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法、設備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法、設備及系統。本發明通過在存在雙向光纖連接的設備側安裝光纖測距裝置光纖測距裝置以分別進行上下行光纖長度的測量,并上報給網管系統,通過網管系統進行上下行光纖長度差值的補償,擺脫了對于時間同步儀表的依賴性,簡化了技術實現。
【專利說明】一種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法、設備及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法、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0002]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碼分多址)系統是一個要求嚴格時間同步的系統,目前TD-SCDMA系統依賴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提供精準的時間同步,但是考慮到國家安全、工程安裝和降低施工成本、減少故障等因素,需要從地面網絡提供時間同步。目前已在現有光纖傳輸系統中實現了傳遞時間同步的解決方案,包括基于MSTP (Mult1-Service TransferPlatform,基于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數字體系)的多業務傳送平臺)、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組傳送網)、0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傳送網)或路由器等傳輸承載系統傳送時間同步信息。由于時間同步的實現建立在光纖上下傳輸延時相同的基礎上,目前須采用儀表測量系統光纖上下行的不對稱性值,再通過設備的網管系統設置,補償上下行光纖的不對稱性。
[0003]現有網絡結構由低到高依次為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采用主從同步模式,時間源位于匯聚層或核心層,基于1588V2協議,光纖傳輸系統為位于接入層的基站等其它設備提供時間同步。下游設備的從時鐘通過與上游設備主時鐘互通消息,計算出與主時鐘的時間偏差,修改本地時間,達到時間同步的目的。
[0004]從時鐘相對主時鐘的時間偏差的計算基于主從時鐘之間的傳輸延遲相等,但是目前雙向雙纖系統會造成上下行傳輸延遲差,即主時鐘發給從時鐘消息的路徑和從時鐘返回主時鐘消息的路徑不等長,尤其是主從時鐘之間距離較長,消息傳輸延遲相差可能會很大,也就是引入了非對稱性誤差,這就影響了計算出來的時間偏差量的準確性,需要采取措施補償非對稱誤差。
[0005]目前進行非對稱誤差補償的方法是:在工程開通前,通過儀表逐點測量上下行傳輸延時的差值大小,通過網管設置的方式讓兩個方向的延遲一致。
[0006]儀表測試方式對儀表自身性能要求較高,要求儀表具備跟蹤衛星授時功能,并具備高精度時間源;測試方法繁瑣,需要儀表先鎖定衛星,再與設備輸出時間進行比對;測試周期長,儀表鎖定衛星需要數個小時以上,測試設備時間精度還需要數個小時以上。
[0007]在現網大規模部署地面傳輸設備傳遞時間信息的環境下,通過儀表測試補償光纖的上下行不對稱性成本較高、周期較長、實施繁瑣。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法、設備及系統,用以簡化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的技術實現。
[0009]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法中,在存在雙向光纖連接的設備側安裝有光纖測距裝置,其中,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第一設備側以檢測第一設備到第二設備傳輸方向上的光纖長度,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第二設備側以檢測第二設備到第一設備傳輸方向上的光纖長度,該方法包括:
[0010]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向第二設備方向發出測距光脈沖信號,接收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根據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出時刻和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確定第一設備到第二設備方向的光纖長度,并將確定出的光纖長度上報給網管系統;
[0011]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向第一設備方向發出測距光脈沖信號,接收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根據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出時刻和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確定第二設備到第一設備方向的光纖長度,并將確定出的光纖長度上報給網管系統;
[0012]網管系統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光纖長度和第二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光纖長度,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001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測距裝置,包括:
[0014]測距光脈沖信號發生模塊,用于生成測距光脈沖信號;
[0015]光定向耦合器,用于發射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發生模塊所生成的測距光脈沖信號,以及接收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
[0016]信號處理器,用于根據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射時刻和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確定光纖長度,并將確定出的光纖長度發送給網管系統。
[0017]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非對稱性補償系統,包括網管系統以及上述光纖測距裝置,其中,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和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分別安裝在存在雙向光纖連接的設備偵U,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第一設備側以檢測第一設備到第二設備傳輸方向上的光纖長度,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第二設備側以檢測第二設備到第一設備傳輸方向上的光纖長度;
[0018]所述網管系統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第一設備到第二設備方向的光纖長度,以及第二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第二設備到第一設備方向的光纖長度,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0019]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通過在存在雙向光纖連接的設備側安裝光纖測距裝置光纖測距裝置以進行上下行光纖長度的測量,并上報給網管系統,通過網管系統進行上下行光纖長度差值的補償,擺脫了對于時間同步儀表的依賴性,簡化了技術實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案的示意圖;
[0021]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非對稱補償流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非對稱性補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光纖傳輸系統由節點設備和光纖組成,采用雙纖雙向結構。在發送端,業務信號經過節點設備處理后,由激光器饋入光纖,經過光纖傳輸,到達接收端節點設備的激光器,再由節點設備進行處理,將業務信號復原出來。反方向的業務饋入另外一條光纖,經過同樣的處理過程。這兩條光纖是獨立的,可能在同一個光纜,也可能在不同的光纜;可能經過同一個路徑,經過相同數量的節點設備,也有可能經過不同的路徑,經過不同數量的節點設備。這樣就有可能造成兩個階段節點設備之間光纖長度的不對稱性。不對稱性原因包括:同光纜纖芯誤差,光纜施工接續誤差,光纜故障接續誤差,異路由光纜和尾纖誤差等。
[0024]為了保證上下行光纖的長度等長,需要補償上下行光纖長度的差異,即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002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案中,通過在傳輸和承載系統中部署光纖測距裝置,以測量上行和下行光纖的長度,并將測距結果自動上報給網管系統,由網管系統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002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27]參見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案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在相鄰的兩個存在雙向光纖連接的傳輸承載設備上安裝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測距裝置。如圖1所示,節點A和節點B存在雙向光纖連接,光纖測距裝置I的具體安裝位置在節點A發送端激光器一側,用來測量A — B方向的光纖長度;光纖測距裝置2的具體安裝位置在節點B的發送端激光器一側,用來測試B — A方向的光纖長度。其中,節點A可以是基站設備,節點B可以是其它傳輸承載設備,反之亦然。
[0028]在節點A和節點B不在同一個機房的情況下,節點A和節點B之間的光纖連接存在較遠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光纖測距裝置也可以安裝在節點設備中,用來測試節點A和節點B之間的雙向光纖的長度。
[0029]光纖測距裝置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裝置,也可以以模塊的形式內置在節點A或/和節點B內部,或者獨立于節點設備之外。
[0030]光纖測距裝置測量距離的原理為:光纖測距裝置發射專門的光脈沖信號,該光脈沖通過耦合器與業務信號復用到光纖內,然后在光纖測距裝置端口上接收返回的信號,實現距離檢測。該光脈沖信號與業務信號使用不同的波長,因此不會影響業務信號的正常傳輸。當測距光脈沖信號在光纖內傳輸時,會由于光纖本身的性質、連接器、接合點、彎曲或其它類似的事件而產生散射、反射,其中一部分背向散射光會返回到光纖測距裝置。由于光纖傳輸系統中可能會存在多個光連接器、接合點,因此光纖測距裝置會先后收多個背向散射光,每個背向散射光接收時間不同,距離越近,時間越短,距離越遠,時間越長。
[0031]光纖測距裝置使用斐涅爾反射來測量光纖的長度。斐涅爾反射是離散的反射,它是由整條光纖中的光纖連接器和接合點等而引起的,這些節點(如光纖連接器或接合點)是由造成反向系數改變的因素組成,例如玻璃與空氣的間隙。在這些節點上,會有很強的背向散射光被反射回來。光纖測距裝置就是利用斐涅爾反射信號來定位這些點(如光纖連接器或接合點)。其工作原理就類似于一個回聲過程,它先對光纖發出一個信號,然后觀察從某一點上返回來的是什么信號,從而根據發出的信號以及返回的信號進行測距。
[0032]光纖測距裝置根據發射測距光脈沖信號到接收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所用的時間長度,以及光在玻璃物質中的傳播速度,即可以計算出光纖測距裝置與背向光散射信號反射點之間的距離,其計算公式如下:
[0033]d = (c Xt)/2 (IOR)..........................................[I]
[0034]上述公式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t是測距光脈沖信號發射后到接收到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的總時間長度,IOR為光纖折射率。由于t是雙程時間長度,因此需要除以2得到單程距離d。因為光在光纖中要比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慢,所以為精確地測量距離,需要光纖要輸入折射率(IOR),該光纖IOR是由光纖生產商標明的,可通過光纖相關參數的指示說明得到該參數。由于光纖制造以后其折射率基本不變,因此光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就不變,這樣,測試距離和時間長度t成正比,即距離等于光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乘上傳播時間,對測試距離的選取就是對測試采樣起始和終止時間的選取。
[0035]由于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雙向光纖連接的傳輸承載設備側,而傳輸承載設備與光纖連接時需要使用光纖連接器等設備,因此通過光纖測距裝置檢測出的距離也即相鄰的兩個傳輸承載設備間的光纖長度。
[0036]實際工程中,兩個傳輸承載設備之間的距離一般在十幾公里或者幾十公里以上,因此本發明實施例優選的,在測量結果的處理上,可排除測量結果在幾米、十幾米、幾十米等的不合理的測量結果。具體實施時可預先設置長度閾值,若測量結果小于該長度閾值,則該測量結果不合理,需要排除該測量結果。也可以預先設置時間閾值,若從發射測距光脈沖信號到接收到返回信號之間的時間長度小于該時間閾值,則該時間長度參數不合理,需要排除該時間長度參數。
[0037]優選的,測距過程可以重復地進行,例如按照設定周期進行,然后將這些結果進行平均并以軌跡的形式來顯示,這個軌跡就描繪了在整段光纖內光纖斷面的分布。
[0038]下面以圖1所示的光纖測距裝置的安裝部署為例,結合圖2說明光纖不對稱性補償的流程。如圖3所示,該流程可包括:
[0039]步驟201,在光纖長度檢測操作被觸發后,光纖測距裝置I發出測距光脈沖信號。
[0040]具體實施時,光纖長度檢測操作可按照設定周期被觸發執行,也可在接收到操作指令后觸發執行。
[0041]步驟202,光纖測距裝置I接收返回的背向散射光信號。
[0042]根據斐涅爾反射原理,測距光脈沖在沿光纖向節點B方向傳輸的過程中,在節點B處安裝的光纖連接器或接合點等處會發生散射或反射,散射或反射信號(即背向散射光信號)會沿光纖返回到光纖測距裝置I。
[0043]步驟203,光纖測距裝置I根據測距光脈沖信號發出時刻和其背向散射光信號的接收時刻,得到測距結果,所測得的距離即為光纖測距裝置I所在的節點A到節點B的方向上的光纖長度。具體可采用公式(I)進行計算。
[0044]步驟204,光纖測距裝置I將測距結果輸出到網管系統。
[0045]同理,光纖測距裝置2也按照上述方式進行測距,并將測距結果輸出給網管系統,光纖測距裝置2所測得的距離即為光纖測距裝置2所在的節點B到節點A的方向上的光纖長度。
[0046]步驟205,網管系統根據光纖測距裝置I和光纖測距裝置2的測距結果,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實現雙向傳輸時延的對稱。
[0047]具體實施時,網管系統通過光纖測距裝置I和光纖測距裝置2的測距結果,得到節點A到節點B的光纖長度,以及節點B到節點A的光纖長度。網管系統比較這兩個長度的差值,通過設置來完成相鄰節點之間上下行光纖長度的補償過程。例如,A — B光纖為39.8公里,B — A光纖為41.5公里,相差1.7公里,按照公式t (delay) = d/(c*10R),可以計算出傳輸時延t (delay) = 1700/200000000 = 8.5 μ s,網管會在A — B方向為信號增加8.5 μ s的延時。[0048]考慮到在節點A和節點B之間的光纖傳輸路徑上,可能會因某些原因(如光纖彎折)產生微小的信號散射或反射,為了進一步提高測距可靠性,本發明實施例優選的,采用以下措施之一來過濾這些干擾信號:
[0049]方式一:預先設置時長閾值,若光纖測距裝置在發出測距光脈沖信號后到接收到其返回的信號時,其時間長度小于該時長閾值,則忽略該返回的信號,即不將其作為測距依據。該時長閾值可根據相鄰節點之間的實際光纖長度的數量級來確定。
[0050]方式二:預先設置長度閾值,若光纖測距裝置測得的距離小于該長度閾值,則忽略該測距結果,即不上報該測距結果到網管系統。該長度閾值可根據相鄰節點之間的實際光纖長度的數量級來確定。
[0051]方式三:預設信號強度閾值,若光纖測距裝置接收到的返回的光信號強度低于設定信號強度閾值,則忽略該信號,即不將其作為測距依據。
[0052]方式四:預先設置長度閾值,網管系統接收到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測距結果后,若判斷所測得的距離小于該長度閾值,則忽略該測距結果,即不將其作為非對稱性補償依據。
[0053]為了進一步提高非對稱性補償的準確性,本發明實施例優選的,網管系統可以將
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測距結果進行平均,根據多次測距結果的平均值進行非對稱性補m
\-ΖΧ ο
[0054]上述非對稱性補償過程可以是通過維護人員手動發起,也可以設置為定期發起。例如,在光纜割接、機房搬遷等操作完成后,可以人工啟動該進程,進行光纖上下行長度差異的補償;也可以定期完成自動測距上報,了解光纖的運行狀態。
[0055]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由于光纖測距裝置的測距脈沖與業務信號相互隔離,測距過程不會影響業務的正常傳輸,因此測距和補償過程完全可以實現在線進行。
[0056]參見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測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裝置可包括:測距光脈沖信號發生模塊31、光定向耦合器32、信號處理器33,還可進一步包括光電檢測器34,以及必要的信號放大器35等器件,其中:
[0057]測距光脈沖信號發生模塊31,用于生成測距光脈沖信號,該信號的波長為特定波長,即不同于業務信號的波長。具體的,該模塊可包括主時鐘311、脈沖發生器312和激光器313,其中,脈沖發生器312根據主時鐘311生成測距脈沖信號,并通過激光器313輸出給光定向I禹合器32。
[0058]光定向耦合器32,用于發射測距光脈沖信號,接收背向光散射信號。
[0059]信號處理器33,用于根據測距脈沖信號的發射時刻和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確定光纖長度(具體算法可采用公式I),并將確定出的光纖長度發送給網管系統。具體實施時,信號處理器33可接收測距光脈沖信號發生模塊31中的主時鐘311的輸出信號,接收光定向耦合器32或光電檢測器34輸出的背向光散射信號,從而得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射時刻(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生成和發射時刻幾乎相同,其差異可忽略不計),以及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
[0060]光電檢測器34,用于對背向散射光信號進行過濾等處理。例如,判斷背向光散射信號強度是否大于設定閾值,若是,貝1J輸出給信號處理器34 ;否則,忽略該背向光散射信號,即不將其作為測距依據。
[0061]進一步的,信號處理器33還用于:若判斷測距脈沖信號的發射時刻和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之間的時間長度小于設定閾值,則忽略該背向光散射信號;或者,在計算出光纖長度后,若判斷該光纖長度低于設定閾值,則拒絕將該光纖長度上報給網管系統。
[0062]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光纖非對稱性補償系統,該系統中包括上述光纖測距裝置和網管系統,其中,光纖測距裝置的安裝部署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贅述。
[0063]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光纖測距裝置完成上下行光纖長度的測量,并上報給網管系統完成上下行光纖長度差值的補償,從而為包括TD基站在內各類業務平臺穩定的提供精準時間。整個過程自動完成。該裝置可以完全擺脫對于時間同步儀表的依賴性,整個過程可在5?10分鐘內完成,高速有效。
[0064]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施例中的裝置中的模塊可以按照實施例描述進行分布于實施例的裝置中,也可以進行相應變化位于不同于本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裝置中。上述實施例的模塊可以合并為一個模塊,也可以進一步拆分成多個子模塊。
[0065]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發明可借助軟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通過硬件,但很多情況下前者是更佳的實施方式。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終端設備(可以是手機,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的方法。
[0066]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纖非對稱性補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在雙向光纖連接的設備上安裝有光纖測距裝置,其中,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第一設備側以檢測第一設備到第二設備傳輸方向上的光纖長度,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第二設備側用于檢測第二設備到第一設備傳輸方向上的光纖長度,該方法包括: 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向第二設備方向發出測距光脈沖信號,接收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根據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出時刻和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確定第一設備到第二設備方向的光纖長度,并將確定出的光纖長度上報給網管系統; 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向第一設備方向發出測距光脈沖信號,接收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根據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出時刻和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確定第二設備到第一設備方向的光纖長度,并將確定出的光纖長度上報給網管系統; 網管系統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光纖長度和第二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光纖長度,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 光纖測距裝置接收到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后,若判斷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出時刻和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之間的時間長度小于設定閾值,則忽略所述背向光散身寸信號; 或者,光纖測距裝置接收到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后,若判斷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強度低于設定閾值,則忽略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 或者,光纖測距裝置在計算出光纖長度后,若判斷所述光纖長度低于設定閾值,則拒絕將所述光纖長度上報給網管系統。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 網管系統接收到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光纖長度后,若判斷所述光纖長度小于設定閾值,則拒絕根據所述光纖長度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網管系統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光纖長度和第二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光纖長度,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具體為: 網管系統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光纖長度進行平均計算,根據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光纖長度進行平均計算; 網管系統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光纖長度平均值和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光纖長度的平均值,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纖測距裝置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光纖長度:
d = (c Xt)/2 (IOR) 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t是測距光脈沖信號發出后到接收到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的總時間長度,IOR為光纖折射率。
6.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波長不同于業務信號的波長。
7.一種光纖測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測距光脈沖信號發生模塊,用于生成測距光脈沖信號; 光定向耦合器,用于發射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發生模塊所生成的測距光脈沖信號,以及接收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 信號處理器,用于根據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射時刻和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確定光纖長度,并將確定出的光纖長度發送給網管系統。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測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器還用于,若判斷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的發出時刻和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的接收時刻之間的時間長度小于設定閾值,則忽略所述背向光散射信號;或者,在計算出光纖長度后,若判斷所述光纖長度低于設定閾值,則拒絕將所述光纖長度上報給網管系統。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測距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光電檢測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定向耦合器輸出的背向光散射信號,判斷該背向光散射信號強度是否大于設定閾值,若是,則輸出給所述信號處理器;否則,忽略該背向光散射信號。
10.如權利要求7-9之一所述的光纖測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器具體用于,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光纖長度:
d = (c Xt)/2 (IOR) 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t是測距光脈沖信號發出后到接收到返回的背向光散射信號的總時間長度,IOR為光纖折射率。
11.如權利要求7-9之一所述的光纖測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距光脈沖信號發生模塊所生成的測距光脈沖信號的波長不同于業務信號的波長。
12.—種光纖非對稱性補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網管系統以及如權利要求7-9之一所述的光纖測距裝置,其中,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和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分別安裝在存在雙向光纖連接的設備側,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第一設備側以檢測第一設備到第二設備傳輸方向上的光纖長度,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安裝在第二設備側以檢測第二設備到第一設備傳輸方向上的光纖長度; 所述網管系統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第一設備到第二設備方向的光纖長度,以及第二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第二設備到第一設備方向的光纖長度,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m\-ΖΧ ο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管系統還用于,在接收到光纖測距裝置上報的光纖長度后,若判斷該光纖長度小于設定閾值,則拒絕根據該光纖長度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管系統具體用于,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光纖長度進行平均計算,根據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光纖長度進行平均計算;根據第一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光纖長度平均值和第二光纖測距裝置多次上報的光纖長度的平均值,進行光纖非對稱性補償。
【文檔編號】H04B10/071GK103427900SQ201210156336
【公開日】2013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李允博, 李晗, 張德朝 申請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