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電力隧道內環境有的十分惡劣,經常是高溫高濕,甚至雨季漫灌、生活用水流入等。所以設備尤其要做好防水措施,如果設備上有喇叭,做好防水的同時,還要求盡量不能影響喇叭的聲音,兩者兼顧遇到不少的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本裝置可以實現在隧道設備上安裝固定喇叭,同時實現喇叭的防水和透音。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包括喇叭蓋、喇叭、殼體和喇叭膜,其中:喇叭蓋固定于殼體上,喇叭蓋內設置有喇叭,喇叭連接有喇叭線,喇叭和喇叭蓋之間設置有硬質海綿,殼體內部具有臺階,喇叭膜設置于臺階內,殼體底部設有透音孔,臺階的高度保證喇叭膜的振動空間。
[0006]所述喇叭膜上端設置有不銹鋼網,以保證透音,并給喇叭膜振動留出空間,而且防止喇叭膜因受外壓向內鼓漲時限制其變形過大。
[0007]所述喇叭膜通過周圍一圈雙面膠黏貼于殼體上,殼體的臺階下方設有多個透音孔,保證聲音的傳出。
[0008]所述喇叭膜設置于臺階內,臺階與殼體和不銹鋼網均留有間隙,即喇叭膜的前后端均留有振動空間。
[0009]所述喇叭蓋壓在喇叭上方,與殼體之間用橡膠墊圈來密封;喇叭蓋上面的穿線孔用灌封膠密封,密封的作用是將殼體內部的大腔體與喇叭蓋密封的小腔體隔離開,盡量減少熱脹冷縮對喇叭膜的破壞。
[0010]所述喇叭蓋通過至少若干套螺釘與彈簧墊圈固定于殼體上,保證了喇叭蓋固定的牢固性。
[0011]所述喇叭蓋與喇叭之間設有硬質海綿,用來堵塞灌封膠防止膠流入喇叭腔體內,喇叭線從硬質海綿穿過。
[0012]海綿的特點是既能容易變形,又能阻止膠的流入。
[0013]所述喇叭膜采用耐酸堿、耐高溫、極其穩定的聚四氟乙烯材料,材料加厚,透氣量極小,且能通過振動,保留傳音功能。
[0014]所述臺階高度為0.5mm?1mm。
[0015]通過喇叭蓋、橡膠墊、灌封膠將喇叭密封在一個很小的腔體,這個腔體就叫喇叭腔體,喇B八腔體與殼體內腔隔尚開,盡量讓喇B八腔體縮小,減小喇B八腔體內的氣體熱脹冷縮對喇叭膜的影響。
[0016]一種基于上述裝置的裝配方法為:
[0017]首先喇叭膜黏貼于殼體臺階上,再將不銹鋼網壓在喇叭膜上,網的上方放置橡膠墊圈,放置喇叭于不銹鋼網上,用喇叭蓋壓住橡膠墊圈和喇叭;
[0018]喇叭壓之前將喇叭線穿過硬質海綿與喇叭蓋上的孔;
[0019]然后用螺釘與彈簧墊圈固定喇叭蓋于殼體上;
[0020]最后在喇叭蓋上方將喇叭線用灌封膠來密封。
[0021]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為:喇叭膜采用加厚聚四氟乙烯和喇叭腔體的單獨密封。聚四氟乙烯膜應用在喇叭膜上是目前市場常用的,材料的特點是極其穩定的材料,所以具有很好的絕緣性、耐高低溫性、自潤滑性、表面不粘性、不燃性、耐化學腐蝕和耐候性,也就是具有優越的聲學性能。膜的微孔結構因為水分子的張力而起到防水效果。但水蒸氣還能自由進出,也就是說防潮不佳。但通過將膜加厚就能大大提高該材料的防潮性能,常見的喇叭膜的厚度在0.015mm左右,加厚到0.05mm左右微孔大大減少。音質雖受影響,但能滿足要求。
[0022]當聚四氟乙烯膜加厚以后,其透氣性降低,當設備所在的環境溫差變化,設備內腔的密封的空氣也會因為溫差變化而膨脹縮小的。如果環境變熱,內腔的空氣受熱膨脹內部產生正壓,喇叭膜會往外鼓,反之會往內鼓,如果腔體越大,空氣越多,內外壓差會越大,膜的受到的壓力也會越大。聚四氟乙烯分子中CF2單元按鋸齒形狀排列,溫度低于19°C時,形成13/6螺旋;在19°C發生相變,分子稍微解開,形成15/7螺旋。彈性/折痕的恢復能力比PVC、ETFE都低。這是這個材料應用在惡劣環境的一個缺陷。如果聚四氟乙烯長期受到壓力變形的話,就會發生不可恢復的變形,嚴重的就會破裂。為了較少壓力差,通過喇叭蓋、灌封膠、橡膠墊圈將喇叭腔從殼體內部單獨隔離開,也就說設備內的單獨開辟出喇叭小腔,減少膜密封的氣體,實現膜的內外壓差減小,最終將膜的變形導致的破壞降至最低。
[002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采用0.05mm左右的加厚聚四氟乙烯材料膜來實現隧道內喇叭防水和防潮氣,還能保證喇叭膜的振動傳音的效果,同時在設備內的單獨開辟出喇叭小腔,減少加厚膜密封的氣體,實現膜的內外壓差減小,最終將膜的變形導致的破壞降至最低。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25]圖中,1.喇叭線;2.灌封膠;3.喇叭蓋;4.硬質海綿;5.喇叭;6.螺釘;7.彈簧墊圈;8.橡膠墊圈;9.殼體;10.不銹鋼網;11.喇叭膜;12.透音孔;1.殼體內部;I1.殼體外部。
【具體實施方式】
:
[0026]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7]如圖1所示,喇叭固定裝置主要由喇叭蓋3、橡膠墊圈8、喇叭膜11組成,喇叭膜11黏貼于殼體9內側的臺階上,臺階高0.5mm?1mm,保證喇機膜11的振動空間。
[0028]所述喇叭膜11的后面是不銹鋼網10,其作用既能透音,又給喇叭膜11振動留出空間,而且防止喇叭膜11因受外壓向內鼓時限制其變形過大。喇叭膜11通過周圍一圈雙面膠黏貼于殼體9上,殼體9的臺階下方設有眾多的透音孔12,保證聲音的傳出。喇叭膜11的前面殼體9有臺階,后面有臺階的不銹鋼網10,前后都有振動空間,保證傳音效果。
[0029]所述喇叭蓋3壓在喇叭上方,與殼體9之間用橡膠墊圈8來密封;喇叭蓋3上面的穿線孔用灌封膠2密封,密封的作用是將殼體9內部的大腔體與喇叭蓋3密封的小腔體隔離開,盡量減少熱脹冷縮對喇叭膜11的破壞。所述喇叭蓋3通過至少三套螺釘6與彈簧墊圈7固定于殼體9上,保證了喇機蓋3固定的牢固性。
[0030]所述喇叭蓋3與喇叭5之間設有硬質海綿4,用來堵塞灌封膠2防止膠流入喇叭腔體內,喇叭線I從硬質海綿4穿過。海綿的特點是既能容易變形,又能阻止膠的流入。
[0031]所述喇叭膜11采用耐酸堿、耐高溫、極其穩定的聚四氟乙烯材料,材料加厚,透氣量極小,且能通過振動,保留傳音功能。
[0032]通過喇叭蓋、橡膠墊、灌封膠將喇叭密封在一個很小的腔體,這個腔體就叫喇叭腔體,喇B八腔體與殼體9內腔隔尚開,盡量讓喇B八腔體縮小,減小喇B八腔體內的氣體熱脹冷縮對喇叭膜11的影響。
[0033]殼體9上放置喇叭的地方,內側設有一個臺階,臺階高度有0.5?1mm,臺階下方有眾多的透音孔12,喇叭膜11黏貼于臺階上,不銹鋼網10壓在喇叭膜11上,網的上方放置橡膠墊圈8,用喇叭蓋3壓住橡膠墊圈8和喇叭5。喇叭5與喇叭蓋3之間有硬質海綿4,喇叭線I從硬質海綿4與喇叭蓋3上的孔穿出。喇叭蓋3通過螺釘6與彈簧墊圈8固定于殼體9上。喇叭蓋3上方有灌膠池,用灌封膠2將喇叭線I灌封。殼體內部I與殼體外部II之間的溫差變化導致的內外壓差因為喇叭腔很小而使喇叭膜11的變形很小。
[0034]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主權項】
1.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喇叭蓋、喇叭、殼體和喇叭膜,其中:喇叭蓋固定于殼體上,喇叭蓋內設置有喇叭,喇叭連接有喇叭線,喇叭和喇叭蓋之間設置有硬質海綿,殼體內部具有臺階,喇叭膜設置于臺階內,殼體底部設有透音孔,臺階的高度保證喇叭膜的振動空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喇叭膜上端設置有不銹鋼網,以保證透音,并給喇叭膜振動留出空間,而且防止喇叭膜因受外壓向內鼓時限制其變形過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喇叭膜通過周圍一圈雙面膠黏貼于殼體上,殼體的臺階下方設有多個透音孔,保證聲音的傳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喇叭膜設置于臺階上,膜后面的不銹鋼網也留有間隙,即喇叭膜的前后端均留有振動空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喇叭蓋壓在喇叭上方,與殼體之間用橡膠墊圈來密封。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喇叭蓋通過若干套螺釘與彈簧墊圈固定于殼體上,保證了喇叭蓋固定的牢固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喇叭蓋與喇叭之間設有硬質海綿,用來堵塞灌封膠防止膠流入喇叭腔體內,喇叭線從硬質海綿穿過。
8.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喇叭膜采用耐酸堿、耐高溫、極其穩定的聚四氟乙烯材料,材料加厚,透氣量極小,且能通過振動,保留傳音功能。
9.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臺階高度為 0.5mm ?Imnin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應用于隧道內喇叭的防水固定裝置,包括喇叭蓋、喇叭、殼體和喇叭膜,其中:喇叭蓋固定于殼體上,喇叭蓋內設置有喇叭,喇叭連接有喇叭線,喇叭和喇叭蓋之間設置有硬質海綿,殼體內部具有臺階,喇叭膜設置于臺階內,殼體底部設有透音孔,臺階的高度保證喇叭膜的振動空間。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0.05mm左右的加厚聚四氟乙烯材料膜來實現隧道內喇叭防水和防潮氣,還能保證喇叭膜的振動傳音的效果,同時在設備內的單獨開辟出喇叭小腔,減少加厚膜密封的氣體,實現膜因熱脹冷縮產生的內外壓差減小,最終將膜的變形導致的破壞降至最低。
【IPC分類】H04R1-44
【公開號】CN204598290
【申請號】CN201520206889
【發明人】姜志利, 楊震威
【申請人】山東康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