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透鏡鏡筒和成像裝置的制作方法
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本文件要求下列優先權文件的利益日本優先權申請,JP2003-359894,2003年10月20日遞交,并將其內容列于此處供法律允許的延伸的參考。
本發明的背景1.發明領域本發明涉及一個透鏡鏡筒和一個成像裝置。
2.相關技術提供這種類型的透鏡鏡筒,其中成像元件裝入到以上提供的鏡筒內。
在此種類型的透鏡鏡筒內,在許多情況下一個成像元件的連接端子是借助焊接連接至一個硬質印刷電路板,以及印刷電路板和一個成像電路設置在鏡筒的外面是通過一個柔性的印刷電路板互相連接的。
驅動信號是由成像電路供給通過一個布線元件至成像元件,布線元件是由這些印刷電路板和柔性電路板組成,以及捕獲的圖像信號由成像元件輸出,傳輸至成像電路,例如,如下列文件所述JapaneseLaid Open Patent JP-A-10-336496。
本發明的概述近年來,有企圖小型化透鏡鏡筒和成像裝置。然而,在相關技術類型的透鏡鏡筒中,兩個元件,比如硬質印刷電路板和柔性電路板需要作為布線元件互連一個成像元件和一個成像電路,如果成像元件準備與透鏡鏡筒和成像裝置的小型化一起小型化,這里的缺點是兩個元件占據一個空間以及妨礙成像元件的小型化。
有一種方法是直接地焊接一個成像元件至一個柔性電路板,而不使用一個硬質印刷電路板,如果柔性電路板本身是與透鏡鏡筒和成像裝置的小型化一起小型化的,這里產生的缺點是柔性電路板不能夠提供成像元件和成像電路之間的可靠的互連,這是因為柔性電路板具有的本性是當柔性電路板的面積小時,在焊接時施加至柔性電路板的熱使其變形。
本發明考慮到這些問題,以及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個透鏡鏡筒和一個成像裝置,它們兩者能夠可靠地互連一個成像元件和一個成像電路,以及它們在小型化方面是有利的。
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提供一個透鏡鏡筒,它具有一個光學系統設置在鏡筒內部以及工作以引導一個物體圖像,一個成像元件設置在鏡筒內部的光學系統的光學通道上,以及一個柔性電路板連接至成像元件和工作以進行成像元件和設置在鏡筒外面的一個成像電路之間的信號的傳輸,以及透鏡鏡筒的特征在于,成像元件構造為包括一個插件,具有一個板形,一個成像單元,包容在插件內,使其面對插件的一個正面,以及一組第一連接端子設置在插件的一個后面上,其中柔性電路板構造為包括一個成像元件安裝段,一個延伸段由成像元件安裝段延伸,以及一個連接段,設置在延伸段的一個延伸末端,以及連接至成像電路,其中成像元件安裝段具有一組第二連接端子設置在柔性電路板的一個表面上,從而使對應于相應的第一連接端子。其中插件是安裝在成像元件安裝段上,并且使第一連接端子借助焊接分別地連接至第二連接端子,其中設置一個金屬板,當由插件的一個厚度方向上觀察時,它具有一個外形大致與插件相同,或者一個外形大于插件的外形,從而使插件的外形被金屬板的外形包括,金屬板具有本性能夠在每個每一連接端子與相應的一個第二連接端子焊接加熱的溫度保持它的剛性,以及其中金屬板是安裝在一個位置,在此處金屬板的外形與插件的外形重合,或者插件的外形是放置在金屬板的外形內,這是在成像元件安裝段的后面上的插件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本發明的另一優選的實施例提供一個成像裝置,包括一個透鏡鏡筒,它具有一個光學系統設置在鏡筒內部,以及工作以引導一個物體圖像,一個成像元件設置在鏡筒內部的光學系統的光學通道上,以及一個柔性電路板連接至成像元件和工作以進行成像元件和設置在鏡筒外面的一個成像電路之間的信號的傳輸,以及成像裝置的特征在于,成像元件構造為包括一個插件,具有一個構形,一個成像單元,包容在插件內,使其面對插件的一個正面,以及一組第一連接端子設置在插件的一個后面上,其中柔性電路板構造為包括一個成像元件安裝段,一個延伸段由成像元件安裝段延伸,以及一個連接段,設置在延伸段的一個延伸末端,以及連接至成像電路,其中,成像元件安裝段具有一組第二連接端子設置在柔性電路板的一個表面上從而使對應于相應的第一連接端子,其中插件是安裝在成像元件安裝段上,并且使第一連接端子借助焊接分別地連接至第二連接端子,其中設置一個金屬板,當由插件的一個厚度方向觀察時,它具有一個外形大致與插件相同,或者一個外形,大于插件的外形,從而使插件的外形被金屬板的外形包括,金屬板具有本性能夠在每個第一連接端子與相應的一個第二連接端子焊接加熱的溫度保持它的剛性,以及其中金屬板是安裝在一個位置,在此處金屬板的外形與插件的外形重合,或者插件的外形放置在金屬板的外形內,這是在成像元件安裝段的后面上的插件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按照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例,金屬板是安裝在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的后面上,在其上安裝有成像元件。作為一個結果,雖然成像元件的插件和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是減少至相當小的尺寸,柔性電路板的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的此部分不會遭受變形,即使柔性電路板的此部分在第一連接端子和第二連接端子之間焊接時被加熱,從而使第一連接端子和第二連接端子能夠可靠地彼此焊接到一起,以及成像元件和一個成像處理單元能夠可靠地互連。因此,本發明在小型化方面也是有利的。
附圖的簡要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例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和特點將通過下列的詳細說明并結合附圖明確地表達出來,其中
圖1示出按照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一個成像裝置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它的前側面觀察的;圖2示出按照本發明的此優選的實施例的一個成像裝置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它的后側面觀察的;圖3示出按照本發明的此優選的實施例的一個成像裝置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它的底面觀察的;圖4示出按照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一個說明圖,用于說明一個存儲卡和一個電池的殼體的狀態;圖5示出一個方框圖,示出按照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成像裝置的一個控制系統;圖6示出一個透鏡鏡筒10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前側面觀察的;圖7示出一個透鏡鏡筒10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后側面觀察的;圖8示出此透鏡鏡筒10的一個部分結構的一個透視圖;圖9示出一個分解的透視圖,示出此透鏡鏡筒10的剩余的結構;圖10示出沿圖6內直線X-X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1示出沿圖6內直線Y-Y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2示出透鏡鏡筒10的左面段的一個橫剖面透視圖;圖13示出透鏡鏡筒10的右面段的一個橫剖面透視圖;圖14示出一個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5示出一個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6示出一個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和一個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的一個透視圖;圖17為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重要部分的一個橫剖面透視圖;圖18示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分鏡筒段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9示出一個分解的透視圖,示出成像元件128用的一個安裝結構;圖20示出沿圖19內直線X-X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圖21示出當成像元件安裝在支座46上時狀態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底面傾斜觀察的;圖22示出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的一個分解的透視圖;圖23示出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的裝配狀態的一個透視圖;圖24示出由圖23的箭頭A方向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圖25示出成像元件128的第一連接端子和柔性電路板129的第二連接端子的一個說明圖;圖26示出在成像元件128的第一連接端子66和柔性電路板129的第二連接端子68之間焊接的說明圖;圖27示出沿圖26內直線X-X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以及圖28示出一個說明圖,示出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之間的位置關系。
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在保證在一個成像元件和一個成像電路之間可靠的連接時小型化的追求是設法安裝一個金屬板在柔性電路板一部分的一個后面上,在其上安裝有成像元件。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例1的實例將在下面參見
。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內參照的一個情況是按照本發明的一個透鏡鏡筒合并到一個成像裝置內。
圖1是優選的實施例1的實例的一個成像裝置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它的前側面觀察的,圖2是優選的實施例1的實例的一個成像裝置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它的后側面觀察的,圖3是優選的實施例1的實例的一個成像裝置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它的底面觀察的,圖4是一個說明圖,輔助說明一個存儲卡和一個電池的殼體的狀態,圖5是一個方框圖,示出成像裝置的一個控制系統。
如圖1和2所示,成像裝置100是一個數字照像機以及具有一個矩形平板殼體102,它組成一個外觀。殼體102是由前殼體102A的后殼體102B組合而成,以及殼體102的前面是由前殼體102A形成的,而殼體102的后面是由后殼體102B形成的。在本說明書中,假設殼體102的右面和左面是指由殼體102的前側面觀察到的那些面。
如圖1內點-點-劃線所示,按照本發明的一個透鏡鏡筒10合并在殼體102的一個右面段,以及一個物鏡14,一個成像元件128,一個光學系統104用于引導被物鏡14捕獲的一個物體圖像至成像元件128,以及類似件設置在透鏡鏡筒10內。一個光學系統如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是由這些物鏡14和光學系統104組成的。
物鏡14是通過設置在前殼體102A內的一個窗口103設置為面對殼體102的前側面。
一個閃光燈108用于發射圖像攝取輔助光,一個自定時燈110和類似件設置在殼體102的前面的右邊位置。
一個蓋子112是向上和向下可滑動地設置在殼體102的前面,以及蓋子112工作以便在一個上部位置和一個下部位置之間滑動,在上部位置時,透鏡窗口103,閃光燈108和自定時燈110是暴露至前側面,如圖1內所示,以及在下部位置時,蓋子112蓋住這些透鏡窗口103,閃光燈108和自定時燈110。
一個快門按鈕114,一個電源按鈕116和類似件設置在殼體102的頂面上左邊位置。
在殼體102的后面設置的是顯示器118(一個液晶顯示器),它顯示各種圖像,比如靜止圖像、移動圖像、字母、符號等,一個變焦距開關120用于引起光學系統104以進行變焦距工作,以及一個交叉開關122和一組工作按鈕124以作用于不同的工作。
一個模式開關126用于轉換成像裝置100至任何模式,比如靜止圖像攝取模式,移動圖像攝取模式以及復制/編輯模式,設置在殼體102的左面上。
如圖3和4所示,一個存儲卡殼體艙102A,它可移動地包容一個存儲卡132用于記錄圖像,比如靜止圖像和移動圖像,以及一個電池殼體艙102B,它可移動地包容一個電池138,使用于組成成像裝置100的一個電源,設置在殼體102的底面,以這樣一種方式使存儲卡殼體艙102A和電池殼體艙102B排列在殼體102的由后至前側面的方向上(厚度方向)。這些存儲卡殼體艙102和電池殼體艙102B是借助一個開啟/關閉蓋102C開啟和關閉,它通過一個鉸鏈連接至殼體102的底面。
如在圖5中所示,成像元件128是由一個電荷耦合(CCD)傳感器和一個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傳感器等組成,它拾取由光學系統104形成的物體圖像。
成像元件128構造為按照由一個圖像處理單元130供給的驅動信號進行成像工作以及輸出一個由成像元件128捕獲的圖像至圖像處理單元130作為一個捕獲的圖像信號。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本發明的一個成像電路是由圖像處理單元130形成的。
圖像處理單元130產生圖像數據,代表一個靜止圖像或一個移動圖像,它是根據此捕獲的圖像信號以及在一個存儲卡(存儲載體)132上記錄圖像數據。此外,圖像數據借助一個顯示處理單元134顯示在顯示器118上。
成像裝置還具有一個控制器136,包括一個中央處理器(CPU)和其它用于按照快門按鈕114、交叉按鈕122、工作按鈕124和模式開關126的工作控制圖像處理單元130和顯示處理單元134。
圖6是透鏡鏡筒10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前側面傾斜觀察的。圖7是透鏡鏡筒10的一個透視圖,是由后面傾斜觀察的。圖8是一個透視圖,示出透鏡鏡筒10的一個部分結構。圖9是一個分解透視圖,示出透鏡鏡筒10的剩余的結構,圖10是沿圖6內直線X-X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1是沿圖6內直線Y-Y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2是透鏡鏡筒10的左面段的一個橫剖面透視圖。圖13是透鏡鏡筒10的右面段的一個橫剖面透視圖。圖14是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5是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一個橫剖面圖。圖16是一個變焦距可移動的透鏡組18和一個聚焦可移動的透鏡組20的一個透視圖。圖17是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重要部分的一個橫剖面透視圖。
在圖6至9內,透鏡鏡筒10構造為包括一個鏡筒12、物鏡14、成像元件128和光學系統104。
在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光學系統104包括一個棱鏡16,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一個第一固定透鏡組22,一個第二固定透鏡組24,一個第三固定透鏡組26,一個引導機構28用于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一個引導機構30用于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
透鏡鏡筒10還具有驅動器件32用于移動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和驅動器件34用于移動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
如圖6和7內所示,鏡筒12具有一個平板形,具有一個寬度,一個長度和一個厚度,作為一個整體,以及物鏡14,成像元件128和光學系統104是沿著鏡筒12的長度方向排列在它們的寬度中心。鏡筒12是由第一分鏡筒段1202和第二分鏡筒段1204組成,它們是在長度方向上彼此分的,以及一個第三分鏡筒段1206是介于這兩個第一分鏡筒段1202和第二分鏡筒段1204之間。第一分鏡筒段1202定位在鏡筒12的一個長度方向半段內,而第二分鏡筒段1204定位在鏡筒12的另一個長度方向半段內,以及第三分鏡筒段1206是介于這些第一分鏡筒段1202和第二分鏡筒段1204之間。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由于鏡筒12的長度方向排列在由頂面至底面的高度方向上,如圖1所示,第一分鏡筒段定位在鏡筒12的頂部段,而第二分鏡筒段1204定位在鏡筒12的底部段,以及第三分鏡筒段1206定位在鏡筒12的高度方向中段。鏡筒12的一個厚度方向表面,它平行于成像裝置100的殼體102的前表面,組成鏡筒12的前表面,鏡筒12的另一個厚度方向表面組成鏡筒12的后表面,鏡筒12的一個寬度方向表面組成鏡筒12的左表面,以及鏡筒12的另一個寬度方向表面組成鏡筒12的右表面。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的分鏡筒段1202、1204和1206是用合成樹脂材料制造的。
如圖8,10和13中所示,一個部件殼體艙1202A具有一個矩形橫剖面和一個開啟面設置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一個內側面上,以及物鏡14是安裝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寬度方向中段的前頂段內,并且帶有一個透鏡保持元件1402定位在物鏡14的前側面以及一個陰影框1404定位在物鏡14的后側面上。
一個棱鏡元件16用于反射被物鏡14捕獲的一個圖像接近底段(接近成像元件128),以及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棱鏡使用作為棱鏡元件16。棱鏡元件16設置在一個位置,它面對在部件殼體艙內的物鏡14。
第一固定透鏡組22和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設置在部件殼體艙1202A內棱鏡元件16的下面。
第一固定透鏡組22是由一個透鏡2202組成,合并入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一個安裝段內以及一個保持元件2204(也使用作為一個陰影框),它固定透鏡2202至安裝段。
如圖8內所示,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具有一個第一變焦距透鏡1802,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4和1805,它們彼此粘接到一起,以及一個變焦距透鏡框1806,它借助斂縫支承第一、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2、1804和1805的周邊。
如圖14內所示,每個第一、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2、1804和1805的一部分,它們分別地定位在鏡筒12的厚度方向相對的末端,被切除,從而使邊緣段1808,它分別地平行于鏡筒12的前和后表面直線地延伸,形成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2、1804和1805的相對的末端,它們分別地定位在鏡筒12的厚度方向的相對的末端。
變焦距透鏡框1806具有一個保持段1810,它定位圍繞第一、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2、1804和1805,以及保持這些第一、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2、1804和1805,以及一個延伸段1812,它在部件殼體艙1202A內一個寬度方向上由保持段1810延伸。保持段1810具有一個直線段1814,它分別地對應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2、1804和1805的邊緣段1808,以及平行于鏡筒12的前和后表面延伸。
如圖16內所示,延伸段1812設置帶有一個棒插入孔1814和凸緣1816,以及凸緣1816在鏡筒12的長度方向上彼此相對。如圖8內所示,一個內螺紋元件36具有一個內螺紋3604接合至這些凸緣1816,以及凸緣1816是通過軸3602接合,以及軸3602是在鏡筒12的長度方向上處于不移動狀態。
一個接合槽1818成形在保持段1810的一部分內,它定位在延伸段1812的相對的側面上,以及后者定位在部件殼體艙1202A的一個隅角1202B內(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內,在一個位置,此處部件殼體艙1202A的左面和右面彼此交叉)。
一個金屬制引導軸38,它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長度方向上延伸,通過棒插入孔1814可滑動地插入。主引導軸38的長度方向相對的末端分別地被一個壁段支承,它組成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頂面,以及第三分鏡筒段1206的一個壁段支承。主引導軸38平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2、1804和1805的光學軸延伸,以及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長度方向上延伸。因此,主引導軸38在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的光學軸方向上引導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
一個次引導軸40,它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長度方向上延伸,通過接合槽1818可滑動地插入。因此,次引導軸40阻止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圍繞主引導軸38轉動。次引導軸40與第一分鏡筒段1202制成整體,以及因此也是用合成樹脂制造的。特殊地,次引導軸40是由一個腳段4002制成,它由部件殼體艙1202A的隅角1202B凸起,以及一個軸形段4004設置在腳段4002延伸的末端。次引導軸40平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變焦距透鏡1802、1804和1805的光學軸延伸,以及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長度方向上延伸。
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用的引導機構28是由主引導軸38和次引導軸40組成的。
如圖8和16內所示,驅動器件32具有一個支座3202,在鏡筒12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一個電動機3204設置在支座3202的頂部上,以及一個外螺紋元件3206,它沿支座3202延伸,以及被電動機3204可轉動地驅動。
支座3202安裝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右面的空穴部分,從而使外螺紋元件3206定位在部件殼體艙1202A內和電動機3204定位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頂面上。
外螺紋元件3206排列為與內螺紋元件36的內螺紋3604嚙合,從而使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件18借助電動機3204的正轉和反轉沿著每個主引導軸38和次引導軸40的光學軸往復地移動,而同時被主引導軸38和次引導軸40引導。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如圖14中所示,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主引導軸38和外螺紋元件3206排列在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寬度方向上,在第一分鏡筒部1202的一個內側面上,以及次引導軸40是設置在變焦距透鏡框1806的一部分內,它定位在主引導軸38和外螺紋元件3206的相對的側面上。
如在圖8內所示,第三分鏡筒段1206具有一個內部段1206A,它面對部件殼體艙1202A的內側面,以及一個外部段1206B,它定位在部件殼體艙1202A的外面。
第二固定透鏡組24安裝在一個內側面段1206A上,帶有它的光學軸與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的光學軸重合,以及一個光闌(可變光圈)42設置在第二固定透鏡組24的后側面。光闌42借助安裝在第三分鏡筒段1206的外部段1206B上的驅動單元44可以開啟和關閉。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如圖18所示,次引導軸40是由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底面凸起向下,更具體地說,由第一分鏡筒段1202的匹配面向下,它鄰接第三分鏡筒段1206,以及次引導軸40的一個凸起部分40A配合進入形成在第三分鏡筒段1206的匹配表面的一個孔1206A內,從而作用于第一分鏡筒段1202和第三分鏡筒段1206的定位。
第一分鏡筒段1202和第三分鏡筒段1206如圖14所示,是借助一個螺釘202在接近驅動單元44的一個位置彼此固定,而第二分鏡筒段1204和第三分鏡筒段1206如圖9所示,是借助一個螺釘204在接近右面的一個位置被固定。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一個部件殼體艙1204A,它具有一個開啟的頂部和底部,以及一個矩形的橫截面形成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一個內側面,以及一個支座46,在它的上面安裝成像元件128,它安裝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底面段,從而使部件殼體艙1204A的底端封閉。因此,在優選的實施例的實例中,第二分鏡筒段1204構造為包括支座46。
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和第三固定透鏡組26設置在部件殼體艙1204A內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一個長度方向中部位置。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具有第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彼此粘接到一起以及一個聚焦透鏡框2006,支承第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
如圖15所示,每個每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的一部分,它們分別定位在鏡筒12的長度方向的相對的末端,被切除,從而使邊緣段2008,它分別地平行于鏡筒12的前面和后面直線地延伸,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的相對的末端,這們分別地定位在鏡筒12的厚度方向的相對的末端。
聚焦透鏡框2006具有一個保持段2010,它定位圍繞第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以及保持這些第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以及一個延伸段2012,它在部件殼體艙1204A的一個寬度方向上由保持段2010延伸。
保持段2010具有直線段2014,它們分別地對應于第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的邊緣段2008,以及平行于鏡筒12的前和后表面延伸。
延伸段2012設置帶有一個棒插入孔2014,以及如圖16所示,凸緣2016,以及凸緣2016在鏡筒12的長度方向上彼此相對。如圖9所示,一個內螺紋元件48具有一個內螺紋4804接合至這些凸緣2016和2016是通過軸4802和4802接合,以及是在鏡筒12的長度方向上處于不移動狀態。
一個接合槽2018成形在保持段2010的一部分內,它定位在延伸段2012的相對的側面上,以及后者定位在部件殼體艙1204A的一個隅角1402B內(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內,在一個位置,此處部件殼體艙1204A的左面和后面彼此交叉)。
一個金屬制主引導軸50,它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長度方向上延伸,通過棒插入孔2014可滑動地插入。主引導軸50的長度方向相對的末端分別地被第三分鏡筒段1206的一個壁段和設置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底段處的一個壁段支承。主引導軸50平行于第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的光學軸延伸,以及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長度方向上延伸。因此,主引導軸50在變焦距透鏡組20的光學軸方向上引導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20。
一個次引導軸52,它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長度方向上延伸,通過接合槽2018可滑動地插入。因此,次引導軸52阻止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20圍繞主引導軸50轉動。次引導軸52與第二分鏡筒段1204制成整體,以及因此是用合成樹脂制造的。特殊地,次引導軸52是由一個腳段制成,它由部件殼體艙1204A的隅角凸起,以及一個軸形段5204設置在腳段5202的延伸的末端。次引導軸52平行于第一和第二聚焦透鏡2002和2004的光學軸延伸,以及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在第一分鏡筒段1204的長度方向上延伸。
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20用的引導機構30是由主引導軸38和次引導軸40組成的。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如圖18所示,次引導軸52是由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頂面凸起向上,更具體地說,由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匹配面向上,它鄰接第三分鏡筒段1206,以及次引導軸52的一個凸起部分52A配合進入在第三分鏡筒段1206上成形的一個孔1206B內,從而作用于第二分鏡筒段1204和第三分鏡筒段1206的定位。
驅動器件34用于移動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具有一個支座3402在鏡筒12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一個電動機3404設置在支座3402的底段上,以及一個內螺紋元件3406,它沿著支座3402延伸以及被電動機3404可轉動地驅動。
支座3402安裝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右面的空閑部分,從而使外螺紋元件3406定位在部件殼體艙1202A內和電動機3404定位在第二分鏡筒段的底面段。
外螺紋元件3406排列為與內螺紋元件48的內螺紋4804嚙合,從而使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借助電動機3404的正轉和反轉沿著每個主引導軸50和次引導軸52的光學軸方向往復地移動,從而作用于聚焦工作。
因此,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主引導軸50和外螺紋元件3406排列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寬度方向上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一個內側面,以及次引導軸52設置在聚焦透鏡框2006的一部分內,它定位在主引導軸50和外螺紋元件3406的相對側面上。
第三固定透鏡組26是由一個第三固定透鏡組2602組成的,它設置在部件殼體艙1204A內低于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的一個位置,以及合并入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一個安裝段,以及一個保持元件2604,它固定第三固定透鏡組2602至安裝段。
如圖11,12,13和17所示,一個齒條段1204C設置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一個后部分上,它面對部件殼體艙1204A在部件殼體艙1204A的頂端和第二固定透鏡組24之間的一個位置。
此外,一個齒條段1204D設置在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一個后部分上,它面對部件殼體艙1204A,在第三固定透鏡組26和成像元件128之間的一個位置。
這些齒條1204C和1204D設置用于防止一個事實,光線通過物鏡14,棱鏡16,第一固定透鏡組22,變焦距可移動透鏡組18,第二固定透鏡組24和聚焦可移動透鏡組20傳播,到達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后部分,它面對部件殼體艙1204A,以及反射在后部分,以產生反射光線,引起一個暈光或一個重影,以及反射光線到達成像元件128的光接收表面以及有害地作用于成像元件127捕獲的圖像信號。
應該指出,設置在遠離成像元件128的一個位置的齒條段1204C的齒節距成形為大于設置在接近成像元件128的一個位置的齒條段1204D的齒節距,這是因為在齒條段1204D上的光線入射角小于在齒條段1204C上的光線入射角,以及這種結構,其中齒條段1204C的齒節距制成與齒條段1204D的齒節距不同,提供的優點是在模塑時改進了由模具取出第二分鏡筒段1204的可取出性。
成像元件128的一個安裝結構說明如下。
圖19是一個分解透鏡圖,示出成像元件128用的一個安裝結構,圖20是沿圖19內直線X-X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以及圖21是成像元件安裝在支座46上狀態的一個透視圖,是由下面傾斜觀察的。
如圖10內所示,一個成像元件安裝段1205,在其中設置成像元件128,是設置在鏡筒12的底部段內。
成像元件安裝段1205具有一個開口1204B,它允許成像元件128面對部件殼體艙1204A,以及一個安裝坐位1204C,它設置在開口1204B的周邊上。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一個成像單元54構造為這樣,使成像元件128被支座46保持,以及成像單元54安裝在成像元件安裝段1205上,這樣使成像元件128排列在鏡筒12內。
如圖20內所示,成像元件128構造為包括一個插件128B,其中包容成像單元128A。
插件128B具有一個矩形,它具有一個寬度和一個大于寬度的長度,例如,一個較小的寬度為約5至10mm,以及一個較小的長度為約10至20mm。
插件128B設置帶有一個殼體128C和一個密封玻璃128D。
殼體128C具有一個頂面128C1,四個側面128C2和一個底面128C3,以及一個空心段128E成形在頂面128C1上,以及成像單元128A是安裝在空心部分128E的底面上,并使其光接收表面朝向上面。成像單元128A是由例如CCD或CMOS傳感器組成的。密封玻璃128D安裝在殼體128C的頂面上,以覆蓋空心部分128E。
一個柔性電路板129,它作為一個布線元件用于上述的驅動信號和成像信號與成像單元128A和上述的圖像處理單元130之間的通信,安裝在殼體128C的底面128C3上,以及一個金屬板64固定在柔性電路板129的后表面上。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將在下面說明。
如圖19內所示,一個支座46具有一個框架段4602,它圍繞插件128B的周邊,安裝板段4604,它由框架段4602凸起,以及安裝至安裝座1204C,并且使成像單元128A朝向上述的光學系統的光學通道,以及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設置在框架段4602內。
框架段4602成形為矩形,與插件128B的形狀相對應和具有兩對側面,彼此相對兩對側面的每一個具有一個下壁4608,它面對著位于它外面的插件128B的相應的一個側面,以及一個壁4610,它連接至下壁4608的頂部,以及插件128B的頂面延伸向上。
一個頂面4612,它面朝上以及具有一個矩形形成在上壁4610的一部分內,它接近下壁4608。
安裝板段4604分別地由上述的兩對側面之一凸起,以及螺釘插入在成形在每個安裝板段4604的孔4614內,以及每個安裝板段4604的相對側面和相應的一個下壁4608借助增強肋4616接合到一起。
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設置在上述的兩對側面的另一個側面的每個下壁4608上。
每個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成形為一個橫向長的形狀,它在插件128B的一個的側表面128C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成形為在下壁4608的底端是開啟的,以及三個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排列為這樣,使在插件128B的每個側面128C2的延伸方向上彼此有間距。
此外,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在插件128B的側表面128C2的延伸方向上每個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的尺寸成形為變成在離開下壁4608底端的方向上逐漸加大,就是說,彼此相對的每一對邊緣段4604A之間的空間組成相應的一個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變成在離開下壁4608的底端的方向上逐漸加寬,從而使每對邊緣段4604A是彼此傾斜的。
一個框形橡膠密封墊56設置為沿著插件128B的頂面的周邊延伸,在框架段4602的上述的兩對側邊的上壁4610的內部,以及一個空間57,它面對成像單元128A成形在橡膠密封墊56內部。
一個板形濾光片60設置在接近此空間,帶有一個框形陰影板58插入在濾光片60和橡膠密封墊56的頂端之間。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濾光片60是由一個低通量濾光片組成的。
濾光片60設置為借助安裝至上壁4610的一個保持元件62通過陰影板58壓緊橡膠密封墊的頂端,以及橡膠密封墊56被濾光片60壓緊。保持元件62安裝在支座46上,這時借助上壁4610的接合卡爪4611分別地與保持元件62的接合槽6202進入接合。
因此,空間57被橡膠密封墊56,陰影板58,濾光片60等封閉,從而可以避免塵土等污染。
成像單元54使用支座46的裝配將說明如下。
首先,成像元件128使用一個裝配夾具(未示出)相對于支座46定位。
特殊地,例如,成像元件128安裝至柔性電路板129以及支座46固定至裝配夾具(未示出),以及支座46定位在插件128B的頂面上面,而放置支座46的下壁4608與成像元件128的四個側表面128C2平行。
在此種狀態下,成像元件128的位置,即插件128B的位置相對于支座46的安裝板段4604調節。特殊地,成像元件128的位置調節為這樣,使當成像單元54安裝至成像元件安裝段1205時,成像單元128A的光線接收表面與上述的光學系統的光學軸重合和以直角相交。這個位置調節可以根據捕獲的圖像信號產生的圖像數據為基礎進行,而捕獲的信號是借助引起成像元件128拾取一個預定的試驗圖表(試驗圖案)由成像元件128獲得的。
當上述的位置調節已完成,定位調節的成像元件128和支座46倒轉如圖21所示。
隨后,一個紫外線固化型的粘接劑S借助粘接劑涂料用的注射器注入支座46的每個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
在此時,由于每個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4成形為在相應的一個下壁4608的底端是開啟充的,注入紫外線固化型粘接劑S借助轉動成像元件128和支座46倒轉可以容易和可靠地進行,這樣使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變成向上開啟的。因此,紫外線固化型粘接劑S保持在插件128B的每個側表面128C2和粘接劑填空穴部分4606的相應的側表面之間,以及在每個側表面128C2和相應的一個下壁4608的內側面之間,它圍繞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的相應的側表面。
隨后,紫外線固化型粘接劑S已注射在每個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內借助使用紫外線輻射而固化。在此時,紫外線輻射到注射的紫外線固化型粘接劑S上可以容易和可靠地進行,因為每個粘接劑充填空穴部分4606已經由支座46的相應的一個下壁4608暴露向外,以及因為在插件128B的每個側表面128C2和支座46的相應的一個下壁4608之間的空間是向外開啟,如圖21所示。
因此,成像元件128和支座46在定位狀態是彼此粘接的。
隨后,橡膠密封墊56,陰影板57,濾光片60的保持元件62固定至支座46,在它上面成像元件128已經以這種方式粘接。
這就是,如圖19內所示,框形橡膠密封墊56和陰影板57按這樣順序疊層在插件128B的頂面的周邊上,在支座46的框架段4602的上述的兩對側面的上壁4610內部,以及隨后保持元件62安裝至上壁4610。
用這樣的方式,成像單元54裝配完成。
成像單元54至鏡筒12的成像元件安裝段1205的安裝的方式為插入支座46的上壁4610進入鏡筒12的開口1204B,放入成像單元54的安裝板段4604進入與鏡筒12的安裝坐位1204C鄰接,以及擰緊插入的螺釘通過相應的螺釘插入孔4614,進入安裝坐位1204C的相應的螺釘孔。
成像元件安裝段1205和成像單元54設置公眾已知的定位器件,比如,敲擊銷釘和定位孔,在其中已知的銷釘可以插入,以及構造為借助插入支座46的上壁4610進入鏡筒12的開口1204B而定位,從而放置成像單元54的安裝板段4604進入與鏡筒12的齒條段1204C鄰接。
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的安裝結構和裝配將說明如下。
圖22是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的一個分解的透視圖,圖23是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的一個裝配狀態的透視圖,圖24是由圖23的箭頭A方向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圖25是成像元件128的一個第一連接端子66和柔性電路板129的一個第二連接端子68的一個說明圖,圖26是成像元件128的第一連接端子66和柔性電路板129的第二連接端子68之間的焊接說明圖,圖27是沿圖26內直線X-X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圖28是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之間的位置關系的一個說明圖,在圖28內,(A)是一個頂視圖,(B)是箭頭B方向切取的一個橫剖面圖。
如在圖22內所示,一組第一連接端子66設置在成像元件128的插件128B的殼體1028C的底面128C3(后面)上。
第一連接端子66是沿著殼體1028C的底面128C3的每對相對的長側面成形的,成一種狀態是在每個長側面的延伸方向上彼此有間距的。
更具體地,如圖25和27內所示,一組半圓柱凸起段是成形為沿著殼體1028C的底面的每對相對的長側面,成一種狀態是在每個長側面的延伸方向上彼此有間距的。每個半圓柱凸起段在殼體1028C的底面128C3內是開啟的,成半圓形,以及在殼體1028C的側表面128C2內是成矩形的。第一連接端子66是由一個電鍍層6602制成,它設置在圓柱形凸起段的內表面上以及在底面128C的一部分上,它連接至內表面。
如圖22內所示,柔性電路板129構造為包括一個成像元件安裝段70,在其上準備安裝成像元件128,一個延伸段72,由成像元件安裝段70延伸,以及一個連接段74,設置在延伸段72的延伸的末端上,從而使可連接至圖像處理單元130。
成像元件安裝段70具有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以及一組第二連接端子68設置在柔性電路板129的此部分的表面上,這樣使相對于相應的第一連接端子66。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的寬度,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70,以及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的寬度,它組成延伸段72,每個成形為大致與插件128B的寬度相同。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的寬度,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70,以及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的寬度,它組成延伸段72,每個成形為稍大于插件128B的寬度。
每個第二連接端子68是由一個電鍍層制成,設置在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表面上,如圖25所示。
更具體地,第二連接端子68設置在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寬度方向相對的側面上,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70,成一種狀態是在成像元件安裝段70的長度方向上彼此有間距。
如圖24內所示,成像元件128的插件128B安裝在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上,并且借助焊接使第一連接端子66連接至第二連接端子68,這就是說,插件128B已安裝到成像元件安裝段70上。
金屬板64,在由插件128B的厚度方向觀察時具有一個外形,它大致與插件128B的外形相同,或具有一個外形,使其大于插件128B的外形,從而使插件128B的外形包括在金屬板64的外形內。
金屬板64的安裝可以使用粘接在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后面上,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板70,在一個位置,其中金屬板64的外形與插件128B的外形重合,或者插件128B的外形放置在金屬板64的外形內,這是在插件128B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金屬板64制造成具有一個矩形,并且帶有與插件128B的寬度大致相同的寬度尺寸,以及與插件128B長度大致相同的長度尺寸,以及金屬板64的外形與插件128B的外形彼此重合,這是在插件128B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此外,金屬板64是由一種金屬材料制造,在每個第一連接端子66借助焊接與相應的一個第二連接端子68連接的加熱溫度具有它的剛性。作為這種材料可以使用鋁和類似金屬。
此外,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如圖22內所示,一個印刷電路板78,它在成像元件128和圖像處理單元130之間進行信號通信,以及具有一個電子電路和其它,用于放大捕獲的圖像信號,安裝在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上,它組成延伸段72。
應該指出,電子電路也可以借助直接地安裝部件在柔性電路板129上組成,以代替使用印刷電路板78。
如圖23和24內所示,柔性電路板129是沿著柔性電路板129的兩部分之間的邊界折彎的,此一部分組成延伸段72和另一部分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70,和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后表面,在它上面安裝印刷電路板78和疊置金屬板64以及彼此固定到一起。
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的裝配按下列的方式進行。
首先,在插件128B安裝到成像元件安裝段70之前,將金屬板64安裝到成像元件安裝段70的后面。
在此種情況下,金屬板64是這樣安裝,使第二連接端子68分別地定位在沿著金屬板64的相對的長側面的位置,這是在柔性電路板129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隨后,成像元件安裝段70的第二連接端子68涂覆焊接膏,以及在此種狀態下,插件128B放置在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表面上,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70,并且使相應的第一連接端子66與第二連接端子68重合。以這樣的方式,使第一連接端子66和第二連接端子68都涂覆焊接膏。
在此種狀態下,焊接膏用一種回流法加熱和熔化,從而使第一連接端子66和相應的一個第二連接端子68焊接到一起。
通過這樣的焊接,每個第一連接端子66和相應的一個第二連接端子68被釬料H互連,如圖26和27內所示,從而使如圖28(A)和28(B)內所示,插件128B已安裝到成像元件安裝段70上,并且使金屬板64的外形與插件128B的外形彼此重合,這是在插件128B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隨后,印刷電路板78安裝到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表面上,它組成延伸段72,以及柔性電路板是沿著柔性電路板129的兩部分之間的邊界折彎的,此一部分組成延伸段72和另一部分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70,以及如圖23和24內所示,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后表面,在它上面安裝印刷電路板78和疊置金屬板64是使用一種粘接劑或類似物彼此固定到一起。
以這樣的方式,成像元件128,柔性電路板129和金屬板64已經裝配。
按照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金屬板64是安裝在柔性電路板129的后面上,在一個位置,其中金屬板64的外形與插件128B的外形重合,后者的外形放置在金屬板64的外形內,這是在插件128B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因此,雖然成像元件128的插件128B和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70是減小至較小的尺寸,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70不會經受變形,即使如果在第一連接端子66和第二連接端子68之間在焊接時柔性電路板129的此部分被加熱,從而使第一連接端子66和第二連接端子68能夠可靠地彼此焊接。因此,有可能有利地小型化透鏡鏡筒10和成像裝置100,而減少柔性電路板129占據的空間。
此外,由于在焊接時施加至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熱傳導至每個第一連接端子66和第二連接端子68,在被金屬板64平均之后,有可能有利地改進焊接的質量。
此外,由于金屬板64是定位在成像元件128的插件128B的后面側面,并且使柔性電路板129夾置在它們之間,有可能有利地抑制寄生的輻射,它影響成像元件128。尤其是借助金屬板64接地,有可能增強抑制寄生輻射的作用至極大的程度。
此外,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中,由于柔性電路板129的一部分的后表面,在它上面安裝印刷電路板78和疊置金屬板64以及彼此固定,有可能有利地抑制寄生的輻射,它影響印刷電路板78。在此種情況下,以及借助金屬板64接地,有可能增強抑制寄生輻射的作用至極大的程度。
雖然在優選的實施例的此實例的說明是參照一個數字靜止攝像機作為成像裝置的一個實例,本發明能夠使用于各種其它的成像裝置,比如視頻攝像機,電視攝像機和其它。
因此應該理解,本發明不應局限于優選的實施例的上述的實例,它僅在一定程度的特殊性下以其優選的形式作為本發明的說明。它們絕不能解釋為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因此,普通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條件下,可以做出許多其它的改動、變化、組合、分組合等。
權利要求
1.一個透鏡鏡筒,包括一個光學系統,設置在一個鏡筒的內部用于瞄準一個目標圖像;一個成像元件,設置在鏡筒內部的光學系統的光學通道上;一個柔性電路板,連接至成像元件,用于進行在成像元件和設置在鏡筒外面的一個成像電路之間的信號傳輸;其特征在于,成像元件包括一個插件,具有一個板形;一個成像單元,包容在插件內,使其面對插件的一個正面;以及一組第一連接端子設置在插件的一個后面上;柔性電路板包括一個成像元件安裝段;一個延伸段,由成像元件安裝段延伸;以及一個連接段,設置在延伸段的一個末端上,以及連接至成像電路;成像元件安裝段包括一組第二連接端子設置在柔性電路板的一個表面上,從而使對應于相應的第一連接端子;插件安裝在成像元件安裝段上,并且使第一連接端子借助焊接分別地連接至第二端子;一個金屬板,能夠在每個第一連接端子與相應的第二連接端子焊接加熱的溫度保持它的剛性,當由插件的一個厚度方向觀察時,它具有一個外形,大致與插件的外形相同,或者大于插件的外形,以使插件外形可容納在金屬板外形之內;以及金屬板安裝在一個位置,其中金屬板的外形與插件的外形重合,或者插件的外形是放置在金屬板的外形內,這是在成像元件安裝段的后面上的插件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2.按照權利要求1的透鏡鏡筒,其特征在于,插件成形為一個矩形平板殼體,具有它的長度尺寸大于它的寬度尺寸;以及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帶有一個寬度大致與插件的寬度相同。
3.按照權利要求1的透鏡鏡筒,其特征在于,插件成形為一個矩形平板殼體,具有它的長度尺寸大于它的寬度尺寸;以及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它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以及另一部分,它組成延伸段,成形為帶有一個寬度大致與插板的寬度相同。
4.按照權利要求1的透鏡鏡筒,其特征在于,插件成形為一個矩形平板殼體,具有它的長度尺寸大于它的寬度尺寸;以及金屬板成形為矩形平板殼體,具有與插件相同的尺寸。
5.按照權利要求1的透鏡鏡筒,它還包括一個印刷電路板,安裝在一個柔性電路板的一個表面上,該柔性電路板組成延伸段以及包括一個電子線路,用于在成像元件和成像電路之間的信號通信;以及柔性電路板的一部分,它組成延伸段和成像元件安裝段之間的一個分離面并且是彎曲的,以及柔性電路板的一個后面,在它的上面安裝印刷電路板和金屬板,是安裝為彼此疊置的。
6.一個成像裝置包括一個透鏡鏡筒,具有一個光學系統,設置在鏡筒內部用于瞄準一個目標圖像;一個成像元件,設置在鏡筒內部的光學系統的光學通道上;以及一個柔性電路板,連接至成像元件,用于進行成像元件和設置在鏡筒外面的一個成像電路之間信號的傳輸,其中,所述成像元件包括一個插件,具有一個板形;一個成像單元,包容在插件內,使其面對插件的一個正面;以及一組第一連接端子,設置在插件的一個后面上;所述柔性電路板包括一個成像元件安裝段;一個延伸段,由成像元件安裝段延伸;以及一個連接段,設置在延伸段的一個末端以及連接至成像電路;成像元件安裝段具有一組第二連接端子,設置在柔性電路板的一個表面上,從而使對應于相應的第一連接端子;插件是安裝在成像元件安裝段上,并且使第一連接端子借助焊接分別地連接至第二連接端子;一個金屬板,能夠在每個第一連接端子與相應的第二連接端子焊接加熱的溫度保持它的剛性;當由插件的厚度方向觀察時,它具有一個外形大致與插件的外形相同,或者一個外形,它大于插件的外形,從而使插件的外形包括在金屬板的外形內;以及金屬板安裝在一個位置,在該處金屬板的外形與插件的外形重合,或者插件的外形設置在金屬板的外形內,這是在成像元件安裝段后面上的插件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全文摘要
提供一個透鏡鏡筒和一個成像裝置,用于可靠地連接成像元件與成像電路,以及在器件的小型化方面是有利的一組第一連接端子設置在成像元件插件的一個底面上。一個柔性電路板是由一個成像元件安裝段,一個延伸段和一個連接段組成。成像元件安裝段包括一個柔性電路板和一組第二連接端子設置在柔性電路板的一個表面上,從而使每個第二連接端子與相應的第一連接端子匹配。一個金屬板安裝在一個位置,在此處金屬板的外形與插件的外形重合,或者插件的外形是放置在金屬板的外形內,這是由成像元件安裝段的后面上的插件的厚度方向上觀察的。
文檔編號H04N5/335GK1609647SQ20041008607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0日
發明者谷川公一, 林徹夫 申請人:索尼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