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信號傳輸系統中使輸出阻抗匹配的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傳輸線路中在連接的機器之間傳輸信號之際,使驅動傳輸線路的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的阻抗匹配的技術,特別涉及為了降低信號傳輸時的反射造成的波形失真而調整輸出阻抗及傳輸波形失真檢出信號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用電纜連接的家電之間、或在用印刷布線連接的基板上的半導體集成電路之間傳輸信號時,需要使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的阻抗匹配。因為不匹配時,在傳輸信號的反射的作用下,會產生波形失真,不能正確傳輸信號。進而,還由于直到信號的反射平息為止需要花費的時間超過必要的時間,所以難以實現高速的信號傳輸。
使信號傳輸一側的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的阻抗匹配的各種方法,早已廣為人知。在日本國特開2003-8419號公報、特開平10-261948號公報及特開平11-17518號公報中記述著在半導體集成電路之間傳輸信號之際,使阻抗匹配的技術。作為例子,在此講述日本國特開2003-8419號公報的內容。那就是獨立于實際用于傳輸信號的傳輸線路,而另外環狀配置特性與其同等的參照用傳輸線路,作為輸出信號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終端。通過參照用傳輸線路,使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的阻抗匹配,從而也能在實際的傳輸線路中,使阻抗匹配。
可是迄今為止的阻抗匹配技術,存在各種問題。
第1個問題是實際的信號傳輸使用的傳輸線路的特性,和參照用傳輸線路的特性存在誤差。傳輸線路是印刷布線板時,實際的信號傳輸使用的傳輸線路和參照用傳輸線路當然配置在印刷布線板上的不同位置。即使在同一個印刷布線板上,也由于位置不同,決定阻抗的特性(介電常數等)存在離差,所以即使使用參照用傳輸線路使阻抗匹配,也不能說實際的傳輸線路的阻抗成為最佳的匹配。就是說,即使使用參照用傳輸線路,也難以決定實際的傳輸線路的最佳的匹配。
第2個問題是由于必須在實際的信號傳輸使用的傳輸線路之外,另行配置參照用傳輸線路,所以面積及體積都要增大。特別是當信號的傳輸線路有多條,而且要使阻抗高精度地匹配時,對于多條傳輸線路配置數量與其相同或接近的參照用布線圖案后,布線面積的增大非常顯著。這與近幾年來的小芯片化的潮流相悖,所以不能實用。
第3個問題是上述的阻抗匹配技術,不能在用可裝拆的電纜連接的家電之間的阻抗匹配中應用。例如,通過USB電纜,將個人用計算機(PC)和USB機器連接在一起時,設計參照用傳輸線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是非實用的。另外,成為連接的對象的家電涉及多個方面時,由于不能預先使阻抗匹配,所以每次連接時,就需要動態地使阻抗匹配。特別是在家電之間高速傳輸信號之際,如果不能使驅動電路的阻抗和電纜的阻抗匹配,就會出現不能通過使用的電纜高速傳輸的問題,影響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通過傳輸線路傳輸信號之際,動態地使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的阻抗匹配,實現高速的信號傳輸,提高傳輸效率。另外,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將信號傳輸時消耗的功率,抑制到適合傳輸線路的所需的最低限度。
本發明的發送裝置,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接收裝置連接,和所述接收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發送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利用所定量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并且根據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驅動電流控制部。所述通信部,將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的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作為所述控制信號,從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所述接收裝置接收。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信號值,進入所述規定的范圍時,所述通信部,將指令停止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作為所述控制信號接收;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根據所述控制信號,保持所述驅動電流的現在的電流量。
所述信號值比所述規定的范圍的下限值小時,所述通信部,將指令增加所述驅動電流的指令信號,作為所述控制信號接收;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增加所述驅動電流。
所述信號值比所述規定的范圍的上限值大時,所述通信部,將指令減少所述驅動電流的指令信號,作為所述控制信號接收;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根據所述控制信號,減少所述驅動電流。
所述通信部,還可以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接收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可以分時發送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和接收所述控制信號。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所述傳輸線路,可以從所述通信部拆下來。
本發明的接收裝置,是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發送裝置連接,和所述發送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接收裝置。所述發送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所述接收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取得信號的通信部;根據所述信號,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的檢出部;根據所述檢出信號,生成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的指令信號的信號生成部。所述通信部,對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由此達到上述目的。
所述檢出部,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進入所述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后,所述信號生成部,可以生成指令停止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的變化的指令信號。
所述檢出部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比所述規定的范圍的下限值小的檢出信號后,所述信號生成部,可以生成指令增加所述驅動電流的指令信號。
所述檢出部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比所述規定的范圍的下限值大的檢出信號后,所述信號生成部,可以生成指令減少所述驅動電流的指令信號。
所述通信部,還可以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所述發送裝置,可以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分時接收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和發送所述指令信號。
利用所述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所述傳輸線路,可以從所述通信部拆下來。
本發明的發送側的接口,被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接收裝置的接收側接口連接、和所述接收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中利用。發送側的接口,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利用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并且根據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驅動電流控制部。所述通信部,將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的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作為所述控制信號,從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所述接收裝置接收。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通信部,還可以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接收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分時發送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和接收所述控制信號。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本發明的接收側的接口,被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發送裝置的發送側的接口連接、和所述發送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接收裝置中利用。所述接收側的接口,所述發送側的接口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所述接收側的接口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接收信號的通信部;根據所述通信部中接收的所述信號,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的檢出部;根據所述檢出信號,生成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的指令信號的信號生成部。所述通信部,對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通信部,還可以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所述發送裝置,可以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分時接收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和發送所述指令信號。
利用所述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接收側的接口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具有所述發送側的接口及所述接收側的接口,可以構筑利用所述傳輸線路連接所述發送側的接口及所述接收側的接口的接口系統。
本發明的發送側的芯片,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接收側的芯片連接,和所述接收側的芯片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發送側的芯片,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利用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并且根據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驅動電流控制部。所述通信部,將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的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作為所述控制信號,從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所述接收裝置接收。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通信部,還可以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接收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分時發送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和接收所述控制信號。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本發明的接收側的芯片,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發送側的芯片連接,和所述發送側的芯片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所述發送側的芯片,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所述接收側的芯片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接收信號的通信部;根據所述通信部中接收的所述信號,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的檢出部;根據所述檢出信號,生成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的指令信號的信號生成部。所述通信部,對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通信部,還可以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所述發送裝置,可以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分時接收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和發送所述指令信號。
利用所述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接收側的芯片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可以構成具有所述的發送側的芯片及所述的接收側的芯片,利用所述傳輸線路,連接所述發送側的芯片及所述接收側的芯片的搭載有芯片的基板,本發明的輸出阻抗設定方法,設定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接收裝置連接,和所述接收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所述發送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及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驅動電流控制部,所述接收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動作,利用所定量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步驟;將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的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作為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的控制信號接收的步驟;根據所述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步驟。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的第2端子;所述接收的步驟,可以在所述第2端子中接收所述指令信號。
所述驅動的步驟,使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動作,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還可以包含分時發送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和接收所述控信號的步驟。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阻抗值。
所述驅動的步驟,使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動作,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本發明的輸出阻抗的設定輔助方法,在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發送裝置連接,和所述發送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中利用。所述發送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所述接收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及檢出所定位置的信號值的檢出部。所述方法,包括通過所述通信部做媒介,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接收信號的步驟;根據所述信號,使用所述檢出部,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的步驟;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的步驟;根據所述檢出信號,判定是否使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步驟;生成表示判定結果的指令信號的步驟;通過所述通信部做媒介,對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步驟。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的第2端子;所述接收的步驟,可以在所述第2端子中接收所述指令信號。
所述發送裝置,可以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還可以包括分時接收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和發送所述指令信號的步驟。
利用所述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本發明的計算機程序,是在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接收裝置連接、和所述接收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中實施。所述發送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及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驅動電流控制部;所述接收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所述計算機程序,包括使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動作,利用所定量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步驟;將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的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作為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的控制信號接收的步驟;根據所述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步驟。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的第2端子;在所述第2端子中,可以接收所述指令信號。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使所述發送裝置分時發送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和接收所述控制信號。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本發明的計算機程序,是在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發送裝置連接、和所述發送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中實施。所述發送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所述接收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及檢出所定位置的信號值的檢出部。所述計算機程序,包括通過所述通信部做媒介,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接收信號的步驟;根據所述信號,使用所述檢出部,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的步驟;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的步驟;根據所述檢出信號,判定是否使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步驟;生成表示判定結果的指令信號的步驟;通過所述通信部做媒介,對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步驟。由此實現上述目的。
所述通信部,還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可以從所述第2端子輸出所述指令信號。
所述發送裝置,可以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可以使所述發送裝置分時接收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和發送所述指令信號。
利用所述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可以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可以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圖1(a)及(b)示出信號傳輸系統1的變化,(a)是表示包含PC100和硬盤驅動器110的信號傳輸系統1的結構的圖形,(b)是表示在印刷布線板上配置多個半導體集成電路100及110的信號傳輸系統1的結構的圖形。
圖2是表示采用第1實施方式的信號傳輸系統1的功能性結構的方框圖。
圖3是表示發送裝置100的驅動電流控制電路103的電路圖。
圖4是表示驅動電流控制信號接收部104的結構的方框圖。
圖5是表示接收裝置110的電壓檢出部112及驅動電流控制信號生成部113的結構的方框圖。
圖6是表示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結構的電路圖。
圖7(a)~(d)是表示與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121的阻抗的關系對應的接收裝置110側的過渡電壓波形的圖形。
圖8是表示信號傳輸系統1中的阻抗的匹配處理的步驟的流程圖。
圖9是表示采用第2實施方式的信號傳輸系統2的功能性結構的方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講述采用本發明的阻抗匹配處理的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圖1(a)及(b)示出能夠應用采用本實施方式的阻抗匹配處理的信號傳輸系統1的變化。
圖1(a)示出包含PC100和硬盤驅動器110的信號傳輸系統1的結構。在這里,PC100和硬盤驅動器110分別具備USB2.0標準的接口。
USB電纜120插入PC100和硬盤驅動器110的插座后,就按照USB2.0標準的規定的步驟,確立連接。通過做USB電纜120媒介,連接PC100和硬盤驅動器110后,就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
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后,PC100和硬盤驅動器110,根據采用本實施方式的處理,使在信號發送側的裝置(PC100)的接口處設置的驅動電流控制電路(未圖示)的輸出阻抗,和USB電纜120的阻抗匹配。因為信號也從硬盤驅動器110向PC100傳輸,所以同樣還使在信號發送側的裝置(硬盤驅動器110)的接口處設置的驅動電流控制電路的輸出阻抗,和USB電纜120的阻抗匹配。然后,根據USB2.0標準規定的方式,例如以480Mbps的傳輸速度在PC100和硬盤驅動器110之間收發信號。
在圖1(a)中,講述以使用PC100和硬盤驅動器110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為例的情況。可是,可以取代PC和硬盤驅動器,使用數碼相機、DVD驅動器等其它各種裝置也能夠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另外,在圖1(a)中,以將USB電纜120作為傳輸線路、通過按照USB2.0標準進行連接、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的情況為例,進行講述。可是,取代USB2.0標準,也能按照IEEE1394標準、SCSI標準、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標準等其它通信標準、議定書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
圖1(b)示出在印刷布線板上配置多個半導體集成電路100及110的信號傳輸系統1的結構。在圖中,半導體集成電路100及110是半導體芯片。通過傳輸線路——印刷布線120做媒介,半導體集成電路100和半導體集成電路110被連接后,就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半導體集成電路100及110進行后文講述的處理,使半導體集成電路100或110的驅動電流控制電路(未圖示)的阻抗和印刷布線120的阻抗匹配。和圖1(a)的情況一樣,給半導體集成電路100及110的雙方設置了驅動電流控制電路時,使該雙方的輸出阻抗和印刷布線120的阻抗匹配。其結果,通過印刷布線120做媒介,可以在半導體集成電路100和半導體集成電路110之間高速傳輸信號,提高傳輸效率。
在圖1(b)中,以由印刷布線板上的半導體集成電路100及110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為例進行講述。但在一個芯片上集成的特定的電路之間,也能夠構成信號傳輸系統1。
在圖1(a)及(b)的任何一個信號傳輸系統1中,可以使阻抗匹配后,在所定的時間間隔(例如數秒~數十秒的間隔)反復進行阻抗匹配處理,動態地使阻抗再匹配。這樣,可以消去起因于供給的電源電壓變化、溫度高化等而產生的阻抗的不匹配。
另外,在圖1(a)及(b)所示的信號傳輸系統1中,在PC-硬盤驅動器之間以及半導體集成電路之間,進行采用本實施方式的阻抗匹配處理。可是,進一步特定后,就是PC、硬盤驅動器以及半導體集成電路所具備的各接口部進行匹配處理。這種接口部,能夠實施采用本實施方式的處理,能夠形成信號傳輸系統——接口系統1。
下面,講述為了實施采用本實施方式的匹配阻抗的處理的結構及處理。
首先,參照圖2講述信號傳輸系統1的結構。如上所述,作為信號傳輸系統1,可以認為涉及多種樣態,因此,下面講述信號傳輸系統1具有發送信號的發送裝置100和接收信號的接收裝置110的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發送裝置100不能接收信號。發送裝置100可以包含接收裝置110的功能,接收裝置110也可以包含發送裝置100的功能。另外,信號傳輸系統1還可以包含3個以上的裝置。這時,可以認為圖2表示進行信號收發的特定的2個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
圖2示出采用本實施方式的信號傳輸系統1的功能塊的結構。信號傳輸系統1,具有發送裝置100和接收裝置110。發送裝置100和接收裝置110,被傳輸不同的信號的兩條傳輸線路121、122連接。這些傳輸線路中,關于傳輸線路121,規定的阻抗Z的值,在由發送裝置100向接收裝置110高速傳輸信號之際,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傳輸線路122,被作為旨在傳輸由接收裝置110向發送裝置100傳輸的控制信號的控制信號線利用。通過傳輸線路122做媒介的信號的傳輸,與通過傳輸線路121做媒介進行的信號的傳輸相比,是低速的。因此,因傳輸的信號的反射而產生的波形失真以及直到信號的反射平息為止所需的時間,沒有高速傳輸時的問題那么大。就是說,傳輸線路121存在的阻抗,問題不大。此外,傳輸線路121及122還可以作為集多條傳輸線路于一身的一根電纜來實現。
下面,先講述發送裝置100的各構成要素,再講述接收裝置110的各構成要素。
發送裝置100具有內部電路101、輸出緩沖器102、驅動電流控制電路103、驅動電流控制信號接收部104、信號輸出端子105和信號輸入端子106。
內部電路101,是實現發送裝置100固有功能的電路,輸出向接收裝置110發送的信號等。例如,發送裝置100是圖1(a)的PC時,內部電路101是被廣泛安裝在CPU、存儲器、主板的其它半導體芯片等。進而,發送裝置100是以接口功能為主要功能的裝置(接口卡等)時,內部電路101是確保與安裝側的機器的連接的電路。另外,發送裝置100是圖1(b)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時,內部電路101是進行所定的運算的運算電路等。
內部電路101將所定的測試模式信號發送給輸出緩沖器102。輸出緩沖器102暫時積蓄內部電路101輸出的信號,輸出低電平和高電平反復變化的信號。
驅動電流控制電路(以下記作“控制電路”)103,利用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傳輸線路121,向傳輸線路121輸出與輸出緩沖器102輸出的信號對應的信號。另外,控制電路103接收控制信號,根據該控制信號,使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控制電路103的具體結構,將在后文中參照圖3講述。
驅動電流控制信號接收部(以下記作“接收部”)104,接收在信號輸入端子106中接收的信號,經過所定的變換后,輸出控制信號。接收部104接收的信號,是來自外部的裝置(接收裝置110)的指示進行所定的動作的指令信號,輸出的信號是控制發送裝置100內的構成要素的動作的控制信號。接收部104的具體結構,將在后文中參照圖4講述。
信號輸出端子105及信號輸入端子106,是在發送裝置100與外部進行通信之際,分別直接收發信號的通信部。信號輸出端子105與傳輸線路121的一個端部連接。信號輸入端子106將來自控制電路103的信號,向傳輸線路121輸出。另外,信號輸入端子106與傳輸線路122的一個端部連接。信號輸入端子106通過做傳輸線路122媒介,接收信號。
下面,講述接收裝置110的結構,接收裝置110,具有內部電路111、電壓檢出部112、驅動電流控制信號生成部113、輸出緩沖器114、信號輸入端子115、信號輸出端子116和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
內部電路111,是實現接收裝置110固有功能的電路,處理從發送裝置100接收的信號。例如,接收裝置110是圖1(a)的硬盤驅動器時,內部電路111是硬盤驅動器的信號處理用LSI、緩沖器、存取臂及主軸電動機的驅動電路等。進而,接收裝置110是以接口功能為主要功能的裝置(接口卡等)時,內部電路111是確保與安裝側的機器的連接的電路。另外,接收裝置110是圖1(b)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時,內部電路111是進行所定的運算的運算電路等。
電壓檢出部112用根據輸入電壓的變化的一定的時刻,檢出信號輸入端子115的電壓值,生成表示該電壓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電壓檢出信號。規定的范圍,至少根據2個判定基準值規定。例如,電壓檢出信號包含表示是否大于第1判定基準值的信號和表示是否大于第2判定基準值的信號。這樣,能夠判定電壓值是否進入該范圍,是比該范圍大或小。電壓檢出部112的具體結構,將在后文中參照圖5講述。此外,在圖2中,講述電壓檢出部112直接檢出信號輸入端子115的電壓的情況。但也可以不直接檢出。另外,除了電壓值以外,還可以檢出傳輸線路121的其它電氣特性,例如電力值、電流值等。
驅動電流控制信號生成部(以下記作“控制信號生成部”)113,接收電壓檢出信號,根據該信號生成指令信號。指令信號是指令發送裝置100的控制電路103是否使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信號。控制信號生成部113的具體結構,將在后文中參照圖5講述。輸出緩沖器114暫時積蓄內部電路101輸出的信號,向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輸出。
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從輸出緩沖器114接收指令信號,用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傳輸線路122后,輸出指令信號。
信號輸入端子115及信號輸出端子116,是在接收裝置110與外部進行通信之際,分別直接收發信號的通信部。信號輸入端子115與傳輸線路121的另一個端部連接,通過傳輸線路121做媒介,接收信號。信號輸出端子116與傳輸線路122的另一個端部連接。信號輸出端子116將來自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信號,向傳輸線路121輸出。
下面,講述上述各構成要素的更具體的結構。
圖3示出發送裝置100的控制電路103的電路結構。控制電路103在信號線301中,接收輸出緩沖器102輸出的信號,按照該信號,從信號線302輸出具有規定的時刻的信號。
控制電路103包括控制信號輸入端子組303、輸出驅動能力調整用晶體管組304、Low電壓輸出用晶體管305、High電壓輸出用晶體管306和電源307。信號線301與晶體管305及306的柵電極連接。輸出驅動能力調整用晶體管組304與Low電壓輸出用晶體管305及High電壓輸出用晶體管306串聯。輸出驅動能力調整用晶體管組304按照外加給信號線301的信號是高電平還是低電平,將接地電壓或電源307的電壓給予晶體管組304的源極。晶體管組304的各柵電極與控制信號輸入端子組303連接,被外加來自接收部104的控制信號。控制信號是向各晶體管304個別輸入的并行的信號。其結果,可以有選擇地使晶體管組304的晶體管接通或斷開。被接通的晶體管的漏電極的電壓,與電源307的電壓或接地電壓相等。另外,通過信號線302做媒介,還輸出所定的電流。根據以上的動作原理,控制電路103可以根據控制信號,控制導通的晶體管的個數,使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變化。此外,控制電路103的驅動能力,設定成具有預測的實際驅動的各種傳輸線路的阻抗寬度以上的調整寬度。
接著,圖4示出接收部104的方框結構。信號線105,通過信號輸入端子106做媒介,傳輸接收的串行數據信號501。串行/并行變換電路(以下稱作“S/P變換電路”)502將串行數據變換成并行數據。保持電路503,保持該并行數據,輸出保持的并行數據。并行數據作為控制信號,向控制電路103的控制信號輸入端子組303輸出。
圖5示出接收裝置110的電壓檢出部112及控制信號生成部113的功能塊結構。首先,電壓檢出部112具有觸發器(以下稱作“F/F”)401、402,比較器403、404、405和延遲電路406。電壓檢出部112通過信號線411做媒介,接收傳輸線路121的信號輸入端子115中的信號。比較器403、404、405與信號線411并聯,同時接收信號輸入端子115中的信號。比較器403、404、405還分別通過信號線407、408、409做媒介,接收基準電壓VREF1、VREF2、VREF3。在這里,規定VREF1<VREF2<VREF3。比較器403比較輸入的信號的電壓的值和基準電壓VREF1,輸出較大者的信號。作為基準電壓VREF1,例如,可以根據假設的傳輸線路121的阻抗寬度及驅動電流控制電路的阻抗的可變范圍,求出最初始的輸入端的最低初始電壓,在該振幅的可以檢出的最大范圍中作為最大電壓決定。比較器404及405也一樣,比較輸入的信號的電壓和基準電壓VREF2及輸入的信號的電壓和基準電壓VREF3,輸出較大者的信號。
能夠與接收裝置110的連接對象——發送裝置100的驅動性能關聯地決定基準電壓VREF2、VREF3。具體地說,對于控制電路103(圖3)的電源307的電壓而言,可以將VREF2及VREF3設定成VREF2<V<VREF3。由于預先知道可以連接的發送裝置100的驅動電壓,所以能夠在制造接收裝置110等時設定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的值。此外,基準電壓VREF1~3的值,也可以從外部輸入。
比較器403及404的輸出,與觸發器401、402(以下稱作“F/F”)連接。F/F401、402,根據延遲電路406輸出的取樣信號動作。延遲電路406,接收具有基準電壓VREF1以上的電壓的信號后,將該信號保持所定時間后輸出。就是說,使輸入延遲輸出。該輸出是取樣信號。根據取樣信號,F/F401、402在通過信號線411做媒介接收的電壓小于基準電壓時,設置“0”;大時,設置“1”。被F/F401、402設置的各值,作為電壓檢出信號輸出。
F/F401、402的輸出,經由控制信號生成部113內部的計數電路451,輸入保持電路452,再由保持電路452輸入并行/串行變換電路(以下稱作“P/S變換電路”)453。更具體地說,控制信號生成部113的計數電路451接收電壓檢出部112輸出的電壓檢出信號,進行以下動作。即計數器電路451在F/F401、402的輸出為“0”、“0”時,生成使控制電路103內設置的晶體管組304中驅動的晶體管的數量增加1個的指令信號。反之,在F/F401、402的輸出為“1”、“1”時,生成使控制電路103內設置的晶體管組304中驅動的晶體管的數量減少1個的指令信號。另外,在F/F401、402的輸出為“0”、“1”時,輸出停止控制電路103的驅動能力控制動作的信號。輸出的指令信號,被保持電路452保持、輸出。P/S變換電路453,將保持電路452輸出的指令信號變換成串行數據后,向信號線454輸出。
接著,圖6示出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電路結構。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和控制電路103一樣,是為了驅動傳輸線路而設置的,所以其結構與控制電路103的結構類似。與控制電路103的不同之處是作為輸出級的晶體管,設置了一個晶體管704。晶體管704不是多個而是一個的理由,是由于不需要為了驅動傳輸線路122而調整必要的電流值的緣故。晶體管704的柵電極,與控制信號輸入端子703連接。可以在輸入該端子703的信號的作用下,切換輸出用晶體管704的接通狀態和斷開狀態。但是,在這里,經常維持接通狀態。此外,晶體管705及706的柵電極,與信號線701連接,被外加來自緩沖器114的輸出信號后,變更輸出電壓的結構,和控制電路103一樣。另外,輸出用晶體管704與Low電壓輸出用晶體管705及High電壓輸出用晶體管706串聯的結構,也和控制電路103一樣。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用所定驅動電流驅動傳輸線路122,通過信號輸出端子116做媒介,輸出指令信號。如上所述,指令信號在發送裝置100的接收部104中變換成并行數據后,作為控制信號利用。
在這里,參照圖7,講述驅動電流輸出電路103的驅動能力(輸出阻抗)對傳輸信號波形失真的影響,考慮到該影響后,講述控制電路103要求的動作。
圖7(a)~(d)是表示與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121的阻抗的關系對應的接收裝置110側的過渡電壓波形的圖形。講述圖7(a)~(d)的共同事項。首先,時刻ts是在信號輸入端子115中最初超過基準電壓VREF1的時刻。時刻tp是從時刻ts起經過所定時間后的時刻。“所定時間”,是圖5所示的電壓檢出部112內的延遲電路406延遲輸出的時間。
圖7(a)表示驅動電流輸出電路103的輸出阻抗值大于傳輸線路121的阻抗值時的信號輸入端子115的過渡電壓波形601。從時刻tp開始測量電壓。在時刻tp中的電壓(以下稱作輸入端的“初始電壓”),沒有達到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電壓檢出部112在時刻t2、t3、t4中,依次檢出電壓,在時刻t4中,檢出進入由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規定的范圍內。例如在傳輸頻率為1GHz時,時刻t1和t2之間是1納秒。此外,時刻tp是時刻t1和t2之間的時刻。
圖7(b)示出輸出阻抗值比圖7(a)小時的信號輸入端子115的過渡電壓波形602。減小輸出阻抗值、提高驅動能力后,輸入端的初始電壓遠遠超過基準電壓VREF1,但沒有達到基準電壓VREF2。達到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的時刻,是時刻t3。
圖7(c)示出輸出阻抗值比圖7(b)小時的信號輸入端子115的過渡電壓波形603。進一步減小輸出阻抗值、提高驅動能力后,在時刻t1中,輸入端的初始電壓達到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的中間電壓。而且在時刻t1以后,電壓也穩定。穩定的時刻,與圖7(a)及(b)的示例相比,明顯提早。
圖7(d)示出輸出阻抗值比圖7(c)小時的信號輸入端子115的過渡電壓波形604。輸入端的初始電壓在時刻t1中超過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可是,時刻t2時,電壓反而下降,低于電壓VREF2(以下,將這種波形狀態稱作“波形失真”)。然后,在時刻t3中,再次超過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時刻t4以后,聚攏成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的中間電壓。
因此,可以說接收裝置110的內部電路111,在圖7(c)的波形603時,能夠最早而且切實地接收發送裝置100的輸出緩沖器102輸出的信號。根據以上情況,可以說如果輸入端的初始電壓是VREF2和VREF3的中間電位,就能夠用信號輸入端子115獲得最佳的傳輸波形。
下面,參照圖2及圖8,講述信號傳輸系統1中進行的阻抗的匹配處理。該處理,例如根據發送裝置100及接收裝置110的通信控制器(未圖示)的控制進行。通信控制器在解析、實施EEPROM等的程序后,給各構成要素下達指令。下面,講述在發送裝置100及接收裝置110之間確立連接、開始高速傳輸信號之際實施的處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發送裝置100在開始傳輸信號之前(例如發送裝置100的電源電壓剛投入之后)的初始狀態中,將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設定成最大。這與將驅動能力設定成最小一樣。另外,接收裝置110的信號輸入端子115中的輸入阻抗為窮大。
圖8是表示信號傳輸系統1中的阻抗的匹配處理的步驟的流程圖。圖中左側的方塊,是發送裝置的動作;右側的方塊,是接收裝置的動作。此外,如以下所揭示的那樣,接受裝置在信號傳輸系統1中具有輔助設定發送裝置100的輸出阻抗的功能。
首先,發送裝置100的內部電路101,在步驟801中,生成測試圖案。根據該測試模式信號,輸出緩沖器102輸出反復切換低電平和高電平的信號。在步驟802中,控制電路103首先用最小的驅動電流驅動傳輸線路,按照測試模式信號輸出信號。
然后,在步驟803中,電壓檢出部112檢出與傳輸線路121連接的接收裝置110一側的信號輸入端子115的初始電壓。檢出在輸出由低電平轉變成高電平時,從達到基準電壓VREF1的時刻ts起使其延遲的時刻tp(圖6)中進行。
在步驟804中,電壓檢出部112判定檢出的電壓值是否進入最佳的接收電平的范圍。該判定是判定信號輸入端子115的初始電壓的波形及電壓值是不是圖7(c)所示的狀態。沒有進入圖7(c)所示的最佳范圍時,進入步驟805;進入范圍時,進入步驟807。
在步驟805中,電壓檢出部112內的2個F/F401及402輸出“0”及“0”。控制信號生成部113根據該輸出信號,生成指令信號。指令信號是指令增加驅動電流的信號,通過輸出緩沖器114及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做媒介,發送給發送裝置100。接收部104根據接收的指令信號,生成控制信號,在步驟806中,控制電路103根據控制信號,將驅動電流增加1個檔后,驅動傳輸線路121,再次根據測試模式信號輸出信號。接收裝置110進行檢出信號輸入端子115的初始電壓的處理,反復進行步驟803以后的處理。
另一方面,在步驟807中,控制信號生成部113生成指令信號,指令發送裝置100停止驅動電流的變更(增加)。這意味著固定現在驅動的輸出級的晶體管的數量。控制信號生成部113將特定該數量的數據在控制電路內配置的觸發器、RAM等的保持電路452中保持。此外,這時,電壓檢出部112內的2個F/F401及402輸出“0”及“1”,表示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是最佳值。
在步驟808中,控制電路103保持現在的驅動電流的電流量的設定值,使用根據該設定值的驅動電流驅動傳輸線路121。經過以上處理,適合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121的阻抗的關系的阻抗的匹配處理即告結束。
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控制電路103內的導通的晶體管的數量,使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變化,直到接收裝置110中檢出的初始電壓進入規定的范圍為止。在接收裝置110一側檢出的初始電壓進入規定的范圍時,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得到最佳設置,如圖7(c)的波形603所示,可以使用沒有失真的波形進行實際的信號傳輸。傳輸線路121及122,例如既可以是USB電纜等可拆卸的部件,也可是印刷布線基板上固定的印刷布線。
以上,講述了在信號傳輸系統1中進行的阻抗匹配處理。以上的講述,講述了在信號的上升中調整輸出驅動能力的情況,但在信號下降時也能調整。這時,只是判定值不同,步驟是一樣的。另外,對在處理開始時將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作為最大(傳輸線路121的驅動能力作為最小)的情況進行了講述。但也可以將輸出阻抗作為最小(將驅動能力作為最大)。將初始狀態的輸出阻抗作為最小后開始處理時,通過以后的控制,增加輸出阻抗。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P/S變換電路453及S/P變換電路502,在驅動電流控制信號的傳輸中,使用串行數據。可是,并不局限于串行數據。只要驅動接收部104能夠接收來自保持電路452的輸出,用哪種形式的傳輸數據都行。進而,在以上的講述中,阻抗的調整根據來自內部電路101的測試模式信號進行。可是,不是測試模式信號,利用實際的數據傳輸時的信號上升及信號下降等,也可以進行上述的處理。例如,可以在確定發送裝置100及接收裝置110的連接時,利用上述的測試模式信號,取得阻抗的匹配,開始傳輸數據后,則在所定的時間間隔中利用傳輸中的數據的上升及下降中的至少一個,動態地使阻抗再匹配。
(第2實施方式)圖9示出采用本實施方式的信號傳輸系統2的功能塊的結構。和采用第1實施方式的信號傳輸系統1一樣,的信號傳輸系統2也能用圖1(a)及(b)的樣態實現。下面講述信號傳輸系統2具有發送信號的發送裝置200和接收信號的接收裝置210的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發送裝置200不能接收信號。發送裝置200可以包含接收裝置210的功能,另外,接收裝置210也可以包含發送裝置200的功能。
信號傳輸系統2,具有發送裝置200和接收裝置210。和第1實施方式的信號傳輸系統1不同,發送裝置200和接收裝置210,被傳輸信號的1條傳輸線路123連接。關于傳輸線路123,由于規定的阻抗Z的值,在由發送裝置100向接收裝置110高速傳輸信號之際,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取得發送裝置200的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123的阻抗的匹配。
下面,先講述發送裝置200,再講述接收裝置210。此外,構成發送裝置200及接收裝置210的要素中,對與圖2的發送裝置100及接收裝置110的構成要素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并不再贅述。在特別講述時,則附加性地具有與該講述相關的功能。
發送裝置200具有內部電路101、輸出緩沖器102、控制電路103、接收部104、信號輸出入端子205。信號輸出入端子205,是發送裝置200與外部進行通信之際直接收發信號的通信部。信號輸出入端子205,與傳輸線路123的一個端部連接,將來自控制電路103的信號,向傳輸線路123輸出,通過做傳輸線路123媒介,接收來自接收裝置210的信號。
另外,接收裝置210,具有內部電路111、電壓檢出部112、控制信號生成部113、輸出緩沖器114、信號輸入端子215、信號輸出端子216和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信號輸出入端子215是在發送裝置200與外部進行通信之際直接收發信號的通信部。信號輸出入端子215與傳輸線路123的另一個端部連接,通過傳輸線路123做媒介,接收來自發送裝置200的信號,將來自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信號,向傳輸線路123輸出。
由于發送裝置200及接收裝置210被用1根傳輸線路123連接,所以需要避免由發送裝置200向接收裝置210的信號傳輸和由接收裝置210向發送裝置200的信號傳輸的競爭。為了避免競爭,需要調整裝置間的信號傳輸的時間和各裝置的構成要素的動作時間的兩個方面。
裝置間的信號傳輸的時間,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調整。例如,發送裝置200每隔1m秒發送與測試模式信號對應的信號,接收裝置210在沒有傳輸信號的期間,向發送裝置200發送指令信號。就是說,用所謂分時的方法進行信號的收發。另外,發送裝置200向傳輸線路123發出與測試模式信號對應的信號后,使控制電路103停止動作,直到接收到來自接收裝置210的控制信號為止。
各裝置的構成要素的動作時間,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調整。例如,在由發送裝置200向接收裝置210傳輸信號時,將接收裝置210的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內部的輸出用晶體管704斷開。這樣,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輸出成為高阻抗狀態,在電壓檢出部112及內部電路111中,能夠檢出與來自發送裝置200的控制電路103的信號關聯產生的電壓。另一方面,由接收裝置210向發送裝置200傳輸指令信號時,將控制電路103的內部的輸出驅動能力調整用晶體管304組(圖3)都斷開。這樣,控制電路103的輸出成為高阻抗狀態,可以在接收部104中接收接收裝置210輸出的信號。
下面,講述信號傳輸系統1中進行的阻抗的匹配處理。處理的流程,與圖8所示的第1實施方式中的信號傳輸系統1中的流程圖大致相同。
在本實施方式中,發送裝置200在開始傳輸信號之前(例如發送裝置200的電源剛投入之后)的初始狀態中,將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設定成最大值。這與將驅動能力設定成最小一樣。以下將從傳輸線路123看的信號輸出入端子205中的輸入阻抗基本視為窮大。
另外,在阻抗的匹配處理的開始之初,接收裝置210也移行到所定的初始狀態,以便能夠有助于發送裝置200調整輸出阻抗匹配的處理。具體地說,在接收裝置210內的驅動電流生成部117中,內部的輸出晶體管成為斷開狀態,保持高阻抗狀態。下面,將接收裝置210的信號輸出入端子215中的輸入阻抗作為無窮大進行講述。
輸出阻抗的調整序列如下。首先,發送裝置200的內部電路101生成測試模式信號。根據該測試模式信號,輸出緩沖器102輸出反復切換低電平和高電平的信號。控制電路103,首先利用最小的驅動電流驅動輸出線路,輸出根據測試模式信號的信號。
另一方面,接收裝置210的電壓檢出部112,檢出被傳輸線路123連接的一側的信號輸出入端子215的初始電壓。在輸出從低電平轉變成高電平時,在從到達了基準電壓VREF1的時刻ts起使其延遲的時刻tp(圖6)中進行檢出。
電壓檢出部112判定檢出的電壓值是否進入最佳的接收電平的范圍。電壓檢出部112檢出的初始電壓,如圖7(a)所示的波形601的時刻tp中的電壓值那樣,在低于基準電壓VPEF2及VPEF3時,電壓檢出部112內的2個F/F401及402輸出“0”及“0”。該輸出表示現在的驅動能力過低。從電壓檢出部112那兒接收“0”、“0”信號后,控制信號生成部113在內部的計數器電路451中生成將驅動能力增加1級的指令信號。控制信號生成部113在用保持電路452保持指令信號的同時,還根據該指令信號,通過輸出緩沖器114及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做媒介,指令發送裝置100增加驅動電流。
就是說,將控制電路103的輸出保持高阻抗狀態,通過輸出緩沖器114、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做媒介,輸出保持電路452保持的指令信號。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輸出,通過信號輸出入端子215、傳輸線路123、信號輸出入端子205做媒介,被接收部104接收。接收裝置210將輸出緩沖器114保持高阻抗狀態,控制電路103解除高阻抗狀態。
接收部104根據接收的指令信號,生成控制信號。控制電路103根據控制信號,將驅動電流增加一個檔次后,驅動傳輸線路121,再次根據測試模式信號輸出信號。接收裝置110進行檢出信號輸出入端子115中的初始電壓的處理,將處理反復進行到進入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規定的范圍內為止。此外,以后的處理,與第1實施方式的信號傳輸系統1相關講述的處理相同,故不再贅述。初始電壓進入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規定的范圍后,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121的阻抗取得匹配,因而結束處理。此外,阻抗調整完畢后,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輸出阻抗,就被保持高阻抗狀態,直到再次進行調整序列為止。
下面,講述通過傳輸線路123做媒介,由控制信號生成部113向接收部104發送信號的步驟。
由控制信號生成部113發出的指令信號,在接收部104中必須正確接受。如上所述,圖7(c)所示的波形603是最佳的傳輸波形,這時能夠正確地最高速地進行信號的傳輸,另一方面,波形601、602直到電壓確定在基準電壓VREF2及VREF3之間為止,花費的時間比波形603的長。就是說,比采用波形603傳輸信號的速度低。可是,能夠正確地傳輸信號。由圖7(a)~(c)的波形可知輸出阻抗小時,直到電壓的變化平息為止的時間也早,能夠高速傳輸信號。反之,輸出阻抗大時,雖然是低速,但能夠正確發送信號的可能性卻比較大。此外,圖7(d)的波形604,被認為直到電壓確定在基準電壓VREF2和VREF3之間為止,波形失真。因此,顯然不能正確傳輸信號。
現在,設采用圖7(c)所示的波形603可以傳輸信號的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為Z3[Ω]、圖7(b)及(a)所示的波形602、601可以傳輸信號的輸出阻抗分別為Z2[Ω]、Z1[Ω],那么Z3<Z2<Z1的關系成立。
除了進行阻抗調整序列之際外,發送裝置200的內部電路101,對接收裝置210的內部內路111傳輸一般的數據信號。數據信號最好能夠正確、高速地傳輸。另一方面,接收裝置210的控制信號生成部113對發送裝置200的電流控制信號接收部104傳輸指令信號(控制信號)。指令信號經由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傳輸。在這里,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輸出阻抗不是可變的,而是固定的。
由接收裝置210向發送裝置200傳輸的指令信號,最好能夠使用圖7(c)的波形603正確而高速地傳輸。但是,更重視的是正確性。因為如果能夠正確地傳輸指令信號,那么在阻抗調整后,就能夠使用圖7(c)所示的波形603傳輸指令信號。因此,在不能夠使用圖7(c)所示的波形603時,必須至少使用圖7(b)所示的波形602或圖7(a)所示的波形601傳輸指令信號。此外,包含波形604那樣的波形失真時,不能正確地傳輸指令信號。
設阻抗調整完畢后的控制電路103的輸出阻抗為A[Ω]、傳輸控制數據之際的驅動電流生成電路117的輸出阻抗為B[Ω],那么輸出阻抗B可以在使A<B的關系成立的值的范圍中決定。B比較小時,可以減少調整序列所需的時間。另外,B比較大時,即使傳輸線路123的阻抗存在離差等也能吸收該離差,留有余地。但是,控制數據的傳輸成為低速。在現有技術中,由發送裝置200向接收裝置210高速傳輸信號時,為了保證信號的品位,不得不使用阻抗是高精度的昂貴的布線基板及電纜。可是,采用本發明后,能夠保證由接收裝置210向發送裝置200正確地傳輸指令信號,即使使用廉價的布線基板及電纜,也能夠正確而高速地傳輸信號。
以上,講述了采用本發明的阻抗的匹配處理相關的第1及第2實施方式。在本發明中,為了便于講述,將使阻抗匹配的傳輸線路作為一根進行講述。但并不局限于一根。例如,傳輸線路是在半導體芯片之間連接的多個總線時,可以按照各總線進行處理。
信號傳輸系統,可以切換是否實施采用本發明的阻抗的匹配處理。例如,連接傳輸線路后,判定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兩者都能采用本發明的阻抗的匹配處理時,進行采用本發明的處理。判定不能進行采用本發明的處理時,就不進行阻抗的匹配處理,或者采用現有技術的手法進行阻抗的匹配處理。進而,傳輸系統,還可以進行預先規定的其它處理。
在以上的信號傳輸系統1及2的講述中,預先特定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可是,例如在圖1(a)的PC和硬盤驅動器那樣的既可以接收信號又可以發送信號的兩個裝置被連接時,需要規定哪個先和傳輸線路取得阻抗匹配。這時,例如,作為參數,可以比較半導體芯片保持的芯片編號的大小,從編號較小的那個先進行阻抗的匹配。
在信號傳輸系統1中,講述了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的各通信控制器(未圖示)在整個系統中實施實現圖8的流程圖的處理的計算機程序、控制上述處理的情況。在發送裝置中實施的計算機程序和在接收裝置中實施的計算機程序雖然不同,但可以將它們作為1個程序中的發送裝置用的處理子程序及接收裝置用的處理子程序規定。通信控制器可以認識自己是發送裝置還是接收裝置,按照狀況實施必要的處理子程序。這種計算機程序,可以記錄到軟盤等磁記錄媒體、快速存儲器等半導體記錄媒體以及光盤記錄媒體等各種記錄媒體中,還可以通過網絡等電氣通信線路做媒介傳輸。進而,還可以構成包含1個以上的記錄了那種計算機程序的半導體記錄媒體的芯片組合。
采用本發明后,可以在包含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連接起來的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的信號傳輸系統中,檢出來自發送裝置的信號的接收裝置,根據檢出的信號值,向發送裝置發送使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發送裝置根據該信號,使驅動電流變化,從而可以動態地使驅動傳輸線路的發送裝置側的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的輸出阻抗匹配。因為每條傳輸線路在每次連接時,都能夠使阻抗匹配,消除傳輸線路的特性變化造成的信號的反射及失真,所以信號傳輸系統1能夠良好而高速地傳輸信號。
采用本發明后,因為能夠調整傳輸線路的信號傳輸特性,所以即使存在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的特性(例如半導體集成電路的輸出緩沖器特性)的離差以及傳輸線路的特性(例如印刷基板布線及電纜的特性)的離差,也能設計成在容許的信號傳輸特性的范圍內吸收這些離差。因此,在半導體集成電路及印刷基板等的制造上,能夠留有余地,能夠提高成品率。
采用本發明后,按照連接的傳輸線路的阻抗,調整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從而能夠調整直到能夠傳輸信號為止的過渡性的輸出電流的消費。通過將過渡性的輸出電流抑制到最低限度,從而能夠降低電力消耗。
采用本發明后,例如,能夠使用可裝拆的電纜的家電及用印刷基板上的配線連接的半導體芯片之間傳輸信號之際的阻抗匹配。通過動態地使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的阻抗匹配,從而能夠實現高速的信號傳輸,提高傳輸效率。另外,采用本發明后,能夠使傳輸信號時消耗的電能適合傳輸線路,抑制到必要的最低限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發送裝置,是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而與接收裝置連接,和所述接收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具有通信部,其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和驅動電流控制部,其利用所定量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并且根據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所述通信部,從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所述接收裝置,接收作為所述控制信號的、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在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信號值進入所述規定的范圍時,所述通信部,取得作為所述控制信號的、指令停止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根據所述控制信號,保持所述驅動電流的現在的電流量的設定值。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信號值比所述規定的范圍的下限值小時,所述通信部,取得作為所述控制信號的、指令增加所述驅動電流的指令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根據所述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增加。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信號值比所述規定的范圍的上限值大時,所述通信部,取得作為所述控制信號的、指令減少所述驅動電流的指令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根據所述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減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還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和與不同于所述傳輸線路的控制信號線連接,取得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以分時方式進行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的發送、與所述控制信號的接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線路,從所述通信部可拆卸。
10.一種接收裝置,是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而與發送裝置連接,和所述發送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接收裝置,所述發送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所述接收裝置具有通信部,其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取得信號;檢出部,其根據所述信號,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并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在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以及信號生成部,其根據所述檢出信號,生成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所述通信部,向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檢出部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進入所述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后,所述信號生成部,生成指令停止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的變化的指令信號。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檢出部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比所述規定的范圍的下限值小的檢出信號后,所述信號生成部,生成指令增加所述驅動電流的指令信號。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檢出部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比所述規定的范圍的上限值大的檢出信號后,所述信號生成部,生成指令減少所述驅動電流的指令信號。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和與不同于所述傳輸線路的控制信號線連接,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15.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裝置,可以通過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以分時方式進行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的接收、和所述指令信號的發送。
16.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17.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18.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線路,從所述通信部可拆卸。
19.一種發送側接口,是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而與接收裝置的接收側接口連接,和所述接收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中利用的發送側接口,具有通信部,其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和驅動電流控制部,其利用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并且根據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所述通信部,從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所述接收裝置,接收作為所述控制信號的、指令是否使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在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發送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和與不同于所述傳輸線路的控制信號線連接,取得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發送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以分時方式進行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的發送、和所述控制信號的接收。
22.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發送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23.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發送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24.一種接收側接口,是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而與發送裝置的發送側接口連接,和所述發送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接收裝置中利用的接收側接口,所述發送側接口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具有通信部,其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取得信號;檢出部,其根據所述通信部取得的所述信號,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以及信號生成部,其根據所述檢出信號,生成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所述通信部,向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和與不同于所述傳輸線路的控制信號線連接,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26.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裝置,可以通過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以分時方式進行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的接收、和所述指令信號的發送。
27.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側接口,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28.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側接口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29.一種接口系統,具有權利要求19所述的發送側接口及權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側接口,利用所述傳輸線路,連接所述發送側接口與所述接收側接口。
30.一種發送側芯片,是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而與接收側芯片連接,和所述接收側芯片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側芯片,具有通信部,其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和驅動電流控制部,其利用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并且根據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所述通信部,從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所述接收裝置,接收作為所述控制信號的、指令是否使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在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發送側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和與不同于所述傳輸線路的控制信號線連接,取得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32.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發送側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以分時方式進行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的發送、和所述控制信號的接收。
33.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發送側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34.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發送側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35.一種接收側芯片,是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而與發送側芯片連接,和所述發送側芯片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接收側芯片,所述發送側芯片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具有通信部,其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取得信號;檢出部,其根據所述通信部取得的所述信號,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以及信號生成部,其根據所述檢出信號,生成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所述通信部,向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
36.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接收側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和與不同于所述傳輸線路的控制信號線連接,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
37.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接收側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裝置,可以通過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以分時方式進行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的接收、和所述指令信號的發送。
38.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接收側芯片,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39.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接收側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側芯片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40.一種搭載有芯片的基板,具有權利要求30所述的發送側芯片及權利要求35所述的接收側芯片,利用所述傳輸線路,連接所述發送側芯片與所述接收側芯片。
41.一種阻抗匹配方法,是設定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而與接收裝置連接,和所述接收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的方法,所述發送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及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驅動電流控制部,所述接收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動作,利用所定量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步驟;作為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控制信號,接收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的步驟;以及根據所述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步驟。
42.如權利要求41所述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和與不同于所述傳輸線路的控制信號線連接的第2端子;所述接收的步驟,在所述第2端子取得所述指令信號。
43.如權利要求41所述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的步驟,使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動作,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所述方法還包含以分時方式進行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的發送和所述控制信號的接收的步驟。
44.如權利要求41所述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45.如權利要求41所述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的步驟,使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動作,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46.一種輸出阻抗的設定輔助方法,是在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而與發送裝置連接,和所述發送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接收裝置中,輔助設定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的方法,所述發送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所述接收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及檢出所定位置的信號值的檢出部,所述方法,包括通過所述通信部,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取得信號的步驟;根據所述信號,使用所述檢出部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的步驟;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的步驟;根據所述檢出信號,判定是否使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步驟;生成表示判定結果的指令信號的步驟;以及通過所述通信部,向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步驟。
47.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輸出阻抗的設定輔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和與不同于所述傳輸線路的控制信號線連接的第2端子;所述接收的步驟,在所述第2端子取得所述指令信號。
48.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輸出阻抗的設定輔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裝置,可以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發送信號;所述方法還包括以分時方式進行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的接收和所述指令信號的發送的步驟。
49.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輸出阻抗的設定輔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50.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輸出阻抗的設定輔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而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51.一種計算機程序,是在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接收裝置連接、和所述接收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中實施的計算機程序,所述發送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及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驅動電流控制部,所述接收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所述計算機程序,包括使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動作,利用所定量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步驟;將根據在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的一側檢出的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而生成的指令信號,作為指令是否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信號的控制信號接收的步驟;根據所述控制信號,使所述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步驟。
52.如權利要求51所述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的第2端子;在所述第2端子中,接收所述指令信號。
53.如權利要求51所述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使所述發送裝置分時發送來自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的信號,和接收所述控制信號。
54.如權利要求51所述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輸出阻抗值,小于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所述接收裝置的輸出阻抗值。
55.如權利要求51所述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可以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快。
56.一種計算機程序,是在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與發送裝置連接、和所述發送裝置一起構成信號傳輸系統的發送裝置中實施的計算機程序,所述發送裝置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1端部連接,所述接收裝置具有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通信部及檢出所定位置的信號值的檢出部,所述計算機程序,包括通過所述通信部做媒介,從被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的所述傳輸線路取得信號的步驟;根據所述信號,使用所述檢出部,檢出所述傳輸線路的所述第2端部一側的信號值的步驟;生成表示所述信號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的檢出信號的步驟;根據所述檢出信號,判定是否使驅動所述傳輸線路的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步驟;生成表示判定結果的指令信號的步驟;通過所述通信部做媒介,對所述發送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步驟。
57.如權利要求56所述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還包括與所述傳輸線路的第2端部連接的第1端子;與所述傳輸線路不同的控制信號線連接,輸出所述指令信號的第2端子。使從所述第2端子輸出所述指令信號。
58.如權利要求56所述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裝置,可以利用所述所定的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發送信號;使所述發送裝置分時接收來自所述傳輸線路的信號,和發送所述指令信號。
59.如權利要求56所述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驅動電流驅動所述傳輸線路之際的所述發送裝置的輸出阻抗值,小于從所述端子部到所述信號生成部的輸出阻抗值。
60.如權利要求56所述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裝置輸出所述指令信號之際的傳輸信號的速度,比所述驅動電流控制部驅動所述傳輸線路后傳輸信號的速度慢。
全文摘要
信號傳輸系統,包含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連接的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發送裝置(200)的控制電路(103)向傳輸線路(123)輸出測試信號后,接收裝置(210)的電壓檢出部(112),判定端子(115)的電壓值是否進入規定的范圍。控制信號生成部(113)根據判定結果,生成是否使驅動電流的電流量變化的指令。發送裝置(200)的控制電路(103)根據指令增減驅動電流,驅動傳輸線路(123),再次輸出測試信號。該處理反復進行到接收裝置(210)的端子(115)的電壓進入規定的范圍為止。這樣,可以得到發送裝置(200)的控制電路(103)的最佳的輸出阻抗。通過傳輸線路做媒介,傳輸信號之際,動態地使驅動電路的輸出阻抗和傳輸線路的阻抗匹配,從而可以實現高速的信號傳輸。
文檔編號H03K19/00GK1809960SQ200480017610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24日
發明者矢口義孝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