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及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中繼站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逐漸向個人化、移動化、寬帶化方向發展,移動技術、無線技術、寬帶技術及多媒體通信技術漸成為研究熱點技術。除了對于核心網的建設融合之外,接入網將是限制網絡性能提升的瓶頸之一。因此寬帶無線接入(BroadbandWirelessAccess,簡稱"BWA")4支術是下一代通信網絡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接入技術按有線、無線或者固定、移動可以分為多種。無線接入是指從交換節點到用戶終端部分或全部采用無線手段的接入技術。無線接入系統具有建網費用低、擴容可按需而定、運行成本低等優點,所以在發達地區可以作為有線網的補充,能迅速及時替代有故障的有線系統或提供短期臨時業務;在發展中或邊遠地區可廣泛用來替換有線用戶環路,節省時間和投資。無線接入技術分為移動接入和固定接入兩大類。移動寬帶無線接入現階段主要是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該技術能實現移動狀態下的寬帶接入,但在不同的移動速度下所能提供的接入速度不同。移動接入又可分為高速移動接入和低速移動接入兩類,高速移動接入一般可用蜂窩系統、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集群系統等來實現;而低速接入系統可用個人通信系統來實現。固定接入是指從交換節點到固定用戶終端采用無線接入,它實際上是公用電話交換網(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簡稱"PSTN")/綜合業務數字網(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簡稱"ISDN")的無線延伸。主要的固定無線接入有三類,即已經投入使用的多信道多點分布服務(Multi-channelMulti-pointDistributionService,簡稱"MMDS")和固定衛星接入以及剛剛興起并正成為熱點的新興寬帶接入技術本地多點分配業務(LocalMulti-pointDistributionService,簡稱"LMSD,,)。在通信領域的工程和研究中,由于對接入速率的要求越來越高,BWA方式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IEEE802.16工作組提出了對寬帶無線系統的物理層和MAC層標準。802.16無線城域網提供了對固定、便攜和移動寬帶接入系統的空口規范,包含工作于10-66GHz范圍內固定無線網絡高數據率直視信號的要求,同時又對固定、便攜和移動系統工作于llGHz以下的非視距信號要求。眾所周知,頻率越高,無線電波隨距離衰減越塊。高的工作頻率將導致基站的覆蓋范圍十分有限,因此,通過在網絡中加入無線中繼站,可以增加系統覆蓋的范圍或提高系統的吞吐率。無線中繼站通過空中接口與基站進行通信,并轉發終端的數據。由于無線中繼站最大的特點在于它不需要線纜與核心網絡進行連接,其鋪設的靈活性比傳統基站大,因此在相同的系統性能要求下,包括系統的覆蓋范圍和吞吐量等,建設中繼站的成本也要比建設基站小。中繼站的特性也使得它能夠被快速的鋪設,并且操作上的費用也比較小。因此,使用中繼站,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大的覆蓋,這些優點也將擴大無線寬帶接入網的市場需求。現在運行中的中繼站主要是放大轉發型的直放站,這種中繼站通常使用兩套相互隔離的天線,其中一套天線用于接收基站的信號,另一套天線用于對接收信號進行放大并發射出去。這種中繼站的缺點在于它不會提高信噪比,另外,如果收發天線隔離不好,還可能引起放大器的自激。為了開發中繼站的優點,同時克服傳統直放站的不足,數字中繼站正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數字中繼站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數字中繼站從發送端接收到信號后,首先對信號進行解碼,然后重新編碼后在發送給接收端。數字中繼站的優點在于能提高信噪比,接收和發送可以根據鏈路質量采用不同的編碼方式,從而提高頻諳資源的利用率等。目前,移動終端的隨機接入過程是所有通信系統中移動終端接入網絡之前必不可少的過程,隨機接入過程主要發生在以下兩種情況第一是移動終端開機后到與網絡建立連接之前,第二是移動終端收到網絡的尋呼后,從空閑(idle)狀態到與網絡重新建立連接之前。但是,無論哪種情況,移動終端都必須處于基站覆蓋范圍內,才能實現隨機接入。也就是說,如果移動終端不在基站覆蓋的范圍內,即使該移動終端處于中繼站覆蓋的范圍內,也無法實現隨機接入過程。另外,新接入的節點除了可能是移動終端外,還可能是新接入的中繼站,因此,如果中繼站不在基站覆蓋的范圍內,即使該中繼站處于其他已接入的中繼站覆蓋的范圍內,也可能無法實現隨機接入過程。
發明內容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及其系統,使得在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可以實現隨機接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各中繼站分別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同步站,所述同步站根據各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選擇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根據所述同步站所選擇的站點和該同步站的類型完成所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其中,所述中繼站為低能力中繼站。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并且所述同步站為基站,則該基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迷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所述同步站自身,并且所述同步站為基站,則該基站直接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并且所述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則該高能力中繼站為所述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并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轉發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和所述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杲所選擇的站點為所述同步站自身,并且所述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則該高能力中繼站為所述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將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轉發給基站;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4妄入。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低能力中繼站、或高能力中繼站。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移動終端和所述中繼站發送的接入請求為初始測距碼。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移動終端的初始測距碼與所述中繼站的初始測距碼位于不同區間。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低能力中繼站在收到來自所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后,先判斷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再將該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所述同步站。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同步站根據各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選擇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的步驟中包含以下子步驟所述同步站在自身收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后等待預定時長;如果等待預定時長后,所述同步站未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的由所述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告知的接入請求,則選擇自身為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否則,根據各低能力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接入請求選擇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信號質量的評價指標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組合信號強度、信號與所述低能力/高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以及信號與所述低能力/高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低能力中繼站向所述同步站發送的報告消息中包含以下參數接收信號強度參數P、該新接入節點相對所述低能力中繼站的栽波頻率偏差a/、和該新接入節點相對所述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Ar。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同步站選擇對應于I4/;.A7;i/f值最小的站點作為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i=o,l,…,k,k為轉發所述接入請求的低能力中繼站個數;其中,lA/。.Ar。i/尸。對應的站點為所述同步站自身,尸0=尸肪+尸_0#",,s為該同步站自身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強度,p—o炎"為大于o的固定參數,a/q為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同步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r。為該新4妾入節點相對該同步站的時間同步偏差,當i不等于0時,f為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強度,A/為該新接入節點相對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7;為該新4矣入節點相對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所述同步站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則所迷同步站根據該低能力中繼站的參數調節所述新接入節點用于隨機接入的信號參數。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所述同步站選擇的站點為同步站本身,則所述同步站根據自身的參數調節所述新接入節點用于隨機接入的信號參數。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所述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其他低能力中繼站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所述同步站,并且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過程中需要與該同步站進行交互,則該同步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和所述其他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新接入節點、至少一個中繼站和至少一個同步站,所述中繼站包含轉發模塊,用于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所述同步站;所述同步站包含選擇模塊,用于根據各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選擇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所述同步站根據所選擇的站點和自身的類型完成所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其中,所述中繼站為低能力中繼站。此外在所述系統中,如果所述同步站為基站,則該同步站還包含交互模塊,用于為所述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在所述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時,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4于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4矣入。此外在所述系統中,如果所述同步站為基站,則所述交互模塊在所述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該同步站自身時,直接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4矣入節點的4妾入。此外在所述系統中,如果所述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則該系統還包含基站;所述同步站還包含分配模塊,用于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如果所述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則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和所述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此外在所述系統中,如果所述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自身,則所述基站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此外在所述系統中,所述低能力中繼站還包含判斷模塊,用于在所述低能力中繼站接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后,判斷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指示所述轉發模塊通過報告消息將該接入請求告知所述同步站。此外在所述系統中,所述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低能力中繼站、或高能力中繼站。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如果高能力中繼站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超過預設門限,則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亍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迷高能力中繼站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時,還執行以下步驟根據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向所述新接入節點發送接入響應消息。其中,所述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低能力中繼站、或高能力中繼站。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包含基站、高能力中繼站、和至少一個新接入節點;所述高能力中繼站包含用于判斷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的模塊;用于在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超過預設門限時,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的模塊;和用于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的模塊;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此外在所述系統中,所述高能力中繼站還包含用于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時,根據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向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接入響應消息的模塊;所述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低能力中繼站、或高能力中繼站。通過比較可以發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的主要區別在于,在新接入節點處于中繼站覆蓋的范圍時,由各中繼站將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同步站,同步站通過比較各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選擇出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根據所選擇的站點和本同步站的類型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爿使得在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4矣入節點可以隨沖幾接入信道,充分利用了引入中繼站對系統帶來的優點。同步站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高能力中繼站,使得只包舍低能力中繼站的系統和同時包含高能力和低能力中繼站的系統均可以應用本發明方案,擴大了本發明方案的應用范圍。新接入節點可以是移動終端,也可以是中繼站,使得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移動終端和中繼站均可以順利接入。作為新接入節點的移動終端或中繼站發送的接入請求可以為初始測距碼。移動終端的初始測距碼與中繼站的初始測距碼可以位于不同區間,以減少中繼站與移動終端在隨機接入時發生沖突的可能性,降低中繼站的平均接入時間。低能力中繼站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后,先判斷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通過報告消息將該接入請求轉發給同步站。使得接收到接入請求信號質量差的低能力中繼站無需將此接入請求轉發給同步站,節約了同步站內的系統資源。低能力中繼站向同步站發送的報告消息中包含接收信號強度參數P、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和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Ar,為同步站選擇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如果同步站選擇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則該同步站根據該低能力中繼站的參數調節新接入節點用于接入信道的參數;如果同步站選擇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該同步站本身,則根據自身的參數調節該新接入節點用于隨機接入的信號參數,保證了該新接入節點能順利接入信道。低能力中繼站也可通過其他低能力中繼站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同步站,如果該低能力中繼站為接收到接入請求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并且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過程中需要與該同步站進行交互,則該同步站通過多個低能力中繼站的轉發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八節點的接入,使得本發明方案不僅適用于兩跳系統,還適用于多跳系統,擴大了本發明的應用范圍。在不存在低能力中繼站,只有基站,高能力中繼站和新接入節點的情況下,如果高能力中繼站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足夠好,則由該高能力中繼站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基站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使得在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可以實現隨機接入。附困說明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中基站的處理流程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中新接入節點與基站的關系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中低能力中繼站的處理流程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基站自身時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方法流程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時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方法流程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中新接入節點與低能力/高能力中繼站和基站的關系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中高能力中繼站的處理流程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中低能力中繼站的處理流程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時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方法流程圖;圖10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方法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核心在于,新接入節點以一定的發射功率在接入信道里發送接入請求,收到該接入請求的各低能力中繼站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將該接入請求轉發給同步站。由于高能力中繼站和基站具有分配無線資源、發送廣播管理消息和同步信號的功能,可以使新接入節點與之保持同步,所以稱高能力中繼站和基站為同步站。同步站從收到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信號的各站點中(包括同步站自身和各低能力中繼站)選擇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并且同步站為基站,則該基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該同步站自身,并且同步站為基站,則該基站直接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如果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并且該高能力中繼站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則基站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和該低能力中繼站,與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如果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并且該高能力中繼站所選擇的站點為該高能力中繼站自身,則基站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與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其中,新接入節點可以為中繼站或移動終端。在不存在^氐能力中繼站,只有基站,高能力中繼站和新接入節點的情況下,如杲高能力中繼站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足夠好,則由該高能力中繼站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基站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使得在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可以實現隨機接入。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方案中,在小區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能接收到所有廣播信息,這些廣播信息可以直接由基站發送;也可以是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在同一時頻資源上發送相同的廣播信息,這時,新接入節點收到的信息為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同時發送的廣播信號的疊加。以上對本發明的核心作了簡單說明,下面根據該原理,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詳細闡述,本實施方式涉及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在本實施方式中,各中繼站為可發送下行廣播消息的低能力中繼站,同步站為基站,在新接入節點到基站的傳輸鏈路中不存在高能力中繼站。下面分別對本實施方式中的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的處理流程進行說明,基站的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在步驟101中,基站等待隨機接入碼(即接入請求)。具體地說,如果新接入節點需要發起隨機接入,則必須先掃描下行同步信息,與基站或低能力中繼站建立同步,從廣播消息中獲取上下行信道參數。然后,再以一定的發射功率在接入信道里發送接入碼,也就是發送初始測距碼。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低能力中繼站與基站是完全同步的,采用時分雙工(TimeDivisionDuplex,簡稱"TDD")方式分別與基站和新接入節點進行通信。低能力中繼站由其所屬的基站進行統一協調,其本身不具有最終的決策權。為了支持低能力中繼站,基站的下行子幀和上行子幀都分為兩部分。對于下行子幀,一部分用于為新接入節點提供服務,稱為下行終端子幀,另一部分用于為低能力中繼站提供服務,因此稱為下行中繼子幀;對于上行子幀,同樣分為上行終端子幀和上行中繼子幀。在小區覆蓋范圍內,新接入節點能接收到所有廣播信息,這些廣播信息可以直接由基站發送;也可以是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在同一時頻資源上發送相同的廣播信息,這時,新接入節點收到的信息為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同時發送的廣播信號的疊加。接著,進入步驟102,基站接收隨機接入碼。具體地說,新接入節點與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的關系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情況,以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1)移動終端發射的信號只被基站接收到,其它低能力中繼站接收不到該移動終端發射的信號,如移動終端l。(2)移動終端發射的信號只能被1個低能力中繼站接收到,不能被基站接收到,如移動終端2。(3)移動終端發射的信號可能被兩個或多個低能力中繼站接收到,不能被基站接收到,如移動終端3。(4)移動終端發射的信號可能被一個或多個低能力中繼站接收到,也可以被基站接收到,如移動終端4。新接入節點為中繼站時,也可分為以上四種情況。因此,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接入碼也可能只被基站接收到,或被l個低能力中繼站接收到,或被兩個或多個低能力中繼站接收到,或被低能力中繼站和基站接收到。在本實施方式中,如果各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了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則分別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轉發給基站,測距碼報告消息中包含接入信號的參數,比如說,接收信號強度參數(如平均功率或信噪比)P、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和該新4婁入節點相對該〗氐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Ar。由于各低能力中繼站發送的報告消息中包含了接入信號的參數,因此可將該報告消息視為測距碼報告消息,其格式如表1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表1其中,測距碼報告消息中的可變參數編碼格式如表2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表2值得一提的是,各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后,可以先判斷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杲是,則再將該接入碼轉發給該基站,否則,忽略該接入碼。接著,進入步驟103,基站選擇接收到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具體地說,基站根據信號質量的評價指標從各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的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中選擇接收到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比如說,信號質量的評價指標為接收信號強度參數(如平均功率或信噪比)尸、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和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r,且各低能力中繼站發送的測距碼報告消息中包含相關的尸、A/、和Ar參數,則基站可以分別計算14/;.A7;i/《,選擇對應于iA/;.A7;i/s值最小的站點作為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其中,i-O,1,…,k,k為轉發該接入碼的低能力中繼站個數。lA/。.Ar。l/尸。對應的接入碼為該基站自身收到的接入碼,尸。=pa、+尸—,,s為該接入碼的信號強度,P—O,"為大于0的固定參數,A/。為該接入站相對該基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r。為該接入站相對該基站的時間同步偏差,當i不等于o時,《為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收到的接入碼的信號強度,A/,為該接入站相對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r,為該接入站相對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轉發的時間同步偏差。通過上述算法,為基站選擇接收到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提供了保證。另外,低能力中繼站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之后,可以先判斷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在接入碼信號質量大于預設門限的情況下,才將該接入碼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給基站,節約了基站內的系統資源。接著,進入步驟104,判斷所選擇的站點是否為基站自身。具體地說,基站在根據信號質量的評價指標從接收到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的各站點(包括該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中選擇出接收該4妻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后,判斷所選擇的站點是否為基站自身,如果是,則進入步驟105;否則,進入步驟112。在步驟105中,基站判斷發送該接入碼的終端的參數是否足夠好。具體地說,如果基站判斷發送該接入碼的終端的參數足夠好,則進入步驟107;如果不是,則進入步驟106,向該新接入節點發送包含調整參數的接入響應消息,以便該新接入節點能根據該響應消息對自己的信號參數(包括發射功率)進行調整后再次發送接入碼,然后,該基站重新等待新接入節點發送隨機接入碼。如果基站判定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足夠好,則進入步驟107。在步驟107中,基站向該新接入節點發送包含成功信息的接入響應消息,表示終端的參數已調整得足夠好。接著,進入步驟108..基站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以便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請求消息(Ranging-R叫uest)。接著,進入步驟109,基站等待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110,基站接收該新接入節點在該基站指定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111:基站發送相應的響應消息,也就是測距響應消息(Ranging-Response)。這時,測距過程結束。如果基站根據信號質量的評價指標從接收到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的各站點(包括該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中選擇出的接收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不是基站自身,即接收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則進入步驟112。在步驟112中,基站判斷所選擇的由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是否足夠好。具體地說,如果基站判斷該接入碼信號質量足夠好,則進入步驟114;如果不是,則進入步驟113,向該低能力中繼站發送包含調整參數的響應消息,由該低能力中繼站將該包含調整參數的響應消息轉發給該新接入節點,以便該新接入節點能根據該響應消息對自己的信號參數(包括發射功率)進行調整后再次發送接入碼,然后,該基站重新等待新接入節點發送隨機接入碼。其中,基站根據該低能力中繼站的參數調節該新接入節點用于接入信道的參數,以保障該新接入節點能順利接入信道。如果基站判定該接入碼信號質量足夠好,則進入步驟114。在步驟114中,基站向該低能力中繼站發送包含成功信息的測距響應,由該低能力中繼站將該包舍成功信息的測距響應轉發給該新接入節點,表示允許建立該新接入節點與本基站之間的連接。接著,進入步驟115,基站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以便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116,基站等待由該低能力中繼站轉發的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117,基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接收該新接入節點在該基站指定的時頻資源上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118,基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轉發相應的測距響應消息給該新接入節點。使得在低能力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也可以隨機接入信道,充分利用了引入低能力中繼站對系統帶來的優點。本實施方式中的低能力中繼站的處理流程如圖3所示。在步驟301中,低能力中繼站判斷收到的信息類型。具體地說,如果新接入節點處于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覆蓋范圍內,則當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接入碼(初始測距碼)時,該低能力中繼站將接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初始測距碼;如果該低能力中繼站為收到同一新接入節點信號的所有站點中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則該低能力中繼站將接收到該基站發送的包含調整參數或成功信息的接入響應消息;如果該低能力中繼站收到接入碼信號,則還將收到該基站發送的包含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信息的帶寬分配消息;如果基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了該新接入節點的測距請求消息,則該低能力中繼站將收到基站的測距響應消息;如果該低能力中繼站為收到同一新接入節點信號的所有站點中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并且該基站已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了用于發送建立連接所需信息的非竟爭的時頻資源,則該低能力中繼站將接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因此,當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信息時,需先判斷接收到的信息類型。如果該信息為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則進入步驟302;如果該信息為來自基站的接入響應消息、包含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信息的帶寬分配消息、或測距響應消息,則進入步驟304;如果該信息為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測距請求消息,則進入步驟305。在步驟302中,當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時,判斷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低能力中繼站判斷該接入碼信號質量的評價指標可以包含信號強度、信號與該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以及信號與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如果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超過預設門限,則進入步驟303,該低能力中繼站將該接入碼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給基站,在該報告消息中包含接收信號強度參數P、該新接入節點相對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和該新接入節點相對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Ar等參數,為基站選擇收到的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當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來自基站的接入響應消息(如包含調整參數的接入響應消息或包含成功信息的接入響應消息)、包含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信息的帶寬分配消息、或測距響應消息時,進入步驟304,將該消息發送給新接入節點。該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將包含調整參數的接入響應消息發送給新接入節點,使得該新接入節點能根據該響應消息對自己的信號參數(包括發射功率)進行調整后再次發起接入碼。該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將接入響應消息、帶寬分配消息、或測距響應消息發送給新接八節點,可保證該新接入節點能夠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順利接入信道。當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測距請求消息時,進入步驟305,該低能力中繼站將該測距請求消息轉發給基站,以便建立該新接入節點與該基站之間的連接。下面以系統為樣£波4妄入全3求互通(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簡稱"WiMAX")系統,各中繼站和基站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中,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該基站自身為例,對本實施方式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流程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在步驟401中,當碼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簡稱"CDMA")初始測距機會的時間到來時,基站在幀頭內發送"UL-MAP"消息,該消息包含測距的時頻資源分配信息。如果新接入節點在該消息的傳輸范圍內,則該消息可直接傳輸到該新接入節點;如果在該消息的傳輸范圍內存在低能力中繼站,如果該低能力中繼站發送與基站同樣的偵聽,則基站應將該消息提前發送給該低能力中繼站,使得該低能力中繼站能與基站在同樣的時頻資源上發送該消息。新接入節點掃描下行同步信息,與基站或低能力中繼站建立同步,然后從廣播消息中獲取上下行信道參數。接著,進入步驟402,該新接入節點對"UL-MAP"消息進行解碼,當測距機會到來時,該新接入節點會在測距碼集合中隨機選擇一個碼,在測距子信道中的一個測距時隙中發送出去,即發送接入碼,也就是初始測距碼,然后啟動T3定時器,等待接入響應消息的到來,如果定時器溢出,則進行相應的溢出處理。新接入節點可以是移動終端,也可以是中繼站,以便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移動終端和中繼站均可以順利4妄入。作為新4妾入節點的移動終端或中繼站發送的初始測距碼可位于不同區間,以減少中繼站與移動終端沖突的可能性,降低中繼站的平均接入時間。如果在測距時發生碰撞,從而在協議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收到接入響應消息,則新接入節點就根據協議規定的退讓策略,重復發送,直至達到一定的次數。如杲在該接入碼信號的傳輸范圍內存在低能力中繼站,則進入步驟402',該低能力中繼站將收到該接入碼,并生成該接入碼的測距碼報告消息發送給基站,在該消息中攜帶接收信號強度參數(如平均功率或信噪比)p、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和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ar,該消息的格式在基站的處理流程中已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該測距碼報告消息包含的各種參數(包括測距碼、測距碼的發送位置、低能力中繼站對測距碼經過接收判決所指示的測距碼調整量等信息)為基站選擇接收到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當然,存在的低能力中繼站可能不止一個,每一個存在的低能力中繼站均執行本步驟。值得一提的是,各低能力中繼站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時,先判斷該接入碼信號的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生成測距碼報告消息發送給該基站,否則,忽略該接入碼。使得接收的接入碼信號質量差的站點無需發送接入碼報告消息,節約了基站內的系統資源。接著,進入步驟403,基站收集它本身收到的和各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的對應于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并發送接入響應消息。具體地說,基站在自身收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后等待一段時間,如果在等待一段時間后,基站未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的由低能力中繼站發送的測距碼報告消息,則將自身作為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否則,基站通過選擇算法選定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一個站點,具體的選擇算法在基站的處理流程中已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選擇的站點為該基站自身。因此,基站將該測距響應消息直接發送給該新接入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本步驟中的接入響應消息中的測距狀態消息為"繼續"。也就是說,該接入響應消息為包含調整參數的接入響應消息,要求該新接入節點根據該響應消息對自己的信號參數(包括發射功率)進行調整后再次發送接入碼。接著,進入步驟404,當發送CDMA測距機會的時間到來時,基站在幀頭內發送"UL-MAP"的消息中包含測距的時頻資源分配信息。本步驟與步驟401相同。步驟405和步驟405'分別與步驟402和步驟402'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在步驟406中,基站收到該新接入節點對自己的信號參數(包括發射功率)調整后發送的接入碼后,向該新接入節點再次發送接入響應消息。如果基站本次收到的接入碼的信號質量足夠好,則在本次發送的接入響應消息中的測距狀態消息為"成功",即發送包含成功信息的接入響應消息。并且,該基站通過帶寬分配消息(CDMA—Allocation—IE)給該新接入節點分配非竟爭帶寬,用于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請求消息。步驟407為當發送CDMA測距機會的時間到來時,基站在其發送的"UL-MAP"消息中包含測距的時頻資源分配信息的步驟。當該新接入節點收到分配給它的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信息后,進入步驟408,在指定的非竟爭時頻資源上發送測距請求消息。其中包含該新接入節點的媒體訪問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簡稱"MAC")地址。接著,進入步驟408,該基站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后,生成響應消息,也就是測距響應消息,其中包含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的連接識別符(ConnectionID,簡稱"CID")等信息,并將該測距響應消息發送給該新接入節點。下面以系統為WiMAX系統,收到來自同一新4妻入節點的接入碼信號的各站點(包括基站和低能力中繼站)中,信號質量最好的一個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并且,低能力中繼站可以發送廣播消息為例,對本實施方式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流程進行說明。如圖5所示,在步驟501中,當碼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簡稱"CDMA")初始測距機會的時間到來時,基站在其發送的"UL-MAP"消息中包含測距的時頻資源分配信息,本步驟與步驟401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接著,進入步驟502,該新接入節點對"UL-MAP"消息進行解碼,該新接入節點會在測距碼集合中隨機選擇一個碼,在測距子信道中的一個測距時隙中發送出去,即發送接入碼,也就是初始測距碼,然后啟動T3定時器,等待接入響應消息的到來,如果定時器溢出,則進行相應的溢出處理。本步驟與步驟402完全相同。如果在該接入碼的傳輸范圍內存在低能力中繼站,則進入步驟502',步驟502'與步驟402'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接著,進入步驟503,基站收集它本身收到的和各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的對應于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在選擇出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一個站點后發送測距響應消息。本步驟與步驟403大致相同,其區別僅在于,在步驟403中,基站選擇出的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該基站自身,而在本步驟中,基站選擇出的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1。由于本實施方式中的低能力中繼站為能夠發送廣播消息的中繼站,因此,基站將測距響應消息發送該低能力中繼站1。(如果低能力中繼站不能夠發送廣播消息,則接入響應消息可以由基站直接廣播)假設選擇出的站點接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仍未足夠好,則該接入響應消息中的測距狀態為"繼續",該基站根據該低能力中繼站1的參數調節該新接入節點用于接入信道的參數,以保障該新接入節點能順利4矣入信道。接著,進入步驟504,低能力中繼站1將收到的來自基站的包含調整參數的接入響應消息轉發給新接入節點,以便該新接入節點能根據該響應消息對自己的信號參數(包括發射功率)進行調整后再次發送接入碼。接著,進入步驟505,當發送CDMA測距機會的時間到來時,基站在其發送的"UL-MAP"消息包含測距的時頻資源分配信息。本步驟與步驟501相同。步驟506和步驟506'分別與步驟502和步驟502'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在步驟507中,基站收集它本身收到的和各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的對應于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在選擇出接收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后發送接入響應消息。本步驟與步驟503大致相同,其區別僅在于,在步驟503中,基站所選擇出的站點接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不是足夠好,而在本步驟中,基站所選擇出的站點接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已足夠好,因此,基站向低能力中繼站1發送的接入響應消息中的測距狀態為"成功"。并且,該基站通過帶寬分配消息(CDMA—Allocation—IE)給該新接入節點分配非竟爭帶寬,用于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508,低能力中繼站1將收到的來自基站的包含成功信息的測距響應消息轉發給新接入節點,通知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請求消息。步驟509為到發送CDMA測距機會的時間時,基站再次發送"UL-MAP"消息的步驟,該"UL-MAP"消息中包含測距的時頻資源分配信息。當該新接入節點收到分配給它的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信息后,進入步驟510,在指定的非竟爭時頻資源上發送測距請求消息。其中包含該新接入節點的MAC地址。該測距請求消息需通過低能力中繼站1轉發給基站,因此,在本步驟中,由低能力中繼站1收到該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5U,低能力中繼站1將該測距請求消息轉發給基站。接著,進入步驟512,該基站收到通過低能力中繼站1轉發的該新接入節點的測距請求消息,并生成響應消息,也就是測距響應消息,其中包舍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的CID等信息。由于該測距響應消息需通過低能力中繼站1轉發到該新接入節點,因此,在本步驟中,基站將該測距響應消息發送給低能力中繼站1。接著,進入步驟513,低能力中繼站1將該測距響應消息轉發給該新接入節點。由此可見,即使新接入節點不在基站覆蓋的范圍內,只要其處于中繼站覆蓋的范圍內,就可以實現其隨機接入的過程。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低能力中繼站需通過其他低能力中繼站才能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通過報告消息發送給基站,并且該低能力中繼站為收到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則基站通過多個低能力中繼站的轉發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也就是說,本實施方式不僅適用于兩跳系統,還適用于多跳系統。由于新接入節點與基站和中繼站的關系存在許多種情況,很有可能在新接入節點到基站的傳輸鏈路中既存在高能力中繼站,也存在低能力中繼站,如圖6所示。因此,新接入節點發射的上行信號可能被一個或多個低能力中繼站接收到,也可以被這些低能力中繼站的同步站(高能力中繼站)接收到,如圖中的新接入節點4。針對在新接入節點到基站的傳輸鏈路中既存在高能力中繼站,也存在低能力中繼站的情況,下面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詳細闡迷,本實施方式涉及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在本實施方式中,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低能力中繼站為不發送下行廣播消息的低能力中繼站,這種中繼站應用于增加小區吞吐率的場景,在這種場景下,位于低能力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終端能直接接收到同步站發送的下行廣播信息。下面分別對本實施方式中的高能力中繼站和低能力中繼站的處理流程進行說明,高能力中繼站的處理流程如圖7所示。在步驟701中,高能力中繼站等待隨機接入碼(即接入請求)。如果新接入節點需要發起隨機接入,則必須先掃描下行同步信息,與服務節點建立同步,獲得下行、上行鏈路參數。在上行鏈路參數中,要獲得測距碼集和上行鏈路幀中測距區的位置。步驟702至步驟709分別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步驟102至步驟109大致相同,其區別僅在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由基站選擇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并返回接入響應消息;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由高能力中繼站選擇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并返回接入響應消息。并且,當接收到的接入碼的信號質量足夠好時,由高能力中繼站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非竟爭的時頻資源。該新接入節點在獲取到分配的非竟爭的時頻資源后,將發送測距請求消息,要求建立與基站的連接。因此,在步驟710中,該高能力中繼站將收到的來自該新接入節點的測距請求消息用自身的基本CID封裝后轉發給基站。基站收到轉發的測距請求后,從中提取出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參數,然后生成測距響應消息,在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高能力中繼站的情況下,該測距響應消息需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轉發給新接入節點。因此,在步驟711中,該高能力中繼站從收到的來自基站的測距響應消息中提取出相應的測距響應消息并以初始CID(即CID=O)發送給新接入節點。步驟712至步驟716分別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步驟112至步驟116大致相同,其區別僅在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當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時,由基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向該新接入節點返回接入響應消息。在本實施方式中,當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時,由高能力中繼站直接向該新接入節點返回接入響應消息(本實施方式中低能力中繼站不發送下行廣播消息),并且,當接收到的接入碼的信號質量足夠好時,由高能力中繼站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非竟爭的時頻資源。該新接入節點在獲取到分配的非竟爭的時頻資源后,將發送測距請求消息,要求建立與基站的連接。因此,在步驟717中,該高能力中繼站將收到的來自該新接入節點的通過低能力中繼站轉發的測距請求消息用自身的基本CID封裝后轉發給基站。基站收到轉發的測距請求后,從中提取出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參數,然后生成測距響應消息,該測距響應消息需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轉發給新接入節點。因此,在步驟718中,該高能力中繼站從收到的來自基站的測距響應消息中提取出相應的測距響應消息并以初始CID(即CID=O)發送給新接入節點。本實施方式中的低能力中繼站的處理流程如圖8所示。在步驟801中,低能力中繼站判斷收到的信息類型。比如說,如果新接入節點處于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覆蓋范圍內,則當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接入碼(初始測距碼)時,該低能力中繼站將接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初始測距碼;如果該低能力中繼站為收到同一新接入節點信號的所有站點中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并且高能力中繼站已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了用于發送建立連接所需信息的非竟爭的時頻資源,則該低能力中繼站將接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因此,當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信息時,需先判斷接收到的信息類型。如杲該信息為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則進入步驟802;如杲該信息為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測距請求消息,則進入步驟804。在步驟802中,當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時,判斷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低能力中繼站判斷該接入碼信號質量的評價指標可以包含信號強度、信號與該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以及信號與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如果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超過預設門限,則進入步驟803,該低能力中繼站將該接入碼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給高能力中繼站,在該報告消息中包含接收信號強度參數P、該新接入節點相對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和該新接入節點相對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Ar等參數,為低能力中繼站選擇收到的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當低能力中繼站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測距請求消息時,進入步驟804,該低能力中繼站將該測距請求消息轉發給高能力中繼站。下面以高能力中繼站選擇的收到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為例,對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進行詳細闡述。具體流程如圖9所示,在步驟卯l中進行測距前的準備工作,即網絡接入過程中測距過程之前的步驟。新接入節點(中繼站或移動終端)首先與服務節點建立同步,獲得下行、上行鏈路參數。在上行鏈路參數中,要獲得測距碼集和上行鏈路幀中測距區的位置。接著,進入步驟902,新接入節點選擇一個初始測距碼,然后在測距區選擇一個測距位置將初始測距碼發送出去,即發送接入碼。新接入節點可以是移動終端,也可以是中繼站,中繼站的初始測距測和移動終端的初始測距碼可以位于不同的區間,以減少中繼站與移動終端沖突的可能性,降低中繼站的平均接入時間。如果在測距時發生碰撞,從而在協議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收到測距響應消息,則新接入節點就根據協議規定的退讓策略,重復發送,直至達到一定的次數。如果在該接入碼信號的傳輸范圍內存在低能力中繼站,則進入步驟902',該低能力中繼站將收到該接入碼,并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告知高能力中繼站,在該消息中攜帶接收信號強度參數(如平均功率或信噪比)尸、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和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該測距碼報告消息應當以低能力中繼站的基本CID發送,它的消息類型可以選取802.16e協議中未占用的編號,其格式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測距碼4艮告消息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值得一提的是,各低能力中繼站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時,先判斷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告知該高能力中繼站,否則,忽略該接入碼。使得接收到接入碼信號質量差的低能力中繼站無需發送測距碼報告消息,節約了高能力中繼站內的系統資源。接著,進入步驟903,高能力中繼站收集它本身收到的和各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的對應于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并發送接入響應消息。具體地說,高能力中繼站在自身收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后等待一段時間,如果在等待一段時間后,高能力中繼站未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的由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的接入碼,則將自身設為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否則,高能力中繼站通過選擇算法選定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具體的選擇算法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選擇算法類似,分別計算14/;.A7;i/s,選擇對應于;A/;.A7^/f值最小的站點作為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其中,i=0,1,…,k,k為轉發該接入碼的低能力中繼站個數。lA/。.Ar。l/P。對應的接入碼為該高能力中繼站自身收到的接入碼,尸。=,5+尸—0#",尸助'為該接入碼的信號強度,尸—Q僑"為大于0的固定參數,A/。為該選定站點的載波頻率偏差,Ar。為該選定站點的時間同步偏差,當i不等于O時,《為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轉發的接入碼信號強度,A/為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7;為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通過上述算法,為高能力中繼站選擇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提供了保證。在本實施方式中,所選擇出的接收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1。然后,高能力中繼站生成接入響應消息,并將該接入響應消息發送給該新接入節點。由于本實施方式中低能力中繼站不發送下行廣播消息,因此,由該高能力中繼站將接入響應消息直接發送給該新接入節點。假設在本步驟中選擇出的接入碼信號質量仍未足夠好,因此,該接入響應消息中的測距狀態為"繼續",該高能力中繼站根據該低能力中繼站1的參數調節該新接入節點用于接入信道的參數,以保障該新接入節點能順利接入信道。通過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比較,不難發現,步驟901至步驟903對應于步驟501至步驟504。由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同步站為基站,因此低能力中繼站將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告知基站,由基站選擇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并返回接入響應消息;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因此低能力中繼站將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告知高能力中繼站,由高能力中繼站選擇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并返回接入響應消息。步驟卯4和步驟904'分別與步驟902和步驟902'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在步驟905中,高能力中繼站收集它本身收到的和各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的對應于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在選擇出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后發送接入響應消息。本步驟與步驟903大致相同,其區別僅在于,在步驟903中,高能力中繼站所選擇出的接入碼信號質量尚未足夠好,而在本步驟中,高能力中繼站所選擇出的接入碼信號質量已足夠好,因此,高能力中繼站直接向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接入響應消息中的測距狀態為"成功,,。接著,在步驟906中,該高能力中繼站通過帶寬分配消息(CDMA_Allocation—IE)給該新接入節點分配非竟爭帶寬,用于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卯7.當該新接入節點收到包含分配給它的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信息的帶寬分配消息后,在指定的非竟爭時頻資源上發送測距請求消息。其中包含該新接入節點的MAC地址。該測距請求消息需通過低能力中繼站1轉發給高能力中繼站,因此,在本步驟中,由低能力中繼站l收到該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908,低能力中繼站1將該測距請求消息轉發給高能力中繼站。接著,進入步驟909,該高能力中繼站收到轉發的測距請求消息后,將該測距請求消息用自身的基本CID封裝后轉發給基站,封裝后的消息稱為轉發的測距請求(REL一RNG-REQ)消息,該消息的內容與原測距請求消息的內容完全相同。接著,進入步驟910,基站收到轉發的測距請求后,從中提取出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參數,給新接入節點分配CID,消息中要包括新接入節點的MAC地址、基本CID、主管理CID,然后生成測距響應消息。該測距響應消息需通過高能力中繼站發送給新接入節點,因此,在本步驟中,基站將該測距響應消息用該高能力中繼站的CID封裝后發送給該高能力中繼站,封裝后的消息稱為轉發的測距響應(REL一RNG-RSP)消息。接著,進入步驟911,該高能力中繼站收到該測距響應消息后,提取出相應的測距響應消息并以初始CID(即CID-O)發送給新接入節點。由此可見,即使新接入節點到基站的傳輸鏈路中既存在高能力中繼站,也存在低能力中繼站,也能應用本發明方案,使得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可以實現其隨機接入的過程。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低能力中繼站需通過其他低能力中繼站才能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通過報告消息轉發給高能力中繼站,并且該低能力中繼站為收到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則基站通過高能力中繼站、多個低能力中繼站的轉發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也就是說,本實施方式不4義適用于兩跳系統,還適用于多跳系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實施方式中低能力中繼站不發送下行廣播消息,因此由高低能力中繼站直接向新接入節點發送接入響應消息、帶寬分配消息和轉發測距響應消息。如果接收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低能力中繼站能夠發送下行廣播消息,則可由該低能力中繼站轉發接入響應消息、帶寬分配消息和測距響應消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涉及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本實施方式與第二實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區別僅在于,在第二實施方式中,高能力中繼站所選擇出的接收到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1,而在本實施方式中,高能力中繼站所選擇出的接收到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為該高能力中繼站自身。因此,在該新接入節點與該高能力中繼站的交互過程中,無需通過低能力中繼站的中繼,該新接入節點直接與該高能力中繼站進行交互,并且,高能力中繼站根據自身的參數調節新接入節點用于隨機接入的信號參數。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涉及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包含一個新接入節點、至少一個中繼站和一個同步站,該同步站為基站,該中繼站為低能力中繼站。在低能力中繼站中包含轉發模塊和判斷模塊。轉發模塊用于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告知同步站,在本實施方式中,同步站也就是基站。判斷模塊用于在該轉發模塊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告知基站之前,先判斷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指示該轉發模塊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將該接入碼轉發給基站。在基站中包舍選擇模塊和交互模塊。選擇模塊用干根據各低能力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選擇接收到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交互模塊用于為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在該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時,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在該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該基站自身時,直接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使得在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可以隨機接入信道,充分利用了引入中繼站對系統帶來的優,*。新接入節點可以是移動終端,也可以是中繼站,使得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移動終端和中繼站均可以順利接入。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涉及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包含一個新接入節點、至少一個低能力中繼站和一個高能力中繼站,以及基站。在低能力中繼站中包含轉發模塊和判斷模塊。轉發模塊用于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告知同步站,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就是高能力中繼站。判斷模塊用于在該轉發模塊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轉發給高能力中繼站之前,先判斷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指示該轉發模塊通過測距碼報告消息將該接入碼轉發給高能力中繼站。在高能力中繼站中包含選擇模塊和分配模塊。選擇模塊用于根據各低能力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碼選擇接收該接入碼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分配模塊用于在該選擇模塊選擇出的站點接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足夠好時,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如果該高能力中繼站的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則基站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和該低能力中繼站,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如果該高能力中繼站的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該高能力中繼站自身,則基站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與該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保證了在系統中包含高能力和低能力中繼站的情況下,同樣使得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可以隨機接入信道,充分利用了引入中繼站對系統帶來的優點。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涉及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具體流程如圖1O所示。在步驟1001中進行測距前的準備工作,即網絡接入過程中測距過程之前的步驟。新接入節點(中繼站或移動終端)首先與服務節點建立同步,獲得下行、上行鏈路參數。在上行鏈路參數中,要獲得測距碼集和上行鏈路幀中測距區的位置。接著,進入步驟1002,新接入節點選擇一個初始測距碼,然后在測距區選擇一個測距位置將初始測距碼發送出去,即發送接入碼。新接入節點可以是移動終端,也可以是中繼站,中繼站的初始測距測和移動終端的初始測距碼可以位于不同的區間,以減少中繼站與移動終端沖突的可能性,降低中繼站的平均接入時間。如果在測距時發生碰撞,從而在協議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收到測距響應消息,則新接入節點就根據協議規定的退讓策略,重復發送,直至達到一定的次數。接著,進入步驟1003,高能力中繼站在收到接入碼時,根據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生成接入響應消息,并將該接入響應消息發送給該新接入節點。如果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足夠好(如預先設置一個門限,如果接入碼的信號質量達到該門限,則認為該接入碼的信號質量足夠好),則該高能力中繼站還需發送帶寬分配消息(CDMA—Allocation—IE)給該新接入節點,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非竟爭帶寬。假i殳在本步驟中收到的"l妻入碼信號質量未足夠好,因此,該高能力中繼站將測距狀態為"繼續"的接入響應消息發送給該新接入節點。該高能力中繼站根據自身的參數調節該新接入節點用于接入信道的參數,以保障該新接入節點能順利接入信道。步驟1004與步驟1002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步驟1005與步驟1003大致相同,其區別僅在于,在步驟1003中,高能力中繼站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尚未足夠好,而在本步驟中,高能力中繼站收到的接入碼信號質量已足夠好,因此,高能力中繼站向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狀態為"成功"的接入響應消息,并需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非竟爭帶寬。接著,在步驟1006中,該高能力中繼站通過帶寬分配消息(CDMA—Allocation—IE)給該新接入節點分配非竟爭帶寬,用于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測距請求消息。接著,進入步驟1007,當該新接入節點收到包含分配給它的非竟爭的時頻資源信息的帶寬分配消息后,在指定的非竟爭時頻資源上發送測距請求消息。其中包含該新接入節點的MAC地址。接著,進入步驟1008,該高能力中繼站收到測距請求消息后,將該測距請求消息用自身的基本CID封裝后轉發給基站,封裝后的消息稱為轉發的測距請求(REL一RNG-REQ)消息,該消息的內容與原測距請求消息的內容完全相同。接著,進入步驟1009,基站收到轉發的測距請求后,從中提取出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參數,給新接入節點分配CID,消息中要包括新接入節點的MAC地址、基本CID、主管理CID,然后生成測距響應消息。該測距響應消息需通過高能力中繼站發送給新接入節點,因此,在本步驟中,基站將該測距響應消息用該高能力中繼站的CID封裝后發送給該高能力中繼站,封裝后的消息稱為轉發的測距響應(REL—RNG-RSP)消息。接著,進入步驟1010,該高能力中繼站收到該測距響應消息后,提取出相應的測距響應消息并以初始CID(即CID-O)發送給新接入節點,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涉及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該系統包含基站、高能力中繼站、和新接入節點,新接入節點可以是移動終端,也可以是中繼站。其中,高能力中繼站包含用于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時,根據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向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接入響應消息的模塊;用于判斷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的模塊;用于在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超過預設門限時,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的模塊;和用于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的模塊,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使得在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可以實現隨機接入。雖然通過參照本發明的某些優選實施方式,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各中繼站分別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同步站,所述同步站根據各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選擇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根據所述同步站所選擇的站點和該同步站的類型完成所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站為低能力中繼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并且所述同步站為基站,則該基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4.4艮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才幾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所述同步站自身,并且所迷同步站為基站,則該基站直接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并且所述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則該高能力中繼站為所述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并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轉發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和所述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選擇的站點為所述同步站自身,并且所述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則該高能力中繼站為所述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將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轉發給基站;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7.根據權利要求2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低能力中繼站、或高能力中繼站。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和所述中繼站發送的接入請求為初始測距碼。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的初始測距碼與所述中繼站的初始測距碼位于不同區間。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能力中繼站在收到來自所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后,先判斷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再將該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所述同步站。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站根據各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選擇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的步驟中包含以下子步驟所述同步站在自身收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后等待預定時長;如果等待預定時長后,所述同步站未收到該新接入節點的由所述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報告消息告知的接入請求,則選擇自身為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否則,根據各低能力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接入請求選擇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12.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質量的評價指標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組合信號強度、信號與所述低能力/高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以及信號與所述低能力/高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能力中繼站向所述同步站發送的報告消息中包含以下參數接收信號強度參數P、該新接入節點相對所述低能力中繼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和該新接入節點相對所述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AF。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站選擇對應于Uv;.A7;i/c值最小的站點作為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i=0-1,…,k,k為轉發所述接入請求的低能力中繼站個數;其中,lA/。.Ar。i/尸o對應的站點為所述同步站自身,尸。="、'+尸—o炎",尸汰、'為該同步站自身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強度,尸—o,"為大于o的固定參數,A/o為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同步站的載波頻率偏差,Ar。為該新接入節點相對該同步站的時間同步偏差,當i不等于O時,《為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強度,A,為該新接入節點相對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的栽波頻率偏差,A7;為該新接入節點相對第i個低能力中繼站的時間同步偏差。15.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同步站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則所述同步站根據該低能力中繼站的參數調節所述新接入節點用于隨機接入的信號參數。16.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同步站選擇的站點為同步站本身,則所述同步站根據自身的參數調節所述新接入節點用于隨機接入的信號參數。17.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低能力中繼站通過其他低能力中繼站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所述同步站,并且該新4妻入節點的接入過程中需要與該同步站進行交互,則該同步站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和所述其他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18.—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新接入節點、至少一個中繼站和至少一個同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站包含轉發模塊,用于將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所述同步站;所述同步站包含選擇模塊,用于根據各中繼站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選擇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所述同步站根據所選擇的站點和自身的類型完成所述新接入節點的接入。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站為低能力中繼站。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同步站為基站,則該同步站還包含交互模塊,用于為所述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在所述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低能力中繼站時,通過該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同步站為基站,則所述交互模塊在所述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該同步站自身時,直接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22.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同步站為高能力中繼站,則該系統還包含基站;所述同步站還包含分配模塊,用于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如果所述選擇才莫塊所選擇的站點為4氐能力中繼站,則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和所述低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l妾入節點的4妾入。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選擇模塊所選擇的站點為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自身,則所述基站通過該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24.根據權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項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能力中繼站還包含判斷模塊,用于在所述低能力中繼站接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后,判斷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如果是,則指示所述轉發模塊通過報告消息將該接入請求告知所述同步站。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低能力中繼站、或高能力中繼站。26.—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如果高能力中繼站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超過預設門限,則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并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時,還執行以下步驟根據收到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向所述新接入節點發送接入響應消息。28.根據權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低能力中繼站、或高能力中繼站。29.—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含基站、高能力中繼站、和至少一個新接入節點;所述高能力中繼站包含用于判斷收到的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是否超過預設門限的模塊;用于在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超過預設門限時,為該新接入節點分配用于發送測距請求消息的帶寬的模塊;和用于將由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測距請求消息發送給基站的模塊;所述基站通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與所述新接入節點進行交互,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30.根據權利要求29所述的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力中繼站還包含用于在收到來自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時,根據該接入請求的信號質量向該新接入節點發送接入響應消息的模塊;所述新接入節點為移動終端、低能力中繼站、或高能力中繼站。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公開了一種新接入節點隨機接入的方法及其系統,使得在中繼站覆蓋范圍內的新接入節點可以實現隨機接入。本發明中,在新接入節點處于中繼站覆蓋的范圍時,由各中繼站將該新接入節點發送的接入請求通過報告消息告知同步站,同步站比較各中繼站轉發的和自身收到的來自同一新接入節點的接入請求,選擇接收接入請求信號質量最好的站點,并根據所選擇的站點和同步站自身類型完成該新接入節點的接入。文檔編號H04W88/04GK101146337SQ20061015339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申請日期2006年9月15日優先權日2006年9月15日發明者馮淑蘭,政尚,張愛民,江李,魯艷玲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