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極性電容的無極性用法領域,具體是指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
背景技術:
極性電容具有體積小、容量大等優點,容易用較少的材料和較小的體積實現大容量,但是由于有極性,不能用于交流電路中,使用時只能按ー個電壓方向使用電容,如果一旦反向連接電容,則很容易造成電容的擊穿和損壞。相對于極性電容而言,無極性電容則無電壓方向之分,但是由于エ藝生產的限制,很難把容量做得很大。因此實踐中在需要使用大容量電容的電路中,若為直流電路,則選用極性電容;若為交流電路,則選用無極性電容,然后采用并聯電容的方式來擴容。 在交流電路中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缺陷第一,并聯多個無極性電容達到擴容的目的,使得硬件體積過于龐大;第二,増加勞動量,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増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它通過簡單的電路轉換即可將極性電容用于交流電路中,不僅易實現,而且降低成本,在實現大容量無極性電容的同時,減小了硬件體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主要由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反向串聯組成,并連接在電源兩端,同時在極性電容Cl上還并聯一個與極性電容Cl反向的ニ極管Dl,在極性電容C2上并聯ー個與極性電容C2反向的ニ極管D2,結構簡單易實現。該轉換電路一般用于交流電路中,所以所述的電源為交流電源。下列兩種連接方式均可實現,一種為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的正極相連;另一種為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的負極相連。一般情況下,在極性電容Cl導通的情況下,極性電容C2上會存在一個較小的反向電壓差。若Dl開路,極性電容Cl就會很容易被反向擊穿,為了保護極性電容Cl,在極性電容Cl上還串聯有ニ極管D3,所述的ニ極管D3與極性電容Cl同向。同理,為了保護極性電容C2,在極性電容C2上還串聯有ニ極管D4,所述的ニ極管D4與極性電容C2同向。為了進一步擴容,在所述的極性電容Cl上還并聯有ー個以上與極性電容Cl同向的極性電容,且所述ー個以上的極性電容之間相互并聯;或者在所述的極性電容C2上還并聯有ー個以上與極性電容C2同向的極性電容,且所述ー個以上的極性電容之間相互并聯。為了對極性電容Cl及極性電容C2同時擴容,也可以在極性電容Cl及極性電容C2上同時并聯ー個以上與各自同向的極性電容,并聯的極性電容相互之間也為并聯關系。[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通過串聯兩個反向的極性電容,并在極性電容上并聯與極性電容反向的ニ極管,克服了極性電容的單向性,解決了大容量極性電容無極性使用的技術難題,増大了極性電容的使用范圍。(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避免了使用大量無極性電容并聯擴容,可將極性電容直接當作無極性電容來使用,由于極性電容本身容量就較大,從某種角度來說,該基本結構已經實現了無極性電容的擴容。(3)本實用新型同樣可通過并聯極性電容的方式擴容,在容量要求較大的電路中,用極性電容并聯擴容比用無極性電容并聯擴容需要使用的電容數量更少,而容量可以做到更大,進ー步減小了硬件結構的體積。(4)本實用新型在確保能正常實現的情況下,進ー步通過在極性電容上串聯與其同向的ニ極管,用以防止與其并聯的反向ニ極管開路時,極性電容不被擊穿,確保了電路的穩定性及安全性。(5)本實用新型可運用于任何領域的交流電路中,應用范圍廣泛,可在市場上大范圍推廣使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中的(a)、(b)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中接不同方向電壓時的電流走向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中并聯ー個以上極性電容時的參考電路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5中的(C)、(d)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接不同方向電壓時的電流走向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并聯ー個以上極性電容時的參考電路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正極相連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在圖7的基礎上并聯ー個以上極性電容時的參考電路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負極相連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在圖9的基礎上并聯ー個以上極性電容時的參考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I該轉換電路是由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反向串聯組成的,并連接在交流電源AC兩端。為防止極性電容的反向擊穿,在極性電容Cl上并聯有一個與極性電容Cl反向的ニ極管Dl,在極性電容C2上并聯ー個與極性電容C2反向的ニ極管D2,即ニ極管Dl與ニ極管D2也反向串聯。如圖I所示為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的正極相連,ニ極管Dl與ニ極管D2的負極相連。圖2中的(a)、(b)所示為接通不同方向的電壓時電流的走向圖,圖2(a)為順時針電流走向圖,此時ニ極管Dl導通、D2處于截止狀態,電流從電源一端依次經過ニ極管D1、極性電容C2回到電源的另一端;圖2(b)為逆時針電流走向圖,此時ニ極管D2導通,Dl處于截止狀態,電流從電源一端依次經過ニ極管D2、極性電容Cl回到電源的另ー端。如此,便可將兩個極性電容當作一個無極性電容來使用,由于極性電容本身容量就大于無極性電容的容量,該基本的電路結構圖從某一方面來說,已經擴大了無極性電容的容量。
在容量要求極大的交流電路中,一個無極性的容量也無法滿足要求吋,同樣可通過并聯電容的方式來擴容,如圖3所示,在極性電容Cl及/或極性電容C2上還并聯有ー個以上的極性電容,并聯的極性電容與被并聯極性電容同向,且相互之間也為并聯關系。采用并聯極性電容的方式使用較少的數量即可達到采用多個無極性電容并聯所能達到的容量,進ー步縮小了硬件的體積。本實用新型不僅克服了極性電容的單向性,還避免了使用大量無極性電容并聯擴容,解決了大容量極性電容無極性使用的技術難題,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I的區別僅在于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的負極相連,ニ極管Dl與ニ極管D2的正極相連,如圖4所示。圖5中的(c)、(d)所示為接通不同方向的電壓時電流的走向圖,圖5(c)為順時針電流走向圖,此時ニ極管D2導通、Dl處于截止狀態,電流從電源一端依次經過極性電容Cl、ニ極管D2回到電源的另一端;圖5(d)為逆時針電流走向圖,此時ニ極管Dl導通,D2處于截止狀態,電流從電源一端依次經過極性電容C2、ニ極管Dl后回到電源的另一端。實施例I中電流先經過ニ極管,后經過極性電容,而本實施例中電流是先經過極性電容,后經過ニ極管,但都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圖6所示為本實施例采用并聯電容的方式擴容后的參考電路圖,擴容時,可単獨對極性電容Cl或C2擴容,也可以同時對極性電容Cl及C2擴容,根據具體電路要求設置即可。實施例3本實施例第一種結構與實施例I的區別僅在于如圖7所示,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的正極相連,在極性電容Cl上還串聯有ニ極管D3,所述的ニ極管D3與極性電容Cl同向;在極性電容C2上還串聯有ニ極管D4,所述的ニ極管D4與極性電容C2同向。一般情況下,在極性電容Cl導通的情況下,極性電容C2上會存在一個較小的反向電壓差。若Dl開路,極性電容Cl就會很容易被反向擊穿,為了保護極性電容Cl,可在支路上為其串聯ー個與其同向的ニ極管D3,即使ニ極管Dl開路,也不會影響電路的正常使用。同理,為了保護極性電容C2,在C2上也可以串聯一個與其同向的ニ極管D4。如圖8所示,在極性電容Cl或C2上串聯ニ極管后,仍然可對其進行擴容,擴容的方式與實施例I中的方式相同,在Cl與C2上串聯與其同向的極性電容即可。本實施例第二種結構與實施例2的區別僅在于如圖9所示,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的負極相連,在極性電容Cl上還串聯有ニ極管D3,所述的ニ極管D3與極性電容Cl同向;在極性電容C2上還串聯有ニ極管D4,所述的ニ極管D4與極性電容C2同向。其實現原理與上述圖7相同。如圖10所示,在極性電容Cl與C2串聯同向的ニ極管后,仍然可對其擴容,擴容時可單獨對Cl或C2擴容,也可以同時對Cl、C2擴容,擴容同樣采用并聯同向電容的方式進行,這里就不再贅述。[004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上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反向串聯組成,并連接在電源兩端,同時在極性電容Cl上還并聯一個與極性電容Cl反向的ニ極管Dl,在極性電容C2上并聯ー個與極性電容C2反向的ニ極管D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為交流電源AC。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的正極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極性電容Cl與極性電容C2的負極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在極性電容Cl上還串聯有ニ極管D3,所述的ニ極管D3與極性電容Cl同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在極性電容C2上還串聯有ニ極管D4,所述的ニ極管D4與極性電容C2同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極性電容Cl上還并聯有ー個以上與極性電容Cl同向的極性電容,且所述ー個以上的極性電容之間相互并聯。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極性電容C2上還并聯有ー個以上與極性電容C2同向的極性電容,且所述ー個以上的極性電容之間相互并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ー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極性電容Cl上還并聯有ー個以上與極性電容Cl同向的極性電容,且所述ー個以上的極性電容之間相互并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將極性電容用作無極性電容的轉換電路,主要由極性電容C1與極性電容C2反向串聯組成,并連接在電源兩端,同時在極性電容C1上還并聯一個與極性電容C1反向的二極管D1,在極性電容C2上并聯一個與極性電容C2反向的二極管D2。本實用新型不僅克服了極性電容的單向性,還避免了使用大量無極性電容并聯擴容,解決了大容量極性電容無極性使用的技術難題,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文檔編號H03H1/00GK202424635SQ20122003431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劉冀成, 唐軍, 牟翔永, 鄒含, 陸繼慶 申請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