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切換已輸入的電視或FM播放信號的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
背景技術:
在可接收FM播放信號的電視調諧器中,切換已輸入的電視或FM播放信號,將其輸入給調諧電路。
圖3表示這樣的電視調諧器的已有的輸入切換電路的結構。在圖3中,在輸入有電視信號的第1輸入端41與輸出端42之間,依次插入有高通濾波器43,陷波電路44,第1開關電路45。該高通濾波器43讓電視信號的最低頻率(約50MHz)以上的頻帶通過,陷波電路44在用于市民波段的27MHz附近衰減。
第1開關電路45包括兩個開關二極管45a,45b,這兩個開關二極管45a,45b中的正極相互連接,它們串聯于第1輸入端41和輸出端42之間;開關二極管45c,該開關二極管45c中的負極與開關二極管45a,45b的正極連接,其正極以高頻方式接地。
另外,開關二極管45a,45b的正極與開關二極管45c的負極之間的接點與電源端子46連接,開關二極管45a,45b的負極與開關二極管45c的正極,與切換端子47連接。
在輸入有FM播放信號的第2輸入端48與輸出端42之間,依次插入有使FM播放信號通過的高通濾波器49,第2開關電路50,調諧到FM播放信號的頻率(88MHz~108MHz)的調諧電路51。開關電路50包括兩個開關二極管50a,50b,這兩個開關二極管50a,50b中的正極相互連接,它們串聯于第2輸入端48和輸出端42之間;開關二極管50c,該開關二極管50c的負極與開關二極管50a,50b的正極連接,其正極以高頻方式接地。
此外,開關二極管50a,50b的正極與開關二極管50c的負極之間的接點與切換端子47連接,開關二極管50a,50b的負極與開關二極管50c的正極與開關晶體管52的集電極連接。
開關晶體管52的集電極與電源端子46連接,基極與切換端子47連接,發射極接地。
調諧電路51的一端與開關二極管50b的負極連接,另一端接地。
還有,在輸出端42的后段,設置有調諧到電視信號或FM播放信號的各頻率的輸入調諧電路,雖然這一點在圖中未示出。
在上述的方案中,在接收電視信號的場合,在切換端子47上,施加低電平的切換電壓(比如,0伏特)。于是,第1開關電路45中的開關二極管45a,45b導通,開關二極管45c截止。因此,輸入到第1輸入端41的電視信號通過第1開關電路45,輸出給輸出端42。圖4中的A表示此時的第1輸入端41與輸出端42之間的傳送特性,形成在27MHz附近處衰減,以大于約50MHz的頻率進行傳送的特性。
此時,由于開關晶體管52截止,故第2開關電路50中的開關二極管50a,50b截止,開關二極管50c導通。因此,輸入到第2輸入端48的FM播放信號通過第2開關電路50阻止,從而不輸出給輸出端42。
另外,在接收FM播放信號的場合,在切換端子47上,施加高電平的切換電壓(比如,與施加于電源端子46上的電壓相等的電壓)。于是,第1開關電路45中的開關二極管45a,45b截止,開關二極管45c導通。因此,輸入到第1輸入端41的電視信號受到阻止,不輸出給輸出端42。
此時,由于開關晶體管52導通,故第2開關電路50中的開關二極管50a,50b導通,開關二極管50c截止。因此,輸入到第2輸入端48的FM播放信號通過第2開關電路50,輸出給輸出端42。
發明內容
按照上述方式,在電視信號接收時,第2開關電路50中的開關二極管50a和50b截止,開關二極管50c導通。但是,此時,開關二極管50a,50b保持0.5pF(picofarad)的微量的端子間電容,另外開關二極管50c的端子之間不處于完全的短路狀態,此外,調諧電路51設置于第2開關電路50與輸出端42之間(指“調諧電路50的外側”),故輸入到第2輸入端48的FM播放信號從第2開關電路50泄漏,在調諧電路51中調諧,位于輸出端42。
圖4中的B表示此時的第2輸入端48與輸出端42之間的傳送特性,象B那樣,在88MHz~108MHz的范圍內,呈現突起的特性。由此,在電視信號接收時,產生FM播放信號的干擾。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電視信號的接收時,使FM播放信號的泄漏很少,消除FM播放信號的干擾。
解決上述課題的方案包括第1輸入端,該第1輸入端輸入有電視信號;第2輸入端,該第2輸入端輸入有FM播放信號;輸出端;第1開關電路,該第1開關電路插入上述第1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在電視信號接收時使上述第1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處于信號通過狀態,在上述FM播放信號接收時,使上述第1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處于信號非通過狀態;第2開關電路,該第2開關電路插入上述第2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在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使上述第2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處于信號通過狀態,在上述電視信號接收時,使第2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處于信號的非通過狀態,第2開關電路包括兩個第1二極管,這兩個第1二極管以相互串聯的方式插入到第2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并且在上述電視信號的接收時截止,在上述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導通;第2二極管,該第2二極管連接于上述兩個第1二極管的接點與地之間,在上述電視信號的接收時導通,在上述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截止,調諧到上述FM播放信號的頻率的并聯調諧電路與上述第2二極管并聯。
另外,設置串聯調諧電路,該串聯調諧電路由第1電容器和電感元件形成,并且插入上述第2輸入端和第2開關電路之間,將上述串聯調諧電路調諧到上述FM播放信號的頻率。
此外,第2電容器連接于上述串聯調諧電路的一端與地之間,在大于上述FM播放信號的頻率的頻帶,通過上述串聯調諧電路和第2電容器形成低通濾波器,上述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設定于VHF頻帶的高波段的最低頻率與FM播放信號的最高頻率之間。
按照上述方式,設置第1開關電路,該第1開關電路插入輸入有電視信號的第1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第2開關電路,該第2開關電路插入輸入有FM播放信號的第2輸入端與輸出之間,上述第2開關電路包括兩個第1二極管,這兩個第1二極管以并聯方式插入第2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在電視信號的接收時截止,在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導通;第2二極管,該第2二極管連接于第1開關二極管的接點與地之間,在電視信號的接收時導通,在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截止,調諧到FM播放信號的頻率的并聯調諧電路與第2二極管并聯,由此,并聯調諧電路的調諧特性因第2開關二極管而消失,輸入到第2輸入端的FM播放信號幾乎不通過第2開關電路13,輸出給輸出端的電平極低。因此,在FM播放頻帶中沒有突起的特性,不受FM播放信號造成的干擾。
另外,由于設置由第1電容器與電感元件形成,并且插入第2輸入端與第2開關電路之間的串聯調諧電路,將該串聯調諧電路調諧到FM播放信號的頻率,故可在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該串聯調諧電路與并聯調諧電路讓FM播放信號通過,衰減其以外的頻率的信號的電平。
此外,將第2電容器連接于串聯調諧電路的一端與地之間,在大于FM播放信號的頻率的頻帶,通過串聯調諧電路與第2電容器,形成低通濾波器,該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設置于VHF頻帶的高波段的最低頻率與FM播放信號的最高頻率之間,故在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將大于VHF頻帶的電視信號衰減,也沒有由此造成的干擾。
圖1為表示本發明的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的結構的電路圖;圖2為本發明的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的傳送特性圖;圖3為表示已有的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的結構的電路圖;
圖4為已有的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的傳送特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表示本發明的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的結構。在圖1中,在輸入有電視信號的第1輸入端1與輸出端2之間,依次插入有高通濾波器3,陷波電路4,第1開關電路5。該高通濾波器3讓電視信號的最低頻率(約為50MHz)以上的頻帶通過,該陷波電路4將用于市民波段的通信機的27MHz頻帶衰減。
上述第1開關電路5包括兩個第1開關二極管5a,5b,這兩個第1開關二極管5a,5b中的正極相互連接,它們串聯于第1輸入端1與輸出端2之間;第2開關二極管5d,該第2開關二極管5d的負極與第1開關二極管5a,5b的正極連接,其正極通過接地電容器5c,以高頻方式接地。
另外,第1開關二極管5a,5b的正極與第2開關二極管5c的負極之間的接點通過電阻器5e,與電源端子6連接。在電源端子6上,施加有5伏特的電壓。另外,第1開關二極管5a的負極,第1開關二極管5b的負極與第2開關二極管5c的正極分別通過電阻器5f,5g,5h,相互以直流方式連接,通過電阻器7,與切換端子8連接。電阻器5f,5g,5h,7的相互接點通過電阻器9實現接地。
在輸入有FM播放信號的第2輸入端11與第輸出端2之間,依次插入有串聯調諧電路12,第2開關電路13。該串聯調諧電路12具有第1電容器12a和電感元件12b,調諧到FM播放頻帶(88MHz~108MHz)的基本中心頻率。另外,第1輸入端11與串聯調諧電路12之間的接點通過第2電容器14接地。因此,串聯調諧電路12在大于FM播放頻帶的頻率,形成電感成份,與第2電容器14一起,構成低通濾波器15。此場合的截止頻率按照位于VHF頻帶的高波段的最低頻率(基本為170MHz)與FM播放頻帶的最高頻率之間的方式設定。
第2開關電路13包括兩個第1開關二極管13a,13b,這兩個第1開關二極管13a,13b中的正極相互連接,它們串聯于第2輸入端11與輸出端2之間(因此,串聯于串聯調諧電路12與輸出端2之間;第2開關二極管13d,該第2開關二極管13d的負極與第1開關二極管13a,13b的正極連接,其正極通過接地電容器13c以高頻方式接地。
另外,第1開關二極管13a,13b的負極與第2開關二極管13d的正極分別通過電阻器13e,13f,13以直流方式連接,其接點通過電阻器16與電源端子6連接,并且與開關晶體管17的集電極連接。該開關晶體管17的基極與切換端子8連接,其發射極接地。
此外,并聯調諧電路18以高頻方式與第2開關二極管13d并聯。該并聯調諧電路18包括第3電容器18a,該第3電容器18a連接于第2開關二極管13d的負極與地之間;第2電感元件18b,該第2電感元件18b的一端與第2開關二極管13d的負極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接地電容器18c,以高頻方式接地,其調諧頻率按照位于FM播放頻帶的基本中心的方式設定。
還有,第2電感元件18b與接地電容器18c之間的接點通過電阻器13h,與電阻器5f和5g與5h的接點連接,此外,通過電阻器19實現接地。
再有,第1的開關二極管13b的負極通過阻止直流電容器20,與輸出端2連接。
在上述的方案中,在接收電視信號的場合,對切換端子8,施加低電平的切換電壓(比如,0伏特)。于是,第1開關電路5中的第1開關二極管5a,5b導通,第2開關二極管5d截止。于是,輸入到第1輸入端1的電視信號通過第1的開關電路5,輸出給輸出端2。圖2的A表示此時的第1輸入端1與輸出端2之間的傳送特性,形成在27MHz附近衰減,按照基本為大于50MHz的頻率進行傳送的特性。
此時,由于開關晶體管17截止,故第2開關電路13中的第1開關二極管13a,13b截止,第2開關二極管13d,13c導通。于是,即使在從第1開關二極管13a泄漏的FM播放信號施加于并聯調諧電路18上的情況下,第2開關二極管13d仍導通,故并聯調諧電路18的調諧特性消失,輸入到第2輸入端11中的FM播放信號幾乎不通過第2開關13,輸出給輸出端2的電平變得極低。圖2中的B表示第2輸入端11與輸出端2之間的傳送特性,在FM播放頻帶中沒有突起。此外,通過低通濾波器15,在高于FM播放頻帶的頻率,傳送電平低于過去。
在接收FM播放信號的場合,對切換端子8,施加高電平的切換電壓(比如,等于施加于電源端子6上的電壓的電壓)。于是,第1開關電路5中的第1開關二極管5a,5b截止,第2開關二極管5d導通。因此,輸入到第1輸入端1中的電視信號的通過受到阻止,不輸出給輸出端2。
此時,由于開關晶體管17導通,故第2開關電路13中的第1開關二極管13a,13b導通,第2開關二極管13d截止。因此,輸入到第2輸入端11的FM播放信號通過第2開關電路13,輸出給輸出端2。另外,處于大于VHF頻帶的高波段的頻率中的信號的通過也通過低通濾波器15阻止,故也不發生接收FM播放信號時的接收信號的干擾。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輸入端,該第1輸入端輸入有電視信號;第2輸入端,該第2輸入端輸入有FM播放信號;輸出端;第1開關電路,該第1開關電路插入上述第1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且在電視信號接收時使上述第1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處于信號通過狀態,在上述FM播放信號接收時,使上述第1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處于信號非通過狀態;第2開關電路,該第2開關電路插入上述第2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且在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使上述第2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處于信號通過狀態,在上述電視信號接收時,使第2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處于信號的非通過狀態,第2開關電路包括兩個第1二極管,這兩個第1二極管以相互串聯的方式插入到第2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并且在上述電視信號的接收時截止,在上述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導通;第2二極管,該第2二極管連接于上述兩個第1二極管的接點與地之間,在上述電視信號的接收時導通,在上述FM播放信號的接收時截止,調諧到上述FM播放信號的頻率的并聯調諧電路與上述第2二極管并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其特征在于設置串聯調諧電路,該串聯調諧電路由第1電容器和電感元件形成,并且插入上述第2輸入端和第2開關電路之間,將上述串聯調諧電路調諧到上述FM播放信號的頻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視調諧器的輸入切換電路,其特征在于第2電容器連接于上述串聯調諧電路的一端與地之間,在大于上述FM播放信號的頻率的頻帶,通過上述串聯調諧電路和第2電容器形成低通濾波器,上述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設定于VHF頻帶的高波段的最低頻率與FM播放信號的最高頻率之間。
全文摘要
電視信號接收時,使FM播放信號泄漏極小,無FM播放信號的干擾。設置第1開關電路,其插入輸入有電視信號的第1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在電視信號接收時為信號通過狀態,在FM播放信號接收時為信號非通過狀態;第2開關電路,其插入輸入有FM播放信號的第2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在FM播放信號接收時,為信號通過狀態,在電視信號接收時為信號非通過狀態,其包括相互串聯插入到第2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在電視信號接收時截止,在FM播放信號接收時導通的兩個第1二極管;連接于上述兩個二極管的接點與地之間,在電視信號接收時導通,在FM播放信號接收時截止的第2二極管,調諧到FM播放信號的頻率的并聯調諧電路與第2開關二極管并聯。
文檔編號H04N5/44GK1340964SQ0113068
公開日2002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31日
發明者山本正喜, 古田敏朗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