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下行harq反饋方法以及相應的基站和用戶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采用了載波聚合技術的LTE-Advanced 以及4G系統中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反饋方法和相應的基站與用戶設備。
背景技術:
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統的時分雙工(TimeDivision Duplex, TDD)模式中,由于上下行配比的設置,可能存在上行時隙數目小于下行時隙數目的情況,這時為了減少數據的傳輸時延,需要在一個上行時隙里對多個下行時隙的數據進行下行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信息反饋,即 ACK/NACK 反饋。 為滿足該需要,存在捆綁(Bundling)和ACK/NACK復用(ACK/NACK Multiplexing)兩種可能的方式。以下分別對這兩種方式進行描述。1)捆綁捆綁是使用一個ACK/NAK完成對之前若干個下行數據傳輸時間間隔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的反饋。針對相應的碼字(codeword),對多個下行子幀(DL subframe)的接收結果(正確/錯誤)進行邏輯與(AND)操作,并在一個上行子幀 (UL subframe)中用1比特反饋邏輯與操作的結果。如果有2個碼字就用2個比特反饋。在采用捆綁的情況下,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 UE)用于傳輸“捆綁ACK/NACK” 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 1, PUCCH)的資源指示由捆綁窗口內的最后一個動態分配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所對應的PDCCH的最小控制信道單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s, CCE)的序號和下行子幀序號唯一確定。在采用捆綁的情況下,下行分配信息PDCCH,即下行分配(DLassignment)有可能發生丟失,如果只是最后一個下行分配丟失,UE將根據最后一個正確接收的PDSCH對應的 PDCCH確定的PUCCH資源來反饋ACK/NACK,這時基站(Base Station, BS,又稱為eNB)偵聽最后一個下行分配對應的PUCCH信道,如未檢測到將判斷為非連續發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為NACK。但如果捆綁窗口中間的一個下行分配丟失,但其它未丟失的PDCCH調度的PDSCH都被正確接收,UE將在最后一個下行分配對應的PUCCH信道上反饋ACK/NACK,這時eNB將得不到關于錯誤下行幀的DTX或NACK信息。LTE標準中在TDD模式下的下行分配PDCCH中添加一個類似計數器的字段將關于捆綁窗口內的下行分配數量的信息在基站和終端之間進行交換,定義為下行分配指示(Downlink Assignment Indi cat ion, DAI)。捆綁的缺點是eNB不知道捆綁窗口中哪個下行分配被錯誤接收,如一個下行分配錯誤,那么就要重傳所有的下行分配,所以捆綁不適合下行覆蓋受限的情況。2) ACK/NACK 復用ACK/NACK復用是在一個上行子幀里反饋多個ACK/NACK,即對多個下行分配中的每一個反饋相應的ACK/NACK信息。ACK/NACK復用是將多個下行子幀的接收結果在一個上行子幀中用多個比特反饋,其中,每個下行子幀的多個碼字對應的接收結果通過邏輯與變成一個比特(這一方法又稱為空域捆綁)。ACK/NACK復用利用對應多個下行分配的 PDCCH中CCE的信息計算出的多個ACK/NACK的備選反饋資源,結合2比特的正交相移鍵控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QPSK)調制進行反饋。eNB接收下行HARQ反饋信息后根據反饋的調制符號對應的信息值和反饋所用的資源查表得到每個下行資源的反饋信息。ACK/NACK復用又稱為信道選擇(channel selection),因為該方法還將在多個備選反饋資源中選擇一個進行實際反饋這一自由度用于反映ACK/NACK反饋信息。ACK/NACK 復用反饋方式與LTE協議的默認的捆綁反饋方式之間通過1比特的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信令由基站進行配置。LTE-Advanced系統(又稱為LTE Rel-10)中引入了載波聚合 (carrieraggregation)技術,艮口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量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聚合以支持大于20MHz的上下行傳輸帶寬。LTE Rel-IO目前的標準化規定一個UE專有(UE specific)的上行CC被半靜態地配置為承載該UE的PUCCH ACK/NACK (參見非專利參考文獻1)。圖1示出了 LTE Rel-IO 系統的TDD模式下的下行分配與上行ACK/NACK反饋的一個例子,其中上下行配比為1 4, eNB在下行方向上給UE配置了 5個CC,在上行方向是給UE配置了 4個CC,并將UE第3個上行CC配置為傳輸PUCCH ACK/NACK的上行CC。如圖1可見,eNB在下行連續四個子幀上都有調度,每個子幀上分別調度了若干個下行CC上的PDSCH,這些PDSCH對應的HARQ反饋信息將采用LTE Rel-IO標準規定的下行HARQ反饋方式以一定的HARQ時序關系在上行子幀的第3個上行CC上進行反饋。LTE Rel-IO目前的標準化又規定了以下下行反饋傳輸方式同時對頻分雙工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和 TDD 有效(見非專利參考文獻 2) 對支持至多4比特的ACK/NACK的UE,下行HARQ反饋采用基于PU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 對支持大于4比特的ACK/NACK的UE,下行HARQ反饋采用基于離散付立葉變換擴步頁正交步頁分復用(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信號的方式。盡管標準化已經確立了 TDD的下行反饋方式的大致框架,但是反饋方法很多具體的細節還是沒有確定,比如ACK/NACK反饋信息比特的具體含義,與下行分配HARQ狀態之間的具體映射關系,在表示TDD全部HARQ狀態所需的比特數多于上述傳輸方式可支持的最大比特數時所需要采用的壓縮手段等。因此,需要以標準化確定的下行反饋方式框架為基礎, 研究和開發LTE Rel-IO系統中TDD模式下具體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現有技術中能夠找到的與上述問題有關的內容如非專利參考文獻3所述如圖2所示,非專利參考文獻3提出了一種具體的LTE Rel-IO系統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這種反饋方式以每一個下行CC為單位進行處理產生5個HARQ狀態。 具體而言,首先將每一個下行CC的每一個下行子幀上的下行分配(如果有的話)的HARQ 狀態作空域捆綁,然后結合DAI檢測,確定該下行CC的第一個下行分配的HARQ狀態,如果是DTX或NACK,則該下行CC的整個(包括所有有下行分配的子幀)HARQ狀態為NACK ;如果是ACK,則從該下行分配開始計算連續ACK的數量。這將可能產生以下4種狀態4個連續ACK、3個連續ACK、2個連續ACK和1個ACK。如圖2 (a)中為2個連續ACK,圖2 (b)中為 1個ACK,圖2 (c)中為2個連續ACK。于是每個CC對應5種狀態,5個CC就有5~5 = 3125
種狀態,這3125種狀態聯合編碼需要「10& (3125) = 12個HARQ反饋信息比特。類似
地,2個CC需要5個HARQ反饋信息比特。這些反饋信息比特需要用下行HARQ反饋傳輸方式傳輸給eNB。結合標準化已經規定的下行HARQ反饋方式框架,這一方案存在以下缺點1)按照非專利參考文獻3的方案,即使對于最低端的支持2個下行CC的LTE Rel-IOUE,需要傳輸的HARQ反饋信息比特數也會達到5個,因此無法適用于下行HARQ反饋方式框架中對應于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的UE的反饋傳輸方式;2)按照非專利參考文獻3的方案,如果某個UE支持5個CC,需要傳輸的反饋信息比特數為12。考慮到基于DFT-S-OFDM信號的下行HARQ反饋傳輸方式將采用的反饋信息比特編碼方式為LTE中已經定義的Reed Muller碼(32,0),該碼最大只支持11比特的信息比特,因此除非再定義一種新的編碼方式,否則也無法適用于下行HARQ反饋方式框架中對應于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的UE的反饋傳輸方式;3)按照非專利參考文獻3的方案,由于每個CC的反饋信息對應5個狀態,因此必然會有2個CC的HARQ狀態與某一個反饋信息比特有關。因此如果該比特發生錯誤,必然會影響到2個CC的HARQ狀態,這將對HARQ性能造成較大影響。參考文獻列表非專利參考文獻1 :3GPP RANI, Draft Report of 3GPP TSG RANWGl#60v0. 1. 0, 2010 ;非專利參考文獻2 :3GPP RANI, Draft Report of 3GPP TSG RANWGl#61bis vl. 0. 0,2010 ;非專利參考文獻3 Samsung,Discussion on ACK/NACK transmissionmethod for LTE-A TDD,R1-103640,3GPP RANl WGl #61bis,2010。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在LTE Rel-IO及后續版本系統TDD模式下的具體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反饋方法以及對應的基站和用戶設備,其既符合標準化所確立的下行HARQ反饋方式的框架,又能夠適用于該框架下目前針對不同能力的UE規定的反饋傳輸方式,并且具有良好的HARQ性能。為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包括對于每一個CC,將該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有碼字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進行空域和時域捆綁,產生一個總體下行HARQ狀態;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的總體下行 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進行聯合編碼,從而產生預定比特數量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以及傳輸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處理方法,包括接收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對應的下行HARQ 反饋信息進行聯合解碼,得到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以及根據每一個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確定該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傳輸錯
誤或丟失。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種用戶設備,包括總體下行HARQ狀態產生單元,用于對于每一個CC,將該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有碼字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進行空域和時域捆綁,產生一個總體下行HARQ狀態;聯合編碼單元,用于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 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進行聯合編碼,從而產生預定比特數量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以及傳輸單元,用于傳輸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種基站,包括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聯合解碼單元,用于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進行聯合解碼,得到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以及下行分配PDCCH傳輸錯誤或丟失確定單元,用于根據每一個 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確定該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傳輸錯誤或丟失。這樣,本專利提出了 LTE Rel-IO系統及后續版本TDD模式下以標準化所確立的下行反饋方式框架為基礎的具體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填補了標準化目前的空白。
通過下面結合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將使本發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更加清楚,其中圖1示出了 LTE Rel-IO系統的TDD模式下的下行分配與上行ACK/NACK反饋的一個例子;圖2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一種具體的LTE Rel-IO系統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 反饋方法;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的流程圖;圖4示出了在TDD上下行配比為1 4時eNB為一個半靜態地配置了 5個下行CC 的UE進行下行調度的調度結果的例子;圖5示出了在TDD上下行配比為1 4時一個半靜態地配置了 4個下行CC的UE 的下行HARQ狀態處理的示意圖;圖6示出了為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的UE設計的基于PU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圖7示出了為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的UE設計的基于DFT-S-OFDM信號的方式;圖8示出了采用常規循環前綴時一個時隙中的DFT-S-OFDM信號的結構圖;圖9示出了采用常規循環前綴時PUCCH格式Ib的結構圖;圖10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下行HARQ反饋方法的流程圖;圖1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處理方法的流程圖;圖1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用戶設備的硬件功能方框圖;以及圖1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基站的硬件功能方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清楚詳細地闡述本發明的實現步驟,下面給出了一些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 適用于支持載波聚合技術的無線通信系統,尤其是LTE-Advanced蜂窩移動通信系統。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不限于這些應用,而是可適用于更多其它相關的無線通信系統。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在描述過程中省略了對于本發明來說是不必要的細節和功能,以防止對本發明的理解造成混淆。實施例1 下面結合圖3對本發明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進行闡述。在闡述過程中,僅以TDD 上下行配比是1 4的情況為例。然而,該上下行配比僅僅是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所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輕易地將這本發明的所描述的實施例推廣至其他上下行配比場景。在進行下行HARQ反饋前,eNB事先應進行下行調度。在實施例1中,eNB在進行下行調度時,將每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字段設置為對相應CC上的下行分配進行計數。圖4示出了在TDD上下行配比為1 4時eNB為一個半靜態地配置了 5個下行CC 的UE進行下行調度的結果的例子。由圖可見,eNB為該UE在5個CC上分別調度了 3,3, 2,2,2個下行分配。每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字段用于指示本CC上下行分配的計數。 如CCl上的下行分配被調度在前3個下行子幀(n-kl,n-k2,n-k3)上,其各自的PDCCH中的 DAI字段分別為0,1,2,分別指示各自的下行分配為CCl上的第1,2,3個下行分配,其余CC 同理。當UE接收到來自eNB的下行數據時,將執行如圖3所示的下行HARQ反饋。下行 HARQ反饋起始于步驟S301,在該步驟中,對于每一個CC,UE首先將該CC上的每一個下行分配的多個碼字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進行空域捆綁(bundling),然后再對多個下行分配的空域捆綁結果進行時域捆綁,最后產生一個總體下行HARQ狀態。當然,也可以先進行時域捆綁再進行空域捆綁,或者聯合執行空域和時域捆綁。圖5示出了在TDD上下行配比為1 4時一個半靜態地配置了 4個下行CC的UE 的下行HARQ狀態處理的示意圖。在某個CC上,UE有若干個下行分配,如果其中有的下行分配有2個或更多個碼字,則UE先將這些下行分配的不同碼字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進行空域捆綁(即做與操作),然后再將該CC上所有下行分配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進行時域捆綁(即做與操作)。最終UE將獲得該CC的一個HARQ狀態ACK或NACK (此處將該HARQ 狀態稱為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如果UE沒有檢測到下行分配PDCCH丟失,并且所有下行分配(包括每個下行分配中的每一個碼字)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都為ACK,則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 ;否則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NACK。應當注意的是,UE可以利用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字段檢測是否有下行分配 PDCCH丟失。具體而言,如果發現所接收的第一個下行分配DAI字段并非從計數起始點(如 0)開始計數,或連續兩個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計數不連續,則可以判斷有下行分配 PDCCH丟失。接著,在步驟S303中,對于每一個CC,UE對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指示在該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DAI字段的值進行聯合編碼,從而產生2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
表1為每個CC上下行HARQ反饋聯合編碼的示意表。注意到,表1中每個CC上UE 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是由UE在該CC上收到的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DAI的值來指示的。其合理性在于如果某個CC在步驟S302中產生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 那么UE在該CC上收到的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DAI的值必然與該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對應(注意到DAI從0開始編號,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應該等于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DAI的值加1),因為DAI本身就對下行分配PDCCH進行計數。當TDD模式的上下行配比為1 4時,DAI的值0,1,2,3分別代表對應的下行分配 PDCCH為第1,2,3,4個下行分配?0001。當上下行配比進一步減小時,DAI的值將進行模4 操作,以適應DAI數據域2比特的限制。如當上下行配比為1 9時,對應于第1,2,3,4,5, 6,7,8,9個下行分配PDCCH的DAI值分別為0,1,2,3,0,1,2,3,0。此時,最后一個下行分配 PDCCH中的DAI值仍然能夠指示出該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可能取值范圍。并且,只要滿足UE不會連續丟失最后3個或更多的下行分配PDCCH這一前提,eNB還是可以通過將DAI值所指示的總數取值為可能取值范圍中的最大值,并將該值與其自身調度的下行分配PDCCH進行比較,判斷得出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丟失。當然,UE連續丟失最后3個或更多的下行分配PDCCH的可能性較小,因而滿足這一前提的概率是比較大的。表1每個CC上下行HARQ反饋的聯合編碼
每個CC對應的 2比特下行HARQ反饋每個CC上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與該CC上UE收到的DAI字段的值(0,0)NACK,DAI 任意(0,1)ACK, DAI=O 或 3(1,0)ACK,DAI=I(1,1)ACK,DAI=2 如表1所示,如果某個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NACK,則反饋(0,0);如果某個 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則根據該CC上UE收到的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 值,決定反饋狀態為(0,1),(1,0), (1,1)中的一個。將每個CC上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與該CC上UE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或該CC上UE收到的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 中的DAI值)聯合編碼的作用如下因為DAI連續計數,通過它能夠成功地確定連續兩個下行分配之間有沒有下行分配PDCCH的丟失,但是它對于判斷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丟失無能為力。當采用如表1所示的聯合編碼方法后,當eNB收到這個反饋時,結合eNB已知的下行分配調度結果,eNB可以輕易地判斷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丟失,從而確定最后一個下行分配的下行HARQ狀態。表1中DAI為0或3對應于相同的HARQ反饋,因而在eNB端不可區分,但正如前面說過的,只要滿足UE不會連續丟失最后3個或更多的下行分配PDCCH這一前提,eNB還是可以判斷得出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是否丟失。當然,UE連續丟失最后3個或更多的下行分配PDCCH的可能性較小,因而滿足這一前提的概率是比較大的。最后,在步驟S304中,UE將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傳輸給eNB。當前LTE Rel-IO標準化為不同能力的UE設計了不同的下行HARQ反饋傳輸方式。 圖6示出了為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的UE設計的基于PU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 圖7示出了為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的UE設計的基于DFT-S-OFDM信號的方式。如圖6所示,基于PU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與LTE Rel-STDD模式下采用的信道選擇的方式相同,根據所分配的備選PUCCH格式Ib的資源的數量不同支持不同的下行 HARQ反饋比特數。為支持4比特,需要的備選PUCCH格式Ib的資源數量為4個。支持至多 4比特ACK/NACK這一能力是針對比較低端的LTE Rel-IOUE而提出的,在FDD模式下,eNB 一般最多為對應這一能力的UE半靜態地配置2個下行CC,因為在不考慮DTX的情況下每個CC最多需要2個ACK/NACK比特(在該CC配置的傳輸模式為MIMO時)。考慮到FDD模式與TDD模式的統一(這一點在標準化設計下行HARQ反饋方式框架時就已經考慮到),在 TDD模式下,基于PU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也應支持最多2個下行CC。經過上面的闡述可以看出,支持至多4比特ACK/NACK能力的LTE Rel-IOUE在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比特數可以選擇為固定的4比特,采用基于PU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來進行傳輸, 其中,針對每個CC的下行HARQ反饋對應于4比特下行HARQ反饋中的2個比特,并按照步驟S303來產生。如圖7的基于DFT-S-OFDM信號的方式為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的UE設計的。 圖8示出了采用常規循環前綴時一個時隙中的DFT-S-OFDM信號的結構圖。如圖8所示, 下行HARQ反饋比特首先通過前向糾錯碼(這里的前向糾錯碼可以是LTE Rel-8中已定義的Reed Muller碼(32,0),0為下行HARQ反饋比特數,0小于等于11)編碼產生32比特, 然后經過速率匹配(rate match)產生48個比特;隨后這些編碼后比特經過擾碼處理后星座圖映射為MfQPSK調制符號,每12個調制符號經過正交碼(Orthogonal Cover Code, 0CC)擴展到每個時隙的頻域上占一個資源塊(Resource Block, RB)的5個DFT_S_0FDM符號(S0、S2、S3、S4、S6)上去。該結構中的2個參考信號(ReferenceSignal,RS)分別占用第 2個(Si)和第6個(S5) DFT-S-OFDM符號。DFT-S-OFDM信號方式中的前向糾錯碼支持的源信息比特數小于等于11 (注意到如果前向糾錯碼使用LTE Rel-8中已定義的Reed Muller 碼00,A),則支持的源信息比特數可以達到13個,即可以支持更大的反饋信息比特數)。 考慮到一個LTE Rel-IO的UE最多會被eNB半靜態地配置5個下行CC,按照步驟S303的處理,最多需要10個比特,多余的1個比特可以用來傳輸其他信息。由上面的闡述可以看出, 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能力的LTE Rel-IOUE在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比特數可以選擇為固定的10比特或者與eNB半靜態地配置的UE的下行CC數成正比的一個數,采用基于DFT-S-OFDM信號的方式來進行傳輸,其中,針對每個CC的下行HARQ反饋對應于4比特下行HARQ反饋中的2個比特,并按照步驟S303來產生。注意到,步驟S303產生反饋比特時并未涉及有關DTX的反饋。如果需要向eNB傳輸關于DTX的信息,可以采用DTX壓縮方法,即使用額外的1比特來指示在UE本次反饋的下行HARQ反饋所對應的下行分配PDCCH中UE是否檢測到DTX。如果UE在eNB本次下行調度的多個CC上的多個下行子幀上的下行分配PDCCH中沒有檢測到DTX,UE將該比特置為一種狀態,如置0 ;反之則置為另外一種狀態,如置1。eNB檢測該比特,如果發現該比特被UE 置0,并且如果eNB根據自己掌握的下行分配結果也沒有發現UE有DTX的話,則eNB可以確認所有對應下行HARQ反饋為NACK的下行分配PDCCH都已被接收到,只是由于檢測錯誤或捆綁等原因而反饋NACK,因此eNB在重傳這些下行分配時可以把UE端的重傳合并操作考慮在內;如果該比特被UE置0,eNB根據自己掌握的下行分配結果發現UE有DTX的話,eNB可以確認除與所發現的DTX相關的下行分配(一般是某一個CC的最后一個下行分配)外,其余所有對應下行HARQ反饋為NACK的下行分配PDCCH都已被接收到;如果該比特UE置1, 則eNB只能判斷對應下行HARQ反饋為NACK的下行分配PDCCH沒有全部被接收到,eNB在重傳這些下行分配時不可以把UE端的重傳合并操作考慮在內。以上所述的1比特的DTX指示比特需要通過下行HARQ反饋方式(即基于PUCCH 格式Ib的信道選擇或基于DFT-S-OFDM信號的傳輸方式)傳輸給eNB,下面針對其在兩種不同傳輸方式下與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復用傳輸進行詳述。在描述中,以常規循環前綴為例說明了如何進行復用傳輸,但對于所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也可在采用擴展循環前綴的系統中進行復用傳輸。對于基于PU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圖9示出了常規循環前綴下PUCCH格式 Ib的結構圖。如圖可見,代表下行HARQ反饋信息中的2比特的QPSK符號d通過OCC序列 (sl,s2,s3,s4)作時域擴展。在LTE Rel_8中這個OCC序列對應如下三個選擇[+1 +1 +1 +1],[+1 -1 +1 -1],[+1 -1 -1 +1];還有一個選擇[1 1 -1 -1]沒有使用。這個冗余序列可以用于傳輸額外的1比特DTX。具體方法是當該比特為0時,UE使用LTE Rel-8已定義的三個OCC序列;當該比特為1時,UE使用冗余OCC序列。當eNB進行檢測時,同時檢測已定義的和冗余序列,當檢測到冗余序列時,則判斷該比特為1,否則判斷該比特為0。對于基于DFT-S-OFDM信號的傳輸方式,該比特可以與下行HARQ反饋信息一起通過(32,0)(或通過Q0,A))編碼后以基于DFT-S-OFDM信號的方式進行傳輸。該比特也可以在映射為二進制相移鍵控(BinaryPhase Shift Keying,BPSK)符號后調制到如圖8所示 DFT-S-OFDM信號結構中的第2個RS上,通過同一個時隙內兩個RS之間的差異來傳遞所述比特的信息。所述比特也可以與同樣為1比特的調度請求Scheduling Request, SR)信息通過基于DFT-S-OFDM信號的傳輸方式一起傳輸。例如,可以將所述比特、SR比特與下行 HARQ反饋比特一起通過O0,A)編碼后以基于DFT-S-OFDM信號的方式進行傳輸,或者將所述比特與SR比特一起映射為QPSK符號后調制到如圖8所示DFT-S-OFDM信號結構中的第 2個RS上,通過同一個時隙內兩個RS之間的差異來傳遞所述比特與SR比特的信息。實施例2 在實施例1中,利用DAI字段對相應CC上的下行分配進行計數。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UE可以根據該字段的數值直接確定下行分配的總數,并利用該字段的值檢測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丟失。但在某些情況下,如考慮到節省DAI比特所帶來的下行控制信令效率增加或DAI比特留作他用所帶來的積極效果,可能不希望使用DAI比特來對下行分配進行計數。為此,在另一實施例中,不定義每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字段,其所占的2個比特可以留作他用或不必存在。由于該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1的基本步驟相同,此處僅對兩者的區別加以描述。
具體而言,由于不再定義DAI字段,上述表1相應地改變為如下的表2 表2每個CC上下行HARQ反饋聯合編碼
權利要求
1.一種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包括對于每一個CC,將該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有碼字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進行空域和時域捆綁,產生一個總體下行HARQ狀態;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 PDCCH的總數的信息進行聯合編碼,從而產生預定比特數量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以及傳輸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其中,對于每一個CC,聯合編碼產生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其中,所述能夠反映在所述 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是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本身。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其中所述能夠反映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是接收到的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值;所述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對相應CC上的下行分配進行計數;并且當連續接收到的兩個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值不連續時,總體下行HARQ狀態被設置為NACK。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其中,當對于每一個CC聯合編碼產生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時,所述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指示以下四種狀態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N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為任意值;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為1或4或7 ;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為2或5或8 ;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為3或6或9。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其中,當對于每一個CC聯合編碼產生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時,所述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指示以下四種狀態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NACK,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為任意值;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為0或3 ;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為1 ;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為2。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其中,傳輸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步驟包括將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與額外的1比特信息進行復用,以形成下行復用反饋信息;以及傳輸所述下行復用反饋信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其中,所述額外的1比特信息指示在所傳輸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所對應的下行分配PDCCH中是否存在DTX。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其中,如果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傳輸方式為基于PD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利用PDCCH 格式Ib冗余的OCC序列將額外的1比特信息與下行HARQ反饋信息進行復用;如果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傳輸方式為基于DFT-S-OFDM信號的傳輸方式,利用聯合編碼的方式將額外的1比特信息與下行HARQ反饋信息進行復用。
10.一種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處理方法,包括 接收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進行聯合解碼,得到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以及根據每一個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 的總數的信息,確定該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傳輸錯誤或丟失。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處理方法,其中,確定每一個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傳輸錯誤或丟失的步驟包括如果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NACK,確定該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傳輸錯誤;如果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將由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 PDCCH的總數的信息確定的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與根據調度結果得到的在該CC 上發送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進行比較如果兩者相等,確定在該CC上沒有下行分配PDCCH丟失, 如果兩者不相等,確定在該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丟失。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處理方法,其中,接收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步驟包括接收下行復用反饋信息,所述下行復用反饋信息是由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與額外的1比特信息復用而成的;對所述下行復用反饋信息進行解復用,分別得到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與額外的1比特信息。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TDD模式下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處理方法,其中,所述額外的1比特信息指示在所傳輸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所對應的下行分配PDCCH中是否存在 DTX。
14.一種用戶設備,包括總體下行HARQ狀態產生單元,用于對于每一個CC,將該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有碼字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進行空域和時域捆綁,產生一個總體下行HARQ狀態;聯合編碼單元,用于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 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進行聯合編碼,從而產生預定比特數量的下行 HARQ反饋信息;以及傳輸單元,用于傳輸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對于每一個CC,聯合編碼產生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用戶設備還包括計數器,用于對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計數;并且所述能夠反映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是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本身。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能夠反映在所述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是接收到的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值;所述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對相應CC上的下行分配進行計數;并且所述總體下行HARQ狀態產生單元適于,在連續接收到的兩個下行分配PDCCH的DAI字段的值不連續時,將總體下行HARQ狀態設置為NACK。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當對于每一個CC聯合編碼產生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時,所述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指示以下四種狀態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N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為任意值;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為1或4或7 ;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為2或5或8 ;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所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為3或6或9。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當對于每一個CC聯合編碼產生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時,所述2個比特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指示以下四種狀態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NACK,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為任意值;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為0或3 ;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為1 ; 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最后一個下行分配PDCCH中的DAI值為2。
20.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傳輸單元還包括復用單元,用于將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與額外的1比特信息進行復用,以形成下行復用反饋信息;并且所述傳輸單元還適于傳輸所述下行復用反饋信息。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所述額外的1比特信息指示在所傳輸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所對應的下行分配PDCCH中是否存在DTX。
22.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戶設備,其中,如果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傳輸方式為基于PDCCH格式Ib的信道選擇方式,所述復用單元利用PDCCH格式Ib冗余的OCC序列將額外的1比特信息與下行HARQ反饋信息進行復用;如果下行HARQ反饋信息的傳輸方式為基于DFT-S-OFDM信號的傳輸方式,所述復用單元利用聯合編碼的方式將額外的1比特信息與下行HARQ反饋信息進行復用。
23.—種基站,包括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聯合解碼單元,用于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進行聯合解碼, 得到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以及下行分配PDCCH傳輸錯誤或丟失確定單元,用于根據每一個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確定該CC上是否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傳輸錯誤或丟失。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下行分配PDCCH傳輸錯誤或丟失確定單元進一步被配置為針對每一個CC,如果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NACK,確定該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傳輸錯誤;如果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為ACK,將由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 PDCCH的總數的信息確定的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與根據自身調度結果得到的在該CC上發送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進行比較如果兩者相等,確定在該CC上沒有下行分配PDCCH丟失, 如果兩者不相等,確定在該CC上有下行分配PDCCH發生丟失。
25.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適于接收下行復用反饋信息,所述下行復用反饋信息是由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與額外的1比特信息復用而成的,并且所述接收單元還包括解復用單元,用于對所述下行復用反饋信息進行解復用,分別得到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與額外的1比特信息。
26.如權利要求M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額外的1比特信息指示在所傳輸的下行 HARQ反饋信息所對應的下行分配PDCCH中是否存在DTX。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LTE Rel-10及后續版本系統TDD模式下的符合標準化確立的下行HARQ反饋方式框架的具體的下行HARQ反饋方法以及相應的基站和用戶設備。所述下行HARQ反饋方法包括對于每一個CC,將該CC上的所有下行分配的所有碼字對應的下行HARQ狀態進行空域和時域捆綁,產生一個總體下行HARQ狀態;對于每一個CC,對該CC的總體下行HARQ狀態和能夠反映在該CC上接收到的下行分配PDCCH的總數的信息進行聯合編碼,從而產生預定比特數量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以及傳輸所有CC對應的下行HARQ反饋信息。
文檔編號H04L1/18GK102377548SQ201010255570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6日
發明者丁銘, 劉仁茂, 張應余, 楊曾, 梁永明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