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藉由遠端管理系統管理共享資料庫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其可以提供即時傳送資料及確保資料的保密性。
背景技術:
當今隨著產業環境的急速變遷、通訊技術的進步以及自動化、數字化與電子化的時代潮流,企業內部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為了符合產業環境的需求,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系統。由于不同系統的逐漸增加,再加上系統與系統之間往往使用不同的作業平臺及后端資料庫等因素,資料的傳遞以及共用變成企業內與企業之間執行最為頻繁與重要的一項工作。
請參閱圖1所示,是現有習知的不同系統間資料交換的示意圖。當不同系統間欲相互傳輸資料時,如圖所示,一第一系統10’是讀取一第一資料庫12’的一資料,并傳送至一第二系統18’的一第二資料庫20’,以更新該第二資料庫20’對應此資料的內容。上述的架構雖然可以解決不同系統間資料的傳遞與共用問題,但是因為第一系統10’是直接對第二系統18’的資料庫進行存取,若第一系統10’對第二資料庫20’進行資料竊盜或篡改等行為時,則可能發生資料庫內的資料安全性等問題。
除了安全性問題之外,對企業來說,在多個不同系統間以及多樣性的資料交換需求下,當企業的系統欲傳輸資料于多個不同系統時,企業若為每一不同系統進行資料分類、過濾,藉此以一一分送每一不同系統所需的資料,不但增加了繁復流程,且勢必提高第一資料庫12’的系統負荷。因此,為了因應多個不同系統進行資料交換,企業內或企業間大多采用的作法皆是通過資料庫作為資料交換的媒介。
請參閱圖2所示,是現有習知的另一不同系統間資料交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第一系統10’是讀取一第一資料庫12’的一資料,并傳送此資料至一共享資料庫14’,以更新該共享資料庫14’內對應資料的內容,而第二系統18’則依據一資料庫排程單元16’預定的排程設定,定時至共享資料庫14’內讀取所更新的資料,以更新一第二資料庫20’的內容。
從圖2可得知,該現有習知的方法是采用資料庫作為不同系統的資料交換媒介,由于該方法是采用排程方式,所以第二系統18’將在預定的排程時間讀取共享資料庫14’的更新資料,若預定的排程時間與第一系統10’傳送該資料至共享資料庫14’的時間差距甚久時,則可能因資料交換的即時性不足而造成第一系統10’與第二系統18’資料不一致,且產生資料誤差的情況。
基于上述,現有傳統的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不但無法達到資料交換的即時性問題,且無法保密資料庫內的資料,容易造成資料庫內的資料被竊取或篡改,造成機密資料外流等問題。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在結構、方法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及方法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基于多年從事于系統間資料交換的相關研究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藉由遠端管理系統的提供,可以控管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流程,即時進行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動作,并且可以用以避免不同系統直接存取資料庫,確保資料庫的安全,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即時資料交換架構,該架構包括一第一系統;一遠端管理系統;一共享資料庫;以及一第二系統;其中,該遠端管理系統是分別與該第一系統、該第二系統及該共享資料庫的網路相互連線,該遠端管理系統接收該第一系統的一資料,以儲存該資料至該共享資料庫,并將該共享資料庫內所儲存的該資料即時傳送至該第二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其包括一處理單元,處理該遠端管理系統與該共享資料庫間的執行動作。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更包括一檢查單元,檢測該資料,以確認該資料為該遠端管理系統與該第一系統約定的資料類型或服務型態。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包更含一解析單元(parser),解析該資料。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是可為一網頁伺服器(Web Server)。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是采用一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的傳輸協定。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更包括有一第一識別單元,其是鑒別該第一系統的身份。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更包括有一第二識別單元,其是鑒別該第二系統的身份。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即時資料交換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一第一系統提供一資料至一遠端管理系統;該資料經由該遠端管理系統傳送至一共享資料庫,以儲存該資料至該共享資料庫內;以及當該資料儲存至該共享資料庫內時,該遠端管理系統即時傳送該資料至一第二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中當該資料經由該遠端管理系統傳送至該共享資料庫時,更包括一鑒別步驟,用以鑒別該第一系統是否可傳遞該資料至該遠端管理系統。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中當該資料經由該遠端管理系統傳送至該共享資料庫時,更包括一檢測該資料的步驟,用以確認該資料為該遠端管理系統與該第一系統約定的資料類型或服務型態。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中當該資料經由該遠端管理系統傳送至該共享資料庫時,更包括一解析該資料的步驟,用以解析該資料。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中當該遠端管理系統即時傳送該資料至該第二系統時,更包括一封包該資料的格式的步驟。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中所述的資料所需封包的格式可為可擴展標示語言(Extensible Makeup Language)格式。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中當該遠端管理系統即時傳送該資料至該第二系統時,更包括鑒別該第二系統是否為該資料的傳遞對象。
前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是采用一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的傳輸協定。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的技術方案可知,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及優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其是揭露一第一系統,其連接一遠端管理系統以傳送一資料,該遠端管理系統連接至一共享資料庫,以儲存此資料至共享資料庫內;當該資料儲存至一共享資料庫內時,即時傳送更新資料至第二系統。藉此,經由遠端管理系統的提供,可以達成即時資料交換與確保資料庫安全的目的。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至少具有下列優點本發明藉由遠端管理系統的提供,可以控管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流程,即時進行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動作,并且可以避免不同系統直接存取資料庫,確保資料庫的安全,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特殊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是揭露一遠端管理系統,用以分別與一第一系統、一第二系統及一共享資料庫的網路相互連線,該遠端管理系統用以接收第一系統傳送的一資料,以儲存該資料至一共享資料庫內;當該資料儲存至一共享資料庫內時,即時傳送該資料至第二系統。因此,藉由遠端管理系統的提供,可以控管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流程,避免不同系統直接存取資料庫,而可達成即時資料交換與確保資料庫安全的目的。其具有上述諸多優點及實用價值,并在同類產品及方法中未見有類似結構設計及方法公開發表或使用而確屬創新,其不論在產品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皆有較大改進,在技術上有較大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現有習知的不同系統間資料交換的示意圖。
圖2是現有習知的另一不同系統間資料交換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
10’第一系統 12’第一資料庫14’共享資料庫16’資料庫排程單元18’第二系統 20’第二資料庫10人事資料系統100新人資料20遠端管理系統200第一識別單元202檢查單元 204解析單元206處理單元 208第二識別單元30共享資料庫 40組織階層系統50薪資管理系統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方法、步驟、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其是藉由遠端管理系統的提供,以控管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流程,即時進行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動作,且用以避免不同系統直接存取資料庫,確保資料庫的安全。
請參閱圖3所示,是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包括有一人事資料系統10、一遠端管理系統20、一共享資料庫30、一組織階層系統40以及一薪資管理系統50。其中該遠端管理系統20,是分別與人事資料系統10、共享資料庫30、組織階層系統40與薪資管理系統50的網路相互連線。當人事資料系統10欲異動一新人資料100時,隨即將新人資料100傳輸至遠端管理系統20,以儲存新人資料100至共享資料庫30內。此外,遠端管理系統20會判斷組織階層系統40和薪資管理系統50是否為傳送新人資料100的傳遞對象。因此,遠端管理系統20是會將在該共享資料庫30內的新人資料100,即時傳送至組織階層系統40和薪資管理系統50,藉此保持人事資料系統10與組織階層系統40和薪資管理系統50的資料的一致性。
該遠端管理系統20,包括有一第一識別單元200、一檢查單元202、一解析單元(parser)204、一處理單元206以及一第二識別單元208。
該第一識別單元200,是會鑒別人事資料系統10是否為遠端管理系統30可辨識的系統,以防止不法系統進入遠端管理系統20。當人事資料系統10傳輸新人資料100至遠端管理系統20時,檢查單元202是會檢查新人資料100的資料型態,用以確認新人資料100是否為遠端管理系統20與人事資料系統10約定的資料型態,若新人資料100是不是遠端管理系統20與人事資料系統10約定的資料型態則不予處理。例如人事資料系統10欲儲存新人資料100至共享資料庫30或者讀取共享資料庫30的資料,若人事資料系統10欲讀取共享資料庫30的資料,但是此服務型態不是與遠端管理系統20所約定的服務型態,故遠端管理系統20會拒絕讓人事資料系統10讀取共享資料庫30的資料。
該解析單元204,用于解析新人資料100,以區分此新人資料100的資料項目名稱與資料內容,若新人資料100有加密,亦在解析單元204中將新人資料100解密。
該處理單元206,是處理遠端管理系統20與共享資料庫30間的執行動作,例如處理遠端管理系統20與共享資料庫30的連線動作,以儲存新人資料100至共享資料庫30,或者將共享資料庫30內的新人資料100轉成可擴展標示語言(Extensible Makeup Language,XML)格式的資料,并傳輸至該組織階層系統40與薪資管理系統50。
該第二識別單元208,其是識別組織階層系統40與薪資管理系統50是否為新人資料100的傳遞對象。假設組織階層系統40不是新人資料100的傳遞對象,第二識別單元208會藉由處理單元206發送一無法傳遞的指令給人事資料系統10。若本發明僅用于企業內部使用時,因遠端管理系統20所連線的系統皆為企業內部的不同系統,故可不需第一識別單元200與第二識別單元208,但是若運用于企業與企業之間時即必須有第一識別單元200與第二識別單元208,以確保安全性。
本發明的該遠端管理系統20,是采用一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的傳輸協定,以做為資料交換的傳輸管道,即用以接收此新人資料100。由于TCP/IP是采用通道(socket)作為兩端系統的溝通方式,socket是指一個邏輯位址和埠(port),因此在TCP/IP的網路環境里,兩端的系統可藉由不同的port號碼來讓不同的程式即時溝通,相較于現有傳統所使用的超文字傳輸協定(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HTTP)的通訊協定,通常僅能使用80port,則TCP/IP的使用較具有彈性與快速。
另外,為了使不同作業平臺標準皆可經由網路,本發明的遠端管理系統20亦可為一網頁伺服器,以供人事資料系統10、組織階層系統40與薪資管理系統50利用瀏覽器連線至遠端管理系統20以進行即時的資料交換動作。
請參閱圖4所示,是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當多個不同系統欲進行資料交換時,可依照圖4的流程圖進行處理步驟。依步驟S10所示,人事資料系統異動儲存新人資料時,人事資料系統連線至遠端管理系統以傳送新人資料;之后,執行步驟S11,第一識別單元會鑒別人事資料系統是否可傳遞新人資料至遠端管理系統,以確認為所約定的系統;接著,進行步驟S12,檢查單元檢測新人資料是否為所約定的資料型態;之后,執行步驟S13,解析單元解析新人資料以區分此新人資料的資料項目名稱與資料內容,若新人資料有加密,亦在解析單元解密。而后進行步驟S14,處理單元將新人資料傳送至共享資料庫,以儲存新人資料至共享資料庫內。
接續,進行步驟S15,將新人資料傳送至處理單元,并在解析單元將新人資料封包為可擴展標示語言(Extensible Makeup Language,XML)格式的資料,再藉由第二識別單元鑒別組織階層系統與薪資管理系統是否為新人資料的傳遞對象,以即時傳送新人資料予組織階層系統和薪資管理系統。藉此,可以改善現有習知的組織階層系統和薪資管理系統在資料庫排程單元設定的排程時間才進行更新資料的讀取的缺點,使組織階層系統與薪資管理系統可以即時取得新人資料。
另外,當組織階層系統與薪資管理系統有異動儲存資料時,亦會如同上述人事資料系統的方式傳輸至遠端管理系統以儲存至共享資料庫,此時遠端管理系統亦會依據人事資料系統與遠端管理系統的約定,以便即時傳輸資料至人事資料系統。除此之外,上述的人事資料系統(第一系統)、組織階層系統(第二系統)與薪資管理系統(第二系統)僅為本發明提及的一實施例,其亦可由會計管理系統、研發資料交換管理系統、行銷管理系統、客服資料管理系統、甚至與法務相關的契約管理系統、專利/商標資料管理系統等等所取代,只要公司內部可能出現或運用的系統都可以隨著實施例的不同而作調整。此外,第一系統與第二系統可分別具有至少一系統,其可隨著實施例的不同而作調整。
綜上所述,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其是藉由遠端管理系統的提供,以作為人事資料系統(第一系統)與組織階層系統與薪資管理系統(第二系統)的資料交換的溝通媒介,藉此經由遠端管理系統控管共享資料庫,可以避免人事資料系統(第一系統)直接存取共享資料庫,而導致資料庫安全的問題。再者,本發明的遠端管理系統可以即時將更新的新人資料傳送予組織階層系統和薪資管理系統(第二系統),以維持不同系統間資料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術內容作出些許的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及專利范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實質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特征在于該架構包括一第一系統;一遠端管理系統;一共享資料庫;以及一第二系統;其中,該遠端管理系統是分別與該第一系統、該第二系統及該共享資料庫的網路相互連線,該遠端管理系統接收該第一系統的一資料,以儲存該資料至該共享資料庫,并將該共享資料庫內所儲存的該資料即時傳送至該第二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包括一處理單元,處理該遠端管理系統與該共享資料庫間的執行動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更包括一檢查單元,檢測該資料,以確認該資料為該遠端管理系統與該第一系統約定的資料類型或服務型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包更含一解析單元(parser),解析該資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是可為一網頁伺服器(Web Server)。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是采用一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的傳輸協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更包括有一第一識別單元,其是鑒別該第一系統的身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更包括有一第二識別單元,其是鑒別該第二系統的身份。
9.一種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一第一系統提供一資料至一遠端管理系統;該資料經由該遠端管理系統傳送至一共享資料庫,以儲存該資料至該共享資料庫內;以及當該資料儲存至該共享資料庫內時,該遠端管理系統即時傳送該資料至一第二系統。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當該資料經由該遠端管理系統傳送至該共享資料庫時,更包括一鑒別步驟,用以鑒別該第一系統是否可傳遞該資料至該遠端管理系統。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當該資料經由該遠端管理系統傳送至該共享資料庫時,更包括一檢測該資料的步驟,用以確認該資料為該遠端管理系統與該第一系統約定的資料類型或服務型態。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當該資料經由該遠端管理系統傳送至該共享資料庫時,更包括一解析該資料的步驟,用以解析該資料。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當該遠端管理系統即時傳送該資料至該第二系統時,更包括一封包該資料的格式的步驟。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資料所需封包的格式可為可擴展標示語言(Extensible Makeup Language)格式。
15.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當該遠端管理系統即時傳送該資料至該第二系統時,更包括鑒別該第二系統是否為該資料的傳遞對象。
16.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即時資料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遠端管理系統是采用一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的傳輸協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即時資料交換架構及其方法,其是揭露一遠端管理系統,用以分別與一第一系統、一第二系統及一共享資料庫的網路相互連線,此遠端管理系統用以接收第一系統傳送的一資料,以儲存該資料至一共享資料庫內;當該資料儲存至一共享資料庫內時,即時傳送該資料至第二系統。因此,藉由遠端管理系統的提供,以控管不同系統間的資料交換流程,避免不同系統直接存取資料庫,以達成即時資料交換與確保資料庫安全的目的。
文檔編號H04L12/54GK1761230SQ200510115688
公開日2006年4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8日
發明者呂理豪, 葉逸礽 申請人: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