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戶線控制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交換機中的用戶線控制設備,更確切地說,涉及包括用于在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用戶線的物理層按照傳輸線規則控制層1的硬件和軟件的用戶線控制設備。
此用戶線控制設備通過SD/SCN信號連接到用戶電路和控制層1。SD信號是通過激活形成用戶線物理層的傳輸路徑來進行用于維護操作的繼電器控制的傳輸信號。另一方面,SCN是用于表示用戶電路故障信息和用戶電路與終端設備之間同步的信號。
圖16為包括用戶線控制設備的用戶控制系統的結構實例。它由用戶控制層1、線處理器(LPR)2和呼叫處理器(CPR)3構成。用戶線控制設備10被包括在用戶控制層1內。
用戶控制層1還包括電路12,后者提供具有線處理器2和呼叫處理器3的接口功能和多個用戶卡11(卡0-n)。多個用戶卡11通過終端設備NTE分別連接到ISDN終端用戶,并容納,比如說,8個用戶電路。在圖16所說明的配置中,用戶線控制設備10組成雙工冗余結構(#0,#1),并各自分別連接至多個用戶卡11。
在圖16所示的配置中,只有當前使用的系統的激活的用戶線控制設備10與主機(線處理器2和呼叫處理器3)通信。因而,激活的用戶線控制設備10從主機接收對用戶線的控制信號,并將用戶線故障通知主機。
這里,為控制多條用戶線,用戶線控制設備10順序掃描多個用戶卡11,探測所有用戶(比如224個用戶)的狀態變化,并將那些變化傳送給主機。對于所有用戶來說,在掃描用戶卡11時獲得的SCAN(SCN)中的變化也由用戶線控制設備10周期性地借助于固件探測。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的合理化進程,已有由用戶控制層1容納更多用戶卡數目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隨著用戶線數目的增多,固件上處理負荷加重的問題。
換句話說,參考附圖對此加以解釋,圖17顯示了以前由本發明者開發的用于圖16所示的用戶線控制設備10的應用的結構實例。在圖17中,形成硬件設備的SD/SCN控制部分100從用戶卡11接收SCAN信號。由SD/SCN控制部分100接收的SCAN信號被發送至SCAN存儲器101,在那里所有用戶的SCAN數據(0)-(n)被順序記錄。
這里SCAN數據的內容包括,比如,用于響應用戶線的故障信息,用戶電路-終端設備同步比特等等。
圖18為與圖17相關的固件操作的流程圖。各用戶的SCAN數據從SCAN存儲器101中讀出(步驟S1),而相應的用戶的涉及上次(上次掃描結果)的SCAN數據從固件存儲器102中讀出(步驟S2)。
由固件比較處理103(步驟S3)對相應的數據項做比較。如果數據不一致,那么更新固件存儲器102的內容(步驟S4),并且對每個用戶號碼,把表示SCAN信號已有變化的通知發送到用戶線控制設備上層1控制程序(步驟S5)。對每個用戶進行此處理過程(步驟S6)。
層1控制程序根據此SCAN信號變化的通知執行層1激活處理以及故障處理。這樣,此配置存在著隨著用戶數增加固件處理負荷增大的問題。
因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通過提供與用戶線數增加無關而能減小固件處理負荷的用戶線控制設備,解決當用戶數目增加時,增大固件處理負荷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當系統轉換時,以用戶線控制設備(#1、#2)的雙工冗余配置的形式提供能使SCAN信號無漏失地傳輸到新ACT系統的用戶線控制設備。
在連接于多個用戶電路的用戶線控制設備中,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的方法是提供用于記錄表示用戶線的狀態的信號數據的存儲電路;用于顯示代表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的變化的標志的硬件;以及用于周期性地監視由硬件顯示的標志的固件。
在一種方式中,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在上文中,提供用于把先前記錄于存儲電路中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與接收到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做比較的比較電路,并且,當此比較電路探測到不一致時,通過將接收到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寫入存儲電路來更新存儲電路,并且以表示信號數據已變化的標志的形式設置上述標志。
在另一方式中,在上文中,當固件涉及一個標志,并且該標志表示信號已變化時,則該固件讀出被寫入存儲器的相應的信號數據。
在再一方式中,當比較電路探測到不一致時,如果相應的標志為表示信號數據已變化的標志,那么不進行存儲器電路中更新信號數據的過程,也不進行變化標志的處理。
然而,提供有FIFO存儲器,且當比較電路探測到不一致時,此FIFO存儲器指示接收的信號要寫入的存儲器電路中的位置。
還有,在上文中,當固件已讀出存儲器電路中信號數據時,所指示的FIFO存儲器位置減值,而當比較電路探測到不一致時所指示的FIFO存儲器位置增值。
利用連接于多個用戶電路的用戶線控制設備中的現用和備用雙工配置,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硬件元件分別對現用系統和備用系統,記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的存儲器電路;用于顯示代表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的變化的標志的裝置;以及用于周期性地監視由顯示裝置顯示的標志的固件,并且當此標志顯示裝置指示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已經變化時,現用系統重寫并更新目前存儲器電路和備用存儲器電路,而備用系統周期性地以表示信號數據無變化的標志的形式重寫所有用戶標志。
在上文中,在一方式下,當標志表示信號數據已經變化時,備用系統無條件地重寫存儲器電路。
圖1為實現按照本發明的用戶控制設備的第一方式的方框圖2為圖1中實現的方式中硬件邏輯操作的流程圖;圖3為圖1中實現的方式中固件邏輯操作的流程圖;圖4為說明SCAN存儲器121、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及保護性SCAN存儲器123中存儲器地址區的示意圖;圖5為SCAN存儲器121和保護性SCAN存儲器123的公共結構的實例;圖6為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的結構的實例;圖7為能使固件處理負荷減少的結構的實例;圖8為說明相應于圖7的固件處理過程的示意圖;圖9為說明當系統轉換時傳統的用戶控制設備中處理過程的示意圖;圖10為實現方式的方框圖,該實現方式使SCAN信號無漏失地從先前的ACT系統傳輸至新的ACT系統;圖11為說明圖10中實現方式的ACT系統的操作的操作流程圖;圖12為說明圖10的實現方式中SBY系統操作的操作流程圖;圖13為說明圖10的實現方式中當系統轉換時,固件操作的順序的示意圖;圖14為實現方式的方框圖,該實現方式使雙工系統有可能轉換,而無需在SBY系統中執行清除處理;圖15為圖14的實現方式中硬件操作的流程圖;圖16為包括用戶線控制設備的用戶控制系統的結構實例;圖17為說明前先由本發明者開發的,并被應用于圖16中用戶線控制設備10的結構實例的示意圖;而圖18為與圖17相關的固件處理過程的流程圖。
以下參考附圖對實現本發明的方式加以說明。在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的標號或參考符號標識。
圖1為實現按照本發明的用戶控制設備的第一方式的方框圖。在上述圖17的結構中,SCAN信號被直接寫入SCAN存儲器101,而SCAN信號的變化通過固件處理過程103進行探測。相反,在圖1的結構中,SCAN信號的變化通過硬件進行探測。
具體地說,如圖1中所示,提供SCAN存儲器121及SC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前者是記錄每個用戶SCAN信號數據的存儲器電路,后者記錄每個用戶的SCN信號是否已經有變化的標志。
分別為SCAN信號數據存儲器電路121和SC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提供寫控制電路111、112。把通過掃描用戶電路而獲得的SCAN信號數據輸入到比較電路104。先前記錄(上次掃描結果)的SCAN信號數據從SCAN存儲器121讀出,并由SCAN信號鎖存電路105鎖存。
因而,比較電路104比較輸入SCAN信號數據與從鎖存電路105輸出的數據,并輸出比較結果。此結果被發送到控制向SCAN存儲器121的輸入的寫控制電路111,及控制向SC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的輸入的寫控制電路112。
這樣,按照圖1的結構,在本發明中,基本的概念為當比較電路104探測到(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與接收的SCAN信號數據之間不一致時,變化標志被設置為ON“1”而SCAN存儲器121數據被更新。此外,在圖1說明的實現方式中,當探測到SCAN信號的變化時,可以進行關于SCAN信號噪聲的吸收以及與固件處理過程兼容性的測量,下面將對此進行描述。
當探測到SCAN信號的變化時,為吸收SCAN信號中的噪聲,圖1中的結構包括與SCAN存儲器121相似并存儲(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的保護性計數存儲器123;控制對保護性計數存儲器123寫入的寫控制電路113;鎖存從保護計數存儲器123讀出的(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的鎖存電路107;比較來自鎖存電路107的輸出與所接收的SCAN信號數據的比較電路109;保護計數器108和計數計算電路110。
圖2和圖3分別為按照圖1的實現方式的硬件邏輯操作和固件操作的流程圖。在圖2中,當接收到SCAN信號數據時,為吸收SCAN信號噪聲,從保護計數存儲器123中讀出(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步驟S01),而由鎖存電路107鎖存。然后,比較電路109比較所接收的SCAN信號數據與由鎖存在電路107的輸出(步驟S02)。
如果此比較產生不一致,向保護計數器108寫入“0”。如果數據一致,那么它判斷保護計數器108的值是否為“0”。如果為“0”,那么向保護計數器108寫入“1”(步驟S05)。
在步驟S04中,如果保護計數器108的值不為“0”,那么判斷它是否為“1”(步驟S06)。如果它為“1”,那么向保護計數器108寫入值“2”(步驟S07),且由SCAN存儲器121讀出(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并由SCAN鎖存電路105鎖存(步驟S08)。在步驟S06,如果保護計數器108的值不是“1”、而是“2”,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也進行步驟S08。
在以上所述中,計數器計算電路110用于確定保護計數器108的值,并根據不同情況,控制向保護性計數器108輸入值“0”、“1”和“2”。當保護計數器108的值為“2”(步驟S06否),以及當值“2”被寫入保護計數器108(步驟S07)時,計數計算電路110還添加SCAN存儲器寫控制電路111,由于它能由SCAN存儲器121中讀出(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
因而,由于(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的讀出被延遲直到保護計數108達到“2”時,所以,就有可能吸收SCAN信號中的噪聲。
在圖2中,比較電路104比較所接收的SCAN信號數據與SCAN鎖存電路105的輸出(步驟S09)。比較結果被發送到SCAN存儲器寫控制電路111和寫控制電路112以便控制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
在步驟S09中,如果比較結果一致,那么不進行操作,因為SCAN信號數據沒有變化。另一方面,如果比較結果不一致,則表示SCAN信號數據已經變化。因而,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通過寫入新接收的SCAN信號數據而更新SCAN存儲器121。
然而,在有尚未被固件一側讀出的(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的情況下,出現了與固件的沖突。因而,從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中讀出SCAN變化標志(步驟S10)。從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中讀出的SCAN變化標志通過鎖存電路106鎖存。由鎖存電路106鎖存的SCAN變化標志的值,通過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寫控制電路112確定(步驟S11)。如果標志值為“1”,那么這表示固件已讀出并處理了(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因而,在這種情況下不進行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標志值為“0”,這表示固件尚未讀出(上次掃描結果)SCAN信號數據。因而,值“1”被寫入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步驟S12),而與此同時,所接收的SCAN數據被寫入SCAN存儲器121(步驟S13)。
在圖3中,固件操作涉及讀出已被寫入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的標志值(步驟S20)。然后確定標志值是“1”或是“0”(步驟S21)。
如果標志值為“0”,那么由于SCAN信號數據沒有變化,所以就不進行處理。如果標志值為“1”,那么由于SCAN信號數據有變化,所以固件搜索相應的用戶號(步驟S22)。然后所述固件進行關于所搜索的用戶的處理過程,也就是說,它向層1控制程序指示SCAN信號變化。因而,層1被激活,故障處理過程被初始化(步驟S23)。對所有用戶進行此處理過程(步驟S23)。
圖4為說明SCAN存儲器121、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和保護SCAN存儲器123的地址區的示意圖。在圖4中,存儲器地址區包括用于排列地址邊界的空區40、41、42。
圖5顯示能應用于SCAN存儲器和保護SCAN存儲器123兩者的結構實例。數據被分成類I至IV,在此實施例中它們分別各包括224個用戶的區。D16和D17為保護計數器108。
在上述類I至IV中,類I包括用戶線的DLC-NTE同步比特。類II包括用戶線傳輸質量信號,但如果尚無類I同步比特被建立,它是不相關的。
類III代表來自終端設備NTE的信息,且它包括諸如終端NTE同步比特、終端設備NTE電源狀態等等信息。類IV包括DLC-NTE維護傳輸比特。如果尚無類I同步比特被建立,它也是不相關的。
圖6為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的結構實例。它為SCAN存儲器121的類1-III而提供,而數字1、2、3…代表用戶號,根據圖1中說明的實現方式,在相應于用戶號的位置中設置變化標志“0”或“1”。
如上所述,按照本發明,僅僅利用SCAN標志,固件能簡單地通過周期性地觀測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中的SCAN變化標志而探測到所有用戶的變化的位置。這使得能夠減輕固件處理負荷。
這里,在對用戶線的控制中,有必要周期性地監視用戶線SCAN信號,以便監視響應,諸如用戶線控制的層1的啟動,并監視在用戶線信道中的故障。有許多SCAN變化標志比特要監視,且存在所容納的用戶數目更加增大的必然趨勢。
與此相聯系,在圖1中說明的實現方式中,也存在穩態負荷增加的趨勢,它僅涉及對變化標志的監視。因而,圖7中說明的實現方式被如此構成,使得固件處理負荷可進一步減小。圖7中,與圖1的不同之處如下。設置SCAN變化FIFO存儲器222和FIFO指針322代替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2,設置SCAN變化FIFO存儲器寫控制電路212和FIFO指針寫控制電路312代替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寫控制電路112,而指針鎖存電路206替代了標志鎖存電路106。
在圖7中,用與圖1中結構相似的方式探測所接收的SCAN信號數據的變化,而當探測到變化時,已變化的接收的SCAN信號數據被寫入SCAN存儲器121和SCAN變化FIFIO存儲器222。與變化后的SCAN信號數據對應的用戶地址被寫入FIFO存儲器222中FIFO指針所指示的位置。
當SCAN信號數據下次變化時,FIFO指針322指示用于寫入FIFO存儲器222的位置。當固件已經讀出FIFO存儲器222時,FIFO指針322減值(-),而當SCAN信號數據變化時,指針增值(+)。
在FIFO指針322增值和減值的過程中,響應來自FIFO指針鎖存電路206的輸出,當FIFO指針寫控制電路312接收來自固件的對SCAN變化FIFO存儲器222的讀信號時,指針減1,而當接收來自比較電路104的SCAN信號數據變化識別信號時,指針加1。如果FIFO存儲器222是滿的,則沒有數據被寫入FIFO存儲器222和SCAN存儲器121。
另一方面,所述固件處理過程按照圖8所示的流程圖進行。FIFO指針322被周期性地監視(步驟S30、S31)。如果FIFO指針322不為“0”,那么它表示在SCAN信號數據已經變化。這樣,在這種情況下,固件從SCAN變化FIFO存儲器222中FIFO指針322所指示的位置讀取數據(步驟S32)。
上述讀取過程重復至FIFO指針變為“0”(步驟S33)。從FIFO存儲器讀出的數據(步驟S34)通知層1控制程序SCAN信號數據已經變化,并且,它將層1激活和故障處理過程初始化(步驟S35)。然后它更新上次掃描結果數據(步驟S36)。
這里,將參考圖9考慮在傳統用戶線控制設備系統中當系統轉換時進行的處理過程。在傳統用戶線控制設備中,固件還將SCAN存儲器上次掃描結果數據寫入雙工SCAN存儲器。
通過這種方式,當系統轉換時,新的ACT(當前使用的)系統91將利用在先前ACT系統的雙工存儲器中由固件寫入的(上次掃描結果)數據,以繼續探測新ACT系統91中SCAN信號數據的變化的過程。換句話時,在傳統設備中,對ACT/SBY系統90/91均做相似的觀察,如同SCAN存儲器一樣。因而,當轉換系統時,在固件處理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然而,在本發明中,如前所述,SCAN變化標志響應用戶數目的增加而被采用。因而,必須將SCAN信號從先前的ACT系統無漏失地傳輸到新的ACT系統。
圖10說明達到這一目的的相近的結構實例。如以上在圖1中所述,當SCAN信號數據變化時,把SCAN標志存儲器122中的SCAN標志設置為“1”,并且SCAN存儲器121被更新。此操作對ACT系統和SBY系統兩者是共同的。
由固件進行的操作示于圖11和圖12中。圖11顯示了在ACT系統中的操作,而圖12顯示了在SBY系統中的操作。在圖11中,周期性地激活監視計時器(步驟S401、S402),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4被讀出(步驟S40),然后確定是否已經有變化(步驟S41)。
與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4中的SCAN變化標志“0”對應的SCAN存儲器121中的變化內容,被發送到固件(步驟S42)。因而,固件將層1控制程序初始化,并進行故障處理過程。
此外,在硬件方面,ACT和SBY系統中的雙存儲器121(參見圖10)通過將從SCAN存儲器121中作為上次掃描結果數據的詳細內容寫入而被更新(步驟S43)。由此,把SCAN變化標志設置為1(斷開)(步驟S44)。對所有用戶完成這些操作(步驟S45)。
不進行關于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4中SCAN變化標志為“1”的位置的處理。因而,上次掃描結果數據也不被更新。
SBY系統的操作示于圖12。所有用戶的SCAN變化標志被周期性地設置為“0”(步驟S500、502)。在這種情況下,SCAN變化標志被無條件地設置為“0”,無論其值為“1”或“0”(步驟S501)。因而,不讀出SCAN存儲器121的內容。接著,描述當系統轉換時進行的操作。在圖11中,在ACT系統中,在系統轉換前周期性的處理被停止,由此對SCAN變化標志的監視也被停止(步驟S46-49)。
通過ACT系統向SBY系統發出SCAN停止請求的方式(步驟S46)來實施停止對SCAN變化標志監視的步驟,同時停止同步監視計時器的運行(步驟S47)。SBY系統通知ACT系統它已停止運行(步驟S48)。因而,停止ACT系統對SCAN信號數據的接收。
當SCAN被重新初始化(步驟S50)時,把先前的ACT系統90的雙工SCAN存儲器121中的上次掃描結果數據與新ACT系統91的SCAN存儲器121中的數據做比較,并且對所有用戶進行不等度檢測(步驟S51-55)。
如果此數據比較(步驟S51、52)結果一致(步驟S52是),不進行處理過程。如果產生不一致的結果,那么把SCAN信號變化的通知發送到層1控制程序(步驟S53),并且重寫和更新上次掃描結果數據(步驟S54)。層1控制程序根據所發送的SCAN信號變化通知,將層1激活和故障處理過程初始化。借助于所述雙工配置,對多個信道實施處理。
圖13說明了當轉換系統時,由固件進行的操作順序。將系統#0作為當前ACT系統,當由于故障或由主機側(步驟S100)產生系統轉換要求時,系統轉換請求被從系統#0傳至SBY系統#1(步驟S101)。在應答時,#1發送確認響應(步驟S102)。
在以上圖10中所示的實現方式中,必須周期性地清除所有用戶的SCAN變化標志。響應這種清除,在系統#0中,所述設備控制程序向SCAN變化探測程序輸出SCAN停止請求(步驟S103)。
結果,SCAN變化探測程序呈現SCAN被停止的狀態(步驟S104),并且把停止通知發送至設備控制程序(步驟S105)。設備控制程序由此轉換ACT和SBY系統(步驟S106)。由此,系統#0識別它現在為SBY系統(步驟S107),并執行SBY程序(步驟S108)。
另一方面,系統#1在發送對來自系統#0的系統轉換請求(步驟S101)的響應(步驟S102)后,識別它現在為ACT系統(步驟S109),并執行ACT程序(步驟S110)。
按照ACT程序的這種實施過程,設備控制程序向SCAN變化探測程序發送SCAN重新初始化命令(步驟S111)。在SCAN變化探測程序中,新硬件(#1)系統的SCAN存儲器121,與先前ACT系統(#0)的固件上次掃描結果數據進行比較(步驟S112)。如果有不一致,則向層1控制程序指示這種變化,并且執行層1激活處理過程和故障處理過程(步驟S113)。如果沒有不一致,它轉換至正常狀態。
在圖10所示的實現方式中,必須清除所有用戶的變化標志。因而,在圖14所示的說明實現的另一方式的結構中,為使即使在SBY側沒有進行清除處理,雙工系統轉換也是可能的,所述硬件包括附加方式,由此當SCAN存儲器121變化時,為每個用戶提供SCAN變化標志,并且如果硬件探測到變化,則SCAN存儲器121無條件地更新。
換句話說,如圖14中所示,SCAN控制部分100備有ACT/SBY方式接收電路。在ACT系統的情況下,利用變化標志在接收方式下啟動所述SCAN變化,并且重寫相應的SCAN變化標志存儲器124中的相應的比特(方式M0),如圖10的實現方式中所述。
然而,在SBY系統中,提供了附加方式M1,由此,當SCAN中有變化點時,SCAN存儲器121被無條件地更新。
圖15為前述硬件操作的流程圖;用于確定標志控制選擇方式的過程(步驟S14)已經被加到對應于圖1的實現方式的操作過程中。在步驟S14中,在標志控制方式的情況下,換句話說,在方式M1的情況下,當硬件探測到變化時,SCAN存儲器被無條件地更新。
就固件操作而言,ACT側與圖10的實現方式中的相同,而在SBY側的處理過程涉及簡單地等待系統轉換,由于它被設置為方式M1,由此SCAN存儲器121被無條件地更新。
當系統轉換發生時,由先前ACT系統進行的操作與圖10的實現方式中的相同,而在新的ACT側,新ACT硬件被從SBY方式轉換至ACT方式。因此,寫在先前ACT系統的雙工存儲器的SCAN存儲器中的上次掃描結果的內容,與新硬件中SCAN存儲器121比較。隨后的處理過程與圖10的實現方式中的相似。
已成為新SBY系統的系統硬件被設置為SBY方式,然后此系統等待直至它下次轉換為ACT。借助于這種實現方式,可減小在SBY程序中的處理量。
如按照前述實現方式所述,按照本發明,解決了當用戶數目增多時加重固件處理負荷的問題,并且能夠與用戶線數目增加無關地減小固件處理負荷。
還有,在用戶線控制設備的雙工冗余配置(#0,#1)中,當系統轉換時,有可能提供用戶線控制設備,由此可以把SCAN信號無漏失地傳輸到新ACT系統。
權利要求
1.一種與多個用戶電路相連接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儲器電路,用于記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硬件,用于顯示代表表示所述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變化的標志;和固件,用于周期性地監視通過所述硬件顯示的標志。
2.權利要求1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一種用于把先前記錄于所述存儲器電路中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與接收到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加以比較的比較電路;并且當所述比較電路探測到不一致時,通過將所述接收到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寫入所述存儲器電路而更新所述存儲器電路,并且以表示所述信號數據變化的標志的形式設置所述標志。
3.權利要求1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固件涉及標志并且所述標志表示信號數據已經變化時,所述固件讀出被寫入所述存儲器的相應的信號數據。
4.權利要求2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固件涉及標志并且所述標志表示信號數據已經變化時,所述固件讀出被寫入所述存儲器的相應的信號數據。
5.權利要求2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比較電路已探測到不一致時,如果相應的標志為表示所述信號數據已經變化的標志,那么既不進行更新所述存儲器電路中的信號數據的過程,也不進行變化所述標志的過程。
6.權利要求1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線控制設備還包括FIFO存儲器,并且,當所述比較電路探測到不一致時,所述FIFO存儲器表示在所述存儲器電路中接收到的信號數據將被寫入的位置。
7.權利要求6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固件已讀出所述存儲器電路中的所述信號數據時,所指示的所述FIFO存儲器中的位置被減量,而當所述比較電路探測到不一致時所指示的所述FIFO存儲器中的位置被增量。
8.一種與多個用戶電路連接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儲器電路,用于分別對現用系統和備用系統、記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硬件,用于顯示代表表示所述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變化的標志;以及固件,用于周期性地監視通過所述硬件顯示的標志;當所述硬件指示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已經變化時,所述現用系統重寫和更新目前的和備用的存儲器電路,并且所述備用系統周期性地把所有用戶的所述標志重寫為表示所述信號數據沒有變化的標志。
9.權利要求8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標志表示信號數據已經變化時,所述備用系統無條件地重寫所述存儲器電路。
全文摘要
與多個用戶電路相連接的用戶線控制設備包括:存儲器電路,用于記錄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硬件,用于顯示代表表示用戶線狀態的信號數據的變化的標志;以及固件,用于周期性地監視由所述硬件顯示的標志。
文檔編號H04Q1/02GK1205591SQ98116020
公開日1999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1997年7月11日
發明者古賀尚 申請人:富士通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