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便攜式終端機,尤其涉及一種在便攜式終端機本體中上下方向滑 動蓋體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在位置不固定的場所,為了在移動當中利用無線廣播及通訊等服務,多使用 手機、PDA、筆記本電腦、DMB等便攜式終端機。隨著信息化產業的發展,享受其帶來的生活便利性,上述便攜式終端機是不可或 缺的設備之一,而手機廣泛應用于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至老年人等人群中。上述便攜式終端機中,其蓋體的開合有各種方式,可大致分為折疊、滑動、旋轉等 方式。特別是,以滑動方式開合蓋體的便攜式終端機具有使用方便、故障少、外觀設計成 熟等各種優點,是近年來采用最多的方式之一。上述以滑動方式開合蓋體的便攜式終端機,其基本結構是在設置有按鍵板等的本 體中上下滑動地設置有帶屏幕的蓋體,而最近,各制造業者以這種結構為主,制造形式多樣 的便攜式終端機滑動開合裝置。例如,現有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包括導引部件,其固定在本體上;移動 部件,其為板狀且固定在蓋體上,且可滑動地組裝在導引部件上;彈性單元,其兩端可旋轉 地結合并支撐在移動部件和導引部件上,以便該移動部件更加簡便順暢地滑動。所述彈性單元,在便攜式終端機的蓋體開啟或閉合狀態下,使用者推動蓋體使移 動部件滑動一定距離,則剩余區間,蓋體通過彈性恢復力作自動滑動動作。但是,具有上述結構的以往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彈性單元使用卷簧或 扭簧,這種情況下,蓋體隨開合動作移動時,與導引部件及移動部件之間發生摩擦,由此給 導引部件和移動部件帶來劃痕等損傷,產生噪音及摩擦阻力等,存在妨礙開合動作的問題。另外在以往技術中,彈性單元可能出現上下晃動的現象,因此有可能無法實現正 確及平滑的開合動作。背景部分公開的上述信息僅用于增強對本發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形成 在本國內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便攜式終端機的蓋體的開合方 向上彈力作用準確,有效防止彈力減弱及失效,而且彈性單元的移動及動作穩定,制造簡 單,生產效率提高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包括導引部件,其形狀為板 狀;移動部件,其形狀為板狀,且可滑動地組裝在所述導引部件上;彈性單元,其兩側端部 可旋轉地結合在所述導引部件及所述移動部件上,其中,所述彈性單元包括一對旋轉板,其相互錯開且平行配置,且分別通過銷軸可旋轉地結合在所述導引部件及所述移動部件 上;彈性支撐板,其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之間可滑動及鎖定地結合在各旋轉板的兩個側邊上, 且由第一滑片及第二滑片構成,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分別向各旋轉板具有相反方 向的開放空間,在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中形成有部分插入各旋轉板內部的至少一 個支撐銷;以及彈性部件,其套設在所述至少一個支撐銷上,并向所述各旋轉板施加反彈 力。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所述彈性支撐板包括卡鉤,所述卡鉤對應于所 述各旋轉板的兩個側邊,形成于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的開放端部上,并掛鉤結合 在各旋轉板的兩個側邊。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在所述各旋轉板的兩個側邊上可設置有可滑 動地結合所述第一滑片及第二滑片的導軌,在所述導軌上可設置有用于卡住所述卡鉤的擋 塊。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所述卡鉤可具有一定的傾斜度,以便以互補 方式與所述擋塊結合。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所述導軌可由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構成,并 且以所述擋塊為中心,所述第一軌道朝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開放端部的內側方向 形成,而所述第二軌道朝所述開放端部的外側方向形成。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所述第一滑片及第二滑片的開放端部最好為 圓形。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所述彈性支撐板可包括第一肋條,其可滑動 地結合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中與所述第一滑片對應的一個旋轉板的一個側邊上;第二肋條, 其可滑動地結合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中與所述第二滑片對應的另一旋轉板的一個側邊上;第 三肋條,其在所述第一肋條和所述第二肋條之間可滑動地結合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中每一個 的另一個側邊上,且與所述第一肋條及所述第二肋條形成一體。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所述彈性支撐板的形狀可以是“S”形。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所述彈性支撐板最好由彈性金屬薄板構成。所述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所述各旋轉板可由主體部和延長部構成。所 述主體部上形成有可插入所述至少一個支撐銷的至少一個插入孔,而所述延長部從所述主 體部的兩個側邊延伸且其間配置有所述至少一個插入孔。這種情況下,所述各旋轉板的主體部可具有用于結合所述銷軸的銷軸孔槽。
說明書附圖是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時用于參考的,因此不能用說明書附圖解釋本 發明的技術思想。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使用滑蓋開合裝置的便攜式終端機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結構的結合立體圖。圖3是圖2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的彈性單元的 結合立體圖。
圖5是圖4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表示本根據發明實施例的用于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的旋轉板的剖 面結構圖。圖7是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的彈性支撐板 的俯視結構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完全閉合便攜式終端 機蓋體時的俯視結構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開啟一半便攜式終端 機蓋體時的俯視結構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開啟一半便攜式終 端機蓋體時的側面結構圖。圖1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完全開啟便攜式終 端機蓋體時的俯視結構圖。圖1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中,完全開啟便攜式終 端機蓋體時的側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在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易于實施的范圍內,詳細說明本發 明的實施例。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以多種形式實施本發明。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使用滑蓋開合裝置的便攜式終端機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作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使用滑蓋開合裝置100的便攜式終端機1,可 舉上下滑動方式的手機為例。但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便攜式終端機1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一般手機,還可 包括PDA手機、DMB手機等。在此,所述便攜式終端機1具有滑動結構,在設有按鍵板等的本體3中能夠上下滑 動地設有帶屏幕等的蓋體5。如圖2及圖3所示,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100包括導引部件10,其形狀為 板狀;移動部件20,其形狀為板狀,且可滑動地結合在導引部件10上;彈性單元30,其兩端 可旋轉地結合在導引部件10及移動部件20上。所述導引部件10包括主體11,其由金屬板構成;一對槽部件15,其由合成樹脂 構成,且一體固定在主體11的兩側邊緣上并形成導槽13。所述移動部件20由金屬或者合成樹脂構成,其兩側邊緣分別形成有可滑動地結 合在所述導槽13上的一對導軌21。導引部件10主要固定在便攜式終端機1(參照圖1)的本體3 (參照圖1)上,而移 動部件20主要固定在便攜式終端機1的蓋體5 (參照圖1)上。所述導引部件10及移動部件20,可利用與在所屬行業中普遍應用于便攜式終端 機滑動式開合裝置中采用現有技術的導引部件及移動部件相同的結構。另外,如背景技術部分中所提及的,所述彈性單元30在便攜式終端機1的蓋體5 開啟或閉合的狀態下,使用者推動蓋體5使移動部件20滑動一定距離,則在剩余區間,蓋體5通過彈性恢復力作自動滑動動作。在此,所述彈性單元30通過銷軸31可旋轉地結合在導引部件10及移動部件20 上,為此,在導引部件10及移動部件20中分別形成有組裝孔19、29。圖4是表示圖3所示的彈性單元的立體圖,圖5是圖4的分解立體圖。如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動式開合裝置100中,彈性單元30大 致包括一對旋轉板40、彈性支撐板60、彈性部件90。
本實施例中,所述一對旋轉板40相互錯開且平行配置,并通過銷軸31可旋轉地結 合在導引部件10 (參照圖3)及移動部件20 (參照圖3)上。即,所述一對旋轉板40在導引部件10和移動部件20之間設置在一對假想的平行 線上,且其一側端部的朝向互為相反。另外,所述一對旋轉板40的另一側端部分別形成有用于結合銷軸31的銷軸孔槽 41,而各銷軸孔槽41在上下方向上的朝向互為相反。各所述旋轉板40包括形成有銷軸孔槽41的主體部42和在該主體部42邊緣向 長度方向延伸且與所述主體部42形成一體的延長部48。所述旋轉板40的兩個側邊上分別形成有呈“Π”型端面的凹槽形狀的導軌51,所 述導軌51中形成有如圖6所示的具有一定傾斜度的擋塊53。所述導軌51由以擋塊53為中心在延長部48側形成的第一軌道55和在主體部42 的銷軸孔槽41 (參照圖5)側形成的第二軌道56構成。所述第一軌道55和第二軌道56以擋塊53為界其凹槽深度互為不同。即所述第二軌道56以擋塊53為界其凹槽深度大于第一軌道55凹槽深度。另外,在各所述旋轉板40的主體部42中,在兩側延長部48之間的側面上按長度 方向形成有多個插入孔58,這些插入孔58在主體部42的寬度方向上相隔一定距離(參照 圖6)。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支撐板60導引各旋轉板40旋轉,并以彈性恢復力來導引蓋 體5的滑動動作,其由具有規定厚度的彈性金屬薄板構成。所述彈性支撐板60在各旋轉板40之間可滑動地結合在旋轉板40的兩個側邊上 的導軌51上,且可鎖定在導軌51中的擋塊53上。如圖7所述,所述彈性支撐板60為略呈“S”形的板狀,由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 62構成,所述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分別向各旋轉板40設置有相反方向的開口空間。所述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是指,由一個板面構成的彈性支撐板60中分別滑 接在各旋轉板40的兩個側邊導軌51上的部分。即在本實施例中,以視圖中的點劃線為基準時,可將與一側旋轉板40滑接的區域 (部分)作為第一滑片61,與另一側旋轉板40滑接的區域(部分)作為第二滑片62。另外,本實施例中整體形狀呈“S”形的所述彈性支撐板60包括第一肋條71 ;第 二肋條72 ;在所述第一肋條71及所述第二肋條72之間與所述第一肋條71及第二肋條72 形成一體的第三肋條73。所述第一肋條71可滑動地結合在與第一滑片61對應的旋轉板40的一側導軌51 上,并跨過第一滑片61的開放空間與第三肋條73的一側端部形成一體。所述第二肋條72可滑動地結合在與第二滑片62對應的旋轉板40的一側導軌51上,并跨過第二滑片62的開放空間與第三肋條73的一側端部形成一體。所述第三肋條73,如前面所述,其一側端部與第一肋條71形成一體,另一側端部 與第二肋條72形成一體,在第一肋條71和第二肋條72之間的中間處可滑動地結合在各旋 轉板40的另一側導軌51上。在此,與各旋轉板40的兩側導軌51對應的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的開放端 部,即第一肋條71和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及第二肋條72和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中, 分別形成有與所述擋塊53掛鉤結合的卡鉤75。所述卡鉤75在朝向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的開放端部內側的第一軌道55和 朝向其開放端部外側的第二軌道56之間,以互補方式與擋塊53結合,且具有與擋塊53相 應的傾斜度。即所述卡鉤75在第一肋條71及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以及第二肋條72及第 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中,向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的開放空間內側傾斜。如上所述,讓各卡鉤75和擋塊53具有傾斜度的原因是在組裝彈性支撐板60和各 旋轉板40時,防止各旋轉板40從該彈性支撐板60中脫落。此時,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支撐板60由彈性金屬薄板構成,因此即使卡鉤75突出 于第一肋條71及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以及第二肋條72及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也 可實現卡鉤75對擋塊53的鎖定組裝。進一步說明如下,以擋塊53為界第二軌道56的凹槽深度大于第一軌道55的凹槽 深度,因此第一肋條71和第二肋條72滑入第一軌道55時,第一肋條71和第二肋條72發 生彈性變化,當卡鉤75卡在擋塊53時恢復到原狀,由此完成所述彈性支撐板60的第一滑 片61及第二滑片62和各旋轉板40之間的組裝。另外,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肋條71和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及第二肋條72和第 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的邊緣部分形狀最好采用圓形。在此所述開放端部的邊緣部分形狀采用圓形,是因為在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 62上組裝各旋轉板40時,其開放端部易于進入第一軌道55中,也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所述 彈性支撐板60和各旋轉板40的組裝效率。另外,所述彈性支撐板60中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上形成有多個支撐銷77, 所述多個支撐銷77在各旋轉板40的延長部48之間部分插入主體部42的插入孔58中。所述多個支撐銷77支撐所述彈性支撐板60相對各旋轉板40進行滑動動作,且牢 固支撐后述的彈性部件90。所述多個支撐銷77在對應于第一肋條71和第三肋條73開放端部的連接部分及 對應于第二肋條72和第三肋條73開放端部的連接部分上,朝向所述開放端部長長地與之 形成一體。所述多個支撐銷77的數量與各旋轉板40的插入孔58以及后述的彈性部件90的數量相同。如圖4及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部件90套在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 中的支撐銷77上,并向各旋轉板40發揮反彈力。所述彈性部件90最好由壓縮彈簧構成。所述彈性部件90套設在支撐銷77上,并在該支撐銷77的一部分插在各旋轉板40的插入孔58中的狀態下,其一側端部支撐在插入孔58的入口側,另一側端部支撐在第一肋 條71和第三肋條73的連接部分以及第二肋條72和第三肋條73的連接部分上。下面,詳細說明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100 的組裝順序和動作過程。本發明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100的組裝順序如下,在本實施例中,首先 通過彈性支撐板60的第一肋條71和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及第二肋條72和第三肋條73 的開放端部,將彈性部件90安裝在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的多個支撐銷77上。其次,通過第一肋條71和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及第二肋條72和第三肋條73 的開放端部,將各旋轉板40組裝在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上。上述過程具體說明如下,首先,將第一肋條71和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以及第二 肋條72和第三肋條73的開放端部側的卡鉤75插入各旋轉板40的第一軌道55中。在此,所述彈性支撐板60由彈性金屬薄板構成。因此,第一肋條71和第二肋條72 進入第一軌道55的過程當中,因卡鉤75發生彈性變化,在所述卡鉤75卡在擋塊53上的同 時恢復原狀,從而所述卡鉤75與擋塊53掛鉤結合。在所述過程中,第一滑片61及第二滑片62的支撐銷77的一部分自然地插入各旋 轉板40的插入孔58中,彈性部件90被各旋轉板40壓縮并向各旋轉板40施加反彈力。通過上述過程,各旋轉板40彈性支承在彈性支撐板60上,完成本實施例的彈性單 元30的組裝。彈性單元30組裝完畢后,如圖2及圖3所示,銷軸31通過導引部件10及移動部 件20的組裝孔19J9結合在該旋轉板40的銷軸孔槽41中,因此所述旋轉板40可旋轉地 結合在導引部件10及移動部件20上。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經上述過程彈性單元30可旋轉地組裝在導引部件10及 移動部件20上的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100的動作過程。首先,如圖1及圖8所示,在把蓋體5閉合在便攜式終端機1的本體3上的狀態下, 導引部件10和移動部件20保持一側(上部)端部結合的狀態,而彈性單元30的各旋轉板 40保持與蓋體5的移動方向相傾斜的狀態。此時,彈性部件90的彈力不起作用,或者通過各旋轉板40產生較小的反彈力。在此狀態下,如圖9及圖10所示,將所述蓋體5從本體3向上推動而開啟一半左 右時,導引部件10則保持與移動部件20的中間部分結合的狀態。在此,彈性單元30的各旋轉板40分別以銷軸31為中心進行旋轉,并位于大致與 該蓋體5的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此時,彈性單元30的彈性支撐板60,從被擋塊53 (參照圖6)鎖定的狀態,沿著各 旋轉板40的導軌51 (參照圖4)向銷軸31處滑動,同時彈性部件90被壓縮,彈性部件90 的反彈力增加,因此即使不再推動蓋體5,移動部件20也能夠向上自動移動。如上所述,隨著移動部件20向上移動,如圖11及圖12所示,所述導引部件10變 成與移動部件20的另一側結合的狀態,而蓋體5完全開啟,彈性單元30的各旋轉板40分 別以銷軸31為中心旋轉而變成與移動部件20的移動方向傾斜的狀態。在此過程中,彈性單元30的彈性支撐板60,沿著各旋轉板40的導軌51向銷軸31 的相反側滑動并鎖定在擋塊53上,彈性部件90則與蓋體5閉合時相同恢復到原狀,其反彈力減弱或消除。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從蓋體5對便攜式終端機1的本體3的開啟狀態下閉合蓋體 5時,其動作與上述過程相反,因此在此省略其詳細說明。本實施例由于具有以下彈性單元30,彈性部件90的彈力可準確地沿著便攜式終 端機1的開合方向發揮作用。所述彈性單元30具有以下結構由一個板面構成的彈性支撐 板60和一對旋轉板40可滑動地結合在一起,所述彈性部件90支撐在所述彈性支撐板60 的多個支撐銷77上。另外,本實施例可有效防止因彈性單元30過度壓縮而中間部分彎曲或晃動所造 成的彈力下降或失效,因此便攜式終端機1的蓋體5的開合動作自然順暢,進而延長彈性單 元的使用壽命。另外,本實施例中彈性支撐板60和各旋轉板40的結合穩定,因此彈性單元30的 移動及動作穩定,整體結構組裝簡單、易于制造,并可提高生產效率。上面說明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 的條件下可以以多種形式實施本發明,當然這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引部件,其形狀為板狀;移動部件,其形狀為板狀,且可滑動地組裝在所述導引部件上;彈性單元,其兩側端部可旋轉地結合在所述導引部件及所述移動部件上,其中,所述彈性單元包括一對旋轉板,其相互錯開且平行配置,且分別通過銷軸可旋轉地結合在所述導引部件 及所述移動部件上;彈性支撐板,其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之間可滑動及鎖定地結合在各旋轉板的兩個側邊 上,且由第一滑片及第二滑片構成,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分別向各旋轉板具有相 反方向的開放空間,在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中形成有部分插入各旋轉板內部的至 少一個支撐銷;以及彈性部件,其套設在所述至少一個支撐銷上,并向所述各旋轉板施加反彈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板 包括卡鉤,所述卡鉤對應于所述各旋轉板的兩個側邊,形成于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 片的開放端部上,并掛鉤結合在各旋轉板的兩個側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旋轉板在其兩個側邊上形成有可滑動地結合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的 導軌,所述導軌上形成有用于卡住所述卡鉤的擋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鉤具有一 定的傾斜度,以便與所述擋塊以互補的方式結合。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由第一 軌道和第二軌道構成,并且以所述擋塊為中心,所述第一軌道朝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 滑片開放端部的內側方向形成,而所述第二軌道朝所述開放端部的外側方向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片及 所述第二滑片的開放端部為圓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板 包括第一肋條,其可滑動地結合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中與所述第一滑片對應的一個旋轉板的 一個側邊上;第二肋條,其可滑動地結合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中與所述第二滑片對應的另一旋轉板的 一個側邊上;第三肋條,其在所述第一肋條和所述第二肋條之間可滑動地結合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中 每一個的另一個側邊上,且與所述第一肋條及所述第二肋條形成一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板 呈“S”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板 由彈性金屬薄板構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旋轉板 中的每一個由主體部和延長部構成,所述主體部上形成有可插入所述至少一個支撐銷的至少一個插入孔,所述延長部從所述主體部的兩個側邊延伸且其間配置有所述至少一個插入 孔。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對旋 轉板中每一個的主體部上形成有用于結合所述銷軸的銷軸孔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的便攜式終端機滑蓋開合裝置,包括導引部件,其形狀為板狀;移動部件,其形狀為板狀,且可滑動地組裝在所述導引部件上;彈性單元,其兩端分別可旋轉地結合在所述導引部件及移動部件上。所述彈性單元包括i)一對旋轉板,其相互錯開且平行配置,且分別通過銷軸可旋轉地結合在所述導引部件及移動部件上;ii)彈性支撐板,其在所述一對旋轉板之間可滑動及鎖定地結合在各旋轉板的兩個側邊上,且由第一滑片及第二滑片構成,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分別向各旋轉板具有相反方向的開放空間,在所述第一滑片及所述第二滑片中形成有部分插入各旋轉板內部的至少一個支撐銷;以及iii)彈性部件,其套設在所述至少一個支撐銷上,并向所述各旋轉板施加反彈力。
文檔編號H04B1/38GK102047573SQ200880129461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26日
發明者趙承熙 申請人:株式會社普萊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