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及其分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信息傳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OFDM(正交頻分復用)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及其分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數字廣播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數字廣播除具有覆蓋面廣、節目容量大的特點外,還具有廣播性,其能夠實現一點對多點、一點對面的廣播,且廣播信息的成本與用戶數量無關。因此,數字廣播作為信息通信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普遍服務中具有重要地位。
OFDM是一種無線環境下的高速傳輸技術。無線信道的頻率響應曲線大多是非平坦的,而OFDM技術的主要思想就是在頻域內將給定信道分成許多正交子信道,在每個子信道上使用一個子載波進行調制,并且各子載波并行傳輸。這樣,盡管總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具有頻率選擇性,但是每個子信道是相對平坦的,在每個子信道上進行的是窄帶傳輸,信號帶寬小于信道的相應帶寬,因此就可以大大消除信號波形間的干擾。由于在OFDM系統中各個子信道的載波相互正交,它們的頻譜是相互重疊的,這樣不但減小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同時又提高了頻譜利用率。
在基于OFDM的地面無線廣播、地面手持廣播、衛星廣播等系統中,為了實現單頻網的無縫覆蓋,需要由多個發射站進行同頻、同步發送。圖1為現有的多發射機的數字廣播系統的框圖。
如圖1所示,信源編碼器1輸出的信源流分別通過主發射機通路和副發射機通路發送到用戶端6。在主發射機通路中,信道編碼器2對由信源編碼器1輸入的數據流(信源流)進行編碼而輸出碼符號。OFDM調制器3將碼符號進行OFDM調制使其調制為模擬信號后將其搬移到預定的頻點上發送給主發射機4,主發射機再將來自上述OFDM調制器3的信號變頻后發送到用戶端6;在副發射機通路中,副發射機5接收信源編碼器1輸出的數據流(信源流)并對其進行信道編碼以及OFDM調制后再將信號變頻以發送到用戶端6。這樣一來,需要在副發射機5中進行信道編碼、OFDM調制等工作。對于需要配備多個副發射機的數字廣播系統來說,每個副發射機都需要獨立地進行上述信道編碼,使副發射機的信息處理量大、系統總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預先進行信道編碼以減小副發射機信息處理壓力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上述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如圖2所示,包括OFDM調制裝置23,其連接信道編碼器(未圖示)和延遲裝置24,用于對接收的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進行OFDM調制,將其調制為第一信號發送到延遲裝置24;延遲裝置24,其連接OFDM裝置23和主發射機25,用于接收來自OFDM調制裝置23的第一信號,根據設定的時間來延遲該第一信號后將其發送到主發射機25;主發射機25,其連接延遲裝置24和用戶端29,用于接收來自延遲裝置24的第一信號,并將該第一信號發送給用戶端29;包處理裝置26,其連接信道編碼器(未圖示)和分配網絡27,用于對輸入的數據流按映射方式進行拆包并在各數據包前插入帶有控制信息的包頭,并將數據流發送給分配網絡27;分配網絡27,其連接包處理裝置26和副發射機28,用于將數據流轉換為第二信號并分配給相應的副發射機28;以及副發射機28,其連接分配網絡27和用戶端29,用于將接收自分配網絡的第二信號進行OFDM調制后發送給用戶端29。
上述包處理裝置26通過SPI接口與分配網絡27相連。
優選地,上述副發射機28至少為一個。
優選地,上述控制信息為發射頻點、時隙位置、映射方式信息。
優選地,上述映射方式可以采用BPSK映射、QPSK映射或16QAM映射。
根據本發明的OFDM調制裝置23進一步包括符號映射單元,加入離散導頻單元,擾碼單元,IFFT單元,符號成形單元,頻點搬移單元,以及射頻調制單元。
其中符號映射單元將編碼后的二進制比特流映射成復符號的星座點;加入離散導頻單元在映射的符號序列中加入離散導頻,生成有效頻域符號;擾碼單元用復擾碼序列對有效頻域符號進行擾碼,增加信號的隨機性;IFFT單元進行頻、時域變換,生成時域基帶采樣點序列;頻點搬移單元將基帶信號搬移到合適的頻點上;射頻調制單元將信號調制到射頻點上發送出去。
上述包處理裝置26包括根據映射方式將數據分割為若干個數據包的數據拆包單元;在各數據包前插入一包頭并對包頭的各字段分別進行定義以使包頭中包含不同控制信息的插入包頭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分為兩路,一路數據流利用OFDM調制裝置進行OFDM調制,調制成第一信號的步驟;第一信號利用延遲裝置延遲一定的時間后傳送到主發射機的步驟;該第一信號通過主發射機傳送到用戶端的步驟;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分為兩路,另一路數據流利用包處理裝置進行包處理并且傳輸到分配網絡的步驟;數據流在分配網絡中被轉換成第二信號并傳送到副發射機的步驟;該第二信號在副發射機中通過OFDM調制后傳送到用戶端的步驟。
在上述數據流被傳輸到分配網絡的步驟中,該數據流通過SPI接口以逐頻點逐時隙的方式依次傳輸。
在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利用包處理裝置進行包處理的步驟中,包處理進一步包括數據流根據在一個頻點一個時隙內傳輸的字節數進行拆包的步驟;和在各數據包前插入一包頭的插入包頭步驟。
在上述插入包頭步驟中,插入的包頭的各字段被分別定義以使包頭具有不同的控制信息。
在第二信號在副發射機中通過OFDM調制后傳送到用戶端的步驟中,第二信號在副發射機中進行信號處理從而識別出包頭的控制信息后,在該控制信息的控制下進行OFDM調制。
根據本發明的數字廣播能夠取得如下有益效果在保證數據流正確傳輸的同時可以控制副發射機以適當的方式對數據流進行調制并發送出去。而在主發射機處理流程中引入一定延遲,補償分配網絡和副發射機進行OFDM調制引入的時延,實現主、副發射機的同步發射。信息流經信道編碼后送入分配網絡,減小了發射機的信息處理壓力;通過延遲保證多個發射機間的同步發送;發射機的發射頻點、時隙位置、映射方式等能夠進行靈活配置;傳送的數據和控制字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輸;并可廣泛應用于衛星廣播、地面無線廣播、地面手持廣播等各廣播領域。
圖1為現有技術的多發射機數字廣播系統的框圖。
圖2為本發明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的框圖。
圖3為本發明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為圖3中OFDM調制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5(a)為BPSK星座映射圖。
圖5(b)為QPSK星座映射圖。
圖5(c)為16QAM星座映射圖。
圖6為PRBS擾碼生成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頻域子載波結構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接口時序圖。
圖9為本發明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3所示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為衛星移動廣播系統。該衛星移動廣播系統由OFDM調制器33,第一Ku波段上行站34,包處理裝置35,DVB-S調制器(未圖示),第二Ku波段上行站36,衛星37和轉發器38組成。
該衛星移動廣播系統使用25MHz帶寬,劃分為三個8MHz的頻道,每個8MHz頻道傳送一路OFDM調制信號。三個8MHz頻道分別命名為頻道0、頻道1、頻道2。系統采樣率為60MHz。
該衛星移動廣播系統每幀為200毫秒,由TS0到TS9共10個時隙組成。每個時隙占20毫秒,包括1個信標頭和42個OFDM符號組,每個OFDM符號由IFFT塊、循環前綴CP和2個保護間隔GD組成。其中信標中攜帶同步和時隙號信息。循環前綴用于抵抗信道多徑時延擴展,保護間隔用于降低系統頻帶泄漏。
當信源編碼器31輸出信源流后,信道編碼器32對信源編碼器31提供的信源流進行信道編碼、加入連續導頻并將經信道編碼的信源流分兩路分別輸入到下一級的OFDM調制器33和包處理裝置35。
上述信道編碼器32中,其內部信道編碼一般采用卷積糾錯碼、Reed-Solomon碼、LDPC碼、或者TURBO碼中的一種。
圖4所示為OFDM調制器33的結構框圖。OFDM調制器33包括符號映射單元41、加入離散導頻單元42、擾碼單元43、IFFT單元44、符號成形單元45、頻點搬移單元46和射頻調制單元47。上述這些單元共同作用實現OFDM調制,最后通過射頻調制單元47向第一Ku波段上行站34輸出衛星信號。這里,設該通過OFDM調制發射到第一Ku波段上行站34的信號為主衛星信號。
第一Ku波段上行站34的內部優選包括一延遲器(未圖示)。該延遲器為長度可調的移位寄存器,其補償衛星傳輸信道和轉發器38中的處理時延。第一Ku波段上行站34將延遲后的主衛星信號放置到14GHz的頻點上并發送給衛星37。
上述延遲器還可設置于第一Ku波段上行站34和OFDM調制器33之間或設置在OFDM調制器33上。
包處理裝置35包括拆包單元和插入包頭單元(未圖示)。包處理裝置35對由信道編碼器32傳輸的數據進行拆包及插入包頭,將打包后的數據通過SPI接口傳輸到DVB-S調制器(未圖示)。
DVB-S調制器對接收的數據進行DVB-S調制并輸出。這里,設經DVB-S調制并輸出的信號為副衛星信號。
SPI口連接上述包處理裝置和DVB-S調制器。其實現數據的快速傳輸。該SPI口包括時鐘線CLK、8根數據線Data(0~7)、同步指示線PSYNC和數據有效線DVALID。
第二Ku波段上行站36接收DVB-S調制器發送的副衛星信號,將該副衛星信號放置到11GHz的頻點上并發送給衛星37。
衛星37接收由第一Ku波段上行站34和第二Ku波段上行站36傳送的主衛星信號和副衛星信號,并且將來自第一Ku波段上行站34的主衛星信號放置到2.6GHz的頻點上發送給用戶解調器39,將來自第二Ku波段上行站36的副衛星信號進行放大并發送給轉發器38。
轉發器38包括DVB-S解調器和OFDM調制器(未圖示)。其中DVB-S解調器將衛星37下傳的副衛星信號解調后輸出到OFDM調制器,OFDM調制器在數據包和包頭信息的控制下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OFDM調制后在2.6GHz的頻點上發送給用戶解調器39。
用戶解調器39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后將解調的信號輸出給信源解碼器40;信源解碼器40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碼處理并輸出。
下面,結合圖3的衛星移動廣播系統示意圖對該系統的分配方法的各步驟進行詳細說明。
通過信源編碼器31產生的信源流在信道編碼器32中進行信道編碼以及加入連續導頻后一方面通過OFDM調制器33經衛星37發送到用戶解調器39,另一方面通過包處理裝置35經轉發器38發送到用戶解調器39。
在通過OFDM調制器33經衛星37發送到用戶解調器39的過程中,OFDM調制過程具體包括符號映射信道編碼后的二進制比特流首先映射成復符號的星座點,這里形成調制符號的比特數目是一定的,其中BPSK映射時每1比特映射為1個星座點,如圖5(a)所示;QPSK映射時每2比特映射為1個星座點,如圖5(b)所示;16QAM映射時每4比特映射為1個星座點,如圖5(c)所示。其中x、y軸是復符號的坐標軸。這樣利用符號映射來調制多個載波時,使得一個符號周期內有更多數據位在空中傳輸,可以提高數據傳輸率。
加入離散導頻接著,映射的符號序列中加入離散導頻。通過加入離散導頻,生成有效頻域符號。在本實施例中,系統共采用3076個有效子載波,其中有384個離散導頻。離散導頻全部傳1+0j,用(m,n)指示導頻信號的位置坐標,其中m和n分別是頻率和時間軸指示。m、n取值規則如下0≤n≤41,m=8p+1 p=0,1,2,...,191和m=8p+3 p=192,193,194,...,383 ifmod(n,4)=0m=8p+5 p=0,1,2,...,191和m=8p+7 p=192,192,193,...,383 ifmod(n,4)=1m=8p+3 p=0,1,2,...,191和m=8p+5 p=192,193,194,...,383 ifmod(n,4)=2m=8p+7 p=0,1,2,...,191和m=8p+9 p=192,192,193,...,383 ifmod(n,4)=3擾碼加入離散導頻后,該系統內所有有效子載波均被一復偽隨機二進制序列(PRBS)擾碼。在本實施方案中PRBS序列的生成多項式f(x)滿足f(x)=x12+x11+x8+x6+1,移位寄存器初始值為000000000001,生成方法如圖6所示。PRBS在每時隙開頭重置,故所有時隙都被相同圖樣擾碼。Si,Sq以0→/2,1→-/2的方式映射到實數域,并以Si+jSq的形式生成復擾碼序列。擾碼序列的初始狀態和時隙的第1個有效子載波對齊。擾碼增強了信號隨機性,并使信號的私密性更強,有助于保護信號安全,不被他人惡意破壞。
IFFT變換擾碼后的頻域信號在IFFT單元利用IFFT進行頻-時域變換,從而生成時域基帶采樣點序列。在本實施例中,記IFFT運算的正交子載波序號為i,imin=0,imax=4095,共有4096個正交子載波,具體可分為3076個有效子載波和1020個虛擬子載波,其中DC子載波也作為虛擬子載波,如圖7所示。有效子載波帶寬為7.5MHz,這樣虛擬子載波就成為兩個各8MHz帶寬的頻道間的保護帶。設m為有效子載波序號,i(m)為該有效子載波對應的IFFT正交子載波序號,兩者之間滿足i(m)=m+10≤m≤1537m+10201538≤m≤3075]]>m=0、1、2、...、3075。在時域中,時間軸上OFDM符號序號為n,n=0、1、2、...、N-1。
符號成形如前所述,每一OFDM符號包括有循環前綴(CP)、符號體和前、后保護間隔(GD)。每一OFDM符號長度為409.6us。循環前綴長度為51.2us,前、后保護間隔分別為4.4us。相鄰兩OFDM符號間被加窗從而使前一個OFDM符號的后保護間隔(GD)與其后一個OFDM符號的前保護間隔(GD)相交疊。相鄰兩符號的信號逐漸相互滲入,可以明顯減弱高頻分量的泄漏。該窗函數為w(t)=0.5+0.5cos(π+πt/TGD),0≤t≤TGD1,TGD<t<T-TGD0.5+0.5cos(π+π(T-t)/TGD),T-TGD≤t≤T]]>其中TGD為前、后保護間隔長度,T為OFDM符號長度。
頻點搬移在符號成形步驟后,基帶信號頻率根據發射頻點的需要被搬移至相應頻點。由于一般的衛星移動廣播系統使用25MHz帶寬,劃分為3個頻點間的間隔為8MHz的頻道,因此頻點搬移可以由以下方式實現y(n)=x(n)·ej2π(k-1)nΔffs]]>其中x(n)是基帶時域信號;y(n)是頻率搬移后的時域信號;k是頻點號,可以取0、1、2;fs是系統采樣率,為60MHz;Δf為頻點間隔,8MHz。
射頻調制最后,信號頻率被調制至2.6G頻點通過功率放大器發射出去。
OFDM調制完成后,經OFDM調制器33調制的主衛星信號通過延遲器延遲一定時間周期后由第一Ku波段上行站在14GHz的載波頻率上被發送到衛星37,經衛星37變頻后在2.6GHz的載波頻率上被發送到用戶解調器39。
在通過包處理裝置35經轉發器38發送到用戶解調器39的過程中,對于包處理過程,信源流根據在一個頻點一個時隙內傳輸的字節數進行拆包,具體的方法是,對BPSK映射的數據流,每14133字節為一個數據包;對QPSK映射的數據流,每28266字節為一個數據包;對16QAM映射的數據流,每56532字節為一個數據包。
而后,在上述每個數據包前插入一個包頭。其中包頭為2字節,分為3個字段,分別定義包頭的第0字節為Freq字段,表示發送頻點,如表1所示;
表1、Freq字段定義
包頭的第1字節的高4位為Timeslot字段,表示時隙號,如表2所示;表2、Timeslot字段定義
包頭的第1字節的低4位為Map字段,表示后續數據的星座點映射模式。由于星座點映射模式不同,后續數據的長度也會不同,如表3所示。
表3、Map字段定義及數據長度
打包后的數據通過SPI口傳輸給DVB-S調制器。這里,在SPI口上利用PSYNC信號指示Type字段的位置、通過CLK信號傳送時鐘,時鐘為系統60MHz時鐘,接口時序如圖8所示。各數據包的數據按照逐頻點逐時隙的方式通過SPI的8位數據接口依次傳輸。具體地傳輸順序為0頻點的0時隙→1頻點的0時隙→2頻點的0時隙→0頻點的1時隙→1頻點的1時隙→2頻點的1時隙......→0頻點的9時隙→1頻點的9時隙→2頻點的9時隙→0頻點的0時隙......。
如前所述,設經DVB-S調制的信號為副衛星信號。則上述副衛星信號由第二Ku波段上行站36在11GHz的載波頻率上通過衛星37發送給轉發器38。
利用轉發器38對該副衛星信號進行DVB-S解調,識別出包頭的Freq,Timeslot,Map字段,并在該Freq,Timeslot,Map字段的控制下對接收的數據流進行OFDM調制。即當Freq字段、Timeslot字段和Map字段分別為0x0、0x0、0x00時,控制信息表示的意義為在頻點0、時隙0、采用BPSK星座映射方式對數據流進行OFDM調制。這里,OFDM調制方法與前述OFDM調制方法完全相同。
上述經OFDM調制的副衛星信號由轉發器38在2.6GHz的載波頻率上發送到用戶解調器39。從而完成系統中信號的分配過程。
上述來自衛星37和轉發器38的信號在用戶解調器中進行解調并通過用戶端信源解碼器進行解碼處理并輸出。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的示意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采用地面手持廣播系統進行說明。
該地面手持廣播系統包括OFDM調制器93、主發射站94、包處理裝置95、第一SDH光端機(未圖示)和副發射站96。
地面手持廣播系統使用若干個8MHz帶寬,與傳統模擬電視系統帶寬兼容,每個8MHz頻道傳送一路OFDM調制信號。地面手持廣播信號在800MHz左右發送,系統采樣率為10MHz。
地面手持廣播系統每幀為200毫秒,由TS0到TS9共10個時隙組成。每個時隙占20毫秒,包括1個信標頭和42個OFDM符號組,每個OFDM符號由IFFT塊、循環前綴CP和2個保護間隔GD組成。其中信標中攜帶同步和時隙號信息。
當信源編碼器91輸出信源流后,信道編碼器92對信源編碼器91提供的信源流進行信道編碼、加入連續導頻并將經信道編碼的信源流分兩路分別輸入到下一級的OFDM調制器93和包處理裝置95。
OFDM調制器93包括符號映射單元、加入離散導頻單元、擾碼單元、IFFT單元、符號成形單元、頻點搬移單元和射頻調制單元。設通過OFDM調制輸出到主發射站94的信號為主信號。
地面主發射站94作為主發射機,將用戶信號發送給用戶解調器97。
包處理裝置95包括拆包單元和插入包頭單元(未圖示)。包處理裝置95對由信道編碼器92傳輸的數據進行拆包及插入包頭,將打包后的數據通過SPI接口傳輸到第一SDH光端機。
第一SDH光端機將數據流轉變為光信號并通過SDH網絡傳輸到副發射站96。
SPI口實現數據的快速傳輸。該SPI口包括時鐘線CLK、8根數據線Data(0~7)、同步指示線PSYNC和數據有效線DVALID。
副發射站96作為副發射機,將SDH網絡傳輸的增補信號也發送給用戶解調器97。副發射站96包括第二SDH光端機和OFDM調制器(未圖示)。第二SDH光端機將傳輸的光信號轉為數據流并識別出數據包和包頭中的控制信息,OFDM調制器在數據包和包頭信息的控制下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OFDM調制后發送到用戶解調器97。
用戶解調器97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后輸出給信源解碼器98;信源解碼器98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碼處理并輸出。
下面,結合圖9對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分配方法進行說明。
當信源編碼器91輸出信源流后,信源編碼器91提供的信源流在信道編碼器92中進行信道編碼、加入連續導頻并且經信道編碼的信源流分兩路分別輸入到下一級的OFDM調制器93和包處理裝置95。
數據流在OFDM調制器93中分別進行符號映射、加入離散導頻、擾碼、IFFT變換、符號成形和射頻調制從而完成OFDM調制。在調制過程中,由于地面手持廣播系統信號在各個8MHz頻帶內分別發送,因此不需要進行頻率搬移。在射頻調制步驟中,信號通過功率放大器和射頻變頻器被調制到800+k×8MHz(k為整數)頻點上并發送到主發射站94,并通過主發射站94發送到用戶解調器97。
在另一路通過包處理裝置95經副發射站96發送到用戶解調器97的過程中,由于其間包處理過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中相同,故不加贅述。
打包后的數據通過SPI口傳輸給第一SDH光端機。在SPI口上利用PSYNC信號指示Type字段的位置、通過CLK信號傳送時鐘,時鐘為系統60MHz時鐘。各數據包的數據按照逐頻點逐時隙的方式通過SPI的8位數據接口依次傳輸。即傳輸順序為0時隙→1時隙→2時隙......→0時隙......。
數據接著通過第一SDH光端機被轉換成光信號通過SDH網絡發送到副發射站96。經副發射站96中第二SDH光端機的變換解析,通過SDH網絡傳輸的各數據包中的頻點、時隙、映射方式信息被識別和讀取。然后在上述信息控制下,數據流在OFDM調制器經符號映射、加入離散導頻、擾碼、IFFT變換、符號成形、頻點搬移、射頻調制后,發送到用戶解調器97。
上述來自主發射站94和副發射站96的信號在用戶解調器97中進行解調并通過用戶端信源解碼器98進行解碼處理并輸出。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信源流輸出后首先進行信道編碼,然后再分別輸入到主發射機和副發射機中,副發射機并不進行信道編碼,因此,在副發射機為多個的情況下,本方法能夠降低每個副發射機的配置成本,從而降低整個系統的成本。
另外,在數據包的包頭中加入控制信息如發射頻點、時隙位置、映射方式后再對數據進行相應調制,使得副發射機在對接收信號進行相應解調后能夠容易地根據上述控制信息進行OFDM調制。
盡管基于說明目的本發明已經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了公開,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各種改變、增加和替代都是可能的。因此,本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書的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該系統與一信道編碼器和用戶端相連,包括OFDM調制裝置,其連接信道編碼器和延遲裝置,用于對接收的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進行OFDM調制,將其調制為第一信號發送到延遲裝置;延遲裝置,其連接OFDM裝置和主發射機,用于接收來自OFDM調制裝置的第一信號,根據設定的時間來延遲該第一信號后將其發送到主發射機;主發射機,其連接延遲裝置和用戶端,用于接收來自延遲裝置的第一信號,并將該第一信號發送到用戶端;包處理裝置,其連接信道編碼器和分配網絡,用于對輸入的數據流按映射方式進行拆包并在各數據包前插入帶有控制信息的包頭后將其發送給分配網絡;分配網絡,其連接包處理裝置和副發射機,用于將數據流轉換為第二信號并分配給相應的副發射機;以及副發射機,其連接分配網絡和用戶端,用于將來自分配網絡的第二信號進行OFDM調制后發送到用戶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發射機至少為一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為發射頻點、時隙位置、映射方式信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方式可以采用BPSK映射、QPSK映射或16QAM映射。
5.一種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分為兩路,一路數據流利用OFDM調制裝置進行OFDM調制,調制成第一信號的步驟;第一信號利用延遲裝置延遲一定的時間后傳送到主發射機的步驟;該第一信號通過主發射機傳送到用戶端的步驟;以及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分為兩路,另一路數據流利用包處理裝置進行包處理并傳輸到分配網絡的步驟;數據流通過分配網絡被轉換為第二信號并傳送到副發射機的步驟;該第二信號在副發射機中通過OFDM調制后傳送到用戶端的步驟。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利用包處理裝置進行包處理并傳輸到分配網絡的步驟中,包處理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數據流根據在一個頻點一個時隙內傳輸的字節數進行拆包的步驟,在各數據包前插入一包頭的插入包頭步驟。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插入包頭步驟中,插入的包頭的各字段被分別定義以使包頭具有不同的控制信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定義方式具體為將包頭分為3個字段,該3個字段分別表示頻點,時隙號和后續數據星座點映射方式。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數據流被傳輸到分配網絡的步驟中,該數據流通過逐頻點逐時隙的方式依次傳輸。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數字廣播多發射機的數據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信號在副發射機中通過OFDM調制后傳送到用戶端的步驟中,第二信號在副發射機中進行信號處理從而識別出包頭的控制信息后,在該控制信息的控制下進行OFDM調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數字廣播多發射機數據流分配系統及其分配方法。根據本發明的系統包括OFDM調制裝置,延遲裝置,主發射機,包處理裝置,分配網絡,以及副發射機。根據本發明的分配方法包括經信道編碼的數據流分為兩路,一路數據流利用OFDM調制裝置進行OFDM調制并利用延遲裝置延遲一定的時間后傳送到主發射機并由該主發射機傳送到用戶端的步驟;另一路數據流利用包處理裝置進行包處理并通過分配網絡傳送到副發射機,在副發射機中通過OFDM調制后傳送到用戶端的步驟。本發明中數據流經信道編碼后通過分配網絡送入副發射機,減小了副發射機的信息處理壓力。
文檔編號H04H1/00GK101079860SQ20061007845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6日
發明者葛啟宏, 陶濤, 白棟 申請人:北京泰美世紀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