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振動馬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線性振動馬達,包括外圍殼體,以及收容于外圍殼體內的振子,振子由彈性支撐件支撐并懸置于外圍殼體內;其特征在于,在外圍殼體正對振子振動方向的端面上設置有開孔,振子的振動空間延伸至開孔內。利用上述實用新型,能夠通過設置在外圍殼體上的開孔,在增加磁路系統體積的同時保持振動空間,從而提高馬達的振動性能。
【專利說明】
線性振動馬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馬達技術領域,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Z軸方向振動的線性振動馬達。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便攜式電子產品,如手機、掌上游戲機或者掌上多媒體娛樂設備等進入人們的生活。在這些便攜式電子產品中,一般會用微型振動馬達來做系統反饋,例如手機的來電提示、游戲機的振動反饋等。然而,隨著電子產品的輕薄化發展趨勢,其內部的各種元器件也需適應這種趨勢,微型振動馬達也不例外。
[0003]具體地,圖1示出了現有振動馬達的剖面結構。
[0004]如圖1所示,現有的振動馬達,包括殼體(包括上殼2’以及與上殼2’相適配的下殼11’)以及收容于殼體內的振子、定子線圈6’和輔助系統,振子由彈性支撐件8’支撐并懸置于殼體內;其中,振子包括磁路系統和配重塊3’,磁路系統進一步包括導磁軛4’、磁鐵5’和華司7’;輔助系統則包括電連接件9’和緩沖墊10’等。
[0005]可知,由于外部殼體的存在,現有的Z向振動馬達的磁路系統的體積及運動空間均受到一定的限制,馬達的性能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減小馬達體積的同時確保馬達性能不被影響,成為目前本領域需要攻克的一項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線性振動馬達,以解決目前馬達磁路系統的體積和運動空間均受到外殼限制的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線性振動馬達,包括外圍殼體,以及收容于外圍殼體內的振子,振子由彈性支撐件支撐并懸置于外圍殼體內;其中,在外圍殼體正對振子振動方向的端面上設置有開孔,振子的振動空間延伸至開孔內。
[0008]此外,優選的結構是,振子包括磁路系統以及套設并固定在磁路系統外側的配重塊;彈性支撐件的一端與振子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外圍殼體固定連接。
[0009]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外圍殼體開孔的尺寸大于磁路系統的截面尺寸,磁路系統的振動空間延伸至開孔內。
[0010]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外圍殼體包括上殼以及與上殼相適配的下殼;其中,上殼為半封閉圓筒狀結構,下殼固定在上殼的開放端;開孔設置在上殼的封閉端面。
[0011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彈性支撐件具有沿豎直方向的彈性形變空間,振子在彈性支撐件的支撐下沿豎直方向振動;外圍殼體的開孔設置于上殼的位于磁路系統上側的端面上。
[0012]此外,優選的結構是,磁路系統包括盆狀結構的導磁軛、收容在導磁軛內的磁鐵和華司,在導磁軛的側壁與磁鐵之間形成磁間隙;線性振動馬達還包括收容于外圍殼體內的定子線圈;其中,定子線圈的一端固定在外圍殼體上,定子線圈的另一端懸置于磁間隙內。
[0013]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外圍殼體的對應振子的振動方向的端面上結合有緩沖結構,緩沖結構包括位于下殼上的緩沖墊以及位于上殼上的彈墊;其中,緩沖墊為片狀結構;彈墊貼設于上殼開孔的外側。
[0014]此外,優選的結構是,配重塊為圓環形結構,配重塊的內側與導磁軛的側壁連接固定。
[0015]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在外圍殼體與定子線圈之間設置有電連接件,定子線圈與電連接件導通。
[0016]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彈性支撐件為片式彈簧,包括與外圍殼體連接的固定端、與振子連接的固定盤以及位于固定端和固定盤之間的彈性連接臂。
[0017]從上面的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線性振動馬達,通過在外圍殼體上設置開孔及對應的彈墊,將振子振動空間延伸至外圍殼體的開孔內,同時,也能夠增加磁路系統的體積,增強線性振動馬達的振感。
【附圖說明】
[0018]通過參考以下結合附圖的說明及權利要求書的內容,并且隨著對本實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結果將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圖中:
[0019]圖1為現有馬達的剖面結構;
[0020]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線性振動馬達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線性振動馬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彈墊1、I’,上殼2、2’,開孔21,配重塊3、3’,導磁軛4、4’,磁鐵5、5’,定子線圈6、6’,華司7、7’,彈性支撐件8、8’,電連接件9、9’,緩沖墊10、10’,下殼11、11,。
[0023 ]在所有附圖中相同的標號指示相似或相應的特征或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線性振動馬達,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25]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線性振動馬達的分解結構;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線性振動馬達的剖面結構。
[0026]如圖2至圖3共同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新型振動馬達,包括外圍殼體,收容于外圍殼體內的振子和定子線圈6,振子由彈性支撐件8支撐并懸置于外圍殼體內,在外圍殼體與定子線圈6之間設置有電連接件9,定子線圈6的一端固定在電連接件上;其中,在外圍殼體正對振子振動方向的端面上設置開孔21,振子的振動空間可延伸至開孔21內。其中,電連接件9可以為彈片、FPCB(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FPCB或FPC,燒性印刷電路板)或者導電板等多種形式。
[0027]具體地,振子包括磁路系統以及套設并固定在磁路系統外側的配重塊3,彈性支撐件8的一端與配重塊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外圍殼體固定連接,從而將振子懸設在外圍殼體內,通過彈性支撐件8為振子的振動提供彈性恢復力。其中,磁路系統進一步包括盆狀結構的導磁軛4、收容在導磁軛4內的磁鐵5,以及貼設在磁鐵5遠離導磁軛4 一側的華司7,在導磁軛4的側壁與磁鐵5之間形成磁間隙,定子線圈6的另一端懸置于磁間隙內。
[0028]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線性振動馬達中,導磁軛4可以采用高導磁的材料制作而成,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涂膠的方式與配重塊3固定連接,可以起到散熱的作用,避免磁路系統工作時溫度過高,保證線性振動馬達的性能穩定。
[0029]其中,在定子線圈6內通入電流信號,根據左手法則:伸開左手使拇指與其他四指相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內,讓定子線圈6產生的磁感線從手心流入,四指指向通入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的指向即為定子線圈6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由于定子線圈6固定在電連接件上不能移動,基于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磁路系統受到與定子線圈6方向相反的驅動力。當通入定子線圈6內的電流方向改變時,磁路系統受到的反作用力方向也會產生變化,上述運動交替進行,使磁路系統和配重塊3組成的振子在外圍殼體內做往復運動,從而實現線性振動馬達的振動。
[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線性振動馬達中,配重塊3為圓環形結構,配重塊3的內側固定貼合在導磁軛4的側壁的外圍。在外圍殼體上對應磁路系統的位置設置開孔21,同時將配重塊3的高于設置為小于磁路系統的高度,開孔21的尺寸大于磁路系統的截面尺寸,在磁路系統的振動過程中,可將振子的運動空間延伸至開孔21內,能夠最大化振子質量,從而將降低產品高度的情況下保持系統的振動量;此外,在外圍殼體上設置開孔也能夠增加磁路系統的體積及振動空間,使定子線圈6能夠獲得盡可能大的磁通量,增強線性振動馬達的振感。
[0031]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外圍殼體包括上殼2以及與上殼2相適配的下殼11;其中,上殼2為半封閉圓筒狀結構,其一端為封閉端,另一端為開放端,下殼11固定在上殼2的開放端處,從而配合上殼2形成收容振子和定子線圈6的空間。其中,開孔21設置在上殼2的封閉端的端面,并在開孔21的外側貼設固定彈墊I。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示出的是一種Z向振動的馬達(此處的Z向即為沿豎直方向,也可以看做馬達的厚度方向),基于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開孔21需要設置于外圍殼體(具體是上殼2)的與振子振動方向相對應的端面上,結合圖2和圖3可知,本實施方式中,開孔21具體設置于上殼2的位于磁路系統上側的端面上。
[0032]另外,在外圍殼體的對應振子振動方向的端面上還結合有緩沖結構,緩沖結構包括位于上殼上的彈墊I,其中,彈墊I為馬達產品安裝過程中的常規需求,如圖1和圖3所示,無論是現有技術的馬達結構還是本申請的馬達結構,其上殼2、2’的外端均結合有一個彈墊1、1’;不同的是,由于本申請中上殼2還設置有開孔21,因此體現為圖3所示的彈墊I貼設于開孔21的外側,并且將開孔21密封。
[0033]在本實用新型的線性振動馬達中,彈墊I的主要作用是進行緩沖和加緊,以使線性振動馬達傳遞震感,保證跌落可靠性。此外,為避免振子振動時與外圍殼體直接發生碰撞,在本實用新型的線性振動馬達中,還包括與磁鐵5和華司7位置相對應的位于下殼11上的緩沖墊10;其中,在電連接件9的中心設置有通孔,在外圍殼體對應通孔的位置設置有緩沖墊10固定槽,緩沖墊10限位在固定槽內,并與位于定子線圈6內的磁鐵5和華司7位于同一條豎直線上,在振子的振動過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
[0034]具體地,緩沖墊10可以是硅膠墊等其他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所示的緩沖墊10’,其具體設計為帶有凸起的結構;而本申請中,如圖2和圖3共同所示,緩沖墊10設計為圓環形的片狀結構,其端面為一平面,不再設置類似現有技術中所體現的凸起。
[0035]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彈性支撐件8可以采用片式彈簧,該片式彈簧包括與外圍殼體連接的固定端、與振子連接的固定盤以及位于固定端和固定盤之間的彈性連接臂,通過彈性支撐件8將振子(包括磁路系統以及與磁路系統固定連接的配重塊3)懸設在外圍殼體形成的空間內,為振子的振動提供沿豎直方向(Z向)的彈性回復力。
[0036]通過上述實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線性振動馬達,在外圍殼體上設置開孔及對應的彈墊,可以將振子的振動空間延伸至外圍殼體的開孔內,同時,也能夠增加磁路系統的體積,使定子線圈能夠獲得盡可能大的磁通量,增強線性振動馬達的振感,從而在降低馬達產品整體尺寸的情況下保持馬達的振動量,確保產品的性能穩定。
[0037]如上參照附圖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線性振動馬達。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于上述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線性振動馬達,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內容】的基礎上做出各種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確定。
【主權項】
1.一種線性振動馬達,包括外圍殼體,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圍殼體內的振子,所述振子由彈性支撐件支撐并懸置于所述外圍殼體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圍殼體正對所述振子振動方向的端面上設置有開孔,所述振子的振動空間延伸至所述開孔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子包括磁路系統以及套設并固定在所述磁路系統外側的配重塊; 所述彈性支撐件的一端與所述振子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外圍殼體固定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圍殼體開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磁路系統的截面尺寸,所述磁路系統的振動空間延伸至所述開孔內。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圍殼體包括上殼以及與所述上殼相適配的下殼;其中, 所述上殼為半封閉圓筒狀結構,所述下殼固定在所述上殼的開放端; 所述開孔設置在所述上殼的封閉端面。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支撐件具有沿豎直方向的彈性形變空間,所述振子在所述彈性支撐件的支撐下沿豎直方向振動; 所述外圍殼體的開孔設置于上殼的位于所述磁路系統上側的端面上。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路系統包括盆狀結構的導磁軛、收容在所述導磁軛內的磁鐵和華司,在所述導磁軛的側壁與所述磁鐵之間形成磁間隙; 所述線性振動馬達還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圍殼體內的定子線圈;其中, 所述定子線圈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圍殼體上,所述定子線圈的另一端懸置于所述磁間隙內。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圍殼體的對應所述振子的振動方向的端面上結合有緩沖結構,所述緩沖結構包括位于下殼上的緩沖墊以及位于上殼上的彈墊;其中, 所述緩沖墊為片狀結構,所述彈墊貼設于所述上殼開孔的外側。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塊為圓環形結構,所述配重塊的內側與所述導磁軛的側壁連接固定。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圍殼體與所述定子線圈之間設置有電連接件,所述定子線圈與所述電連接件導通。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支撐件為片式彈簧,包括與所述外圍殼體連接的固定端、與所述振子連接的固定盤以及位于所述固定端和固定盤之間的彈性連接臂。
【文檔編號】H02K33/00GK205595982SQ201620089288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8日
【發明人】朱躍光, 王超
【申請人】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