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磁加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磁加熱裝置。一種電磁加熱裝置,包括電磁加熱裝置主體和濾波電路主體,濾波電路包括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分別設置于電源交流電路中,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與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比例在2%至80%之間。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電磁加熱裝置,減少成本,提高差模電感能力,明顯優化了電磁加熱裝置的EMC環境,提高了濾波性能,獲得較高性價比。
【專利說明】
一種電磁加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磁加熱裝置,更為具體地說是對其EMC電源濾波電路的改進。【背景技術】
[0002]目前,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電磁加熱裝置常見的有電磁爐、電磁飯煲和微波爐,它們利用高頻電磁加熱的原理,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灶具,現有技術包括一電磁加熱裝置主體,電磁加熱裝置主體包括并聯或者串聯諧振電路和控制電路,諧振電路的核心器件通常是IGBT,控制電路通常由單片機及外圍元件實現,電子產品存在電磁兼容性問題,電磁加熱裝置也加裝有EMC濾波電路來應對電磁兼容性問題,以符合標準規范。現有的EMC濾波電路主體通常包括由電感電容構成的型濾波器,或者雙型濾波器,許多文獻也有敘述, 典型的ji型濾波器如專利申請號碼2015206549883所述,典型的雙JT型濾波器如專利申請號碼2009201238187所述,改進的濾波器如專利申請號碼2011203540732所述,改進的濾波器安裝方式如專利申請號碼2014203821640所述,這些濾波電路形態在電磁加熱裝置在一定范圍內獲得。但是,因為電磁加熱裝置的特點,對應地表現出的缺點是:有限的濾波能力導致其通用性差,例如,可能出現主頻、300KHZ頻段、3MHz頻段、輻射中某項超標,這時需要成本高的配置才能通過EMC標準。【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優化了電磁加熱裝置的EMC環境,提高了濾波性能的一種電磁加熱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磁加熱裝置,包括電磁加熱裝置主體和濾波電路主體,濾波電路包括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分別設置于電源交流電路中,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與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比例在2%至80%之間。
[000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與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比例在10% 至70 %之間。
[000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與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比例在30% 至50 %之間。
[000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在100至300yH之間,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在2至240yH之間。
[000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在100至200yH之間,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在33至66yH之間。
[0009]根據上述的內容,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結合已有技術得知:電磁加熱裝置主體包括機殼和按鍵及主電路板,主電路板上的諧振電路和控制電路等是已有技術,控制電路的輸出與諧振電路聯接,控制電路通常由單片機及外圍電路來實現,濾波電路主體通常包括由電感電容構成的型濾波器,或者雙型濾波器,在雙型濾波器中,現有技術中的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值是相等的。
[0010]但是,本實用新型電磁加熱裝置所述的濾波電路中,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值卻不是已有技術,也不能被本行業技術人員已知或者推理得知,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打破現有技術偏見,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之間的電感量的比例是根據實際 EMC狀態在2%至80%之間調整,同時需要濾波電路中的其它電感電容的配合,得到最佳性價比,低頻超標時,加大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并使用小差值,高頻超標時,第一差模電感電感量不變并使用大差值,高頻和低頻同時超標時,第一差模電感選用最大電感量,第二差模電感選用20%比例的電感量,例如第一差模電感電感量250yH,第二差模電感電感量56yH,再明確的敘述是:本實用新型本質是創新地提供了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不相等,并根據實際EMC狀態在2 %至80 %之間調整的技術,增加了一個EMC技術整改的策略,減小了共模電感的成本,根據本實用新型電磁加熱裝置所述的差模電感的電感量比例去調節EMC電源濾波工作狀態,較佳的實施例和這種結合產生的優點卻可以根據已有知識推理得知,用增加較少的成本,提升了差模電感能力,明顯優化了電磁加熱裝置的EMC環境,提高了濾波性能,提供一種較高性價比的電磁加熱裝置,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目的,綜合敘述,本實用新型有較為明顯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打破了技術偏見,拓展了差模電感電感量的設置范圍,為差模電感代替共模電感在電磁加熱裝置的運用提供了指引,這種特點和進步是該人員根據已有技術不能進行推知與實現的,根據本實用新型本質技術作出各種適于實用的實施形態及優點卻是顯而易見和易于推知的。本實用新型是該技術領域的一個實用新型,而不是該技術領域的全部實用新型,不是已知或者不能推理得知的技術的形態,則是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形成一從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新的實用新型創造。【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方框示意圖;
[0012]圖2是已有技術效果范圍表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不同比例時效果范圍表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相同比例時效果范圍表圖;[〇〇15]圖5是已有技術的EMC傳導效果圖;[〇〇16]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EMC傳導效果圖;[〇〇17] 附圖標記說明:
[0018]電磁加熱裝置主體al、鍋具a2、市電輸入點L、N;
[0019]交流濾波電容Cl;
[0020]第一差模電感L1、第二差模電感L2;[〇〇21] 整流全橋DB1;[〇〇22] 直流濾波電感L3、直流濾波電容C2。【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〇〇24]以最常用的電磁加熱裝置,電磁爐作為優選實施例,其方框原理見圖1,市電經過L、N接入,電容C1C2和電感L1L2L3構成雙型濾波器,其中電容Cl和電感L1L2分別設置于交流回路中,電容C2和電感L2設置于直流電路,已有技術的L1和L2的電感量是相等的,而本實用新型的電感量是不等,差值至少在15%以上。調節L1和L2的電感量及比例,優點是可以改善 EMC測試標準中的超標部分,甚至全部頻段,可以用小的差模電感代替大的差模電感,也可以節省共模電感,具體調節方式參見圖3和圖4。[〇〇25]圖3給出了第一差模電感L1的電感量為最常用的優選值200yH時,第二差模電感L2 不同比例電感量下,EMC效果的范圍;
[0026]圖4給出了第一差模電感L1與第二差模電感L2優選比例為33%時,不同電感量下, EMC效果的范圍;對比已有技術效果范圍圖2明顯看出,低頻效果遵循電感量值的關系,有共同的效果,而中頻和高頻卻差異化了。使用已有技術時,在電磁加熱裝置的工作狀態不佳, 電路板布線不合理時,EMC的中高頻超標時,改變L1、L2的電感量是無收益的;使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時,在電磁加熱裝置的工作狀態不佳,電路板布線不合理時,EMC的中高頻超標時,減小L2的電感量是有效果的且成本低,改善量達7dB值;同樣對于低頻而言,與已有技術相比成本低,例如已有技術需要使用L1值200yH,L2值也是200yH,使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時,使用 L1值200yH,L2值只需要56yH。
[0027]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的比例應該以當前技術和需求優選,現有技術的電磁加熱裝置主體已經使用的技術則可以酌情選用,以降低成本,使本實用新型的比例范圍更合理。
[0028]綜合來說,在以上所有實施例中,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作任何形態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本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基于電子技術的普及和電磁加熱原理的復雜及異議,沒有限定所述電路的具體結構和具體參數,例如,不限定元件的型號、聯接位置,也不限定EMC波形的形態,實施本實用新型時,不能局限于本實用新型的表面內容,應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是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比例的改進,在本申請案所述的內容及由此內容得到的啟示指導下,充分運用已有技術,綜合考慮諸多因素進行優化設計,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適于實用、顯而易見的改進或等同的替換,形成一從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新的實施例,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效果,在以電磁爐和電磁煲為主的電磁加熱裝置的運用中,運用了比較少的成本,卻明顯優化電磁加熱裝置的工作環境,進一步提高EMC性能,提供一種較高性價比的電磁加熱裝置。
【主權項】
1.一種電磁加熱裝置,包括電磁加熱裝置主體和濾波電路主體,所述濾波電路包括第 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所述第一差模電感和第二差模電感分別設置于電源交流電路 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與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比例在2%至80%之 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與第 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比例在10%至70%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與第 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比例在30%至50%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量在 100至300yH之間,所述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在2至240yH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4所述的電磁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模電感的電感 量在100至200yH之間,所述第二差模電感的電感量在33至66yH之間。
【文檔編號】H02J3/01GK205610960SQ201620444120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3日
【發明人】楊傳全, 陳玉新, 吳校攀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海明暉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