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攝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包括能在覆蓋攝像透鏡的第一位置和敞開攝像透鏡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的透鏡蓋的攝像設備。當拍攝時,通過將透鏡蓋移動到第二位置來露出攝像透鏡,在不拍攝時,通過將透鏡蓋移動到第一位置來保護攝像透鏡。
背景技術:
例如,日本特開2005-115109號公報公開了背景技術中該種攝像設備。該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能穩定地執行平滑的打開-關閉操作、薄且易于在主體部分安裝的滑動蓋,以及一種包括該滑動蓋的電子設備(下文中被稱為第一背景技術例)。涉及該第一背景技術例的滑動蓋包括覆蓋外板;結構件,其固定到該覆蓋外板的背面;保持構件,其以可動的方式位于該覆蓋外板和該結構件之間的空間中;以及肘節機構,其設置在該保持構件和該覆蓋外板或者該結構件之間。保持構件設置有兩個相互平行延伸的導軌(rack)和沿著與兩端的導軌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引導部。此外,保持構件包括保持板;偶數個小齒輪(pinion gear),其以可自由轉動的方式被保持板支撐且互相配合;引導體,被保持板支撐,且其位置使得偶數個小齒輪保持在引導體和容納盤之間。偶數個小齒輪中位于兩端的小齒輪與導軌配合,引導體以可自由滑動的方式與引導部接合,以使在保持構件的移動范圍的大約中點處反轉肘節機構對保持構件的施力方向。
根據具有日本特開2005-115109號公報的上述結構的滑動蓋,可獲得以下效果。具體地,所有的必需構件都由覆蓋外板和固定到覆蓋外板的背面的結構件支撐,所以在滑動蓋所安裝的主體部分側沒有構件,從而無需給主體部分側設置用于布置滑動蓋用的構件的空間。因此,主體部分可以為小尺寸(見說明書中的段落 )。
例如,日本特開2000-305131號公報公開了背景技術中該種攝像設備的另一個例子。該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打開和關閉透鏡蓋以在不使用時保護照相機等的透鏡的打開-關閉機構(在下文中被稱為第背景技術:
例)。根據該第背景技術:
例的透鏡蓋打開-關閉機構包括滑蓋、一對小齒輪、桿和施力構件。滑蓋以可滑動的方式被支撐,相對于該可滑動方向在兩側的部分具有一對導軌部。該對小齒輪被配合成與滑蓋的導軌部相對應。桿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到小齒輪中的一個。施力構件沿一個方向對桿施力。
根據具有日本特開2000-305131號公報的上述結構的透鏡蓋打開-關閉機構,期望獲得如下的效果等。具體地,主要的機構構件可容納在移動蓋的空間部分中,從而能提供緊湊的肘節型打開-關閉機構。因此,透鏡蓋打開-關閉機構能在無需大改變照相機等光學設備本身尺寸的情況下裝配入機殼(見說明書中的段落 )。
此外,例如,日本特開2004-180137號公報公開了背景技術中該種攝像設備的第三個例子。該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諸如數字照相機的攝像設備,在該攝像設備中,顯示被攝體的被攝體顯示部分布置在攝像透鏡附近,該被攝體顯示部分能用作取景器(下文中被稱為第三背景技術例)。在該專利文件中說明的攝像設備包括機殼,在其中攝像透鏡的面對被攝體的物鏡設置在前表面;蓋,其在覆蓋物鏡的位置和打開物鏡的位置之間以可在若干階段中移動的方式安裝到機殼;以及被攝體顯示裝置,其顯示被攝體。在蓋打開時的第一階段,物鏡打開,在蓋打開時的第二、第三階段或者更高階段,被攝體顯示裝置打開。
根據具有日本特開2004-180137號公報的上述結構的攝像設備,能獲得以下的效果等。在打開時的第一階段能進行正常攝影,在打開時的第二、第三階段或者更高階段能進行自拍。因此,可用一個蓋來保護物鏡和被攝體顯示裝置二者,可使能執行自拍的照相機外觀簡化,從而能防止損害可操作性(見說明書中的段落 )。
然而,在關于第一和第背景技術:
例的情況中,設置布置在透鏡蓋內側的齒輪機構以打開和關閉透鏡蓋。通常,由齒輪機構傳送的動力程度根據所用齒輪的強度而不同,所以為了傳送某程度的動力,有必要使齒輪的厚度相應地厚。因此,不利之處在于,包括齒輪機構的透鏡蓋制得厚,從而整個攝像設備不能制得足夠薄。
此外,根據第三背景技術例,在蓋的內表面上設置多個半圓形凸部,在每個半圓形凸部上安裝由無紡布制成且形成為環形的除異物構件,并使該除異物構件與機殼的前表面相接觸地滑動。因此,在該第三背景技術例以及第一和第背景技術:
例中有個缺點,即,透鏡蓋制得厚,從而攝像設備整體不能制得足夠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者已經認識到,關于背景技術中的攝像設備,透鏡蓋制得厚,整個設備增大,從而阻止了攝像設備整體制得薄或小。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攝像設備包括機殼,在該機殼中容納具有露出于前表面的面對被攝體的攝像透鏡的透鏡裝置;以及透鏡蓋,其安裝到該機殼,可在覆蓋該攝像透鏡的第一位置和打開該攝像透鏡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透鏡裝置包括透鏡筒,該透鏡筒以固定的和/或可移動的方式支撐包括該攝像透鏡的透鏡系統,該透鏡筒的最前部與該攝像透鏡相比向前突出;臺階部分設置在該機殼的該前表面的容納該透鏡裝置的部分處,其對應于該透鏡筒的最前部和該攝像透鏡之間的臺階高度差;以及隆起部分設置在該透鏡蓋上,其突出到該臺階部分內以消除該透鏡蓋和該機殼之間的空隙。
根據攝像設備的實施例,由于對應于透鏡筒的最前部和攝像透鏡之間的臺階高度差的臺階部分設置在機殼的前表面容納透鏡裝置的部分處,所以透鏡蓋能制得薄且重量輕。而且,可通過使機殼的上部比其下部薄而使整個攝像設備設計出色,并且在漂亮的外觀以外還能給使用者穩定的感覺。因此,可提供整個設備的尺寸和重量減輕的用戶友好型的攝像設備。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攝像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分解透視圖。
圖2是從后側看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透鏡裝置、平面顯示面板等的透視圖。
圖3是示出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透鏡裝置、前殼、透鏡蓋等的分解透視圖。
圖4是當透鏡蓋被移動到覆蓋攝像透鏡的第一位置時從前側看根據攝像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透視圖。
圖5是圖4中所示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透視圖,在該圖中攝像透鏡已經通過將透鏡蓋移動到第二位置而被打開(被露出)。
圖6是圖4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后視圖。
圖7是圖4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俯視圖。
圖8是沿橫向以截面示出圖4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說明圖。
圖9是從前側看圖4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透鏡裝置的透視圖。
圖10是從后側看圖9中的透鏡裝置的透視圖。
圖11是以沿與攝像透鏡的光軸垂直的垂直方向以截面示出圖9中的透鏡裝置的剖視圖。
圖12是沿與攝像透鏡的光軸平行的垂直方向以截面示出圖9中的透鏡裝置的剖視圖。
圖13是用于說明圖9中的透鏡裝置的透鏡系統的說明圖。
圖14是示出圖9中的透鏡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圖15是關于圖9中的透鏡裝置的照相機抖動校正裝置的透視圖。
圖16是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前殼的前視圖。
圖17是從后側看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前殼的透視圖。
圖18是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透鏡蓋的后視圖。
圖19是示出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前殼和透鏡蓋之間的關系的說明圖,其中,透鏡蓋在第二位置。
圖20是示出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前殼和透鏡蓋之間的關系的說明圖,其中,透鏡蓋在第一位置。
圖21是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臂構件的透視圖。
圖22是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引導構件的透視圖。
圖23是引導構件已被安裝到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前殼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24是臂構件與圖23中的引導構件接合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25是當圖23中的引導構件與臂構件接合時透鏡蓋在第二位置的說明圖。
圖26是通過從圖25所示狀態移動臂構件而使透鏡蓋移動到第一位置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27是圖24中的前殼等的俯視圖。
圖28是圖24中的前殼等的仰視圖。
圖29A和29B示出圖24中的前殼,其中,圖29A是左側視圖,圖29B是右側視圖。
圖30是圖24中的E-E線的放大截面圖。
圖31A和31B說明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前殼和透鏡蓋之間的關系,其中圖31A是透鏡蓋在第二位置的關于第一部分的狀態的說明圖,圖31B是透鏡蓋在第一位置的關于第一部分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32A至32C說明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前殼和透鏡蓋之間的關系,其中圖32A是透鏡蓋在第二位置的關于第二部分的狀態的說明圖,圖32B是透鏡蓋在第一位置的關于第二部分的狀態的說明圖,以及圖32C是透鏡蓋在第一位置的關于第三部分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33A至33C說明圖1中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前殼和透鏡蓋之間的關系,其中圖33A是前殼的設置有臺階部分的部分的說明圖,圖33B是前殼的未設置臺階部分的部分的說明圖,以及圖33C是前殼未設有臺階部分的情況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簡化的結構獲得設計優良的用戶友好型攝像設備。在機殼的前表面中容納透鏡裝置的部分,設置對應于透鏡筒的最前部和攝像透鏡之間的臺階高度差的臺階部分。此外,在透鏡蓋上設置突出到臺階部分內以消除透鏡蓋和機殼之間的空隙的隆起部分。
參考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圖1到圖33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具體地,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攝像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數字靜物照相機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從后側看透鏡裝置、平面顯示面板等的透視圖。圖3是以分解的方式示出機殼、透鏡蓋等的透視圖。圖4是從前側看當攝像透鏡被透鏡蓋覆蓋時數字靜物照相機的透視圖。圖5是通過移動透鏡蓋露出攝像透鏡的透視圖。圖6是后視圖,圖7是俯視圖,圖8是剖視圖。
圖9是與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攝像設備相關的透鏡裝置的第一個例子從前側看的透視圖。圖10是從后側看的透視圖。圖11是以攝像透鏡的表面方向的截面示出的垂直剖視圖。圖12是以與攝像透鏡的表面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示出的垂直剖視圖。圖13是透鏡系統的說明圖。圖14是分解透視圖。圖15是透鏡裝置的照相機抖動校正裝置的透視圖。圖16是機殼的前殼的前視圖。圖17是從后側看前殼的透視圖。圖18是透鏡蓋的后視圖。圖19是示出通過移動透鏡蓋使前殼中的攝像透鏡開孔被打開的狀態的透視圖。圖20是示出攝像透鏡開孔被覆蓋的狀態的透視圖。
圖21是示出與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攝像設備相關的臂構件的第一個例子的透視圖。圖22是引導構件的透視圖。圖23是示出引導構件安裝到前殼的狀態的后視圖。圖24是示出進一步安裝臂構件的狀態的后視圖。圖25是示出攝像透鏡開孔打開的狀態的透視圖。圖26是示出攝像透鏡開孔關閉的狀態的透視圖。圖27是前殼的俯視圖。圖28是前殼的仰視圖。圖29A和29B是左、右側視圖。圖30是圖24的E-E線截面圖。圖31A和31B是以攝像透鏡的部分截面示出的透鏡蓋等的說明圖。圖32A、32B和32C是以透鏡蓋的支架(bracket)的部分截面示出的透鏡蓋等的說明圖。圖33A、33B和33C是前殼的形狀的說明圖。
圖1到圖8示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攝像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數字靜物照相機1。數字靜物照相機1使用半導體記錄介質作為信息記錄介質。通過使用CCD(固態攝像裝置),從被攝體得到的光學圖像被轉換成電信號,以在半導體記錄介質中記錄以及在諸如液晶顯示器等作為顯示設備的平面顯示面板2上顯示。
如圖1和其它圖所示,數字靜物照相機1包括機殼3、透鏡裝置5、平面顯示面板2、控制裝置6、透鏡蓋8、以及在圖中未示出的電池電源等。透鏡裝置5捕獲以光的形式發送到作為成像器的CCD 4的對象圖像。平面顯示面板2是包括液晶顯示器等的顯示設備,其根據從CCD 4輸出的圖像信號顯示圖像。控制裝置6控制透鏡裝置5的操作和平面顯示面板2的顯示等。透鏡蓋8打開和關閉透鏡裝置5的攝像透鏡7。
形成為矩形的扁平容器的機殼3包括沿前后方向配合在一起的前殼10和后殼11、以及將由前殼10和后殼11形成的空間部分分成前部和后部的主構架12等。透鏡蓋8以沿上下方向可滑動的方式安裝到前殼10的前表面。
如圖16、17和其它圖所示,前殼10由沿橫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的淺容器形成。具體地,前殼10具有大致矩形的前表面部分10a;分別與前表面部分10a的頂部和底部連續的、以90度直立起來的上表面部分10b和下表面部分10c。此外,前殼10具有與前表面部分10a的左右以及與下表面部分10c的頂部和底部連續的、以90度直立起來的左側面部分10d和右側面部分10e。在前殼10的前表面部分10a中設置多個(本實施例中是四個)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開口部分14a、14b、14c和14d。在前表面部分10a沿上下方向的大約中間處,沿左右方向以適當的間隔布置該四個開口部分14a到14d。
此外,在前殼10的前表面部分10a的開口部分14a到14d的旁邊設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分15a、15b、15c和15d。設置突出部分15a到15d以支撐在透鏡蓋8側的構件,由此防止前表面部分10a的表面被透鏡蓋8上的構件擦傷。突出部分15a到15d中的每個由弧形突出部分形成,其頂部由透鏡蓋8上的構件以可滑動的方式線接觸。此外,通過使前殼10的前表面部分10a沿橫向的中間部以弧的形式稍微突出而使該前表面部分10a形成為柱狀彎曲表面。
在前殼10的前表面部分10a的右上部分設置有透鏡開孔16,其用于露出透鏡裝置5的攝像透鏡7;閃光開孔18,其用于露出閃光設備17的發光部分17a;開孔19,其用于露出自動聚焦機構的光發射/光接收部分;以及輥開孔20,其用于通過稍后提到的支撐輥。透鏡開孔16設在前表面部分10a的右上角附近,在透鏡開孔16內側以圍繞透鏡開孔16的周緣的方式從上面看依次布置有閃光開孔18、開孔19和輥開孔20。與這些開孔16、18、19和20有關地,在前表面部分10a的右上部設置表面比其它部分的表面低一臺階的臺階部分21。
前殼10的前表面部分10a的臺階部分21對應于透鏡裝置5的攝像透鏡7的一側的形狀而設置。尺寸對應于透鏡蓋8的移動(transfer)量和發光部分17a的尺寸的臺階部分21形成為沿橫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凹部。在臺階部分21的底面部分設置有整個透鏡開孔16、整個開孔19以及閃光開孔18的大部分。在從前表面部分10a的表面到臺階部分21的底面部分連續的傾斜的斜坡部分21a和21b上,設置有閃光開孔18的部分和整個輥開孔20。此外,第一開口部分14a的上部和第二開口部分14b的上部到達臺階部分21的斜坡部分21b,用于通過支撐輥的缺口14e設置在第一開口部分14a的上部。
在前殼10的上表面部分10b中設置有已以弧的形式被切掉以容納開關保持架23的上缺口部分24a。此外,在下表面部分10c中設置有用于露出三角架螺釘孔(tripod screw hole)的第一下缺口部分24b和用于露出電連接到外部電子設備等的連接器的第二下缺口部分24c。另外,在左側面部分10d中設置有與打開和關閉容納電源電池的電池容納部分的蓋相配合的側缺口部分24d。
引導構件26固定到前殼10的內表面并與之一體形成。引導構件26具有圖22所示的結構。具體地,引導構件26包括導軌部分26a,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固定部分26b,其在多個位置形成,沿左右方向與導軌部分26a相連;以及臂部26c,其與導軌部分26a的上部相連,沿橫向伸出。在導軌部分26a和每個固定部分26b之間設置適當大小的臺階高度差,由此將導軌部分26a提到預定高度且設定導軌部分26a和前殼10之間的空隙。
引導構件26的導軌部分26a設置有沿上下方向有預定間隔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兩個引導槽27a和27b。該兩個引導槽27a和27b彼此平行且布置成沿左右方向稍微偏移。此外,如圖17、27和28所示,臂部26c的頂端經過并超出前殼10的左側面部分10d地向后伸出,左側的接合片26d由突出部分形成。對應于接合片26d,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連接板28固定到前殼10的右側面部分10e。
接合片28a的每個設在連接板28沿縱向的兩端。后殼11與前殼10借助兩個右接合片28a和28a以及左接合片26d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因此,通過用固定螺釘的緊固機構緊固和固定每個接合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裝配前殼10和后殼11。
臂構件29與固定到前殼10的內表面的引導構件26以可沿上下方向滑動的方式接合。臂構件29具有如圖21所示的結構。具體地,臂構件29包括固定部分29a、第一臂部29b、第二臂部29c、施力片29d和輔助臂部29e。固定部分29a固定到透鏡蓋8。第一臂部29b與固定部分29a相連且向上延伸。第二臂部29c與固定部分29a相連且向下延伸。施力片29d類似地與固定部分29a相連且向下延伸。輔助臂部29e沿與兩臂部29b和29c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在臂構件29的固定部分29a中設置有固定螺釘所插入的兩個插入孔30a和30b和用來卡定扭轉彈簧的一端的卡定孔31。在兩個插入孔30a和30b之間沿橫向設置有預定的間隔,卡定孔31布置在第一插入孔30a外側。在臂構件29的第一臂部29b的頂端設置有朝表面側突出的第一接合銷32a,在第二臂部29c的頂端類似地設置有朝表面側突出的第二接合銷32b。第一接合銷32a和第二接合銷32b沿透鏡蓋8移動方向的長度T設成大于透鏡蓋8沿該移動方向的長度(高度)H。
臂構件29的施力片29d產生對臂構件29朝引導構件26施力的彈簧力。在施力片29d的頂端設置有與主構架12上的構件滑動接觸的被壓部分33。此外,在輔助臂部29e的端部設置有固定螺釘所插入的第三插入孔30c。前殼10的內側布置成具有該結構的臂構件29在所布置的位置與透鏡蓋8連接,從而可與透鏡蓋8一體地滑動。
例如,諸如不銹鋼等金屬適合用作前殼10、稍后提及的后殼11、引導構件26和臂構件29的材料。應該理解的是,也能使用其它金屬,還能使用工程塑料等。特別地,關于臂構件29,優選的是使用具有優良彈簧性能的片彈簧作為實施例。
透鏡蓋8具有如圖3、31、32和其它圖所示的結構。具體地,透鏡蓋8包括裝飾板35、粘合薄片36、構架37、擦拭構件38等。由矩形扁平板形成的裝飾板35包括大致矩形的前表面部分35a、以及繞前表面部分35a的四邊的邊框部分35b。此外,在前表面部分35a的較低側設置有沿縱向連續的裙狀控制部分8a。如圖4和5所示,裝飾板35的控制部分8a具有提高裝飾質量的功能,并具有用作滑動透鏡蓋8用的鈕或者把手的功能。
在裝飾板35的邊框部分35b的上側設置有隆起部分39,該隆起部分39通過朝臺階部分21突出而消除裝飾板35和前殼10之間的空隙。隆起部分39具有與前殼10的臺階部分21的形狀對應的形狀。具體地,隆起部分39形成為使得在透鏡蓋8從覆蓋攝像透鏡7的第一位置移動到打開攝像透鏡7的第二位置的同時,隆起部分39在臺階部分21內部隨之移動,因此,隆起部分39消除了透鏡蓋8和前殼10的臺階部分21之間的空隙。
此外,如圖3、18和其它圖所示,在裝飾板35的隆起部分39的內側以可自由轉動的方式支撐兩支撐輥40和40。設置該兩支撐輥40和40以防止透鏡蓋8在前殼10的臺階部分21下落,通過與臺階部分21的底面部分接觸地滾動而具有防止透鏡蓋8的姿勢改變的功能。以對稱的方式設置該兩支撐輥40和40,且在該兩支撐輥40和40之間設置有透鏡開孔16。每個支撐輥40具有穿過帶有軸承部分41的中心部的轉軸部分,該軸承部分41設置在裝飾板35上且以可自由轉動的方式支撐轉軸部分的兩端。
工程塑料適用于具有該結構的裝飾板35減小重量。然而,應該理解的是,也能使用鋁合金和其它金屬材料。構架37和擦拭構件38容納在前表面部分35a的后部和裝飾板35的框架部分35b的內部。透鏡蓋8的構架37借助一體形成的粘合薄片36緊固到裝飾板35的背面。
如圖3、18和其它圖所示,構架37由比裝飾板35的前表面部分35a略小的大致矩形板形成,在沿高度方向的大約中部設置三個支架片43a、43b和43c以及一個支架凸部44,這示出了支架的具體例子。支架片43a到43c和支架凸部44以與設置在前殼10中的四個開口部分14a到14d的間隔大致相同的間隔設置。通過在預定的位置對構架37開U形切口和通過將U形切口的內部部分彎曲成L形以直立來形成三個支架片43a到43c。此外,通過在構架37的內表面上的右上位置設置軸狀凸部來形成支架凸部44。
在三個支架片43a到43c的頂面和支架凸部44的端面設置螺釘孔45。裝配時,這三個支架片43a到43c和支架凸部44分別插入前殼10中對應的四個開口部分14a到14d,各端部朝前殼10的內側突出。如圖24到26所示,緊固板47通過固定螺釘48固定到第一支架片43a。同樣,臂構件29的固定部分29a通過固定螺釘48固定到第二支架片43b和第三支架片43c。此外,如圖30所示,輔助臂部29e通過固定螺釘48固定到支架凸部44。
于是,設置在臂構件29的第一臂部29b處的第一接合銷32a以可滑動的方式與保持在前殼10內側的引導構件26的第一引導槽27a接合。此外,設置在臂構件29的第二臂部29c處的第二接合銷32b以可滑動的方式與引導構件26的第二引導槽27b接合。此外,扭轉彈簧49的一側的彈性片鎖定在臂部29b的卡定孔31中。扭轉彈簧49的另一側的彈性片鎖定在直立于前殼10的內部表面上的彈簧接收銷51上。扭轉彈簧49具有給透鏡蓋8的滑動運動以咔嗒感覺以及在運動結束時施加肘節力的功能。
在支架片43a到43c和支架凸部44突出的構架37的表面上,在這些支架附近,設置四個滑動薄片52。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四個滑動薄片52通過粘合劑等緊固機構固定到構架37。四個滑動薄片52設置在對應于四個突出部分15a到15d的位置,該四個突出部分15a到15d設置在前殼10的前表面部分10a中。例如,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片適合用作滑動薄片52的材料,然而,只要表面摩擦阻力低,材料并不限于此。
因此,當透鏡蓋8被移動時,突出部分15a到15d與滑動薄片52相接觸地線性滑動,從而減少摩擦力阻力,防止前殼10的表面被擦傷。在支架片43a到43c等突出的構架37的表面上,通過例如粘合劑等緊固機構固定擦拭薄片38。
使擦拭薄片38與前殼10的表面軟接觸,以擦掉其表面上的外界顆粒、灰塵等。擦拭薄片38具有與構架37大致相似的外部形狀,然而,在擦拭薄片38的內側設置有用于露出構架37的支架片43a到43c和支架凸部44以及滑動薄片52的通孔53a、53b、53c、53d和53e。因此,在通過必要的支架等和露出滑動薄片52的同時,擦拭薄片38的整個表面與前殼10的表面接觸。因此,當透鏡蓋8滑動運動時,前殼10被擦拭薄片38的整個表面擦拭。
前面已提及的兩個接合銷32a和32b以及兩個引導槽27a和27b構成以可滑動的方式連接臂構件29和引導構件26的滑動連接機構。在本實施例中,已說明臂構件29設置有兩個接合銷32a和32b以及引導構件26設置有兩個引導槽27a和27b的例子。然而,應該理解的是,臂構件29可以設置有引導槽,引導構件26可以設置有接合銷。此外,設置的接合銷和引導槽的數量可以是各一個,也可以是各三個或者更多。此外,前面提到的設置在前殼10、臂構件29和引導構件26中的三個支架片43a到43c、支架凸部44和開口部分14a到14d,以及滑動連接機構構成蓋移動機構。
因此,如圖4、20、24和26所示,當透鏡蓋8處于上側的第一位置時,攝像透鏡7完全關閉,從而保護攝像透鏡7。另一方面,如圖5、19和25所示,當透鏡蓋8移動到在下側的第二位置時,攝像透鏡7完全露出,電源開關接通,使得能夠拍攝。
如圖1、6和8所示,用于露出作為顯示設備的平面顯示面板2的顯示面的四方形開窗61設置在后殼11中。在后殼11的背面中制造大開口以提供開窗61,在開窗61中布置平面顯示面板2。平面顯示面板2包括具有與開窗61對應的尺寸的液晶顯示器和裝配到液晶顯示器內表面上的背光燈。保護板63布置在平面顯示面板2的顯示面側并與后者之間夾著密封構架62,保護板63的周緣與開窗61的內表面接觸。此外,如圖2所示,保持平面顯示面板2的LCD構架64布置在平面顯示面板2的背面側。
此外,在后殼11中設置各種操作開關。在適當的位置布置有模式選擇鈕65、變焦按鈕66、屏幕顯示按鈕67、菜單按鈕68、方向鍵69、屏幕按鈕70等。模式選擇鈕65選擇功能模式(靜物圖像,運動圖像,重放等)。變焦按鈕66執行變焦操作。屏幕顯示按鈕67執行屏幕顯示。菜單按鈕68選擇各種菜單。方向鍵69移動菜單選擇光標等。屏幕按鈕70切換屏幕尺寸和刪除屏幕。此外,在后殼11的平面顯示面板2側的一端制有內部包含揚聲器的揚聲器孔71。同樣,用于帶子的支撐金屬片72安裝到與后殼11的揚聲器孔71相對側的一端。
具有布置在下方的CCD 4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光軸L的透鏡裝置5容納在劃分后殼11和前殼10之間的空間的主構架12的前表面上的一個側部中。此外,安裝到主構架12的有控制裝置6,其通過在印刷電路板上安裝預定的微型計算機、電阻、電容、其它電子元件等而制成;閃光設備74等。
控制裝置6與透鏡裝置5并排布置,閃光設備74布置在它們上方。閃光設備74包括在前殼10的前表面上露出的發光部分74a、驅動將被控制的發光部分74a的驅動單元74b、向驅動單元74b提供預定電力的電容74c等。閃光設備74的發光部分74a和透鏡裝置5的成像透鏡7分別裝配到設置在前殼10中的相應位置的透鏡開孔16和閃光開孔18。
此外,如圖4、5、7和其它圖所示,在機殼3的上表面設置有接通/斷開電源的電源按鈕75、開始和結束拍攝的拍攝按鈕76、通過在照相機發生抖動時操作透鏡裝置5的圖像穩定器而使圖像穩定的照相機抖動校正控制按鈕77,等等。此外,內部含有麥克風的麥克風孔78設置在機殼3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處。電源按鈕75、拍攝按鈕76和照相機抖動校正控制按鈕77都安裝到安裝于機殼3上的開關保持架79。此外,在開關保持架79中還制出麥克風孔78,內置的麥克風固定到該開關保持架79。
如圖1、3、9到15所示,涉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攝像設備的透鏡裝置5包括透鏡系統81、透鏡筒82、C CD(固態攝像裝置)4、圖像穩定器83等。透鏡系統81具有五組透鏡,其中,多個透鏡布置在相同的光軸L上。透鏡筒82以固定或可動的方式支撐該透鏡系統81的透鏡。CCD(固態攝像裝置)4是布置在透鏡系統81的光軸L上和固定到透鏡筒82的成像器的具體例子。圖像穩定器83安裝到透鏡筒82,穩定透鏡系統81的圖像。
如圖13所示,透鏡裝置5的透鏡系統81被構造成具有五組透鏡85到89的可伸縮鏡頭,其中,五個透鏡組布置在相同的光軸L上。在該五組透鏡85到89中,位于端部的第一組透鏡85包括第一透鏡7,其是面對對象的攝像透鏡;棱鏡85A,布置成與該攝像透鏡7的對象相對;以及第二透鏡85B,其面對該棱鏡85A。棱鏡85A由橫截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狀的三角棱鏡形成;攝像透鏡7面對相互臨近且以90°轉動移位的兩個面中的一個,第二透鏡85B面對另一個面。
關于該第一組透鏡85,通過攝像透鏡7的光從一個表面進入棱鏡85A。然后,在相對于光軸L傾斜45°的反射面上反射該光,以使該光沿彎曲90°的方向前進。隨后,該光在從另一表面射出后通過第二透鏡85B;最后沿光軸L朝第二組透鏡86前進。第二組透鏡86是第三透鏡86A和第四透鏡86B的組合,構造成沿光軸L可移動。通過第二組透鏡86的光進入第三組透鏡87。
第三組透鏡87由固定到透鏡筒82的第五透鏡構成。在第三組透鏡87的后方布置有由第六透鏡形成的第四組透鏡88。在第四組透鏡88和第三組透鏡87之間布置有能調節通過透鏡系統81的光量的光圈機構90。第四組透鏡88構造成在光軸L上可移動。在第四組透鏡88的后方布置有由第七透鏡89A和稍后說明的校正透鏡89B形成的第五組透鏡89。在第五組透鏡89的構件中,第七透鏡89A固定到透鏡筒82,校正透鏡89B以可移動的方式布置在該第七透鏡89A的后方,此外,CCD 4布置在校正透鏡89B的后方。
第二組透鏡86和第四組透鏡88可沿光軸方向獨立地移動以及分別可沿光軸L移動。通過沿預定方向移動第二組透鏡86和第四組透鏡88,能進行變焦調節和焦距調節。具體地,在變焦時,通過將第二組透鏡86和第四組透鏡88從廣角到遠攝地(from wide totelephoto)移動來進行變焦調節。同樣,在聚焦時,通過從廣角到遠攝地移動第四組透鏡88,可進行焦距調節。
CCD 4固定到CCD適配器并通過該CCD適配器安裝到透鏡筒82。在CCD 4前面布置有濾光器91,在濾光器91和第七透鏡89A之間布置具有校正透鏡89B的圖像穩定器83。稍后說明的圖像穩定器83穩定由透鏡系統81等的振動而變模糊的所拍攝的圖像。在其正常狀態下,校正透鏡89B安裝成使其光軸與透鏡系統81的光軸L重合。當圖像由于照相機體等的振動而在CCD 4的聚焦屏上變模糊時,通過沿與光軸L垂直的兩個方向(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移動校正透鏡89B的圖像穩定器83來穩定在聚焦屏上變模糊的圖像。
如圖9、12和14所示,具有上述結構的保持透鏡系統81的透鏡筒82包括通過沿上下方向一個疊一個地布置而結合和組裝的上鏡筒93、中鏡筒94和下鏡筒95。上鏡筒93由前面上部設置有開窗96和下表面設置有開口部分的機殼形成。第一組透鏡85的攝像透鏡7安裝到開窗96,且攝像透鏡7通過安裝到其前表面的裝飾板97安裝到上鏡筒93。在上鏡筒93內固定有布置在攝像透鏡7的背面的棱鏡85A和布置在棱鏡85A的下表面上的第二透鏡85B,在棱鏡85A和背面之間有遮光板98。
在上鏡筒93內部以與沿透鏡筒82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透鏡系統81的光軸L平行的方向可移動的方式支撐第一可動保持架101。在第一可動保持架101中設置有沿上下方向穿過的通孔,第二組透鏡86固定到該通孔。第一可動保持架101構造成借助安裝到上鏡筒93的變焦驅動機構102在預定范圍內沿透鏡系統81的光軸L的方向可前后移動。
變焦驅動機構102包括變焦電動機103、設置為該變焦電動機103的轉軸的進給螺桿軸104、與該進給螺桿軸104接合的進給螺母105,等等。變焦電動機103固定到U形第一支架106,突入該變焦電動機103的一端的進給螺桿軸104的兩端由第一支架106以可自由轉動的方式支撐。第一支架106通過示出緊固機構的具體例子的多個(在本實施例中是兩個)固定螺釘107安裝到上鏡筒93。
在第一支架106的已安裝狀態中,進給螺母105與進給螺桿軸104以可滑動的方式接合。進給螺母105被第一可動保持架101保持,其運動被限制在螺旋槽延伸的方向。此外,兩個引導軸108a和108b沿與光軸L平行的方向以可滑動的方式穿透第一可動保持架101。引導軸108a和108b二者在一側的端部由上鏡筒93保持,其在另一側的端部由中鏡筒94保持。
因此,當變焦電動機103被驅動時,進給螺桿軸104的轉動力經由進給螺母105被傳送到第一可動保持架101。此時,進給螺母105相對于在預定位置被驅動和轉動的進給螺桿軸104沿軸向相關地移動。結果,第一可動保持架101和進給螺母105一起移動,從而使第二組透鏡86對應于變焦電動機103的轉動方向選擇性地沿靠近第一組透鏡85的方向或者沿靠近第三組透鏡87的方向移動。在該情況下,保持第二組透鏡86的第一可動保持架101由兩個引導軸108a和108b沿與光軸L平行的方向引導,因此能在光軸L上精確地移動。
布置在第三組透鏡87下方、固定到中鏡筒94并被中鏡筒94保持的光圈機構90包括葉片構件111,其自由地調整窗孔面積;葉片按壓板112,其以可移動的方式支撐該葉片構件111;步進電動機113,其打開和關閉葉片構件111,等等。步進電動機113固定到中鏡筒94的上表面側,電動機基座114布置在步進電動機113和該上表面側之間。下鏡筒95裝配在中鏡筒94的下方,上鏡筒93裝配到中鏡筒94上;這三個鏡筒通過多個(本實施例中是三個)沿上下方向穿過這三個鏡筒的固定螺釘115被緊固和固定,所以組合成結合體,由此構成透鏡筒82。
下鏡筒95由在其上表面、側面和下表面具有開口的機殼形成,在機殼內以可沿與透鏡系統81的光軸L平行的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撐第二可動保持架116。在第二可動保持架116中設置沿上下方向穿透的通孔,第四組透鏡88固定到該通孔。第二可動保持架116構造成通過安裝到下鏡筒95的聚焦驅動機構117,可在預定范圍內沿透鏡系統81的光軸L的方向前后移動。
聚焦驅動機構117包括聚焦電動機118、設置成該聚焦電動機118的轉軸的進給螺桿軸119、與該進給螺桿軸119接合的進給螺母120,等等。聚焦電動機118固定到U形的第二支架121,突入聚焦電動機118的一端的進給螺桿軸119的兩端由第二支架121以可自由轉動的方式支撐。第二支架121借助多個(在本實施例中是兩個)作為緊固機構的固定螺釘122安裝到下鏡筒95。
在第二支架121的被安裝的狀態中,進給螺母120與進給螺桿軸119以可滑動的方式接合。進給螺母120被第二可動保持架116保持,其運動被限制在螺旋槽延伸的方向。此外,兩個引導軸123(在圖11中僅示出其中一個)以可在與光軸L平行的方向滑動的方式穿透第二可動保持架116。兩個引導軸123在一側的端部由中鏡筒94保持,其在另一側的端部由下鏡筒95保持。
因此,當聚焦電動機118被驅動時,進給螺桿軸119的轉動力經由進給螺母120被傳送到第二可動保持架116。此時,進給螺母120相對于在預定位置被驅動和轉動的進給螺桿軸119沿軸向相關地移動。結果,第二可動保持架116和進給螺母120一起移動,從而使得第四組透鏡88對應于聚焦電動機118的轉動方向選擇性地沿靠近第三組透鏡87的方向或者靠近第五組透鏡89的方向而移動。在該情況下,保持第四組透鏡88的第二可動保持架116在與光軸L平行的方向由兩個引導軸123引導,因此能在光軸L上精確地移動。
CCD 4通過CCD適配器125安裝到下鏡筒95的下表面。CCD適配器125由在中部具有四方形開孔的板形成,由諸如粘合劑等緊固機構通過形狀類似四方形框的密封橡膠126將CCD 4一體地固定到CCD適配器125的一個表面。在CCD適配器125的另一表面上布置有遮光板127,在該遮光板中,濾光器91相互重合并通過濾波器按壓板128按壓而被固定。還有,在濾光器91布置在CCD適配器125內部的狀態下,CCD適配器125通過諸如固定螺釘等緊固機構安裝到下鏡筒95。
在下鏡筒95的側面中制成的開口部分130中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圖像穩定器83。圖像穩定器83具有如圖14和15所示的結構。圖像穩定器83包括上述的校正透鏡89B、第一移動框架131、第二移動框架132、固定底板133、致動器134、位置檢測器等。第一移動框架131支撐校正透鏡89B。第二移動框架132以沿與透鏡系統81的光軸L垂直的第一方向X可移動的方式支撐第一移動框架131。固定底板133以沿與光軸L垂直和與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可移動的方式支撐第二移動框架132。示出驅動器的具體例子的致動器134沿第一方向X移動第一移動框架131和沿第二方向Y移動第二移動框架132。位置檢測器檢測校正透鏡89B的位置。
當手的振動或者抖動傳到上述數字靜物照相機1的機殼3時,校正透鏡89B對應于此時的圖像模糊量通過沿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移動其位置來穩定模糊的圖像。該校正透鏡89B被固定到第一移動框架131。第一移動框架131包括環形透鏡固定部分131a,其中裝配校正透鏡89B;軛鐵固定部分131b,其形成為與該透鏡固定部分131a的一側相連,折疊成曲柄形式,在其上固定軛鐵136;等等。
透鏡固定部分131a具有與校正透鏡89B的形狀相對應的形狀,與校正透鏡89B的臺階部分15a接合的臺階部分以及與校正透鏡89B的兩表面寬度部分相對應的兩表面寬度部分設置在校正透鏡89B所裝配入的裝配孔的周緣上。在透鏡固定部分131a的兩表面寬度部分的外側設置有第一主軸承部分141和第一副軸承部分142。第一主軸承部分141具有兩個軸承片,在該兩軸承片之間沿第一方向X設置預定量的間隔;第一主引導軸143,其沿第一方向X穿透進入兩個軸承片。第一主引導軸143以壓配合的方式固定到兩個軸承片,其兩端從軸承片向外部伸出。
第一副軸承部分142設置有在其側上制成的軸承槽,第一副引導軸144與該軸承槽以可滑動的方式接合。此外,構成致動器134的一部分的軛鐵136通過諸如粘合劑或者固定螺釘等緊固機構固定到第一移動框架131的軛鐵固定部分131b。軛鐵136包括上片和下片,其彼此平行且以預定量的間隔相對;連接片,其把上片和下片連接到一起。形成為具有與內表面大致相同尺寸的矩形形狀的扁平磁體137和137通過諸如粘合劑等緊固機構固定到軛鐵136的上片和下片的內表面。
這兩個彼此垂直相對的磁體137和137和軛鐵136構成致動器134的磁路。具體地,具有一個軛鐵136和兩個磁體137和137的一個磁路構件用作第一驅動器的磁路和第二驅動器的磁路。
第二移動框架132由比第一移動框架131略寬的扁平板形成。第二移動框架132被裝配為面對第一移動框架131且配合在其下。在第二移動框架132的對應于第一移動框架131的配合孔的位置設置與配合孔大約相同尺寸的通孔。在第二移動框架132的上表面,設置有用于以沿第一方向X可滑動的方式支撐第一移動框架131的第二軸承部分。
第二軸承部分包括第二主軸承部分145,其以可自由滑動的方式支撐固定到第一移動框架131的第一主引導軸143;第二副軸承部分146,其以固定的方式支撐第一副引導軸144。在第一移動框架131已經被裝配到第二移動框架132上的狀態下,第二主軸承部分145設置在能支撐第一主引導軸143的兩端的位置。具體地,第二主軸承部分145包括支撐第一主引導軸143的兩端的兩個軸承片,且以向上突出的方式被設置在第二移動框架132的上表面上。第一主引導軸143的兩端以可滑動的方式插入第二主軸承部分145的兩個軸承片的軸承孔。
同樣,在第一移動框架131已經裝配到第二移動框架132上的狀態下,第二副軸承部分146設置在對應于第一副軸承部分142的位置。具體地,第二副軸承部分146包括支撐第一副引導軸144的兩端的兩個軸承片,第一副引導軸144的兩端固定到以壓配合的方式設置在這些軸承片中的軸承孔。第一副引導軸144以可自由滑動的方式插在設置在第一移動框架131的第一副軸承部分142中的軸承槽中。第一副引導軸144和第一主引導軸143被設成使它們的軸中心線相互平行,第一移動框架131被引導軸143和144二者引導以可沿第一方向X移動。
在第二移動框架132的下表面上設置第三軸承部分,該第三軸承部分用于沿與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以可滑動的方式支撐第二移動框架132。第三軸承部分包括第三主軸承部分147和第三副軸承部分148,在圖15和其它圖中僅示出它們的主要部分。第三主軸承部分147在第二移動框架132沿第一方向X的一端上,包括沿第二方向Y以預定量的間隔相互分離的兩個軸承片,且以向下突出的方式設置在第二移動框架132的下表面上。第三主軸承部分147的兩個軸承片各自設置有軸承孔,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主引導軸151的兩端以可滑動的方式插入這些軸承孔中。
同樣,第三副軸承部分148沿第一方向X設置在第二移動框架132的另一端的大約中心處。第三副軸承部分148設置有在其側面上制成的軸承槽。沿與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副引導軸152以可滑動的方式與第三副軸承部分148的軸承槽接合。第二主引導軸151和第二副引導軸152都固定到固定底板133。第二移動框架132被裝配成面對該固定底板133且在其上方配合。
固定底板133包括在尺寸上對應于第二移動框架132的移動框架支撐部分133a、與該移動框架支撐部分133a連續地形成為一體的線圈固定部分133b、等等。移動框架支撐部分133a由與第二移動框架132大致相同尺寸的扁平板形成,線圈固定部分133b與該移動框架支撐部分133a沿第一方向X的一端相連。在對應于第二移動框架132的通孔的移動框架支撐部分133a的位置設置具有大致相同尺寸的通孔。在移動框架支撐部分133a的上表面沿第一方向X的兩端設置通過第二引導軸沿第二方向Y以可滑動的方式支撐第二移動框架132的第四軸承部分。
第四軸承部分包括布置在沿第一方向X的一端的第四主軸承部分153和布置在沿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的第四副軸承部分154。第四主軸承部分153包括沿第二方向Y以一定量的間隔相互隔開設置的兩個軸承片,且以向上突出的方式設置在移動框架支撐部分133a的上表面上。第四主軸承部分153的兩個軸承片各設置有軸承孔,第二主引導軸151沿其軸向方向的中間的兩個位置被壓入那些軸承孔以被固定。因此,第二主引導軸151的兩端分別向兩個軸承片的外側突出。
設置在第二移動框架132上的第三主軸承部分147的兩個軸承片以可滑動的方式裝配到第二主引導軸151的兩端的突出部分。第三主軸承部分147的兩個軸承片彼此分離,其距離為兩個軸承片之間的長度和第二移動框架132沿第二方向Y移動的必要長度的總和。因此,相對于固定到固定底板133的第四軸軸承部分153的第二主引導軸151,第二移動框架132的第三主軸承部分147在兩個軸承片外側以可移動的方式被支撐。
同樣,第四副軸承部分154包括沿第二方向Y以預定量的間隔相互隔開地設置的兩個軸承片,且以向上突出的方式設置在移動邊框支撐部分133a的上表面上。第四副引導軸154的兩個軸承片各設置有軸承孔,第二副引導軸152被壓入軸承孔以使兩端沿軸向被固定而被支撐。在第四副軸承部分154的該兩個軸承片之間,設置在第二移動框架132上的第三副軸承部分148的軸承槽與第二副引導軸152以可滑動的方式接合。因此,第三副軸承部分148可由第二副引導軸152引導地沿第二方向Y在兩個軸承片之間移動預定距離。
固定底板133的線圈固定部分133b由具有向上突出的支撐壁156的大致四方形的扁平部形成,支撐壁156布置在沿第二方向Y的一側。線圈支撐架157固定到線圈固定部分133b,線圈組合體160安裝到線圈支撐架157。線圈支撐架157被設置用于將線圈組合體160保持在預定的高度,其形成為U形平面的架。該線圈支撐架157安裝在線圈固定部分133b,沿著支撐壁156設置,通過諸如粘合劑或者固定螺釘等緊固機構一體地固定到固定底板133。在固定底板133的下表面上設置有用于將該固定底板133固定到透鏡筒82的安裝凸部133c。
線圈支撐架157的上表面形成為臺階表面,在上表面上設置用于確定柔性增強板161的位置的兩個定位凸部157a和157a。這兩個定位凸部157a和157a布置成沿第二方向Y以預定量的空間相互隔開,已由定位凸部157a和157a二者確定位置的柔性增強板161被固定到線圈支撐架157的上表面上。上下表面上印刷有預定的電路的柔性印刷電路板162通過諸如膠帶等緊固機構固定到柔性增強板161。
扁平地纏繞的扁平線圈164安裝在柔性增強板161的上表面上,電連接到設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162的上表面上的預定的布線圖。如圖14所示,扁平線圈164由并排布置的兩個橢圓線圈部分164a和164b形成。這兩個線圈部分164a和164b沿寬度方向的長度大致相等,但是沿長度方向的長度不同。通過纏繞一個線圈線而形成這兩個線圈部分164a和164b。此外,線圈線纏繞的方向設成在通電時,使電流在推力產生部分沿同一方向流動,該推力產生部分沿寬度方向相互鄰近且在長邊上筆直地延伸。
關于扁平線圈164,在兩個線圈部分164a和164b的長度方向朝第二方向Y的狀態下,線圈部分164a和164b的每個通過是粘合劑的緊固機構固定到柔性增強板161。因此,當電流施加到這兩個線圈部分164a和164b時,由磁體137和137產生的磁力沿與扁平線圈164垂直的方向作用,所以根據弗萊明左手定則(Fleming’sleft-hand rule),指向第一方向X的力作用在磁體137和137側。
同樣,柱狀線圈165安裝到柔性增強板161的下表面。柱狀線圈165的兩端電連接到設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162的下表面上的預定的布線圖。柱狀線圈165在其中心設置有矩形空間部分,以使整體形成矩形柱體,通過以預定量纏繞線圈線來形成角柱體(angular cylinder),以使沿堆疊方向具有預定的厚度。關于柱狀線圈165,推力產生部分通過是粘合劑的緊固機構固定到柔性印刷電路板162,其線圈線延伸的方向朝第一方向X。
軛鐵136的下片和一體固定到該軛鐵136的下磁體137插入柱狀線圈165中心處的空間部分。因此,當向柱狀線圈165施加電流時,由磁體137和137產生的磁力作用在與推力產生部分垂直的方向,所以根據弗萊明左手定則,指向第二方向Y的力作用在磁體137和137側。柔性增強板161、柔性印刷電路板162、扁平線圈164和柱狀線圈165構成線圈組合體158。
同樣,盡管在圖中未示出,柔性增強板161的下表面安裝有第一霍耳元件和第二霍耳元件,示出用于檢測校正透鏡89B的位置的位置檢測器的具體例子。第一霍耳元件通過第一移動框架131檢測校正透鏡89B沿第一方向X的位置。同樣,第二霍耳元件通過第二移動框架132檢測校正透鏡89B沿第二方向Y的位置。第一霍耳元件布置在柱狀線圈165的一側,第二霍耳元件布置在柱狀線圈165的另一側。第一霍耳元件和第二霍耳元件在預定位置檢測磁體137的磁力的強度,然后根據磁力的強度輸出檢測信號。根據來自兩個霍耳元件的檢測信號,控制裝置通過算術運算計算校正透鏡89B的位置。
具有上述結構的圖像穩定器83的功能如下。通過經由柔性印刷電路板162選擇性地或者同時將適當值的驅動電流供給到致動器134的扁平線圈164和柱狀線圈165來執行圖像穩定器83的校正透鏡89B的移動。
圖像穩定器83的扁平線圈164和柱狀線圈165通過柔性增強板161固定到線圈支撐架157,進一步通過線圈支撐架157固定到固定底板133。在該情況下,扁平線圈164的推力產生部分沿第二方向Y延伸,柱狀線圈165的推力產生部分沿第一方向X延伸。同樣,由于固定到軛鐵136的兩端的兩磁體137和137布置在線圈164和165的上方和下方,因此由軛鐵136和兩磁體137和137形成的磁路的磁通量以垂直穿過扁平線圈164的推力產生部分和柱狀線圈165的推力產生部分的方式作用。
與此同時,軛鐵136和兩磁體137和137固定到保持校正透鏡89B的第一移動框架131。校正透鏡89B由具有第一移動框架131的第一引導構件相對于第二移動框架132沿第一方向X以可移動的方式支撐。此外,校正透鏡89B由具有第二移動框架132的第二引導構件相對于固定底板133沿第二方向Y以可移動的方式支撐。因此,在第一引導構件和第二引導構件的作用下,校正透鏡89B可在預定范圍內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二者自由地移動。
如果現在向扁平線圈164施加電流,則電流在推力產生部分沿第二方向Y流動,這是因為推力產生部分沿第二方向Y延伸。在該情況下,由于磁路的磁通量沿與推力產生部分垂直的上下方向作用,根據弗萊明左手定則,指向第一方向X的力作用于磁體137、137和軛鐵136。因此,軛鐵136等所固定到的第一移動框架131沿第一方向X移動。結果,依照施加到扁平線圈164的電流的大小,在第一引導構件的引導下,由第一移動框架131保持的校正透鏡89B沿第一方向X移動。
另一方面,如果電流施加到柱狀線圈165,則電流在推力產生部分沿第一方向X流動,這是因為推力產生部分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該情況下,由于磁路的磁通量沿與推力產生部分垂直的上下方向作用,因此根據弗萊明左手定則,指向第二方向Y的力作用于磁體137、137和軛鐵136。因此,通過軛鐵136等所固定到的第一移動框架131,第二移動框架132沿第二方向Y移動。結果,依照施加到柱狀線圈165的電流的大小,通過由第二引導構件引導第一移動框架131和第二移動框架132,校正透鏡89B沿第二方向Y移動。
同樣,如果電流同時施加到扁平線圈164和柱狀線圈165,則以聯合的方式執行上文提到的扁平線圈164的運動和柱狀線圈165的運動。具體地,由于流動通過扁平線圈164的電流的作用,校正透鏡89B沿第一方向X移動,同時,由于流動通過柱狀線圈165的電流的作用,校正透鏡89B沿第二方向Y移動。結果,校正透鏡89B沿對角線方向移動,由此穩定透鏡系統81的圖像。
如圖9到14所示,具有上述結構和功能的圖像穩定器83安裝到透鏡裝置5。圖像穩定器83從橫向插入開口部分130和從開口部分130拉出,開口部分130從橫向設置在透鏡筒82的下鏡筒95中,并以可分離的方式安裝到下鏡筒95。如圖14所示的附圖標記170表示打開和關閉開口部分130的蓋構件。該蓋構件170安裝到透鏡筒82,使圖像穩定器83被覆蓋。
參考圖13說明了已安裝圖像穩定器83的透鏡裝置5的透鏡系統81的功能。當透鏡裝置5的攝像透鏡7對準對象時,來自對象的光從攝像透鏡7輸入到透鏡系統81的內部。在該情況下,通過攝像透鏡7的光在棱鏡85A中折射90°,然后,沿著透鏡系統81的光軸L朝CCD 4移動。具體地,在棱鏡85A中反射然后通過第一組透鏡85的第二透鏡85B的光通過第二組透鏡86、第三組透鏡87和第四組透鏡88。然后,該光通過第五組透鏡89的第七透鏡89A和校正透鏡89B,隨后通過濾光器91,最后到達CCD 4的聚焦屏,由此在CCD 4的焦平面上形成對應于對象的圖像。
在這點上,在拍攝時,當照相機的抖動和振動沒有傳到透鏡裝置5時,來自對象的光沿著光軸L移動通過第一組到第五組透鏡的中心部分,如實線所示的光200A。因此,圖像形成在CCD 4的聚焦平面上的預定位置,因此能得到未引起圖像模糊的優質圖像。
另一方面,在拍攝時,當照相機的抖動或振動施加到透鏡裝置5時,來自對象的光以傾斜的狀態輸入第一組透鏡,如光200B的點劃線或者光200C的虛線所示。在第一組到第五組透鏡中的每組,入射光200B和200C以偏離光軸L的狀態通過透鏡,然而,可通過以依照照相機抖動等的預定量移動校正透鏡89B來校正照相機的抖動等。這使得可在CCD 4的焦平面上的預定位置形成圖像,以及能通過消除圖像模糊而獲得優質圖像。
如圖3所示,包括具有該結構的圖像穩定器83的透鏡裝置5安裝到前殼10,保護器180布置在透鏡裝置5和前殼10之間。保護器180由架構件形成,該架構件具有能覆蓋大約整個突出到透鏡裝置5前側的表面的尺寸。保護器180包括第一開孔181、第二開孔182、第三開孔183、第四開孔184等。第一開孔181露出透鏡裝置5的攝像透鏡7。第二開孔182露出閃光設備74的發光部分74a。設置第三開孔183用于自動聚焦機構的光接收和光發射部分。第四開孔184容納透鏡筒82前部的突出部分。
由于在保護器180中設置第四開孔184,以及在前殼10的前表面部分10a對應于攝像透鏡7的部分處設置臺階部分21,所以能消除透鏡筒82的最前部和攝像透鏡7的前表面的臺階高度差。此外,有如下的支撐結構在平面顯示面板2的背面和透鏡筒82之間布置有LCD構架64的狀態下,該背面與具有高剛度(強度)的透鏡筒82接觸。因此,當通過觸摸其顯示表面而操作設備時,能防止由從外界施加的力導致的平面顯示面板2的破裂等。
圖3中示出的附圖標記186表示防止臂構件29被抬起的按壓板。按壓板186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寬板形成,具有能相對于臂構件29的整個行程覆蓋第一和第二臂部分29b和29c的尺寸。按壓板186由四個固定螺釘187緊固以被固定到引導構件26。
能防止平面顯示面板2的如下破裂等。如圖1到3和其它圖所示,透鏡裝置5包括上述安裝其上的圖像穩定器83,所以在透鏡筒82的底部形成前突出部分82a、后突出部82b等。在這些當中,透鏡筒82的前突出部分82a通過如上所述地裝配在保護器180的第四開孔184中而容納在預定位置。另一方面,在透鏡裝置5的背部,后突出部82b向后突出,所以后突出部82b用于減少平面顯示面板2的彈性變形量。因此,能防止平面顯示面板2破裂等,也能使整個照相機厚度的增加最小化。
關于背景技術中的攝像設備,平面顯示面板2的整個背面由主框架12支撐,然而,因為要求攝像設備重量減小和小型化,也要求主框架12的板厚小。因此,隨著板厚減小,主框架12的強度(剛度)降低,所以如果從外部施加比必要的力大的力到平面顯示面板2的操作表面,則擔心主框架12可能會被外力類似地彈性變形,所以平面顯示面板2也可能發生很大的彈性變形。
與主框架12不同,透鏡裝置5的透鏡筒82由塊狀構件形成得強固,施加一定程度的外力,透鏡筒82可能不發生彈性變形,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由于在夾著LCD構架64的狀態下透鏡筒82的后突出部82b與平面顯示面板2的背面接觸,所以透鏡筒82接收施加到操作表面的很大的外力。因此,能防止平面顯示面板2過度地彈性變形。
因此,主框架12設置具有使透鏡筒82的后突出部82b穿過的尺寸的開窗190。后突出部82b穿過開窗190,后突出部82b的端面與LCD構架64接觸。應當注意的是,雖然透鏡裝置5也固定到主邊框12,但是因為透鏡筒82的剛度比主框架12高,所以能防止平面顯示面板2發生前述的很大的彈性變形。另外,透鏡筒82的后突出部82b可以與平面顯示面板2的背面直接接觸,而不需要在其間布置LCD構架64。
例如,具有上述結構的機殼3和透鏡蓋8能容易地如下裝配。首先,說明透鏡蓋8的裝配過程。粘合薄片36安裝到在裝飾板35的內側的邊框部分35b的內側。接著,框架37被配合并貼在粘合薄片36上。因此,可在裝飾板35的前表面部分35a的內表面上提前設置多個突出物。在將這些突出物穿過設置在框架37中的多個孔之后,可同時執行堵縫操作以固定突出物。
之后,用粘合劑將擦拭薄片38貼并配合在框架37上。在該情況下,使框架37的支架43a到43c以及44從擦拭薄片38中的通孔53a到53e突出。并且四個滑動薄片52安裝到框架37的表面,支架在對應于設置在前殼10的四個位置的突出部分15a到15d的位置從框架37的表面突出。這樣,完成了透鏡蓋8的裝配過程。另外,兩支撐輥40預先以可自由轉動的方式安裝到裝飾板35的隆起部分39。
接下來,說明機殼3的裝配過程。首先,如圖23和其它圖所示,引導構件26安裝在前殼10的內表面上的預定位置。作為安裝機構,可以使用諸如電阻焊接等熔化機構,也可以使用諸如粘合劑等緊固機構。此外,可以使用諸如堵縫等固定機構。接著,透鏡蓋8與前殼10的前側面對,框架37的支架43a到43c以及44插入到四個開口部分14a到14d,每個端部被制成向內突出。在該情況下,臂構件29面對前殼10的內側,三個螺釘孔分別位于三個支架片43a到43c的頂端。
接下來,臂構件29通過三個固定螺釘48旋緊和固定到三個支架片43a到43c。此外,緊固板47以固定螺釘48旋緊和固定到框架37中的支架凸部44。然后,在扭轉彈簧49一側的彈性片鎖定在前殼10的內表面上突出的彈簧接收銷51上,扭轉彈簧49的另一側彈性片在臂構件29的插入孔30c中鎖定。在該情況下,臂構件29的第一接合銷32a與引導構件26的第一引導槽27a接合,臂構件29的第二接合銷32b與引導構件26的第二引導槽27b接合。
接下來,透鏡裝置5安裝到保護器180,整體的透鏡裝置5裝配入前殼10的內表面上的預定位置。在該情況下,透鏡裝置5的前突出部分82a配合入保護器180的第四開孔184。接著,按壓板186由固定螺釘187旋緊和固定到引導構件26。在該情況下,保護器180被按壓板186的部分按壓以被按壓板186緊固和固定。主框架12布置在由保護器180保持的透鏡裝置5的背面上。在該情況下,透鏡裝置5的后突出部分82b配合入主框架12的開窗190。
已預先安裝平面顯示面板2、控制按鈕等的后殼11裝配到已如此安裝了透鏡裝置5的前殼10的背面上。因此,由前殼10保持的透鏡裝置5的透鏡筒82的后突出部82b軟接觸LCD構架64的背面,該LCD構架64布置在由后殼11保持的平面顯示面板2的背面上。在該情況下,通過將前殼10和后殼11放在一起,盒10和11二者由設置在三個位置的接合片26d和28a以可拆卸的方式配合到一起。隨后,通過使用固定螺釘緊固接合點來將前殼10、后殼11可靠地旋緊和固定到一起。因此,完成了機殼3等的裝配過程。
例如,具有上述結構的數字靜物照相機1能如下使用。圖4、31B、32B、32C、33A和33B示出攝像透鏡7被透鏡蓋8覆蓋的狀態。圖5、31A和32A示出通過向下滑動透鏡蓋8露出攝像透鏡7的狀態。為了使透鏡蓋8從例如圖4所示的狀態變化到例如圖5所示的狀態,使用者通過從上向透鏡蓋8施力來將透鏡蓋8向下推。
在該情況下,當向下的力施加到透鏡蓋8時,臂構件29已經被一體地固定到透鏡蓋8,設置在臂構件29上的兩個接合銷32a和32b已經與固定到前殼10的引導構件26的兩個引導槽27a和27b以可滑動的方式接合。兩個引導槽27a和27b沿透鏡蓋8應該移動的上下方向延伸,因此,通過由引導槽27a和27b引導的在上下方向滑動的兩個接合銷32a和32b,透鏡蓋8能容易地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
特別地,如圖19、24和其它圖明顯所示,由于兩個接合銷32a和32b沿滑動方向的長度T被制成比透鏡蓋8沿滑動方向的長度(高度)H長(T>H),所以透鏡蓋8能平滑地滑動。下文中將詳細說明這一點。如圖18和其它圖明顯所示,根據本實施例的透鏡蓋8橫向長,為大致矩形。因此,在滑動時,當外力作用在沿長度方向的大約中部時,沒有不利之處。然而,當外力作用在沿左右方向向一側偏移的位置時,除指向上下方向的力之外,還有使透鏡蓋8轉動的轉矩作用于透鏡蓋8。
然而,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兩個接合銷32a和32b沿滑動方向布置,而且沿滑動方向兩個接合銷32a和32b的長度T比透鏡蓋8的長度(高度)H大,因此這兩個接合銷32a和32b作用以減小上述轉矩。因此,兩個接合銷32a和32b減少轉矩的發生,使得透鏡蓋8沿滑動方向平滑地移動。此外,臂構件29設置有沿與滑動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輔助臂部29e,輔助臂部29e固定到透鏡蓋8,可靠地防止外力導致透鏡蓋8轉動。
同樣,在本實施例中,由于臺階部分21設置在機殼3的上部,尤其是攝像透鏡7所面對的部分,而且僅該部分制得薄,因此可提供從上面看具有有利的薄外觀的數字靜物照相機1。因此,可提供設計優良的數字靜物照相機1,使用戶具有穩定的感覺,這證明該數字靜物照相機1為用戶友好型。而且,由于機殼3的臺階部分21被設置在透鏡蓋8的裝飾板35上的隆起部分39可靠地覆蓋,所以能防止外界顆粒、灰塵等從縫隙進入透鏡蓋8內側。同樣,如果前殼10的表面覆蓋有外界顆粒等,這些顆粒被設置在透鏡蓋8內側的擦拭薄片38擦拭掉,所以前殼10的表面不被擦傷,能可靠地防止外界顆粒、灰塵等進入。
特別地,如圖33A所示,關于根據本實施例的機殼3,臺階部分21設置在機殼3上,使得上表面的厚度M1比下表面的厚度M2小(M1<M2)。因此,通過允許透鏡蓋8的隆起部分39與臺階部分21配合而消除縫隙。因此,在拍攝時,不會引起由前殼10的透鏡開孔16對來自對象的光的遮蔽,從而能進行良好的拍攝。另一方面,如圖33C所示,如果前殼10的前表面部分沒有設置臺階部分,上表面的厚度M與下表面的厚度M相等,則透鏡開孔16a可能向前突出,透鏡開孔16a和攝像透鏡7之間的間隙N增大。因此,擔心在拍攝時產生遮光而使得難以進行良好的拍攝。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例的攝像設備,數字靜物照相機包括機殼,在該機殼中,在攝像透鏡部分設置臺階高度差以使機殼更薄,該數字靜物照相機設置包括具有倒轉的L形橫截面的隆起部分的透鏡蓋,通過透鏡蓋打開和關閉攝像透鏡。因此,雖然在機殼中容納有在攝像透鏡的下部具有諸如照相機抖動校正裝置等突出部分的透鏡裝置,整個機殼也能制得薄。此外,透鏡筒與平面顯示面板的背面接觸,在該二者之間沒有布置主框架。因此,施加到平面顯示面板的操作表面的外力被透鏡筒接收,防止平面顯示面板發生很大的彈性變形,防止平面顯示面板破裂等。
本發明并不限于前述和圖中所示的實施例,而是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要旨的情況下作出各種變型例。例如,盡管已經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數字靜物照相機被用作攝像設備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也能應用到數字攝像機、包含照相機的個人計算機、包含照相機的移動式電話和其它攝像設備。此外,盡管已經說明使用五組透鏡作為透鏡裝置1的例子,應該理解的是,也能使用四組或者更少的透鏡,還可以使用六組或者更多的透鏡。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只要在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范圍或其等同范圍內,可根據設計需要和其它因素產生各種修改、集合、子集和變化。
本發明包含涉及于2005年10月12日在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JP2005-297903的主題,其全部內容引用于此以供參考。
權利要求
1.一種攝像設備,其包括機殼,在所述機殼中容納具有露出于前表面的面對被攝體的攝像透鏡的透鏡裝置;以及透鏡蓋,其安裝到所述機殼,可在覆蓋所述攝像透鏡的第一位置和打開所述攝像透鏡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其中,所述透鏡裝置包括透鏡筒,所述透鏡筒以固定的和/或可移動的方式支撐包括所述攝像透鏡的透鏡系統,所述透鏡筒的最前部與所述攝像透鏡相比向前突出;臺階部分設置在所述機殼的所述前表面的容納所述透鏡裝置的部分處,其對應于所述透鏡筒的最前部和所述攝像透鏡之間的臺階高度差;以及隆起部分設置在所述透鏡蓋上,其突出到所述臺階部分內以消除所述透鏡蓋和所述機殼之間的空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的所述前表面的形狀大致為四方形,所述臺階部分設置在所述前表面的四個角的任何一個處;以及所述透鏡蓋由沿與所述移動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長度與所述機殼的長度幾乎相同的大致矩形板形成,所述隆起部分設置在所述板的一個長邊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支撐輥設置在所述透鏡蓋的內表面上,以可自由轉動的方式與所述機殼的所述臺階部分的底面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輥包括一對支撐輥,所述一對支撐輥從兩側支撐布置在所述臺階部分的所述底面上的所述攝像透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平面顯示面板布置在所述透鏡裝置的后方,所述平面顯示面板的背面與所述透鏡裝置的背面直接接觸而被支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設備。該攝像設備包括機殼,在該機殼中容納具有露出于前表面的面對被攝體的攝像透鏡的透鏡裝置;以及透鏡蓋,其安裝到該機殼,可在覆蓋該攝像透鏡的第一位置和打開該攝像透鏡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透鏡裝置包括透鏡筒,該透鏡筒以固定的和/或可移動的方式支撐包括該攝像透鏡的透鏡系統,該透鏡筒的最前部與該攝像透鏡相比向前突出;臺階部分設置在該機殼的該前表面的容納該透鏡裝置的部分處,其對應于該透鏡筒的最前部和該攝像透鏡之間的臺階高度差;以及隆起部分設置在該透鏡蓋上,其突出到該臺階部分內以消除該透鏡蓋和該機殼之間的空隙。
文檔編號H04N5/225GK1949075SQ20061014091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2日
發明者泉浩司, 岸政典 申請人:索尼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