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太網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市場上的物理層接入芯片主要規格有10/100M自適應、千兆以太網(GE,Gigabit Ethernet)和10GE等多種。這類芯片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以太網信號的物理層處理,對外形態包括對傳輸線的接口和對MAC層的接口。
現有10/100M自適應物理層芯片的每個對外物理端口需要使用4根傳輸線,即兩對差分線,其中,一對差分線專門作發送使用,另外一對差分線專門用作接收使用,如圖1所示。所述物理層芯片的通信狀態可以是全雙工模式,也可以是半雙工模式。當10/100M自適應物理層芯片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時,作為發送使用的差分線對和作為接收使用的差分線對同時工作;當10/100M自適應物理層芯片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時,作為發送使用的差分線對和作為接收使用的差分線對分時工作,即物理層處理芯片接收數據時,兩根發送線處于空閑狀態,物理層處理芯片發送數據時,兩根接收線處于空閑狀態。
由此可知,無論10/100M自適應物理層芯片處于全雙工還是半雙工通信模式下,每個對外物理端口都需要使用4根傳輸線。在使用以太網的技術中,例如利用以太網進行小區的寬帶接入時,由于小區用戶數目非常多,從局端到用戶端之間的接入距離從幾米、幾十米到幾公里不等,而現有每個10/100M物理層芯片的對外物理端口都需要4根傳輸線,基于傳輸線的自身制造成本以及傳輸線在局端和用戶端之間的架設成本都導致現有10/100以太網寬帶接入的成本比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及方法,以降低現有10/100M以太網寬帶接入中所需的傳輸線數目,進而減少布線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與上述同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耦合的本地發送器及本地接收器,其中,本地發送器,用于向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發送本地信號;本地接收器,用于接收來自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的對端信號。
所述接收器包括通道分離單元,用以分離發送和接收通道。
優選的,當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時,所述通道分離單元為回波抵消單元,用于根據自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獲得的信號和本地發送器提供的本地信號還原出對端信號。
優選的,當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時,所述通道分離單元為沖突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連接的一對差分線上是否存在信號沖突;如果存在沖突,則所述本地發送器暫停向單對差分線接口發送本地信號。
優選的,還包括控制單元,用于配置2線/4線傳輸方式、全雙工/半雙工工作模式和/或單位時間內的最大發送流量。
優選的,當兩個以上單對差分線接口隸屬于一個對外物理端口時,該對外物理端口的各單對差分線接口并行工作。
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通過至少一個單對差分線將本地信號發送至對端;b通過發送本地信號所使用的單對差分線接收對端傳輸過來的對端信號。
優選的,如果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下,則所述步驟a的執行條件為所述單對差分線上不存在信號沖突。
優選的,如果工作于全雙工工作模式下,則步驟b具體為根據自發送本地信號所使用的單對差分線上接收的信號和所述本地信號還原出對端信號。
優選的,還包括配置2線/4線傳輸方式、全雙工/半雙工工作模式和/或單位時間內的最大發送流量。
優選的,如果兩個以上單對差分線服務于一個對外物理端口,則所述各單對差分線并行工作。
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在本發明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中,包括至少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而且每個單對差分線接口都對應有與其耦合的本地發送器及本地接收器,其中,本地發送器用于向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發送本地信號;本地接收器用于接收來自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的對端信號。由此,每個差分線接口既可以向外發送數據,又可以自對端接收數據,從而使得進行1000M速率以下的以太網物理層傳輸時,每個對外物理端口只需要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一對差分線),進而降低了現有10/100M以太網寬帶接入中所需的傳輸線數目,減少運營成本。
圖1為現有10/100M物理層芯片的傳輸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一種以太網傳輸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一種以太網傳輸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一種以太網傳輸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以太網傳輸裝置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一種以太網傳輸方法第一實施例流程圖;圖7為本發明一種以太網傳輸方法第二實施例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2,其為本發明公開的一種以太網傳輸裝置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所述裝置適用于1000M以下傳輸速率,而且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下,即收、發同時進行。
所述傳輸裝置包括一個與一對差分傳輸線10相連的單對差分線接口11,與單對差分線接口11耦合的第一本地發送器13及第一本地接收器12,第一本地接收器12中包含回波抵消單元121。其中,第一本地發送器13用于向單對差分線接口11發送本地信號;第一本地接收器12用于接收來自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對端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單對差分線接口11主要是指第一本地接收器12、第二本地發送器13與一對差分傳輸線10之間的接口。需要說明,當本發明的傳輸裝置為芯片級別時,該接口可以被視為一個邏輯接口,僅用于表明與其連接的是一對差分傳輸線。
因為單對差分線接口11既與第一本地發送器13耦合,又與第一本地接收器12耦合,所以本實施例的傳輸裝置通過同一對差分傳輸線10進行信號傳輸。下面結合本實施例傳輸裝置的工作原理,進一步介紹其內部結構。
在發送方向上,第一本地發送器13將需要傳輸到對端的本地物理層信號發送到單對差分線接口11。
在接收方向上,第一本地接收器12自單對差分線接口11接收對端信號。前面提過,本實施例中的傳輸裝置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因此所述一對差分傳輸線10上在承載著對端到本地的對端信號同時,也承載著本地發送到對端的本地信號,即差分傳輸線10上傳輸的是本地信號和對端信號疊加在一起的混合信號。
由此,第一本地接收器12自單對差分線接口11獲得的信號是對端信號和本地信號疊加在一起的混合信號。為了從所述混合信號中獲得實際的對端信號,在第一本地接口中設置了回波抵消單元121。回波抵消單元121不但自單對差分線接口10獲得混合信號,還自第一本地發送器13獲得發送到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本地物理層發送信號。
根據現有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如果可以獲知信號A和信號B疊加在一起混合信號,又知道上述兩個信號中的任意一個信號,那么就可以通過DSP處理還原出另外一個未知信號。對應于本發明中的回波抵消單元121,其在獲知對端信號和本地信號疊加在一起的混合信號以及本地信號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現有DSP技術還原出原始的對端信號。
通過上述敘述可知,當本發明以太網物理層傳輸裝置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時,僅通過一對差分線即可實現雙方物理層信號的傳輸。
請參閱圖3,其為本發明公開的一種以太網傳輸裝置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所述裝置適用于1000M以下傳輸速率,而且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即只收不發或只發不收(收、發不同時)。
本實施例的傳輸裝置包括一個與一對差分傳輸線10相連的單對差分線接口11,與單對差分線接口11耦合的第二本地發送器23及第二本地接收器22,第二本地接收器22中包含沖突檢測單元221。其中,第二本地發送器23用于向單對差分線接口11發送本地信號;第二本地接收器22用于接收來自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對端信號。
通過上段描述即可看出,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區別之處在于,第二本地接收器22中的沖突檢測單元替代了第一實施例中第一本地接收器12中的回波抵消單元121。上述變化是由傳輸裝置的通信模式發生變化導致的,第一實施例的通信模式為全雙工,而本實施例的通信模式為半雙工。
設置沖突檢測單元221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在通過差分傳輸線10接收對端信號時,不會向該差分傳輸線10發送本地信號,進而滿足半雙工通信模式的要求。在實際應用中,沖突檢測實現方案很多,例如根據電壓信號的幅度進行沖突檢測,因為如果差分線10上存在疊加的混合信號,那么電壓信號的幅度和正常信號的幅度有較大差別;又例如將自單對差分線接口11接收的信號和第二本地發送器23發送到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本地信號進行比較,判別是否一致。若一致,證明沒有沖突,說明差分線10上不存在對端傳輸過來的對端信號;若不一致,說明差分傳輸線10上有對端傳輸過來的對端信號或其他發送器正在傳輸信號(指傳統的總線情況),即差分線10上存在沖突。
總之,如果沖突檢測單元221檢測到差分傳輸線10上存在沖突,則第二本地發送器23停止向單對差分線接口11發送數據,并作隨機化的延遲發送處理,以減少再次發送時,兩端又發生發送沖突的可能性。換而言之,第二本地發送器23的發送與否受沖突檢測單元221的影響,這點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本地發送器13不同。
由此可知,在本發明以太網物理層傳輸裝置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時,同樣僅通過一對差分線即可實現雙方物理層信號的傳輸。
請參閱圖4,其為本發明公開的以太網傳輸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傳輸裝置既可以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也可以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本實施例中的傳輸裝置包括多個單對差分線接口11,以及每個單對差分線接口11都對應有第三本地接收器32和第三本地發送器33,其中每兩個差分線接口構成一個對外物理端口,并且每個對外物理端口都配置有一個控制寄存器41,所述控制寄存器可以對隸屬于該物理端口的各第三本地接收器32和第三本地發送器33進行控制。為了敘述方便,在圖4中只示出了一個對外物理端口對應的傳輸裝置內部結構,并據此進行必要說明,其他未示出的對外物理端口與其相同。
第三本地接收器32可以看作是第一本地接收器12和第二本地接收器22的集成,同理,第三本地發送器33相當于第一本地發送器13和第二本地發送器23的集成,進而,第三本地接收器32和第三本地發送器33既可以工作于全工作通信模式(此時相當于第一實施例),也可以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此時相當于第二實施例)。至于工作在哪個通信模式下,可以通過控制寄存器41中的一位控制比特進行設置,例如,控制比特為“0”,表明該對外物理端口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控制比特為“1”表明該對外物理端口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應當理解,即使每個物理端口只有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也可以為其設置表明通信模式的控制比特。
此外,控制寄存器41還可以用于設置該對外物理端口的2線/4線傳輸方式。實質是通過設置某個傳輸方式控制比特的值,來決定用于發送的單對差分線接口和用于接收的單對差分線接口是否相同,更進一步,決定用于對外發送本地信號的差分線是否和接收對端信號的差分線相同。以圖4中所示的包含兩個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對外物理端口為例,假設傳輸方式控制比特值為“1”表明采用2線傳輸方式,那么就會通過兩個單對差分線接口11中的一個既進行接收又進行發送;如果傳輸方式控制比特值為“0”表明采用4線傳輸方式,那么兩個差分線接口11中的一個用于接收對端信號,另外一個用于對外發送本地信號。
假設采用4線傳輸方式時,選擇圖4上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用作對外發送本地信號,下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用作接收對端信號。那么,與上述兩個單對差分線接口11相耦合的收、發器也相應發生變化。
具體而言,與上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相耦合的第三本地發送器33被關閉,與上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相耦合的第三本地接收器32中的回波抵消單元121也被關閉;與下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相耦合的第三本地接收器32被關閉。另外,與上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相耦合的第三本地接收器32中的沖突檢測單元221,轉為控制與下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相耦合的第三本地發送器33。
此外需要說明,前文描述每個單對差分線接口11都對應于一套本地收/發器,是從邏輯上講的。在具體實現時,可以采用一套收/發器控制兩個(兩個以上也可以)單對差分線接口11,如圖5所示。
當圖5中的對外物理端口工作于2線傳輸方式時,控制寄存器41為第三本地接收器32和第三本地發送器33只選擇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11進行信號傳輸。如果選擇使用上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進行信號傳輸,那么第三本地發送器33與下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耦合鏈路52,以及第三本地接收器32與下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耦合鏈路53都相當于斷路狀態;反之亦然。
當圖5中的對外物理端口工作于4線傳輸方式時,假設選擇下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專用于對外發送本地信號,上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專用于接收對端信號。那么,第三本地發送器33與下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耦合鏈路52,以及第三本地接收器32與上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耦合鏈路50都相當于通路狀態;而第三本地發送器33與上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耦合鏈路51,以及第三本地接收器32與下層單對差分線接口11的耦合鏈路53都相當于斷路狀態。此外,第三本地接收器32中的回波抵消單元121被關閉。
由于現有10/100M以太網物理層芯片的每個對外物理端口都是采用兩對差分線(4根線)進行傳輸,因此本實施例中所示2線/4線可選的傳輸裝置可以很好的兼容現有的4線傳輸技術。
更進一步,通過控制寄存器41還可以設置每個對外物理端口單位時間內的最大發送流量。例如,設置所述對外物理端口單位時間內的最大發送流量是30M,那么就意味著允許對端傳輸到本地的對端信號單位流量是70M(假設單位時間內的最大總流量為100M),進而可以得到不對稱的上下行流量。使用上述方法,可以做到兩個物理端口在一對一半雙工通信時,兩側能夠發送和接收的流量不同。尤其對于以太網寬帶接入用戶而言非常有意義,運營商可以根據用戶流量統計結果及時調整各物理端口的單位最大發送流量,進而合理分配線纜(差分線傳輸線)的最大傳輸能力,達到優化配置的目的。
優選的,為了提高傳輸效率,當兩個以上單對差分線接口隸屬于一個對外物理端口時,該對外物理端口包含的各單對差分線接口可以并行工作。例如,假設本發明以太網物理層傳輸裝置的某個對外物理端口包含2個單對差分線接口,其在進行1000M速率以下的以太網信號傳輸時,所述2個單對差分線接口同時工作(全雙工或半雙工均可),并行傳輸信號,其中每個單對差分線接口既用于接收信號又用于發送信號。當然,每個物理端口中并行工作的單對差分線接口數目不僅僅限于2個,可以根據實際通信質量、速率的要求合理設置。
需要說明,雖然上述控制寄存器41可以具有多個控制比特位,進而實現多種功能模式的選擇控制,但是不應理解所述各控制比特必須同時存在。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應用環境需要任意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控制比特,甚至在應用環境單一的情況下可以也不設置控制寄存器。
以上通過三個實施例詳細的介紹了本發明的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針對所述幾個實施例有幾點需要說明(1)為了兼容現有10/100M物理層芯片的4線傳輸技術,可以將本發明以太網傳輸裝置的每個對外物理端口設計為包含兩個單對差分線接口,在傳輸時根據控制寄存器的配置選擇2線或4線的傳輸方式,即選擇使用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或兩個單對差分線接口進行傳輸。
例如在利用以太網技術進行寬帶接入用戶時,如果用戶和局端之間有已經布設好的電話線(其內部包含一對差分線),那么就可以在用戶和局端分別使用本發明的適用于1000M速率以下的以太網傳輸裝置(替代現有10/100M物理層芯片),并在控制寄存器中配置2線模式,進而運營商就可以利用上述電話線直接進行以太網寬帶接入,無需重新鋪設包含兩對差分線的線纜。即使沒有可用的電話線,需要重新鋪設線纜,由于采用本發明傳輸裝置的兩線技術,可以使得進行1000M以下速率以太網傳輸時的傳輸線數目減半,同樣達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當然,本發明的以太網傳輸裝置也可以不考慮對現有10/100M傳輸技術的兼容,每個物理端口都設計為2線(一對差分線)傳輸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每個物理端口可以只包含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
(2)由于本發明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與現有10/100M物理層芯片的主要區別之處,在于發送和接收的前端部分,而對于發送本地物理層信號之前具體進行了哪些處理(如物理層編碼、傳輸編碼等),以及接收到對端信號后又進行了哪些物理層處理都不是本發明關心的內容,該部分的具體實現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也是基于上述原因,本發明以太網傳輸裝置中的本地發送器和本地接收器是一個廣義的概念。
以發送器為例,可以認為其具有現有物理層芯片對外發送之前的多種信號處理功能,例如擾碼編碼、物理層編碼以及傳輸編碼等,將其進行的上述處理統稱為物理層發送處理單元。當所述物理層發送處理單元對來自MAC層的碼流進行相應物理層處理后,發送到單對差分線接口。如果所述以太網傳輸裝置處于半雙工通信模式,所述發送器還要受沖突檢測單元的控制,當所述沖突檢測單元檢測出線上有沖突時,發送器就停止發送。如果所述以太網傳輸裝置處于全雙工通信模式,則在發送方向上沒有限制,即使單對差分線傳輸線上承載著對端信號,也照常發送。
接收器也類似,可以認為其包含現有物理層芯片接收到對端信號之后的多種信號處理功能,例如傳輸解碼、擾碼解碼、物理層解碼等,可以將其進行的上述處理統稱為物理層接收處理單元。當接收器自單對差分線口獲得對端傳輸過來的對端信號后,所述物理層接收處理單元進行后續的物理層處理,如傳輸解碼、擾碼解碼、物理層解碼等。需要說明,如果所述接收器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那么接收器自單對差分線接收到信號后可以直接進行后續各種物理層處理;如果所述接收器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則需要經過回波抵消單元還原出原始的對端信號后再進行后續物理層處理。
此外,基于現有MAC層芯片和物理層芯片可以集成為一個芯片的技術,本發明以太網傳輸裝置中的發送器和接收器甚至可以包含MAC層的處理部分。總而言之,可以將發送器看作一個發送通道,而接收器看作一個接收通道,至于發送通道和接收通道中具體包含了哪些信號處理單元,并沒有限制。只要在發送前端和接收前端采用了本發明公開的收發共線技術方案即可。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方法。請參閱圖6,其為本發明以太網傳輸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是半雙工通信模式。
步驟610檢測至少一個單對差分線上是否存在對端信號,如果不存在對端信號,則進入步驟620;如果存在對端信號,則進入步驟640。
由于傳輸過程采用半雙工通信模式,即只收不發或只發不收,因此在對外發送本地信號的同時,要檢測單對差分傳輸線上是否有對端傳輸過來的信號(對端信號),以此保證接收對端信號的同時不對外發送本地信號。此外,為了提供傳輸速率,如果兩個以上的差分線服務于一個物理端口,這幾個單對差分線可以并行工作,前面有過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步驟620通過上述單對差分線將本地信號發送至對端。假設只采用一個單對差分線進行傳輸,則將待發送的物理層信號通過該單對差分線傳輸到對端。
步驟630通過發送時使用的單對差分線接收對端傳輸過來的對端信號。由于信息交互是雙方的,因此對端也需要向相本地傳輸信號,為了與本地信號相區別將其稱為對端信號。發送時使用的單對差分線也用于接收對端信號。
步驟640停止對外發送本地信號,并做隨機延遲發送處理,間隔一定時間再執行步驟610的操作。
請參閱圖7,其為本發明公開的以太網傳輸方法第二實施例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是全雙工通信模式。
步驟710通過至少一個單對差分線將本地信號發送至對端。假設只采用一個單對差分線進行傳輸,則將待發送的物理層信號通過該單對差分線傳輸到對端。優選的,為了提供傳輸速率,如果兩個以上的差分線服務于一個物理端口,可以采用并行工作的方式,前面有過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步驟720根據自發送本地信號所使用的單對差分線上接收的信號,以及所述本地信號還原出對端信號。由于信息交互是雙方的,因此對端也需要向相本地傳輸信號,將其稱為對端信號。由于本實施例在傳輸過程中采用全雙工通信模式,因此單對差分傳輸線上既承載著本地信號又承載著對端信號,進而上述兩種信號疊加在一起形成混合信號。于是,本地需要從單對差分線上的混合信號中還原出對端信號,這樣才能進行后續的物理層處理。根據現有DSP技術,在既知道對端信號和本地信號組成的混合信號,又知道發送出去的本地信號情況下,可以從混合信號中還原出對端信號。
優選的,為了兼容現有10/100M以太網4線傳輸技術,可以預先配置2線/4線傳輸方式,2線傳輸方式比4線傳輸方式使用的傳輸線數據減少了一半,節約了成本。當然,還可以為每個對外物理端口配置全雙工/半雙工工作模式以及單位時間內的最大發送流量,此部分內容請參考前文的描述。
從以上介紹可以知道在以太網接入利用本發明可以收到十分顯著的降低成本的效果;比如說對于城市各個小區的應用來說,由于小區房屋建設的過程中,電信服務提供商已經為每戶人家鋪設了兩根電話線,而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家庭只使用其中一根,另外一根閑置。而利用本發明的共線收發技術,可以將這一根閑置的電話線利用起來作為寬帶接入之用,從而省去了巨額的布線成本。對于部分鄉村居民來說,雖然其家中并不存在閑置的電話線,然而即便是新鋪設一根電話線遠比鋪設光纜和網線要便宜很多。而且隨著長距離以太網收發技術上的進步,目前以太網的傳輸距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基于本發明的以太網接入應用相對于現有流行的接入方式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及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與上述同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耦合的本地發送器及本地接收器,其中,本地發送器,用于向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發送本地信號;本地接收器,用于接收來自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的對端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包括通道分離單元,用以分離發送和接收通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工作于全雙工通信模式時,所述通道分離單元為回波抵消單元,用于根據自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獲得的信號和本地發送器提供的本地信號還原出對端信號。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時,所述通道分離單元為沖突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連接的一對差分線上是否存在信號沖突;如果存在沖突,則所述本地發送器暫停向單對差分線接口發送本地信號。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單元,用于配置2線/4線傳輸方式、全雙工/半雙工工作模式和/或單位時間內的最大發送流量。
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當兩個以上單對差分線接口隸屬于一個對外物理端口時,該對外物理端口的各單對差分線接口并行工作。
7.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通過至少一個單對差分線將本地信號發送至對端;b通過發送本地信號所使用的單對差分線接收對端傳輸過來的對端信號。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的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工作于半雙工通信模式下,則所述步驟a的執行條件為所述單對差分線上不存在信號沖突。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的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工作于全雙工工作模式下,則步驟b具體為根據自發送本地信號所使用的單對差分線上接收的信號和所述本地信號還原出對端信號。
10.如權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的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配置2線/4線傳輸方式、全雙工/半雙工工作模式和/或單位時間內的最大發送流量。
11.如權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以太網物理層的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兩個以上單對差分線服務于一個對外物理端口,則所述各單對差分線并行工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低于千兆傳輸速率的以太網傳輸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與同一個單對差分線接口耦合的本地發送器及本地接收器,其中,本地發送器,用于向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發送本地信號;本地接收器,用于接收來自所述單對差分線接口的對端信號。由于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同一對差分線實現信號收和發,使得1000M以下速率的以太網傳輸線數目降低,節約了成本。
文檔編號H04L5/16GK1921429SQ20061009945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5日
發明者于洋 申請人:杭州華為三康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