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揚聲器振動板和揚聲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揚聲器振動板和揚聲器裝置,特別適合用于副低音揚聲器。
背景技術:
現有,作為副低音揚聲器等所使用的振動板材料,被要求密度小且拉伸彈性模量(剛性)高,具有適當的內部損失和耐受環境性能。烯烴類樹脂即聚丙烯振動板的耐受環境性,特別是耐水性優良,且外觀性也好,內部損失也適當地大,作為揚聲器用振動板的物性平衡也好,因此,僅次于紙而多被使用。但由于聚丙烯振動板的聚丙烯的比重是O. 9[g / cm3]而比紙大且拉伸彈性模量也低,所以要通過碳纖維等填充物進行強化來提高剛性,但比重就更大了。因此,聚丙烯振動板比紙重而靈敏度下降,且高頻區域能量也難于發揮。
·
另ー方面,提出了具備由相互不同材質形成的第一振動板層和第二振動板層的多層結構的振動板(例如專利文獻I)。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5-318012公報
發明內容
以謀求提高剛性的觀點來看,也有把液晶聚合物等作為振動板材料的情況,但存在比重大且內部損失也比聚丙烯小的問題。在結構上作為謀求振動板輕量化和高剛性化的方案,也有設定為蜂巢結構的和把泡沫體用平板的表皮夾層成三層結構振動板的,但特別是,由于三層結構需要粘接各層,所以有增加煩雜的制造エ序而導致成本上升的問題。在上述專利文獻I記載的多層結構的振動板中,由于是注塑成形而不需要粘接第一振動板層和第二振動板層這煩雜的制造エ序,但由于是多層結構而有振動板自身重量增大的問題。本發明是考慮了以上點而開發的,提案一種揚聲器振動板和揚聲器裝置,能夠內部損失大,剛性高,不降低耐受環境性而更加輕量化,且增大最大聲壓。為了解決該課題而本發明的揚聲器振動板設置有振動板和多個凹坑,該多個凹坑從振動板的中心側向外周側成放射狀地配列且為了分散應カ而具有被形成為凹狀的拱形結構。由此,利用被形成為凹狀的多個凹坑而能夠在實現作為振動板的輕量化的同時,通過該凹坑的拱形結構來維持高剛性,且隨著該輕量化而能夠増大最大聲壓。本發明的揚聲器裝置設置有振動板、多個凹坑和磁回路部,所述多個凹坑從振動板的中心側向外周側成放射狀地配列且為了分散應カ而具有被形成為凹狀的拱形結構,所述磁回路部根據音頻信號而使振動板振動。
由此,利用被形成為凹狀的多個凹坑而能夠在實現作為振動板的輕量化的同時,通過該凹坑的拱形結構來維持高剛性,且隨著該輕量化而能夠増大由磁回路部使振動板振動時的最大聲壓。根據本發明,能夠實現利用被形成為凹狀的多個凹坑而能夠在實現作為振動板的輕量化的同時,通過該凹坑的拱形結構來維持高剛性,且隨著該輕量化而能夠増大最大聲壓的揚聲器振動板。根據本發明,能夠實現利用被形成為凹狀的多個凹坑而能夠在實現作為揚聲器振動板的輕量化的同時,通過該凹坑的拱形結構來維持高剛性,且隨著該輕量化而能夠増大由磁回路部使振動板振動時的最大聲壓的揚聲器裝置。
圖I是表示揚聲器裝置結構的概略線圖;圖2是表示凹坑斷面結構的概略線剖視圖;圖3是表示凹坑配列的概略線圖;圖4是表不揚聲器振動板變化的概略線圖;圖5是表示凹坑斷面結構的概略線剖視圖;圖6是表示(A)無凹坑、(B)表面凹坑、(C)背面凹坑這三種解析模式的概略線圖;圖7是表示在(A)無凹坑、(B)表面凹坑、(C)背面凹坑中按照口徑25cm而給予靜負載時的模擬結果的概略線圖;圖8是表示在(A)無凹坑、(B)表面凹坑、(C)背面凹坑中按照口徑30cm而給予靜負載時的模擬結果的概略線圖;圖9是表示在(A)無凹坑、(B)表面凹坑、(C)背面凹坑中按照口徑38cm而給予靜負載時的模擬結果的概略線圖;圖10是表示在(A)無凹坑、(B)表面凹坑、(C)背面凹坑的各(I )表面和(II)背面中,按照口徑25cm而給予一定振動時的模擬結果的概略線圖;圖11是表示在(A)無凹坑、(B)表面凹坑、(C)背面凹坑的各(I )表面和(II)背面中,按照口徑30cm而給予一定振動時的模擬結果的概略線圖;圖12是表示在(A)無凹坑、(B)表面凹坑、(C)背面凹坑的各(I )表面和(II)背面中,按照口徑38cm而給予一定振動時的模擬結果的概略線圖;圖13是表示與凹坑的有無對應的聲壓水平的概略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說明用于實施發明的形態。說明是按照以下的順序進行。I、實施例2、其他實施例〈I、實施例〉[1-1、揚聲器裝置的結構]圖I (A)和圖I (B)中,I表示作為整體而以設置在汽車后備箱內等為前提的車載用揚聲器裝置,作為再現低頻區域(例如5[ΗζΓ400[Hz])的副低音揚聲器來使用。
該揚聲器裝置I具有錐體狀的揚聲器振動板2,該揚聲器振動板2經由設置在其外周部分的邊緣3而被支承在框架4。揚聲器振動板2經由安裝部件7而被粘接在纏繞有成為引線(未圖示)的音圈5的圓筒狀音圈骨架6,且該音圈骨架6經由阻尼器8而被支承在框架4。且揚聲器裝置I在框架4的下端側以固定狀態安裝有用于使揚聲器振動板2前后振動的磁回路部15。該磁回路部15具有從中央栽立有圓柱狀極片的圓盤狀磁軛11,把該磁軛11的上面外周包圍地而粘接有圓環狀的磁鐵10。磁回路部15以層疊有圓環狀板9的狀態被粘接在磁鐵10上,且把框架4安裝在該板9。
該揚聲器裝置I當按照從外部供給的音頻信號而被施加電流,則磁回路部15的音圈5被給予電磁力,通過該音圈5與磁鐵10的相互拉拽或排斥而使揚聲器振動板2前后振動,而發出根據音頻信號的聲音。[1-2、揚聲器振動板的結構]接著,詳細說明揚聲器振動板2的結構。作為該揚聲器振動板2是錐體狀的無蓋形式,由把聚丙烯向規定的模框內填充的所謂鑲嵌法成形來生成。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的口徑(從正面看時的直徑)假設為有25[cm] >30[cm]和38[cm]這三種。揚聲器振動板2被形成是大致五邊形狀的錐體狀,即僅由棱部圓滑的大致五邊錐臺的側面部分和底部分構成的形狀(以下把它叫做大致五邊錐體狀)。由此,揚聲器振動板2把產生分開振動時的逆振動部位設定成是五個部位(即奇數部位),由于能夠使逆振動部位之間不位于在對角線上,所以能夠防止共振于未然,能夠抑制音質降低。且揚聲器振動板2在其表面形成有從中心側向外周側成放射狀擴展配列的多個凹坑16,對于其最內周側的中央部分則不形成該凹坑16,而是作為表記商標名和標識等的空間使用。如圖2所示,實際上凹坑16在揚聲器振動板2的壁厚度是I [mm]時,其深度是成為I / 2的O. 5[_]地把壁厚度削減,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則謀求利用其凹的部分而進行輕量化。該凹坑16是被球體(虛線所示)按壓時凹下時的形狀其自身,由于是球體,所以形成有該凹坑16的面的曲率半徑R在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該凹坑16是形成有該凹坑16的面的曲率半徑R在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所謂拱形結構,因此,具有應カ被分散的結構特性。因此,揚聲器振動板2盡管形成有凹坑16而壁厚度被減半成I / 2,但能夠維持與形成凹坑16之前相同程度的高剛性。由此,揚聲器振動板2盡管不是在形成有凹坑16的凹部相反側形成有凸部的現有一般壁厚度均等的,但能夠在維持與形成凹坑16之前相同程度的高剛性的同時,可靠地得到利用其凹的部分而進行輕量化。凹坑16在外周側(從外周側到第四列)的直徑被形成是6 [mm]。這是為了確保揚聲器振動板2的壁厚度是I [mm],該凹坑16的深度是壁厚度的I / 2的O. 5 [mm]時的最佳尺寸,但也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直徑是5 [mm]和7 [mm]。
同樣地,凹坑16在最內周側的列中,其直徑被形成是5[mm]。由此,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而能夠避免在最內周側有鄰接的凹坑16相互重疊,對于任何凹坑16都確保拱形結構。且如圖3所示,揚聲器振動板2配列在最外周側的多個凹坑16的間距是約3 [mm],相對地朝向最內周側則間距逐漸地變窄為I [mm]、0. 5 [mm]。這是由于盡管揚聲器振動板2的內周側剛性強,但外周側的剛性弱,所以有必要通過在外周側多殘留沒有形成凹坑16的部分而防止剛性降低的緣故。揚聲器振動板2通過這樣在其表面把拱形結構的凹坑16從中心側向外周側地成放射狀配列多個,能夠使該揚聲器振動板2自身輕量化,所以在利用磁回路部15使振動時 能夠增大最大聲壓。且盡管揚聲器振動板2為了輕量化而在其表面形成有凹坑16,但由于該凹坑16是拱形結構,所以與凹坑16形成前相比也大致能夠維持高剛性,能夠實現兼顧輕量化和高剛性。[1-3、揚聲器振動板的變化]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如上述那樣說明了在其表面形成有多個凹坑16的情況,但也可以考慮在其背面形成有多個凹坑16的揚聲器振動板。由于框架4、安裝部件7、阻尼器8和磁回路部15等基本結構與揚聲器裝置I (圖I)相同,所以為了方便而在此省略說明。如在與圖I (A)和圖I (B)對應的部分付與相同符號的圖4 (A)和圖4 (B)所不,20表不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的變化而考慮的揚聲器振動板,基本上是把多個凹坑16設置在揚聲器振動板20的其背面。該揚聲器振動板20也是被構成錐體狀的無蓋形式,由把玻璃纖維和聚丙烯向規定的模框內填充的所謂鑲嵌法成形來生成,通過該鑲嵌法成形而使玻璃纖維和聚丙烯熔化粘結。作為這時的揚聲器振動板20,不是在玻璃纖維的表面,而是在聚丙烯的背面形成有多個凹坑16。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0的口徑也假設為有25 [cm]、30 [cm]和38 [cm]這三種。由于揚聲器振動板20也是被形成大致五邊錐體狀,所以把產生分開振動時的逆振動部位設定成是五個部位(即奇數部位),由于能夠使逆振動部位彼此之間不位于在對角線上,所以能夠防止共振于未然,能夠抑制音質降低。且揚聲器振動板20也是在其背面形成有從中心側向外周側成放射狀擴展配列的多個凹坑16,對于其最內周側的中央部分則不形成該凹坑16。但由于揚聲器振動板20是把凹坑16設置在其背面而對于其中央部分不能作為表記商標名和標識等的空間使用,所以當然也可以把凹坑16設置在中央部分。這時,對于揚聲器振動板20由于能夠謀求比揚聲器振動板2 (圖I)更加輕量化,所以隨之還能夠增大最大聲壓。如在與圖2對應的部分付與相同符號的圖5所不,實際上凹坑16在揚聲器振動板20的壁厚度是I [mm]時,其深度是成為I / 2的O. 5[mm]地把壁厚度削減,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0則謀求利用其凹的部分而進行輕量化。
該凹坑16是被球體(虛線所示)按壓時凹下時的形狀其自身,由于是球體,所以形成有該凹坑16的面的曲率半徑R在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該凹坑16是形成有該凹坑16的面的曲率半徑R在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所謂拱形結構,因此,具有應カ被分散的結構特性。因此,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0盡管形成有凹坑16而壁厚度被減半成I / 2,而能夠維持與形成凹坑16之前相同程度的高剛性。由此,揚聲器振動板20盡管不是在形成有凹坑16的凹部相反側形成有凸部的現 有一般壁厚度均等的,但能夠在維持與形成凹坑16之前相同程度的高剛性的同時,可靠地得到利用其凹的部分而進行輕量化。凹坑16在外周側(從外周側到第四列)的直徑被形成是6 [mm]。這是為了確保揚聲器振動板2的壁厚度是I [mm],該凹坑16的深度是壁厚度的I / 2的O. 5 [mm]時的最佳尺寸,但也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直徑是5[mm]和7[mm]。同樣地,凹坑16在最內周側的列中,其直徑被形成是5[mm]。由此,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而能夠避免在最內周側有鄰接的凹坑16相互重疊,對于任何凹坑16都確保拱形結構。且如圖3所示,揚聲器振動板20也是配列在最外周側的多個凹坑16的間距是約3 [mm],相對地朝向最內周側則間距逐漸地變窄為l[mm]、0. 5 [mm]。這是由于盡管揚聲器振動板20的內周側剛性強,但外周側的剛性弱,所以通過在外周側多殘留沒有形成凹坑16的部分而防止剛性降低的緣故。揚聲器振動板20通過這樣在其表面把拱形結構的凹坑16從中心向外周側地成放射狀配列多個,能夠使該揚聲器振動板20自身輕量化,所以利用磁回路部15能夠增大振動時的最大聲壓。且盡管揚聲器振動板20為了輕量化而在其背面形成有凹坑16,但由于該凹坑16是拱形結構,所以與凹坑16形成前相比也大致能夠維持高剛性,能夠實現兼顧輕量化和高剛性。[ト4、模擬結果]接著,如圖6 (A)、圖6 (B)和圖6 (C)所示,準備與不設置有凹坑16的揚聲器振動板RG、把凹坑16設置在表面的揚聲器振動板2、把凹坑16設置在背面的揚聲器振動板20對應的三種解析模式,通過計算機來模擬從外部給予應力時的變位量。在此,使用計算機的有限元件法來得到對于口徑25 [cm]、30 [cm]和38 [cm]這三種尺寸不同的驗證結果。作為從外部給予的應カ而有給予一定靜負載的情況和實際揚聲器振動板輸出聲音時那樣給予一定振動的情況,分別進行模擬。實際上如圖7 (A)、圖7 (B)和圖7 (C)所示,把對于口徑25[cm]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而給予一定靜負載時的變位量在±0.05 [mm]的范圍內由分色來表示。這時,了解到在所有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中,得到相同色分布的模擬結果,即與凹坑16的有無和表面背面無關地是同等的微小變位量而沒看到相互剛性的差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57972 [mm2]、質量是29. 025 [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的表面積是58270 [mm2]、質量是26. 866 [g],表面積上升O. 51%且質量下降 · 4%。同樣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57972 [mm2]、質量是29. 025 [g],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的表面積是58240 [mm2]、質量是26. 98 [g],表面積上升O. 46%且質量下降7. 0%。即了解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由于存在有凹坑16,所以其表面積上升O. 46% 0. 51%且質量下降7. 0% 7. 4%。如圖8所不,把對于口徑30[cm]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而給予一定靜負載時的變位量在±0. 05 [mm]的范圍內由分色來表示。這時,了解到在所有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 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中,得到相同色分布的模擬結果,即與凹坑16的有無和表面背面無關地是同等的微小變位量而沒看到相互剛性的差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84165 [mm2]、質量是42. 069 [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的表面積是84466 [mm2]、質量是38. 898 [g],表面積上升O. 36%且質量下降7. 5%。同樣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84165 [mm2]、質量是42. 069 [g],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的表面積是84429 [mm2]、質量是39. 099 [g],表面積上升O. 31%且質量下降7. 1%。即了解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由于存在有凹坑16,所以其表面積上升O. 319Γ . 36%且質量下降7. Ρ/Γ7. 5%。如圖9所不,把對于口徑38[cm]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而給予一定靜負載時的變位量與到現在為止同樣地在±0.05 [mm]的范圍內由分色來表不。這時,了解到在所有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中,得到相同色分布的模擬結果,即與凹坑16的有無和表面背面無關地是同等的變位量而沒看到剛性的差異。但這時由于口徑大到38[cm],且隨著靠近外周側而剛性變弱,所以變位不均勻變大,在最外周側的一部分出現變位量大的區域。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136510 [mm2]、質量是67. 835 [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的表面積是136816 [mm2]、質量是62. 732 [g],表面積上升O. 22%且質量下降7. 5%。同樣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136510[mm2]、質量是67. 835 [g],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的表面積是136770 [mm2]、質量是63. 100 [g],表面積上升O. 19%且質量下降7. 0%。即了解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由于存在有凹坑16,所以其表面積上升O. 19% 0. 22%且質量下降7. 09Γ7. 5%。
如圖10所不,把對于口徑25[cm]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而給予一定振動時的變位量在±0. 05 [mm]的范圍內由分色來表示。這時,了解到在所有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中,得到相同色分布的模擬結果,即與凹坑16的有無和表面背面無關地是同等的微小變位量而沒看到相互剛性的差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57972 [mm2]、質量是29. 025 [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的表面積是58270 [mm2]、質量是26. 866 [g],表面積上升O. 51%且質量下降7. 4%。同樣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57972 [mm2]、質量是29. 025 [g],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的表面積是58240 [mm2]、質量是26. 98 [g],表面積上升O. 46%且質量下降7. 0%。 即了解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由于存在有凹坑16,所以其表面積上升O. 46% 0. 51%且質量下降7. 0% 7. 4%。如圖11所不,把對于口徑30[cm]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而給予一定振動時的變位量在±0. 05 [mm]的范圍內由分色來表示。這時,了解到在所有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中,得到相同色分布的模擬結果,即與凹坑16的有無和表面背面無關地是同等的微小變位量而沒看到相互剛性的差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84165 [mm2]、質量是42. 069 [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的表面積是84466 [mm2]、質量是38. 898 [g],表面積上升O. 36%且質量下降7. 5%。同樣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84165 [mm2]、質量是42. 069 [g],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的表面積是84429 [mm2]、質量是39. 099 [g],表面積上升O. 31%且質量下降7. 1%。即了解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由于存在有凹坑16,所以其表面積上升O. 319Γ . 36%且質量下降7. Ρ/Γ7. 5%。如圖12所不,把對于口徑38[cm]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而給予一定振動時的變位量與到現在為止同樣地在±0.05 [mm]的范圍內由分色來表不。這時,了解到在所有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中,得到相同色分布的模擬結果,即與凹坑16的有無和表面背面無關地是同等的變位量而沒看到相互剛性的差異。但這時由于口徑大到38[cm],且隨著靠近外周側而剛性變弱,所以變位不均勻變大,在最外周側的一部分出現變位量大的區域。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136510 [mm2]、質量是67. 835 [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的表面積是136816 [mm2]、質量是62. 732 [g],表面積上升O. 22%且質量下降7. 5%。同樣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的表面積是136510[mm2]、質量是67. 835 [g],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的表面積是136770 [mm2]、質量是63. 100 [g],表面積上升O. 19%且質量下降7. 0%。即了解到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由于存在有凹坑16,所以其表面積上升O. 19% 0. 22%且質量下降7. 09Γ7. 5%。這樣就了解到對于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而給予靜負載和一定振動時的變位不均勻和變位量,對于任何ロ徑都是同等的,沒有剛性上的差異。即這就意味著在所有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 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中,與口徑的尺寸無關地其剛性不會有大變化,高剛性被維持。而且相對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而在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設置有凹坑16的結果是表面積上升且質量下降,由此,與無凹坑的相比而能夠增大聲壓水平。[1-5、最大聲壓的變化]如圖13所不,例如在與口徑25[cm]時的無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RG和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進行比較的聲壓水平的結果中,了解到在約100[Hz]附近,有凹坑的最大聲壓水平比無凹坑的要上升0.2 [dB]左右。這種最大聲壓水平的差是由于有凹坑的比無凹坑的表面積大且輕量化的緣故,而且在口徑30[cm]、38[cm]時,也與表面或背面無關地由于存在有凹坑16而必定產生。[1-6、動作和效果]在以上的結構中,被揚聲器裝置I所使用的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通過設置有多個凹坑16而能夠使其表面積變大,且使其質量輕量化。由于揚聲器裝置I中,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的表面積增大且質量輕量化,所以利用相同的磁回路部15使振動時的聲壓水平被可靠地増大。這時,由于揚聲器裝置I在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設置的多個凹坑16是使應力分散的拱形結構,所以盡管形成有凹坑16而其壁厚度被減半成I / 2,也能夠維持與形成凹坑16之前相同程度的高剛性。根據以上的結構,揚聲器裝置I通過使用表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背面凹坑的揚聲器振動板20而能夠在維持高剛性的同時,利用多個凹坑16來謀求增大表面積和質量的輕量化,能夠可靠地増大最大聲壓水平。〈2、其他實施例〉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使用被形成大致五邊錐體狀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揚聲器振動板20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被形成圓形、橢圓形、矩形等其他各種形狀的揚聲器振動板。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在揚聲器振動板2和揚聲器振動板20的最內周側中央部分為了作為表記商標名和標識等的空間使用而沒形成有凹坑16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揚聲器振動板2的最內周側中央部分全都形成凹坑16。這時,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和揚聲器振動板20能夠更加輕量化且提高聲壓。且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的尺寸而把直徑約25[cm]、30[cm]和38[cm]這三種作為對象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把具有其他各種直徑的揚聲器振動板2作為對象。且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使用由聚丙烯成形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揚聲器振動板20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碳、樹脂、紙等其他各種材料的揚聲器振動板。且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揚聲器振動板2和揚聲器振動板20的壁厚度是 I [mm],該凹坑16的深度是壁厚度的I / 2即O. 5[mm]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壁厚度并不限定于是I [_],也可以使用其他各種壁厚度的揚聲器振動板2和揚聲器振動板20。且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揚聲器振動板2和揚聲器振動板20的壁厚度是I [mm],相對地該凹坑16的深度是壁厚度的I / 2即O. 5 [mm]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按照壁厚度的I / 3和2 / 5等其他各種比例來決定凹坑16的深度。且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由作為振動板的揚聲器振動板2、20和作為凹坑的凹坑16來構成本發明揚聲器振動板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其他各種結構的振動板和凹坑來構成揚聲器振動板。且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配列在最外周側的多個凹坑16的間距是約3 [mm],朝向最內周側則間距逐漸地變窄為I [mm]、0. 5[mm]地形成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外周側的間距大,朝向最內周側地間距逐漸地變窄來形成,則也可以是其他尺寸的間距。且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把直徑被形成6 [mm]的凹坑16設置在揚聲器振動板2、20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夠確保拱形結構的尺寸,也可以把被形成其他各種直徑的凹坑設置在揚聲器振動板2、20。且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敘述了由作為振動板的揚聲器振動板2、20、作為凹坑的凹坑16和作為磁回路部的磁回路部15來構成本發明揚聲器裝置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其他各種結構的振動板、凹坑和磁回路部來構成揚聲器裝置。產業上的利用本發明的揚聲器裝置除了作為以設置在汽車行李箱內等為前提的車載用副低音揚聲器應用以外,還能夠作為家庭內的家庭劇場等的副低音揚聲器應用。且本發明的揚聲器振動板除了作為車載用副低音揚聲器的揚聲器振動板2使用以外,還能夠作為電視、個人計算機的錐體紙、耳機和話筒用的膜片來使用。符號說明I揚聲器裝置 2揚聲器振動板 3邊緣 4框架5音圈 6音圈骨架 7安裝部件 8阻尼器9板 10磁鐵 11磁軛 15磁回路部 16凹坑
權利要求
1.一種揚聲器振動板,其中,設置有振動板和多個凹坑, 所述多個凹坑,其從所述振動板的中心側向外周側成放射狀地配列且為了分散應力而具有被形成為凹狀的拱形結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揚聲器振動板,其中, 所述凹坑為了使在所述振動板振動時的應力分散,該凹坑的曲率半徑成為都相等的拱形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揚聲器振動板,其中, 所述凹坑被形成為把該振動板的壁厚度削減的狀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揚聲器振動板,其中, 所述凹坑被形成為相對所述振動板厚度的I / 2的深度(由此,成為把該振動板的壁厚度削減的狀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揚聲器振動板,其中, 所述凹坑隨著從所述振動板的所述外周側朝向所述中心側,相鄰接的凹坑之間的間距是逐漸地變窄。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揚聲器振動板,其中, 所述凹坑隨著從所述振動板的所述外側朝向所述中心側,其直徑被形成得小。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揚聲器振動板,其中, 所述振動板整體是錐體狀,且外周部是五邊形。
8.—種揚聲器裝置,其中,設置有振動板、多個凹坑和磁回路部, 所述多個凹坑,其從振動板的中心側向外側成放射狀地配列且為了分散應力而具有被形成為凹狀的拱形結構、 所述磁回路部,其根據音頻信號而使所述振動板振動。
全文摘要
一種揚聲器振動板和揚聲器裝置,其能夠是內部損失大,剛性高,不降低耐受環境性而更加輕量化,且增大最大聲壓。通過設置有揚聲器振動板(2)和多個凹坑(16),能夠在實現作為揚聲器振動板(2)的輕量化的同時,通過該凹坑的拱形結構來維持高剛性,且隨著該輕量化而能夠增大最大聲壓,所述凹坑(16),其從揚聲器振動板(2)的中心側向外側成放射狀地配列,且為了分散應力而具有被形成為凹狀的拱形結構。
文檔編號H04R7/14GK102687531SQ20108005646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2日
發明者坂本貴央 申請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