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增益放大器及接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一可變電導電路,該第一可變電導電路是具有作為整個電路的可變電導的電路,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二可變電導電路,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電導的最大值比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電導的最大值要高,在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比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要小時,使包括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第一可變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I1)急劇下降。
【專利說明】可變增益放大器及接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可變增益放大器,尤其涉及集成在半導體集成電路上并用于自動控制增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
【背景技術】
[0002]在半導體集成電路中進行使用并能控制增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例如被用在包括對數字衛星廣播進行接收的接收裝置的半導體集成電路中。
[0003]圖5是現有的接收裝置101的框圖。接收裝置101是一般的直接轉換型接收裝置,其使用半導體來集成電路化。
[0004][接收裝置101]
[0005](接收裝置101的結構)
[0006]圖5的接收裝置101設有接收信號的輸入端子102、及輸出端子109。此外,接收裝置101包括: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 ;頻率轉換器(混頻器)104 ;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 ;低通濾波器106 ;輸出放大器107 ;以及本振信號生成器(局部信號生成器)108。而且,接收裝置101包括: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 ;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 ;以及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
[0007]在圖5的接收裝置101中,與接收裝置101相連接的天線160的輸出經由輸入端子102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輸入相連接。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輸出與頻率轉換器104的第一輸入相連接。本振信號生成器108的輸出與頻率轉換器104的第二輸入相連接。
[0008]頻率轉換器104的輸出與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輸入相連接。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輸出與低通濾波器106的輸入相連接。低通濾波器106的輸出與輸出放大器107的輸入相連接。
[0009]輸出放大器107的輸出與輸出端子109、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的輸入相連接。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的輸出與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的輸入、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的輸入相連接。
[0010]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的第一輸出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第一控制輸入相連接。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的第二輸出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第二控制輸入相連接。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的第一輸出與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第一控制輸入相連接。而且,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的第二輸出與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第二控制輸入相連接。
[0011]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是與利用頻率轉換器104進行頻率轉換之前的、頻率較高的信號相對應的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
[0012]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是與利用頻率轉換器104進行頻率轉換之后的、頻率較低的信號相對應的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
[0013]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將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所包括的第一分配電路的FET的導通/斷開進行控制的信號即FET控制信號Sc-1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第一控制輸入。此外,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將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所包括的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的大小進行控制的電壓即控制電壓Vc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第二控制輸入。FET控制信號Sc-1及控制電壓Vc構成第一增益控制信號。
[0014]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將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所包括的第一分配電路的FET的導通/斷開進行控制的信號即FET控制信號Sc-2輸出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第一控制輸入。此外,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將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所包括的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的大小進行控制的電壓即控制電壓Vc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第二控制輸入。FET控制信號Sc-2及控制電壓Vc構成第二增益控制信號。
[0015](接收裝置101的動作)
[0016]圖5的接收裝置101中,天線160進行接收的信號,即經由輸入端子102輸入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中的接收信號通過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進行放大或進行衰減。
[0017]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輸出信號輸入到頻率轉換器104的第一輸入。頻率轉換器104通過從本振信號生成器108輸出并輸入到頻率轉換器104的第二輸入中的本振信號(局部信號)來對輸入到第一輸入中的信號進行頻率轉換。在進行了頻率轉換之后的頻率較低的信號被作為頻率轉換器104的輸出信號輸入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
[0018]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通過從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輸出的第二增益控制信號對增益進行增減。由此,利用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對輸入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中的信號進行放大或進行衰減。因此,從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輸出的信號的信號電平成為規定的第一電平。
[0019]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輸出信號輸出到低通濾波器106。低通濾波器106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輸出信號中的高頻分量進行衰減,并將高頻分量衰減之后的信號輸出到輸出放大器107。
[0020]輸出放大器107對低通濾波器106的輸出信號進行放大,并生成輸出放大器107的輸出信號。輸出放大器107的輸出信號經由輸出端子109輸出到接收裝置101的外部,并且輸出到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
[0021]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利用輸入進來的輸出放大器107的輸出信號,來對輸出放大器107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即規定的第二電平進行檢測。該第二電平由于通過輸出放大器107進行了放大,因此,比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即上述
第一電平要高。
[0022]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在第二電平的檢測之后,將指示信號S-order輸出到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指示信號s-order是與第二電平相對應的信號,也是進行指示以生成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
[0023]此外,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在第二電平的檢測之后將指示信號S-order輸出到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指示信號S-order是與第二電平相對應的信號,也是進行指示以生成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
[0024]指示信號S-order從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輸入到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由此,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生成FET控制信號Sc-1并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第一控制輸入,且生成控制電壓Vc并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第二控制輸入。由此,能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增益進行控制(進行增減)。
[0025]同樣,將指示信號S-order從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輸入到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由此,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生成FET控制信號Sc-2并輸出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第一控制輸入,且生成控制電壓Vc并輸出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第二控制輸入。由此,能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增益進行控制(進行增減)。
[0026]如上所述,圖5的接收裝置101中,利用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10、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1、及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12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增益和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增益進行反饋控制。由此,能將經由輸出端子109輸出到接收裝置101的外部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的最大電平設為第二電平。
[0027]此處,考慮輸入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中的信號的信號電平較低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圖5的接收裝置101整體而言需要較低的NF(noise figure:噪聲指數)。
[0028]在輸入信號電平較低的情況下,S卩,在需要較高增益的情況下,只要降低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NF即可。這是由于,整個接收裝置101的NF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NF大致相等,因此,如果確定了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NF,就能基本確定整個接收裝置101的NF。
[0029]此外,在輸入信號電平較高的情況下,圖5的接收裝置101整體而言需要較高的線性。
[0030]在輸入信號電平較高的情況下,S卩,在需要較低增益的情況下,只要提高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線性即可。這是由于,整個接收裝置101的線性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線性大致相等,因此,如果確定了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線性,就能基本確定整個接收裝置101的線性。
[0031]如上所述,考慮設計成能同時應對輸入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中的信號的信號電平較低、以及輸入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中的信號的信號電平較高這兩種的情況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而言,同時要求增益較高時較低的NF、以及增益較低時較高的線性。
[0032]而且,為了實現反饋控制帶來的穩定的動作,需要使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和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增益變化為“單調且連續”(或者使不連續足夠小)。
[0033]此處,示出了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的三個示例。
[0034]作為第一例,在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輸入信號的信號電平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增益成正比的情況、或者成反比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
[0035]同樣,在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輸入信號的信號電平與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增益成正比的情況、或者成反比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
[0036]作為第二例,在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增益相對于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輸入信號的信號電平的變化以一次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或者以二次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
[0037]同樣,在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增益相對于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輸入信號的信號電平的變化以一次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或者以二次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
[0038]不過,在以二次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下,要求變量的符號不發生變化。[0039]作為第三例,在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增益相對于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輸入信號的信號電平的變化以指數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或者以對數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
[0040]同樣,在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增益相對于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輸入信號的信號電平的變化以指數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或者以對數函數進行變化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
[0041]不過,本發明中所謂的“單調且連續”并不限于有關增益變化的上述第一例?第三例。另外,即使是無法單純地進行數學式化的變化,只要輸出電壓信號V相對于控制電壓Vc的變化不會反轉且以模擬的方式連續地進行變化,就可以作為“單調且連續”地進行變化的情況。
[0042]上述無法單純地進行數學式化的變化表示為圖7的(C)、(f)的輸出電壓信號V、以及圖1的(c)、(f)、(i)、(I)、(ο)的輸出電壓信號V。對于圖7及圖1在后面進行敘述。
[0043]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以下情況: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圖5的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能實現增益較高時較低的NF、增益較低時較高的線性、以及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以下情況: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多個可變增益放大器,對多個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分階段地進行控制。
[0044]此外,專利文獻I中還公開了以下情況: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多個可變Gm電路(可變電導電路),對多個可變Gm電路的電導分階段地進行控制。
[0045]現有技術文獻
[0046]專利文獻
[0047]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02-252532號公報(2002年09月06日公開),,
【發明內容】
[0048]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49]如上所述,專利文獻I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多個可變Gm電路,并使多個可變Gm電路并聯連接,對多個可變Gm電路的電導分階段地進行控制。由此,能實現增益較高時較低的NF、增益較低時較高的線性、以及單調且連續的增益變化。
[0050]然而,始終使多個可變Gm電路動作會導致耗電量的增大。
[0051]因此,可以考慮停止多個可變Gm電路內對增益的確定不起主要作用的可變Gm電路的動作,從而抑制耗電量的增大。
[0052]另外,關于對增益的確定不起主要作用的可變Gm電路,即使使用該可變Gm電路進行增益變化,整個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也不會產生較大變化。
[0053]然而,若在增益轉換的點上使可變Gm電路的偏置電流導通、斷開,則增益變化可能會不單調(或者增益變化可能會不連續)。
[0054]為了防止增益變化變得不單調、以及增益變化變得不連續,使可變Gm電路的偏置電流逐漸地(平穩地)變化。由此,可以考慮逐漸減小(或者逐漸增加)從可變增益放大器輸出到外部的電流。
[0055]然而,在使用CMOS 晶體管(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transistor:互補金屬氧化膜半導體晶體管)的可變Gm電路中,若使偏置電流逐漸變化,則會產生以下的問題。即,在偏置電流較小的區域中,整個可變增益放大器的線性會發生惡化。
[0056]以下使用圖6對整個可變增益放大器的線性的惡化進行說明。圖6是將兩個可變Gm電路進行并聯連接而構成的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電路圖。圖5的接收裝置101的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包括圖6的第一可變Gm電路144。同樣,圖5的接收裝置101的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包括圖6的第二可變Gm電路145。
[0057][可變增益放大器113]
[0058](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結構)
[0059]在圖6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中設有信號輸入端子114、電源端子115、指示信號輸入端子116、以及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
[0060]此夕卜,圖6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中,信號輸入端子114由一信號輸入端子114a和另一信號輸入端子114b所構成。而且,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由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a和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b所構成。
[0061]而且,可變增益放大器113包括控制電路118、FET(field_effect transistor:場效應晶體管)119?130、可變電流源131、132、以及直流電壓源150。
[0062]而且,負載133的一端與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a相連接,另一端與直流電壓源150的輸出相連接。同樣,負載134的一端與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b相連接,另一端與直流電壓源150的輸出相連接。
[0063]另外,FET119、120構成第一 Gm 電路 136。FET125、126 構成第二 Gm 電路 138。FET121?124構成第一分配電路137。FET127?130構成第二分配電路139。
[0064]此外,可變電流源131、第一 Gm電路136、及第一分配電路137構成第一可變Gm電路144。同樣,可變電流源132、第二 Gm電路138、及第二分配電路139構成第二可變Gm電路 145。
[0065]在圖6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中,一信號輸入端子114a與FETl 19的柵極、FET125的柵極相連接。另一信號輸入端子114b與FET120的柵極、FET126的柵極相連接。
[0066]FETl 19的源極和FET120的源極與可變電流源131的輸入相連接。FET125的源極和FET126的源極與可變電流源132的輸入相連接。
[0067]FETl 19的漏極與FET121的源極、FET122的源極相連接。FET120的漏極與FET123的源極、FET124的源極相連接。FET125的漏極與FET127的源極、FET128的源極相連接。FET126的漏極與FET129的源極、FET130的源極相連接。
[0068]FET121的漏極與FET127的漏極、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a、負載133的一端相連接。FET124的漏極與FET130的漏極、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b、負載134的一端相連接。
[0069]FET122的漏極、FET123的漏極、FET128的漏極、FET129的漏極、負載133的另一端、以及負載134的另一端經由電源端子115與直流電壓源150的輸出相連接。
[0070]控制電路118的第一輸出與可變電流源131的控制輸入相連接。控制電路118的第二輸出與可變電流源132的控制輸入相連接。
[0071]控制電路118的第三輸出與FET121的柵極、FET124的柵極相連接。控制電路118的第四輸出與FET122的柵極、FET123的柵極相連接。[0072]控制電路118的第五輸出與FET127的柵極、FET130的柵極相連接。控制電路118的第六輸出與FET128的柵極、FET129的柵極相連接。
[0073]并且,可變電流源131的輸出、可變電流源132的輸出、以及直流電壓源150的輸入進行電接地。
[0074](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動作)
[0075]在圖6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中,指示信號S-order輸入到控制電路118的指示信號輸入端子116中。指示信號S-order是進行指示以生成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3的增益和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105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
[0076]控制電路118通過生成以下各控制信號來對輸入各控制信號的對象進行控制。
[0077]第一步,控制電路118通過輸入上述指示信號來生成控制電壓Vc。然后,控制電路118將本身所生成的控制電壓Vc輸出到可變電流源131的控制輸入、及可變電流源132的控制輸入。
[0078]根據控制電壓Vc的大小對可變電流源131所輸出的電流、即作為第一可變Gm電路144的偏置電流的電流Il的大小進行控制。同樣,根據控制電壓Vc的大小對可變電流源132所輸出的電流、即作為第二可變Gm電路145的偏置電流的電流12的大小進行控制。
[0079]第二步,控制電路118通過輸入上述指示信號,從控制電路118的第三輸出將FET控制信號Sc-1a進行輸出,且從控制電路118的第四輸出將FET控制信號Sc-1b進行輸出。FET控制信號Sc-1a及FET控制信號Sc-1b構成FET控制信號Sc-1。
[0080]第三步,控制電路118通過輸入上述指示信號,從控制電路118的第五輸出將FET控制信號Sc-2a進行輸出,且從控制電路118的第六輸出將FET控制信號Sc_2b進行輸出。FET控制信號Sc-2a及FET控制信號Sc_2b構成FET控制信號Sc_2。
[0081]而且,在第一分配電路137中,根據FET控制信號Sc-1a來使FET121、124導通/斷開。同樣,在第一分配電路137中,根據FET控制信號Sc-1b來使FET122、123導通/斷開。
[0082]由此,進行分配以使輸出電流信號1-outl、1-out2經由負載133、134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144,或者使輸出電流信號1-outl、1-out2不經由負載133、134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44。
[0083]在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不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144的情況下,電流按照以下的路徑進行流動。即,電流按照直流電壓源150的輸出—FET122 — FET119 —可變電流源131 — GND的路徑、以及直流電壓源150的輸出—FET123 — FET120 —可變電流源131 — GND的路徑流動。
[0084]而且,在第二分配電路139中,根據FET控制信號Sc_2a來使FET127、130導通/斷開。同樣,在第二分配電路139中,根據FET控制信號Sc-2b來使FET128、129導通/斷開。
[0085]由此,進行分配以使輸出電流信號1-outl、1-out2經由負載133、134流到第二可變Gm電路45,或者使輸出電流信號1-outl、I_out2不經由負載133、134流到第二可變Gm電路45。
[0086]在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不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145的情況下,電流按照以下的路徑進行流動。即,電流按照直流電壓源150的輸出—FET128 —FET125—可變電流源132 —GND的路徑、以及直流電壓源150的輸出—FET129 — FET126 —可變電流源132 — GND的路徑流動。
[0087]而且,圖6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中,作為電壓信號的輸入信號Vin輸入到一信號輸入端子114a與另一信號輸入端子114b之間。通過輸入信號Vin對第一 Gm電路136和第二 Gm電路138所具有的FET的導通/斷開進行控制。
[0088]由此,流到第一 Gm電路136的電流的值、以及流到第二 Gm電路138的電流的值得到確定,因此,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144的電流的值、以及流到第二可變Gm電路145的電流的值得到確定
[0089]此處,使第一可變Gm電路144的最大Gm比第二可變Gm電路145的最大Gm要低。
[0090]基于圖7的曲線圖對如此構成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動作進行說明。
[0091]圖7是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動作的說明圖,圖7的(a)?(f)是表示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動作的曲線圖。
[0092]圖7的(a)、(d)是表示可變電流源131、132所輸出的電流I1、I2相對于輸入到可變電流源131、132的控制輸入的控制電壓Vc的變化的曲線圖。
[0093]圖7的(b)、(e)是表不輸出電流信號I_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相對于輸入到可變電流源131、132的控制輸入中的控制電壓Vc的變化的曲線圖。在圖7的(b)、(e)中,虛線表示流到負載133的電流即輸出電流信號1-outl,單點劃線表示流到負載134的電流即輸出電流信號I_out2。
[0094]圖7的(c)、(f)是表不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輸出電壓信號V相對于輸入到可變電流源131、132的控制輸入中的控制電壓Vc的變化的曲線圖。輸出電壓信號V就是從圖6的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輸出的信號。
[0095]圖7的(b)是表示在如圖7(a)所示的不使可變電流源131、132導通/斷開的情況下、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相對于控制電壓Vc的變化。圖7的(c)是表示在如圖7(a)所示的不使可變電流源131、132導通/斷開的情況下、輸出電壓信號V相對于控制電壓Vc的變化。
[0096]考慮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進行圖7的(a)?(C)所示的動作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在增益的控制過程中不會產生不連續的點。因此,輸出電壓信號V被控制成單調且連續。
[0097]然而,由于使可變電流源131、132始終處于導通狀態,因此,會導致耗電量增加。
[0098]此外,考慮電源電壓(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電壓)不是足夠高、并使用電阻那樣會產生直流電壓下降的元件來作為負載133、134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在增益最大時(即,輸出電壓信號V最大時),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均為最大,動作點成為不合適的動作點。
[0099]另外,在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均為最大時,即,第一可變Gm電路144及第二可變Gm電路145的輸出電流均為最大。
[0100]接下來,考慮如圖7的⑷所示、使電流I1、12逐漸變化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圖7的(e)示出了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相對于控制電壓Vc的變化,圖7的(f)示出了輸出電壓信號V相對于控制電壓Vc的變化。
[0101]由于使電流I1、12逐漸變化,因此,不會使可變電流源131、132始終導通,能防止耗電量的增加。而且,在增益最大時,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不是均為最大,因此,能獲得合適的動作點來作為動作點。而且,與不對可變電流源131、132進行導通/斷開的情況相比,能降低最小增益(即,能減小輸出電壓信號V的最小值)。
[0102]然而,在使電流11、12逐漸變化的過程中,電流11、12在最小值附近,因此,會產生使第一 Gm電路136、及第二 Gm電路138在較小的偏置電流下進行動作的狀況。由第一 Gm電路136與第二 Gm電路138之間的互調失真頂3、頂2等所示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線性隨之而惡化。
[0103]另外,考慮第一電流分配電路137中的從輸入到輸出的路徑與第二電流分配電路139中的從輸入到輸出的路徑充分分離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在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17中不會出現由上述互調失真頂3、IM2等表示的非線性分量。
[0104]然而,考慮在第一電流分配電路137和第二電流分配電路139中使用CMOS晶體管的情況。在此情況下,難以將第一電流分配電路137中的從輸入到輸出的路徑與第二電流分配電路139中的從輸入到輸出的路徑之間完全進行分離。
[0105]本發明是有鑒于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防止線性的惡化和耗電量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
[0106]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1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及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以及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將控制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信號即第一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并且將控制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信號即第二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一可變電導電路,該第一可變電導電路是具有作為整個電路的可變電導的電路,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二可變電導電路,該第二可變電導電路是具有作為整個電路的可變電導的電路,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電導的最大值比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電導的最大值要高,在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比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足夠小時,所述控制電路使包括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第一可變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急劇下降。
[0108]根據上述發明,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斷開之前的、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與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斷開之時的、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相比較小(優選為足夠小)。
[0109]在此狀態下、即在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與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相比較小的狀態下,斷開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而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并且使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斷開。
[0110]由此,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不會在較小的偏置電流下進行動作。因此,能在不發生線性惡化的狀態下使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進行動作。
[0111]此外,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時的增益的不連續足夠小。因此,能使增益變化的不連續也足夠小。
[0112]而且,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在恰當的時刻急劇下降。因此,能防止因始終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動作而引起的耗電量的增大。
[0113]因此,能提供一種能防止線性惡化和耗電量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0114]發明的效果
[0115]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一及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以及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將控制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信號即第一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并且將控制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信號即第二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一可變電導電路,該第一可變電導電路是具有作為整個電路的可變電導的電路,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二可變電導電路,該第二可變電導電路是具有作為整個電路的可變電導的電路,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電導的最大值比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電導的最大值要高,在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比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足夠小時,所述控制電路使包括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第一可變電流源所輸出的電流急劇下降。
[0116]因此,起到提供一種能防止線性惡化和耗電量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這樣的效果O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117]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動作的說明圖,圖1的(a)?(f)是表示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動作的曲線圖,圖1的(g)?(O)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動作的曲線圖。
[0118]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裝置的框圖。
[0119]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框圖。
[0120]圖4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電路圖。
[0121]圖5是現有的接收裝置的框圖。
[0122]圖6是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電路圖。
[0123]圖7是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動作的說明圖,圖7的(a)?(f)是表示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動作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0124]以下,基于圖1?圖4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首先,使用圖2對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裝置I進行說明。圖2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裝置I的框圖。接收裝置I是直接轉換型接收裝置,其使用半導體進行集成電路化而成。
[0125][接收裝置I]
[0126](接收裝置I的結構)
[0127]圖2的接收裝置I設有接收信號的輸入端子2、及輸出端子9。此外,接收裝置I包括: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 ;頻率轉換器(混頻器)4 ;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 ;低通濾波器6 ;輸出放大器7 ;本振信號生成器(局部信號生成器)8。而且,接收裝置I包括: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 ;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 ;以及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
[0128]在圖2的接收裝置I中,與接收裝置I相連接的天線60的輸出經由輸入端子2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輸入相連接。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輸出與頻率轉換器4的第一輸入相連接。本地信號生成器8的輸出與頻率轉換器4的第二輸入相連接。
[0129]頻率轉換器4的輸出與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輸入相連接。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輸出與低通濾波器6的輸入相連接。低通濾波器6的輸出與輸出放大器7的輸入相連接。
[0130]輸出放大器7的輸出與輸出端子9、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的輸入相連接。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的輸出與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的輸入、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的輸入相連接。
[0131]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的第一輸出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第一控制輸入相連接。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的第二輸出與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第二控制輸入相連接。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的第一輸出與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第一控制輸入相連接。而且,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的第二輸出與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第二控制輸入相連接。
[0132]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是與利用頻率轉換器4進行頻率轉換之前的、頻率較高的信號相對應的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
[0133]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是與利用頻率轉換器4進行頻率轉換之后的、頻率較低的信號相對應的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
[0134]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將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所包括的第一分配電路的FET的導通/斷開進行控制的信號即FET控制信號Sc-1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第一控制輸入。此外,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將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所包括的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的大小進行控制的電壓即控制電壓Vc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第二控制輸入。FET控制信號Sc-1及控制電壓Vc構成第一增益控制信號。
[0135]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將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所包括的第一分配電路的FET的導通/斷開進行控制的信號即FET控制信號Sc-2輸出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第一控制輸入。此外,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將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所包括的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的大小進行控制的電壓即控制電壓Vc輸出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第二控制輸入。FET控制信號Sc-2及控制電壓Vc構成第二增益控制信號。
[0136](接收裝置I的動作)
[0137]圖2的接收裝置I中,天線60進行接收的信號,即經由輸入端子2輸入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中的接收信號利用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進行放大或進行衰減。
[0138]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輸出信號輸入到頻率轉換器4的第一輸入。頻率轉換器4通過從本振信號生成器8輸出并輸入到頻率轉換器4的第二輸入中的本振信號(局部信號)對輸入到第一輸入中的信號進行頻率轉換。進行了頻率轉換之后的頻率較低的信號被作為頻率轉換器4的輸出信號輸入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中。
[0139]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通過從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輸出的第二增益控制信號對增益進行增減。由此,利用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對輸入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中的信號進行放大或進行衰減。因此,從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輸出的信號的信號電平成為規定的第一電平。
[0140]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輸出信號輸出到低通濾波器6。低通濾波器6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輸出信號中的高頻分量進行衰減,并將高頻分量衰減之后的信號輸出到輸出放大器7。
[0141]輸出放大器7對低通濾波器6的輸出信號進行放大,并生成輸出放大器7的輸出信號。輸出放大器7的輸出信號經由輸出端子9輸出到接收裝置I的外部,并且輸出到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
[0142]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通過所輸入的輸出放大器7的輸出信號,從而對輸出放大器7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即規定的第二電平進行檢測。該第二電平由于利用輸出放大器7進行了放大,因此,比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即上述第一電平要聞。
[0143]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在第二電平的檢測之后,將與第二電平相對應的信號、也就是進行指示以生成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即指示信號S-order輸出到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此外,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在第二電平檢測之后,將與第二電平相對應的信號、也就是進行指示以生成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即指示信號S-order輸出到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
[0144]指示信號S-order從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輸入到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由此,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生成FET控制信號Sc-1并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第一控制輸入,且生成控制電壓Vc并輸出到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第二控制輸入。由此,能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增益進行控制(進行增減)。
[0145]同樣,將指示信號S-order從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輸出到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中。由此,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生成FET控制信號Sc-2并輸出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第一控制輸入,且生成控制電壓Vc并輸出到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第二控制輸入。由此,能對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增益進行控制(進行增減)。
[0146]如上所述,圖2的接收裝置I中,利用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10、第一增益控制電路11、及第二增益控制電路12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增益和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增益進行反饋控制。由此,能將經由輸出端子9輸出到接收裝置I的外部的輸出信號的信號電平的最大電平設為第二電平。
[0147]本實施方式中的接收裝置I包括以下任一個可變增益放大器13,因此,能防止線性的惡化和耗電量的增大。
[0148][可變增益放大器13]
[0149]此處,使用圖1、圖3、圖4對本實施方式中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進行如下說明。圖2的接收裝置I的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 (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圖3、圖4的第一可變Gm電路(第一可變電導電路)44。同樣,圖2的接收裝置I的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 (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圖3、圖4的第二可變Gm電路(第二可變電導電路)45。
[0150]第一可變Gm電路44及第二可變Gm電路45是具有作為整個電路的可變Gm (可變電導)的電路。本實施方式中的Gm表示跨導。
[0151](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框圖)
[0152]圖3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框圖。在圖3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設有信號輸入端子14、電源端子15、指示信號輸入端子16、以及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
[0153]此夕卜,圖3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由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a和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b所構成。
[0154]而且,可變增益放大器13包括:控制電路18、可變電流源31 (第一可變電流源)、可變電流源32(第二可變電流源)。而且,可變增益放大器13包括第一 Gm電路(第一電導電路)36、第一分配電路37、第二 Gm電路(第二電導電路)38、第二分配電路39、負載電路
40、及直流電壓源50。
[0155]而且,可變電流源31、第一 Gm電路36、及第一分配電路37構成第一可變Gm電路
44。同樣,可變電流源32、第二 Gm電路38、及第二分配電路39構成第二可變Gm電路45。
[0156]另外,圖3的兩個箭頭分別表示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輸出電流和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輸出電流。
[0157]在圖3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信號輸入端子14與第一 Gm電路36的控制輸入和第二 Gm電路38的控制輸入相連接。
[0158]第一 Gm電路36的輸出與可變電流源31的輸入相連接。第二 Gm電路38的輸出與可變電流源32的輸入相連接。
[0159]第一分配電路37的輸出與第一 Gm電路36的輸入相連接。第二分配電路39的輸出與第二 Gm電路38的輸入相連接。
[0160]第一分配電路37的輸入與負載電路40的第一輸出和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a相連接。第二分配電路39的輸入與負載電路40的第二輸出和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b相連接。
[0161]負載電路40的第一輸入和負載電路40的第一輸入經由電源端子15與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相連接。
[0162]控制電路18的第一輸出與可變電流源31的控制輸入相連接。控制電路18的第二輸出與可變電流源32的控制輸入相連接。
[0163]控制電路18的第三輸出與第一分配電路37的第一控制輸入相連接。控制電路18的第四輸出與第一分配電路37的第二控制輸入相連接。
[0164]控制電路18的第五輸出與第二分配電路39的第一控制輸入相連接。控制電路18的第六輸出與第二分配電路39的第二控制輸入相連接。
[0165]然后,可變電流源31的輸出、可變電流源32的輸出、以及直流電壓源50的輸入進行電接地。
[0166](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電路圖)
[0167]圖4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電路圖。圖2的接收裝置I的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包括圖4的第一可變Gm電路44。同樣,圖2的接收裝置I的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包括圖4的第二可變Gm電路45。
[0168]在圖4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設有信號輸入端子14、電源端子15、指示信號輸入端子16、以及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
[0169]此外,圖4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信號輸入端子14由一信號輸入端子14a和另一信號輸入端子14b所構成。而且,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由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a和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b所構成。
[0170]而且,可變增益放大器13包括控制電路18、FET(field_effect transistor:場效應晶體管、第一 FET?第十二 FET) 19?30、可變電流源31、32、以及直流電壓源50。
[0171]而且,負載33 (第一負載)的一端與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a相連接,另一端與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相連接。同樣,負載34(第二負載)的一端與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b相連接,另一端與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相連接。
[0172]負載33、34是差動對的負載。在負載33、34為電阻的情況下,負載33的電阻值與負載34的電阻值相等。此外,負載33、34并不限于電阻。在考慮信號的高頻分量的情況下,使用以下元件作為負載33、34,這些元件包括:(1)電感器;(2)將電感器與電阻串聯連接而成的元件;或者(3)將電感器與電阻并聯連接而成的元件。通過將上述(I)?(3)用作負載33、34,能調節頻率特性。
[0173]另外,FET19、20構成第一 Gm 電路 36。FET25、26 構成第二 Gm 電路 38。FET21 ?24構成第一分配電路37。FET27?30構成第二分配電路39。
[0174]此外,可變電流源31、第一 Gm電路36、及第一分配電路37構成第一可變Gm電路44。同樣,可變電流源32、第二 Gm電路38、及第二分配電路39構成第二可變Gm電路45。
[0175]而且,第一可變Gm電路44及第二可變Gm電路45分別共用負載33、34。不過,負載33、34的共用不是必須的。即,也可以對第一可變Gm電路44設置一個負載,而對第二可變Gm電路45設置另一個負載。由此,也可以如圖3所示,將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輸出和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輸出獨立地與負載電路40相連接。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輸出與負載電路40獨立連接的連接點、以及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輸出與負載電路40獨立連接的連接點分別成為輸出節點。
[0176]在圖4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一信號輸入端子14a與FET19的柵極、FET25的柵極相連接。另一信號輸入端子14b與FET20的柵極、FET26的柵極相連接。
[0177]FET19的源極和FET20的源極與可變電流源31的輸入相連接。FET25的源極和FET26的源極與可變電流源32的輸入相連接。
[0178]FET19的漏極與FET21的源極和FET22的源極相連接。FET20的漏極與FET23的源極和FET24的源極相連接。FET25的漏極與FET27的源極和FET28的源極相連接。FET26的漏極與FET29的源極和FET30的源極相連接。
[0179]FET21的漏極與FET27的漏極、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a、負載33的一端相連接。FET24的漏極與FET30的漏極、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b、負載34的一端相連接。
[0180]FET22的漏極、FET23的漏極、FET28的漏極、FET29的漏極、負載33的另一端、以及負載34的另一端經由電源端子15與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相連接。
[0181]控制電路18的第一輸出與可變電流源31的控制輸入相連接。控制電路18的第二輸出與可變電流源32的控制輸入相連接。
[0182]控制電路18的第三輸出與FET21的柵極和FET24的柵極相連接。控制電路18的第四輸出與FET22的柵極和FET23的柵極相連接。
[0183]控制電路18的第五輸出與FET27的柵極和FET30的柵極相連接。控制電路18的第六輸出與FET28的柵極和FET29的柵極相連接。
[0184]然后,可變電流源31的輸出、可變電流源32的輸出、以及直流電壓源50的輸入進行電接地。
[0185](圖3的框圖與圖4的電路圖的對應關系)
[0186]對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圖3中示出了其框圖,圖4中示出了其電路圖。此處,在圖4的電路圖中,處理差動信號的構成要素的一部分,具體而言,第一Gm電路36、第二 Gm電路38、第一分配電路37、及第二分配電路39在圖3的框體中被記載為單端的構成要素。所謂的單端的構成要素是指將差動信號作為單一的信號進行處理的構成要素。此外,圖3的負載電路40是包括圖4的負載33、34的電路。
[0187](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動作)
[0188]在圖4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指示信號S-order輸入到控制電路18的指示信號輸入端子16。指示信號S-order是進行指示以生成對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的增益和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
[0189]控制電路18通過生成以下各控制信號來對輸入各控制信號的對象進行控制。
[0190]第一步,控制電路18通過輸入上述指示信號來生成控制電壓Vc。然后,控制電路18將本身所生成的控制電壓Vc輸出到可變電流源31的控制輸入、及可變電流源32的控制輸入。
[0191]根據控制電壓Vc的大小對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即作為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偏置電流的電流Il的大小進行控制。同樣,根據控制電壓Vc的大小對可變電流源32所輸出的電流、即作為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偏置電流的電流12的大小進行控制。
[0192]第二步,控制電路18通過輸入指示信號,從控制電路18的第三輸出將FET控制信號Sc-1a (第二 FET控制信號)進行輸出,且從控制電路18的第四輸出將FET控制信號Sc-1b (第三FET控制信號)進行輸出。FET控制信號Sc-1a及FET控制信號Sc-1b構成FET控制信號Sc-1 (第一 FET控制信號)。
[0193]第三步,控制電路18通過輸入指示信號,從控制電路18的第五輸出將FET控制信號Sc-2a (第五FET控制信號)進行輸出,且從控制電路18的第六輸出將FET控制信號Sc-2b (第六FET控制信號)進行輸出。FET控制信號Sc_2a及FET控制信號Sc_2b構成FET控制信號Sc-2 (第四FET控制信號)。
[0194]而且,在第一分配電路37中,根據FET控制信號Sc-1a對FET21、24進行導通/斷開。同樣,在第一分配電路37中,根據FET控制信號Sc-1b對FET22、23進行導通/斷開。
[0195]由此,進行分配以使輸出電流信號1-outl、1-out2經由負載33、34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44,或者使輸出電流信號1-outl、I_out2不經由負載33、34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44。
[0196]另外,輸出電流信號1-outl、I_out2是差動電流。此外,輸出電流信號I_outl、1-out2的信號分量的振幅相等,但相位相差180度。而且,輸出電流信號1-outl、1-out2的直流分量成為相同的值。
[0197]在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不經由負載33、34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情況下,電流按照以下的路徑進行流動。即,電流按照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一FET22 — FET19 —可變電流源31 — GND的路徑、以及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FET23 — FET20 —可變電流源31 — GND的路徑流動。
[0198]而且,在第二分配電路39中,根據FET控制信號Sc_2a對FET27、30進行導通/斷開。同樣,在第二分配電路39中,根據FET控制信號Sc-2b對FET28、29進行導通/斷開。
[0199]由此,進行分配以使輸出電流信號1-outl、1-out2經由負載33、34流到第二可變Gm電路45,或者使輸出電流信號1-outl、I_out2不經由負載33、34流到第二可變Gm電路45。
[0200]在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不流到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情況下,電流按照以下的路徑進行流動。即,電流按照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一FET28 — FET25 —可變電流源32 — GND的路徑、以及直流電壓源50的輸出—FET29 — FET26 —可變電流源32 — GND的路徑流動。
[0201]而且,圖6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中,作為電壓信號的輸入信號Vin輸入到一信號輸入端子14a與另一信號輸入端子14b之間。通過輸入信號Vin對第一 Gm電路36和第二Gm電路38所具有的FET的導通/斷開進行控制。
[0202]由此,流到第一 Gm電路36的電流的值、以及流到第二 Gm電路38的電流的值得到確定,因此,流到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電流的值、以及流到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電流的值得到確定
[0203]此處,使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最大Gm (電導的最大值)高于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最大Gm (電導的最大值)。
[0204]在如此進行動作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在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輸出電流(FET2U24的漏極電流)比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輸出電流(FET27、FET30的漏極電流)要小時(優選為足夠小時),使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Il急劇下降。即,在第一分配電路37的輸出電流比第二分配電路39的輸出電流要小時(優選為足夠小時),使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Il急劇下降。
[0205]與此同時,在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輸出電流比第一可變Gm電路44的輸出電流要小時(優選為足夠小時),使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12急劇上升。
[0206]由此,第一可變Gm電路44及第二可變Gm電路45不會在較小的偏置電流下進行動作。因此,能提供一種能防止線性惡化和耗電量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
[0207]基于圖1的曲線圖對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動作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
[0208]圖1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動作的說明圖,圖1的(a)?(f)是表示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動作的曲線圖,圖1的(g)?(ο)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動作的曲線圖。
[0209]圖1的(a)?(f)分別與圖7的(a)?(f)相同。
[0210]圖1的(g)、(j)、(m)是表示可變電流源31、32所輸出的電流I1、12相對于輸入到可變電流源31、32的控制輸入的控制電壓Vc的變化的曲線圖。
[0211]圖1的(h)、(k)、(η)是表示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I_out2相對于輸入到可變電流源31、32的控制輸入中的控制電壓Vc的變化的曲線圖。在圖1的(h)、(k)、(η)中,虛線表示流到負載33的電流即輸出電流信號1-outl,單點劃線表示流到負載34的電流即輸出電流信號I_out2。對于雙點劃線在后面進行敘述。
[0212]圖1的⑴、⑴、(ο)是表示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輸出電壓信號V相對于輸入到可變電流源31、32的控制輸入中的控制電壓Vc的變化的曲線圖。輸出電壓信號V就是從圖3、圖4的電壓信號輸出端子17輸出的信號。
[0213]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使對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Il的控制與現有的對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可變電流源131所輸出的電流Il的控制不同。
[0214]同樣,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使對可變電流源32所輸出的電流12的控制與現有的對可變增益放大器113的可變電流源132所輸出的電流12的控制不同。
[0215]由此,能解決現有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13中的技術問題。以下使用圖1的(g)?(ο)對本實施方式中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中的控制進行說明。
[0216]如圖1(g)所示,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11不是逐漸地進行變化。S卩,使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Il在規定的控制電壓Vc下進行斷開(急劇下降)。同樣,可變電流源32所輸出的電流12不是逐漸地進行變化。即,使可變電流源32所輸出的電流12在規定的控制電壓Vc下進行導通(急劇上升)。
[0217]圖1(h)是表示在如圖1(g)所示地對電流11、12進行控制時輸出電流信號1-outl及輸出電流信號1-out2相對于控制電壓Vc的變化的曲線圖。此外,圖l(i)是表示在如圖1(g)所示地對電流11、12進行控制時輸出電壓信號V相對于控制電壓Vc的變化的曲線圖。
[0218]考慮控制電壓從較低側變化到較高側的情況來對該動作進行說明。如圖1(h)所示,在第二可變Gm電路45導通之前流到負載34中的輸出電流信號I_out2與在第二可變Gm電路45導通時的控制電壓Vcl下流到負載33中的輸出電流信號I_outl相比足夠小。
[0219]在該狀態下,即在輸出電流信號I_out2與輸出電流信號1-outl相比足夠小的狀態下,導通可變電流源32而使電流12急劇上升,并且使第二可變Gm電路45導通。
[0220]第二可變Gm電路45導通時的控制電壓Vcl是利用第一可變Gm電路44來確定作為整個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Gm的控制電壓。
[0221]另一方面,在第一可變Gm電路44斷開之前的輸出電流信號I_outl與在第一可變Gm電路44斷開時的控制電壓Vc2下的第二可變Gm電路45的輸出電流信號I_out2相比足夠小
[0222]在該狀態下,即在輸出電流信號1-outl與輸出電流信號I_out2相比足夠小的狀態下,斷開可變電流源31而使電流Il急劇下降,并且使第一可變Gm電路44斷開。
[0223]第一可變Gm電路44斷開時的控制電壓Vc2是利用第二可變Gm電路45來確定作為整個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Gm的控制電壓。
[0224]由此,在作為整個可變增益放大器13的Gm是由第二可變Gm電路45所確定的控制電壓Vc2時,斷開可變電流源31而使電流Il急劇下降,并且使第一可變Gm電路44斷開。由此,第一可變Gm電路44及第二可變Gm電路45不會在較小的偏置電流下進行動作。因此,能在線性不會惡化、且在控制電壓Vc的整個范圍內維持良好的線性的狀態下,使可變增益放大器13進行動作。
[0225]此外,電流Il斷開時和電流12導通時的增益的不連續足夠小。因此,能使增益變化的不連續也足夠小。
[0226]而且,可變電流源31的電流Il在恰當的時刻斷開,并且可變電流源32的電流12在恰當的時刻導通。因此,能防止因始終使可變電流源31、32動作而引起的耗電量的增大。
[0227]因此,能提供一種能防止線性惡化和耗電量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
[0228]此處,圖1的(g)?⑴所示的控制中,電流I1、12不是逐漸地進行變化。因此,在電流Il斷開時以及電流12導通時,盡管規模較小但還是會產生增益的不連續。
[0229]在不允許這樣的規模較小的增益不連續時,如圖1 (j)所示那樣對電流I1、I2進行控制。
[0230]具體而言,使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Il在斷開之前逐漸地進行變化。即,在斷開電流Ii之前,使其逐漸減小到不至于發生線性惡化程度的值為止。
[0231]與可變電流源31相同,使可變電流源32所輸出的電流12在導通之后逐漸地進行變化。即,通過在規定的控制電壓Vc時進行導通,從而在導通之后逐漸地增加電流,一直增加到線性達到良好的電流為止。
[0232]而且,在使可變電流源31的電流Il逐漸減小之后,在恰當的時刻進行斷開。同樣,在使可變電流源32的電流12逐漸增加之后,在恰當的時刻進行導通。因此,能防止因始終使可變電流源31、32動作而引起的耗電量的增大。
[0233]由此,在圖1 (j)所示的電流I1、12的控制中,將導通/斷開與逐漸地進行變化這兩種方式進行組合。由此,在確保增益的連續性的基礎上獲得良好的線性,能實現耗電量未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
[0234]在圖1的(g)?⑴所示的控制中,電流Il在控制電壓Vc2下斷開,沒有逐漸地進行變化。同樣,電流12在控制電壓Vcl下導通,沒有逐漸地進行變化。
[0235]在需要與在控制電壓Vc2下斷開電流Il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的情況下,例如,如圖l(m)所示,電流Il在比控制電壓Vc2要低的控制電壓Vc4下進行斷開。即,使可變電流源31所輸出的電流Il急劇下降時的控制電壓Vc在輸出電流信號1-outl比輸出電流信號1-out2要小的范圍內不同。
[0236]由此,能獲得與在控制電壓Vc2下斷開電流Il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此外,在比控制電壓Vc2要低的控制電壓Vc4下斷開電流II,也就是使斷開電流Il的時刻更加提前。因此,能使耗電量進一步減小與圖1 (η)的右側斜線部相對應的量。
[0237]另外,控制電壓Vc4比控制電壓Vc2要低,但也可以在比控制電壓Vc2要高的控制電壓下斷開電流II。由此,能獲得與在控制電壓Vc2、Vc4下斷開電流Il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
[0238]對電流12也能進行與電流Il相同的控制。在需要與在控制電壓Vcl下斷開電流12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的情況下,例如,如圖l(m)所示,電流12在比控制電壓Vcl要高的控制電壓Vc3下進行導通。即,使可變電流源32所輸出的電流12急劇上升時的控制電壓Vc在輸出電流信號I_out2比輸出電流信號1-outl要小的范圍內不同。
[0239]由此,能獲得與在控制電壓Vcl下導通電流12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此外,在比控制電壓Vcl要高的控制電壓Vc3下導通電流12,也就是使導通電流12的時刻更加延遲。因此,能使耗電量進一步減小與圖1 (η)的左側斜線部相對應的量。
[0240]另外,控制電壓Vc3比控制電壓Vcl要高,但也可以在比控制電壓Vcl要低的控制電壓下導通電流12。由此,能獲得與在控制電壓Vcl、Vc3下導通電流12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
[0241][應用例]
[0242]圖2的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裝置I能包括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變增益放大器13。作為圖2的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3,只要應用包括圖3、圖4的可變Gm電路44而構成的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即可,作為圖2的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5,只要應用包括圖3、圖4的可變Gm電路45而構成的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即可。由此,能防止線性的惡化和耗電量的增大。
[0243]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實施方式,能在權利要求所示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更,將分別揭示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法進行適當組合所得到的實施方式也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范圍內。
[0244]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中,在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比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要小時,上述控制電路也可以使包括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
[0245]在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與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相比較小的狀態下,導通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而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并且使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導通。
[0246]由此,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不會在較小的偏置電流下進行動作。因此,能在不發生線性惡化的狀態下使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進行動作。
[0247]此外,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時的增益的不連續足夠小。因此,能使增益變化的不連續也足夠小。
[0248]而且,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在恰當的時刻急劇上升。因此,能防止因始終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動作而引起的耗電量的增大。
[0249]因此,能提供一種能防止線性惡化和耗電量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
[0250]上述任一個可變增益放大器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即,設有信號輸入端子、電源端子、及電壓信號輸出端子;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還包括:第一可變電流源,該第一可變電流源根據從上述控制電路輸出的控制電壓來改變所輸出的電壓的值;第一電導電路,該第一電導電路根據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來確定偏置電流;以及第一分配電路,該第一分配電路使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經由第一負載及第二負載進行流動,或者使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不經由上述第一負載及上述第二負載進行流動;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還包 括:第二可變電流源,該第二可變電流源根據從上述控制電路輸出的控制電壓來改變所輸出的電流的值;第二電導電路,該第二電導電路根據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來確定偏置電流;以及第二分配電路,該第二分配電路使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經由上述第一負載及上述第二負載進行流動,或者使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不經由上述第一負載及上述第二負載進行流動;上述信號輸入端子由一信號輸入端子和另一信號輸入端子所構成,上述電壓信號輸出端子由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和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所構成,上述第一電導電路具有第一 FET及第二 FET,第二電導電路具有第七FET及第八FET,上述第一分配電路具有第三FET~第六FET,上述第二分配電路具有第九FET~第十二 FET,上述一信號輸入端子與上述第一 FET的柵極和上述第二 FET的柵極相連接,上述另一信號輸入端子與上述第七FET的柵極和上述第八FET的柵極相連接,上述第一 FET的源極和上述第二 FET的源極與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入相連接,上述第七FET的源極和上述第八FET的源極與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入相連接,上述第一 FET的漏極與上述第三FET的源極和上述第四FET的源極相連接,上述第二 FET的漏極與上述第五FET的源極和上述第六FET的源極相連接,上述第七FET25的漏極與上述第九FET的源極和上述第十FET的源極相連接,上述第八FET的漏極與上述第十一 FET的源極和上述第十二 FET的源極相連接,上述第三FET的漏極與上述第九FET的漏極、上述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及第一負載的一端相連接,上述第六FET的漏極與上述第十二 FET的漏極、上述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及第二負載的一端相連接,上述第四FET的漏極、上述第五FET的漏極、上述第十FET的漏極、上述第十一 FET的漏極、上述第一負載的另一端、及上述第二負載的另一端經由上述電源端子與直流電壓源的輸出相連接,上述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出與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控制輸入相連接,上述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出與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控制輸入相連接,上述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出與上述第三FET的柵極和上述第六FET的柵極相連接,上述控制電路的第四輸出與上述第四FET的柵極和上述第五FET的柵極相連接,上述控制電路的第五輸出與上述第九FET的柵極和上述第十二FET的柵極相連接,上述控制電路的第六輸出與上述第十FET的柵極和上述第十一 FET的柵極相連接,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以及上述直流電壓源的輸入進行電接地。
[0251]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中,進行指示以生成對上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和上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即指示信號輸入到上述控制電路的上述指示信號輸入端子。
[0252]上述控制電路通過生成以下各控制信號來對輸入各控制信號的對象進行控制。
[0253]第一步,上述控制電路通過輸入上述指示信號來生成上述控制電壓。然后,上述控制電路將本身所生成的上述控制電壓輸出到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控制輸入、及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控制輸入。
[0254]根據上述控制電壓的大小來對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的大小進行控制。同樣,根據上述控制電壓的大小來對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的大小進行控制。
[0255]第二步,上述控制電路通過輸入上述指示信號,從上述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出將第二 FET控制信號進行輸出,且從上述控制電路的第四輸出將第二 FET控制信號進行輸出。上述第二 FET控制信號及上述第三FET控制信號構成第一 FET控制信號。
[0256]第三步,上述控制電路通過輸入上述指示信號,從上述控制電路的第五輸出將第五FET控制信號進行輸出,且從上述控制電路的第六輸出將第六FET控制信號進行輸出。上述第五FET控制信號及上述第六FET控制信號構成第四FET控制信號。
[0257]而且,在上述第一分配電路中,根據上述第二 FET控制信號對上述第三FET及上述第六FET進行導通/斷開。同樣,在上述第一分配電路中,根據上述第三FET控制信號對上述第四FET及上述第五FET進行導通/斷開。
[0258]由此,進行分配使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經由上述第一及第二負載流到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或者使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不經由上述第一及第二負載流到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
[0259]在使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不流到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情況下,電流按照以下的路徑進行流動。即,電流按照上述直流電壓源的輸出一上述第四FET —上述第一 FET —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一GND的路徑、以及上述直流電壓源的輸出一上述第五FET —上述第二 FET —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一GND的路徑流動。
[0260]而且,在上述第二分配電路中,根據上述第五FET控制信號對上述第九FET及上述第十二 FET進行導通/斷開。同樣,在上述第二分配電路中,根據上述第六FET控制信號對上述第十FET及上述第十一 FET進行導通/斷開。
[0261]由此,進行分配使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經由上述第一及第二負載流到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中,或者使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不經由上述第一及第二負載流到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中。
[0262]在使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不流到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情況下,電流按照以下的路徑進行流動。即,電流按照上述直流電壓源的輸出一上述第十FET —上述第七FET—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一GND的路徑、以及上述直流電壓源的輸出一上述第十一 FET —上述第八FET —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一GND的路徑流動。
[0263]而且,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中,作為電壓信號的輸入信號輸入到上述一信號輸入端子與上述另一信號輸入端子之間。通過上述輸入信號,對上述第一電導電路和上述第二電導電路所具有的FET的導通/斷開進行控制。
[0264]由此,流到上述第一電導電路的電流的值、以及流到上述第二電導電路的電流的值得到確定,因此,流到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電流的值、以及流到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電流的值得到確定。
[0265]在如此進行動作的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中,在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比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要小時(優選為足夠小時),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即,在上述第一分配電路的輸出電流比上述第二分配電路的輸出電流要小時(優選為足夠小時),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
[0266]與此同時,在上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比上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要小時(優選為足夠小時),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
[0267]由此,上述第一及第二可變電導電路不會在較小的偏置電流下進行動作。因此,能提供一種能防止線性惡化和耗電量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
[0268]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 中,也可以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時的上述控制電壓在流過上述第一負載的電流比流過上述第二負載的電流要小的范圍內不同
[0269]由此,在上述控制電壓下,在需要與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的情況下,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在比上述控制電壓要高的控制電壓下急劇下降。
[0270]由此,能獲得與在上述控制電壓下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此外,在比上述控制電壓要高的控制電壓下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也就是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的時刻更加提前。因此,能進一步減小耗電量。
[0271]在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中,也可以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時的上述控制電壓在流過上述第二負載的電流比流過上述第一負載的電流要小的范圍內不同。
[0272]由此,在需要與在上述控制電壓下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的情況下,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在比上述控制電壓要低的控制電壓下急劇下降。
[0273]由此,能獲得與在上述控制電壓下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時的增益不同的增益。此外,在比上述控制電壓要低的控制電壓下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也就是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的時刻更加提前。因此,能進一步減小耗電量。
[0274]在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中,也可以在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之前,使上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逐漸地減少。
[0275]此外,在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中,也可以在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之后,使上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逐漸地增加。
[0276]在不允許僅在急劇下降時產生的較小的增益的不連續時,將急劇進行下降和逐漸地減少這兩種方式進行組合。同樣,在不允許僅在急劇上升時產生的較小的增益的不連續時,將急劇進行上升和逐漸地增加這兩種方式進行組合。
[0277]由此,在確保增益的連續性的基礎上獲得良好的線性,能實現耗電量未增大的可變增益放大器。
[0278]在上述可變增益放大器中,若將進行指示以生成對上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和上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即指示信號輸入到上述控制電路的指示信號輸入端子,則上述控制電路也可以將第一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上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并且將控制上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信號即第二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上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
[0279]由此,上述控制電路能控制上述第一及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0280]本發明的接收裝置包括上述任一個可變增益放大器,因此,能防止線性的惡化和耗電量的增大。
[0281]工業上的實用性
[0282]本發明的可變增益放大器適用于接收裝置。尤其適用于接收數字衛星廣播的接收 裝直。
[0283]標號說明
[0284]I接收裝置
[0285]2輸入端子
[0286]3高頻可變增益放大器(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
[0287]4頻率轉換器
[0288]5低頻可變增益放大器(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
[0289]6低通濾波器
[0290]7輸出放大器
[0291]8本振信號生成器
[0292]9輸出端子
[0293]10輸出信號電平檢測電路
[0294]11第一增益控制電路
[0295]12第二增益控制電路
[0296]13可變增益放大器
[0297]14信號輸入端子
[0298]14a信號輸入端子
[0299]14b信號輸入端子
[0300]15電源端子
[0301]16指示信號輸入端子
[0302]17電壓信號輸出端子[0303]17a電壓信號輸出端子
[0304]17b電壓信號輸出端子
[0305]18控制電路
[0306]19 ?30 FET (第一 FET ?第十二 FET)
[0307]31可變電流源(第一可變電流源)
[0308]32可變電流源(第二可變電流源)
[0309]33負載(第一負載)
[0310]34負載(第二負載)
[0311]36第一 Gm電路(第一電導電路)
[0312]37第一分配電路
[0313]38第二 Gm電路(第二電導電路)
[0314]39第二分配電路
[0315]40負載電路
[0316]44第一可變Gm電路(第一可變電導電路)
[0317]45第二可變Gm電路(第二可變電導電路)
[0318]50直流電壓源
[0319]60 天線
[0320]1-outl輸出電流信號
[0321]1-out2輸出電流信號
[0322]Il 電流
[0323]12 電流
[0324]S-order 指不信號
[0325]Sc-1 FET控制信號(第一 FET控制信號)
[0326]Sc-1a FET控制信號(第二 FET控制信號)
[0327]Sc-1b FET控制信號(第三FET控制信號)
[0328]Sc-2 FET控制信號(第四FET控制信號)
[0329]Sc-2a FET控制信號(第五FET控制信號)
[0330]Sc-2b FET控制信號(第六FET控制信號)
[0331]V輸出電壓信號
[0332]Vc控制電壓
[0333]Vcl?Vc4控制電壓
[0334]Vin輸入信號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變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及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以及 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將控制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信號即第一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并且將控制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信號即第二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 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一可變電導電路,該第一可變電導電路是具有作為整個電路的可變電導的電路, 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二可變電導電路,該第二可變電導電路是具有作為整個電路的可變電導的電路, 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電導的最大值比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電導的最大值要聞, 在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比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足夠小時,所述控制電路使包括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比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要小時,所述控制電路使包括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設有信號輸入端子、電源端子 、以及電壓信號輸出端子, 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還包括:第一可變電流源,該第一可變電流源根據從所述控制電路輸出的控制電壓來改變所輸出的電壓的值;第一電導電路,該第一電導電路根據所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來確定偏置電流;以及第一分配電路,該第一分配電路進行分配以使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經由第一負載及第二負載進行流動,或者使所述第一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不經由所述第一負載及所述第二負載進行流動, 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還包括:第二可變電流源,該第二可變電流源根據從所述控制電路輸出的控制電壓來改變所輸出的電流的值;第二電導電路,該第二電導電路根據所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來確定偏置電流;以及第二分配電路,該第二分配電路進行分配以使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經由所述第一負載及所述第二負載進行流動,或者使所述第二可變電導電路的輸出電流不經由所述第一負載及所述第二負載進行流動, 所述信號輸入端子由一信號輸入端子和另一信號輸入端子所構成,所述電壓信號輸出端子由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和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所構成, 所述第一電導電路具有第一 FET及第二 FET,第二電導電路具有第七FET及第八FET, 所述第一分配電路具有第三FET~第六FET,所述第二分配電路具有第九FET~第十二FET, 所述一信號輸入端子與所述第一 FET的柵極和所述第二 FET的柵極相連接,所述另一信號輸入端子與所述第七FET的柵極和所述第八FET的柵極相連接, 所述第一 FET的源極和所述第二 FET的源極與所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入相連接,所述第七FET的源極和所述第八FET的源極與所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入相連接, 所述第一 FET的漏極與所述第三FET的源極和所述第四FET的源極相連接,所述第二FET的漏極與所述第五FET的源極和所述第六FET的源極相連接,所述第七FET的漏極與所述第九FET的源極和所述第十FET的源極相連接,所述第八FET的漏極與所述第十一 FET的源極和所述第十二 FET的源極相連接,所述第三FET的漏極與所述第九FET的漏極、所述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及第一負載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六FET的漏極與所述第十二FET的漏極、所述另一電壓信號輸出端子、及第二負載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四FET的漏極、所述第五FET的漏極、所述第十FET的漏極、所述第十一 FET的漏極、所述第一負載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負載的另一端經由所述電源端子與直流電壓源的輸出相連接, 所述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出與所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控制輸入相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出與所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控制輸入相連接, 所述控制電路的第三輸出與所述第三FET的柵極和所述第六FET的柵極相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的第四輸出與所述第四FET的柵極和所述第五FET的柵極相連接, 所述控制電路的第五輸出與所述第九FET的柵極和所述第十二 FET的柵極相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的第六輸出與所述第十FET的柵極和所述第十一 FET的柵極相連接, 所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所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以及所述直流電壓源的輸入進行電接地。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時的所述控制電壓在流過所述第一負載的電流比流過所述第二負載的電流要小的范圍內不同。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時的所述控制電壓在流過所述第二負載的電流比流過所述第一負載的電流要小的范圍內不同。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下降之前,使所述第一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逐漸地減少。
7.如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急劇上升之后,使所述第二可變電流源的輸出電流逐漸地增加。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可變增益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若將進行指示以生成對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和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增益進行控制所需的信號及電壓的信號、即指示信號輸入到所述控制電路的指示信號輸入端子, 則所述控制電路將第一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所述第一可變增益放大器,并且, 將控制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的信號即第二增益控制信號輸出到所述第二可變增益放大器。
9.一種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可變增益放大器。
【文檔編號】H03G3/20GK103503311SQ20118005802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9日
【發明者】天野真司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