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平板電視前殼、裝配設備及設備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平板電視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平板電視的前殼以及該前殼的 裝配夾具、裝配設備、裝配方法以及裝配設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平板電視的殼體中,包括正對觀眾、通過注塑工藝制成的前殼。該前殼中一般可分 為主體面殼以及位于面殼內、用于支撐或連接顯示屏及后殼的連接件,例如螺孔柱、卡扣結 構、筋板等。現有技術中,平板電視前殼的連接件與面殼一體成型。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 平板電視領域,大尺寸的平板電視已漸成發展趨勢。相應地,需要大尺寸的殼體以適配其內 部零件。眾所周知,注塑工藝對產品的尺寸等注塑條件有限制,例如如果產品的外形尺寸過 大,注塑過程中以及倉儲運輸過程中產品均容易產生扭曲、形變;又如若產品的局部注射膠 量不一或材質厚度不均,產品表面容易產生水印、面凹等局部缺陷。由于現有技術中,大尺寸平板電視的前殼采用一體成型,將容易產生上述缺陷,對 平板電視的后續裝配造成嚴重影響,例如有可能導致設計尺寸鏈整體偏差,前殼與后殼不 能準確裝配等。甚至可能引起顯示屏中心點偏移前殼中心,從而影響平板電視的整體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板電視前殼、該前殼的裝配夾具、裝配方法、裝 配設備以及裝配設備的制造方法,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平板電視前殼可包括面殼及連接件;所述面殼與 連接件為分體結構,兩者可通過粘接的方式連接。所述面殼為框形結構,設有長邊和短邊。優選地,所述連接件設有至少一用于定位裝配的定位銷。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前殼的裝配夾具,所述裝配夾具包括上模組件,包括上模板,位于上模板背面、用于定位面殼外側的第一定位夾具,以 及位于上模板正面、用于定位面殼內側的第二定位夾具;底模組件,固定于所述上模組件下方,位置與所述上模組件對應,包括底模,設有 與所述連接件外形適配的定位結構。所述第一定位夾具包括用于夾持面殼長邊外側的長邊夾持裝置和用于夾持面殼 短邊外側的短邊夾持裝置。優選地,所述長邊夾持裝置包括第一連接塊,為長條狀結構,位于上模板的背面中部,其長度方向與面殼長邊垂 直,中心與上模板活動連接,兩端設有第一連接柱;至少兩第一拉桿,分別與第一連接塊兩端的第一連接柱相連;第一滑軌裝置,位于上模板中相鄰面殼長邊的位置,與第一拉桿的前端相連,對第一拉桿的運動進行導向;第一電動缸,輸出端與第一連接柱相連,推動第一連接塊帶動第一拉桿沿第一滑 軌裝置運動;第一夾持塊,與第一滑軌裝置相連,夾持面殼長邊的外側;優選地,所述短邊夾持裝置包括第二連接塊,為長條狀結構,位于上模板的背面中部,長度方向與面殼短邊垂直, 中心與上模板活動連接,兩端設有第二連接柱;至少兩第二拉桿,分別與第二連接塊兩端的第二連接柱相連;第二滑軌裝置,位于上模板中相鄰面殼短邊的位置,與第二拉桿的前端相連,對第 二拉桿的運動進行導向;第二電動缸,輸出端與第二連接柱相連,推動第二連接塊帶動第二拉桿沿第二滑 軌裝置運動;第二夾持塊,與第二滑軌裝置相連,夾持面殼短邊的外側。優選地,所述長邊夾持裝置設有與第一夾持塊相連、使第一夾持塊受力偏移的彈 性定位裝置。優選地,所述短邊夾持裝置設有與第二夾持塊相連、使第二夾持塊受力偏移的彈 性定位裝置。上述第二定位夾具在第一定位夾具對面殼的外側進行夾持后,對面殼的內壁進行 定位,其包括第二驅動機構,從面殼的中心向外側直線運動;導向裝置,與第二驅動機構相連,對第二驅動機構運動進行導向;彈性推塊,與所述導向裝置相連,并與所述面殼內壁形狀適配,通過第二驅動機構 及導向裝置的運動外推面殼的各邊內壁。
優選地,所述底模組件還包括氣缸;支撐板,與汽缸相連,用于放置面殼,并承接完成裝配的面殼及連接件;限位柱,與所述面殼內壁邊角位置對應,對所述面殼進行粗限位。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前殼的裝配設備,該前殼裝配設備包括機身;加壓/保壓裝置,位于機身頂部,可沿機身軸向施壓;以及上述前殼裝配夾具,與所述加壓/保壓裝置相連,用于將面殼及連接件定位裝配, 設有將面殼定位的上模組件以及將連接件定位的底模組件;和導柱,與所述上模組件活動連接,對上模組件運動進行導向;控制裝置,與加壓/保壓裝置及前殼裝配夾具相連,控制加壓/保壓裝置及前殼裝 配夾具的運動。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前殼裝配設備的制造方法。該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 驟獲得上述前殼裝配夾具;連接加壓/保壓裝置與前殼裝配夾具;將控制裝置分別與加壓 /保壓裝置及前殼裝配夾具連接;設定控制程序,控制前殼裝配夾具及加壓/保壓裝置的動 作。
優選地,在連接加壓/保壓裝置與前殼裝配夾具的步驟前還可包括以下步驟將加壓/保壓裝置與機身固定;連接導柱與前殼裝配夾具。優選地,獲得前殼裝配夾具的步驟中還可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面殼設置上模組件;根據連接件及面殼加工底模組件。上述前殼可通過以下裝配方法流程進行裝配利用底模組件將連接件定位;將面 殼定位并糾偏;驅動上模組件與底模組件,使面殼與連接件對接;控制面殼與連接件的加 壓壓力及保壓時間。優選地,將連接件與底模組件相連的步驟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在連接件與面殼 的連接部位涂膠。優選地,將面殼定位并糾偏的步驟中還包括以下步驟利用底模組件將面殼粗定 位;利用上模組件定位面殼的外側;利用上模組件定位面殼的內壁。由上可知,本發明平板電視前殼,由于將面殼及連接件分體成型,減少了前殼產生 變形、水印或面凹等缺陷的發生,并且,由于設置有可對面殼及連接件進行定位裝配的裝配 夾具,可對面殼及連接件進行精確定位;再者,利用本發明中的裝配設備,可實現對上述前 殼進行自動裝配。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前殼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前殼裝配夾具結構示意圖;圖2A是前殼中連接件的分段結構示意圖;圖2B是前殼裝配夾具中底模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前殼定位夾具中第一定位夾具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前殼定位夾具中第二定位夾具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前殼裝配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前殼裝配設備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圖;圖7是圖6中設置前殼裝配夾具的流程示意圖;圖8是前殼的裝配方法流程示意圖;圖9是裝配方法中利用上模組件將面殼定位的方法流程示意圖。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 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前殼10的結構。該前殼10包括面殼11及 連接件12。其中,面殼11與連接件12可為分體結構,兩者可通過粘接的方式連接。本發明中,面殼 11為前殼10的主體,其為框形結構。連接件12為前殼10中用于連接或支撐其它部件的結構件,例如螺孔柱、卡扣結構、筋板等。在一實施例中,可將面殼11與連接件12通過注塑工 藝分別成型,并通過粘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例如裝配過程中,可通過UV膠或AB膠等將面 殼11與連接件12粘接。連接件12與面殼11分離后,還可分段成型,例如可將連接件12分成多段,分批、 分模成型,為了裝配定位,可在連接件12設置定位結構,以定位連接件12的各分段。本發明中的前殼10,由于將面殼11與連接件12分體注塑成型,面殼11的各部分 厚度可實現相對一致,減少了前殼10在注塑過程中所產生的扭曲、變形等缺陷;并且,由于 可使面殼11的各部分膠厚基本一致,可避免水印、面凹等表面缺陷的產生,可獲得質量較 高的前殼10表面,從而提升產品的整體質量。上述實施方式中,面殼11與連接件12在注塑或者倉儲運輸過程中難免發生變形, 導致裝配困難。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前殼裝配夾具20,可對面殼11及連接 件12進行糾偏并精確定位。如圖2所示,前殼裝配夾具20可包括上模組件21及下模組件22 ;其中,上模組件 21包括上模板211,第一定位夾具212和第二定位夾具213。第一定位夾具212位于上模板211的背面,可夾持面殼11外側。在一實施例中, 可根據形狀為框形的面殼11,在上模板211的一面設置第一定位夾具212分別從框形的四 邊對面殼11進行定位。該第一定位夾具212可以是夾持機構,可分別對框形面殼11的長 邊與短邊進行夾持,并運動到預設位置,以定位面殼11。上述第一定位夾具212的結構將在 后續圖3的實施例中詳細闡述。第二定位夾具213位于上模板211的正面,用于定位面殼11內壁。上述實施例中, 可在上模板211的另一面設置第二定位夾具213,以配合第一定位夾具212對面殼11進行 定位。在一實施例中,可根據為夾持機構的第一定位夾具212,將第二定位夾具213設置為 外推機構,當第一定位夾具212夾持面殼11的外邊,第二定位夾具213外推框形面殼11的 四邊內壁,從而對面殼11的變形進行糾正,完成對面殼11的糾偏和定位。上述第二定位夾 具213的結構將在后續圖4的實施例中詳細闡述。底模組件22可固定于上模組件21的下方,位置與上模組件21對應,包括底模 221、支撐板222、氣缸223以及限位柱224。底模221設有與連接件12適配的定位結構。如圖2A所示,上述實施例中,可將連 接件12分段,并在各段設置定位銷13。該定位銷13可以包括位于兩端的長銷131以及位 于中段的錐形銷132。其中,長銷131與錐形銷132的延伸方向可相同,但位于不同直線。 如圖2B所示可根據長銷131的位置及形狀,在底模221兩端設置與長銷131匹配的長定位 孔2211以對連接件12的直線方向的變形進行糾正;根據錐形銷132的位置及形狀在底模 221的中段設置與其緊配合的錐形孔2212。由于錐形銷132與長銷131的位置不在同一直 線,當將長銷131與長定位孔2211連接、將錐形銷132與錐形孔2212連接,并沿連接件12 水平面的垂直方向施壓,可對連接件12的變形進行糾正。請參照圖2,為了便于裝配,還可在底模組件22的中心位置設置支撐板222及氣缸 223,以放置面殼11。并且,還可設置與面殼11的內壁對應的限位柱224,使面殼11在被上 模組件21夾持前,可粗定位在一位置,以方便被夾持和定位。氣缸223可帶動支撐板222伸縮,使支撐板222支撐面殼11。例如利用上模組件21定位面殼11時,可通過設置使氣缸223先運動,帶動支撐板222向外伸出,此時根據限 位柱224的位置將面殼11平放在支撐板222上,對面殼11進行粗定位。然后利用上模組 件21夾持并定位面殼11,例如可通過第一定位夾具212夾持面殼11的外邊,通過第二定位 夾具213對面殼11進行糾偏、定位。當面殼11的定位完成后,可設置氣缸223帶動支撐板 222縮回,使上模組件21可夾持面殼11與連接件12對接完成裝配。上述底模221可通過CNC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數控機床精加工,制成。本發明中,通過設置對面殼11以及連接件12分別定位的上模組件21以及底模組 件22,可對產生變形的面殼11及連接件12精確定位,糾正面殼11及連接件12的變形,從 而消除了在裝配過程中,因變形所造成的影響。圖3示出了上述實施例中第一定位夾具212的結構。如圖3所示,該第一定位夾 具212位于上模板211的背面,可包括長邊夾持裝置214和短邊夾持裝置215。其中,長邊 夾持裝置214可包括第一連接塊2141,為長條狀結構,位于上模板211的背面中部,其長度方向與面殼 11的長邊垂直,中心與上模板211活動連接,兩端設有第一連接柱2142 ;至少兩第一拉桿2143,分別與第一連接塊2141兩端的第一連接柱2142相連;第一滑軌裝置2144,位于上模板211中相鄰面殼11長邊的位置,與第一拉桿2144 的前端相連,對第一拉桿2144的運動進行導向;第一電動缸2145,輸出端與第一連接柱2142相連,推動第一連接塊2141帶動第一 拉桿2143沿第一滑軌裝置2144運動;第一夾持塊2146,與第一滑軌裝置2144相連,夾持面殼11長邊的外側。上述第一電動缸2145可以是直線電機,第一滑軌裝置2144為直線導軌。當第一電 動缸2145運動時,推動第一連接塊2141轉動,帶動位于其兩端的第一拉桿2143轉動,拉動 或推動第一滑軌裝置2144做直線運動,由位于第一滑軌裝置2144前端的第一夾持塊2146 對面殼11的長邊外側進行夾緊或松開。所述短邊夾持裝置215包括第二連接塊2151,為長條狀結構,位于上模板211的背面中部,長度方向與面殼11 的短邊垂直,中心與上模板11活動連接,兩端設有第二連接柱2152 ;至少兩第二拉桿2153,分別與第二連接塊2151兩端的第二連接柱2152相連;第二滑軌裝置2巧4,位于上模板211中相鄰面殼11短邊的位置,與第二拉桿2153 的前端相連,對第二拉桿2153的運動進行導向;第二電動缸2155,輸出端與第二連接柱2152相連,推動第二連接塊2151帶動第二 拉桿2153沿第二滑軌裝置21M運動;第二夾持塊2156,與第二滑軌裝置21M相連,夾持面殼11短邊的外側。上述短邊夾持裝置215的工作過程與長邊夾持裝置214的工作過程相同,在此不 再贅述。可設置上述長邊夾持裝置215完成對面殼11的長邊夾持后,再通過短邊夾持裝置 215對面殼11的短邊進行夾持。上述實施例中,還可在長邊夾持裝置214設置彈性定位裝置,當長邊夾持裝置214 完成對面殼11的長邊的夾持后,在后續短邊夾持裝置215的工作過程中,通過該彈性定位 裝置使第一夾持塊2146產生微量位移,使面殼11可沿長邊方向運動。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可設置一與第一夾持塊2146相連的彈簧裝置或彈性膠墊,在長邊定位裝置214工作時,可 通過位于面殼11兩長邊的第一夾持塊2146帶動面殼11移動并到達預設位置;當短邊夾持 裝置215工作將帶動面殼11沿其長邊方向運動,此時,彈性裝置受力將產生收縮,長邊加持 力減少,面殼11可移動。在另一實施例中,彈性定位裝置也可設置在短邊夾持裝置215。為了避免因移動距離較大導致彈性裝置的壽命降低,可設置初定位裝置,在夾持 前對面殼11進行初定位,夾持時可移動較少距離即可定位。參照圖2,可通過限位柱2 和 支撐板222對面殼11進行初限位,從而方便對面殼11的夾持。上述第一電動缸2145和/或第二電動缸2155可設置扭矩上限,當輸出的扭矩達 到上限,可停止運動。通過扭矩上限的設置,可避免因夾持力過大,將面殼11夾壞或夾傷。圖4示出了上述第二定位夾具213的結構。第二定位夾具213可與第一定位夾具 212配合,以對面殼11進行定位。例如當第一定位夾具212對面殼11的外邊形成夾持后, 第二定位夾具213可從面殼11的內壁外推面殼11,從而使面殼11在夾持力和外推力的作 用下,其變形被糾正。上述第二定位夾具213可包括第二驅動機構2131、導向裝置2132以及彈性推塊 2133。其中,第二驅動機構2131可以是液壓缸、氣壓缸或電動缸。導向裝置2132與第二驅動機構2131相連,對第二驅動機構2131的運動進行導 向。在一實施例中,該導向裝置2132可包括直線導軌副。彈性推塊2133與導向裝置2132相連,通過第二驅動裝置2132及導向裝置2132 外推上述面殼11的內壁,以對面殼11進行糾偏。上述實施例中,當面殼11通過第一定位夾具212定位夾持后,可能還存在變形,可 通過第二定位夾具213分別從四面外推面殼11的內壁,從而糾正面殼11的變形。上述實施例中,還可在底模組件22設置限位柱224,以對面殼11進行粗定位。例 如裝配時可先將面殼11的內壁通過限位柱2M粗定位,然后通過第一定位夾具212夾持面 殼11,第二定位夾具213外推內壁完成精定位。上述前殼裝配夾具20可應用到圖5所示的裝配設備30中,并通過該裝配設備30 實現自動裝配。如圖5所示,該裝配設備30可包括機身31、加壓/保壓裝置32、前殼裝配 夾具20、導柱33以及控制裝置34。其中,機身31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其它裝置的機架。本發明中,機身31可根據面殼11及 連接件12的尺寸,以及各驅動裝置的安裝需求、工作穩定性等各方面要求加工制成。加壓/保壓裝置32位于機身31的頂部,可沿機身31的軸向往下施壓。該加壓/ 保壓裝置32可以是液壓缸或電動缸,可通過控制裝置34的參數設置實現保壓。導柱33與上述上模組件21活動連接,對上模組件21運動進行導向。在一實施例 中,導柱33可與上模組件21的上模板211孔/軸連接,間隙配合。當上模組件21通過加 壓/保壓裝置32沿機身31的軸向運動,導柱33可對21的運動軌跡精確定位,使用于定位 面殼11的上模組件21與用于定位連接件12的下模組件22準確對接。控制裝置34與加壓/保壓裝置32及前殼裝配夾具20相連,控制加壓/保壓裝置 32及前殼裝配夾具20的運動。例如可將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定位夾具214、第二定位夾具 215以及第二驅動機構2131等驅動裝置與該控制裝置34相連,通過控制裝置34控制上述驅動機構的運動順序。在一實施例中,該控制裝置34至少包括控制電路、人機界面等。上述 實施例方式中,還可通過該控制裝置34設置上述驅動機構的力矩參數,以控制上述驅動機 構在運動過程中所輸出的扭矩值。例如可通過設置,使第一電動缸2145及第二電動缸2155 在輸出的扭矩達到預設值時,停止運動。上述加壓/保壓裝置32可與控制裝置34相連,通過該控制裝置34設置加壓/保 壓裝置32的下行/上行、輸出壓力以及保壓時間等各項參數,以控制加壓/保壓裝置32的 運動。例如可設置加壓/保壓裝置32的輸出壓力為1.5噸,在該壓力下保壓20秒,從而使 面殼11和連接件12更好地連接到一起。圖6示出了上述裝配設備30的制造方法。該裝配設備30可通過以下步驟制成步驟S10,獲得前殼裝配夾具20。上述實施例中,可通過機械加工、組裝等方式獲 得前殼裝配夾具20,例如可對上模板211等進行加工,將電動缸等與上模板211組裝獲得第 一定位夾具212 ;還可通過CNC加工,獲得底模221。步驟S20,將加壓/保壓裝置32與機身31固定。通過該步驟將加壓/保壓裝置 32固定在機身31的頂部。步驟S30,連接導柱33與前殼裝配夾具20。上述前殼裝配夾具20制成后,有必要 對上模組件21的運動軌跡進行限制,可通過將導柱33與上模組件21中的上模板211相連, 使上模組件21沿導柱33軸向運動,從而實現準確定位。步驟S40,連接加壓/保壓裝置32與前殼裝配夾具20。上述上模組件21組裝完 成后,需將上模板211與加壓/保壓裝置32相連,通過加壓/保壓裝置32對上模組件21 進行驅動,使其到達預定位置。步驟S50,將控制裝置34分別與加壓/保壓裝置32及前殼裝配夾具20連接。所 述連接主要包括將控制裝置34中的控制電路與上述各驅動機構的電路連接。以使各驅動 機構按設定的先后順序運動。步驟S60,設定控制參數,控制前殼裝配夾具20及加壓/保壓裝置32的動作。上 述實施例中,控制裝置34可設有人機界面,可通過該人機界面設置上述加壓/保壓裝置32 以及前殼裝配夾具20的運動參數以控制其運動,例如可通過該人機界面設置加壓/保壓裝 置32的上行/下行速度、輸出壓力、保壓時間等參數;以及上述前殼裝配夾具20中的各驅 動機構的運動順序等。通過上述步驟,可使上述前殼裝配夾具20與其它裝置相結合,并通過其它裝置的 限位和控制,完成對前殼10的定位裝配。如圖7所示,上述加工、組裝前殼裝配夾具20的步驟中還可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01,根據面殼11設置上模組件21。上述實施例中,可根據面殼11的不同 尺寸,設置不同尺寸的彈性推塊2133、第一夾持塊2146或第二夾持塊215,還可設置第一拉 桿2143以及第二拉桿2153的位置、運動距離等。步驟S102,根據連接件12及面殼11加工底模組件22。上述實施例中,可根據連 接件12的形狀錐形銷132、長銷131的位置、尺寸,通過CNC精密加工底模組件22中的底模 221,以獲得定位高精度的底模221。還可根據面殼11的形狀、大小等條件,在該底模221中 心位置設置腔體,以容置支撐板222、氣缸223以及限位柱224。圖8示出了上述前殼10的裝配方法流程。該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利用底模組件22將連接件12定位。上述實施例中,可利用底模組件22 中的底模221將連接件12定位,例如可通過底模221中的長定位孔2211與長銷131連接, 以及錐形孔2212與連接件12中的錐形銷132連接,對連接件12進行定位。步驟S 12,將面殼11定位并糾偏,例如上述連接件12定位及變形糾正完成后,可 先對面殼11進行粗定位,以便上模組件21對面殼11進行定位。當面殼11的粗定位完成、 支撐板222縮回后,可通過設置,使上模組件21沿導柱下行,利用上模組件21中的長邊夾 持裝置214和短邊夾持裝置215夾持面殼11各邊的外側,并利用第二定位夾具213外推面 殼11的內壁進行定位。步驟S13,驅動上模組件21與底模組件22,使面殼11與連接件12對接。當面殼 11與連接件12得到定位和變形糾正后,可通過裝配設備30中的加壓/保壓裝置32驅動上 模組件21沿導柱下行,使面殼11與連接件12順利對接。步驟S14,控制面殼11與連接件12的加壓壓力及保壓時間。所述加壓壓力是指 加壓/保壓裝置32輸出的壓力,所述保壓時間是當面殼11與連接件12接觸后,在預設壓 力下連接狀態的保持時間,例如可根據面殼11以及連接件12的形狀及大小,通過控制裝置 34設置加壓/保壓裝置32輸出的壓力上限值為1. 5噸,當面殼11與連接件12接觸后,在 1. 2噸壓力下,連接狀態的保持時間為20秒。通過上述設置,使面殼11與連接件12在可使 面殼11與連接件12緊密連接在一起。本發明中的前殼裝配方法,分別對面殼11以及連接件12進行定位及變形糾正,并 通過裝配設備30對定位的面殼11以及連接件12進行導向裝配,從而避免了因產品變形對 裝配工藝所造成的影響。應當說明的是,在執行上述所有步驟前,還因對連接件12或面殼11的連接部進行 上膠,例如UV膠、AB膠等,使兩者能緊密連接到一起。圖9示出了上述方法中利用上模組件21將面殼11定位的流程。該方法包括以下 步驟步驟S121,利用底模組件22將面殼11粗定位,例如通過支撐板222、限位柱2 以及氣缸223將面殼11放置在上模組件11可夾持的位置。步驟S122,利用上模組件21定位面殼11的外邊。面殼11粗定位后,支撐板222 通過氣缸223帶動縮回,控制裝置34控制上模組件21通過加壓/保壓裝置32沿導柱33 下行,并通過第一定位夾具212運動夾持面殼11的外邊。步驟S123,利用上模組件21定位面殼11的內壁。面殼11的外邊被夾持后,可通 過第二定位夾具213外推面殼11的內壁,從而對面殼11進行精確定位。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 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平板電視前殼,包括面殼及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殼與連接件為分體結 構,兩者通過粘接的方式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電視前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殼為框形結構,設有長邊 和短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電視前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設有至少一用于 定位裝配的定位銷。
4.一種平板電視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為框形結構,包括為分體結構的 面殼與連接件;所述夾具包括上模組件,包括上模板,位于上模板背面、用于定位面殼外側的第一定位夾具,以及位 于上模板正面、用于定位面殼內側的第二定位夾具;底模組件,固定于所述上模組件下方,位置與所述上模組件對應,包括底模,設有與所 述連接件外形適配的定位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夾具包括用于夾 持面殼長邊外側的長邊夾持裝置和用于夾持面殼短邊外側的短邊夾持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長邊夾持裝置包括第一連接塊,為長條狀結構,位于上模板的背面中部,其長度方向與面殼長邊垂直,中 心與上模板活動連接,兩端設有第一連接柱;至少兩第一拉桿,分別與第一連接塊兩端的第一連接柱相連; 第一滑軌裝置,位于上模板中相鄰面殼長邊的位置,與第一拉桿的前端相連,對第一拉 桿的運動進行導向;第一電動缸,輸出端與第一連接柱相連,推動第一連接塊帶動第一拉桿沿滑軌裝置運動;第一夾持塊,與第一滑軌裝置相連,夾持面殼長邊的外側; 所述短邊夾持裝置包括第二連接塊,為長條狀結構,位于上模板的背面中部,長度方向與面殼短邊垂直,中心 與上模板活動連接,兩端設有第二連接柱;至少兩第二拉桿,分別與第二連接塊兩端的第二連接柱相連; 第二滑軌裝置,位于上模板中相鄰面殼短邊的位置,與第二拉桿的前端相連,對第二拉 桿的運動進行導向;第二電動缸,輸出端與第二連接柱相連,推動第二連接塊帶動第二拉桿沿第一滑軌裝 置運動;第二夾持塊,與第二滑軌裝置相連,夾持面殼短邊的外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邊夾持裝置設有與第一 夾持塊相連、使第一夾持塊受力偏移的彈性定位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邊夾持裝置設有與第二 夾持塊相連、使第二夾持塊受力偏移的彈性定位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夾具在第一定 位夾具對面殼的外側進行夾持后,對面殼的內壁進行定位,包括第二驅動機構,從面殼的中心向外側直線運動; 導向裝置,與第二驅動機構相連,對第二驅動機構運動進行導向; 彈性推塊,與所述導向裝置相連,并與所述面殼內壁形狀適配,通過第二驅動機構及導 向裝置的運動外推面殼的各邊內壁。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組件還包括 氣缸;支撐板,與汽缸相連,用于放置面殼,并承接完成裝配的面殼及連接件; 限位柱,與所述面殼內壁邊角位置對應,對所述面殼進行粗限位。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設有至少一定位 銷,所述底模設有與所述定位銷適配的定位孔。
12.—種平板電視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為框形結構,包括為分體結構 的面殼與連接件;所述裝配設備包括機身;加壓/保壓裝置,位于機身頂部,可沿機身軸向施壓;前殼裝配夾具,與所述加壓/保壓裝置相連,用于將面殼及連接件定位裝配,設有將面 殼定位的上模組件以及將連接件定位的底模組件;導柱,與所述上模組件活動連接,對上模組件運動進行導向;控制裝置,與加壓/保壓裝置及前殼裝配夾具相連,控制加壓/保壓裝置及前殼裝配夾 具的運動。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組件與所述加壓/保壓裝置相連,包括上模板,位于上模板背面、用于定位面 殼外側的第一定位夾具,以及位于上模板正面、用于定位面殼內側的第二定位夾具;所述底模組件與控制裝置相連,固定于所述上模組件下方,位置與所述上模組件對應, 包括底模,設有與所述連接件外形適配的定位結構。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組件還包括 氣缸;支撐板,與汽缸相連,用于放置面殼,并承接完成裝配的面殼及連接件; 限位柱,與所述面殼內壁邊角位置對應,對所述面殼進行粗限位。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夾具與控制裝 置相連,包括用于夾持面殼長邊外側的長邊夾持裝置和用于夾持面殼短邊外側的短邊夾持裝置。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邊夾持裝置包括 第一連接塊,為長條狀結構,位于上模板的背面中部,其長度方向與面殼長邊垂直,中心與上模板活動連接,兩端設有第一連接柱;至少兩第一拉桿,分別與第一連接塊兩端的第一連接柱相連; 第一滑軌裝置,位于上模板中相鄰面殼長邊的位置,與第一拉桿的前端相連,對第一拉 桿的運動進行導向;第一電動缸,輸出端與第一連接柱相連,推動第一連接塊帶動第二拉桿沿第一滑軌裝 置運動;第一夾持塊,與第一滑軌裝置相連,夾持面殼長邊的外側; 所述短邊夾持裝置包括第二連接塊,為長條狀結構,位于上模板的背面中部,長度方向與短邊垂直,中心與上 模板活動連接,兩端設有第二連接柱;至少兩第二拉桿,分別與第二連接塊兩端的第二連接柱相連; 第二滑軌裝置,位于上模板中相鄰面殼短邊的位置,與第二拉桿的前端相連,對第二拉 桿的運動進行導向;第二電動缸,輸出端與第二連接柱相連,推動第二連接塊帶動第二拉桿沿第二滑軌裝 置運動;第二夾持塊,與第二滑軌裝置相連,夾持面殼短邊的外側。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邊夾持裝置設有與第 一夾持塊相連、使第一夾持塊受力偏移的彈性定位裝置。
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前殼裝配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邊夾持裝置設有與第 二夾持塊相連、使第二夾持塊受力偏移的彈性定位裝置。
19.根據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夾具與控 制裝置相連,包括第二驅動機構,與控制裝置相連,從面殼的中心向外側直線運動,包括液壓缸或氣壓缸;導向裝置,與第二驅動機構相連,對第二驅動機構運動進行導向; 彈性推塊,與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相連,并與所述內壁形狀適配。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模升降機構,位于底 模底部,與所述底模及控制裝置相連,控制底模進行升降使面殼與連接件對接。
21.根據權利要求20的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保壓裝置包括電動缸或 液壓缸。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前殼裝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設有至少一用于 定位裝配的定位銷,所述底模組件設有與所述定位銷適配的定位孔。
23.一種前殼裝配設備的制造方法,所述前殼為框形結構,包括為分體結構的面殼與連 接件,所述前殼裝配設備包括機身、加壓/保壓裝置、前殼裝配夾具、導柱以及控制裝置,所 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得前殼裝配夾具;所述前殼裝配夾具包括將面殼定位的上模組件以及將連接件定位 的底模組件;連接加壓/保壓裝置與前殼裝配夾具; 將控制裝置分別與加壓/保壓裝置及前殼裝配夾具連接; 設定控制參數,控制前殼裝配夾具及加壓/保壓裝置的動作。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連接加壓/保壓裝置與前殼裝配 夾具的步驟前還包括以下步驟將加壓/保壓裝置與機身固定; 連接導柱與前殼裝配夾具。
25.根據權利要求23或M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得前殼裝配夾具的步驟中還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面殼設置上模組件; 根據連接件及面殼設置底模組件。
26.一種前殼的裝配方法,所述前殼為框形結構,包括為分體結構的面殼及連接件,所 述裝配方法基于設有機身、加壓/保壓裝置、前殼裝配夾具、導柱以及控制裝置的前殼裝配 設備,所述前殼裝配夾具設有可對面殼進行定位的上模組件以及對連接件進行定位的底模 組件,所述裝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利用底模組件將連接件定位; 將面殼定位并糾偏;驅動上模組件與底模組件,使面殼與連接件對接; 控制面殼與連接件的加壓壓力及保壓時間。
27.根據權利要求沈所述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連接件與底模組件相連的 步驟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在連接件與面殼的連接部位涂膠。
28.根據權利要求沈或27所述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面殼定位并糾偏的步 驟中還包括以下步驟利用底模組件將面殼粗定位; 利用上模組件定位面殼的外側; 利用上模組件定位面殼的內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平板電視領域,提供了一種平板電視的前殼、該前殼的裝配夾具、裝配設備以及該設備的制造方法和前殼的裝配方法。所述前殼包括面殼及連接件。其中,面殼與連接件為分體結構,兩者可通過粘接的方式連接;本發明前殼裝配夾具包括可對面殼進行定位的上模組件及可對連接件進行定位的底模組件。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前殼裝配設備以控制上述前殼裝配夾具。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前殼的裝配方法。本發明平板電視前殼,將面殼及連接件分體成型,減少了前殼產生變形、水印或面凹等缺陷的發生。由于設置有可對面殼及連接件進行定位裝配的裝配夾具,可對面殼及連接件進行精確定位;利用本發明中的裝配設備,可實現對上述前殼進行自動裝配。
文檔編號H04N5/64GK102045522SQ20091011056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0日
發明者劉國清, 李立, 董國銘 申請人: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