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質量指示信息上報及確定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信道質量指示CQI信息上報及確定方法和設備,涉及無線通信領域,用于解決采用多點協作傳輸時上報的CQI信息中由于秩不適合引起的CQI超過量化范圍的問題。本方法中,網絡側向用戶終端配置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并對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配置相對CQI參考信息,用戶終端根據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信息,并將相對CQI信息攜帶在信道狀態信息中上報給網絡側,網絡側根據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信息以及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信息。采用本發明,能夠解決所述問題。
【專利說明】信道質量指示信息上報及確定方法和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一種信道質量指示信息上報及確定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長期演進增強(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 LTE-A)系統中,為了減小小區覆蓋邊沿用戶終端(UE)的鄰區干擾,提高小區邊沿用戶終端的體驗,采用了協作多點傳輸(CoMP)技術。協作多點傳輸技術是在地理位置上分離的多個傳輸點(transmissionpoint, TP)之間的協作。通常的,多個傳輸點是指不同小區的基站,或一個小區的基站與其控制的多個遠端射頻裝置(Remote Radio Head, RRH)。協作多點傳輸技術可分為下行協作傳輸和上行聯合接收。下行協作多點傳輸主要又分為兩種傳輸方案:協作調度/預編碼(coordinated schedul ing/coordinated beamforming, CS/CB)和聯合處理(jointprocessing,JP)。CS/CB傳輸中多個傳輸點中的一個傳輸點向用戶終端發送有用信號,其它傳輸點通過聯合調度和波束賦形,盡量減小對用戶終端的干擾。聯合處理方案又可以分為聯合傳輸(joint transmission,JT)和動態傳輸點選擇(dynamic point selection,DPS)。JT傳輸中多個傳輸點同時向用戶終端發送有用信號,從而增強了用戶終端的接收信號。DPS傳輸動態切換用戶終端的傳輸點,總是從協作傳輸點中選擇對用戶終端最優的點傳輸用戶終端信號。這些協作多點傳輸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使用。還可以結合動態靜默(dynamicblanking, DB)方案,動態地在某些時頻資源上設置某些傳輸點不發送信號。
[0003]為了支持協作多點傳輸,網絡配置一個或多個用于信道測量的下行參考信號資源,如非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non-zero power 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NZP CS1-RS)資源。用戶終端利用網絡配置的下行信道測量參考信號資源,可以測量每個傳輸點的下行信道。網絡還會根據支持的CoMP傳輸方案配置一個或多個用于干擾測量的下行參考信號資源(interference measurementresource, IMR),用戶終端利用干擾測量下行參考信號,可以測量一個或多個干擾假設下的干擾。定義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網絡配置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資源和一個干擾假設。用戶終端根據測量得到的各傳輸點下行信道和各干擾假設下的干擾,可以獲得每個傳輸點在一個或多個干擾假設下的信道狀態信息,包括信道質量指示信息(ChannelQuality Indicator, CQI)。如一種 CQI 的計算實例為: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多點協作傳輸的信道質量指示CQI信息上報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用戶終端接收網絡側下發的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參考信號配置信息、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的信息、以及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各相對CQI參考信息是與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相關聯的信息; 用戶終端確定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于確定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根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參考信號配置信息進行信道和干擾的測量與計算,根據測量與計算的結果以及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信息; 用戶終端根據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向網絡側上報信道狀態信息,該信道狀態信息中包含確定的相對CQI信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終端確定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具體包括: 用戶終端對于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判斷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與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相關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b,是否為同一進程,若是,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不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否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戶終端確定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之前,進一步包括: 用戶終端接收網絡側下發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標識位,各相對CQI標識位表示對應信道狀態信息進程是否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 所述用戶終端確定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具體包括: 用戶終端對于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判斷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對應的相對CQI標識位是否指示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 若判斷為是,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與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相關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b,是否為同一進程,若確定為是,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不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若確定為否,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 若判斷為否,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不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測量與計算的結果以及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信息,具體包括: 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編號為i,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參考信息相關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編號為j,按照如下公式一確定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對應的相對CQI信息: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和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秩指示RI不同時,SINRj是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碼字O的寬帶平均信干噪比; 當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和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RI相同時,SINRj是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碼字c的寬帶平均信干噪比。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戶終端根據與網絡側的預先約定確定信干噪比的比值到相對CQI序號的映射規則;或者, 用戶終端根據網絡側發送的高層信令,確定信干噪比的比值到相對CQI序號的映射規則。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相對CQI參考信息是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索引,或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的索引。
8.一種多傳輸點下信道質量指示CQI信息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網絡側向用戶終端下發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參考信號配置信息、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的信息、以及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信道質量指示CQI參考信息,各相對CQI參考信息是與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相關聯的信息; 網絡側接收用戶終端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該信道狀態信息中包含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差分CQI信息; 網絡側對于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根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差分CQI信息以及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信息。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差分CQI信息以及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信息,具體包括: 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編號為i,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參考信息相關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編號為j,按照如下公式二確定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對應的CQI信息:公式二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和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RI不同時,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網絡側根據與用戶終端的預先約定確定相對CQI序號到信干噪比的比值的映射規則;或者, 網絡側預先將信干噪比的比值到相對CQI序號的映射規則,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給用戶終端。
12.如權利要求8-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相對CQI參考信息是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索引,或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的索引。
13.一種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該用戶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網絡側下發的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參考信號配置信息、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的信息、以及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信道質量指示CQI參考信息,各相對CQI參考信息是與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相關聯的信息; 確定單元,用于確定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于確定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根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參考信號配置信息進行信道和干擾的測量與計算,根據測量與計算的結果以及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信息; 反饋單元,用于根據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向網絡側上報信道狀態信息,該信道狀態信息中包含確定的相對CQI信息。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確定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 對于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判斷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與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相關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b,是否為同一進程,若是,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不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否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單元還用于:在接收網絡側下發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標識位,各相對CQI標識位表示對應信道狀態信息進程是否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 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確定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 對于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判斷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對應的相對CQI標識位是否指示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 若判斷為是,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與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相關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b,是否為同一進程,若確定為是,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不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若確定為否,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若判斷為否,則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a不是需要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信息: 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編號為i,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參考信息相關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編號為j,按照如下公式一確定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對應的相對CQI信息:
公式一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當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和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秩指示RI不同時,SINRj是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碼字O的寬帶平均信干噪比; 當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和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RI相同時,SINRj是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碼字c的寬帶平均信干噪比。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單元還用于: 根據與網絡側的預先約定確定信干噪比的比值到相對CQI序號的映射規則;或者, 根據網絡側發送的高層信令,確定信干噪比的比值到相對CQI序號的映射規則。
19.如權利要求13-18中任一所述的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各相對CQI參考信息是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索引,或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的索引。
20.一種基站,其特征在于,該基站包括: 發送單元,用于向用戶終端下發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參考信號配置信息、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的信息、以及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信道質量指示CQI參考信息,各相對CQI參考信息是與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相關聯的信息;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用戶終端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該信道狀態信息中包含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差分CQI信息; 確定單元,用于對于采用相對CQI上報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每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根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差分CQI信息以及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相對CQI參考信息,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信息。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確定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信息: 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編號為i,該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CQI參考信息相關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編號為j,按照如下公式二確定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對應的CQI信息: 公式二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當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和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RI不同時,SWR,是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碼字O的寬帶平均信干噪比; 當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信息進程i和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RI相同時,SbR,是信道狀態信息進程j的碼字c的寬帶平均信干噪比。
23.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單元還用于: 根據與用戶終端的預先約定確定相對CQI序號到信干噪比的比值的映射規則;或者, 預先將信干噪比的比值到相對CQI序號的映射規則,通過高層信令發送給用戶終端。
24.如權利要求20-23中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各相對CQI參考信息是所述多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中的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的索引,或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對應的反饋模式的索引。
【文檔編號】H04B7/06GK103580739SQ201210254710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倪浩, 高秋彬, 彭瑩 申請人: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