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的開關控制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機的開關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電機都是使用開關控制芯片實現控制,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機的開關控制電路,解決電機都是使用芯片控制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機的開關控制電路,包括直流電源DC,直流電源DC的正極與電機的一端、電容C7的一端、電容Kl的一端、二極管D3的負極、電容C5的一端、三極管Q4的發射極、電阻R9的一端和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2的正極與電阻R6的一端、電阻R5的一端和變壓器初級電感線圈L3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3的正極與電容C7的另一端和電容Kl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5的另一端與開關SlA的一端、電容C6的一端連接,開關SlA的另一端與電阻R12的一端和電阻Rll的一端連接,電阻R1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4的集電極、電阻R14的一端和電阻R15的一端連接,電阻R15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5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5的集電極與電機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4的基極與電阻R13的一端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與電阻R9的另一端和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3的基極與電容C4的一端、電阻RlO的一端、電阻Rll的另一端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與電阻R7的一端、二極管D4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4的正極與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l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l的負極與電阻R7的另一端、電阻RlO的另一端、電阻R14的另一端、電容C6的另一端、電容C4的另一端、變壓器初級電感線圈L3的另一端、三極管Q5的發射極、三極管Q3的發射極、三極管Q2的發射極和直流電源DC的負極連接,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I的一端與電阻R3的一端、電容C2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電容Cl的一端、電容C3的一端、二極管Dl的負極和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2的一端連接,電容Cl的另一端與電容C2的另一端、電阻R4的一端和交流電Vl的一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l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l的基極與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I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l的發射極與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2的另一端、電容C3的另一端連接,交流電Vl的另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阻R2與電阻Rl的一端連接,電阻Rl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無需芯片即可實現對電機的開關控制,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08]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機的開關控制電路,包括直流電源DC,直流電源DC的正極與電機的一端、電容C7的一端、電容Kl的一端、二極管D3的負極、電容C5的一端、三極管Q4的發射極、電阻R9的一端和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2的正極與電阻R6的一端、電阻R5的一端和變壓器初級電感線圈L3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3的正極與電容C7的另一端和電容Kl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5的另一端與開關SlA的一端、電容C6的一端連接,開關SlA的另一端與電阻R12的一端和電阻Rll的一端連接,電阻R1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4的集電極、電阻R14的一端和電阻R15的一端連接,電阻R15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5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5的集電極與電機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4的基極與電阻R13的一端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與電阻R9的另一端和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3的基極與電容C4的一端、電阻RlO的一端、電阻Rll的另一端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與電阻R7的一端、二極管D4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4的正極與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l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l的負極與電阻R7的另一端、電阻RlO的另一端、電阻R14的另一端、電容C6的另一端、電容C4的另一端、變壓器初級電感線圈L3的另一端、三極管Q5的發射極、三極管Q3的發射極、三極管Q2的發射極和直流電源DC的負極連接,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I的一端與電阻R3的一端、電容C2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電容Cl的一端、電容C3的一端、二極管Dl的負極和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2的一端連接,電容Cl的另一端與電容C2的另一端、電阻R4的一端和交流電Vl的一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l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l的基極與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I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l的發射極與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2的另一端、電容C3的另一端連接,交流電Vl的另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阻R2與電阻Rl的一端連接,電阻Rl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
[0009]其中,Ql三極管、Rl?R4與C1-C3等元器件構成的自反饋振蕩電路。D1,Cl構成交流濾波整流電路。220v的交流電經交流濾波整流電路后后供電給自反饋振蕩電路。
[0010]首先三極管Ql的偏置電壓由R1,R2,R3和二極管D1,電感LI組成的回路提供。Ql導通電流在流經L2時,可在LI繞組生成一個正反饋電壓,該電壓作用于Ql的基極,使得Ql進入連續自振蕩。此時,電感L3產生負脈沖電壓,作為后繼電路的電源。
[0011]L3上產生有交流電壓,使得LEDl亮起。同時,L3上的交流電經D2進行直流整流,變成約為5V直流電,對2.5V的DC電源進行充電。
[0012]另外,L3上的交流電壓亦經R6與二極管D4后,向三極管Q2的基極提供偏置電壓,三極管Q2飽和導通,使得Q3及其后電路中的Q4、Q5全部截斷,電機M兩端沒有工作電壓,電機不運轉。
[0013]當按一下SAl開關,電壓向三極管Q3的基極供電,Q3導通后使得Q4與Q5也導通,電機兩端有電壓后開始運轉。此后即使松開開關,但是Q4的集電極電壓又提供給Q3的基極,使得Q3持續導通,電機持續運轉。
[0014]當再按下SA1,電壓經過開關對C6進行充電,使得Q3的基極偏置電壓下降到截至狀態;隨著Q3進入截至,Q4和Q5也進入截至狀態,電機兩端沒有電壓,不再運轉。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電機的開關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電源DC,直流電源DC的正極與電機的一端、電容C7的一端、電容Kl的一端、二極管D3的負極、電容C5的一端、三極管Q4的發射極、電阻R9的一端和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2的正極與電阻R6的一端、電阻R5的一端和變壓器初級電感線圈L3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3的正極與電容C7的另一端和電容Kl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5的另一端與開關SlA的一端、電容C6的一端連接,開關SlA的另一端與電阻R12的一端和電阻Rll的一端連接,電阻R1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4的集電極、電阻R14的一端和電阻R15的一端連接,電阻R15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5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5的集電極與電機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4的基極與電阻R13的一端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與電阻R9的另一端和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3的基極與電容C4的一端、電阻RlO的一端、電阻Rll的另一端和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與電阻R7的一端、二極管D4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4的正極與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l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l的負極與電阻R7的另一端、電阻RlO的另一端、電阻R14的另一端、電容C6的另一端、電容C4的另一端、變壓器初級電感線圈L3的另一端、三極管Q5的發射極、三極管Q3的發射極、三極管Q2的發射極和直流電源DC的負極連接,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I的一端與電阻R3的一端、電容C2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電容Cl的一端、電容C3的一端、二極管Dl的負極和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2的一端連接,電容Cl的另一端與電容C2的另一端、電阻R4的一端和交流電Vl的一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l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l的基極與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I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l的發射極與變壓器次級電感線圈L2的另一端、電容C3的另一端連接,交流電Vl的另一端與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阻R2與電阻Rl的一端連接,電阻Rl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機的開關控制電路,包括直流電源DC,直流電源DC的正極與電機的一端、電容C7的一端、電容K1的一端、二極管D3的負極、電容C5的一端、三極管Q4的發射極、電阻R9的一端和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2的正極與電阻R6的一端、電阻R5的一端和變壓器初級電感線圈L3的一端連接,二極管D3的正極與電容C7的另一端和電容K1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5的另一端與開關S1A的一端、電容C6的一端連接,開關S1A的另一端與電阻R12的一端和電阻R11的一端連接,本實用新型無需芯片即可實現對電機的開關控制,成本低。
【IPC分類】H02P1/04, H02P3/02
【公開號】CN204835987
【申請號】CN201520499427
【發明人】陳敏
【申請人】陳敏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