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領帶夾式微型麥克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一種微型麥克風,特別是關于形如領帶夾的微型麥克風。
本實用新型屬無線電行業(yè)。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微型麥克風是由一只小夾子和一近球狀的黑色小型駐極體話筒組成。雖然體積不大,但由于其特殊的色彩,造型與結構,戴在身上,顯得不夠美觀。尤其是用在面對許多觀眾的電視播音員衣服上,更欠美觀。無形中拉大了他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公開一種形狀象領帶夾的微型麥克風它將麥克風做成領帶夾形,可消除市面上出售的微型麥克風的上述不足。
該微型麥克風,由徽志型駐極體話筒和領帶夾型附著體及屏蔽線組成,其特征為駐極體話筒本體作成徽志形,話筒表層金屬網(wǎng)面噴繪對比強烈的標志圖案,使駐極體話筒隱于標志圖案下,駐極體話筒本體附著在領帶夾上,屏蔽線沿領帶夾內(nèi)側敷設。
由于駐極體話筒隱于標志圖案下,屏蔽線埋設于領帶夾內(nèi)側,使麥克風外觀與一帶徽志的領帶夾無異,因而,可以大大縮小使命用者與觀眾的心理距離。
以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描述。
將麥克風的駐極體話筒本體作成直徑約15毫米,厚約3毫米的扁園柱形徽志式樣(
圖1,圖2,圖3,b所示)。在駐極體話筒的表層金屬網(wǎng)面(圖1,圖2,a所示)噴繪對比強烈的標志圖案(如電視臺臺標)。再將駐極體話筒附著在領帶夾面夾(圖1,圖2,圖3,f所示)上,其屏蔽線(圖1,圖2,圖3,c所指繪成右斜線部分)由話筒本體背后引出,從領帶夾背面敷設至領帶背夾(圖2,圖3,g所示)內(nèi)側,然后與天線及發(fā)射器聯(lián)接。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a為金屬網(wǎng)面,b為駐極體話筒本體(實際已被隱藏于金屬網(wǎng)面下),c為屏蔽線的敷設位置。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剖面圖(剖面線見圖1A--A′位置)a為金屬網(wǎng)面,b為駐極體話筒本體,g為領帶夾背夾,f為領帶夾面夾,c為屏蔽線敷設位置。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b為駐極體話筒本體的背面,g為領帶夾背夾,f為領帶夾面夾,c為屏蔽線,它由領帶夾的背夾內(nèi)側引出,與天線及發(fā)射器連接。
使用時,將領帶夾式微型麥克風夾在領帶上,屏蔽線由領帶夾的背夾引出,這樣別人從佩戴者身上只能看到噴繪了圖案的金屬網(wǎng)面,駐極體話筒本體和領帶夾面夾,其外形與普通的領帶夾無異,屏蔽線則被巧妙地隱藏起來。
圖4,圖5,圖6,圖7展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案,駐極體話筒本體也做成直徑約15毫米,厚約為3毫米的扁園柱形徽志式樣。在駐極體話筒表層金屬網(wǎng)面(圖4,圖5,圖7,a所示),也噴繪對比強烈的標志圖案(如電視臺臺標),屏蔽線(圖5,圖6,圖7,c所示)一端通過小園柱型插座(圖5,圖6,圖7,e所示)插入駐極體話筒本體后的絕緣雙針型屏蔽線插頭(圖5,圖7,d所示),另一端與天線及發(fā)射器聯(lián)接,以下對該方案作詳細描述圖4展示的是該方案的正視圖a為金屬網(wǎng)面,b為駐極體話筒本體,(實際上也已被隱藏于金屬網(wǎng)面下),圖5為本方案的俯視剖面圖(剖面線見圖4中B--B′位置),其中a為金屬網(wǎng)面,b為駐極體話筒本體,c為屏蔽線引出端,d為與駐極體話筒本體相聯(lián)的雙針型屏蔽線插頭,e為小園柱型插座。屏蔽線d插入小園柱型插座e中,再由屏蔽線引出端c引出,與天線及發(fā)射器聯(lián)接。
圖6顯示的是本方案的后視圖b為駐極體話筒本體的背面,e為小園柱型插座,c為屏蔽線引出端,它與天線及發(fā)射器聯(lián)接。
圖7為本方案的后側視立體圖。它全面反應了駐極體話筒的金屬網(wǎng)面a,駐極體話筒本體b,雙針型屏蔽線插頭d,小園柱型插座e及屏蔽線引出端c的關系。
使用時,將駐極體話筒本體背面的雙針型屏蔽線插頭穿過外衣,在衣服的內(nèi)側插入小園柱型插座,再通過屏蔽線引出端與天線及發(fā)射器聯(lián)接。
這樣,別人從佩戴者身上只能看到徽志型駐極體話筒的金屬網(wǎng)面及駐極體話筒本體,其余部分均隱藏在衣物內(nèi)部。這也方便了不戴領帶的女士使用。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外觀的微型麥克風,由徽志型駐極體話筒和領帶夾型附著體及屏蔽線組成,其特征為駐極體話筒本體作成徽志型,話筒表層金屬網(wǎng)面噴繪對比強烈的標志圖案,使駐極體話筒隱于標志圖案下,駐極體話筒本體附著在領帶夾上,屏蔽線沿領帶夾內(nèi)側敷設。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外觀的領帶夾式微型麥克風,屬無線電行業(yè),由徽志型駐極體話筒(圖a、b)和領帶夾型屏蔽線(圖c)組成,使其外觀就象枚帶徽志的領帶夾,可明顯改善現(xiàn)在市場上出售的由近球狀黑色小型駐極體話筒和小夾子組成的微型麥克風,使其自然,美觀。
文檔編號H04R1/10GK2307416SQ9720936
公開日1999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1997年2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2月24日
發(fā)明者劉光輝 申請人:劉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