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斷電延遲電路及電源供應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源電路,特別涉及ー種斷電延遲電路。
背景技術:
·
電子設備的電源電路在斷電時,通常使用電容充放電為電子設備的負載電路,如中央處理器等,提供必要的電源。由于負載電路所需功率隨著其功能及處理速度的提升而日益增加,為在斷電時提供足夠的電源,電容的容值需隨之提升。然而,大容值的電容所提供的斷電延遲時間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需提供ー種斷電延遲電路,利用較小容值的電容延長斷電延遲時間。此外,還需提供ー種電源供應系統。ー種斷電延遲電路,連接于電源供應單元與負載電路之間,包括第一ニ極管、升壓轉換電路、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及反饋電路。第一ニ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電源供應單元。升壓轉換電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用于輸出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包括初級繞組、第二ニ極管、第一開關、第一次級繞組、第二次級繞組、電容、第三ニ極管及第ニ開關。所述初級繞阻的正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并輸出所述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所述第ニニ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初級繞阻的負輸入端,陽極接地。第一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第一電極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負輸入端,所述第二電極接地。第一次級繞組與所述初級繞組纏繞于同一磁芯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匝數多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第二次級繞組與所述初級繞組纏繞于同一磁芯上,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匝數少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所述第三ニ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陰極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低壓端。第二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一電極連接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低壓端,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二電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反饋電路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用于偵測所述電源供應單元所提供的輸入電源是否斷電及產生第一反饋信號。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反饋信號產生脈沖寬度調制信號。其中,所述反饋電路還用于根據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或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優選地,所述反饋電路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優選地,所述反饋電路包括反饋單元、輸入偵測電路及第ー多エ器。反饋單元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用于產生所述第一反饋信號并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輸入偵測電路用于偵測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并產生控制信號。第一多エ器用于接收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及根據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輸出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或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優選地,所述反饋単元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及第ニ多エ器。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電阻依次串聯于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與地之間,且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電阻的連接點產生第二反饋信號。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第四電阻依次串聯于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與地之間,且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第四電阻的連接點產生第三反饋信號。第二多エ器用于根據所述輸入偵測電路的控制信號的控制,選擇所述第ニ反饋信號或所述第三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優選地,所述第二多エ器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選擇所述第二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選擇所述第三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
優選地,所述第一開關與所述第二開關均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所述第一開關與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柵極,第一電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漏極,第二電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源扱。一種電源供應系統,用于輸出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包括電源供應單元及斷電延遲電路。電源供應單元用于將外部電源轉換為合適的輸入電源。斷電延遲電路連接所述電源供應單元,用于輸出所述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包括第一ニ極管、升壓轉換電路、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及反饋電路。第一ニ極管的陽極連接輸入電源。升壓轉換電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用于輸出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包括初級繞組、第二ニ極管、第一開關、第一次級繞組、第二次級繞組、電容、第三ニ極管及第ニ開關。所述初級繞阻的正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并輸出所述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所述第二ニ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初級繞阻的負輸入端,陽極接地。第一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第一電極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負輸入端,所述第二電極接地。第一次級繞組與所述初級繞組纏繞于同一磁芯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匝數多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第二次級繞組與所述初級繞組纏繞于同一磁芯上,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匝數少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所述第三ニ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陰極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低壓端。第二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一電極連接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低壓端,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二電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反饋電路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用于偵測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及產生第一反饋信號。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反饋信號產生脈沖寬度調制信號。其中,所述反饋電路還用于根據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或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優選地,所述反饋電路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優選地,所述反饋電路包括反饋單元、輸入偵測電路及第ー多エ器。反饋單元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用于產生所述第一反饋信號并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輸入偵測電路用于偵測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并產生控制信號。第一多エ器用于接收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及根據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輸出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或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優選地,所述反饋単元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及第ニ多エ器。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電阻依次串聯于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與地之間,且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電阻的連接點產生第二反饋信號。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第四電阻依次串聯于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與地之間,且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第四電阻的連接點產生第三反饋信號。第二多エ器用于根據所述輸入偵測電路的控制信號的控制,選擇所述第ニ反饋信號或所述第三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優選地,所述第二多エ器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選擇所述第二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選擇所述第三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 優選地,所述第一開關與所述第二開關均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所述第一開關與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柵極,第一電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漏極,第二電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源扱。ー種斷電延遲電路,包括第一ニ極管及升壓轉換電路。第一ニ極管的陽極連接輸入電源。升壓轉換電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用于輸出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包括電容、初級繞組、第一次級繞組及第二次級繞組。電容用于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充電,及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放電。所述初級繞阻的正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并輸出所述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負輸入端經由并聯的第一開關支路及第ニ開關支路接地。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連接所述電容的一端,低壓端經由第三開關支路連接所述電容的另ー端,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匝數多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用于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將流經所述初級繞組與所述第一開關支路的電源升壓后經由所述第三開關支路對所述電容充電。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低壓端經由第四開關支路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匝數少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用于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使所述電容經由所述第二次級繞組及所述第四開關支路放電。其中所述初級繞組還用于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將所述電容的放電信號升壓后,經由所述第二開關支路輸出感應電源信號至所述負載電路。優選地,斷電延遲電路還包括反饋電路及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反饋電路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用于偵測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及產生第一反饋信號。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反饋信號產生脈沖寬度調制信號。其中,所述反饋電路還用于根據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支路或所述第四開關支路。優選地,所述第一開關支路包括第一開關,所述第一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控制極從所述反饋電路接收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所述第一電極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負輸入端,所述第二電極接地,所述第二開關支路包括第二ニ極管,所述第ニニ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初級繞阻的負輸入端,陽極接地,所述第三開關支路包括第三ニ極管,所述第三ニ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陰極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低壓端,所述第四開關支路包括第二開關,所述第二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一電極連接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低壓端,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二電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極從所述反饋電路接收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上述斷電延遲電路在輸入電源供電時,次級側升壓,而在輸入電源斷電時,初級側升壓,如此,大大減少電容所需的容值。此外,升壓轉換電路還提升了斷電延遲電路可提供的電壓,從而延長了斷電延遲時間,提升了電容儲能的利用率。
圖I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電源供應系統的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的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的電路圖;圖4所示為本發明另ー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的電路圖;圖5所示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輸入電源供電時斷電延遲電路的信號流向圖;及圖6所示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輸入電源斷電時斷電延遲電路的信號流向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電源供應系統10電源供應單元20負載電路40斷電延遲電路30升壓轉換電路300PWM 控制器310反饋電路320輸入偵測電路3200反饋單元3210第一至第四開關支路3001、3002、3003、3004第一至第三ニ極管D1、D2、D3第一至第二開關Q1、Q2初級繞組P第一至第二次級繞組 S1、S2電容Cl第一至第四電阻R1、R2、R3、R4第一至第二多エ器Ml、M2輸入電源Vin電源信號Vout如下具體實施方式
將結合上述附圖進ー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電源供應系統1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方式中,電源供應系統100置于服務器等網絡通信設備內,輸出電源信號Vout為網絡通信設備內的負載電路40供電。在本實施方式中,負載電路40為工作電路,例如,為中央處理器等。在本發明的另ー實施方式中,負載電路40還包括直流/直流轉換器,用于將電源供應系統300提供的電源信號Vout轉換后,再提供至其他的工作電路。電源供應系統10包括電源供應單元20及斷電延遲電路30。在本實施方式中,電源供應單元20用于將外部電源轉換為合適的輸入電源Vin,并輸入至斷電延遲電路30。斷電延遲電路30接收輸入電源Vin,輸出電源信號Vout至負載電路40,并在輸入電源Vin斷電時,于斷電延遲時間內持續輸出電源信號Vout至負載電路40,使負載電路40進行必要的處理,如產生斷電信號等。在本實施方式中,輸入電源Vin為直流電源,斷電延遲時間根據負載電路40的具體需要而設定,例如,可為5秒。圖2所示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3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30包括第一ニ極管Dl及升壓轉換電路300。第一ニ極管Dl的陽極連接輸入電源Vin,陰極連接升壓轉換電路300。升壓轉換電路300輸出電源信號Vout至負載電路40,包括電容Cl、初級繞組P、第一次級繞組SI、第二次級繞組S2及第一至第四開關支路3001至3004。電容Cl用于在輸入電源Vin供電時充電,及在輸入電源Vin斷電時放電。初級繞 組P的正輸入端連接第一ニ極管Dl的陰極并輸出電源信號Vout至負載電路40,負輸入端經由并聯的第一開關支路3001與第二開關支路3002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當輸入電源Vin供電時,輸入電源Vin經過第一ニ極管Dl后作為電源信號Vout輸出至負載電路40,并經由初級繞組P及第ー開關支路3001流向地。當輸入電源Vin斷電時,第一開關支路3001斷開,第二開關支路3002閉合。在本實施方式中,初級繞組P、第一次級繞組SI與第二次級繞組S2纏繞于同一磁芯上。第一次級繞組SI的高壓端連接電容Cl的一端,低壓端經由第三開關支路3003連接電容Cl的另一端。第一次級繞組SI的匝數多于初級繞組P的匝數,用于在輸入電源Vin供電時,將流經初級繞組P及第ー開關支路3001的電源升壓后,經由第三開關支路3003對電容Cl充電。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次級繞組SI的匝數為初級繞組P的匝數的兩倍。第二次級繞組S2的高壓端連接第一次級繞組SI的高壓端,低壓端經由第四開關支路3004連接電容Cl的另一端。第二次級繞組S2的匝數少于初級繞組P的匝數,用于在輸入電源Vin斷電時,使電容Cl經由第二次級繞組S2及第四開關支路3004放電。此時,初級繞組P還用于將電容Cl的放電信號升壓后,經由第二開關支路3002輸出感應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40。在本實施方式中,當輸入電源Vin供電時,輸入電源Vin經由第一ニ極管D1、初級繞組P及第ー開關支路3001流向地,且初級繞組P的正輸入端輸出電源信號Vout至負載電路40。此時,第一次級繞組SI感應到電流流經初級繞組P,對流經初級繞組P的電源信號升壓后,經由第三開關支路3003對電容Cl充電,而第二次級繞組S2與第四開關支路3004的支路斷開。當輸入電源Vin斷電時,電容Cl經由第二次級繞組S2及第四開關支路3004放電,而第一次級繞組SI與第三開關支路3003的支路斷開。此時,第一開關支路3001亦斷開,初級繞組P感應到電流流經第二次級繞組S2,對流經第二次級繞組S2的放電信號升壓后產生電源信號,所述電源信號依次經由第二開關支路3002、初級繞組P的負輸入端及正輸入端輸出至負載電路40。此時,第一ニ極管Dl用于防止初級繞組P感應產生的電源信號回流至輸入電源Vin。升壓轉換電路300在輸入電源Vin供電時,次級側升壓,而在輸入電源Vin斷電時,初級側升壓,如此,大大減少電容Cl所需的容值。此外,升壓轉換電路300還提升了斷電延遲電路30可提供的電壓,從而延長了斷電延遲時間,提升了電容Cl儲能的利用率。在本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30還包括脈沖寬度調制(pulse widthmodulation, PWM)控制器310及反饋電路320。反饋電路320連接初級繞組P的正輸入端及第一次級繞組SI的高壓端,用于偵測輸入電源Vin是否斷電,及產生并發送第一反饋信號至PWM控制器310。PWM控制器310用于根據第一反饋信號產生PWM信號并發送至反饋電路320。反饋電路320還用于根據輸入電源Vin是否斷電,發送PWM信號至第一開關支路3001或第四開關支路3004來控制第一開關支路3001或第四開關支路3004工作。本實施方式中的斷電延遲電路30根據反饋信號產生對應的PWM信號,控制第一開關支路3001或 第四開關支路3004的導通周期,從而調整電源信號Vout的電壓。因而,斷電延遲電路30提供的電源信號Vout的電壓范圍增加。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開關支路3001包括第一開關Ql,第一開關Ql包括控制扱、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第一開關Ql的控制極從反饋電路320接收PWM信號,第一電極連接初級繞組P的負輸入端,第二電極接地。第二開關支路3002包括第二ニ極管D2,第二ニ極管D2的陽極接地,陰極連接初級繞組P的負輸入端。第三開關支路3003包括第三ニ極管D3,第三ニ極管D3的陽極連接電容Cl的另一端,陰極連接第一次級繞組SI的低壓端。第四開關支路3004包括第二開關Q2,第二開關Q2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第二開關Q2的控制極從反饋電路320接收PWM信號,第一電極連接第二次級繞組S2的低壓端,第ニ電極連接電容Cl的另一端。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開關Ql與第二開關Q2均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第一開關Ql與第二開關Q2的控制極均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柵極,第一開關Ql與第二開關Q2的第一電極均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漏極,第一開關Ql與第二開關Q2的第二電極均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源極。在本實施方式中,當輸入電源Vin供電時,反饋電路320發送PWM信號至第一開關支路3001,即至第一開關Ql的控制扱。當輸入電源Vin斷電時,反饋電路320發送PWM信號至第四開關支路3004,即至第二開關Q2的控制扱。圖3所示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30的電路圖。在本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30的反饋電路320包括輸入偵測電路3200、反饋單元3210及第一多エ器M1,其馀部分同圖2中相同,因而,此處不再贅述。反饋單元3210連接初級繞組P的正輸入端及第一次級繞組SI的高壓端,用于產生第一反饋信號并輸出至PWM控制器310。輸入偵測電路3200用于偵測輸入電源Vin是否斷電并產生控制信號。在本實施方式中,輸入偵測電路3200包括比較器,比較輸入電源Vin與參考電壓,從而輸出控制信號。在本實施方式中,輸入偵測電路3200偵測到輸入電源Vin斷電時,產生高電平的控制信號,偵測到輸入電源Vin供電時,產生低電平的控制信號。在本發明的另ー實施方式中,輸入偵測電路3200偵測到輸入電源Vin斷電時,亦可產生低電平的控制信號,偵測到輸入電源Vin供電時,產生高電平的控制信號。第一多エ器Ml用于從PWM控制器310接收PWM信號,及根據輸入偵測電路3200的控制信號的控制,輸出PWM信號至第一開關Ql的控制極或第二開關Q2的控制扱。在本實施方式中,當輸入電源Vin斷電時,輸入偵測電路3200輸出控制信號控制第一多エ器Ml切換到與第二開關Q2相連的支路。而在輸入電源Vin供電時,輸入偵測電路3200輸出控制信號控制第一多エ器Ml切換到與第一開關Ql相連的支路。從而,在輸入電源Vin斷電或供電時,PWM信號只輸入至第二開關Q2或第一開關Q1。圖4所示為本發明另ー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30的電路圖。在本實施方式中,斷電延遲電路30與圖3中的斷電延遲電路30的區別在于反饋單元3210還包括第一至第四電阻Rl至R4及第ニ多エ器M2。第一電阻Rl與第二電阻R 2依次串聯于初級繞組P的正輸入端與地之間,且第一電阻Rl與第二電阻R2的連接點產生第二反饋信號。第三電阻R3與第四電阻R4依次串聯于第一次級繞組SI的高壓端與地之間,且第三電阻R3與第三電阻R4的連接點產生第三反饋信號。第二多エ器M2用于根據輸入端偵測電路3200的控制信號的控制,選擇第二反饋信號或第三反饋信號作為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PWM控制器310。在本實施方式中,當輸入電源Vin供電時,輸入偵測電路3200控制第二多エ器M2切換到與第一電阻Rl與第二電阻R2的連接點相連的支路,選擇第二反饋信號作為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PWM控制器310。PWM控制器310根據第一反饋信號產生對應的PWM信號,控制第一開關Ql的導通時間,從而調整初級繞組P的正輸入端輸出的電源信號Vout的電壓。當輸入電源Vin斷電時,輸入偵測電路3200控制第二多エ器M2切換到與第三電阻R3與第四電阻R4的連接點相連的支路,選擇第三反饋信號作為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PWM控制器310。PWM控制器310根據第一反饋信號產生對應的PWM信號,控制第二開關Q2的導通時間,調整流經第二次級繞組S2的放電信號的電壓,從而調整初級繞組P的正輸入端輸出的電源信號Vout的電壓。圖5所不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輸入電源Vin供電時斷電延遲電路30的信號流向圖。當輸入電源Vin供電時,第一電阻Rl及第ニ電阻R2從第一ニ極管Dl的陰極取得第ニ反饋信號,經第二多エ器M2作為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PWM控制器310。PWM控制器310根據第一反饋信號產生對應的PWM信號,經由第一多エ器Ml發送至第一開關Ql的控制扱,使第一開關Ql工作。因而,輸入電源Vin經由第一ニ極管Dl輸出至負載電路40,并經由初級繞組P及第ー開關Ql流向地。而此時,第一次級繞組SI自初級繞組P感應而產生電流,對電容Cl充電。圖6所示為本發明ー實施方式中輸入電源Vin斷電時斷電延遲電路30的信號流向圖。當輸入電源Vin斷電時,第三電阻R3及第四電阻R4從第一次級繞組SI的高壓端取得第三反饋信號,經第二多エ器M2作為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PWM控制器310。PWM控制器310根據第一反饋信號產生對應的PWM信號,經由第一多エ器Ml發送至第二開關Q2的控制極,使第二開關Q2工作。因而,電容Cl經由第二次級繞組S2及第ニ開關Q2放電。初級繞組P感應到第二次級繞組S2的電流而產生電流,由第二ニ極管D2的陽極經第二ニ極管D2的陰極及初級繞組P流向負載電路40。在本實施方式中,輸入電源Vin供電與斷電時,流經初級繞組P的電流方向相反。升壓轉換電路300在輸入電源Vin供電時,次級側升壓,而在輸入電源Vin斷電時,初級側升壓,如此,大大減少電容Cl所需的容值。此外,升壓轉換電路300還提升了斷電延遲電路30可提供的電壓,從而延長了斷電延遲時間,提升了電容Cl儲能的利用率。
權利要求
1.ー種斷電延遲電路,連接于電源供應單元與負載電路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斷電延遲電路包括 第一ニ極管,陽極連接所述電源供應單元; 升壓轉換電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用于輸出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包括 初級繞組,所述初級繞阻的正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并輸出所述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 第二ニ極管,所述第二ニ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初級繞阻的負輸入端,陽極接地; 第一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第一電極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負輸入端,所述第二電極接地; 第一次級繞組,與所述初級繞組纏繞于同一磁芯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匝數多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 第二次級繞組,與所述初級繞組纏繞于同一磁芯上,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匝數少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 電容,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 第三ニ極管,所述第三ニ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陰極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低壓端;及 第二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一電極連接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低壓端,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二電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 反饋電路,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用于偵測所述電源供應單元所提供的輸入電源是否斷電及產生第一反饋信號;及 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反饋信號產生脈沖寬度調制信號; 其中,所述反饋電路還用于根據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或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斷電延遲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饋電路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斷電延遲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饋電路包括 反饋單元,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用于產生所述第一反饋信號并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 輸入偵測電路,用于偵測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并產生控制信號;及第一多エ器,用于接收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及根據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輸出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的控制極或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扱。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斷電延遲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饋単元包括 第一電阻; 第二電阻,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電阻依次串聯于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與地之間,且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電阻的連接點產生第二反饋信號; 第二電阻; 第四電阻,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第四電阻依次串聯于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與地之間,且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第四電阻的連接點產生第三反饋信號;及第二多エ器,用于根據所述輸入偵測電路的控制信號的控制,選擇所述第二反饋信號或所述第三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斷電延遲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エ器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選擇所述第二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選擇所述第三反饋信號作為所述第一反饋信號輸出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斷電延遲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與所述第二開關均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所述第一開關與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柵極,第一電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漏極,第二電極均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源扱。
7.—種電源供應系統,用于輸出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包括 電源供應單元,用于將外部電源轉換為合適的輸入電源;及 如權利要求I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斷電延遲電路,連接所述電源供應單元,用于輸出所述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
8.ー種斷電延遲電路,包括 第一ニ極管,陽極連接輸入電源; 升壓轉換電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用于輸出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包括 電容,用于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充電,及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放電; 初級繞組,所述初級繞阻的正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的陰極并輸出所述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負輸入端經由并聯的第一開關支路及第ニ開關支路接地; 第一次級繞組,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連接所述電容的一端,低壓端經由第三開關支路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匝數多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用于在所述輸入電源供電時,將流經所述初級繞組與所述第一開關支路的電源升壓后經由所述第三開關支路對所述電容充電;及 第二次級繞組,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低壓端經由第四開關支路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匝數少于所述初級繞組的匝數,用于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使所述電容經由所述第二次級繞組及所述第四開關支路放電; 其中所述初級繞組還用于在所述輸入電源斷電時將所述電容的放電信號升壓后,經由所述第二開關支路輸出感應電源信號至所述負載電路。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斷電延遲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反饋電路,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正輸入端及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高壓端,用于偵測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及產生第一反饋信號;及 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反饋信號產生脈沖寬度調制信號; 其中,所述反饋電路還用于根據所述輸入電源是否斷電,發送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至所述第一開關支路或所述第四開關支路。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斷電延遲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支路包括第一開關,所述第一開關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控制極從所述反饋電路接收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所述第一電極連接所述初級繞組的負輸入端,所述第二電極接地,所述第二開關支路包括第二ニ極管,所述第二ニ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初級繞阻的負輸入端,陽極接地,所述第三開關支路包括第三ニ極管,所述第三ニ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ー端,陰極連接所述第一次級繞組的低壓端,所述第四開關支路包括第二開關,所述第二開關 包括控制極、第一電極及第ニ電極,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一電極連接所述第二次級繞組的低壓端,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二電極連接所述電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開關的控制極從所述反饋電路接收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
全文摘要
一種斷電延遲電路,包括電容、初級繞組、第一及第二次級繞組。初級繞阻的正輸入端經由第一二極管接收輸入電源并輸出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負輸入端經由并聯的第一及第二開關支路接地。第一與第二次級繞組的高壓端連接電容的一端,低壓端分別經由第三及第四開關支路連接電容的另一端。第一次級繞組在輸入電源供電時,將流經初級繞組與第一開關支路的電源升壓后經由第三開關支路對電容充電。第二次級繞組在輸入電源斷電時,使電容經由所述第二次級繞組及第四開關支路放電。初級繞組將放電信號升壓后,經由第二開關支路輸出感應電源信號至負載電路。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電源供應系統。上述斷電延遲電路用較小電容實現較長的斷電延遲時間。
文檔編號H03K17/22GK102843120SQ20111017097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3日
發明者邱益國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