瓶口接觸。為了使進入殼體2內的蒸汽能盡快排出殼體2外,在殼體2壁上開一小孔13。其工作原理是將本實用新型置于裝滿水的熱水瓶,接通電源,此時直桿5與熱水瓶口接觸,并將直桿5上推,壓迫彈簧11,使動、靜電觸片8、9閉合,電路接通,水開始被加熱;當水沸騰后,取出本實用新型,此時直桿5失去支撐向下運動,且在彈簧11的作用下,動、靜電觸片8、9分離,電路被切斷,從而達到防止干燒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熱水瓶用防干燒電速熱裝置,它包含殼蓋1、殼體2、電熱管6、一對與電熱管電連接的動、靜電觸片8、9及一對相斥磁鐵4、10,殼蓋1置于殼體2上,電熱管6固定連接于殼體2下部,一對動、靜電觸片8、9分別固定連接于殼體2內的隔板7上,其特征是有一直桿5置于殼體2內,它可上下運動,其一端置于動電觸片9下方,另一端穿出殼體2且能與熱水瓶口接觸,一對相斥磁鐵4、10置于殼體2內,且上下相對應分別固定連接于直桿5上端及動電觸片9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瓶用防干燒電速熱裝置,其特征是有罩3緊密地將殼體2內的直桿5罩住。
3.一種熱水瓶用防干燒電速熱裝置,它包含殼蓋1、殼體2、電熱管4、一對與電熱管4電連接的動、靜電觸片8、9,殼蓋1置于殼體2上,電熱管6固定連接于殼體2下部,其特征是靜電觸片8固定連接于殼體2內的隔板7上,動電觸片9的中部與固定于隔板7上的支撐柱12固定連接,有一彈簧11,其一端固定于隔板7上,另一端固定連接于動電觸片9的一端;有一直桿5置于殼體2內,其一端與動電觸片9的另一端連接,另一端伸出殼體2外且能與熱水瓶口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水瓶用防干燒電速熱裝置,其特征是在殼體2壁上開一小孔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熱水瓶用防干燒電速熱裝置,它包含有殼蓋、殼體、電熱管及一對與電熱管電連接的動、靜電觸片,殼蓋蓋在殼體上,電熱管固定連接于殼體下部,電觸片固定連接于殼體內的隔板上,其特征是在殼體內有一可上下運動的直桿,其一端能推動動、靜電觸片閉合,另一端穿出殼體且能與熱水瓶口接觸,其結構極為簡單,它無需浮子即可防干燒,水沸騰后,即使未將電插頭拔掉就把電熱器取出,也不會發生任何意外。
文檔編號H05B3/40GK2536168SQ02234219
公開日2003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30日
發明者林學金 申請人:林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