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能夠實現移動電源對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有效解決智能手機電量不夠等問題,屬于電子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遠距離無線充電的諧振電感式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技術與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工具。手機已經不再是普通的通訊工具,更是娛樂設備、生活便利設備。目前,市場已經廣泛使用大屏智能手機,通過智能手機,我們可以娛樂,包括游戲、電影等。也可以購物,瀏覽網頁、新聞等。所以,智能手機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手機功能越來越多,屏幕越來越大,導致手機耗電量越來越大。目前,市場上出現各種類型、品牌的手機移動電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手機續航能力。但仔細研究發現,很多消費者是不喜歡使用移動電源的,究其因,主要是移動電源使用起來比較麻煩,特別是在手機電量不足時,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手機時,巨大的移動電源成為非常討厭的東西。
【發明內容】
[0003]實用新型目的:針對上述現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實用新型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的目的是解決智能手機續航能力差,移動電源使用不方便等問題。
[0004]技術方案: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包括手機(1)、手機充電開關(2)、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手機套(5)、移動電源外殼(6)、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發射電路(8)、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移動電源電池(10)、移動電源充電端口(11)。
[0005]手機套(5)內部安裝有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與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與手機(1)的充電端口連接,中間串連手機充電開關(2 ),手機充電開關(2 )安裝在手機套(5 )的外表面;移動電源電池(10 )與發射電路(8)的輸入連接,中間串連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發射電路(8)的輸出與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 )連接,移動電源電池(10 )與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連接;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 )、發射電路(8 )、移動電源電池(10 )、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安裝在移動電源外殼(6)內部,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安裝在移動電源外殼(6)外部。
[0006]—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其特征是在手機充電開關(2)與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同時閉合的狀態下,可實現無線充電功能。
[0007]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其特征是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即可作為移動電源的充電端口,也可作為手機有線的充電端口。
[0008]—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其特征是手機套(5)內部集成安裝無線充電接收端的子系統,包括手機充電開關(2)、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移動電源集成安裝無線充電發射端子,包括:移動電源外殼(6)、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發射電路(8)、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移動電源電池(10)、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
[0009]所述手機(1)是消費者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
[0010]所述手機充電開關(2)是由按鈕開關構成,用于控制無線充電接收端的子系統的電路,安裝在手機套(5)的外部,偏于操作。
[0011]所述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主要有電感、電容、二極管等元件構成,用于轉換接收到的無線傳輸得到的電能。
[0012]所述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用于接收無線傳輸的電能,主要由感應線圈構成。
[0013]所述手機套(5 )內部集成安裝無線充電接收端的子系統,包括手機充電開關(2 )、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
[0014]所述移動電源外殼(6 )是由塑料制成,用于保護無線充電移動電源。
[0015]所述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發射無線傳輸的電能,主要由發射線圈構成。
[0016]所述發射電路(8)是由逆變電路構成,將電能轉換為可發射的高頻交流電能。
[0017]所述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由按鈕開關構成,用于控制移動電源無線發射端的電路,安裝在移動電源外殼(6 )的外表面,便于操作。
[0018]所述移動電源電池(10 )可選用聚合物鋰電池。
[0019]所述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用于與外部充電器連接,給移動電源進行充電。充電端口與手機充電端口通用。
[0020]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21](1)本實用新型可實現遠距離無線充電,充電距離可達到0.5米。
[0022](2)本實用新型與手機套結合為一體,大方、美觀,消費者很容易接受。
[0023](3)本實用新型采用無線傳輸,避免了現有移動電源因物理連接而產生的一系列困擾。
[0024](4)本實用新型采用諧振感應技術,傳輸效率高,可達到75%左右。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手機、2-手機充電開關、3-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4_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5-手機套、6-移動電源外殼、7-無線充電發射設備、8-發射電路、9-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10-移動電源電池、11-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0027]【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1,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解釋。
[0028]—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包括手機(1 )、手機充電開關(2)、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手機套(5)、移動電源外殼(6)、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發射電路(8)、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移動電源電池(10)、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
[0029]手機套(5)內部安裝有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與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與手機(1)的充電端口連接,中間串連手機充電開關(2 ),手機充電開關(2 )安裝在手機套(5 )的外表面;移動電源電池(10 )與發射電路(8)的輸入連接,中間串連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發射電路(8)的輸出與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 )連接,移動電源電池(10 )與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連接;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 )、發射電路(8 )、移動電源電池(10 )、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安裝在移動電源外殼(6)內部,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安裝在移動電源外殼(6)外部。
[0030]工作原理:閉合手機充電開關(2),無線充電接收端的子系統,包括手機充電開關(2)、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準備就緒,處于充電等待狀態。閉合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無線充電發射端子系統開始工作,包括:移動電源外殼(6)、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發射電路(8)、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移動電源電池
(10)、移動電源充電端口(11)。
[0031]移動電源電池(10)的直流電能,通過發射電路(8)將電能變換為高頻交流電能,送至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將電能無線發射出去。在無線充電接收端的子系統端口,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感應得到發射端的高頻交流電能,經過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變換,可為手機直接充電。
[003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包括手機(1)、手機充電開關(2)、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手機套(5)、移動電源外殼(6)、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發射電路(8)、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移動電源電池(10)、移動電源充電端口(11); 手機套(5)內部安裝有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與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與手機(1)的充電端口連接,中間串連手機充電開關(2),手機充電開關(2)安裝在手機套(5)的外表面;移動電源電池(10)與發射電路(8)的輸入連接,中間串連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發射電路(8)的輸出與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 )連接,移動電源電池(10 )與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連接;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發射電路(8)、移動電源電池(10)、移動電源充電端口( 11)安裝在移動電源外殼(6)內部,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安裝在移動電源外殼(6)外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其特征是在手機充電開關(2)與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同時閉合的狀態下,可實現無線充電功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其特征是移動電源充電端口(11)即可作為移動電源的充電端口,也可作為手機有線的充電端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其特征是手機套(5)內部集成安裝無線充電接收端的子系統,包括手機充電開關(2)、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3)、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4);移動電源集成安裝無線充電發射端子系統,包括:移動電源外殼(6)、無線充電發射設備(7)、發射電路(8)、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9)、移動電源電池(10)、移動電源充電端口(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線充電的手機移動電源,手機套內部集成安裝無線充電接收端的子系統,包括手機充電開關、接收端LC諧振整流電路、無線充電接收諧振體。移動電源集成安裝無線充電發射端子系統,包括:移動電源外殼、無線充電發射設備、發射電路、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移動電源電池、移動電源充電端口。閉合手機充電開關與移動電源無線充電開關,可將移動電源中的電能無線傳輸至手機中,實現手機無線充電。
【IPC分類】H02J7/00, H02J50/10
【公開號】CN205004797
【申請號】CN201520768393
【發明人】李俊嬌, 朱正香, 吳迪
【申請人】李俊嬌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