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提出了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屬于配電室防雷電領域。該GIS配電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至第三配電室框架柱以及連接在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二和第三配電室框架柱之間的第一和第二橫梁;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配電室框架柱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一至第三站外導線柱;以及設置在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二和第三站外導線柱之間的第一和第二避雷線柱,即第一和第二避雷線柱位于第一和第三站外導線柱內側;以及將上述站外導線柱和避雷線柱穩定支撐的多個形成三角形支撐結構的支撐架。本方案解決了現有外置避雷線架增加GIS配電室占地面積等問題,具有節省線材、減少占地面積其更易實施等諸多優點。
【專利說明】
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配電室防雷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電網建設的發展,為了減少變電站占地面積、縮短工期等原因,變電站大量采用GIS(Gas Isolated Switchgear,氣體隔離開關設備)布置。在GIS配電室設計過程中為了節約用地,將站外導線出線架設置于GIS配電室屋面,通常做法是將避雷線架設置在出線架外側,即避雷線架外置。這樣導致GIS配電室的屋面面積較大,增加了 GIS配電室的占地面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內置的避雷線架以及具有這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
[000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該GIS配電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其中第一GIS配電室框架柱、第二GIS配電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支撐GIS配電室的屋面,所述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和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梁,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和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之間連接有第二橫梁,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垂直于地面,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位于同一直線上且與地面平行;長度相同的第一站外導線架、第二站外導線架以及第三站外導線架,其中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一站外導線柱,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二站外導線柱,所述第三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三站外導線柱;第一避雷線架和第二避雷線架,其中所述第一避雷線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和第二站外導線柱之間的第一避雷線柱,所述第一避雷線柱的底端連接在第一橫梁上,而且第一避雷線柱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長度;所述第二避雷線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和第三站外導線柱之間的第二避雷線柱,所述第二避雷線柱的底端連接在第二橫梁上,而且第二避雷線柱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長度。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頂端通過第一框架梁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第一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通過第二框架梁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通過第三框架梁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第二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通過第四框架梁連接至第三站外導線柱的頂端。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的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的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三站外導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三站外導線柱的第三支撐架;所述第一避雷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一避雷線柱的第四支撐架;所述第二避雷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二避雷線柱的第五支撐架。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第一支撐架包括第一雙斜桿,第一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一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與第一橫梁的交接處以及GIS配電室屋面;所述第二支撐架包括第一雙斜桿,第二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二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與第一橫梁的交接處以及第二避雷線柱和第二橫梁的交接處;所述第三支撐架包括第三雙斜桿,第三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三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三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與第二橫梁的交接處以及GIS配電室屋面;所述第四支撐架包括第四雙斜桿,第四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的頂端,第四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以及GIS配電室屋面;所述第五支撐架包括第五雙斜桿,第五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的頂端,第五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以及GIS配電室屋面。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第四雙斜桿和第一避雷線柱之間還連接有組成多個三角形支撐結構的多個斜桿;所述第五雙斜桿和第一避雷線柱之間同樣連接有組成多個三角形支撐結構的多個斜桿。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在第一站外導線柱、第二站外導線柱和第三站外導線柱上預埋有站外導線掛線環,在第一避雷線柱和第二避雷線柱上預埋有避雷線掛線環。
[0010]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方案將避雷線架放置在站外導線出線架的內側,可以顯著減小底部GIS室的建筑面積,從而降低GIS室的體積及造價,同時方便電氣及總圖專業對變電站進行優化設計,以減少整個變電站的占地面積。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示意圖;
[0012]圖2是具有外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實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4]下面參見圖1描述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所述GIS配電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101、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102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103,其中,第一GIS配電室框架柱、第二GIS配電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支撐GIS配電室的屋面,所述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和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梁104,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和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之間連接有第二橫梁105,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垂直于地面,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位于同一直線上且與地面平行。
[0015]第一站外導線架、第二站外導線架以及第三站外導線架,其中
[0016]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一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一站外導線柱106以及支撐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的第一支撐架107;
[0017]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二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二站外導線柱108以及支撐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的第二支撐架109;
[0018]所述第三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三站外導線柱110以及支撐所述第三站外導線柱的第三支撐架111。
[0019]第一站外導線柱、第二站外導線柱以及第三站外導線柱的長度相同;
[0020]第一避雷線架和第二避雷線架,其中
[0021]所述第一避雷線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和第二站外導線柱之間的第一避雷線柱112,所述第一避雷線柱的底端連接在第一橫梁上,而且第一避雷線柱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長度,所述第一避雷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一避雷線柱的第四支撐架113;
[0022]所述第二避雷線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和第三站外導線柱之間的第二避雷線柱114,所述第二避雷線柱的底端連接在第二橫梁上,而且第二避雷線柱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長度,所述第二避雷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二避雷線柱的第五支撐架115;
[0023]第一避雷線架和第二避雷線架的長度相同;
[0024]其中,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頂端通過第一框架梁116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第一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通過第二框架梁117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通過第三框架梁118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第二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通過第四框架梁119連接至第三站外導線柱的頂端。很明顯,這里的中間位置并不僅僅指正中間,而是指避雷線柱頂端到底端之間的任意位置。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中間位置是與站外導線柱的頂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至第四框架梁平行于地面。
[0025]為了保持穩定,如上文所述,本實用新型加入了五個支撐架,下面通過圖1的示例具體描述這五個支撐架。
[0026]如圖1所示,第一支撐架包括第一雙斜桿,第一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一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與第一橫梁的交接處以及GIS配電室屋面;這樣形成了三角形支撐結構,利于第一站外導線柱的牢固和穩定,下面的支撐架也利用了類似的結構。
[0027]第二支撐架包括第一雙斜桿,第二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二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與第一橫梁的交接處以及第二避雷線柱和第二橫梁的交接處;
[0028]第三支撐架包括第三雙斜桿,第三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三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三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與第二橫梁的交接處以及GIS配電室屋面;
[0029]第四支撐架包括第四雙斜桿,第四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的頂端,第四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以及GIS配電室屋面。由于第一避雷線柱較高,因此第四雙斜桿的長度也較長,為了更加穩固,在第四雙斜桿和第一避雷線柱之間還連接有多個斜桿,該多個斜桿組成多個三角形支撐結構。
[0030]第五支撐架包括第五雙斜桿,第五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的頂端,第五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以及GIS配電室屋面。同樣地,為了更加穩固,在第五雙斜桿和第一避雷線柱之間還連接有多個斜桿,該多個斜桿同樣組成多個三角形支撐結構。
[0031]此外,為了固定站外導線和避雷線,在第一站外導線柱、第二站外導線柱和第三站外導線柱上預埋有站外導線掛線環;在第一避雷線柱和第二避雷線柱上預埋有避雷線掛線環。此外,也可以在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其他任何梁、桿上預埋各種掛線環,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0032]圖2示出了若采用與圖1類似支撐結構的外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示意圖,與圖2所示的外置避雷線架相比,圖1中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設置可明顯減少GIS配電室的占地面積。
[0033]應注意,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領域僅為說明的目的,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并應用于其他實際應用中。
【主權項】
1.一種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GIS配電室包括: 依次排列的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其中 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支撐GIS配電室的屋面,所述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和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梁,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和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的頂端之間連接有第二橫梁,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垂直于地面,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位于同一直線上且與地面平行; 長度相同的第一站外導線架、第二站外導線架以及第三站外導線架,其中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一 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一站外導線柱,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二 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二站外導線柱,所述第三站外導線架包括在所述第三GIS配電室框架柱頂端向上延伸設置的第三站外導線柱; 第一避雷線架和第二避雷線架,其中 所述第一避雷線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和第二站外導線柱之間的第一避雷線柱,所述第一避雷線柱的底端連接在第一橫梁上,而且第一避雷線柱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長度; 所述第二避雷線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和第三站外導線柱之間的第二避雷線柱,所述第二避雷線柱的底端連接在第二橫梁上,而且第二避雷線柱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長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頂端通過第一框架梁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第一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通過第二框架梁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通過第三框架梁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第二避雷線柱的中間位置通過第四框架梁連接至第三站外導線柱的頂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一站外導線柱的第一支撐架; 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二站外導線柱的第二支撐架; 所述第三站外導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三站外導線柱的第三支撐架; 所述第一避雷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一避雷線柱的第四支撐架; 所述第二避雷線架還包括支撐所述第二避雷線柱的第五支撐架。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撐架包括第一雙斜桿,第一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一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一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與第一橫梁的交接處以及GIS配電室屋面; 所述第二支撐架包括第一雙斜桿,第二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二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與第一橫梁的交接處以及第二避雷線柱和第二橫梁的交接處; 所述第三支撐架包括第三雙斜桿,第三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三站外導線柱的頂端,第三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與第二橫梁的交接處以及GIS配電室屋面; 所述第四支撐架包括第四雙斜桿,第四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一避雷線柱的頂端,第四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以及GIS配電室屋面; 所述第五支撐架包括第五雙斜桿,第五雙斜桿的一端均連接至第二避雷線柱的頂端,第五雙斜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二站外導線柱的頂端以及GIS配電室屋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雙斜桿和第一避雷線柱之間還連接有組成多個三角形支撐結構的多個斜桿; 所述第五雙斜桿和第一避雷線柱之間同樣連接有組成多個三角形支撐結構的多個斜桿。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具有內置避雷線架的GIS配電室,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站外導線柱、第二站外導線柱和第三站外導線柱上預埋有站外導線掛線環,在第一避雷線柱和第二避雷線柱上預埋有避雷線掛線環。
【文檔編號】H02G3/02GK205429675SQ201520930280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9日
【發明人】劉志杰, 鄭俊平, 陸明, 劉杰, 丁聰
【申請人】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