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及方法,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透過網
絡在無內置硬盤的附加式網絡存取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上 儲存數據的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局域網絡高普及的今天,各企業內部一般均使用局域網絡存取內部數據, 研究顯示各中小型企業內部的計算機使用的檔案或數據,有些是被重復使用, 為降低企業內各計算機主機系統的負擔,應減少計算機間相互傳送重復的檔案 或數據。
有鑒于此,業界便有提出利用局域網絡的便利性來架構一臺企業內部計算 機裝置間互連的附加式網絡存取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以下簡稱 為NAS),使企業內部各計算機間可利用局域網絡的連接線擷取在NAS內所儲存 的檔案或數據,且可提供各異質平臺或系統(包含Unix, Windows, Linux, Netware)的客戶端及服務器端達到檔案或數據共享的存取裝置。
現有NAS是一種使用在以太網絡上,以IP協議為基礎,且透過專門的檔案 服務器來管理局域網絡上的信息流,提供各種不同的服務器、工作站之間共通 的數據儲存協議。由于NAS的檔案服務器是專門負責有關數據存取的動作,使 其它的服務器不需分配額外的空間來處理,得以有更多的空間去處理其它的指 令。
由上述可知,NAS最大的特色在于可將儲存空間分配在不同的工作站或服務 器,讓檔案數據得以分享形態在網絡上使用。故傳統的NAS是內置若干硬盤(Hard Disk),以使不同的工作站或服務器分配不同的儲存空間。
然而在生產廠商在出貨時,是將NAS運輸到各地,NAS內置的硬盤可能會在 運輸途中因遭受撞擊、溫度與濕度異常而有所損壞,且NAS在全球各地市場, 由于不同的商業需求及考慮,必須搭配不同廠牌及容量的硬盤,使得傳統的NAS 在工廠生產時必須針對硬盤進行冗長的硬盤機測試程序,而當硬盤遭受損壞則 必須送回原廠進行修復,因此NAS生產廠商需對其生產售出的NAS內置硬盤進 行維護,進而使得成本增加。
又由于傳統的NAS,其內置硬盤成本占據NAS總成本的絕大部分,且由于 NAS內部空間限制,內置硬盤的擴展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進而影響網絡數 據儲存空間及NAS可網絡連接的設備的數量。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數據網絡存取技術以克服現有NAS內置有硬盤所引起的 種種缺失,實已成為目前業界期待克服的課題。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使服務器端可依據與其 網絡連接的客戶端數量及數據容量彈性修改存取裝置的數量數據網絡存取系統 及方法。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及方法,以降低網絡裝 置生產廠商的成本、且無需對該網絡裝置外部連接的存取裝置進行維護。
為達上述及其它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及方法。且該數 據網絡存取系統至少包括一具網絡裝置及至少一用以與一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連 接的數據傳輸接口的服務器端;以及至少一用以透過網絡與服務器端的網絡裝 置建立網絡連接,并透過數據傳輸接口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進行數據存取作業 的客戶端。
上述該數據存取作業包括該客戶端將所儲存的數據透過網絡發送至該服務 器端的網絡裝置;以供該網絡裝置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數據,并將所接收到的數 據儲存至于外接式的存取裝置;以及客戶端透過網絡裝置自與網絡裝置的外接 式的存取裝置中獲取數據。
所述數據傳輸接口,例如為eSATA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傳輸接口,以供該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透過數據傳輸接口與網絡裝 置外部連接。相應的,該存取裝置為eSATA硬盤。
另,上述網絡裝置為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裝置、iSCSI (因 特網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裝置及SAN (Storage Area Network)裝置其中的一 者。該客戶端為個人計算機、個人數字助理、筆記本計算機其中之一者。
本發明的數據網絡存取方法,其包括以下實施步驟使一具網絡裝置及至 少一數據傳輸接口的服務器端與一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連接;使至少一客戶端與 該服務器端的網絡裝置透過一網絡建立網絡連接;以及使客戶端透過網絡裝置 且通過數據傳輸接口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進行數據存取作業。
因此,本發明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及方法主要為客戶端透過網絡與服務器 端的網絡裝置建立網絡連接,進而該客戶端可透過數據傳輸接口與外接式的存 取裝置進行數據存取作業。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存取裝置使是外置于網 絡裝置,因此服務器端的使用者或監管人員可依據服務器端網絡連接的客戶端 數量及數據存取量對客戶端的網絡裝置外置的存取裝置進行擴充,因而可增加 系統架構可擴展性。
另,本發明的網絡裝置無內置存取裝置(例如SATA硬盤),因而可降低網 絡裝置生產廠商的產品成本,且出貨時也可避免現有NAS內置硬盤損壞,需返回生產廠商處進行修復、使得成品成本增加的缺失。同時,在本發明中,網絡 裝置無內置硬盤,因而生產廠商無需花費人力、金錢對其銷售的產品的內置硬 盤進行售后維護。
圖1為本發明所述數據網絡存取系統的基本架構方塊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數據網絡存取方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所述數據網絡存取系統1的基本架構方塊示意圖。如
圖所示,該數據網絡存取系統1包括一服務器端10及至少一與該服務器端透過 網絡2 (因特網或企業內網絡)連接的客戶端,為簡化說明及圖示,以下即以本 發明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1具二客戶端12、 14為例進行圖示說明,但并非以此 限制本發明。以下對本發明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l的各組成要件進行詳細說明。
所述服務器端10包括一網絡裝置100及一數據傳輸接口,其中,該網絡裝 置100為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裝置、iSCSI (因特網小型計算機 系統接口)裝置或SAN (Storage Area Network)裝置。所述網絡裝置100具有 一網絡接口 (未圖標),以供其透過網絡接口連接至上述網絡2。
所述數據傳輸接口,其是用以與一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連接,為簡 化圖式現以該網絡裝置100具有二數據傳輸接口 1000、1001為例進行圖示說明, 但并非以此為限。在本發明中,該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是分別透過數據 傳輸接口 1000、 1001與網絡裝置100外部連接。
所述數據傳輸接口 1000、 1001為eSATA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傳輸接口,相應的,該存取裝置102、 104是透過數 據傳輸接口 1000、 1001與網絡裝置100外部連接的eSATA硬盤。
本發明的特征在于,服務器端10的網絡裝置100為無內置存取裝置,其是 透過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為網絡上與其建立網絡連接的客戶端12、 14 提供數據存取的空間。因此,透過本發明,不僅可避免存取裝置內置與網絡裝 置內,網絡裝置出貨時內置的存取裝置收到撞擊損壞的情形發生,而且生產廠 商也無需對其所出售的網絡裝置的內置存取裝置進行售后維護、修復等相當花 費時間、人力金錢之后續處理,且網絡裝置無內置存取裝置可降低生產廠商的 產品成本。
請繼續參考圖i所示,所述客戶端12、 14是透過網絡2連接至服務器端10 的網絡裝置100以使網絡裝置100與網絡2建立網絡連接,且該客戶端12、 14 可透過數據傳輸接口 1000、 1001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進行數據存取作業。
即該所述客戶端12 、 14可透過網絡2將其所儲存的數據發送至服務器端10 ,
以供服務器端10的網絡裝置100接收客戶端12、 14透過網絡2所發送的數據, 并將所接收到的數據儲存至與網絡裝置網絡連接的存取裝置102、 104至少其中 之一者。同時,所述客戶端12、 14可透過數據傳輸接口 1000、 1001自與外接 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至少其中之一者中獲取數據(即該網絡裝置100依據該 客戶端12、 14的數據采集請求自存取裝置102、 104至少其中之一者中獲取對 應的數據,并透過網絡2發送至客戶端12、 14),以供客戶端102、 104的使用 者使用。
在本發明中,所述客戶端12、 14為個人計算機、個人數字助理、或筆記本 計算機等。
透過本發明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l,客戶端12、 14可將其所儲存的數據透 過網絡2發送至服務器端,并通過該數據傳輸接口 1000、 IOOI與外接式的存取 裝置102、 104儲存,進而達到客戶端數據透過網絡共享的目的,且各客戶端可 依據需要自客戶端的存取裝置獲取所需數據使用。
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所述數據網絡存取方法流程圖。且該數據網絡存取方 法包括以下實施步驟在步驟S21中,使一具網絡裝置100及至少一數據傳輸 接口的服務器端100與一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連接。且該網絡裝置100 具有一網絡接口 (未圖標),以供網絡裝置透過網絡接口連接至網絡2,并且該 數據傳輸接口 (例如eSATA傳輸接口) 1000、 1001,是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連接。接著進至步驟S22。
在步驟S22中,使該客戶端12、 14透過網絡2與該網絡裝置IOO建立網絡 連接。接著進至步驟S23。
在該步驟S23中,使該客戶端12、 14透過該網絡裝置100且通過數據傳輸 接口 1000、 1001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進行數據存取作業。特別是在 步驟S23中,所述客戶端12、 14可透過網絡2將其所儲存的數據發送至服務器 端IO,以供該服務器端10的網絡裝置100接收客戶端12、 14透過網絡2所發 送的數據,并將所接收到的數據儲存至于網絡裝置網絡連接的外接式存取裝置 102、 104至少其中之一者。同時,所述客戶端12、 14可透過數據傳輸接口 1000、 1001自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至少其中之一者中獲取數據(即該網絡裝 置IOO依據該客戶端12、 14的數據采集請求自外接式的存取裝置102、 104至 少其中之一者中獲取對應的數據,并透過網絡2發送至客戶端12、 14),以供 該客戶端102、 104的使用者使用。
因此,本發明所述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及方法主要為客戶端透過網絡與服務 器端的網絡裝置建立網絡連接,進而客戶端可透過數據傳輸接口與外接式的存 取裝置進行數據存取作業。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述存取裝置是外置于網 絡裝置,因此服務器端的使用者或監管人員可依據服務器端網絡連接的客戶端
數量及數據存取量對客戶端的網絡裝置外置的存取裝置進行擴充,因而可增加 系統架構可擴展性。
另,本發明的網絡裝置無內置存取裝置(例如SATA硬盤),因而可降低網 絡裝置生產廠商的產品成本,且出貨時也可避免現有NAS內置硬盤損壞,需返 回生產廠商處進行修復、使得成品成本增加的缺失。同時,在本發明中,該網 絡裝置無內置硬盤,因而生產廠商無需花費人力、金錢對其銷售的產品的內置 硬盤進行售后維護。
權利要求
1.一種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其特征在于該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包括服務器端,且其包括一網絡裝置及至少一用以與一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連接的數據傳輸接口;以及至少一客戶端,其是透過一網絡與服務器端的網絡裝置建立網絡連接,且透過數據傳輸接口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進行數據存取作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其特征在于數據存取作業 包括客戶端將所儲存的數據透過網絡發送至服務器端的網絡裝置;以供網絡裝 置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數據,并將所接收到的數據儲存至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 以及客戶端透過數據傳輸接口自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中獲取數據。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其特征在于數據傳輸接口為eSATA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傳輸接口。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其特征在于外接式的存取 裝置為eSATA硬盤。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其特征在于網絡裝置為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裝置、iSCSI (因特網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 )裝置及SAN (Storage Area Network)裝置其中之一者。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其特征在于客戶端為個人 計算機、個人數字助理、筆記本計算機其中之一者。
7. —種數據網絡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數據網絡存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一具網絡裝置及至少一數據傳輸接口的服務器端與一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連接;使至少一客戶端與服務器端的網絡裝置透過一網絡建立網絡連接;以及 使客戶端透過該網絡裝置且通過數據傳輸接口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進行數 據存取作業。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數據存取作業包括客戶端將所儲存的數據透過網絡發送至該服務器端的網絡裝置;以供網絡 裝置接收該客戶端發送的數據,并將所接收到的數據儲存至與該外接式的存取 裝置,以及客戶端透過數據傳輸接口自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中獲取數據。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數據傳輸接口 為eSATA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傳輸接口。
10.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接式的存取 裝置為eSATA硬盤。
11.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網絡裝置為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裝置、iSCSI (因特網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裝置及SAN (Storage Area Network)裝置其中之一者。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據網絡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戶端是為個 人計算機、個人數字助理、筆記本計算機其中之一者。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據網絡存取系統及方法,主要是提供一服務器端及至少一客戶端,且該服務器端具有一網絡裝置及至少一用一與一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連接的數據傳輸接口,而該客戶端是可透過一網絡與網絡裝置建立網絡連接,且可透過數據傳輸接口與外接式的存取裝置進行數據存取作業。透過本發明可降低網絡裝置生產廠商的成本、且無需對網絡裝置外部連接的存取裝置進行維護,同時本發明通過該數據傳輸接口可外接若干個存取裝置而達到擴充的功效。
文檔編號H04L12/28GK101098265SQ20061003616
公開日2008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30日
發明者陳銘賢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順達電腦廠有限公司;神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