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聲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
【背景技術】
[0002]揚聲器是一種把電信號轉變為聲信號的換能器件,音頻電能再通過電磁、壓電或靜電效應后,使其紙盆或膜片振動并與周圍的空氣產生共振(共鳴)從而發出聲音,其性能優劣對音質的影響很大。
[0003]圖2示出了一種傳統的揚聲器,其主要由框套1、套接于框套I的下端口上的U型導磁體2、以疊置的方式裝設于U型導磁體2內的永磁體3和上導磁體4、下端部插套于U型導磁體2與上導磁體4的縫隙之間的音圈5、固定于音圈5的外壁與框套I的內壁之間的定心支片6a、裝設于框套I的上端口上并環繞音圈5的上端部分布的上振動盆7、罩設于音圈5的上部并與上振動盆相連的防塵罩8等部件構成,其中,由于定心支片6a所起到的作用是固定音圈5以防止音圈5在徑向方向出現擺動,保證其在軸向方向進行活塞運動;然而,在保證音質的情況下,為避免音圈5在進行軸向活塞運動時,定心支片6a與上振動盆7、框套I的內壁之間因發生碰觸而產生異常音,必須在三者之間設置一個適當的以供音圈5相對于上振動盆7和框套I進行軸向活塞運動的行程距離(即:圖2中標注為a和b的距離),從而必然會導致整個揚聲器的高度的急劇增加。
[0004]隨著人們對揚聲器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更薄、更為輕巧、功率更大以及音質效果更好的揚聲器已逐漸成為相關技術領域研究的重點;因此,如何對現有的揚聲器提出改進方案,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結構簡單緊湊、輕薄化程度高、音質效果顯著以及音質調節性強的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它包括框套、U型導磁體、由上至下疊置于U型導磁體內的上導磁體和永磁體、下端部插套于上導磁體與U型導磁體的內側壁所形成的磁間隙內的音圈以及罩設于音圈的頂部開口處的防塵罩;
[0008]它還包括一外振動盆和一內振動盆,所述內振動盆的下盆口固定于框套的中部內壁上、上盆口粘結于音圈的頂部側壁的外側,所述外振動盆的上盆口固定于框套的頂部側壁上、下盆口粘結于內振動盆的中部外壁上。
[0009]優選地,所述內振動盆包括第一折環部和一軸向截面的軌跡呈拋物線形狀的第一環板支撐部,所述框套的下端口處、環繞U型導磁體形成有一 U型彎部,所述第一折環部的一端固定于U型彎部的頂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環板支撐部的下端口的端口側壁上,所述第一環板支撐部的上端口粘結于音圈的頂部側壁的外側。
[0010]優選地,所述外振動盆包括第二折環部和第二環板支撐部,所述第二環板支撐部的下端口粘結于第一環板支撐部的外壁上、上端口固定于第二折環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折環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框套的頂部側壁上。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形成有雙振動盆結構,內振動盆由框套的內部向上延伸后并與音圈相連接,而外振動盆則由框套的頂部開口向下延伸后并與內振動盆的外壁相連,從而有效減低了外振動盆的高度,進而降低了揚聲器的整體高度;同時,因將整個U型導磁體置于框套和內振動盆里,且內振動盆的支撐部分軸向呈拋物線型,故而在磁場和音圈的作用下,當揚聲器動作時,能夠有效避免內振動盆與U型導磁體的碰觸,保證音質效果,并為進一步降低揚聲器的高度提供了結構基礎;其結構簡單,而由其所構成的視聽產品則具有更薄、更為輕巧、音質更純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現有技術中的揚聲器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15]如圖1所示并結合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它主要包括框套1、U型導磁體2、由上至下疊置于U型導磁體2內的上導磁體4和永磁體3、下端部插套于上導磁體4與U型導磁體2的內側壁所形成的磁間隙內的音圈5、內振動盆6、外振動盆7、罩設于音圈5的頂部開口處的防塵罩8、裝設于框套I的外壁上的接線板9以及設置于框套I內并與接線板9進行線路連接的連接線10等;其中,內振動盆6的下盆口固定于框套I的中部內壁上、上盆口粘結于音圈5的頂部側壁的外側,外振動盆7的上盆口固定于框套I的頂部側壁上、下盆口粘結于內振動盆6的中部外壁上。
[0016]以此,本實施例的揚聲器取消了傳統揚聲器中的定心支片,通過設置的外振動盆7和內振動盆6形成雙振動盆結構,內振動盆6由框套I的內部向上延伸后并與音圈5相連接,而外振動盆7則由框套I的頂部開口向下延伸后并與內振動盆6的外壁相連,有效減低了外振動盆7的高度,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揚聲器的整體高度;同時,因將整個U型導磁體2置于框套I和內振動盆6里,故而在磁場和音圈5的作用下,當揚聲器動作時,能夠有效避免內振動盆6與U型導磁體2的碰觸,保證音質效果,并為進一步降低揚聲器的高度提供了結構基礎;另外,其還具有以下優點:1、內外振動盆均可推動空氣進行發聲,可根據音質的需要通過調整內振動盆6和外振動盆7的支撐部位的厚度、材質以及外振動盆7的下盆口的固定位置,來實現對音質的調節;2、由于外振動盆7與內振動盆6呈三角形的支撐結構,可有效保證振動盆以及整個揚聲器的剛性。
[0017]為優化整個揚聲器的結構,保證音圈5在進行軸向活塞運動時所產生的作用力能夠同步傳導至振動盆上,避免雜音或振音等不良問題的發生,本實施例的內振動盆6包括第一折環部61和一軸向截面的軌跡呈拋物線形狀的第一環板支撐部62,在框套I的下端口處、環繞U型導磁體2形成有一 U型彎部11(即在框套I的內壁上形成類似于內臺階的結構),第一折環部61的一端固定于U型彎部11的頂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環板支撐部62的下端口的端口側壁上,而第一環板支撐部62的上端口粘結于音圈5的頂部側壁的外側。以此,可將整個U型導磁體2置于框套I和內振動盆6里,且內振動盆6的支撐部分軸向呈拋物線型,可有效保證揚聲器的音質效果。
[0018]作為一個優選方案,為進一步提高整個揚聲器的音質效果,本實施例的外振動盆7包括第二折環部71和第二環板支撐部72;其中,第二環板支撐部72的下端口粘結于第一環板支撐部62的外壁上、上端口固定于第二折環部71的一端,而第二折環部71的另一端則固定于框套I的頂部側壁上。
[0019]另外,本實施例的第一折環部61、第二折環部71、第一環板支撐部62和第二環板支撐部72的形狀以及材質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目前市面上制造并銷售的所有材質或形狀,以此,揚聲器所產生的內部作用力,可通過環板支撐部同步傳導至第一折環部61與第二折環部71上,以使折環部能夠進行同步動作,減少了因振動盆的動作延遲所帶來的音質失真的問題。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它包括框套、U型導磁體、由上至下疊置于U型導磁體內的上導磁體和永磁體、下端部插套于上導磁體與U型導磁體的內側壁所形成的磁間隙內的音圈以及罩設于音圈的頂部開口處的防塵罩;其特征在于: 它還包括一外振動盆和一內振動盆,所述內振動盆的下盆口固定于框套的中部內壁上、上盆口粘結于音圈的頂部側壁的外側,所述外振動盆的上盆口固定于框套的頂部側壁上、下盆口粘結于內振動盆的中部外壁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振動盆包括第一折環部和一軸向截面的軌跡呈拋物線形狀的第一環板支撐部,所述框套的下端口處、環繞U型導磁體形成有一 U型彎部,所述第一折環部的一端固定于U型彎部的頂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環板支撐部的下端口的端口側壁上,所述第一環板支撐部的上端口粘結于音圈的頂部側壁的外側。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振動盆包括第二折環部和第二環板支撐部,所述第二環板支撐部的下端口粘結于第一環板支撐部的外壁上、上端口固定于第二折環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折環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框套的頂部側壁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聲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交叉式雙振動盆揚聲器。它包括框套、U型導磁體、上導磁體、永磁體、音圈、內振動盆、防塵罩和外振動盆;其中,內振動盆的下盆口固定于框套的中部內壁上、上盆口粘結于音圈的頂部側壁的外側,外振動盆的上盆口固定于框套的頂部側壁上、下盆口粘結于內振動盆的中部外壁上。本實用新型形成有雙振動盆結構,內振動盆由框套的內部向上延伸后并與音圈相連接,而外振動盆則由框套的頂部開口向下延伸后并與內振動盆的外壁相連,從而有效地減低了外振動盆的高度,進而降低了揚聲器的整體高度;同時,當揚聲器動作時,能夠有效避免內振動盆和U型導磁體的碰觸,保證了音質效果。
【IPC分類】H04R9/02, H04R9/06
【公開號】CN205283808
【申請號】CN201620019397
【發明人】唐金龍
【申請人】東莞市龍韻強電聲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