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線電通信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依據至少兩種模式操作的無線電通信系統,并還涉及在這樣一種系統中使用的主站和副站,以及一種操作這種系統的方法。
在某些網絡中可以提供這樣的不對稱連接。一個例子是一種用于網瀏覽的固定因特網連接,在其中通常用戶下載大量數據而上行主要傳送對網頁或數據文件的請求。采用機頂盒的數字電視系統也有一個不對稱連接,高容量下行信道(由廣播系統提供)與低的位速率上行(由電話系統提供)在一起。對于上行利用蜂窩或無繩連接的可能性也已被考慮。
然而,在大多數無線系統中,主要關心的是當傳送不對稱通信業務時頻譜的低效率使用。這在頻分雙工(FDD)系統中尤其是一個問題,在該系統中通常把頻譜分配以提供上行和下行中同樣大小的頻段對。當這樣一種系統被用于上網瀏覽或視頻下載時,下行頻段可能是滿容量運行而上行頻段基本上是空著的。
對這個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時分雙工(TDD)并對上行和下行傳輸分配不同的時隙數量。另一種方案是用于無線通信系統,包括能夠依據多種蜂窩,無繩或無線局域網(WLAN)標準操作的多模式終端。例如,一種系統可以采用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TDD模式提供低數據速率的連接,和HIPERLAN/2(高性能無線局域網類型2)WLAN提供高數據速率的連接。典型情況下UMTS工作在大約2GHz上,提供最高大約2Mbit/s數據速率,而HIPERLAN/2工作在大約5GHz上,提供20Mbit/s數量級的數據速率。將由較高位速率的系統提供高位速率的下行服務。
所提議的按照具有極其不同的特性的標準操作的多模式終端,如UMTS TDD模式和HIPERLAN/2,需要包括足夠的操作全雙向鏈路的硬件到每種所支持的系統中。這樣一種系統的例子被公開在US-A-5,956,331中,在其中可將一種雙模式終端在一個WLAN的覆蓋區域內充當一個HIPERLAN終端,而在其他場合用作為一個正常的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終端。可能有些共享硬件的方面,但如果需要多種系統同時操作,這就變得困難了。在一個無線終端中提供至少兩種完全的發送接收機結構使這樣的終端相當昂貴。
依據現有技術,至少有兩種另外的方法可以使用多模式終端。一種是不同的模式完全獨立地起作用。另一種是支持連接從一個無線電系統轉移到另一個系統。在這后一種情況下,通常一個連到一種系統的終端測量來自另一個系統的傳輸。在此基礎上可以啟動轉移。這些測量可以獨立地或在第一系統的操作暫停期間進行。
發明的公開內容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比較經濟的多模式系統。
依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在此提供一種無線電通信系統,該系統在主站和副站之間有一個通信信道,該主站和副站具有依據第一和第二雙向通信模式進行通信的裝置,其中該通信信道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至少一個,和用于第二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中的一個,用于第二模式的其他信道缺席的(absent)提供通常按規定路線通過一種模式的一個不存在的信道傳送的數據經其他模式的各個信道發送和接收的裝置。
依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在此提供一種在無線電通信系統中使用的主站,在主站和副站之間有一個通信信道,在主站中提供用于依據第一和第二雙向通信模式通信的裝置,該通信信道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至少一個,和用于第二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中的一個,用于第二模式的其他信道缺席,和缺席提供通常按規定路線通過一種模式的一個缺席信道傳送的數據經其他模式的各個信道發送或接收的裝置。
依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在此提供一種在無線電通信系統中使用的副站,該系統在主站和副站之間有一個通信信道,其中提供用于依據第一和第二雙向通信模式通信的裝置,該通信信道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至少一個,利用于第二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中的一個,用于第二模式的其他信道缺席,和提供通常按規定路線通過一種模式的一個缺席信道傳送的數據經其他模式的各個信道發送或接收的裝置。
依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在此提供一種操作作無線電通信系統的方法,該系統在主站和副站之間有一個通信信道,其中該系統支持依據第一和第二雙向通信模式的通信,該通信信道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至少一個,和用于第二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中的一個,用于第二模式的其他信道缺席,和該方法包括通常按規定路線通過一種模式的一個缺席信道傳送的數據經其他模式的各個信道發送和接收。
本發明是基于在現有技術中未提出的識別方法,如果以單模式終端中操作,在多模式終端中每種模式將是雙向的,不必要對所有的模式都具有雙向鏈路。
在附圖中,相同的標號用于表明對應的特征。
實施本發明的模式參考
圖1,依據本發明制作的一種無線電通信系統包括一個多模式主站(BS)100和至少一個多模式副站(MS)110。BS100包括一個微控制器(μc)102,在第一模式中操作的發送接收機裝置(Tx/Rx)104,和在第二模式中操作的發射機裝置106,發送接收機裝置104和發射機裝置106被連到天線裝置108。天線裝置108可以包括一個供兩種模式使用的共用天線,或對每種模式專用的一個或多個天線。BS100進一步包括連接裝置109,用以連到PSTN或其他適當的網絡。可選的方案是,可將在第二模式中操作的一個發送接收機替代發射機106。
雖然在圖1中示出單個多模式BS 100,可由兩個(或多個)鏈接在一起的單模式主站提供等效的功能。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在用于模式的協議堆棧之間類似的鏈路將是需要的,但在多模式BS 100中,鏈路可由軟件內部實現,而在鏈接配置中,鏈路需要由物理連接實現。
MS 110包括一個微控制器(μc)112,工作在第一模式中的發送接收機裝置(Tx/Rx)114,工作在第二模式中的接收裝置(Rx)116,發送接收機裝置114和接收機裝置116被連到天線裝置118。
在BS 100的發送接收機104和MS 110的發送接收機114之間的通信是在第一模式下行信道122上進行的,在發送接收機114,104之間的反向通信是在第一模式上行信道124上進行的。另外,在BS 100的發射機106和MS 110的接收機116之間的通信是在第二模式下行信道126上進行的。因此,第一模式在雙向連接上工作,而第二模式在僅有下行的連接上工作。經第二模式的連接可以基本上與經第一模式連接同時工作。然而,在任何一種模式中的連接不需要是連續的。例如,在一種多媒體因特網瀏覽對話中,第一模式可以采用一種分組接入方案,在一個未被保留的信道上發送和接收基本信息,而第二模式連接可被啟動下載數據塊,然后當不需要時再次關閉。
在一種對圖1所示的系統的替代方案中,第二模式可以只包括一個上行信道。在某些情況下這可導致成本和功率的節省。例如,如果第二模式是簡單的(如一種直通式頻率調制(FM)系統),這可能是一種比使用第一模式上行信道124更便宜的提供上行容量的方法。第一實施方案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案中,第一模式是UMTS TDD而第二模式是HIPERLAN/2。這種實施方案在BS 100和MS 110之間提供一個高速的數據鏈路,同時避免對于MS 110中一個HIPERLAN/2發射機的需要。因為這樣一種發射機被要求是高線性的,而這是固有的低效率的,因此可能是費錢和費功率的。因而從MS 110省去它的結果是大大節省成本,重量和功率。
然而,省去HIPERLAN/2上行意味著否則將在這個信道上要發送的控制通信業務必須用某種其他的方法傳送。為了能夠實現圖1中所示的系統,圖2示出對UMTS TDD模式和HIPERLAN/2協議一組可能的修改。在這個實施方案中,HIPERLAN/2協議的上行部分由一種對UMTS物理層的擴展來傳送。虛線202表示空中接口,在線202的左邊是用于MS 110的協議堆棧,在線202的右邊是用于BS 100的協議堆棧。BS 100有一個通常的UMTS協議堆204b和一個HIPERLAN/2協議堆206b,而MS 110有一個通常的UMTS協議堆棧204m和HIPERLAN/2協議堆棧206m。在UMTS協議堆棧204b,204m之間的雙向通信在通常的UMTS通信信道208上進行,而在BS 100中HIPERLAN/2協議堆棧206b和MS 110中HIPERLAN/2協議堆棧206m之間的下行通信在通常的HIPERLAN/2通信信道126上進行。
用虛線表示所需的附加的協議堆棧和通信信道。替代HIPERLAN/2上行信道,在MS 110中的HIPERLAN/2協議堆棧有一個對UMTS協議堆棧204m物理層部分的一種擴展口214m的內部通信信道212。擴展口214m執行適當的協議變換并通過UMTS通信信道216將HIPERLAN/2上行數據發送到BS 100,由對UMTS協議協堆棧204b的物理層部分的另一個擴展口214b接收。在實施適當的協議變換后,通過內部通信信道218將上行數據傳送到HIPERLAN/2協議堆棧206b,在其中就象它是通過通常的HIPERLAN/2上行信道到達的那樣動作。
作為一種進一步的修改,通過在HIPERLAN/2下行126上發送為UMTSTDD下行所需的信令,使用下行122中的單個無線電接口是可能的。圖3示出對圖2的協議堆棧和通信信道所需的進一步的修改。現在UMTS通信信道208只工作在上行方向。與UMTS下行有關的數據被通過BS 100中的內部通信信道302傳送,在其中由對HIPERLAN/2協議堆棧206b的物理層部分的擴展口304b進行處理,擴展口304b執行適當的協議變換并通過HIPERLAN/2通信信道306將UMTS下行數據發送到MS 110中對HIPERLAN/2協議堆棧206m的另一個擴展口304m。在適當的協議變換后,數據被通過因特網通信信道308傳送到UMTS協議堆棧,在其中就象在通常的UMTS下行信道上到達那樣動作。
現在更詳細地考慮所需的修改。圖4示出一個UMTS系統的無線電接口層模型,為了組成HIPERLAN/2下行對它作了修改。這個圖是從由第三代合作項目(3GPP)出版的UMTS技術規格TS25.301,3.5.0版本,的圖1C中提出的層模型導出的,在因特網上的網址http//www.3gpp.org/ftp/specs/2000-06/R1999/25-series/25301-350.zip可得到。虛線202表示空中接口,MS 110在線202的左邊,BS 100在線202的右邊。
該無線電接口包括三個協議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在BS 100中的無線電接口402b包括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媒體接入控制(MAC)和物理層(PHY),通過UMTS通信鏈路208與MS 110中的無線電接口402m通信。在BS 100中的第一無線電資源控制器(RRC)404b經控制鏈路406控制無線電接口的操作,而第二RRC 404m在MS 110中執行類似的功能。第一和第二RRC 404b,404m通過一種概念上的鏈路408(實際上是通過通信鏈路208傳送)進行通信。載體410在BS 100中較高協議層和無線電接口402b之間傳送雙向數據,在MS 110中的較高協議層和無線電接口402m之間傳送雙向數據。
在BS 100中的無線電接口412b表示的HIPERLAN/2下行,包括無線電數據鏈路控制(R-DLC)和無線電物理層(R-PHY)以及MS 110中的無線電接口412m。無線電接口412b,412m通過下行HIPERLAN/2通信鏈路126進行通信。下行數據被載體416從較高協議層傳送到無線電接口412b,和被載體418從無線電接口412m傳送到較高協議層。
在控制鏈路406和載體410,416,418中的橢圓形表示UMTS技術規格中規定的接口的服務接入點。
圖5示出一種用于第一實施方案的協議結構,是從UMTS技術規格TS25.301的圖2中提出的UMTS協議結構導出的,適用于BS 100或MS110。UMTS協議要素被畫在虛線502的左邊,而HIPERLAN/2協議要素被畫在虛線502的右邊。UMTS協議堆棧包括一個物理層504,MAC子層506,RLC子層508,RRC404。分組數據收斂協議(PDCP)子層512和廣播/多路廣播控制(BMC)子層514。RRC 404具有對每個以上提到的層和子層的控制連接516,使它能夠控制較低層的配置。在物理層504和MAC子層506之間的服務接入點是用于物理傳輸信道,而在MAC子層506和RLC子層508之間的服務接入點是用于邏輯信道。RLC508被分成控制(C-PL)和用戶(U-PL)面。
HIPERLAN/2協議堆棧包括一個物理層520,R-DLC層522,收斂子層(CONV)524和HIPERLAN/2 RRC 526。收斂子層524提供服務質量信息,以及用于數據分段和重組的功能。RRC 526具有對每個HIPERLAN/2層的控制連接516。UMTS和HIPERLAN/2 RRC 404,526通過RRC內部鏈路530通信。為了與無線電接口邊界534以上的較高層通信,提供多種數據鏈路532。
最好首先建立UMTS連接,特別是,當需要時,允許利用HIPERLAN/2下行的連續的UMTS對話能夠被啟動。RRC內部鏈路530使信息能夠在HIPERLAN/2和UMTS中的RRC部件之間直接交換。本來,這就意味著在基站中在UMTS上行124上發送的控制信令可被傳送到HIPERLAN/2 RRC526,并用于建立HIPERLAN/2下行數據信道。同樣,在終端110上,控制信息(如果沒有在HIPERLAN/2下行122上發送的話)可在UMTS下行上接收到并被傳送到HIPERLAN/2 RRC 526,所以HIPERLAN/2接收機可被正確地配置。
一種用于第一實施方案的另一種無線電接口結構示于圖6中。這是從由歐洲遠程通信標準研究所(ETSI)出版的技術報告TR 101 031,2.2.1版本,的圖5b中提出的HIPERLAN/2層結構導出的,在因特網網址http/www.etsi.org/.上可得到,虛線202表示空中接口,MS 110在線202的左邊,BS 100在線202的右邊。在方框之間的控制數據流用實線表示,箭頭表明數據流的方向。在方框之間的用戶數據流類似地畫出,但用虛線表示。
在MS 110中運行一種應用602。該應用在雙向控制和數據信道上經收斂子層524與UMTS無線電接口402b通信。在MS 110和BS 100中UMTS無線電接口402m,402b之間的雙向通信分別通過空中接口202進行。每個UMTS無線電接口402m,402b的操作由各自的RRC 404m,404b控制。
用戶數據經收斂子層524在BS 100中的UMTS無線電接口402b和HIPERLAN/2核心網絡堆棧(CNS)604之間傳送。控制數據經相同的子層524在無線電接口和相互工作功能(IWF)606之間傳送。IWF 606在HIPERLAN/2網絡的內部接口和其他的網絡接口(如UMTS)之間轉換。CNS604提供用于HIPERLAN/2系統和PSTN或其他外部網絡之間的用戶和控制數據的接口。
用于在HIPERLAN/2下行上傳輸的控制和用戶數據從CNS 604經IWF606和收斂子層524傳送到R-DLC 608b和只發送的物理層610b。數據被通過HIPBRLAN/2下行信道發送到MS 110中的只接收物理層610m,R-DLC608m和收斂子層524。然后用戶數據直接傳送到應用602,而控制數據經網絡堆棧(NET)612傳送到應用602。分別在BS 100和MS 110中提供HIPERLAN/2 RRC 526b,526m。如以上所描述的那樣,每一個通過各自的RRC內部鏈路530b,530m與各自的UMTS RRC 404b,404m通信。每個HIPERLAN/2 RRC 526b,526m也與各自的層管理實體(LME)通信,該實體組成DLC層的部分,并被用于在DLC層和較高的連接控制功能之間傳送通信業務合同信息和性能要求。
一種操作依據第一實施方案制作的系統的方法被示于圖7中,該方法在步驟702開始,此時MS 110被接通。首先,在步驟704,利用BS 100啟動雙向UMTS TDD鏈路。隨后,以正常方式使用UMTS鏈路,例如用于網上瀏覽對話。在對話期間的某一點上,用戶選擇視頻流觀看,導致測試706被通過。結果,在步驟708,HIPERLAN/2鏈路被啟動,該鏈路被用于傳送視頻流到MS 110。在步驟712檢查視頻流的結束,當檢測到HIPERLAN/2鏈路被終止時,系統回到測試706,等待另一個視頻流被請求。可選的方案是,如果在短時間以后又一個視頻流被選取,在一個視頻流的結束和HIPERLAN/2連接的終止之間可以提供超時,以避免關閉一個連接的管理開銷。
如上所述,第一實施方案涉及UMTS TDD模式與HIPERLAN/2的組合。因為兩種系統都利用TDMA(時分多址)方法工作,在終端中它們的共存是相當簡單的,并可導致一定范圍內的部件共享。然而在兩種系統之間可能有某種定時同步的要求。利用UMTS FDD模式代替UMTS TDD模式的一種第一實施方案的變型可被實現。這樣一種組合的小缺點是UMTS通信信道208將與HIPERLAN/2下行126同時運行,可能需要附加的硬件資源。第二實施方案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案中,第一模式是DECT(數字化增強型無繩遠程通信),而第二模式是HIPERLAN/2。該實施方案,與第一實施方案共同之處是提供BS 100和MS 110之間的高速數據鏈路,而避免需要在MS 110中的HIPERLAN/2發射機。
用于組合的DECT和HIPERLAN/2終端的一種協議結構示于圖8中。這是從由歐洲遠程通信標準研究所(ETSI)出版的歐洲標準EN 300175-1,1.4.2版本,的圖5b中提出的DECT層結構導出的,在因特網http//www.etsi.org/.DECT上可得到。DECT協議要素被畫在虛線802的左邊,而HIPERLAN/2協議要素被畫在線802的右邊。如上所述,HIPERLAN/2要素,數據鏈路532,和邊界534與圖5中所示的等效。
DECT協議堆棧的最低層包括物理層(PHL)804,它與MAC層806通信。在MAC層806的上面,堆棧被分成控制和用戶面。在用戶面中,第一DLC層808u與MAC層806和較高層通信。在控制面中,第二DLC層808C與MAC層806通信并通過網絡層(NWK)810與較高層通信。LME層812協調協議堆棧的各個部分。
在使用中,當需要HIPERLAN/2下行連接時,DECT NWK層810和HIPERLAN/2 RRC 526通過NWK/RRC內部鏈路814交換信息,使得HIPERLAN/2下行能夠以與第一實施方案類似的方式建立在用戶面中。第三實施方案在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案中,第一模式是藍牙,而第二模式是HIPERLAN/2。該實施方案,與第一和第二實施方案相同,提供BS 100和MS 110之間的高速數據鏈路,而避免對于MS 110中HIPERLAN/2發射機的需要。
一種用于操作LAN對話應用的組合的藍牙和HIPERLAN/2終端的協議結構被示于圖9中。這是從由藍牙同業組出版的白皮書“藍牙協議結構”,1.0版本,的圖1和5導出的,在因特網http//www.bluetooth.com/developer/whitepaper/whitepaper.asp上可得到。藍牙協議要素被畫在虛線902的左邊,而HIPERLAN/2協議要素被畫在線902的右邊。如以上所討論過的那樣,HIPERLAN/2要素與圖5和8中所示的等效。
藍牙協議堆棧包括一個邏輯鏈路和控制適配協議(L2CAP)904,利用一個串行電纜仿真協議層(RFCOMM)906與點對點協議(PPP)層908通信。該層轉換與LAN應用912通信的因特網協議(IP)層910的數據,LAN應用912也通過IP層914與HIPERLAN/2協議堆棧通信。
由一個服務發現協議(SDP)層916完成對藍牙連接的控制。SDP層916通過內部鏈路918與HIPERLAN/2 RRC 526通信,使LAN應用能被建立,以便允許通過HIPERLAN/2下行傳送數據。第四實施方案在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案中,第一模式是UMTS TDD模式,而第二模式是UMTS FDD模式。
對于第三代系統如UMTS的要求包括·支持不對稱的通信業務;·利用不同的頻率分配在區域之間漫游;·支持未來可用的不同頻段;和·在MS 110中的最小復雜性。
沒有一種UMTS操作模式對于滿足所有這些要求是理想的·FDD可以支持不對稱通信業務,但不對稱的水平(在整個通信業務上)是利用頻率分配固定的,并且不可能被改變。
·為了支持未來的頻段和能夠全球漫游,TDD終端將需要在幾個不同的頻段中發送和接收,這就增加了終端110的成本。
而且,利用FDD對終端110提供高速分組發送被認為對性能有不少增強,而目前對TDD未被考慮。
一種依據本發明第四實施方案制作的混合型系統克服這些問題,并從兩種操作模式的優點得益。
在這種實施方案中,有兩個,或多個不同的頻段可用。在一個頻段內,采用能夠既在上行又在下行中操作的TDD模式。而在其他頻段,采用只在下行中工作的FDD模式。所有的上行傳輸在TDD頻段內進行。通過改變TDD頻段內上行對下行的比率,可以改變無線電鏈路的不對稱性,因此有效地支持變化負載的不對稱通信業務。
最好,TDD頻段被選成在不同區域之間是公共的,使MS 110被做成支持這個頻段用于它的發送和接收,可能其他的FDD頻段用于接收(以圍繞在它的公共使用區域內使用的頻段作為基礎)。當漫游時,它始終能夠通過TDD頻段通信,而本地的終端110可使用FDD頻段用于它們的上行,以便分配負載。當其他的頻段成為可用時,終端110可被做成支持它們用于它們的FDD下行,而系統通過使用TDD和任何現有的FDD頻段將仍然是完全地前后兼容的。
MS 110只需要在一個TDD頻段內發送的要求將使終端110的成本和發送部分的復雜性為最小。制成一種經FDD頻段在下行中接收高速數據的終端110也是可能的,從而免去對于復雜的聯合檢測/多用戶檢測(JD/MUD)能力的需要。JD/MUD,正如典型情況下在UMTS TDD模式中使用的那樣,需要大量的處理能力,因為多個信號(通常用于不同的用戶)在一起被解碼,而不是只對一個用戶的信號解碼,把其他的信號作為噪聲處理。因此,免去使用JD/MUD的需要是本發明的一個重大優點。
依據第四實施方案的一種方案也將允許增強被提供的TDD或FDD(例如,用于FDD的高速下行分組接入),并在任何被適當配置的MS 110中使用。
FDD下行頻段可被配置成或者依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案工作,或者作為在當前成對的FDD頻譜方案中的下行,并將能夠同時支持兩種類型的用戶,是可能的。
如果出現一種對于突出的高速上行不對稱性的需要(與頭三個實施方案所考慮的高速下行不對稱性相反),考慮使用只用于上行的FDD頻段,和支持上行和下行的混合的TDD可能是有效的。一種可以利用高速上行不對稱性的應用例子是通過無線裝置從事故位置發送視頻新聞報告。雖然在實施有這樣功能的MS中或許沒有節省成本,但它將是沒有消耗額外的系統資源來處理所需的不對稱通信業務。第五實施方案在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案中,第一模式可以是以上描述的第一模式中的任何一種,而第二模式是按特定的應用要求修改的模式(可能是非標準的,或者是從可用的標準模式范圍內選取的一種模式)。這樣一種方案特別適合于這樣一種系統,其中無線電接口技術規格(或者可選的方案是實現它們的軟件模塊)可被下載,例如在我們的共同未決的國際專利申請PCT/EP00/03068中所公開的內容(我們的參考號是PHB34339,在本申請提交時期時未被出版)。接口技術規格(和/或模塊)可被通過第一模式下行信道122下載。另一種方案是,它們可利用通過第一模式下行信道122傳送獲得它們的指令從另一種廣播系統得到,或者甚至經因特網。
以上所描述的實施方案表示與不同的通信模式有關的協議可以如何被互聯的幾個例子,使一個或多個通信信道可在一個多模式系統中被刪去。然而,它們并不被解釋為限制,達到相同或類似效果的其他實施方案被考慮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在基于任何現有的或未來的標準的任何實施方案中,為了便于實施,對這些標準作少量修改可能是所希望的。例如,標準化的協議可受到定時約束,如在發送一個傳輸和接收一個響應之間所允許的最大時間間隔。在某些情況下,當不同的系統被互聯時,這些約束可能不容易被滿足。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改變定時約束或調節協議中定時器的初始值得到解決(在其中這些定時器可被用于確定超時周期)。
從閱讀本公開內容,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修改將是明顯的。這些修改可包含在無線電通信系統及其組成部件的設計,制造和使用中已經熟悉的其他特征,并可被用于替代或補充在此已被描述的特征。雖然在本申請中,權利要求已對特定的特征的組合作了闡述,但應該理解,本申請公共內容的范圍也包括在此所公開的任何新的特征或任何新的特征組合,或者以明顯地或者以隱含地或者以任何概括的方式表示,不管是否它涉及與目前在任何權利要求中所述的相同的發明,并不管是否減輕任何或全部本發明所做的相同的技術問題。申請人由此提請注意,在本申請或由此派生的任何另外的申請執行期間,對于這些特征和/或特征的組合可提出新的權利要求。
在本技術說明和權利要求中,在一個部件前面的詞“一個”并不排斥存在多個這樣的部件。而且,詞“包括”并不排斥存在與所列舉的不同的其他部件或步驟。
權利要求
1.一種在主站和副站之間具有通信信道的無線電通信系統,主站和副站具有用于依據第一和第二雙向通信模式通信的裝置,其中通信信道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至少一個,和用于第二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中的一個,用于第二模式的其他信道缺席,并提供將通常經一個模式的缺席信道傳送的數據經其他模式的各個信道發送和接收的裝置。
2.一種如權利要求1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式是UMTS TDD,DECT或藍牙中的一種。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或2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二模式是HIPERLAN/2或UMTS FDD。
4.一種如權利要求1到3的任一項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模式的通信信道只在上行和下行方向中工作。
5.一種如權利要求1到3的任一項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模式的通信信道只在不對第二模式提供的上行和下行方向的一個方向中工作,并且提供將通常經第一模式的缺席信道傳送的數據經第二模式的當前信道發送和接收的裝置。
6.一種在主站和副站之間具有通信信道的無線電通信系統中使用的主站,其中提供用于依據第一和第二雙向通信模式通信的裝置,該通信信道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至少一個,和用于第二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之一,用于第二模式的信道缺席,并提供將通常經一種模式的缺席信道傳送的數據經其他模式的各個信道發送或接收的裝置。
7.一種如權利要求6的主站,其特征在于依據第一通信模式通信的裝置和依據第二通信模式通信的裝置位于分離的站中;并在這些站之間提供通信鏈路。
8.一種如權利要求6或7的主站,其特征在于提供用于發送關于規定第二模式的無線電接口技術規格信息經第一模式的下行通信信道到副站的裝置。
9.一種如權利要求8的主站,其特征在于該信息包括技術規格本身。
10.一種如權利要求8或9的主站,其特征在于該信息包括用于實施該技術規格的軟件模塊。
11.一種如權利要求8中的主站,其特征在于該信息包括副站可由此獲得技術規格的源位置。
12.一種在主站和副站之間具有通信信道的無線電通信系統中使用的副站,其中提供用于依據第一和第二雙向通信模式通信的裝置,該通信信道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至少一個,和用于第二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之一,用于第二模式的其他信道缺席,并提供將通常通過一種模式的一個缺席信道傳送的數據經其他模式的各個信道發送或接收的裝置。
13.一種如權利要求12的副站,其特征在于提供用于接收關于規定由主站經第一模式的下行通信信道發送的第二模式的無線電接口技術規格的信息和用于實施第二模式以對接收到的信息作出響應的裝置。
14.一種如權利要求13中的副站,其特征在于用于實施第二模式的裝置包括用于從由主站所規定的源獲得用于第二模式的技術規格的裝置。
15.一種操作在主站和副站之間具有通信信道的無線電通信系統的方法,其中該系統支持依據第一和第二雙向通信模式的通信,該通信信道包括用于第一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至少一個,和用于第二模式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之一,用于第二模式的其他信道缺席,并且該方法包括將通常經一種模式的一個缺席信道傳送的數據通過其他模式的各個信道發送和接收。
16.一種如權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站發送關于規定第二模式的無線電接口技術規格的信息經第一模式的下行通信信道到副站;和副站實施第二模式以對接收到信息作出響應。
17.一種如權利要求15或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第一模式保持有效時,按需要激活和去激活第二模式。
全文摘要
一種包括主站(100)和副站(110)的無線電通信系統依據兩種(或多種)雙向通信模式操作。對于第一模式存在上行(124)和/或下行(122)通信信道,但對于第二模式只存在上行和下行(126)信道之一。對第一和第二模式協議的修改使對于一種模式的一個缺席通信信道的通信業務能夠由其他模式的相應信道傳送。這樣一種系統特別適合于在上行(124)和下行(122,126)通信信道中通信業務或數據速率之間有很大的不對稱性的場合。在一種實施方案中,第一模式是UMTS和第二模式是HIPERLAN/2,對于第一模式存在兩種信道(122,124),對于第二模式只存在一個下行信道(126)。因此,副站(110)只需要一個HIPERLAN/2接收機(106),通過省去一個HIPERLAN/2發射機大大地節省了成本。
文檔編號H04L12/54GK1393086SQ01803080
公開日2003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10日
發明者M·E·巴納德, T·J·莫爾斯萊, B·亨特 申請人:皇家菲利浦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