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變器外殼、逆變器主體、交流輸出端蓋和直流輸入端蓋;逆變器主體外側一周設有逆變器外殼;逆變器外殼一端設有交流輸出端蓋;逆變器外殼另一端設有直流輸入端蓋;逆變器主體設有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散熱片;交流輸出端蓋表面中央設有凸出的插座;USB插口設于插座一側;開關設于插座另一側;開關上方設有第一指示燈和第二指示燈;交流輸出端蓋表面設有第一散熱通風口;直流輸入端蓋上設有接線鼻;直流輸入端蓋表面中央設有第二散熱通風口;直流輸入端蓋內部的逆變器主體的一側設有智能控制風扇。本實用新型采用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使得逆變器的抗干擾能力強,控制靈活。
【專利說明】
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逆變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
【背景技術】
[0002]逆變器是車上常用的設備,有了它,可以將電瓶出來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這樣我們就能在車上使用一些常用的電器,如手機充電器、筆記本電腦、小冰箱等;所以,對于私家車,尤其是越野車來說,逆變器更是必不可少的了。現有的大部分車載逆變器普遍采用的是硬件集成電路控制,抗干擾能力差,使得一些常用的電器無法正常使用,且風扇一般采用的是含油直流風扇,當風扇里面的油干枯以后,風扇就會很吵,甚至無法工作,時間久了,會導致逆變器不能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變器外殼、逆變器主體、交流輸出端蓋和直流輸入端蓋;所述逆變器主體的外側一周設置有所述逆變器外殼;所述逆變器外殼為鋁合金外殼;所述逆變器外殼的內側表面設置有絕緣層,且所述逆變器外殼的外側表面設置有防高溫涂層;所述逆變器外殼的一端設置有所述交流輸出端蓋;所述逆變器外殼的另一端設置有所述直流輸入端蓋;所述逆變器主體中設置有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無線信號傳輸模塊、散熱片;所述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電連接于所述無線信號傳輸模塊;所述散熱片為若干個,且所述散熱片為鋁合金制成;所述交流輸出端蓋包括插座、USB插口、開關、第一指示燈、第二指示燈;所述交流輸出端蓋的表面中央設置有凸出的所述插座;所述插座為ABS防火材料制成;所述USB插口設置于所述插座的一側;所述USB插口設置為兩個;所述開關設置于所述插座的另一側;所述開關上方設置有所述第一指示燈和所述第二指示燈;所述第一指示燈和所述第二指示燈設置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交流輸出端蓋的表面還設置有若干個第一散熱通風口 ;所述第一散熱通風口為長條形;所述直流輸入端蓋上設置有接線鼻;所述接線鼻為兩個;所述直流輸入端蓋的表面的中央設置有若干個第二散熱通風口 ;所述第二散熱通風口為圓弧形;所述直流輸入端蓋內部的所述逆變器主體的一側設置有智能控制風扇;所述智能控制風扇為雙滾珠直流風扇;所述智能控制風扇上設置有感溫靈敏開關。
[0004]較佳的,所述逆變器主體的內部等間距的設置有過溫保護裝置、低壓保護裝置、高壓保護裝置、過載保護裝置、短路保護裝置、電流保護裝置;所述過溫保護裝置、低壓保護裝置、高壓保護裝置、過載保護裝置、短路保護裝置、電流保護裝置相互之間通過電連接。
[0005]較佳的,所述防高溫涂層的厚度為3_。
[0006]較佳的,所述第一指示燈為工作指示燈,所述第二指示燈為警報指示燈。
[0007]較佳的,所述逆變器外殼的一側面還設置有一個或若干個吸盤。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為私家車出行中需要對電器充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采用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可以使得逆變器的抗干擾能力強,控制靈活;交流輸出端蓋的表面設置有凸出的插座,插座為ABS防火材料制成,保證了操作的安全性;過溫保護裝置、低壓保護裝置、高壓保護裝置、過載保護裝置、短路保護裝置、電流保護裝置,可以自動保護逆變器;雙USB插口,可以同時對兩個電器進行充電,節約時間;采用雙滾珠直流風扇和感溫靈敏開關,散熱效果好,保證了逆變器溫度正常,延長使用壽命;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電連接于無線信號傳輸模塊,利用無線信號傳輸模塊可以實現用戶遠距離發出指令通過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控制逆變器的開關狀態;逆變器外殼的一側面設置有吸盤,可以使得逆變器能夠吸附在任何表面,節約了空間。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交流輸出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直流輸入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逆變器外殼,2.交流輸出端蓋,3.直流輸入端蓋,4.插座,5.USB插口,6.開關,7.第一指示燈,8.第二指示燈,9.第一散熱通風口,10.接線鼻,11.第二散熱通風
□ O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變器外殼1、逆變器主體、交流輸出端蓋2和直流輸入端蓋3;所述逆變器主體的外側一周設置有所述逆變器外殼I;所述逆變器外殼I為招合金外殼;所述逆變器外殼I的內側表面設置有絕緣層,且所述逆變器外殼I的外側表面設置有防高溫涂層;所述逆變器外殼I的一端設置有所述交流輸出端蓋2;所述逆變器外殼I的另一端設置有所述直流輸入端蓋3;所述逆變器主體中設置有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無線信號傳輸模塊、散熱片;所述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電連接于所述無線信號傳輸模塊;利用無線信號傳輸模塊可以實現用戶遠距離發出指令通過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控制逆變器的開關狀態;所述散熱片為若干個,且所述散熱片為鋁合金制成;所述交流輸出端蓋2包括插座4、USB插口 5、開關6、第一指示燈7、第二指示燈8;所述交流輸出端蓋2的表面中央設置有凸出的所述插座4;所述插座4為ABS防火材料制成;所述USB插口 5設置于所述插座4的一側;所述USB插口 5設置為兩個;所述開關6設置于所述插座4的另一側;所述開關6上方設置有所述第一指示燈7和所述第二指示燈8;所述第一指示燈7和所述第二指示燈8設置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交流輸出端蓋2的表面還設置有若干個第一散熱通風口 9;所述第一散熱通風口 9為長條形;所述直流輸入端蓋3上設置有接線鼻10;所述接線鼻10為兩個;所述接線鼻10是用來連接直流電源的;所述直流輸入端蓋3的表面的中央設置有若干個第二散熱通風口 11;所述第二散熱通風口 11為圓弧形;所述直流輸入端蓋3內部的所述逆變器主體的一側設置有智能控制風扇;所述智能控制風扇為雙滾珠直流風扇;所述智能控制風扇上設置有感溫靈敏開關。
[0014]所述逆變器主體的內部等間距的設置有過溫保護裝置、低壓保護裝置、高壓保護裝置、過載保護裝置、短路保護裝置、電流保護裝置;所述過溫保護裝置、低壓保護裝置、高壓保護裝置、過載保護裝置、短路保護裝置、電流保護裝置相互之間通過電連接。所述防高溫涂層的厚度為3mm。所述第一指示燈7為工作指示燈,所述第二指示燈8為警報指示燈。所述逆變器外殼I的一側面還設置有一個或若干個吸盤。
[0015]當逆變器工作,內部溫度達到45°C時,智能控制風扇上的感溫靈敏開關就會打開,此時智能控制風扇就會啟動工作,且溫度越高,智能控制風扇的轉速就越快。
[0016]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SP依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裝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覆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變器外殼、逆變器主體、交流輸出端蓋和直流輸入端蓋;所述逆變器主體的外側一周設置有所述逆變器外殼;所述逆變器外殼為鋁合金外殼;所述逆變器外殼的內側表面設置有絕緣層,且所述逆變器外殼的外側表面設置有防高溫涂層;所述逆變器外殼的一端設置有所述交流輸出端蓋;所述逆變器外殼的另一端設置有所述直流輸入端蓋;所述逆變器主體中設置有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無線信號傳輸模塊、散熱片;所述單片機程序控制裝置電連接于所述無線信號傳輸模塊;所述散熱片為若干個,且所述散熱片為鋁合金制成;所述交流輸出端蓋包括插座、USB插口、開關、第一指示燈、第二指示燈;所述交流輸出端蓋的表面中央設置有凸出的所述插座;所述插座為ABS防火材料制成;所述USB插口設置于所述插座的一側;所述USB插口設置為兩個;所述開關設置于所述插座的另一側;所述開關上方設置有所述第一指示燈和所述第二指示燈;所述第一指示燈和所述第二指示燈設置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交流輸出端蓋的表面還設置有若干個第一散熱通風口 ;所述第一散熱通風口為長條形;所述直流輸入端蓋上設置有接線鼻;所述接線鼻為兩個;所述直流輸入端蓋的表面的中央設置有若干個第二散熱通風口 ;所述第二散熱通風口為圓弧形;所述直流輸入端蓋內部的所述逆變器主體的一側設置有智能控制風扇;所述智能控制風扇為雙滾珠直流風扇;所述智能控制風扇上設置有感溫靈敏開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器主體的內部等間距的設置有過溫保護裝置、低壓保護裝置、高壓保護裝置、過載保護裝置、短路保護裝置、電流保護裝置;所述過溫保護裝置、低壓保護裝置、高壓保護裝置、過載保護裝置、短路保護裝置、電流保護裝置相互之間通過電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高溫涂層的厚度為3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燈為工作指示燈,所述第二指示燈為警報指示燈。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充電太陽能車載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器外殼的一側面還設置有一個或若干個吸盤。
【文檔編號】H02M7/00GK205566116SQ201620154031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日
【發明人】葉忠龍, 潘志楊
【申請人】浙江龍馳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