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一替換模塊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在將移動電話與掌上型計算機(PDA)結合成一體的已知電子裝置(PDA phone)之中,按鍵通常都是直接設置于其本體之上,也就是說,此種電子裝置通常會具有二組獨立的按鍵,一組按鍵是用來針對移動電話的使用,而另一組按鍵是用來針對掌上型計算機的使用,故在此種已知的電子裝置上會具有非常多的按鍵,而且此二組按鍵無法共享或替換,因而會造成使用者交互使用時的不便。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可讓使用者依需求來快速替換模塊,進而讓使用者在使用電子裝置時能感到輕松與便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所詳述的特征以解決上述的問題;其有一本體與一替換模塊,該本體具有替換部與分離組件,該替換部上設置有第一卡合孔的至少一部份,而分離組件則與該替換部接鄰,而對應于該第一卡合孔;替換模塊則藉由第一卡合部的設置卡合于第一卡合孔而固定于該替換部上,且與本體藉由電性連接的方式傳遞訊號,以及該替換模塊藉由操作分離組件而與本體分離。
同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本體還具有第二卡合孔,以及替換模塊還具有第二卡合部,其中第二卡合孔成形于替換部上,而由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該第二卡合孔中。
又在本發(fā)明中,第二卡合部具有一大致上為L形的形狀。
又在本發(fā)明中,第二卡合孔成形于替換部的底部上,以及第二卡合部設置于替換模塊的底部上。
又在本發(fā)明中,本體還具有第三卡合孔,且成形于替換部上,以及替換模塊更具有第三卡合部,并卡合于第三卡合孔中。
又在本發(fā)明中,第三卡合孔成形于替換部的側壁上。
又在本發(fā)明中,第一卡合孔成形于替換部的側壁上。
又在本發(fā)明中,本體還具有第一訊號連接部,且設置于替換部上,以及替換模塊還具有第二訊號連接部,其設置于替換模塊的底部上,而藉由替換模塊固接于本體上使得第一訊號連接部與第二訊號連接部觸接。
又在本發(fā)明中,第一訊號連接部為一彈片式連接器,以及第二訊號連接部為一金屬片連接器(金手指)。
又在本發(fā)明中,替換模塊為移動電話操作模塊,并具有多個操作按鍵。
又在本發(fā)明中,替換模塊為計算機操作模塊或電子游戲模塊,而具有多個操作按鈕。
又在本發(fā)明中,替換部在本體中凹陷的結構部分,使得本體于凹陷部分形成具有一內壁以及一外壁的結構,而分離組件則設置于內壁與外壁間;且分離組件具有按鈕、彈性組件以及抵推組件的結構,其中按鈕設置于該外壁之上,彈性組件設置于該按鈕與該內壁之間,而抵推組件則連接于該按鈕,并且抵接于替換模塊的第一卡合部。
又在本發(fā)明中,本體更具有顯示屏幕。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結構特點和效果,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圖1A顯示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本體的立體示意圖;圖1B顯示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替換模塊的立體示意圖;圖1C顯示了根據(jù)圖1A的部份內部示意圖;
圖1D顯示根了據(jù)圖1B的側視示意圖;圖1E顯示了根據(jù)圖1B的前視示意圖;圖1F顯示了根據(jù)圖1B的部份仰視示意圖;圖2顯示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3A顯示了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本體的立體示意圖;圖3B顯示了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替換模塊的立體示意圖;圖3C顯示了根據(jù)圖3B的前視示意圖;圖3D顯示了根據(jù)圖3B的仰視示意圖;圖3E顯示了根據(jù)圖3A的部份內部示意圖;以及圖4顯示了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一實施例請參閱圖1A、圖1B以及圖2,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主要包括有本體110及替換模塊130。其中,在本實施例中,替換模塊130為移動電話的操作模塊。
如圖1A及圖1B所示,本體110主要具有一替換部111及一顯示屏幕118。在此,替換部111乃是成形于本體110的凹入部份,而于替換部111相對的兩第一側壁113上則分別有第一卡合孔112,而顯示屏幕118則鄰接于替換部111。另外,如圖1C所示,本體110還包括有一容納部119b以及一間隔壁119c,間隔壁119c是位于容納部119b與替換部111之間,而第一卡合孔112是位于間隔壁119c,第一卡合孔112是與替換部111相通,且第一卡合孔112亦與容納部119b相通。
另外,第一卡合孔112還分別設置有分離組件120,更詳細的來說,分離組件120設置于替換部111的第一側壁113與本體110的外壁114之間,亦即,分離組件120是設置于容納部119b之中。如圖1C所示,分離組件120是由一按鈕121、兩彈性組件122以及一抵推組件123所組成,其中按鈕121是裸露于本體110的外壁114,兩彈性組件122則設置于按鈕121與第一側壁113之間,而抵推組件123則是與按鈕121連接,并且對應于第一卡合孔112。值得注意的是,如圖1A及圖1C所示,本體110還包括有一外殼119d及一開口119e,開口119e穿透外殼119d,且開口119e與容納部119b相通,按鈕121的至少一部份是莰設于開口119e,彈性組件122及抵推組件123是設置于容納部119b之中。
請配合參閱圖1D以及圖1E,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是以可分離的方式設置于替換部111,且與本體110間具備電性連接的關系;其中,在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二相對側邊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卡合部131。當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固定于替換部111時,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卡合于第一卡合孔112之內,當欲使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分離于替換部111時,使用者同時按壓兩分離組件120的按鈕121,此時,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會受到抵推組件123的壓擠而彈性內縮,并且脫離于第一卡合孔112,接著,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即可從替換部111上被取出。此外,如圖1D所示,第一卡合部131還包含有一彈性臂131a及一卡勾部131b,彈性臂131a的第一端是連結于替換模塊130,而彈性臂131a的第二端是連結于卡勾部131b,當該替換模塊130固定于替換部111時,卡勾部131b是卡合于第一卡合孔112。
此外,如圖1A所示,在本體110上還具有第二卡合孔115,如圖1D所示,以及在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上還具有一第二卡合部132;更詳細的來說,第二卡合孔115是連接于替換部111的底部,而第二卡合部132是設置于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底部,而藉由第二卡合部132與第二卡合孔115的設置使替換模塊130固接于本體110上。
此外,如圖1A所示,在本體110之上還具有第三卡合孔116,而如圖1D所示,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上則具有第三卡合部133,其中,第三卡合孔116是成形于替換部111的第三側壁119上,其中,第三側壁119是實質上垂直于第一側壁113;藉由第三卡合部133與第三卡合孔116的設置使替換模塊130固接于本體110上。
再者,請配合參閱圖1A及圖1F,在本體110中設置有第一訊號連接部117,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設置有第二訊號連接部134;更詳細的來說,如圖1A所示,第一訊號連接部117是設置于本體110的第一底部125,而第二訊號連接部134是設置于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第二底部125a,如圖1F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訊號連接部117可以是一彈片式連接器,而第二訊號連接部134可以是一金屬片連接器(金手指)。
當使用者欲將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固定于本體110之上時,可先將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第二卡合部132向下插入至替換部111上的第二卡合孔115之中,然后再將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向第三卡合孔116水平推動,此時,由于第二卡合部132具有一大致上為L形的形狀,故第二卡合部132便可以卡合于第二卡合孔115之中,而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第三卡合部133亦可以進入并伸入第三卡合孔116之中;同時,如上所述,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亦會卡合于第一卡合孔112之中,而位于第一底部125的第一訊號連接部117亦會電氣連接于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第二底部125a的第二訊號連接部134,此時,在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與本體110之間即可進行雙向的訊號傳輸。
在另一方面,當使用者欲將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分離于本體110時,如上所述,使用者同時按壓兩分離組件120的按鈕121,使得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受到抵推組件123的壓擠而彈性內縮,并且脫離于第一卡合孔112;接著,將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向外水平推動,以使其第三卡合部133脫離于替換部111上的第三卡合孔116,然后,再將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向上拿起,此時,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第二底部125a的第二卡合部132可以脫離于替換部111上的第二卡合孔115,進而使得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完全分離于替換部111或本體110,此時,使用者可再將另一個替換模塊(例如一計算機操作模塊)固定于本體110的替換部111之上來使用。
此外,如圖1B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替換模塊(移動電話操作模塊)130之上還設置有多個操作按鍵135,這些操作按鍵135可以用來執(zhí)行移動電話的功能。
第二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組件均標示以相同的符號。
請參閱圖3A、圖3B以及圖4,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主要包括有一本體110、兩分離組件120以及一替換模塊130′。特別的是,本實施例的替換模塊130′乃是一計算機操作模塊。
由于本實施例的部份組件構造或特征是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為了使本案的說明書內容能更清晰易懂起見,在此省略其重復的說明。
請配合參閱圖1A、圖3C以及圖3D,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是以可分離的方式設置于替換部111之上,并且與本體110具備電性連接的關系,其中,在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二相對的第五側壁113a′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卡合部131,當要將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固定于替換部111之上時,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會卡合于第一卡合孔112之中,此時,如圖3E所示,分離組件120的抵推組件123會抵接于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相反地,當欲使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分離于替換部111時,使用者可以同時按壓兩分離組件120的按鈕121,此時,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會受到抵推組件123的壓擠而彈性內縮,并且脫離于第一卡合孔112,接著,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即可從替換部111上被取出。
此外,在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之上還具有第二卡合部132,更詳細的來說,第二卡合孔115是成形于替換部111的底部上,而第二卡合部132是設置于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底部上,并且第二卡合部132具有一大致上為L形的形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圖1D);另外,在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之上還具有第三卡合部133。
再者,請配合參閱圖3D,在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上還設置有第二訊號連接部134,第二訊號連接部134是設置于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底部上,同樣地,在本實施例之中,在替換部111上的第一訊號連接部117可以是一彈片式連接器,而第二訊號連接部134可以是一金屬片連接器(金手指)。
同樣地,當使用者欲將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固定于本體110之上時,可先將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第二卡合部132向下插入至替換部111上的第二卡合孔115之中,然后再將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向位于替換部111的側壁119上的第三卡合孔116水平推動,此時,由于第二卡合部132具有一大致上為L形的形狀,故第二卡合部132便可以卡合于第二卡合孔115之中,而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第三卡合部133亦可以進入并卡合于第三卡合孔116之中,同時,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亦會卡合于第一卡合孔112之中,而位于替換部111之上的第一訊號連接部117與位于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底部上的第二訊號連接部134將以電性連接的方式傳輸信號。
在另一方面,當使用者欲將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分離于本體110時,使用者可先同時按壓兩分離組件120的按鈕121,使得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的第一卡合部131受到抵推組件123的壓擠而彈性內縮,并且脫離于第一卡合孔112;接著,將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向外水平推動,以使其第三卡合部133脫離于替換部111上的第三卡合孔116;然后,再將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向上拿起,此時,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底部上的第二卡合部132可以脫離于替換部111上的第二卡合孔115,進而使得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完全分離于替換部111或本體110,此時,使用者可再將另一個替換模塊固定于本體110的替換部111之上來使用。
此外,在本實施例的替換模塊(計算機操作模塊)130′之上還設置有多個操作按鈕136,這些操作按鈕136可以用來執(zhí)行計算機或電子游戲的功能。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替換模塊并不僅局限于是一移動電話操作模塊以及一計算機操作模塊,換句話說,本發(fā)明的替換模塊亦可以是其它種類的操作模塊,例如,電子游戲模塊或數(shù)字攝影模塊等。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本體,具有一替換部以及至少第一卡合孔,其中,該第一卡合孔的至少一部份設置于該替換部;至少一分離組件,設置于該本體,且該分離組件的至少一部份穿過該第一卡合孔;以及至少一替換模塊,具有至少第一卡合部,藉由該第一卡合部卡合于該第一卡合孔,以固定該替換模塊于該替換部,并藉由操作該分離組件使該替換模塊由該替換部分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分離組件還包括一按鈕、一彈性組件以及一抵推組件,該抵推組件連接于該按鈕,且施力于該按鈕時,該抵接組件的一端抵接于該第一卡合部,該彈性組件與該抵推組件設置于該按鈕的一側,并且該彈性組件連接于該按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本體還包括一容納部,一間隔壁位于該容納部與該替換部之間,該第一卡合孔位于該間隔壁,該第一卡合孔與該替換部相通,且該第一卡合孔亦與該容納部相通,該分離組件的至少一部份設置于該容納部,施力于該按鈕時,該抵推組件的一端穿過該第一卡合孔且抵接該第一卡合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本體還包括一外殼及一開口,該開口穿透該外殼,且該開口與該容納部相通,該按鈕的至少一部份崁設于該開口,該彈性組件及該抵推組件設置于該容納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替換部還包括第一底部、第一側壁以及第三側壁,該替換模塊還包括第二底部、第二側壁以及第四側壁,且當該替換模塊固定于該替換部時,該第一底部與該第二底部相面對,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相面對,該第三側壁與該第四側壁相面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底部還包括第二卡合孔,該第二底部還包括第二卡合部,當該替換模塊固定于該替換部時,該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該第二卡合孔。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三側壁還包括第三卡合孔,該第四側壁還包括第三卡合部,當該替換模塊固定于該替換部時,該第三卡合部伸入該第三卡合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本體具有第一訊號連接部,以及該替換模塊具有第二訊號連接部,該第一訊號連接部與該第二訊號連接部相對設置,當該替換模塊固定于該替換部時,該第一訊號連接部與該第二訊號連接部電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替換模塊為一移動電話操作模塊或一電子裝置按鍵模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卡合部還包含一彈性臂及一卡勾部,該彈性臂的第一端連結于該替換模塊,該彈性臂的第二端連結于該卡勾部,當該替換模塊固定于該替換部時,該卡勾部卡合于該第一卡合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包括本體及替換模塊;其中本體具有替換部以及分離組件,并有第一卡合孔的至少一部份成形于該替換部上,且分離組件鄰接于替換部并與第一卡合孔相對應;替換模塊則藉由第一卡合部卡合于替換部的第一卡合孔而固定于該替換部上,并藉由分離組件的操作使替換模塊與本體分離;不僅使電子裝置的使用操作更為方便,且藉由不同的替換模塊使電子裝置的工作更加提升。
文檔編號H04M1/23GK1674604SQ20041003176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3月23日
發(fā)明者胡智凱, 施銘昌 申請人: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