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市電接入端的輸出通過供電管理電路連接電源轉換模塊,電源轉換模塊連接LED燈;所述環境檢測單元包括人體感應器、光強傳感器和聲音傳感器,人體感應器、光強傳感器和聲音傳感器的輸出分別與主控制器連接,主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供電管理電路;所述電源轉換模塊包括降壓電路、整流電路、高頻抑制電路、濾波電路、限壓電路和防浪涌保護電路,降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市電接入端,降壓電路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整流電路、高頻抑制電路、濾波電路、限壓電路和防浪涌保護電路與LED燈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根據采集到的數據調節路燈啟閉和亮度,電源轉換模塊可有效抑制高頻和瞬時浪涌電壓的,輸出平穩的恒流。
【專利說明】
一種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LED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0002]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1de(發光二極管)的縮寫,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芯片,用銀膠或白膠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銀線或金線連接芯片和電路板,然后四周用環氧樹脂密封,起到保護內部芯線的作用,最后安裝外殼。具有以下優點:
[0003]1、節能:白光LED的能耗僅為白熾燈的1/10,節能燈的1/4;采用超高亮大功率led光源,配合高效率電源,比傳統白熾燈節電80%以上,相同功率下亮度是白熾燈的10倍;
[0004]2、長壽:壽命可達50000小時以上,是傳統鎢絲燈的50倍以上,對普通家庭照明可謂“一勞永逸”;
[0005]3、耐沖擊,抗雷力強,無紫外線(UV)和紅外線(IR)輻射,無燈絲及玻璃外殼,沒有傳統燈管碎裂問題,對人體無傷害;
[0006]4、固態封裝,屬于冷光源類型,它可以很好運輸和安裝,可以被裝置在任何微型和封閉的設備中,不怕振動;
[0007]5、環保,不含鉛、汞等污染元素,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且LED燈泡的組裝部件非常容易拆裝,不用廠家回收都可以通過其它人回收。
[0008]6、無頻閃,純直流工作,消除了傳統光源頻閃引起的視覺疲勞;
[0009]7、寬電壓范圍,全球通用LED燈在85V?264VAC全電壓范圍恒流,保證壽命及亮度不受電壓波動影響;
[0010]8、發光視效能率可高達801m/w,具有多種LED燈色溫可選,顯色指數高,顯色性好。
[0011]由于LED燈較傳統的白熾燈具有以上優勢,已經被運用到手機、臺燈、家電等日常家電和機械生產等各個領域。
[0012]然而,現有的LED燈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只能由工作人員手動控制其開關,無法對路燈周圍環境進行有效檢測,在夜間路燈通常處于常亮狀態,增加了很多無謂的能源浪費;無法根據路燈周圍實際環境光強度狀態智能控制路燈的工作,智能化程度較低,損耗較大。而且傳統的LED電源也存在以下缺陷:I)采用串聯電阻進行限流,電阻損耗的電能較大,造成了較大的能量損耗,且無法適用于大功率LED燈;2)無法有效吸收浪涌電壓,LED負載兩端的瞬時電壓劇增,易被燒壞;3)無法有效抑制高頻電壓,LED電源的輸出不夠平順,LED負載工作不穩定且以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1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實時采集路燈周圍環境數據,并根據采集到的數據調節路燈啟閉和亮度,對環境照明需求的判斷更加準確可靠的LED燈智能控制系統。
[001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包括市電接入端、主控制器、環境檢測單元、供電管理電路、電源轉換模塊和LED燈,市電接入端的輸出通過供電管理電路連接電源轉換模塊,電源轉換模塊連接LED燈;
[0015]所述環境檢測單元包括人體感應器、光強傳感器和聲音傳感器,人體感應器、光強傳感器和聲音傳感器的輸出分別與主控制器連接,主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供電管理電路;
[0016]所述電源轉換模塊包括降壓電路、整流電路、高頻抑制電路、濾波電路、限壓電路和防浪涌保護電路,降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市電接入端,降壓電路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整流電路、高頻抑制電路、濾波電路、限壓電路和防浪涌保護電路與LED燈連接。
[0017]具體的,所述降壓電路包括相互并聯的電容Cl電阻R;整流電路為由二極管D1、D2、D3、D4組成的整流橋;高頻抑制電路包括高頻抑制磁珠L;濾波電路包括濾波電容C2;限壓電路包括限壓二極管D5;防浪涌保護電路包括壓敏電阻RV;市電接入端的一端通過相互并聯的電容Cl和電阻R與整流橋的一個輸入端連接,市電輸入端的另一端直接與整流橋的另一個輸入端相連,整流橋的兩個輸出端之間依次并聯有濾波電容C2、限壓二極管D5、壓敏電阻RV和LED燈,整流橋的正極輸出端還串聯有高頻抑制磁珠L。
[0018]具體的,所述的LED燈由多個LED燈串組成,每個LED燈串內串聯有多個LED燈珠,各LED燈串分別并聯在整流橋的兩個輸出端之間。
[0019]具體的,所述的人體感應器包括熱釋紅外探頭。
[002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1、可根據熱釋紅外探頭和聲音傳感器采集的信號判斷路燈下是否有行人或車輛通過,在無行人或車輛通過時關閉LED燈,有效降低功耗;
[0022]2、實時采集路燈周圍實際環境光強度,在環境光強度低于預設值時才打開路燈進行照明,取代傳統定時開關路燈的方式,對環境照明需求的判斷更加準確可靠,降低損耗,節約成本;
[0023]3、串聯的尚頻抑制磁珠L可有效抑制尚頻電壓,濾波電容C2也可進一步濾除雜波,確保LED電源的輸出更平順;
[0024]4、采用二極管限壓方式取代傳統串聯電阻,降低了電源發熱量及損耗;在出現瞬時浪涌電壓時,壓敏電阻RV的電阻值迅速降低,瞬時高壓被壓敏電阻RV吸收,對LED負載起到了有效的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LED燈智能控制系統模塊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源轉換模塊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8]如圖1所示,一種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包括市電接入端、主控制器、環境檢測單元、供電管理電路、電源轉換模塊和LED燈,市電接入端的輸出通過供電管理電路連接電源轉換模塊,電源轉換模塊連接LED燈;
[0029]所述環境檢測單元包括人體感應器、光強傳感器和聲音傳感器,人體感應器、光強傳感器和聲音傳感器的輸出分別與主控制器連接,主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供電管理電路;
[0030]如圖2所示,所述電源轉換模塊包括降壓電路、整流電路、高頻抑制電路、濾波電路、限壓電路和防浪涌保護電路,降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市電接入端,降壓電路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整流電路、高頻抑制電路、濾波電路、限壓電路和防浪涌保護電路與LED燈連接。
[0031]具體的,如圖2所示,所述降壓電路包括相互并聯的電容Cl電阻R;整流電路為由二極管D1、D2、D3、D4組成的整流橋;高頻抑制電路包括高頻抑制磁珠L;濾波電路包括濾波電容C2;限壓電路包括限壓二極管D5;防浪涌保護電路包括壓敏電阻RV;市電接入端的一端通過相互并聯的電容Cl和電阻R與整流橋的一個輸入端連接,市電輸入端的另一端直接與整流橋的另一個輸入端相連,整流橋的兩個輸出端之間依次并聯有濾波電容C2、限壓二極管D5、壓敏電阻RV和LED燈,整流橋的正極輸出端還串聯有高頻抑制磁珠L。
[0032]具體的,所述的LED燈由多個LED燈串組成,每個LED燈串內串聯有多個LED燈珠,各LED燈串分別并聯在整流橋的兩個輸出端之間。
[0033]具體的,所述的人體感應器包括熱釋紅外探頭。
[0034]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會意識到,這里所述的實施例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應被理解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這樣的特別陳述和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這些技術啟示做出各種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質的其它各種具體變形和組合,這些變形和組合仍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市電接入端、主控制器、環境檢測單元、供電管理電路、電源轉換模塊和LED燈,市電接入端的輸出通過供電管理電路連接電源轉換模塊,電源轉換模塊連接LED燈; 所述環境檢測單元包括人體感應器、光強傳感器和聲音傳感器,人體感應器、光強傳感器和聲音傳感器的輸出分別與主控制器連接,主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供電管理電路; 所述電源轉換模塊包括降壓電路、整流電路、高頻抑制電路、濾波電路、限壓電路和防浪涌保護電路,降壓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市電接入端,降壓電路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整流電路、高頻抑制電路、濾波電路、限壓電路和防浪涌保護電路與LED燈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壓電路包括相互并聯的電容Cl電阻R;整流電路為由二極管D1、D2、D3、D4組成的整流橋;高頻抑制電路包括高頻抑制磁珠L;濾波電路包括濾波電容C2;限壓電路包括限壓二極管D5;防浪涌保護電路包括壓敏電阻RV;市電接入端的一端通過相互并聯的電容Cl和電阻R與整流橋的一個輸入端連接,市電輸入端的另一端直接與整流橋的另一個輸入端相連,整流橋的兩個輸出端之間依次并聯有濾波電容C2、限壓二極管D5、壓敏電阻RV和LED燈,整流橋的正極輸出端還串聯有尚頻抑制磁珠L。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燈由多個LED燈串組成,每個LED燈串內串聯有多個LED燈珠,各LED燈串分別并聯在整流橋的兩個輸出端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體感應器包括熱釋紅外探頭。
【文檔編號】H05B33/08GK205648101SQ201620371295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8日
【發明人】楊陽
【申請人】成都青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