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及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領域,特別涉及尋呼區域的管理技術。
背景技術:
移動通信技術從20世紀末進入第二代移動通信(The Second Generation,簡稱“2G”)以來,得到了迅速發展。例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GSM”)、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簡稱“CDMA”)技術得到了廣泛地應用。
但是,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以及對業務種類和性能等要求的不斷提高,2G逐漸顯示出在數據傳輸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數據傳輸能力更強的第三代移動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簡稱“3G”)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移動通信領域呈現出由2G逐步向3G過渡的態勢。
在3G系統逐步進入商用的同時,業界已經開始了新技術的研究工作。有的公司將這些新技術稱為超3G(Super 3G)技術,也有公司稱其為3.9G技術。3.9G技術的數據業務傳輸速率將達到100Mbps左右,并引入大量的先進技術,如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簡稱“OFDM”)和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ie Output,簡稱“MIMO”)等,在我國統一將這些先進技術稱為3G演進型技術,也即E3G技術。
為了實現E3G技術的標準化,從2004年年底開始,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3GPP”)和3GPP2先后開始了相應的研究工作。
隨著高速下行分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簡稱“HSDPA”)、增強型上行鏈路(Enhanced Uplink)等增強技術的引入,3GPP無線接入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簡稱“RAT”)在今后幾年內是有很高競爭力的。然而為了保證更長時間(如10年或更長)的競爭力,在3GPP無線接入網絡(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RAN”)第26次會議上,通過了研究項目“Evolved UTRA and UTRAN(演進的UTRA和UTRAN)”即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項目,并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啟動了這個項目。
LTE項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降低網絡時延、提高用戶數據速率、改進的系統容量和覆蓋的低成本的網絡,它只使用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簡稱“PS”)域業務,采用網間互聯協議(Internet Protocol,簡稱“IP”)來承載網絡。
為了支持2G向3G的演進過程中的混合組網,針對移動通信系統的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簡稱“CS”)域,3G標準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簡稱“UMTS”)規定了支持CS域和PS域業務和接口的公眾陸地移動網(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s,簡稱“PLMN”)的基本配置。
總起來講,UMTS系統由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UE”)、通用移動通信系統地面無線接入網(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UTRAN”)和核心網(Core Network,簡稱“CN”)組成。
在LTE架構中,與現有的系統數量相比,相異系統的類型更多,不同類型的系統復疊交叉運營的情況將遠遠比現有的3GPP版本6(Release 6,簡稱“R6”)系統復雜。因此,需要為這些復疊在一起的相異系統,也即采用不同RAT的系統提供更好的RAT(inter-RAT)間移動性管理方案。另外,在LTE架構中尋呼系統對Idle(空閑)狀態的UE跟蹤管理的情況也將遠遠多于現有R6系統。
在UMTS系統中,通過位置區域(Location Area,簡稱“LA”)和路由區域(Routing Area,簡稱“RA”)來跟蹤識別Idle狀態的UE。UMTS中LA和RA的設置相對固定,屬于靜態設置。LA屬于CS域,而RA屬于PS域。
具體地說,各個小區的系統消息會廣播當前區域所屬的LA區域,這樣如果UE發現調度信息(Scheduling Information,簡稱“SI”)之中的LA與原來的LA不同,則表明該UE移動出了原來所屬的LA,UE將發起位置區域更新(Location Area Update,簡稱“LAU”),主動向網絡上報當前所處的新的LA;同時UE在開機時,也需要發起LAU過程。
另外,Idle狀態的UE周期性進行LA檢測,并發起周期性的LAU。
在LTE系統中PS域CS域概念被取消,因此,將LA和RA概念合并為TA。
在實際應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問題靜態LA或RA的靈活度較小,在UE數量很大的LA或RA內,系統各小區的尋呼負擔大。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在UMTS中LA或RA的設置屬于靜態設置,系統在LA或RA內發起對UE的尋呼。因此,在UE數量很大的LA或RA內,各個小區的尋呼密度都較大,系統尋呼負擔大。同時,固定LA的機制靈活度較小,網絡建設時LA的規劃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及其系統,使得TA的覆蓋范圍可以根據UE的密度分布動態變化,總體上減小系統各小區尋呼壓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網絡側統計至少一個指定區域內的用戶設備數量,如果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則改變與所述指定區域相關的尋呼區域的覆蓋范圍。
其中,所述指定區域為小區。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通過以下方式之一對小區中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進行統計通過改變小區系統消息中尋呼區域標識的內容,指示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執行尋呼區域更新,網絡側統計上報尋呼區域更新消息的用戶設備的數量;或者,通過廣播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者,通過尋呼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者,通過公共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者,通過多播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同一小區中空閑狀態的各用戶設備以相同的概率P上報,網絡側統計到該小區中上報的空閑狀態用戶設備數N后,以N/P作為該小區中空閑狀態用戶設備的數量。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同一小區中空閑狀態的各用戶設備以相同的概率P上報網絡側向小區中的用戶設備廣播概率因子P,0≤P≤1;用戶設備收到P后,在大于等于0小于等1的范圍內生成隨機數R,如果R≤P則上報。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在統計各個小區中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時,各個小區在不同的時刻分批統計。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網絡側通過以下方式之一對小區中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進行統計通過專用控制信道的消息或無線資源控制信令統計小區中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或者,如果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支持系統消息廣播的接收,則通過改變小區系統消息中尋呼區域標識的內容指示小區中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通過廣播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者,統計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與基站節點的無線資源管理連接數量,得到小區中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滿足所述預定條件時改變尋呼區域覆蓋范圍的方式為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組合如果尋呼區域中部分小區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和大于第一門限,則將該尋呼區域分割成至少兩個新的尋呼區域,每個新的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數量小于第二門限;如果至少兩個相鄰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和小于第三門限,則將這些尋呼區域合并成一個新的尋呼區域;如果兩個相鄰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差大于第四門限,則將這兩個尋呼域重組為兩個新的尋呼區域,兩個新的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差小于第五門限;如果尋呼區域中用戶設備數量小于第六門限,則以復疊方式擴大該尋呼區域。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以復疊方式擴大所述尋呼區域時,該尋呼區域與相鄰尋呼區域在至少一個小區完全重疊覆蓋,在重疊覆蓋的各小區的系統消息中指示該小區屬于復疊區域。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用戶設備從一個尋呼區域進入該尋呼區域與另一個尋呼區域重疊覆蓋的復疊區域時不執行尋呼區域更新,用戶設備從復疊區域移動到僅屬于另一個尋呼區域的小區時執行尋呼區域更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用戶設備由一個尋呼區域進入復疊區域時,以該復疊區域的各尋呼區域標識中較新的尋呼區域標識執行尋呼區域更新。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指定區域為尋呼區域。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滿足所述預定條件時改變尋呼區域覆蓋范圍的方式為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組合如果一個尋呼區域內的用戶設備數量大于預置上門限,則按網絡規劃的設定將該尋呼區域分解成多個新的尋呼區域;如果至少兩個相鄰尋呼區域內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和小于預置下門限,則按網絡規劃的設定將這些尋呼區域合并成一個新的尋呼區域。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如果所述統計結果不滿足所述預定條件,則保持與所述指定區域相關的尋呼區域覆蓋范圍不變。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預定條件有至少一個,每一個預定條件涉及至少一個指定區域的統計結果,在不同的預定條件下以不同的策略改變與所述指定區域相關的尋呼區域的覆蓋范圍。
此外,所述方法應用于長期演進系統中;在預先設定的時間統計和改變所述尋呼區域覆蓋范圍,該預先設定的時間取決于小區的地理域和/或時間段,由操作維護中心通過接入網關設定。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尋呼區域更新后,擁有新標識的新尋呼區域和擁有原標識的舊尋呼區域共存,至少一次通知舊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以指定的概率更新到新尋呼區域中,預定時長后,通知舊尋呼區域中剩余的用戶設備全部更新到舊尋呼區域中,刪除舊尋呼區域。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每一次通知舊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以指定的概率更新到新尋呼區域時,指定相同的概率,或指定的概率逐次遞增。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尋呼區域管理系統,包含用于統計至少一個指定區域內的用戶設備數量的設備;用于在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時改變與所述指定區域相關的尋呼區域的覆蓋范圍的設備。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的主要區別在于,根據UE分布的密度動態調整TA的覆蓋范圍。對于UE密度較高的區域,縮小TA的大小或將較大的TA分割成若干較小的TA,對于UE密度較低的區域,擴大TA的大小或將若干TA合并成較大的TA。從而使TA中UE的數量保持在較為合理的范圍,減小了系統各小區的尋呼壓力,避免了因為TA內UE數過多而使該TA的尋呼密度過高。因為TA可以在運營過程中動態優化和調整,不需要在網絡規劃時對TA作過于精細的考慮,降低了網絡規劃時對于TA大小設計規劃的規劃成本。
擴大TA的大小時允許TA間復疊。通過TA復疊使得TA大小的調整更加靈活,一個TA的擴大不一定要伴以另一個TA的縮小,從整體小減少了TA調整時的工作量。
可以基于小區統計UE數,這種統計方式可以有效地將高UE密度的區域和低UE密度的區域找出來,從而使TA區域的調整較為精確。
通過改變系統消息中TA ID的內容等方式,可以準確統計出小區內Idle狀態UE的數量。因為UE只要上報一次,網絡側只要統計一下上報的UE數量,所以消耗的資源有限。而且只在預定的時間統計,統計頻率很低,所以在整體上對網絡的影響很小。
在對小區內Idle狀態UE的數量時,為了進一步減小對網絡的沖擊,可以對各小區在不同的時刻統計。雖然數據會有一些誤差,不過完全屬于可以容忍的范圍。
還可以基于TA統計,此時不需要使用空口的資源,只要根據網絡側已有的各UE位置狀態數據統計一下各TA中的UE數即可,統計消耗的資源大大減少。此時可以根據網絡規劃的設定進行TA的拆分或合并,使各TA中的UE數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也可以達到減小系統各小區尋呼壓力的效果。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TA管理方法流程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Idle狀態的UE上報TA更新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Active狀態的UE上報TA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縮減TA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TA管理方法流程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TA管理方法流程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分解TA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本發明通過統計至少一個指定區域內的UE的數量,如果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則改變與該指定區域相關的TA的覆蓋范圍,達到優化系統TA規劃的目的。也即根據網絡覆蓋區域的UE密度在各個時間段的不同,動態調整各個基站(Node B)所屬的TA區域,使得網絡規劃可以動態調整,規劃更加合理。
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TA管理方法如圖1所示。
在步驟101中,系統改變小區系統消息中TA標識的內容,指示小區內Idle狀態的UE執行TA更新。例如,可以通過改變SIB系統消息的TA ID(標識)的內容,如果TA ID=null(空)指示當前UE需要TA上報;如果TA ID=正常TA ID,則UE根據需要執行TA更新。因為UE只要上報一次,網絡側只要統計一下上報的UE數量,所以消耗的資源有限。而且只在預定的時間統計,例如只在每天9點后和晚6點后各進行一次,統計頻率很低,所以在整體上對網絡的影響很小,還可以準確統計出小區內Idle狀態UE的數量。
在步驟102中,小區內Idle狀態的UE根據系統下發的指示執行TA更新,并上報,如圖2所示。
在步驟103中,網絡側統計至少一個小區內的上報TA更新消息的UE的數量。
在步驟104中,統計Active狀態的UE數量。可以有多種方式最常用的方式是根據Active狀態的UE與Node B的無線資源管理(RadioResource Management,簡稱“RRM”)連接來判斷狀態并統計其數量;還可以通過專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簡稱“DCCH”)的消息或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簡稱“RRC”)信令統計小區中Active狀態的UE數量,如圖3所示。其中,也可以通過改變消息的TA ID的內容,例如,如果TA ID=null指示當前UE需要TA上報;如果TA ID=正常TA ID,則UE根據需要執行TA更新。
此外,如果Active狀態的UE支持系統消息廣播的接收,則可以通過改變小區系統消息中TA標識的內容指示小區中Active狀態的UE上報,或通過廣播控制信道(Broadcasting Control Channel,簡稱“BCCH”)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Idle狀態的UE上報。
在步驟105中,判斷統計的UE總的數量(包括Idle狀態和Active狀態)是否滿足預定條件。如果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則轉入步驟106;否則轉入步驟107。這種基于小區統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將高UE密度的區域和低UE密度的區域找出來,從而使TA區域的調整較為精確。在統計各個小區中Idle狀態的UE數量時,為了進一步減小對網絡的沖擊,可以對各個小區可以在不同的時刻分批統計。雖然由于UE移動等原因數據會有一些誤差,不過本發明對統計數據的精度要求并不高,完全屬于可以容忍的范圍。
其中,預定條件可以有多個,每一個預定條件涉及一個或多個小區的統計結果,在不同的預定條件下以不同的策略改變與該小區相關的TA的覆蓋范圍。例如,判斷統計結果是否滿足的預定條件可以為TA中部分小區的UE數量之和是否大于第一門限M1,至少兩個相鄰TA中的UE數量之和小于第二門限M2,兩個相鄰TA中的UE數量之差大于第三門限M3,或者TA中UE數量小于第四門限M4。
在步驟106中,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時,改變與該小區相關的TA的覆蓋范圍。結束本流程。
具體地說,如果TA中部分小區的UE數量之和大于M1,則將該TA分割成至少兩個新的TA,每個新的TA中的UE數量小于第五門限M5,例如如圖4所示,將1個TA劃分為7個新的TA;如果至少兩個相鄰TA中的UE數量之和小于M2,則將這些TA合并成一個新的TA;如果兩個相鄰TA中的UE數量之差大于M3,則將這兩個尋呼域重組為兩個新的TA,兩個新的TA中的UE數量之差小于第六門限M6;如果TA中UE數量小于M4,則以復疊方式擴大該TA。
其中,以復疊方式擴大TA時,該TA與相鄰TA在至少一個小區重疊覆蓋,在重疊覆蓋的各小區的系統消息中指示該小區屬于復疊區域。最大范圍TA可以默認為一個接入網關(access Gateway,簡稱“aGW”)范圍屬于一個TA;或者,兩個分屬不同aGW的小區屬同一個TA。其中,如果UE從一個TA進入該TA與另一個TA重疊覆蓋的復疊區域,則不執行TA更新;如果UE從復疊區域移動到僅屬于另一個TA的小區,則執行TA更新。由于擴大TA的大小時允許TA間復疊,使得TA大小的調整更加靈活,一個TA的擴大不一定要伴以另一個TA的縮小,從整體上減少了TA調整時的工作量。
在步驟107中,統計結果不滿足預定條件時,保持與該小區相關的TA覆蓋范圍不變。結束本流程。
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TA管理方法如圖5所示。
在步驟501中,系統通過BCCH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Idle狀態的UE上報。或者,還可以通過尋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簡稱“PCCH”)、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簡稱“CCCH”)或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簡稱“MCCH”)等信道來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Idle狀態的UE上報。其中,通過PCCH來請求UE上報的消息可以為“paging(尋呼)”或“notification(通知)”消息等。
在步驟502中,小區內Idle狀態的UE根據系統下發的指示上報。
在步驟503中,網絡側統計至少一個小區內的Idle狀態的UE的數量。在統計各個小區中Idle狀態的UE數量時,各個小區在不同的時刻分批統計,例如,從9點到9點10分,每半分鐘對3個小區進行統計,分20批對60個小區完成統計。通過分批統計,可以減少短時間內對網絡的沖擊。
步驟504和步驟505分別類似于步驟104和步驟105,在此不再贅述。
在步驟506中,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時,改變與該小區相關的TA的覆蓋范圍。結束本流程。
具體地說,如果TA中部分小區的UE數量之和大于M1,則將該TA分割成至少兩個新的TA,每個新的TA中的UE數量小于第五門限M5;如果至少兩個相鄰TA中的UE數量之和小于M2,則將這些TA合并成一個新的TA;如果兩個相鄰TA中的UE數量之差大于M3,則將這兩個尋呼域重組為兩個新的TA,兩個新的TA中的UE數量之差小于第六門限M6;如果TA中UE數量小于M4,則以復疊方式擴大該TA。
其中,以復疊方式擴大TA時,該TA與相鄰TA在至少一個小區重疊覆蓋,在重疊覆蓋的各小區的系統消息中指示該小區屬于復疊區域。UE由一個TA進入復疊區域時,以該復疊區域的各TA標識中較新的TA標識執行TA更新。
在步驟507中,如果統計結果不滿足預定條件,則保持與指定區域相關的TA覆蓋范圍不變。結束本流程。
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TA管理方法如圖6所示,基于TA進行統計。
在步驟601中,TA動態改變的方法亦可采用無通知的方法,不必通過系統消息或其它信令通知計算TA內的數量。系統在啟動動態TA調整的時候檢查由于UE進入該TA的TA更新所記錄的TA內UE的數量是否滿足預定條件,具體地說,如果一個TA內的UE數量大于預置上門限,則轉入步驟602;如果至少兩個相鄰TA內的UE數量之和小于預置下門限,則轉入步驟603;如果統計結果不滿足預定條件,即一個TA內的UE數量小于等于預置上門限或者至少兩個相鄰TA內的UE數量之和大于等于預置下門限,則轉入步驟604。
在步驟602中,按網絡規劃的設定將該TA分解成多個新的TA,如圖7所示。網絡規劃設定的依據可以是實際運營的經驗,例如圖7中TA2、TA3是高密度住宅區,而TA1是別墅區,就可以將TA1劃得比TA2、TA3更大些。
在步驟603中,按網絡規劃的設定將這些TA合并成一個新的TA。
在步驟604中,保持與指定區域相關的TA覆蓋范圍不變。結束本流程。
基于TA進行統計,不需要使用空口的資源,只要根據網絡側已有的各UE位置狀態數據統計一下各TA中的UE數即可,統計消耗的資源大大減少。此時可以根據網絡規劃的設定進行TA的拆分或合并,使各TA中的UE數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也同樣可以達到減小系統各小區尋呼壓力的效果。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預定條件至少為一個,每一個預定條件涉及至少一個指定區域的統計結果,在不同的預定條件下以不同的策略改變與指定區域相關的TA的覆蓋范圍。另外,統計和改變TA覆蓋范圍的時機取決于小區的地理域、時間段等因素,例如城市的頻度高而鄉村的頻度低,高峰期(Rush hour)UE移動性高,UE密度獲得的頻率可以提高,而在午夜或工作時段降低頻度。由操作維護中心(0perations & Maintenance Center,簡稱“OMC”)通過aGW進行設定。根據UE分布的密度動態調整TA的覆蓋范圍,從而可以使TA中UE的數量保持在較為合理的范圍,能夠減小系統各小區的尋呼壓力,避免因為TA內UE數過多而使該TA的尋呼密度過高。因為TA可以在運營過程中動態優化和調整,不需要在網絡規劃時對TA作過于精細的考慮,降低了網絡規劃時對于TA大小設計規劃的規劃成本。
上述TA管理方案可以應用于LTE系統中,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容易理解,不限于LTE系統,還可以應用于所有帶有尋呼區域系統的蜂窩通信系統中,例如,GSM、CDMA、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簡稱“WCDMA”)、CDMA2000、時分同步碼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TD-SCDMA”)等系統,802.16移動通信系統。
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TA管理系統包含用于統計至少一個指定區域內的UE數量的統計設備,以及用于在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時改變與指定區域相關的TA的覆蓋范圍的TA設置設備。這里所稱的兩種設備是邏輯概念,可以是一個物理上獨立的設備,也可是與其它邏輯實體共同存在于一個物理設備上,甚至可以由多個物理實體上的部分模塊協同實現。
指定區域可以是小區或TA。被統計的UE包括Idle狀態的UE和Active狀態的UE。
統計設備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之一對小區中Idle狀態的UE數量進行統計通過改變小區系統消息中TA標識的內容,指示小區內Idle狀態的UE執行TA更新,網絡側統計上報TA更新消息的UE的數量;或者,通過廣播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Idle狀態的UE上報;或者,通過尋呼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Idle狀態的UE上報;或者,通過公共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Idle狀態的UE上報;或者,通過多播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Idle狀態的UE上報。
統計Active狀態的UE數量。可以有多種方式最常用的方式是根據Active狀態的UE與Node B的RRM連接來判斷狀態并統計其數量;還可以通過DCCH的消息或RRC信令統計小區中Active狀態的UE數量,如圖3所示。其中,也可以通過改變消息的TA ID的內容,例如,如果TA ID=null指示當前UE需要TA上報;如果TA ID=正常TA ID,則UE根據需要執行TA更新。
此外,如果Active狀態的UE支持系統消息廣播的接收,則可以通過改變小區系統消息中TA標識的內容指示小區中Active狀態的UE上報,或通過BCCH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Idle狀態的UE上報。
TA設置設備在滿足預定條件時改變TA覆蓋范圍的方式如下如果TA中部分小區的UE數量之和大于第一門限,則將該TA分割成至少兩個新的TA,每個新的TA中的UE數量小于第二門限;如果至少兩個相鄰TA中的UE數量之和小于第三門限,則將這些TA合并成一個新的TA;如果兩個相鄰TA中的UE數量之差大于第四門限,則將這兩個尋呼域重組為兩個新的TA,兩個新的TA中的UE數量之差小于第五門限;如果TA中UE數量小于第六門限,則以復疊方式擴大該TA。
在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中,在Idle狀態的UE數統計方面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了改進。第一實施方式中,通過廣播的方式通知小區中所有處于Idle狀態的UE上報。因為集中在同一時間上報,所以如果小區中處于Idle狀態的UE數量過多,對小區的資源和處理能力會有較大的考驗。為了能夠在較準確地統計UE數的同時降低對基站的瞬時沖擊,在本實施方式中引入了概率因子法,即通過廣播的方式通知小區中處于Idle狀態的UE以相同的概率P上報,網絡側統計到該小區中上報的Idle狀態UE數N后,以N/P作為該小區中Idle狀態UE的數量。具體方法如下。
在TA UE檢測信令之中攜帶基站分配的概率因子P,如0.15,當UE機收到了檢測信令之后,在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的范圍內產生一個隨機數R。當R<=P的時候UE選擇回復信令消息。
由于隨機數的概率分布是均勻的,應此回復該消息的信令概率的UE數量也是均勻的也既是15%的UE回答了。根據回答者的數量和概率因子P可以知道小區中處于Idle狀態的UE數量。
在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中,在TA的調整方面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了改進。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新TA(擁有新TA ID)生效的同時舊TA(擁有原TA ID)被刪除,所以舊TA中的所有UE會在同一時間集中發起TA更新過程,如果TA中的UE較多則會對網絡造成沖擊。在第六實施方式中,新TA生效后舊TA與新TA并存一段時間,如一小時。在這段時間內,分批通知舊TA中的UE更新到新TA。這段時間之后,通知舊TA中剩余的UE全部更新到舊TA中,刪除舊TA。
為了能夠實現分批更新的目的,可以使用概率因子法。每次通知舊TA中的UE更新到新TA時,廣播消息中攜帶一個概率因子P,如0.2,當UE機收到了檢測信令之后,在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的范圍內產生一個隨機數R。當R<=P的時候UE更新到新TA,否則留在舊TA。每次通知時所攜帶的概率因子P可以是一個定值,也可以逐次增加,例如第一次P為0.1,第二次P為0.2,第三次P為0.3,......。因為舊TA中的總UE數不斷在減小,所以逐次增加P可以使每次更新到新TA的UE基本相同,對網絡所造成的負荷比較穩定。
第五實施方式中的改進也可以與第六實施方式中的改進聯合使用,以便進一步地減少對網絡的集中沖擊。
雖然通過參照本發明的某些優選實施方式,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網絡側統計至少一個指定區域內的用戶設備數量,如果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則改變與所述指定區域相關的尋呼區域的覆蓋范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區域為小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式之一對小區中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進行統計通過改變小區系統消息中尋呼區域標識的內容,指示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執行尋呼區域更新,網絡側統計上報尋呼區域更新消息的用戶設備的數量;或者,通過廣播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者,通過尋呼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者,通過公共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者,通過多播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小區中空閑狀態的各用戶設備以相同的概率P上報,網絡側統計到該小區中上報的空閑狀態用戶設備數N后,以N/P作為該小區中空閑狀態用戶設備的數量。
5.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同一小區中空閑狀態的各用戶設備以相同的概率P上報網絡側向小區中的用戶設備廣播概率因子P,0≤P≤1;用戶設備收到p后,在大于等于0小于等1的范圍內生成隨機數R,如果R≤P則上報。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統計各個小區中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時,各個小區在不同的時刻分批統計。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網絡側通過以下方式之一對小區中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進行統計通過專用控制信道的消息或無線資源控制信令統計小區中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或者,如果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支持系統消息廣播的接收,則通過改變小區系統消息中尋呼區域標識的內容指示小區中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通過廣播控制信道發送消息請求小區內空閑狀態的用戶設備上報;或者,統計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與基站節點的無線資源管理連接數量,得到小區中激活狀態的用戶設備數量。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滿足所述預定條件時改變尋呼區域覆蓋范圍的方式為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組合如果尋呼區域中部分小區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和大于第一門限,則將該尋呼區域分割成至少兩個新的尋呼區域,每個新的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數量小于第二門限;如果至少兩個相鄰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和小于第三門限,則將這些尋呼區域合并成一個新的尋呼區域;如果兩個相鄰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差大于第四門限,則將這兩個尋呼域重組為兩個新的尋呼區域,兩個新的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差小于第五門限;如果尋呼區域中用戶設備數量小于第六門限,則以復疊方式擴大該尋呼區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復疊方式擴大所述尋呼區域時,該尋呼區域與相鄰尋呼區域在至少一個小區完全重疊覆蓋,在重疊覆蓋的各小區的系統消息中指示該小區屬于復疊區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戶設備從一個尋呼區域進入該尋呼區域與另一個尋呼區域重疊覆蓋的復疊區域時不執行尋呼區域更新,用戶設備從復疊區域移動到僅屬于另一個尋呼區域的小區時執行尋呼區域更新。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戶設備由一個尋呼區域進入復疊區域時,以該復疊區域的各尋呼區域標識中較新的尋呼區域標識執行尋呼區域更新。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區域為尋呼區域。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滿足所述預定條件時改變尋呼區域覆蓋范圍的方式為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組合如果一個尋呼區域內的用戶設備數量大于預置上門限,則按網絡規劃的設定將該尋呼區域分解成多個新的尋呼區域;如果至少兩個相鄰尋呼區域內的用戶設備數量之和小于預置下門限,則按網絡規劃的設定將這些尋呼區域合并成一個新的尋呼區域。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統計結果不滿足所述預定條件,則保持與所述指定區域相關的尋呼區域覆蓋范圍不變。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條件有至少一個,每一個預定條件涉及至少一個指定區域的統計結果,在不同的預定條件下以不同的策略改變與所述指定區域相關的尋呼區域的覆蓋范圍。
16.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長期演進系統中;在預先設定的時間統計和改變所述尋呼區域覆蓋范圍,該預先設定的時間取決于小區的地理域和/或時間段,由操作維護中心通過接入網關設定。
17.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尋呼區域更新后,擁有新標識的新尋呼區域和擁有原標識的舊尋呼區域共存,至少一次通知舊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以指定的概率更新到新尋呼區域中,預定時長后,通知舊尋呼區域中剩余的用戶設備全部更新到舊尋呼區域中,刪除舊尋呼區域。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次通知舊尋呼區域中的用戶設備以指定的概率更新到新尋呼區域時,指定相同的概率,或指定的概率逐次遞增。
19.一種尋呼區域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統計至少一個指定區域內的用戶設備數量的設備;用于在統計結果滿足預定條件時改變與所述指定區域相關的尋呼區域的覆蓋范圍的設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領域,公開了一種尋呼區域管理方法及其系統,使得TA的覆蓋范圍可以根據UE的密度分布動態變化,總體上減小了系統各小區尋呼壓力。本發明中,根據UE分布的密度動態調整TA的覆蓋范圍。對于UE密度較高的區域,縮小TA的大小或將較大的TA分割成若干較小的TA,對于UE密度較低的區域,擴大TA的大小或將若干TA合并成較大的TA。擴大TA的大小時允許TA間復疊。可以基于小區或TA統計UE數。通過改變系統消息中TAID的內容等方式,可以準確統計出小區內Idle狀態UE的數量。為了進一步減小對網絡的沖擊,避免對各小區在同一時刻統計。
文檔編號H04W68/00GK101094483SQ200610107938
公開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9日
發明者湯斌淞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