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通信直放站領域,尤其涉及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
背景技術: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直放站相對于基站來說,具有成本較低、安裝維護方便、建網容易等優點,因此在國內外已經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的信號覆蓋領域,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價值。傳統的數字光纖直放站是近端通過光纖的方式對射頻信號進行拉遠傳輸,然后在遠端將數字信號還原成射頻信號,在室內覆蓋系統中則再通過饋線電纜傳輸到各樓層,實現射頻信號的覆蓋。這種組網方式需在各樓層布置饋線電纜,存在著布局不方便,成本較高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室內組網技術成本高、布網不方便等缺陷,提出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該系統采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方式,解決了組網時建網時間較長、建網成本較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所述系統包括一個近端設備和至少一個遠端設備;所述近端設備設有至少一個網口和至少一個光口,所述每個遠端設備都設有至少兩個用于級聯的網口 ;所述遠端設備之間級聯后,與所述近端設備相連接; 所述近端設備與所述遠端設備之間組成星型結構,相互級聯的遠端設備之間組成鏈型結構。所述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還包括至少一個路由中繼端,所述每個路由中繼端包括至少兩個用于級聯的光口或網口和至少一個用于連接遠端設備的網口 ;所述每個遠端設備設有至少一個用于與路由中繼端或近端設備連接的網口, 所述路由中繼端之間級聯后與近端設備連接;所述近端設備與所述路由中繼端以及遠端設備組成星型結構,所述路由中繼端之間級聯后組成鏈型結構,所述路由中繼端與遠端設備組成星型結構。所述路由中繼端作用原理是下行時,路由中繼端將近端設備通過光纖或超五類線發送過來的信號和監控數據包轉發到遠端設備中,或轉發到下一個路由中繼端;上行時, 路由中繼端將遠端設備接收到的信號和監控數據包合路后,向近端設備發送,同時向上轉發下一個路由中繼端發送過來的數據包。所述光口之間通過光纖相互連接。所述網口之間通過超五類線相互連接。所述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的組網方式中,所述近端設備作為監控拓撲中的主站,所述路由中繼端作為監控拓撲中的從站,所述遠端設備作為監控拓撲中的從機,在通信過程中,所述近端設備與所述遠端設備或所述路由中繼端之間的通信端口必須考慮主站與從機或從站通信的兼容性,即近端設備端口當接上路由中繼端或遠端設備時能依據數據協議識別出路由中繼端還是遠端設備;所述路由中繼端與遠端設備或下一個路由中繼端之間的通信端口必須考慮從站與從機或從站通信的兼容性,即路由中繼端端口當接上遠端設備或下一個路由中繼端時能依據數據協議識別出是遠端設備還是下一個路由中繼端。所述近端設備包括近端FPGA和主站監控系統;所述遠端設備包括從機FPGA和從機監控系統;所述下一個路由中繼端包括從站FPGA和從站監控系統;所述路由中繼端包括中繼端FPGA和中繼端監控系統;所述中繼端FPGA包括主站發通道、主站收通道、從機收通道、從機發通道、從站發通道、從站收通道、解包模塊以及路由表,所述解包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從機發通道、從站發通道以及路由表相連接,所述從機收通道和從站收通道的輸出端均與解包模塊相連接;所述中繼端監控系統包括APP、主站接口、從機接口以及從站接口,所述APP分別與主站接口、從機接口以及從站接口相互連接,所述主站接口分別與中繼端FPGA中的主站發通道和主站收通道相連接,所述從機接口分別與中繼端FPGA中的從機發通道和從機收通道相連接,所述從站接口分別與中繼端FPGA中的從站發通道和從站收通道相連接。所述近端設備中的主站FPGA通過光纖或網線與路由中繼端的中繼端FPGA相互連接;所述遠端設備中的從機FPGA和下一個路由中繼端中的從站FPGA通過網線與路由中繼端中的解包模塊相連接;所述近端設備與所述遠端設備或所述路由中繼端之間的通信端口必須考慮主站與從機或從站通信的兼容性的原理為由遠端設備的從機FPGA模塊或下一個路由中級端的從站FPGA模塊向路由中繼端傳送一個類型字,所述類型字在送到路由中繼端后,通過以太網解包模塊解包后在所述路由中繼端的中繼端FPGA模塊中與其他端口的類型字組成一個路由表,路由表存在于路由中繼端和近端設備中,所述路由表表明近端設備各個端口對應的是路由中繼端還是遠端設備。所述路由中繼端與遠端設備或下一個路由中繼端之間的通信端口必須考慮從站與從機或從站通信的兼容性的原理為所述路由中繼端的中繼端監控系統通過APP程序讀取路由中繼端的中繼端FPGA模塊中對應的寄存器來查詢路由表,從而識別出對應的端口是下一個路由中繼端還是遠端設備,路由中繼端的中繼端監控系統向端口發送數據包時, 通過查詢該路由表,選擇通過從機接口、從機收通道和從機發通道發送,還是選擇通過從站接口、從站收通道和從站發通道發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直放站室內分布系統相比,具有建網時間較短、安裝維護方便、安裝成本相對低廉的特點。2、本實用新型的遠端設備、路由中繼端可以任意接入,自動識別,因此該系統具有布網方式靈活,可以滿足各種環境下的組網需求。3、本實用新型的監控方式采用分布式從機的方式,降低了設備的成本,簡化了系統的設計復雜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框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框圖;圖3是實施例2路由中繼端識別遠端設備從機和下一個路由中繼端從站的模塊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1圖1是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結構框圖,所述系統包括一個近端設備和至少一個遠端設備;其中近端設備設有至少一個網口和至少一個光口, 每個遠端設備都設有至少兩個用于級聯的網口。多個遠端設備級聯后,通過超五類線或光纖與近端設備相連。如圖1所示,若干個遠端設備級聯后與近端設備相連;所述近端設備與所述遠端設備之間組成星型結構,相互級聯的若干個遠端設備之間組成鏈型結構。當近端設備和遠端設備之間以不超過100米的短距離傳輸時,就優選通過超五類線把近端設備和遠端設備相連接;如果是遠距離的拉遠傳輸時,近端設備就優選通過光纖傳輸數據信號到遠端設備。由于時鐘同步會隨著級聯的層次逐級惡化,因此級聯的遠端設備數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以免系統工作穩定性受到破壞。實施例2圖2是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結構框圖,所述系統包括一個近端設備、至少一個遠端設備、至少一個路由中繼端;其中近端設備設有至少一個網口和至少一個光口,每個路由中繼端包括至少兩個用于級聯的光口或網口、至少一個用于連接遠端設備的網口,每個遠端設備都設有至少一個用于與路由中繼端或近端設備連接的網口,多個路由中繼端級聯后與近端設備連接。如圖2所示,路由中繼端、下一個路由中繼端級聯后與近端設備連接,若干個遠端設備分別與路由中繼端連接;遠端設備也可以直接與近端設備連接。可見,在本實施例中,近端設備與路由中繼端組成星型結構,多個路由中繼端之間通過級聯后組成鏈型結構,從而構成一個光纖和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方式,可達到遠距離傳輸的目的。路由中繼端在本實施例中的作用是下行時,將近端設備通過光纖或超五類線發送過來的信號和監控數據包轉發到各路遠端設備,或轉發到下一個路由中繼端;上行時,將各路遠端設備接收到的信號和監控數據包合路后,向近端設備發送,同時向上轉發下一個路由中繼端發送過來的數據包。本實施例相對于實施例1多了路由中繼端,最適宜進行100米距離的傳輸;對于需要拉遠傳輸的應用就要在遠端設備增加一個用于遠距離傳輸的光口。所以實施例1適用于系統較小的應用場合,本實施例更適用于系統較大的應用場合。但本實施例可能存在遠端設備與路由中繼端同時接入近端設備不同網口的情況,需考慮遠端設備與路由中繼端的任意接入識別技術。本實施例的組網方式,近端設備作為監控拓撲中的主站,路由中繼端作為從站,遠端設備作為從機,值得考慮的是近端設備與遠端設備或路由中繼端之間的通信端口必須考慮主站與從機通信的兼容性,而路由中繼端與遠端設備之間的通信端口必須考慮從站與從站通信的兼容性;即近端設備端口當接上路由中繼端或遠端設備時能依據數據協議識別出路由中繼端還是遠端設備。如果不考慮遠端設備與路由中繼端的任意接入識別,當近端設備的某些網口直接連接遠端設備,另外一些網口連接路由中繼端時,就會出現端口不對等的情況出現,導致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如圖3所示,為了使近端設備自動識別出遠端設備還是路由中繼端,從而解決端口不對等的問題,可由接入端的遠端設備的從機FPGA或下一個路由中級端的從站FPGA向路由中繼端傳送一個類型字,所述類型字在送到路由中繼端后,通過以太網解包模塊解包后在所述路由中繼端的中繼端FPGA中與其他端口的類型字組成一個路由表,路由表可存在于路由中繼端和近端設備中,所述路由表表明路由中繼端或近端設備各個端口對應的是路由中繼端還是遠端設備。以下僅用路由中繼端來描述,近端設備與此類似。路由中繼端的監控系統通過 APP程序讀取路由中繼端的中繼端FPGA中對應的寄存器來查詢路由表,就可識別出對應的端口是下一個路由中繼端還是遠端設備。路由中繼端的監控系統向端口發送數據包時,通過查詢該路由表,就可以選擇通過從機接口、從機收通道和從機發通道發送,還是通過從站接口、從站收通道和從站發通道發送了,如果接收端是遠端設備,則解包后由從機監控系統直接讀取監控數據包,如果接收端是下一個路由中繼端,則由下一個路由中繼端的從站監控系統將監控數據包轉發到遠端設備或路由中繼端所對應的地址中,由目標機對其進行讀取。路由中繼端中的中繼端監控系統對接收到的下一個路由中繼端監控數據包通過主站接口、主站發通道和主站收通道向近端設備進行轉發,對接收到的遠端設備監控數據包和其他端口遠端設備數據包合路后再通過主站接口、主站發通道和主站收通道向近端設備進行發送,經過近端設備的主站FPGA解包后再由近端設備的主站監控系統對監控數據包讀取。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一個近端設備和至少一個遠端設備;所述近端設備設有至少一個網口和至少一個光口,所述每個遠端設備都設有至少兩個用于級聯的網口 ;所述遠端設備之間級聯后,與所述近端設備相連接;所述近端設備與所述遠端設備之間組成星型結構,相互級聯的遠端設備之間組成鏈型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至少一個路由中繼端,所述每個路由中繼端包括至少兩個用于級聯的光口或網口和至少一個用于連接遠端設備的網口 ;所述每個遠端設備設有至少一個用于與路由中繼端或近端設備連接的網口,所述路由中繼端之間級聯后與近端設備連接;所述近端設備與所述路由中繼端以及遠端設備組成星型結構,所述路由中繼端之間級聯后組成鏈型結構,所述路由中繼端與遠端設備組成星型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口之間通過光纖相互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口之間通過超五類線相互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中繼端包括中繼端FPGA和中繼端監控系統,所述中繼端FPGA包括主站發通道、主站收通道、從機收通道、從機發通道、從站發通道、從站收通道、解包模塊以及路由表, 所述解包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從機發通道、從站發通道以及路由表相連接,所述從機收通道和從站收通道的輸出端均與解包模塊相連接;所述中繼端監控系統包括APP、主站接口、從機接口以及從站接口,所述APP分別與主站接口、從機接口以及從站接口相互連接,所述主站接口分別與中繼端FPGA中的主站發通道和主站收通道相連接,所述從機接口分別與中繼端FPGA中的從機發通道和從機收通道相連接,所述從站接口分別與中繼端FPGA中的從站發通道和從站收通道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設備包括近端FPGA和主站監控系統,所述近端FPGA與所述路由中繼端中的中繼端FPGA相互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設備包括從機FPGA和從機監控系統,所述遠端設備中的從機FPGA與路由中繼端中的解包模塊相互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運用超五類線混合組網的數字直放站室內覆蓋系統,所述系統包括一個近端設備和至少一個遠端設備,所述系統還包括路由中繼端,所述路由中繼端之間級聯后與近端設備連接;所述近端設備與所述路由中繼端以及遠端設備組成星型結構,所述路由中繼端之間級聯后組成鏈型結構,所述路由中繼端與遠端設備組成星型結構。本實用新型的遠端設備、路由中繼端可以任意接入,自動識別,具有布網方式靈活,建網時間較短、安裝維護方便、安裝成本相對低廉的特點。
文檔編號H04W88/08GK202085309SQ20112018730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7日
發明者周良, 李鵬程, 梅志煥 申請人: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