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包括底板和連接在底板上的殼體,殼體與底板之間形成內腔,其中,殼體的頂面外側設置有散熱器,散熱器包括多個散熱筋條,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設置在內腔中設置有中的控制模塊、充電模塊和電機控制模塊,控制模塊用于向充電模塊輸出第一控制信號,控制模塊用于向電機控制模塊輸出第二控制信號,充電模塊的功率器件和電機控制模塊的功率器件分別均與殼體的頂面的內側內壁連接。該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有效的節省安裝空間,同時可對充電模塊和電機控制模塊實現分時復用,實現分流散熱的功能。
【專利說明】
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電動車的電氣部件總成。
【背景技術】
[0002]電動車因其不燃燒汽油產生動力,具有環保、污染小的特點,在旅游景區等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地方得到廣泛的應用。現有的電動車均需要充電機和電機控制器,充電機用于為電動車的蓄電池進行充電,電機控制器用于控制電動車的馬達工作,而充電機和電機控制器均包括有功率板和功率單元等,功率板與功率單元之間需要設置可控開關器件,即功率管,如晶閘管或IGBT等,用于對電機進行控制。由于功率管具有體積較小、發熱量大、發熱密度高的特點,在工作時產生大量的熱量,因此及時對其進行散熱,否則會是其因為過熱而
[0003]但現有的電動車都是將充電機和電機控制器分開設置,各自配置一個散熱器,但是我們知道,電動車在行駛時,不會對電動車進行充電;而當電動車在充電時,電動車不會進行使用。而這樣,就使得總有一個散熱器被空置不用,且由于充電機和電機控制器分別配置一個散熱器,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同時增加了空間的用量。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小巧且可實現分時復用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
[0005]為了解決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包括底板和連接在底板上的殼體,殼體與底板之間形成內腔,其中,殼體的頂面外側設置有散熱器,散熱器包括多個散熱筋條,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設置在內腔中的控制模塊、充電模塊和電機控制模塊,控制模塊用于向充電模塊輸出第一控制信號,控制模塊用于向電機控制模塊輸出第二控制信號,充電模塊的功率器件和電機控制模塊的功率器件均與殼體的頂面的內側連接。
[0006]由上可見,將充電模塊的功率器件和電機控制模塊的功率器件分別與殼體的內壁連接,使得各模塊上的功率器件可以及時散熱,實現不同模塊共用一個散熱器,同時節省安裝空間。利用控制模塊控制充電模塊和電機控制模塊之間的工作狀態切換,當充電模塊工作時,控制模塊控制電機控制模塊停止工作;當充電控制模塊工作時,控制模塊控制充電模塊停止工作,實現對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散熱器的分時復用。
[0007]進一步的方案是,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導熱塊,導熱塊鄰接在電機控制模塊和殼體之間。
[0008]由上可見,由于控制電機控制模塊的發熱量比充電模塊大,在控制模塊和殼體之間安裝比熱容大的導熱塊,可加速對電機控制模塊上的功率器件所產生的熱量快速傳導到散熱器上,同時可以抬高電機控制模塊的安裝位置,配合殼體上的其他電路裝置。
[0009]更進一步的方案是,電機控制模塊包括設置有功率器件的基板,電機控制模塊的功率器件鄰接在基板和導熱塊之間。
[0010]由上可見,將電機控制模塊的功率器件鄰接在基板和導熱塊之間,使得功率器件能夠快速將自身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殼體上,使得熱量散發的更快。
[0011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散熱風扇,散熱風扇與殼體的第一側面連接,散熱風扇的軸心朝向散熱筋條的延伸方向。
[0012]由上可見,設置散熱風扇可以加速對散熱器的散熱速度,同時將散熱風扇的軸心朝向散熱筋條的延伸方向,使得每個散熱筋條都能夠得到均勻的散熱,有效地避免使用人員被散熱筋條燙傷。
[0013]更進一步的方案是,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風機板,風機板與殼體固定連接,風機板、殼體的頂面和殼體的側面之間圍成導風腔,散熱風扇與風機板連接。
[0014]由上可見,導風搶有利于散熱風扇吹出的冷風均勻的流過每一個散熱筋條,避免冷風在散熱筋條的上方散走而導致散熱效果差,提高散熱性能的同時避免使用人員被散熱筋條燙傷。
[0015]更進一步的方案是,風機板設置有第二側面和與第二側面鄰接的擋風面,擋風面與散熱筋條鄰接,第二側面設置有孔組,散熱風扇設置在孔組處。
[0016]由上可見,風機板設置有第二側面便于散熱風扇的安裝,設置孔組,并將散熱風扇安裝在孔組出,有利于方便冷風最大量的吹進導風腔,提到散熱性能。
[0017]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散熱風扇的軸心和擋風面之間的距離大于散熱筋條的高度。
[0018]由上可見,散熱風扇的軸心和擋風面之間的距離大于散熱筋條的高度,使得散熱風扇出風量最大的扇葉區域對散熱筋條進行散熱,有效的節省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安裝空間,同時使得散熱風扇輸送的冷風有效地在散熱筋條間運動,有利于提高散熱性能,且能便于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安裝。
[0019]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散熱筋條接近第一側面的一端的端面為傾斜面。
[0020]由上可見,在散熱筋條接近第一側面的一端的端面為傾斜面,方便進入的冷風實現快速導入和輸送。
[0021]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控制模塊向散熱風扇輸出第三控制信號。
[0022]由上可見,控制模塊控制散熱風扇的啟停,當散熱器熱量過大時能及時對散熱器進行散熱,同時有利于節省電動車的電力資源。
[0023]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殼體的內腔設置有多個凸起,多個凸起與充電模塊的功率器件鄰接。
[0024]由上可見,功率管具有體積較小、發熱量大、發熱密度尚的特點,殼體頂面內側設置有多個凸起部與功率管配合安裝,有利于功率管的快速散熱。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結構圖。
[0026]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省略部分組件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省略底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省略部分組件后的剖視圖。
[0029]圖5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分解圖。
[0030]圖6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底板、殼體和散熱風扇相對位置的剖視圖。
[0031 ]圖7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殼體的結構圖。
[0032]圖8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散熱風向示意圖。
[0033]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參照圖1和圖2,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省略部分組件后的結構不意圖。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包括底板
11、連接在底板11上的殼體12、控制模塊3、充電模塊4和電機控制模塊5,底板11和殼體12之間形成空腔13。底板11設置有散熱器111,散熱器111包括多個散熱筋條112,殼體12的頂面設置有散熱器2,散熱器2包括多個散熱筋條21。
[0035]參照圖3和圖4,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省略底板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省略部分組件后的剖視圖。結合圖2,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導熱塊6,充電模塊4與殼體12的頂面固定連接。電機控制模塊5包括基板52和安裝在基板52上的多個不同的功率器件51,功率器件為CMOS場效應管,由于電機控制模塊5上的功率器件51工作是散發的熱量比充電模塊4工作時散發的熱量要高出很多,所以將導熱塊6安裝在殼體12的頂面和電機控制模塊5之間。功率器件51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通過基板52快速傳遞到導熱塊6上,導熱塊6使用比熱容大的導熱材料制作,使得功率器件51上的熱量能夠迅速被吸走,同時,導熱塊6吸取的熱量能快速通過殼體12上的散熱器傳遞到外部,保證能夠對電機控制模塊5產生的熱量進行及時的傳遞,延長使用壽命。
[0036]控制模塊3用于向充電模塊4輸出第一控制信號,控制模塊3用于向電機控制模塊5輸出第二控制信號。當電動車需要進行充電時,控制模塊3向充電模塊4輸出第一控制信號,使得充電模塊4進行工作,同時控制模塊3向電機控制模塊5輸出第二控制信號,使得電機控制模塊5停止工作。當電動車需要行駛時,控制模塊3向充電模塊4輸出第一控制信號,使充電模塊停止工作,同時控制模塊3向電機控制模塊5輸出第二控制信號,使電機控制模塊5進行工作,保險絲9用于保護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的內部電路。
[0037]參照圖5,圖5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分解圖。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還包括散熱風扇7和風機板8,風機板8設置有側面81和與側面81鄰接的擋風面82,側面81和擋風面82呈L狀布置。風機板8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殼體12上,風機板8、殼體12和殼體12的側面121之間圍成一個導風腔,散熱筋條121沿殼體12的側面121的法向延伸設置,且散熱風扇7的軸心朝向散熱筋條21,控制模塊3用于向散熱風扇7輸出第三控制信號,當殼體12內部溫度升到至設定的臨界值時,控制模塊3輸出第三控制信號,使得散熱風扇7開始工作,對散熱器2進行散熱,保證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能夠正常工作,提高電動車電氣總成I的使用壽命O
[0038]側面81設置有孔組,孔組包括三個供散熱風扇7抽風的通孔811,散熱風扇7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在側面81的孔組處,散熱風扇7的數量為三個,且三個散熱風扇7的風道分別與一個通孔811連通,使得冷風可以以最大流量進入導風腔,同時使得進入導風腔的冷風不會發生流體紊亂,且擋風面82與散熱筋條21鄰接,使得相鄰兩條散熱筋條21和擋風面之間圍成的空間相對獨立,使得進入其中的冷風不會發生紊亂,同時使得每一條散熱筋條21快速、均勻的散熱。
[0039]參照圖6和圖7,圖6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底板、殼體和散熱風扇相對位置的剖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殼體的結構圖。散熱筋條21在靠近側面121的一端的端面設置為傾斜面211,且殼體12的外周壁均呈傾斜設置,方便殼體12進行拔模。散熱風扇7的軸心與擋風面82之間的距離LI大雨散熱筋條21的高度L2,殼體12和散熱筋條21為一體式鑄鋁成型。使得散熱風扇7出風量最大的扇葉區域對散熱筋條21進行散熱,既可以有效的節省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的安裝空間,同時使得散熱風扇7輸送的冷風有效地在散熱筋條21間運動,加快散熱速度。
[0040]殼體12在內腔設置有四個凸起部122,底板11設置有多個凸起部113,凸起部113和凸起部122與充電模塊4上的功率器件鄰接,使得功率器件散發的熱量更加均勻快速的傳遞到散熱器上進行散熱,殼體12在內腔還設置有四個肋條部123,肋條部123與各模塊上的部分電感器鄰接,對電感器散發的熱量進行散熱。
[0041]參照圖8,圖8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的散熱風向示意圖。結合圖3和圖5,當電動車需要充電時,通過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對電動車進行充電操作,控制模塊3向充電模塊4輸出第一控制信號,充電模塊4控制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進行充電工作,外部交流電源通過輸入端92進入電路板91,電路板91將外部交流電源轉換為直流電源,直流電源通過直流電源輸出端93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同時控制模塊3向電機控制模塊5輸出第二控制信號,使電動車的電機和電機控制模塊5停止工作。
[0042]當電動車需要行駛時,通過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對電動車的電機進行驅動操作,控制模塊3向電機控制模塊5輸出第二控制信號,使電機控制模塊5通過電機控制信號輸出端94電動車的電機進行驅動,是電動車的電機獲得動力,同時控制模塊3向充電模塊4輸出第一控制信號,使得充電模塊4停止工作,避免在電動車行駛中發生意外和故障。
[0043]控制模塊3、充電模塊4和電機控制模塊5上的各電感器和各功率器件通過殼體和底板進行散熱,當電動機電氣部件總成I內部的溫度過高時,控制模塊3向散熱風扇7輸出第三控制信號,控制散熱風扇7對電動機電氣部件總成I進行散熱,散熱風扇7通過通孔811將冷風從進風口對由進導風腔中,進入導風腔的冷風均勻的吹過散熱器2的多個散熱筋條21和擋風面82圍成的空腔,使得每一個散熱筋條21的吸收的熱量被充分帶走,并從出風口 Y將熱風吹出,完成對散熱器2的散熱。保證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I的正常使用和提高電動機電氣部件總成I的散熱性能。
[0044]由上述方案可見,一般的電動車是分別安裝充電機和電機控制器兩個模塊,而在使用過程中,充電機和電機控制器不會同時進行工作,使得分別安裝充電機和電機控制的的方式既增加生產成本又擴大了安裝所需要的空間。而將充電模塊和電動機控制模塊設置在同一個電動機電氣部件總成里,通過控制模塊控制充電模塊和電機控制模塊之間的工作狀態切換,達到分時復用的效果,同時只需利用同一組散熱器件即可對兩個模塊進行相同效果的散熱,有效的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節省了安裝控制。
[0045]以上所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并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主權項】
1.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包括底板和連接在所述底板上的殼體,所述殼體與所述底板之間形成內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的頂面外側設置有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多個散熱筋條; 所述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設置在內腔中的控制模塊、充電模塊和電機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用于向所述充電模塊輸出第一控制信號,所述控制模塊用于向所述電機控制模塊輸出第二控制信號,所述充電模塊的功率器件和所述電機控制模塊的功率器件均與所述殼體的頂面內側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導熱塊,所述導熱塊鄰接在所述電機控制模塊和所述殼體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機控制模塊包括設置有功率器件的基板,所述電機控制模塊的功率器件鄰接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導熱塊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散熱風扇,所述散熱風扇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連接,所述散熱風扇的軸心朝向所述散熱筋條的延伸方向。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還包括風機板,所述風機板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所述風機板、所述殼體的頂面和所述殼體的側面之間圍成導風腔,所述散熱風扇與所述風機板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風機板設置有第二側面和與所述第二側面鄰接的擋風面,所述擋風面與所述散熱筋條鄰接,所述第二側面設置有孔組,所述散熱風扇設置在所述孔組處。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熱風扇的軸心和所述擋風面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散熱筋條的高度。8.根據權利要求4至7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熱筋條接近所述第一側面的一端的端面為傾斜面。9.根據權利要求3至7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控制模塊向所述散熱風扇輸出第三控制信號。10.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電氣部件總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的內腔設置有多個凸起,多個所述凸起與所述充電模塊的功率器件鄰接。
【文檔編號】H05K7/20GK205694032SQ201620578049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4日 公開號201620578049.X, CN 201620578049, CN 205694032 U, CN 205694032U, CN-U-205694032, CN201620578049, CN201620578049.X, CN205694032 U, CN205694032U
【發明人】姜桂賓
【申請人】珠海英搏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