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電子冷光片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新型電子冷光片,該冷光片包括:基底層、新型電極層、新型發光層以及保護層。新型電極層位于基底層上方,新型發光層位于新型電極層與保護層之間。其中保護層將新型電極層以及新型發光層完全覆蓋,從而保護新型電極層及新型發光層不受到外界的干擾。其中所述的新型電極層,材料采用傳統銀漿;電極結構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印制成梳狀結構;所述新型發光層,材料為鈦酸鋇與冷光粉按重量等比例混合,并混合連接劑、增稠劑、溶劑、分散劑;這種設計減少了冷光片功能層的數量,降低了生產工藝的難度,同時新型電極層可以采用傳統的銀漿作為導電材料,降低了產品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電子冷光片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冷光片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梳狀電極結構的冷光片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冷光片(ElectroLuminescent【EL】)是以電激焚光體材料為主體,夾在兩電極之間。當存在交流偏壓電場時,熒光體電子收到激發而以能量轉移的方式發光,該冷光片的結構如圖1所示。在發光層3的上下各設有透明電極層2和遮光電極層5,以供給交流偏壓電場,在發光層3的上方和遮光電極層5之間設有一絕緣層4,并在遮光電極層5的最外層分別設有保護層6,以防止潮濕,避免漏電現象的產生,透明電極層2與遮光電極層5分別連接電源的兩極,用以通電發光。
[0003]在實際應用中,冷光片廣泛應用于各種裝飾場合,如服裝、手表、玩具等各種日常生活用品上,這時利用其發出的均勻光澤來增添點綴裝飾效果。然而這種電子冷光片結構較為復雜,需要進行多功能層的涂覆工藝,通常采用絲網印刷的方式。且作為電子冷光片的基底材料,ITO涂覆的PET薄膜,價格仍然較高,且ITO材料屬于稀缺性材料,因此無法長期得到更大規模的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梳狀電極結構的新型電子冷光片。新的冷光片減少了功能層的數量,同時可以采用通常的電子銀漿作為導電層,減少了對ITO材料的依賴。
[0005]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給出一種新型電子冷光片,該冷光片包括:基底層、新型電極層、新型發光層以及保護層。新型電極層位于基底層上方,新型發光層位于新型電極層與保護層之間。其中保護層將新型電極層以及新型發光層完全覆蓋,從而保護新型電極層及新型發光層,不受到外界的干擾。
[0006]進一步,所述的基底層,材料采用PET薄膜,厚度約為50μπι;
[0007]進一步,所述的新型電極層,材料采用傳統銀漿;電極結構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印制成梳狀結構,厚度為I Own;
[0008]進一步,所述新型發光層,材料為鈦酸鋇與冷光粉按重量等比例混合,并混合乙基纖維素作為連接劑、納米氧化鋁作為增稠劑、DBE作為溶劑、十二萬級磺酸鈉作為分散劑后,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印制在新型電極層上方。納米氧化鋁比例為1.4% (重量),乙基纖維素為
3.6% (重量),十二萬級磺酸鈉為0.7% (重量為58.6% (重量),鈦酸鋇與發光粉為35.7%(重量),發光層厚度約為15(^111;
[0009]進一步,所述保護層為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印制在發光層上方,厚度為30μπι;
[0010]采用上述結構后,減少了冷光片功能層的數量,同時新型發光層可以隨意涂覆在新型電極層上,這樣就增加了設計時的靈活性。此外新型電極層可以采用傳統的銀漿作為導電材料,從而減少了對ITO材料的依賴。因此,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傳統電子冷光片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電子冷光片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電子冷光片平面結構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電子冷光片連接示意圖;
[0015]其中,1-基底層,2-透明電極層,2a_新型電極層,3-發光層,3a_新型發光層,4-絕緣層,5-遮光電極層,6-保護層,7-控制器,8-電源插頭,9-新型電子冷光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0017]如圖2所示,給出本實用提出的新型電子冷光片結構示意圖,該冷光片包括:基底層I,采用絲網印刷方式印刷的新型電極層2a,其材料采用傳統銀漿。新型電極層2a中電極之間的間距約為300μηι,厚度為I Ομπι。
[0018]在新型電極層上方為印刷的新型發光層3a,材料為鈦酸鋇與冷光粉按重量等比例混合,并混合乙基纖維素作為連接劑、納米氧化鋁作為增稠劑、DBE作為溶劑、十二萬級磺酸鈉作為分散劑后,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印制在新型電極層2a上方。納米氧化鋁比例為1.4%(重量),乙基纖維素為3.6 % (重量),十二萬級磺酸鈉為0.7 % (重量),DBE為58.6 % (重量),鈦酸鋇與發光粉為35.7 % (重量),新型發光層3a厚度約為150μπι;
[0019]新型發光層3a上方印刷有保護層6,其厚度為30μπι。
[0020]如圖3所示,本實用提出的新型冷光片平面結構圖,其中新型電極層2a采用雙電極結構,電極為梳狀,電極間間隔為300μηι。
[0021]如圖4所示,本實用提出的電子冷光片連接示意圖,其中控制器7兩端分別于電源插頭8以及新型冷光片9相連。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電子冷光片,該冷光片包括:基底層、新型電極層、新型發光層以及保護層,其特征在于:新型電極層位于基底層上方,新型發光層位于新型電極層與保護層之間,其中保護層將新型電極層以及新型發光層完全覆蓋,新型電極層其材料采用傳統銀漿,新型電極層內電極采用梳狀結構,電極間的間距為300μηι,厚度為15μη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電子冷光片,其特征在于:新型發光層直接印刷在新型電極層上,并覆蓋新型電極層內的梳狀電極,新型發光層厚度為150μπι。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電子冷光片,其特征在于:新型發光層上涂覆保護層,其厚度為30μηι。
【文檔編號】H05B33/14GK205584577SQ201620176200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9日
【發明人】王文韜, 曹小蘭, 崔通
【申請人】蘇州深科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