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抑制頻率偏移的調頻電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抑制頻率偏移的調頻電路,包括電容C1,電容C1的一端與射頻輸入端、電阻R2的一端和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電容C1的另一端與電阻R1的一端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與電容C6的一端、電阻R4的一端、電感L2的一端、電容C5的一端、電源正極和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容C6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阻R3的一端、電感L1的一端和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1的負極和晶振Z1的一端連接,晶振Z1的另一端與電阻R6的一端和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地抑制頻率偏移,大大提高通信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抑制頻率偏移的調頻電路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抑制頻率偏移的調頻電路。
【背景技術】
[0002] 調頻(FM),就是高頻載波的頻率不是一個常數,是隨調制信號而在一定范圍內變 化的調制方式,其幅值則是一個常數。現有在調頻過程中常常會發生頻率偏移,使得通信質 量下降。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抑制頻率偏移的調頻電路,解決現 有調頻過程中頻率偏移、通信質量低的問題。
[0004]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 -種抑制頻率偏移的調頻電路,包括電容C1,電容C1的一端與射頻輸入端、電阻 R2的一端和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電容C1的另一端與電阻R1的一端連接,電阻R1的另一 端與電容C6的一端、電阻R4的一端、電感L2的一端、電容C5的一端、電源正極和電阻R3 的一端連接,電容C6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阻R3的一端、電感L1 的一端和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1的負極和晶振Z1的一端 連接,晶振Z1的另一端與電阻R6的一端和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電感L2的另一端與電容 C5的另一端、射頻輸出端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與電容C3的一端連 接,電容C3的另一端與電容C4的一端、三極管Q2的發射極和電阻R5的一端連接,三極管 Q1的發射極、二極管D1的正極、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C4的另一端、電阻R5的另一端與電 源負極連接。
[0006]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可有效地抑制頻率偏移,大大提高通信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08]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請參閱圖1所示,一種抑制頻率偏移的調頻電路,包括電容C1,電容C1的一端與 射頻輸入端、電阻R2的一端和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電容C1的另一端與電阻R1的一端連 接,電阻R1的另一端與電容C6的一端、電阻R4的一端、電感L2的一端、電容C5的一端、電 源正極和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容C6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阻 R3的一端、電感L1的一端和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1的負極 和晶振Z1的一端連接,晶振Z1的另一端與電阻R6的一端和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電感L2 的另一端與電容C5的另一端、射頻輸出端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與 電容C3的一端連接,電容C3的另一端與電容C4的一端、三極管Q2的發射極和電阻R5的 一端連接,三極管Q1的發射極、二極管D1的正極、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C4的另一端、電 阻R5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連接。
[0010] 以下對本電路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整個電路由射頻輸入放大和高頻振蕩兩 大部分組成。射頻輸入放大電路中的電阻R2、電阻R3、三極管Q1構成集電極負反饋放大 器,用于對射頻輸入的弱信號進行放大。三極管Q2與電容C3,電容C4構成晶體振蕩器,電 感L2和電容C5組成的諧振電路的諧振中心頻率置為晶振Z1的整數倍。
[0011] 假設晶振Z1是A頻率,那么諧振中心頻率就可以設計成A*N(即A的整數倍)。電 感L1為高頻扼流線圈,防止后面的高頻信號回竄入射頻輸入放大區造成干擾。
[0012] 射頻輸入端信號經過放大后的信號直接加在可調耐壓的二極管D1的兩端,振蕩 電路的中心頻率就隨著射頻輸入信號的幅值在頻譜中心頻率點位跟隨變化,可以有效地抑 制頻率偏移,達到提高通信質量目的。
[0013]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并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 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 均應包括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抑制頻率偏移的調頻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電容C1,電容Cl的一端與射頻輸 入端、電阻R2的一端和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電容C1的另一端與電阻R1的一端連接,電 阻R1的另一端與電容C6的一端、電阻R4的一端、電感L2的一端、電容C5的一端、電源正 極和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容C6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阻R3的 一端、電感L1的一端和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感L1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1的負極和晶 振Z1的一端連接,晶振Z1的另一端與電阻R6的一端和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電感L2的 另一端與電容C5的另一端、射頻輸出端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與電 容C3的一端連接,電容C3的另一端與電容C4的一端、三極管Q2的發射極和電阻R5的一 端連接,三極管Q1的發射極、二極管D1的正極、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C4的另一端、電阻 R5的另一端與電源負極連接。
【文檔編號】H03C1/36GK203911872SQ201420231019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陳敏 申請人: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