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可拆式接合的耳件的助聽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助聽設備,其中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與耳件接合。所述接合可借助一個第一連接元件和一個第二連接元件實現,它們互相可拆式連接。第一連接元件在這里設計為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的組成部分。第二連接元件制備在耳件一側。助聽設備尤其指一種助聽器。但這一術語除此之外也包括其他便攜式聲學器具,如耳機、頭戴受話器等。
背景技術:
助聽器是便攜式助聽設備,它們用于護理聽覺遲鈍者。為了迎合各種個性化的需求,提供不同結構形式的助聽器,如耳后助聽器(HdO),帶外部聽筒的助聽器(RIC receiver in the canal)以及耳內助聽器(IdO),還例如有外耳助聽器或耳小管助聽器 (ITEXIC)0這些作為范例列舉的助聽器帶在外耳上或耳道內。此外,在市場上還供應骨導音助聽器、可植入式或振動觸覺式助聽器。其中刺激損傷的聽覺,或機械或電力地進行。助聽器作為重要部件原則上有輸入轉換器、放大器及輸出轉換器。輸入轉換器通常是一個聲接收器,例如送話器,和/或一個電磁接收器,例如感應線圈。輸出轉換器大多設計為電聲轉換器,例如骨導音耳機。放大器通常集成在信號處理單元內。圖1以耳后助聽器為例表示所述的基本結構。在用于帶在耳后的助聽器外殼1內裝入一個或多個送話器 2,用于接收周圍的聲音。同樣集成在助聽器外殼1內的信號處理單元3,處理送話器信號并將其放大。信號處理單元3的輸出信號傳給揚聲器或耳機4,它輸出一個聲信號。聲音必要時通過一個借助耳造型件固定在耳道內的傳聲軟管向助聽器攜帶者的鼓膜傳遞。助聽器的供電和尤其信號處理單元3的供電,通過同樣集成在助聽器外殼1內的電池5進行。一種耳造型件是一個耳件,它與一個規定的使用者的耳道形狀相匹配。它大多用硬塑料制造,即使當耳造型件壓入耳道內時,它也能保持其形狀。取代耳造型件,也可以使用一種柔性的耳件,它不是專門針對一個使用者,但基于由其制成的材料的彈性,在插入耳道時可以與耳道形狀相適應。柔性耳件一種特殊的式樣是所謂的穹頂(Dome-Kuppel)。一個穹頂有一個或多個球形彎曲的環,穹頂通過它們固定在耳道內。柔性耳件可例如用硅酮或其他軟塑料制成。通常在這里用軟材料的意思是,這種材料在插入耳道內時變形,并因而與耳道相配,不會因此而弄疼使用者。下面不僅將耳造型件而且也將柔性耳件統稱為耳件。聲信號借助傳聲軟管從揚聲器或耳機傳給耳件。在耳內揚聲器的情況下,不需要這種傳聲軟管。這種揚聲器直接與耳件連接并與耳件一起共同插入耳道內。對于在耳件一側與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另一側之間的連接,有兩方面是特別重要的。一方面,耳件必須足夠牢固地連接,為的是能將它與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一起重新從耳道拔出。但另一方面,耳件也必須能容易地由使用者拆下,以便能清潔耳件。一種滿足這兩個準則的連接在這里稱為可拆式連接。在這方面已知,耳件借助卡夾連接與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連接。因此這種耳件成形為,它例如能套在傳聲軟管的連接元件上或卡鎖在那里。與是否應安置一個用硬塑料制的耳造型件或是一個柔性耳件有關,在這里必須在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上制備一個形狀相配的連接元件。這種一方面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與另一方面不同類型耳件可能的組合,導致有必要提供相應數量的連接類型。此外對不同助聽設備的操作也相應地各不相同。 尤其是,借助它能將耳件從其余助聽設備脫離的力量不同。這些差別可能給使用者在操作助聽設備時帶來很大的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用于將耳件與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接合的可拆式連接進行簡化。上述技術問題通過一種助聽設備得以解決。在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中,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與一個耳件接合,為此第一連接元件與第二連接元件可拆式連接。第一連接元件設計為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的組成部分。第二連接元件作為獨立構件固定在耳件上或其內。通過將可拆式連接的第二連接元件,亦即耳件的連接元件,制備為獨立的構件,使該連接元件可以與用何種材料制成真正的耳件無關地設計。在這里,獨立的構件當然也可以包括多個組成部分。總之,在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中,可以將耳件接合在助聽設備上時的操作標準化。 尤其是,為了將第二連接元件脫開第一連接元件,使用者可以總是只須在耳件上用相同的力拉拔,而與耳件究竟是一個耳造型件或是一個柔性耳件無關。這以有利的方式簡化了助聽設備由使用者來進行的操作性。在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中,尤其不僅對于用硬塑料制的耳造型件而且對于柔性耳件,在傳聲軟管和耳內揚聲器上可以使用同類連接元件。由此得到的優點是,只還須制備一種類型的連接元件。也就是說,生產相應地大批量具有唯一類型的連接元件的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就夠了。由此可以簡化它們的制造過程,其結果是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完全一樣,可以生產相應地大量按唯一的一種實施形式的規定類型的耳件。這同樣可以優化這種耳件的制造工藝,并因而又能降低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的生產成本。在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中,第二連接元件至少部分用一種材料制造,這種材料比耳件的材料硬。尤其是,所述材料可以涉及一種金屬或硬塑料。通過采用比較硬的材料,有利地可以在耳件一側制備特別小的連接元件。第一連接元件與第二連接元件優選地通過卡夾連接和/或螺紋連接互相連接。因而使用者有利地可以化費小的力量將這兩個連接元件彼此分開。與此同時這種連接還可以在耳件上傳遞足夠大的大,以便能將耳件從耳道拔出,此時連接元件彼此并不分離。按本發明助聽設備另一項有利的擴展設計,第一連接元件有一個用于傳聲的接管,以及第二連接元件有一個套筒,為連接這兩個連接元件,將接管卡夾在套筒中。在這里接管描述為管子,它例如可以固定在傳聲軟管的一端。這種傳聲接管也可以制備在耳內揚聲器上,以便將在揚聲器內部由轉換器產生的聲音從外殼導出。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的擴展設計,傳聲接管同時用作卡夾在套筒內的鎖件。套筒和接管優選地有旋轉對稱的基本形狀。因此接管可以在套筒內旋轉,與此同時卡夾連接不會脫開。通過制備套筒作為第二、亦即耳件側的連接元件,第二連接元件可以有利地特別便于與耳件連接。套筒例如可以粘結在耳件內的一個凹槽中。完全一樣,接管可以有利地特別便于與傳聲軟管連接或制備在耳內揚聲器上。尤其是,在這里有利的是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另一種實施形式,耳件有一個孔,其中安裝第二連接元件,亦即形式上為套筒的獨立構件。按此實施形式,在第二連接元件中, 附加地將套筒的一個邊緣區設計為彈性的,使接管在套筒內的卡夾可以通過邊緣區的彈性變形實現。邊緣區在這里可在不接觸孔內壁的情況下變形。換句話說,在接管插入套筒中時,邊緣區彼此彎開,以便接著重新夾攏,并由此阻止接管自行滑出。但在這里邊緣區可以在不接觸耳件的情況下變形,也就是說,孔的內壁, 亦即耳件本身,不必同樣變形。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防止由于插入和拔出接管而損壞耳件。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另一種有利的實施形式規定,這兩個連接元件設計為,它們通過嚙合互相連接和/或通過拉拔彼此分離,以及,至少其中一個連接元件有相對于通過連接確定的插接方向或通過拉拔確定的拉力方向傾斜的表面。由此避免,在這兩個連接元件互相嚙合或彼此拔開時,一個連接元件的銳利的邊棱在另一個連接元件上摩擦。從而有利地防止材料刮削,使連接元件在嚙合和分離時僅微量磨損。本發明另一個方面涉及一種助聽器的耳件裝置。按本發明的耳件裝置有一個所述耳件裝置可通過它與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接合的連接元件。在這里,所述連接元件作為獨立的構件固定在耳件裝置的基體上或其內。按本發明的耳件裝置提供的優點是,其基體可以與耳件裝置以后應與何種類型的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接合無關地設計。只有通過將相應的連接元件固定在基體上,才確定耳件裝置可以與誰接合。因此為了能為不同的助聽設備配備耳件,不必制備不同的基體。可以制造相應大數量的一種類型的基體。因此可以使許多生產工序標準化并因而降低耳件裝置的生產成本。完全一樣,作為連接元件的獨立構件可以與基體材料或形狀無關地選擇為,為了使耳件裝置與助聽設備分離需要一個預定的力。由此帶來的優點是,無論柔性耳件還是耳造型件,為了與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接合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操作。在這種情況下獨立構件如也在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中那樣可以由多個組成部分組成。
下面舉例詳細說明本發明。其中圖1示意表示沒有傳聲軟管和耳件的耳后助聽器結構;圖2示意表示傳聲軟管和與之接合的耳件的縱剖面,其中,傳聲軟管和耳件屬于按本發明助聽設備一種實施形式的助聽器;圖3示意表示耳造型件的縱剖面以及耳內揚聲器,這兩者是按本發明助聽設備另一種實施形式的助聽器的組成部分;圖4示意表示一個穹頂和一個分成兩部分的連接元件,所有這三者是按本發明的耳件裝置一種實施形式的組成部分;以及圖5示意表示按本發明助聽設備另一種實施形式的助聽器的耳件以及耳內揚聲
ο這些例子表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形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2表示耳件10,它插入使用者的耳道12內。耳件10用彈性的軟硅酮制造。耳件10的外形在插入耳道12內時與其形狀相適應。此耳件10屬于耳后助聽器(未表示), 它從使用者周圍獲得聲信號,并借助耳機產生放大后的聲信號。放大后的聲信號經由傳聲軟管14傳給耳件10。傳聲軟管14由套在管子18上的塑料軟管16組成。傳聲軟管14通過管子18與耳件10接合。在這里管子1 8的球形端部20插入套殼22內,套殼22粘結在耳件10的凹槽中。套殼22是一個獨立的構件。它可以用金屬或塑料制造。管子18是可拆式連接裝置的第一連接元件,套殼22是其第二連接元件。在耳件10內設計一個通孔24。它匯入套殼22上的孔26中。由助聽器的耳機產生的經放大的聲音,通過塑料軟管16和管子18,到達管子18的球形端部20。管子18以這樣的方式固定在套殼22內,亦即使管子18在其球形端部20的出口與孔26處于相對置的位置。因此,經放大的聲音從球形端部20通過孔26進入通孔24。在那里聲音從耳件10進入耳道12并最終抵達使用者的鼓膜28。在使用者將耳件10插入耳道12前,他將耳件10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套在管子18上。為此他在口 30上將球形端部20壓入套殼22中。在這種情況下,套殼22彈性變形,從而增大口 30的直徑并最終將球形端部20卡夾在套殼22內。此時口 30重新縮小到其原始的直徑。由此使球形端部20牢固地安置在套殼22內。因此耳件10可以在傳聲軟管14上從耳道12拔出。圖3表示耳造型件32的縱剖面。耳造型件32屬于助聽器,其中可由耳內揚聲器 34產生放大的聲音。揚聲器34通過電纜(未表示)與助聽器其他部分連接。揚聲器34有一個傳聲接管36,它總體上有管子的形狀。一個聲音通道38處于傳聲接管36內部。傳聲接管36可例如用鋼制造。在傳聲接管36的背對揚聲器34外殼40 的那一端,它有一個隆凸42。在隆凸42的區域內,傳聲接管36的直徑比在隆凸42與外殼 40之間的區域內的大。通過隆凸42形成一個前部斜面44和一個后部斜面46,在這里術語 “前部”或“后部”是指各斜面相對于如圖3所示耳造型件32而言的位置。耳造型件32有盲孔48,其中有一個套筒50。套筒50可以通過粘結固定在盲孔48 內。但它也可以通過壓配合或其他機械連接固定在盲孔48內。套筒50是一個獨立構件, 它例如可以用金屬或硬塑料制造。在套筒5的開口的區域內,在圖示的例子中它具有縫隙 52。通過縫隙52在套筒50的壁中構成一些彈性區54。這些彈性區54可以彼此彎開,并不因此而損壞套筒50。也可以通過其他取決于套筒50材料的措施來制備彈性區。在套筒50 底部區內,一個孔26'處于套筒50的壁內。該孔26'匯入耳造型件32內的通孔24'中。耳造型件32借助一方面套筒50和另一方面傳聲軟管36與揚聲器34的外殼40 接合。為此耳造型件32和揚聲器34彼此必須置于圖3所示的相對位置。接著通過套筒50 的彈性區54沿插/套方向56在隆凸42的前部斜面44上移動,由前部斜面44在彈性區54 上施加一個力,在力的作用下將彈性區54彼此彎開。由此也擴大縫隙52。在耳造型件32 中,在盲孔48的內壁與彈性區54之間設置一個間距。由此,當隆凸42插入套筒50時,彈性區54可以向外運動,與此同時耳造型件32本身不必變形。隆凸42可以完全插入套筒內。此時彈性區54重新合攏并因而在后部斜面46上
6固定隆凸42。在如此構成的可拆式連接中,傳聲接管36是第一連接元件,以及套筒是第二連接元件。為了脫開連接,傳聲接管36必須簡單地沿插/套方向56從套筒50拔出。前部斜面44和后部斜面46通過它們的相對于插/套方向56的斜度,保證在插入或拔出時在套筒50彈性區54上和在隆凸42上的磨損特別小。當揚聲器34與耳造型件32接合后,兩者可以共同插入聲道內。因此,由在外殼40 內部的聲轉換器產生的聲音,可以通過傳聲通道38、孔26'和通孔24',傳給使用者的鼓膜。圖4表示處于未裝配狀態的耳件裝置60。耳件裝置60包括一個用軟塑料制的穹頂62。此穹頂可以閉合或開口,也就是說,它可以適用于隔聲地關閉聲道,或可以通過開口換氣。為了穹頂62能與耳內揚聲器64接合,在耳件裝置60中規定,在穹頂62上固定兩個套筒半部66。因此,在固定的狀態下通過這兩個套筒半部66構成一個套筒68,其中可以通過可拆式卡夾連接,固定耳內揚聲器64的傳聲接管70。其中傳聲接管70是第一連接元件, 套筒68是第二連接元件。在這里的卡夾連接相應于結合圖2和圖3已說明的連接。每個套筒半部66由硬質模制件72組成,在模制件72上分別固定一個連接層74。 硬質模制件72可例如用金屬或硬塑料制造。模制件72可通過連接層74分別與穹頂62連接。這可以通過粘結或其他適用的連接方式實現。由套筒半部66構成的套筒68意味著是一個相對于穹頂62獨立的構件。模制件72根據傳聲接管70的形狀進行選擇。因此它可以使穹頂62與傳聲接管 70接合。圖5表示了一個穹頂76,接管78固定在它上面。接管78制成獨立的構件。此穹頂76有與圖4中表示的穹頂72相同的形狀。接管78可以插入耳內揚聲器82的套筒80 內。因此套筒80和接管78形成可拆式卡夾連接,其中,套筒80在這里成為卡夾連接的第一連接元件,以及接管78是其第二連接元件。通過比較圖4與圖5的例子可以看出,可以為耳內揚聲器64和82使用同一類型的穹頂。也就是說,不必為每種揚聲器制造自己類型的穹頂。通過這些例子表明,在助聽設備中可以如何通過可拆式地連接兩個硬質構件,連接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在這里一個軟的耳件,例如柔性穹頂,與硬質構件之一機械連接。這可以通過粘結、機械插接、或通過其他連接方式實現。通過插接件,例如傳聲接管,有圓的形狀或斜切面,可以延長構件的使用壽命。在按本發明的助聽設備中,軟構件和硬質構件可以分開制造,以及接著任意組合。 由此,一方面可以簡化零件的生產。另一方面能可變地組合這些零件,并因而提供多種多樣耳配件。在按本發明的設備中可以將一個卡夾件,亦即卡夾連接的插頭,安裝在揚聲器上或柔性耳件上。取代卡夾連接的插頭,也可以采用螺紋連接或其他機械拼接過程,以便將耳件與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相接合。通過在可拆式連接的零件之間借助硬質構件標準化連接,促使這些構件能制造得較小,由此擴展要護理的耳小管的頻帶寬度。
權利要求
1.一種助聽設備,其中,一個傳聲軟管(14)或耳內揚聲器(34、64、82)與一個耳件 (10、32、62、76)接合,以及為此第一連接元件(18、36、70、80)與第二連接元件(22、50、68、 78)可拆式連接,其中,第一連接元件(18、36、70、80)設計為傳聲軟管(14)或耳內揚聲器 (34、64、82)的組成部分,其特征為第二連接元件作為獨立構件固定在耳件(10、32、62、 76)上或其內。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聽設備,其特征為,其中,第二連接元件(22、50、68、78)至少部分用一種材料制造,這種材料比耳件(10、32、62、76)的材料硬。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聽設備,其特征為,其中,第一連接元件(18、36、70、 80)與第二連接元件(22、50、68、78)通過卡夾連接和/或螺紋連接互相連接。
4.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助聽設備,其特征為,第一連接元件(18、36、70)有一個用于傳聲的接管,以及第二連接元件(22、50、68)有一個套筒,為連接這兩個連接元件,將接管卡夾在套筒中。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助聽設備,其特征為,所述耳件有一個孔(48),其中安裝第二連接元件(50);以及,在第二連接元件(50)中,套筒(50)的一個邊緣區(54)設計為彈性的,使接管(36)在套筒(50)內的卡夾可以通過所述邊緣區(54)的彈性變形實現,其中,所述邊緣區(54)在這里可在不接觸孔(48)內壁(58)的情況下變形。
6.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助聽設備,其特征為,這兩個連接元件(36、50)設計為,用于通過嚙合互相連接和/或通過拉拔彼此分離;以及,至少其中一個連接元件(36) 具有相對于通過連接確定的插接方向(56)或通過拉拔確定的拉力方向(56)傾斜的表面 (44,46)。
7.一種助聽器的耳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件裝置可通過它與傳聲軟管(14)或耳內揚聲器(34、64、82)接合的連接元件(22、50、68、78),其中,該連接元件(22、50、68、78)作為獨立的構件固定在耳件裝置的基體(10、32、62、76)上或其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助聽設備,尤其助聽器,其中可以規定,傳聲軟管或耳內揚聲器借助耳件固定在使用者的耳道(12)內。因此為了例如將傳聲軟管(14)與耳件(10)接合,可以在傳聲軟管(14)內制備一個連接元件(18),它可以與耳件(10)的一個連接元件(22)連接。這種連接必須是可拆的,以便使用者能將耳件(10)從傳聲軟管(14)取走。盡管如此仍必須能通過所述連接傳遞一個如此大的力,以致能將耳件(10)重新從耳道(12)拔出。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簡化將耳件(10)接合在傳聲軟管(14)或耳內揚聲器上的可拆式連接。為此,按本發明,將耳件(10)的連接元件(22)制備為一個固定在耳件(10)上或其內的獨立構件。
文檔編號H04R25/00GK102158790SQ20111003588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1日
發明者尤里.戈梅爾, 托馬斯.洛特 申請人:西門子醫療器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