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采用非連續傳送的碼分多址系統中的功率設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蜂窩無線電話通信系統中的碼分多址(CDMA)通信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與使用非連續直接序列碼分多址(DS-CDMA)傳送的系統中的功率控制有關的方法和系統。
DS-CDMA是一種擴頻通信。擴頻通信自二次世界大戰便已存在,早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而今天對在商業應用中使用擴頻系統的興趣已日益增長。一些示例包括數字蜂窩無線電、陸地移動無線電、衛星系統及室內室外個人通信網絡,在此統稱為蜂窩系統。
當前,使用頻分多址(FDMA)和時分多址(TDMA)方法可實現蜂窩系統中的信道接入。在FDMA中,一個通信信道是單一的無線電頻帶,信號的發送功率集中到該頻帶內。利用帶通濾波器來限制相鄰信道的干擾,帶通濾波器僅傳送指定頻帶內的重要信號能量。因此,每個信道被指配不同的頻帶,系統容量受到可用頻帶及頻率再用局限的限制。
在不采用跳頻的TDMA系統中,信道由同一頻帶上周期時間間隔串中的時隙組成。每個時隙周期稱為幀。某個給定信號的能量限制到這些時隙中的一個。利用定時門或其它同步元素來限制相鄰信道干擾,其中所述其它同步元件傳送適當時間接收的信號能量。這樣,減少了不同相對信號強度電平的干擾問題。
對于FDMA或TDMA系統(或混合FDMA/TDMA系統),一個目標是確保兩種潛在干擾信號不會同時占用同一頻率。相反,碼分多址(CDMA)是一種使用擴頻調制以允許信號在時間和頻率兩者上重疊的接入技術。有許多與CDMA通信技術相關的可能優點。由于寬帶CDMA系統的特性,諸如改進的干擾分集和話音激活門控,基于CDMA的蜂窩系統的容限表現得比現有模擬技術的高。
在直接序列(DS)CDMA系統中,要發送的符號流(即進行了信道編碼等操作的符號流)外加在一個速率高得多的稱為特征序列(signature sequence)的數據流上。特征序列數據(通常稱為“碼片)一般是二進制或四進制數據,提供一種碼片流,該碼片流通常以稱為“碼片率”的速率生成。生成此特征序列的一種方法是采用顯得隨機的偽噪音(PN)進程,但可由經授權的接收機復制。符號流和特征序列流可通過將兩個流相乘而組合在一起。特征序列流與符號流的這種組合稱為對符號流信號進行擴展。每個符號流或信道一般被分配一個唯一擴頻碼。介于碼片率和符號率之間的比率稱為擴頻率(spreadingratio)。
多個擴頻信號調制一個無線電頻率載波,例如通過四進制相移鍵控(QPSK),并在接收機中一起接收為復合信號。每個擴頻信號在頻率與時間兩者上均重疊所有其它擴頻信號及噪音有關信號。如果接收機經授權,則復合信號會與唯一擴頻碼的其中之一進行相關,且對應的信號會被分離并被解碼。
對于未來的蜂窩系統,即使更進一步提高系統容量,分層小區結構的使用也將證明是有價值的。在分層小區結構中,在更大的小區或宏小區中存在更小的小區或微小區。例如,微小區基站可沿市區街道的燈柱放置,以處理擁塞區域增長的業務量。例如,每個微小區可覆蓋幾個街區或巷區,而宏小區可覆蓋3至5公里半徑范圍。即使在CDMA系統中,不同類型的小區(宏小區和微小區)可能以不同頻率操作,以增加整個系統的容量。參閱“基于蜂窩的個人通信的多址選擇”(H.Eriksson et al.,“Multiple Access Options For Cellular BasedPersonal Comm.,”Proc.43rd Vehic,Tech.Soc.Conf.,Secaucus,1993)。可靠的切換步驟必須在不同的小區類型之間受支持,并因而在不同的頻率間受支持,以便在小區間移動的移動臺具有對其連接的連續支持。
有幾種常規技術可用于確定在多個切換候選中選擇哪個新編碼、頻率和小區。例如,移動臺可幫助確定通信要轉換到的最佳切換候選(及相關的新基站)。這種過程一般稱為移動臺協助切換(MAHO),它使移動臺定期(或在需要時)對幾個候選頻率的每個頻率進行測量,以便依據一些預定的選擇準則(例如最強的接收RSSI、最佳BER等)來幫助確定最佳切換候選。例如,在TDMA系統中,可在空閑時隙時指示移動臺掃描候選頻率列表,這樣,如果當前鏈路上的信號質量降到預定質量閾值之下,系統將確定可靠的切換候選。
然而,在常規CDMA系統中,移動臺要持續從網絡接收信息。實際上,CDMA移動臺一般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兩個方向均會持續接收和發送。與TDMA不同,沒有空閑時隙可用于切換到其它載率,對于在特殊時刻考慮如何確定以給定頻率切換到給定基站是否適當,這就造成了問題。由于移動臺無法向在網絡或移動臺中運算的切換評估算法提供任何頻測間量值,因此,將在不完全了解移動臺所遇干擾情況下做出切換判決,因而可能是不可靠的。
此問題的一種可能解決方案是在移動裝置中提供另外的接收機,該接收機可用于對候選頻率進行測量。另一個可能性是使用寬帶接收機,該接收機可同時接收及解調幾個載頻。然而,這些解決方案增加了移動裝置的得雜性和費用。
在給Willars等人的美國專利No.5533014中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案,通過引用特將該專利的公開結合在此,其中針對所述問題,在CDMA通信技術引入非連續傳送。例如,在此專利中,利用更低的擴頻率(即通過減少每個符號的碼片數)來提供壓縮的傳送模式,這樣,通過固定碼片率,擴頻信息僅填充一個幀的一部分。這使每個幀都保留了一部分,在此稱為空閑部分。在空閑部分中,接收機可執行其它功能,諸如為切換目的而評估其它頻率的候選小區。
已知許多其它機制可用于在CDMA幀中創建空閑部分(該技術有時稱為“時隙模式”操作),例如E.Dahlman獲得的名為“編碼率降低壓縮模式DS-CDMA”的美國專利No.5883889,及E.Dahlman于1996年4月23日申請的名為“多碼壓縮模式DS-CDMA系統與方法”的美國專利No.08/636648,通過引用將上述專利的公開結合在此。時隙模式操作在
圖1中進行了概念說明。其中描述了多個下行鏈路(DL)幀傳送,此示例中每個DL幀傳送具有10ms的持續時間。在第4幀期間,通過在該幀的開始和結束部分將傳送速率加倍來創建空閑部分,如兩個較高的條形10和12所示。上行鏈路(UL)的對應幀被示出。
然而,使用時隙模式技術執行例如測量其它信道的操作會引起與功率控制有關的問題。無線電通信系統中應用功率控制技術以確保在每個遠程站可靠接收信號,即規定信干比(SIR)應高于每個遠程站的規定閾值。
為改善低于此閾值的遠程站的SIR,要將信號的能量增加到適當的電平。然而,增加與遠程站相關的能量會增加與其它附近遠程站有關的干擾。因此,無線電通信系統必須在共享同一公共信道的所有遠程站的要求間尋求平衡。當給定無線電通信系統中所有遠程站的SIR要求都滿足時,達到一種穩定狀態條件。一般而言,通過使用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功率電平向每個遠程站進行發送,可實現平衡穩定的狀態。以不必要的高電平發送消息會造成每個遠程接收機上遇到干擾,并限制了可在公共信道上成功通信的信號數量(例如降低系統容量)。
在無線電通信系統中控制發送功率的這種技術通常稱為快速功率控制環。初始SIR目標是依據某特定連接或服務類型的所需服務質量(QoS)來建立的。對于非正交信道,某特定遠程站或基站遇到的實際SIR值可表示為 SIR由接收方測量并用于確定哪個功率控制命令被發送到發送方。
隨后,在正運行的基礎上,慢功率控制環可用于調整SIR目標值。例如,遠程站可測量從遠程站接收的信號質量,例如利用已知的誤比特率(BER)或誤幀率(FER)技術進行測量。接收的信號質量在基站與遠程站連接期間會變化,依據該質量,慢功率控制環可調整SIR目標,快功率控制環使用該目標調整基站的發送功率。類似的技術可用于控制上行鏈路發送功率。
然而,申請者已認識到,在下行鏈路中采用時隙模式傳送以允許遠程站執行測量時,例如在圖1的上行鏈路第4幀的有條紋部分表示的時間內,未發送功率控制命令來通知遠程站如何調整其用于上行鏈路的發送功率。由于使用了不當的發送功率,這增加了在所述上行鏈路上基站錯誤接收信息的可能性。
時隙模式傳送對系統容量和性能的影響尚未徹底研究。以前已假定慢功率控制環在時隙模式傳送及正常模式傳送期間會適當處理功率控制。
然而,使用慢功率控制環處理時隙模式傳送可能造成其它困難。特別是,如果經常進行時隙模式傳送,則連接的BER(或FER)將會增加。這又將使慢功率控制環對SIR目標進行調整,因而如圖2所示使上行鏈路中的發送功率增加了一個Δ量。其中,所有幀都以比沒有時隙模式傳送的影響所需的發送功率高的功率發送。然而,在相當頻繁進行時隙模式傳送的這種情況下,使用慢功率控制環處理時隙模式傳送遭遇的缺點是使用不必要高的功率電平發送某些幀,例如圖2中的至少1至3幀和5至7幀,因而顯著降低了系統中的容量。另一方面,如果不那么頻繁進行時隙模式傳送,則慢功率控制環會提供很小的功率調整或不提供功率調整,這導致上行鏈路接收機中BER/FER下降。
因此,最好提供一種傳送與接收均是非連續(即采用時隙模式傳送)但避免了上述功率控制問題的CDMA系統。
發明概述根據本發明,常規CDMA技術中的這些及其它問題、缺點與限制均被克服,其中,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在進入時隙模式時,依據估計的衰落裕量來增加上行鏈路中的發送功率。在沒有控制功率命令可發送到遠程站時,這改善了下行鏈路中空閑期(idle period)期間的性能。在空閑期結束時,功率控制環則將遠程站恢復到量佳發送功率電平。
根據本發明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當在一個鏈路中進入時隙模式時,例如在下行鏈路中進入時隙模式時,也可以在其它鏈路中進入時隙模式,例如在上行鏈路中進入時隙模式。這樣,在下行鏈路的空閑期期間沒有功率控制信息的情況下,不在上行鏈路上執行傳送。
圖形簡述結合附圖閱讀下面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上述及其它特性、目標和優點將變得明顯,附圖中圖1示意性說明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傳送,其中下行鏈路在某一特定幀進入時隙模式;圖2示意性說明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傳送,其中衰落裕量被加到所有上行鏈路幀的發送功率電平;圖3說明一個可以實現本發明的示例性無線電通信系統;圖4示意性說明示例性擴頻碼調制器;圖5描述一個可以實現本發明的示例性可變速率CDMA系統;圖6說明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傳送,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結合時隙模式傳送的功率控制技術。
圖7說明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傳送,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結合時隙模式傳送的功率控制技術。
詳細說明在下述說明中,為說明目的而不是出于限制,闡明了特定的細節,諸如特定的電路、電路部件、技術等,以便提供對本發明的全面了解。例如,提供了與示例性調制和發送技術相關的各種細節。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明白,可在脫離這些特定細節的其它實施例中實施本發明。另外,對眾所周知的方法、設備與電路的詳細說明從略,以免不必要的細節使本發明描述不明顯。
圖3說明了示例性蜂窩無線電通信系統100。如圖3所示,系統服務的地理區被劃分成n個較小的無線電覆蓋區,稱為小區110a至110n,各個小區分別具有與其相關的無線電基站170a至170n。各無線電基站170a至170n分別具有與其相關的發送與接收無線電天線130a至130n。應該指出,使用六邊形小區110a至110n來說明與特定基站170a至170n相關的無線電覆蓋區域,這是為了圖示的方便。現實中,小區110a至110n可能形狀不規則、重疊以及不必鄰接。每個小區110a至110n可根據已知方法進一步劃分成扇區。在小區110a至110n中分布m個移動臺120a至120m。在實際系統中,移動臺的數目m要比小區的數目n大得多。基站170a至170n還包括多個基站發射機和基站接收機(未示出),提供與位于其各個小區內移動臺120a至120m的雙向無線電通信。如圖3所示,基站170a至170n連接到移動電話交換局(MTSO)150,MTSO 150還提供到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160的連接以及此后到通信設備180a至180c的連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知蜂窩概念,故在此不做進一步描述。
根據本發明,使用直接序列碼分多址(DS-CDMA)實現基站和移動臺之間的無線電通信。在下述內容中,術語“下行鏈路”或“前向信道”是指從基站170a至170n到移動臺120a至120m的承載信號的無線電信息傳送。類似地,術語“上行鏈路”或“反向信道”是指從移動臺120a至120m到基站170a至170n的承載信號的無線電信息傳送。
今天,無線電通信系統正用于不斷增長的大量應用。傳統的聲音通信現在與無線電圖象傳送及其它中速和高速數據應用的混合共存。此類應用要求無線電信道可以以低傳送延遲傳送低、中和高比特率信息信號的可變混合。為有效使用無線電頻譜,對僅特定應用分配所需帶寬。這稱為“按需分配帶寬”。相應地,下述可應用本發明的示例性系統描述了多速率DS-CDMA系統,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明白,本發明同樣適用于采用非連續傳送的任何系統。
把要在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發送的信息數據比特流安排到信息幀序列中,這使信息數據可以在如圖4所示的擴頻碼調制器210中方便地被處理。在卷積編碼器230中進行信道編碼之前,在時間復用器220中,包括例如一部分循環冗余校驗(CRC)比特的第一開銷比特(X1)被加到信息幀。包括信息比特和第一開銷比特的幀被傳送到卷積編碼器230并且經信道編碼,卷積編碼器230例如是向所述幀添加冗余的1/3編碼率的卷積編碼器。編碼的幀隨后被傳送到比特交織器240,被編碼的幀在其中經塊狀比特交織。交織后,在時間復用器250中,第二開銷比特X2被加到的已編碼且已交織的幀。
在時間復用器260中,下行鏈路功率控制比特也被加到已編碼/已交織的幀。下行鏈路功率控制比特指示移動臺增加或降低其發送功率電平。在插入功率控制比特后,每個幀被傳送到四進制相移鍵控(QPSK)調制器270。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明白,也可使用不同于QPSK調制的調制。QPSK調制器270將輸入比特或符號映射到復合符號序列中。QPSK調制器的輸出是符號的復序列,例如由通常形式I+jQ的笛卡爾坐標表示。在乘法器280中,使用擴頻碼對QPSK調制器的輸出進行擴頻。也可以是其它編碼、交織和調制組合。
在常規CDMA系統中,信息以例如5至20ms的固定長度幀結構發送。幀中要發送的信息會一起被編碼和擴頻,例如象上面相對圖4所述的那樣。此信息會被擴展到每一幀的整個部分,從而導致以恒定功率電平在整個幀期間的連續傳送。
然而,本發明在CDMA系統中采用非連續傳送,例如用于可靠的切換候選評估。圖5描述一種利用可變擴頻碼比率提供時隙模式傳送的示例性技術,即其方式是通過改變每個符號碼片數之間的關系。然而,上面結合的所述專利和專利申請中所描述的任何技術可用于創建包括空閑部分的時隙模式傳送,或者可以使用其它技術。
在圖5中,相同基本類型的發射機和接收機可在移動臺170和基站180兩者中使用。根據本發明的DS-CDMA技術,在發射機側300,信息數據被輸入到擴頻和成幀裝置310,該信息數據在擴頻和成幀裝置310中被時隙編碼。擴頻和成幀的數據隨后被傳送到發射機320并且此后被發送。工作比(或稱占空因數)和幀定時由模式控制器330按如下所述控制。
工作比是幀的信息部分與幀持續時間的比率,并按逐幀的原則來控制。對于其它頻率的測量,由于測量只需要短的時間,因此工作比可保持相對高(例如,0.8)。對于兩個頻率間的宏分集的執行,可向兩個頻率均發送同一信息。因此,工作比應約為0.5。時隙模式傳送僅間歇性使用,而其余時間(工作比=1)使用正常模式,因為正常模式由于更大的擴頻比率而更有效。
幀的信息部分期間使用的發送功率是工作比的函數。例如, 其中,P1表示用于正常模式傳送的功率。如果工作比降低,因此擴頻比率也降低,則需要此增長的功率維持檢測器中的傳送質量。在幀的其余部分期間,即空閑部分期間,則例如在時隙模式用于測量其它載頻時,電源會被關閉時。
載頻的相對功率工作比也如上述地由模式控制器330控制。模式控制器330按測量/切換算法被控制。在給定情況有利時,此算法可通過軟件在移動臺MS或無線電網絡控制器RNC中執行,或在兩者中執行。
在接收機側350,模式控制器360控制載頻的工作比和無線電頻率接收機370的幀定時。如模式控制器360控制的一樣,無線電頻率接收機370根據工作比來接收輸入無線電信號并對其進行解調。解調的信號輸入到信息解碼器380,其工作比和幀定時由模式控制器360控制。移動臺170還包括解碼器390,用于具有固定擴頻的信道,例如導頻信道,對該導頻信道執行相鄰基站180信號強度測量。模式控制器36控制工作比、幀定時(哪一部分幀為有效)、載頻(或接收機中不至一個的頻率,如果從兩個不同頻率接收)及相對功率電平。
然而,時隙模式可按移動臺或網絡確定的速率間歇地使用,最好是網絡控制下行鏈路的時隙模式傳送的使用。根據多種因素,諸如無線電傳播條件、移動臺的速度和其它干擾因素、相對呼叫密度以及到更可能需要切換的小區邊界的接近,移動臺或網絡可確定壓縮模式使用頻率。
圖6描述根據本發明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功率控制,其中在基站進入時隙模式時,移動臺將其發送功率增長一個衰落裕量(FM)。通過從基站接收早期、明確的信號,或者通過檢測下行鏈路上接收傳送的速率/功率中的變化,移動臺可知道基站的時隙模式傳送。FM的值可由移動臺估計,例如依據如最近接收的功率控制比特確定的功率中的最近變化來確定。另一方面,FM可由基站估計并發送給移動臺。在上述情況中,慢功率控制環適合頻繁的時隙模式傳送,并避免與較不頻繁的時隙模式傳送相關的接收信號質量降級,與上述情況相比,通過僅在下行鏈路中時隙模式傳送期間相應空閑時間期間增加上行鏈路中的發送功率,整體干擾得以降低,且系統容量得以增加。一旦空閑時間結束,隨后接收的功率控制比特可因此將移動臺的功率電平傾斜到最佳水平(如傾斜函數50所示,在此示例中為向下)。
如圖7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一旦一個鏈路進入時隙模式,另一鏈路也可進入時隙模式。例如在圖7中,一旦下行鏈路通過在第4幀發送雙倍速率脈沖10進入時隙模式,移動臺也一樣可以通過在上行鏈路發送雙倍速率脈沖60進入時隙模式。兩個鏈路因而將在無傳送發生期間具有鏡像空閑部分,由此基站的上行鏈路接收將不會如圖1中所發生的那樣由于在移動臺缺少接收功率控制命令而降低品質。此外,此技術也避免了關于圖2所述的問題,即通過使用慢功率控制環適應由時隙模式傳送造成的BER/FER增加而全面增加上行鏈路中的發送功率。
提供最佳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進行與使用本發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容易明白對這些實施例的不同修改,并且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應用此處所述的原理。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公開的實施例,本發明的范圍由后附權利要求書來定義。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碼分多址系統中傳送信息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從第一站傳送功率控制命令;在第二站接收所述功率控制命令;根據所述功率控制命令,從所述第二站以某一功率電平傳送信息;從所述第一站中斷傳送;以及當從所述第一站中斷所述傳送時,以增加了某一預定值的所述功率電平從所述第二站傳送信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站是基站,而所述第二站是移動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值是衰落裕量。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動臺確定所述衰落裕量。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確定所述衰落裕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從所述第一站重新開始傳送所述功率電平命令;以及根據所述功率電平命令,將所述功率電平傾斜(ramp)為一個新值。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當從所述第一站中斷所述傳送時,由所述第二站測量信道。
8.一種碼分多址系統中傳送信息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在第一鏈路上從第一站向第二站按幀傳送信息;在第二鏈路上從所述第二站向所述第一站按幀傳送信息;在所述第一站,在某個特定幀進入時隙模式傳送格式;以及在所述第二站,在所述同一特定幀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兩個所述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在所述特定幀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加所述傳送的速率;以及在所述至少一個特定幀的另一部分期間提供空閑部分。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至少一個所述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調整與所述傳送相關的擴頻因子。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至少一個所述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收縮(puncturing)與所述傳送相關的編碼。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至少一個所述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更改與所述傳送相關的多個擴頻碼。
13.一種用于碼分多址系統中傳送信息的系統,它包括用于從第一站傳送功率控制命令的裝置;用于在第二站接收所述功率控制命令的裝置;用于根據所述功率控制命令以某一功率電平從所述第二站傳送信息的裝置;用于從所述第一站中斷傳送的裝置;以及用于在從所述第一站中斷所述傳送時以增加了某一預定值的所述功率電平從所述第二站傳送信息的裝置。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站是基站,而所述第二站是移動臺。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值是衰減裕量。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動臺確定所述衰減裕量。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確定所述衰減裕量。
18.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用于從所述第一站重新開始傳送所述功率電平命令的裝置;以及用于根據所述功率電平命令把所述功率電平傾斜為一個新值的裝置;
19.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在從所述第一站中斷所述傳送時由所述第二站測量信道的裝置。
20.一種用于碼分多址系統中傳送信息的系統,它包括用于在第一鏈路上從第一站向第二站按幀傳送信息的裝置;用于在第二鏈路上從所述第二站向所述第一站按幀傳送信息的裝置;在所述第一站,用于在某個特定幀進入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裝置;以及在所述第二站,用于在所述同一特定幀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裝置。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于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兩個所述步驟裝置還包括用于在所述特定幀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加所述傳送的速率的裝置;以及用于在所述至少一個特定幀的另一部分期間提供空閑部分的裝置。
22.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于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至少一個所述裝置還包括用于調整與所述傳送相關的擴頻因子的裝置。
23.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于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至少一個所述裝置還包括用于收縮與所述傳送相關的編碼的裝置。
24.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于進入所述時隙模式傳送格式的至少一個所述裝置還包括用于更改與所述傳送相關的多個擴頻碼的裝置。
全文摘要
通過考慮與其它鏈路相關的功率控制,支持在CDMA通信連接的一個鏈路中引入時隙模式傳送。按照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在第一鏈路中時隙模式傳送產生的空閑部分期間,通過將功率增加一個衰減裕量,在另一鏈路中執行功率控制。按照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兩個鏈路實際上同時進入時隙模式,因此,它們的空閑期重疊,并且在空閑發送時間期間不需要功率控制。
文檔編號H04B7/26GK1367956SQ00808971
公開日2002年9月4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16日
發明者T·帕萊紐斯 申請人:艾利森電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