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電動動力轉向裝置和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中使裝置小型化。一種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具備:傳感器用永磁鐵安裝于旋轉軸的后方側的轉子、固定有支承旋轉軸的前方側的第一軸承的前方側殼體、收容轉子和定子的馬達框架、固定有支承旋轉軸的后方側的第二軸承的散熱板、以及安裝有旋轉傳感器、微型計算機和驅動回路的控制基板。微型計算機根據來自旋轉傳感器的信號控制驅動回路并驅動多個開關元件,與開關元件連接的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中的至少一方配設于比控制基板靠后方側的位置。
【專利說明】
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電動動力轉向裝置和帶有控制裝 置的旋轉電機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電動動力轉向裝置和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的小型化。【背景技術】
[0002]車輛用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具有與控制裝置一體的旋轉電機(例如專利文獻1? 15)。通常,控制裝置配置于旋轉電機的輸出軸相反側(例如專利文獻1)。在控制裝置中,供給驅動電流的動力模塊和吸收動力模塊所發出的熱量的散熱板設置于旋轉電機的外殼的外側。散熱板經由中間部件與旋轉電機的外殼的周部在外徑的范圍內連接。馬達框架上搭載有對旋轉電機的輸出軸相反側進行支承的軸承。
[0003]在與控制裝置為一體的旋轉電機中,控制裝置中配置有控制基板和散熱板(例如專利文獻2)。讀取轉子的旋轉角度的旋轉傳感器與傳感器用永磁鐵在軸向上相對地設置。 傳感器用永磁鐵被保持于旋轉電機的旋轉軸的輸出軸相反側的端部。散熱板與旋轉電機驅動回路的開關元件接觸。散熱板上設置有輸出軸相反側的軸承,實現了軸長的小型化和部件數量的削減。
[0004]在該結構中,在散熱板配置有輸出軸相反側的軸承,實現了軸長的縮短和部件數量的削減。由于在散熱板和控制基板之間配置有降噪用線圈和電容器,所以輸出軸相反側的軸承與控制基板的距離大。如果旋轉電機的軸長大,則旋轉電機的尺寸和重量變大。另夕卜,由于配置成降噪用線圈和電容器埋入散熱板的內部,所以散熱板的體積減少,散熱板的熱容量下降。另外,在使控制基板的開關元件與散熱板接觸來吸收熱量的情況下,由于散熱板與控制基板的距離變大,所以突起部的長度變大,旋轉電機的尺寸和重量變大。
[0005]在先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29227號公報[〇〇〇8]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200022號公報[〇〇〇9]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2-345211號公報[〇〇1〇]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174097號公報[〇〇11]專利文獻5:日本特表2004-512462號公報
[0012]專利文獻6:國際公開2013/132584號[〇〇13]專利文獻7:國際公開2013/111365號
[0014]專利文獻8:日本特開2013-153580號公報
[0015]專利文獻9:日本特開2008-219994號公報
[0016]專利文獻10:日本特開2003-199295號公報
[0017]專利文獻11:日本特開平07-312493號公報
[0018]專利文獻12:日本特開2003-299317號公報
[0019] 專利文獻13:日本特開2003-324914號公報 [〇〇2〇] 專利文獻14:日本特開2014-043122號公報 [〇〇21] 專利文獻15:日本特開2014-075866號公報
【發明內容】
[〇〇22]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23]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做出的,目的在于在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中使裝置小型化。[〇〇24]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25]本發明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具備:轉子,所述轉子的傳感器用永磁鐵安裝于旋轉軸的后方側;定子,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鐵芯和電樞繞組;前方側殼體,所述前方側殼體固定有支承旋轉軸的前方側的第一軸承;馬達框架,所述馬達框架與前方側殼體結合,并收容轉子和定子;散熱板,所述散熱板固定有支承旋轉軸的后方側的第二軸承,并搭載有多個開關元件;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配置于比散熱板靠后方側的位置,并安裝有旋轉傳感器、微型計算機和驅動回路;濾波電容器,所述濾波電容器與所述多個開關元件連接;以及降噪用線圈,所述降噪用線圈與多個開關元件連接,旋轉傳感器與傳感器用永磁鐵相對,微型計算機根據來自旋轉傳感器的信號,控制驅動回路并驅動多個開關元件,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中的至少一方配設于比控制基板靠后方側的位置。
[0026]發明的效果
[0027]根據本發明,由于散熱板兼用做后方側的殼體,所以能夠實現部件數量的削減、成本的降低和軸向的尺寸的降低。【附圖說明】[〇〇28]圖1是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說明圖。[〇〇29]圖2是實施方式1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3〇]圖3是表示軸保持部的第一實施例的說明圖(圖3A)、表示軸保持部的第二實施例的說明圖(圖3B)和表示軸保持部的第三實施例的說明圖(圖3C)。[0031 ]圖4是表示控制裝置的回路圖的說明圖。[〇〇32]圖5是表示散熱板的剖視圖(圖5A)和表示散熱板的俯視圖(圖5B)。[〇〇33]圖6是說明開關元件的結構的剖視圖(圖6A)、說明開關元件的第一結構的俯視圖 (圖6B)和說明開關元件的第二結構的俯視圖(圖6C)。[〇〇34]圖7中,圖7A是說明動力模塊的結構的第一剖視圖。圖7B是說明動力模塊的第一結構的俯視圖。圖7C是說明動力模塊的第二結構的俯視圖。圖7D是說明動力模塊的結構的第二剖視圖。圖7E是說明動力模塊的第三的結構的俯視圖。圖7F是說明動力模塊的第四結構的俯視圖。
[0035]圖8是表示第一回路配線部件的剖視圖(圖8A)和表示第一回路配線部件的俯視圖 (圖 8B)〇
[0036]圖9是表不控制基板的剖視圖(圖9A)和表不控制基板的俯視圖(圖9B)。[〇〇37]圖10是第二回路配線部件的說明圖。
[0038]圖11是散熱板的組裝方法的說明圖。[〇〇39]圖12是固定馬達框架和散熱板的工序的說明圖。
[0040]圖13是向旋轉軸(軸)壓入轉子鐵芯的工序的說明圖。
[0041]圖14是將永磁鐵粘接固定于轉子鐵芯的工序的說明圖。
[0042]圖15是將前方側的軸承的外圈固定于殼體的軸貫通孔的工序的說明圖。
[0043]圖16是向轉子插入散熱板的工序的說明圖。
[0044]圖17是固定帶輪的工序的說明圖。
[0045]圖18是將傳感器用永磁鐵固定于軸的工序的說明圖。
[0046]圖19是安裝第一回路配線部件和控制基板的工序的說明圖。[〇〇47]圖20是固定第二回路配線部件和控制裝置外殼的工序的說明圖。
[0048]圖21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散熱板的剖視圖(圖21A)和表示實施方式2的散熱板的俯視圖(圖21B)。[〇〇49]圖22是實施方式3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5〇]圖23是表示實施方式4的第一回路配線部件的剖視圖(圖23A)和表示實施方式4的第一回路配線部件的俯視圖(圖23B)。[〇〇51]圖24是實施方式5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52]圖25是實施方式6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53]圖26是實施方式7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54]圖27是實施方式8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
[0055]圖28是實施方式9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56]圖29是實施方式10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57]圖30是表示實施方式11的散熱板的剖視圖(圖30A)和表示實施方式11的散熱板的俯視圖(圖30B)。
[0058]圖31是表示實施方式12的旋轉電機的剖視圖(圖31A)和表示實施方式12的旋轉電機的俯視圖(圖31B)。
[0059]圖32是表示實施方式13的旋轉電機的剖視圖(圖32A)和表示實施方式13的旋轉電機的俯視圖(圖32B)。
[0060]圖33是表示實施方式14的旋轉電機的剖視圖(圖33A)和表示實施方式14的旋轉電機的俯視圖(圖33B)。[0061 ]圖34是實施方式15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0062 ]圖35是實施方式16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63]圖36是表示第一回路配線部件的剖視圖(圖36A)和表示第一回路配線部件的俯視圖(圖36B)。
[0064]圖37是表示控制基板的剖視圖(圖37A)和表示控制基板的俯視圖(圖37B)。
[0065]圖38是實施方式17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66]圖39是實施方式18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67]圖40是實施方式19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68]圖41是實施方式20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0069 ]圖42是實施方式21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
[0070]圖43是實施方式22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0071 ]圖44是實施方式23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〇〇72]圖45是實施方式24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
[0073]圖46是實施方式25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具體實施方式】
[0074]以下,根據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和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實施方式。此外,本發明不被以下的所述內容所限定,而是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適當地變更。在圖中,附與相同的附圖標記的結構要素表示相同或相當的結構要素。[〇〇75]實施方式1.[〇〇76]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汽車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100的說明圖。控制裝置4與馬達部5連結并一體化,構成旋轉電機10。電源從電池或發電機經由連接器3a向旋轉電機10 的控制裝置4供給。旋轉電機10的馬達部5具備定子15和轉子16。當駕駛員對方向盤la進行操舵時,其轉矩經由轉向軸lb而傳遞給軸lc。此時,轉矩傳感器2檢測到的轉矩(轉矩信號) 被變換為電信號,經由連接器3b傳遞給旋轉電機10的控制裝置4。另一方面,車速等汽車信息被變換為電信號,經由連接器3c而傳遞給旋轉電機10的控制裝置4。
[0077]旋轉電機10沿與齒條軸的移動方向平行的方向配置(參照箭頭的方向)。控制裝置 4根據轉矩信號和汽車信息,計算所需要的輔助轉矩,并向馬達部5供給電流。旋轉電機10所產生的轉矩被內置有傳送帶和滾珠絲杠的變速箱6減速,產生使位于齒條箱7的內部的齒條軸7a沿箭頭的方向移動的推力。由此,橫拉桿8發揮作用,能夠使輪胎轉舵,使車輛轉向。橫拉桿是指,為了與手柄操作配合地使操舵輪(主要是前輪)左右移動而將從轉向齒輪箱到車輪的轉向臂的部分連結起來的桿(棒)。利用由旋轉電機1 〇的轉矩輔助的操舵力,駕駛員能夠以少的操舵力使車輛轉向。齒條罩9設置成使異物不會侵入裝置內。
[0078]根據圖2,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旋轉電機的結構。旋轉電機10具有控制裝置4與馬達部5連結并一體的結構。旋轉電機10的旋轉軸16b上安裝有帶輪14和傳感器用永磁鐵23。這里,對于旋轉電機10的旋轉軸16b,將安裝有帶輪14的一方稱為前方側(或輸出軸側)。另外,將安裝有傳感器用永磁鐵23的一方稱為后方側(或輸出軸相反側)。控制裝置4配置于旋轉電機10的后方側(或輸出軸相反側)。旋轉電機10和控制裝置4從軸向看大致為圓形形狀。
[0079]旋轉電機10的定子15由將電磁鋼板層疊而構成的定子鐵芯15a和收納于定子鐵芯 15a的電樞繞組15b構成。定子鐵芯15a固定于馬達框架22a。前方側殼體22b設置于旋轉電機 10的前表面部。馬達框架22a和前方側殼體22b由螺栓17e固定。前方側殼體22b上設置有前方側的軸承17a(第一軸承)。前方側的軸承17a與后方側的軸承17b(第二軸承)共同地將旋轉軸16b旋轉自如地進行支承。
[0080]在定子鐵芯15a的齒上,經由絕緣體而卷繞著三相(U相、V相、W相)的電樞繞組15b。 各電樞繞組彼此連接,構成三相連接。三相連接的各端子分別與共計三個馬達端子21連接。 這里,馬達端子存在由與馬達的電樞繞組電連接的導體構成的情況、以及由與電樞繞組電連接的接線板的端子構成的情況等。電樞繞組15b中流過用于使旋轉電機10驅動的電流,因此電樞繞組15b會發熱。因此,構成為經由馬達框架22a等放熱和冷卻的結構。旋轉電機10也可以是在轉子鐵芯16a中埋入永磁鐵的結構、或者是不使用永磁鐵的磁阻電動機或感應電機。
[0081]旋轉電機10的轉子16由轉子鐵芯16a、旋轉軸16b、永磁鐵16c等構成。轉子鐵芯16a 向旋轉軸16b壓入。永磁鐵16c固定于轉子鐵芯16a的表面。在旋轉軸16b的后方側的前端部直接安裝有傳感器用永磁鐵23。傳感器用永磁鐵23從散熱板20向后方側突出。由于旋轉軸 16b的軸向的長度縮短,所以能夠減小傳感器用永磁鐵23相對于旋轉傳感器24的偏心量。傳感器用永磁鐵23在后方側產生磁通。為了降低在傳感器用永磁鐵的后方側產生的磁通的泄漏,在旋轉軸16b和傳感器用永磁鐵23之間安裝非磁性的支架即可。
[0082]控制裝置4中搭載有旋轉電機驅動回路,該旋轉電機驅動回路為了驅動旋轉電機 10而具有開關元件12。開關元件12具備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等。控制裝置4中設置有電源供給用的連接器 3a、接收來自轉矩傳感器2的信號(轉矩信號)的連接器3b、接收車速等汽車信息的連接器 3c。控制裝置4具備控制基板13、控制裝置外殼18、回路配線部件26a(第一回路配線部件或第一個回路配線部件)和回路配線部件26b(第二回路配線部件或第二個回路配線部件)。回路配線部件26a配置于比散熱板20靠后方側且比控制基板13靠前方側的位置。回路配線部件26b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具有小電流用部件的控制基板13的配置構成為沿著與旋轉電機10的旋轉軸16b垂直的面的配置。[〇〇83]控制裝置4中,除了開關元件12,還配置有濾波電容器19、共模線圈11a、普通模線圈lib等。共模線圈11a和普通模線圈lib為了降低噪聲而設置,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同樣地,為了對電流進行濾波而設置的濾波電容器19配置在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控制裝置4被控制裝置外殼18覆蓋。控制裝置外殼18既可以是樹脂的結構,也可以是氯化鋁等金屬的結構、也可以是樹脂與氯化鋁等金屬組合的結構。控制裝置外殼18 構成為通過與濾波電容器19接觸來進行放熱和冷卻的結構。濾波電容器19、共模線圈11a和普通模線圈lib由母線電連接。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在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配置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中的至少一方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084]像這樣,由于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比控制基板靠后方側的位置,因此,能夠避免在散熱板的內部配置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中的至少一方。 能夠確保單位軸長的散熱板20的體積,此外,使散熱板20的軸向的尺寸小型化并提高熱容量。此外,由于在后方側的軸承17b和控制基板13之間配置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中的至少一方,因此,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控制基板13之間的距離變小。結果是,旋轉電機10的尺寸小型化,并且旋轉電機10能夠輕量化。
[0085]濾波電容器19的周圍通過與控制裝置外殼18直接或經由樹脂等間接地接觸,從而進行放熱和冷卻。因此,抑制了濾波電容器19的溫度上升,提高了濾波電容器19的可靠性。 此外,在濾波電容器19的端面和控制裝置外殼18之間設置有間隙。因此,即使濾波電容器19 的內壓力上升,控制裝置外殼18也不會構成阻礙,濾波電容器19的框體能夠膨脹,具有降低內壓力的效果。不過,濾波電容器19與控制裝置外殼18也可以不接觸。[〇〇86]使用圖3A至圖3C來說明旋轉電機10的旋轉軸16b的結構。旋轉軸16b在兩端設置有軸保持部16d,構成為能夠從兩端固定旋轉軸16b的結構。例如,如圖3A所示,軸保持部16d是設置于軸的中央部的與軸為同心圓狀的凹部。通過這樣構成,在組裝時能夠從兩端固定軸, 能夠防止在組裝定子和轉子時的轉子與定子的抵接。另外,如圖3B所示,軸保持部是設置于軸中央部的與軸為同心圓狀的軸突出部。另外,如圖3C所示,軸保持部是設置于軸端部的一部分的缺口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在旋轉軸16b的一方的前端部即前方側壓入有帶輪14。帶輪14向電動動力轉向裝置的傳送帶傳遞驅動力。
[0087]圖4表示控制裝置的回路圖的一例。在控制裝置4中,設置有電源供給用的連接器 3a、接收來自轉矩傳感器2的轉矩信號的連接器3b、接收車速等汽車信息的連接器3c。定子 15的電樞繞組15b進行Y接線。為了與三相的各相對應,設置有三個開關元件12。各個開關元件12中,安裝有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a、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b、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c和分流電阻12d。在三相橋接回路的U相中,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a構成U相+側支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b構成U相一側支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a的一端與電流濾波用的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尤其是普通模線圈)11連接。
[0088]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b的一端經由分流電阻12d與車輛的接地電位部連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a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b的連接點成為三相橋接回路的U相交流側端子。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c的一端與U相交流側端子連接,另一端與電樞繞組15b的U相端子連接。W相的開關元件12和V相的開關元件12也是同樣的結構。
[0089]安裝于電源繼電器30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30a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30b的一端彼此相互連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30a的另一端經由降噪用線圈11與三相橋接回路的+側直流端子連接。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30b的另一端經由連接器3a與搭載于車輛的電池31連接。安裝于控制基板13的FET驅動回路13b的輸出端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a?12c的柵極連接。FET驅動回路13b以各自規定的時機向這些柵極賦予門驅動信號。轉矩信號和汽車信息分別從連接器3b和連接器3c輸入安裝于控制基板13的微型計算機13a。微型計算機13a根據來自旋轉傳感器24的旋轉檢測信號,對FET驅動回路13b輸出的門驅動信號的輸出時機進行控制。控制裝置中安裝有各種電容器和線圈。在線圈中,共模線圈11a、普通模線圈lib分別是最大和第二大的。另外,在電容器中,濾波電容器最大。另外,為了對電流進行濾波而設置的濾波電容器19具有最大的容量。濾波電容器當然也可以配置多個(例如三個)。[0〇9〇]使用圖5A和圖5B對散熱板進行說明。如圖5A所不,散熱板20上設置有與馬達框架 22a嵌合的散熱板凸部20a。通過在散熱板20上設置散熱板凸部20a,散熱板20和馬達框架 22a之間的熱阻下降。能夠將散熱板20的熱量更多地傳遞給馬達框架22a,能夠提高散熱板 20的熱容量,因此,開關元件12的冷卻性提高。另外,通過對散熱板20和馬達框架22a使用相同的金屬材料,從而兩者的熱膨脹系數相等,提高了在馬達部5的溫度變化時的馬達框架 22a和散熱板20的固定強度。另外,通過對散熱板20和馬達框架22a使用鋁或鋁合金,從而能夠實現馬達框架22a和散熱板20的輕量化和熱傳導率的提高。[〇〇91]散熱板20利用散熱板凸部20a與馬達框架22a進行熱壓配合、壓入或螺紋固定。在這里,散熱板20通過熱壓配合固定于旋轉電機10的馬達框架22a。通過像這樣將散熱板20固定于馬達框架22a,從而散熱板20的熱量高效地傳遞給馬達框架22a。尤其是,通過進行熱壓配合或壓入,散熱板20與馬達框架22a之間的熱阻大幅下降,能夠將散熱板20的發熱更大量地傳遞給馬達框架22a。散熱板20的熱容量提高,因此,能夠提高開關元件12的冷卻性能。 [〇〇92]散熱板20為了增加體積而構成為從軸向看時是大致圓形形狀。如圖5B所示,在散熱板20的后方側的面上設置有三個開關元件配置部20c和一個開關元件配置部20h。另外, 設置有貫通散熱板20的三個電氣配線貫通孔20d。開關元件配置部20c與三相的開關元件分別對應。開關元件配置部20h與電源繼電器30對應。三個馬達端子21貫通各自的電氣配線貫通孔20d。此時,能夠使各個電氣配線貫通孔變小,所以能夠增加散熱板的體積,由于能夠提高散熱板的熱容量,所以能夠提高開關元件的冷卻性能。[〇〇93]傳感器用永磁鐵23的外徑比散熱板20的軸貫通孔20b的外徑的最小部大。因此,能夠使散熱板20的軸貫通孔20b小,提高散熱板20的熱容量,并且能夠使用外徑大的傳感器用永磁鐵23。從傳感器用永磁鐵23產生的磁場均勻,旋轉傳感器24的精度提高。傳感器用永磁鐵23從散熱板20向后方側突出。不需要在散熱板20的內部設置外徑比軸貫通孔20b的外徑的最小部大的傳感器用永磁鐵,能夠增大散熱板20的體積。能夠提高散熱板的熱容量,由于散熱板20的熱容量提高,所以開關元件12的冷卻性能提高。另外,能夠使傳感器用永磁鐵23 與控制基板13的距離靠近,從傳感器用永磁鐵23產生的磁場均勻,旋轉傳感器24的精度提尚。[〇〇94]根據圖6A?圖6C,對開關元件進行補充說明。控制裝置中安裝有用于驅動旋轉電機的旋轉電機驅動回路。該旋轉電機驅動回路具有具備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等的開關元件12。開關元件12中流動著用于旋轉電機驅動的電流,因此會發熱。因此,將開關元件12經由粘接劑或絕緣片等與散熱板20的開關元件配置部20c接觸,并進行放熱和冷卻。 在圖6B中,與散熱板20接觸的開關元件12構成為將裸芯片安裝于DBC(Direct Bonded Copp er)基板12 s的結構。[〇〇95]開關元件12配置成圍繞著一個電源繼電器30地在圓周上以大致90度的間隔排列。 電源繼電器30具有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30a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 30b的裸芯片。三相的開關元件12具有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a、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b、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12c和分流電阻12d。開關元件的端子12t與從旋轉電機向控制裝置側配線的三個馬達端子的端部通過焊接、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這里,三個開關元件中的一個在必要時發揮將旋轉電機進行電切斷的作用,即馬達繼電器的作用。此外,使開關元件為三相,但也可以是兩相、五相、六相等相數不同,開關元件的數量也可以是三個以外的數量。開關元件的端子12t與從旋轉電機向控制裝置側配線的三個馬達端子的端部通過焊接、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開關元件的端子12t也可以與回路配線部件通過焊接、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此外,與馬達端子通過焊接、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
[0096]圖6C表示不設置電源繼電器的情況。在不設置電源繼電器的情況下,開關元件12 以大致120度的間隔配置。能夠將開關元件的面積確保得大,能夠使開關元件的發熱高效地傳遞給開關元件配置部,能夠得到降低開關元件的溫度上升的效果。此外,在圖中,省略了將裸芯片和分流電阻12d電連接的導線和搭接等連接部。三相的開關元件12為共同的設計, 能夠實現低成本化。
[0097]根據圖7A、圖7B和圖7C,對開關元件進一步進行補充說明。在前面的圖中,構成為將裸芯片安裝于DBC基板,但開關元件12也可以構成為將裸芯片用樹脂封住的動力模塊。通過將裸芯片用樹脂成模的結構,能夠將開關元件12m的發熱高效地傳遞給開關元件配置部, 能夠得到降低開關元件12m的溫度上升的效果。另外,如圖7D、圖7E和圖7F所示,也可以是在開關元件12上設置回路端子27b的結構。[〇〇98]圖8A和圖8B表示回路配線部件的一例。回路配線部件26包含回路配線部件26a和回路配線部件26b,所述回路配線部件26a配置于比散熱板20靠后方側且比控制基板13靠前方側的位置,所述回路配線部件26b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回路配線部件 26a由母線26c、框架26d、定位部26e、電源端子27a、回路端子27b等構成。框架26d由樹脂等絕緣部件構成,對母線26c等進行保持。框架26d也可以與母線26c—體成型。回路配線部件 26a的母線26c與電源端子27a連接。電源端子27a與電源供給用的連接器3a連接。母線26c與開關元件12連接。即,構成為從連接器3a供給的電力向開關元件12供電的結構。此外,也可以是回路端子27b不設置于回路配線部件而是設置于開關元件的結構。在該情況下,回路配線部件不設置有回路端子。[〇〇99]圖9A是表示控制基板的側視圖。圖9B是從前方側觀察控制基板的示意圖。在該圖中,省略了回路的詳細情況,只描畫了小電流部件的一部分。控制基板13是薄板狀,為了確保用于安裝部件和配線圖案的面積,構成為從軸向觀察時大致為圓形形狀。控制基板13根據從連接器3b和連接器3c的輸入端子接收的信息,為了適當地驅動旋轉電機而向開關元件 12發送控制信號。此時,在控制基板13的小電流用部件中,微型計算機13a和FET驅動回路 13b由于有電流流過,所以與其它的部件相比發熱量大。多個回路端子27b分別通過多個貫通孔13e而延伸至回路配線部件26b,與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連接。
[0100]控制信號由回路端子27b傳遞,該回路端子27b將控制基板13與回路配線部件26a 電連接,將控制基板13與回路配線部件26b電連接,并將控制基板13與開關元件12電連接。 回路端子27b通過導線搭接、壓配合、焊料等固定于控制基板、回路配線部件和開關元件。控制基板13具有供電源端子27a通過的貫通孔13d、供回路端子27b通過的貫通孔13e和定位部 13c。回路端子27b通過貫通孔13e與控制基板連接。這里,微型計算機13a和FET驅動回路13b 配置于前方側,但當然也可以配置于后方側。
[0101]控制基板13的前方側安裝有旋轉傳感器24。旋轉傳感器24配置于與傳感器用永磁鐵23同軸上且接近的位置。旋轉傳感器24檢測傳感器用永磁鐵23產生的磁性,通過得知其方向從而檢測轉子16的旋轉角度。微型計算機13a根據該旋轉角度計算適當的驅動電流,來控制FET驅動回路13b。由于旋轉傳感器24配置于控制基板13,因此,能夠使旋轉傳感器24與控制基板13之間的配線變短,提高了對于從外部向旋轉傳感器24流入的噪聲的耐受性。此夕卜,由于能夠省略保持旋轉傳感器24的機構,所以能夠削減部件數量。[〇1〇2]控制基板13具有定位部13c。構成為在散熱板20或回路配線部件26的定位部之間能夠對控制基板13進行定位的結構。由于散熱板與控制基板的相對位置被確定,所以組裝簡單,不需要旋轉傳感器24的調整,并且能夠提高旋轉傳感器24的精度。這里,例示了旋轉傳感器24安裝于控制基板的例子,但也可以安裝于與控制基板不同的另外的基板,由另外的部件進行保持。
[0103]圖10是回路配線部件26b的側視圖。在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的回路配線部件26b上,母線26c、共模線圈11a、普通模線圈11b、濾波電容器19、回路端子(輸入端子)27b等通過焊接或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由于在比插入軸承17b的位置靠后方側配置有降噪用線圈11、濾波電容器19、回路配線部件26,所以能夠防止在這些部件脫落到旋轉電機的內部時的旋轉電機的故障。另外,在與散熱板20接觸的開關元件以及降噪用線圈11之間設置有回路配線部件26a、26b。開關元件12的噪聲被回路配線部件的母線26c遮蔽,能夠降低開關元件與降噪用線圈11之間的磁耦合。
[0104]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動動力轉向裝置100如以上構成。當駕駛員操作方向盤la 對轉向軸lb施加操舵轉矩時,轉矩傳感器2檢測到該操舵轉矩,并向微型計算機13a傳送轉矩信號。與檢測旋轉傳感器24的操舵轉速對應的旋轉檢測信號也向微型計算機13a輸入。微型計算機13a根據輸入的操舵轉矩、操舵轉速、車輛的速度信號等計算輔助轉矩。輔助轉矩由FET驅動回路13b通過控制旋轉電機驅動回路(三相橋接回路)而在旋轉電機10中產生,經由減速機構施加給轉向軸lb。
[0105]FET驅動回路13b根據來自微型計算機13a的指示,在規定的時機產生門驅動信號, 對三相橋接回路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進行導通控制。由此,三相橋接回路產生規定的三相交流電流,向定子15的電樞繞組15b供給三相交流電流。旋轉電機10進行驅動,旋轉電機10所產生的轉矩經由減速機構而作為輔助轉矩施加給轉向軸lb。由此,駕駛員對方向盤(手柄)la的操舵力減輕。電樞繞組15b例示了Y接線的例子,但當然也可以是A接線。另外,開關元件12是三相,但相數也可以不同,也可以是兩相、五相、六相等。在散熱板的內部、以及后方側的軸承與控制基板之間至少不配置降噪用線圈和電容器中的至少一方。 能夠減小軸長并且提高散熱板的體積,提高熱容量,并且由于后方側的軸承與控制基板的距離變小,所以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輕量化。
[0106]接下來,說明如上所述地構成的實施方式1的旋轉電機的組裝順序的一例。首先, 進行旋轉電機的馬達部的組裝。為了進行馬達框架22a的組裝,在定子鐵芯的齒上經由絕緣體卷繞U相、V相、W相的各繞組,形成三相的電樞繞組。U相的各繞組的繞組始端和繞組終端相互連接,從而完成U相的電樞繞組。同樣地完成V相和W相的電樞繞組。然后,將U相的電樞繞組、V相的電樞繞組和W相的電樞繞組的繞組始端和繞組終端相互連接,完成三相連接。三相連接的各端子分別與馬達端子21連接。然后,將該定子鐵芯壓入馬達框架中。
[0107]接下來,根據圖11來說明散熱板的組裝方法。這里,包含向散熱板20固定開關元件 12的工序。在散熱板20中,比軸承17b的外徑小且比軸承17b的內徑大的軸貫通孔20b形成于比軸承17b靠后方側的位置。將具備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裸芯片、分流電阻等的開關元件12利用高熱傳導性的粘接劑而粘接固定于散熱板20的開關元件配置部20c。同樣地,將電源繼電器30利用高熱傳導性的粘接劑粘接固定于散熱板20的開關元件配置部 20h。接下來,將后方側的軸承17b的外圈固定于散熱板的軸貫通孔20b。
[0108]接下來,如圖12所示,將定子的馬達框架22a通過熱壓配合、壓入、螺紋固定等固定于散熱板20。此時,連接著三相連接的端子的馬達端子21插入到設置于散熱板20的電氣配線貫通孔20d中。馬達端子21成為從散熱板20向后方側伸出的狀態。接下來,將馬達端子21 和開關元件12通過焊接、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不過,在馬達框架與散熱板為一體的情況下省略該工序。[0109 ]接下來,根據圖13?圖15說明轉子16的組裝方法。如圖13所示,在旋轉軸16b的兩端的軸保持部16d固定軸保持夾具16h,將旋轉軸16b從兩端固定。然后,向旋轉軸16b壓入轉子鐵芯16a。此外,如圖14所示,在轉子鐵芯16a上粘接固定永磁鐵16c。永磁鐵16c既可以在粘接前磁化,也可以在粘接固定后用磁化器磁化。接下來,如圖15所示,將前方側的軸承17a 的外圈固定于前方側殼體22b的軸貫通孔22d。使軸保持夾具16h通過前方側殼體22b的軸貫通孔22d。此外,將殼體的前方側的軸承17a向旋轉軸16b壓入到預先確定的位置。
[0110]接下來,參照圖16來說明散熱板向轉子的插入工序。首先,使軸保持夾具16h通過散熱板20的軸貫通孔20b。將由軸保持夾具16h保持的轉子16的旋轉軸16b插入后方側的軸承17b,將散熱板的后方側的軸承17b壓入到馬達框架22a與前方側殼體22b接觸的位置。
[0111]接下來,參照圖17來說明帶輪的固定工序。壓入后,前方側殼體22b和馬達框架22a 由螺栓(或螺釘)17e等固定。將安裝于旋轉軸16b的兩端的軸保持夾具16h拆下,在旋轉軸 (軸)16b的前方側固定帶輪14。以上是旋轉電機10的馬達部的組裝工序。
[0112]接下來,說明控制裝置4的組裝。首先參照圖18說明傳感器用永磁鐵23向旋轉軸 16b的固定。在旋轉軸16b的后方側的端部,從后方側固定被磁化的傳感器用永磁鐵23。此夕卜,傳感器用永磁鐵23也可以在固定于旋轉軸16b之后用磁化器磁化。
[0113]接下來,參照圖19,說明回路配線部件26a和控制基板13的安裝方法。將母線26c、 電源端子27a、回路端子27b等與樹脂一體成型的回路配線部件26a用粘接劑、螺釘等固定于散熱板20的后方側。開關元件12和回路配線部件26a的母線26c通過焊接、導線搭接、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在控制基板13上涂布膏狀焊料之后,安裝微型計算機13a、FET驅動回路 13b、旋轉傳感器24和其周圍回路元件等小電流部件。然后,用回流焊裝置熔化膏狀焊料,將這些部件用焊料焊接。
[0114]此外,將該控制基板13安裝于比散熱板20和回路配線部件26a靠后方側的位置。此時,通過將控制基板13的定位部13c與設置于回路配線部件26a的定位部嵌合,從而進行設置于控制基板13的旋轉傳感器24以及設置于旋轉軸的端部的傳感器用永磁鐵23的定位。同時,將控制基板13、回路配線部件26b、回路端子27b通過導線搭接、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
[0115]接下來,參照圖20,說明設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的回路配線部件26b 的固定方法。母線與樹脂一體成型,將安裝有共模線圈11a、普通模線圈11b、濾波電容器19 的回路配線部件26b配置在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從回路配線部件26a向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延伸的配線(電源端子27a和回路端子27b)、和從控制基板13向比后方側延伸的配線(回路端子27b)通過焊接或壓配合、焊料等將控制基板的后方側的回路配線部件26b 電連接。接下來,從后方側安裝控制裝置外殼18,通過粘接劑、螺釘等固定于散熱板20。以上,控制裝置4以及旋轉電機10的組裝完成。
[0116]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在向散熱板固定開關元件的工序之后,進行向散熱板固定馬達框架的工序。由于在固定開關元件的工序中馬達端子從散熱板伸出,因此,能夠得到提高組裝性的效果。在旋轉電機的組裝工序之后,進行向傳感器用永磁鐵的軸的固定工序。由于在后方側安裝直徑比散熱板的軸貫通孔的最小部大的傳感器用永磁鐵,因此,傳感器用永磁鐵的磁場變均勻,旋轉傳感器24的精度提高。尤其是,對于傳感器用永磁鐵的外徑比旋轉軸的外徑大的情況有利。另外,由于在旋轉電機的組裝工序之后進行控制基板的安裝工序, 因此,能夠將軸從兩側固定并且進行馬達框架和散熱板、殼體的組裝,能夠防止定子與轉子組裝時的轉子與定子的抵接。
[0117]實施方式2.
[0118]圖21A和圖21B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散熱板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如圖所示,構成為三個馬達端子21通過一個電氣配線貫通孔20d。在后方側具有小電流用部件的控制基板13與散熱板20相鄰地設置。此時,由于能夠減少散熱板20 的孔的數量,因此能夠提高散熱板的體積,由于能夠提高散熱板的熱容量,所以開關元件的冷卻性提高。此外,馬達端子貫通電氣配線貫通孔的情況,但是在其它的旋轉電機與控制裝置之間的信號線與電纜等電氣配線貫通的情況下也當然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119]實施方式3.
[0120]圖2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如圖所示,構成為將電樞繞組的三相連接經由環狀的接線板25與馬達端子21連接。定子鐵芯15a的電樞繞組彼此連接而構成三相連接。接線板25配置于馬達端子21和電樞繞組15b之間。
[0121]實施方式4.
[0122]圖23A和圖23B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如圖所示,開關元件12與回路配線部件26a—體地構成。回路配線部件26a由母線 26c、框架26d、電源端子27a、回路端子27b等構成。框架26d由樹脂等絕緣部件構成,對母線 26c等進行保持。回路配線部件26a的母線26c與電源端子27a連接。
[0123]實施方式5.
[0124]圖24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因此,用圖對傳感器用永磁鐵23進行補充說明。構成為傳感器用永磁鐵23從散熱板向后方側突出的結構,但至少一部分下沉并埋設于散熱板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這里,在散熱板 20上形成有后方側凹部20j。傳感器用永磁鐵23下沉到后方側凹部20j并埋設。
[0125]實施方式6.
[0126]圖2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6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因此用圖對殼體進行補充說明。馬達框架22a與設置于旋轉電機的前表面部的前方側殼體 22b成為一體。此時,由于殼體與馬達框架之間的熱阻下降,所以馬達框架的冷卻性提高,另外軸與馬達框架的同軸度提高,能夠降低旋轉電機的振動。
[0127]實施方式7.
[0128]圖26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7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因此用圖對馬達框架進行補充說明。馬達框架22a與散熱板20成為一體。此時,由于散熱板 20與馬達框架22a之間的熱阻下降,所以開關元件12的冷卻性提高。另外,旋轉軸16b與馬達框架22a的同軸度提高,能夠降低旋轉電機10的振動。
[0129]實施方式8.
[0130]圖27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8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這里,在降噪用線圈11的周圍配置噪聲遮蔽部件33。圖中示出了在共模線圈11a與普通模線圈lib之間插入噪聲遮蔽部件33的例子。通過這樣,能夠降低接近地配置的共模線圈11a與普通模線圈lib的磁耦合。能夠防止控制裝置的誤動作,順暢地驅動旋轉電機10,減少旋轉電機的振動和噪音。作為噪聲遮蔽部件33的例子,列舉金屬板等。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當然,在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配置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中的至少一方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131]實施方式9.
[0132]圖28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9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如圖所示,濾波電容器19和共模線圈11a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普通模線圈 lib配設于回路配線部件26a上,與控制基板13沿軸向部分地重疊。與控制基板13沿軸向部分重疊的是普通模線圈11b,但當然也可以是濾波電容器19或共模線圈11a。另外,降噪用線圈11由共模線圈11a和普通模線圈lib構成。當然,僅用其中一方構成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133]實施方式10.
[0134]圖29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0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如圖所示,散熱板20具有突出至控制基板13的后方側突出部20e。環狀或柱狀的后方側突出部20e經由潤滑脂等與控制基板13的發熱部件(微型計算機13a、FET驅動回路13b等)的至少一方接觸,或與發熱部件接近地配置。因此,能夠提高控制基板13的發熱部件的放熱和冷卻性能。另外,由于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配置在比回路配線部件26b靠后方側的位置,因此,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控制基板13之間的距離變小,其結果是,能夠縮短后方側突出部20e,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輕量化。
[0135]散熱板的后方側突出部20e也可以用于散熱板20和控制基板13的定位。由于散熱板與控制基板的相對位置確定,所以組裝簡單,不需要調整,并且能夠提高控制基板的旋轉傳感器24的精度。此外,后方側突出部20e經由潤滑脂與控制基板的發熱部件接觸。當然,后方側突出部20e經由潤滑脂等與控制基板接觸,使控制基板的發熱部件與控制基板和突起部的接觸面接近的形式配置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另外,后方側突出部20e經由潤滑脂等與控制基板接觸,但與發熱部件直接接觸或接近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136]實施方式11.
[0137]圖30A和圖30B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1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如圖所示,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散熱板20之間插入有絕熱材料20f。通過這樣,當散熱板20的溫度由于開關元件12的發熱而上升時,能夠抑制后方側的軸承17b的溫度上升。因此,能夠防止潤滑材料的劣化等,能夠延長軸承的壽命。此外,即使不插入絕熱材料20f,而是構成為散熱板20之間的熱阻高的結構,當然也能夠得到相等的效果。
[0138]實施方式12.
[0139]圖31A和圖31B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2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如圖所示,散熱板20具備在與接線板25沿軸向重疊的位置向前方側突出的前方側突出部20g。因此,能夠提高散熱板的熱容量,能夠提高開關元件的冷卻性。另外,后方側的軸承配置于前方側突出部20g。因此,能夠縮小后方側的軸承間的距離,能夠抑制旋轉電機的振動。另外,散熱板具備收納向旋轉電機的后方側突出的接線板2 5的環狀前方側凹部 20 i。因此,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化。
[0140]實施方式13.
[0141]圖32A和圖32B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3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如圖所示,散熱板20具備前方側突出部20g,該前方側突出部20g在與電樞繞組的后方側的線圈端部沿周向重疊的位置向前方側突出。因此,能夠提高散熱板的熱容量,能夠提高開關元件的冷卻性能。另外,后方側的軸承配置于前方側突出部20g。因此,能夠縮小后方側的軸承間的距離,能夠抑制旋轉電機的振動。另外,散熱板具備收納向旋轉電機的后方側突出的電樞繞組的線圈端部的環狀前方側凹部20i。因此,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化。
[0142]實施方式14.
[0143]圖33A和圖33B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4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如圖所示,轉子16在與轉子鐵芯凹部16g沿軸向重疊的位置設置有向前方側突出的突出部20k。因此,能夠提高散熱板20的熱容量,能夠提高開關元件12的冷卻性能。另外, 后方側的軸承17b配置于突出部20k。因此,能夠進一步縮小后方側的軸承間的距離,能夠抑制旋轉電機的振動。另外,散熱板20具備收納向旋轉電機的后方側突出的電樞繞組的線圈端部的環狀前方側凹部20i。因此,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化。
[0144]實施方式15.
[0145]圖34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5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因此用圖對散熱板進行補充說明。開關元件12粘接于散熱板20。后方側的軸承17b支承于后方側殼體34。這樣,由于設置了后方側殼體34,因此,雖然部件數增減,但抑制了后方側的軸承17b的溫度上升,所以使旋轉電機長壽命化。
[0146]實施方式16.
[0147]圖3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6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回路配線部件26a是配置于比散熱板20靠后方側且比控制基板13靠前方側的一個部件。回路配線部件26a上,母線26c、共模線圈11a、普通模線圈11b、濾波電容器19、回路端子(輸入端子)27b等通過焊接或壓配合、 焊料等電連接。由于在比插入軸承17b的位置靠后方側的位置配置有降噪用線圈11、濾波電容器19、回路配線部件26a,所以能夠防止這些部件脫落到旋轉電機的內部時的旋轉電機的故障。搭載于散熱板20的開關元件12與降噪用線圈11之間設置有回路配線部件26a。開關元件12的噪聲被回路配線部件26a的母線26c遮蔽,能夠降低開關元件與降噪用線圈11之間的磁親合。
[0148]圖36A和圖36B示出了回路配線部件26a的一例。回路端子27f與普通模線圈lib連接。回路端子27g與濾波電容器19連接。回路端子27h與共模線圈1 la連接。圖37A是表示控制基板的側視圖。圖37B是從前方側觀察控制基板的示意圖。貫通孔13f供與普通模線圈lib連接的回路端子27f通過。貫通孔13g供與濾波電容器19連接的回路端子27g通過。貫通孔13h 供與共模線圈11a連接的回路端子27h通過。多個回路端子27b分別通過多個貫通孔13e延伸至控制基板13的后方側,與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連接。
[0149]實施方式17.[〇15〇]圖38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7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在比散熱板20和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配置有回路配線部件26b。回路配線部件26b上,母線26c、共模線圈11a、普通模線圈11b、濾波電容器19、電源端子27a、回路端子(輸入端子)27b等通過焊接或壓配合、焊料等電連接。在比插入軸承17b的位置靠后方側的位置配置有搭載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的回路配線部件26b。能夠防止這些部件脫落到旋轉電機的內部時的旋轉電機的故障。由于開關元件12與控制基板13之間不設置回路配線部件,所以能夠確保單位軸長的散熱板20的體積,此外,使散熱板20的軸向的尺寸小型化并提高熱容量。此外,由于在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控制基板13之間不配置回路配線部件,所以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控制基板13之間的距離變小。其結果是,旋轉電機10的尺寸小型化,并且能夠使旋轉電機10輕量化。多個回路端子27b延伸至回路配線部件26b,與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連接。
[0151]在旋轉軸16b的后方側的前端部直接安裝有傳感器用永磁鐵23。傳感器用永磁鐵 23從散熱板20向后方側突出。旋由于轉軸16b的軸向的長度縮短,所以不僅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化、輕量化,而且能夠減小傳感器用永磁鐵23相對于旋轉傳感器24的偏心量。此外,由于在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控制基板13之間不配置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中的至少一方,所以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控制基板13之間的距離變小。結果是,旋轉電機10的軸向的尺寸小型化,并且能夠使旋轉電機10輕量化。
[0152]濾波電容器19通過使周圍與控制裝置外殼18直接或經由樹脂等間接地接觸,從而放熱和冷卻。因此,抑制了濾波電容器19的溫度上升,提高了濾波電容器19的可靠性。在用氯化鋁等金屬構成控制裝置外殼18的情況下,由于濾波電容器19不與熱傳導率高的金屬部件接觸,能夠使濾波電容器19的熱量進一步向旋轉電機的周圍散逸。進一步抑制了濾波電容器的溫度上升,提高了濾波電容器的可靠性。如果濾波電容器19的溫度上升,則濾波電容器發生故障。為了防止故障,需要抑制向旋轉電機供給的電流,使旋轉電機的轉矩下降。通過控制裝置外殼與濾波電容器接觸,抑制了濾波電容器的溫度上升,因此,能夠進一步抑制旋轉電機的轉矩下降。此外,濾波電容器當然也可以配置多個(例如三個)。這里,濾波電容器也可以配置四個以上。由于濾波電容器的熱容量提高,所以能夠抑制濾波電容器的溫度上升,濾波電容器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能夠進一步抑制旋轉電機的轉矩下降。
[0153]實施方式18.
[0154]圖39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8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與濾波電容器19接觸的控制裝置外殼也可以僅一部分由氯化鋁等金屬構成。在本實施方式中,如該圖所示,控制裝置外殼 18由樹脂等熱傳導率低的絕緣性部件構成,由與散熱板20連接的外殼部件18a(第一外殼部件)和由氯化鋁等金屬構成的外殼部件18b(第二外殼部件)構成。濾波電容器19與外殼部件 18b接觸。由于能夠降低散熱板20與外殼部件18b之間的熱傳導率,所以能夠降低從散熱板 20向控制裝置外殼18去的熱量。因此,抑制了濾波電容器19的溫度上升,從而濾波電容器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能夠進一步抑制旋轉電機的轉矩下降。
[0155]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都配設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當然,也可以是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控制基板13的后方側的結構。當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都配設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時,能夠避免在散熱板20的內部配置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能夠進一步確保單位軸長的散熱板20的體積,并且使散熱板20的軸向的尺寸進一步小型化,并且提高熱容量。
[0156]由于在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控制基板13之間配置有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 19,所以后方側的軸承17b與控制基板13之間的距離變小。結果是,旋轉電機10的軸向的尺寸小型化,能夠使旋轉電機10進一步輕量化。由于旋轉軸16b的軸向的長度進一步縮短,所以不僅能夠使旋轉電機小型化、輕量化,而且能夠減小傳感器用永磁鐵23相對于旋轉傳感器24的偏心量。
[0157]旋轉電機10的電樞繞組15b和開關元件12當被供給電流時會發熱。散熱板20與開關元件12接觸,吸收其發熱。電樞繞組15b、開關元件12和散熱板20會使臨近的濾波電容器 19和降噪用線圈11的溫度上升,因此從防止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的故障的觀點出發,需要抑制向旋轉電機供給的電流。當溫度上升時,旋轉電機的轉矩下降。另外,濾波電容器 19的可靠性下降。通過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都配置于控制基板的后方側的結構,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與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和開關元件、散熱板遠離地配置,因此,能夠抑制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的溫度上升。
[0158]在濾波電容器、降噪用線圈與電樞繞組、開關元件、散熱板之間介有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因此,被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絕熱,能夠抑制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的溫度上升。通過以上,能夠得到抑制旋轉電機的轉矩下降的效果,或者是提高濾波電容器的可靠性的效果。另外,作為濾波電容器,也可以是配置有導電性高分子混合鋁電解電容器的結構。該混合型的電容器雖然熱容量小,但與電解電容器等相比小型。由于濾波電容器的溫度上升降低,所以通過使用混合型的電容器,能夠使旋轉電機的尺寸小型化。
[0159]實施方式19.
[0160]圖40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9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都配置于控制基板13的后方側。旋轉電機10的電樞繞組 15b和開關元件12由于被供給電流而發熱,散熱板20由于與開關元件12接觸而吸收發熱。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之間,與控制基板13大致平行地設置有平板狀的絕熱材料35。由于電樞繞組15b、開關元件12、散熱板20等使接近的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的溫度上升,因此從防止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的故障的觀點出發, 需要抑制向旋轉電機1 〇供給的電流。當溫度上升時,旋轉電機1 〇的轉矩下降,濾波電容器19 的可靠性下降。
[0161]在本實施方式中,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都設置在配置于控制基板13的后方側的回路配線部件26b上。絕熱材料35在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之間以與控制基板13大致平行的方式設置。從電樞繞組15b、開關元件12、散熱板20等向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傳遞的熱量降低。其結果是,能夠抑制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的溫度上升,能夠抑制旋轉電機的轉矩下降,能夠提高濾波電容器19的可靠性。絕熱材料35在回路配線部件26b和控制基板13之間以與控制基板13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因此,不會增大旋轉電機的軸向的尺寸,能夠抑制轉矩下降,能夠提高濾波電容器的可靠性。
[0162]實施方式20.
[0163]圖4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0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在前面的實施方式中,將絕熱材料35設置于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之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如該圖所示,將平板狀的絕熱材料35配置于比回路配線部件26b靠后方側的位置。絕熱材料35設置于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的底下,能得到與前面的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64]絕熱材料35也可以不與回路配線部件26b接觸,或者是設置于控制基板13或回路配線部件26b的絕熱部件。能夠得到削減部件數量、或者削減軸向的空間,降低旋轉電機的軸向的尺寸的效果。當然,在絕熱材料的尺寸和位置不同的情況下,只要構成為在控制基板和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之間以與控制基板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絕熱材料,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165]實施方式21.
[0166]圖4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1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將平板狀的絕熱材料35配置于控制基板13和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之間,當然也能夠得到與前面的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回路配線部件26a是配置于比散熱板20靠后方側且比控制基板13靠前方側的一個部件。
[0167]絕熱材料35既可以與控制基板13接觸,或者是也可以是設置于控制基板13或回路配線部件26a的絕熱部件。能夠得到削減部件數量或者是削減軸向的空間、降低旋轉電機的軸向的尺寸的效果。當然,在絕熱材料的尺寸和位置不同的情況下,只要構成為在控制基板和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之間以與控制基板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絕熱材料,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168]實施方式22.
[0169]圖43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2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都配置于控制基板13的后方側。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之間以與控制基板13大致平行的方式設置有平板狀的噪聲遮蔽部件33。由于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被供給電流,所以在周圍產生電磁噪聲,磁通通過與接近的旋轉傳感器24交鏈,從而旋轉傳感器24的角度誤差增加。另外,磁通通過與控制基板13交鏈,控制裝置進行誤動作。由于這些影響,旋轉電機的振動和噪音變大。作為噪聲遮蔽部件33的例子,列舉金屬板等。[〇17〇] 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都設置于回路配線部件26b,回路配線部件26b配置于控制基板13的后方側。此外,由于在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之間以與控制基板13 大致平行的方式設置噪聲遮蔽部件33,所以從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向旋轉傳感器 24和控制基板13通磁的交鏈量下降。因此,旋轉傳感器24的角度誤差降低,能夠得到防止旋轉電機的誤動作、降低旋轉電機的振動和噪音的效果。另外,由于噪聲遮蔽部件33在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之間以與控制基板平行的方式配置,所以旋轉電機的軸向的尺寸不會變大,能夠降低旋轉傳感器的角度誤差。防止了控制裝置的誤動作,降低了旋轉電機的振動和噪音。
[0171]實施方式23.[〇172]圖44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3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在前面的實施方式中,將噪聲遮蔽部件33設置于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之間。如該圖所示,將噪聲遮蔽部件33設置于回路配線部件26b的后方側當然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噪聲遮蔽部件33也可以與控制基板13或回路配線部件26b接觸。另外,噪聲遮蔽部件33也可以是設置于控制基板13或回路配線部件26b的噪聲遮蔽部件。能夠得到削減部件數量、削減軸向的空間、降低旋轉電機的軸向的尺寸的效果。
[0173]實施方式24.[〇174]圖4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4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當然,噪聲遮蔽部件33設置于控制基板13與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之間的結構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如該圖所示,回路配線部件26a是配置于比散熱板20靠后方側且比控制基板13靠前方側的位置的一個部件。在噪聲遮蔽部件的尺寸和位置不同的情況下,只要構成為在控制基板與濾波電容器、降噪用線圈之間以與控制基板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噪聲遮蔽部件,也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175]實施方式25.
[0176]圖46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5的旋轉電機的說明圖。基本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這里,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都配置于控制基板13和回路配線部件26b的后方側,在降噪用線圈11的周圍配置噪聲遮蔽部件33。在濾波電容器19和降噪用線圈11都配置于控制基板13的后方側的結構中,發生濾波電容器19與普通模線圈Ilb的磁耦合。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濾波電容器19與普通模線圈Ilb之間插入有噪聲遮蔽部件33,所以能夠降低接近地配置的濾波電容器19與普通模線圈Ilb的磁耦合。其結果是,能夠防止控制裝置的誤動作,能夠順暢地驅動旋轉電機10,降低旋轉電機的振動和噪音。
[0177]在本實施方式中,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但將降噪用線圈11和濾波電容器19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比控制基板13靠后方側的位置也當然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另外,例示了在濾波電容器19與普通模線圈Ilb之間插入噪聲遮蔽部件33的例子,但是在濾波電容器19與共模線圈Ila之間插入的情況下,也能夠降低接近地配置的濾波電容器19與共模線圈Ila的磁耦合,能夠得到同樣的效果。
[0178]此外,本發明在本發明的范圍內能夠將實施方式自由地組合,各實施方式能夠適當地變形和省略。
[0179]附圖標記的說明
[0180]Ia方向盤、Ib轉向軸、Ic軸、2轉矩傳感器、3a連接器、3b連接器、3c連接器、4控制裝置、5馬達部、6變速箱、7齒條箱、7a齒條軸、8橫拉桿、9齒條罩、10旋轉電機、11降噪用線圈、Ila共模線圈、Ilb普通模線圈、12開關元件、12d分流電阻、12m開關元件、12s DBC基板、12t端子、13控制基板、13a微型計算機、13b FET驅動回路、13c定位部、13d貫通孔、13e貫通孔、13f貫通孔、13g貫通孔、13h貫通孔、14帶輪、15定子、15a定子鐵芯、15b電樞繞組、16轉子、16a轉子鐵芯、16b旋轉軸、16c永磁鐵、16d軸保持部、16g轉子鐵芯凹部、16h軸保持夾具、17a軸承、17b軸承、17e螺栓、18控制裝置外殼、19濾波電容器、20散熱板、20a散熱板凸部、20b軸貫通孔、20c開關元件配置部、20d電氣配線貫通孔、20e后方側突出部、20f絕熱材料、20g前方側突出部、20h開關元件配置部、20i環狀前方側凹部、20j后方側凹部、20k突出部、21馬達端子、22a馬達框架、22b前方側殼體、22d軸貫通孔、23傳感器用永磁鐵、24旋轉傳感器、25接線板、26回路配線部件、26a回路配線部件、26b回路配線部件、26c母線、26d框架、26e定位部、27a電源端子、27b回路端子、27f回路端子、27g回路端子、27h回路端子、30電源繼電器、31電池、33噪聲遮蔽部件、34后方側殼體、35絕熱材料、100電動動力轉向裝置。
【主權項】
1.一種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備:轉子,所述轉子的傳感器用永磁鐵安裝于旋轉軸的后方側;定子,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鐵芯和電樞繞組;前方側殼體,所述前方側殼體固定有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前方側的第一軸承;馬達框架,所述馬達框架與所述前方側殼體結合,并收容所述轉子和所述定子;散熱板,所述散熱板固定有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后方側的第二軸承,并搭載有多個開關 元件;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配置于比所述散熱板靠后方側的位置,并安裝有旋轉傳感器、 微型計算機和驅動回路;濾波電容器,所述濾波電容器與所述多個開關元件連接;以及 降噪用線圈,所述降噪用線圈與所述多個開關元件連接,所述旋轉傳感器與所述傳感器用永磁鐵相對,所述微型計算機根據來自所述旋轉傳感 器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回路,從而驅動所述多個開關元件,所述濾波電容器和所述降噪用 線圈中的至少一方配設于比所述控制基板靠后方側的位置。2.—種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備:轉子,所述轉子的傳感器用永磁鐵安裝于旋轉軸的后方側;定子,所述定子具有與電樞繞組連接的多個馬達端子;前方側殼體,所述前方側殼體固定有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前方側的第一軸承;馬達框架,所述馬達框架與所述前方側殼體結合,并收容所述轉子和所述定子;散熱板,所述散熱板固定有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后方側的第二軸承,形成有供所述馬達 端子貫通的第一貫通孔,并且搭載有多個開關元件;第一回路配線部件,所述第一回路配線部件配設于比所述散熱板靠后方側的位置,安 裝有多個回路端子,并在中央具有供所述旋轉軸貫通的第二貫通孔;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具有多個第三貫通孔,配設于比所述第一回路配線部件靠后 方側的位置,并安裝有旋轉傳感器、微型計算機和驅動回路;第二回路配線部件,所述第二回路配線部件配設于比所述控制基板靠后方側的位置, 并安裝有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以及控制裝置外殼,所述控制裝置外殼收容所述第一回路配線部件、所述控制基板和所述 第二回路配線部件,所述旋轉傳感器與所述傳感器用永磁鐵相對,所述微型計算機根據來自所述旋轉傳感 器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回路并驅動所述多個開關元件,所述多個回路端子分別通過所述多個第三貫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回路配線部件,并 與所述濾波電容器和所述降噪用線圈連接。3.—種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備:轉子,所述轉子的傳感器用永磁鐵安裝于旋轉軸的后方側;定子,所述定子具有與電樞繞組連接的多個馬達端子;前方側殼體,所述前方側殼體固定有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前方側的第一軸承;馬達框架,所述馬達框架與所述前方側殼體結合,并收容所述轉子和所述定子;散熱板,所述散熱板固定有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后方側的第二軸承,形成有供所述馬達端子貫通的第一貫通孔,并且搭載有多個開關元件;回路配線部件,所述回路配線部件配設于比所述散熱板靠后方側的位置,安裝有多個 回路端子,并在中央具有供所述旋轉軸貫通的第二貫通孔;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具有多個第三貫通孔,配設于比所述回路配線部件靠后方側 的位置,并安裝有旋轉傳感器、微型計算機和驅動回路;以及控制裝置外殼,所述控制裝置外殼收容所述回路配線部件和所述控制基板,所述旋轉傳感器與所述傳感器用永磁鐵相對,所述微型計算機根據來自所述旋轉傳感 器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回路并驅動所述多個開關元件,所述多個回路端子分別通過所述多個第三貫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控制基板的后方側,并 與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熱板與所述馬達框架嵌合。5.根據權利要求2或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貫通孔在所述散熱板上形成有多個,所述多個馬達端子分別貫通該多個第一貫通孔。6.根據權利要求2或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貫通孔在所述散熱板上形成有單數個,所述多個馬達端子貫通該單數個第一貫通孔。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備介于所述多個馬 達端子和所述第一回路配線部件的配線之間的環狀的接線板。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開關元件與 所述第一回路配線部件緊密接觸。9.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熱板在后方側形成有凹部。10.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馬 達框架與所述前方側殼體成為一體。11.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馬 達框架與所述散熱板成為一體。12.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降噪用線圈的周圍具備噪聲遮蔽部件。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路配線 部件安裝有普通模線圈。1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熱板在后方側具有突出部。1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軸承經由絕熱材料固定于所述散熱板。16.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板在前方 側形成有環狀的凹部,所述環狀的接線板與所述環狀的凹部相對。1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熱板在前方側形成有環狀的凹部,所述定子的電樞繞組與所述環狀的凹部相對。1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板在前方側形成有突出部。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在轉子鐵 芯的后方側具有凹部,所述散熱板的突出部收納于所述轉子的凹部。20.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熱板在比所述第二軸承靠后方側的位置形成有軸貫通孔,所述軸貫通孔比所述第二軸承的 外徑小且比所述第二軸承的內徑大。21.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 轉軸在前方側和后方側的前端具有軸保持部。22.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馬 達框架和所述散熱板由相同的金屬材料形成。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框架和所 述散熱板由鋁合金形成。2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 感器用永磁鐵的外徑比所述旋轉軸的外徑大。25.—種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備:轉子,所述轉子的傳感器用永磁鐵安裝于旋轉軸的后方側;定子,所述定子具有與電樞繞組連接的多個馬達端子;前方側殼體,所述前方側殼體固定有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前方側的第一軸承;馬達框架,所述馬達框架與所述前方側殼體結合,并收容所述轉子和所述定子;散熱板,所述散熱板固定有支承所述旋轉軸的后方側的第二軸承,形成有供所述馬達 端子貫通的貫通孔,并且搭載有多個開關元件;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安裝有多個回路端子,配設于比所述散熱板靠后方側的位置, 并安裝有旋轉傳感器、微型計算機和驅動回路;回路配線部件,所述回路配線部件配設于比所述控制基板靠后方側的位置,并搭載有 濾波電容器和降噪用線圈;以及控制裝置外殼,所述控制裝置外殼收容所述控制基板和所述回路配線部件,所述旋轉傳感器與所述傳感器用永磁鐵相對,所述微型計算機根據來自所述旋轉傳感 器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回路并驅動所述多個開關元件,所述多個回路端子延伸至所述回路配線部件,并與所述濾波電容器和所述降噪用線圈 連接。26.根據權利要求2、3、25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 控制裝置外殼具有與所述散熱板連接的絕緣性的第一外殼部件、以及設置于比所述第一外 殼部件靠后方側的位置的金屬制的第二外殼部件,所述濾波電容器與所述第二外殼部件接觸。27.根據權利要求1、3、25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備 設置于比所述控制基板靠后方側的位置的絕熱材料或噪聲遮蔽部件。2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備設置于所述控 制基板和所述第二回路配線部件之間的絕熱材料或噪聲遮蔽部件。2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備設置于比所述第二回路配線部件靠后方側的絕熱材料或噪聲遮蔽部件。30.根據權利要求1、2、3、25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其特征在于,具 備設置于所述濾波電容器和所述降噪用線圈之間的噪聲遮蔽部件。31.—種電動動力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轉向軸,所述轉向軸與方向盤連結;權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變速箱,所述變速箱對由所述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產生的旋轉轉矩進行減速;以 及轉矩傳感器,所述轉矩傳感器檢測傳遞給所述轉向軸的轉矩,所述轉矩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向所述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輸入。32.—種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備:將旋轉軸向轉子鐵芯壓入的第一工序;將固定有第一軸承的前方側殼體向轉子鐵芯的旋轉軸壓入的第二工序;將第二軸承和多個開關元件固定于散熱板的第三工序;將具有定子的馬達框架和散熱板固定的第四工序;向旋轉軸的后方側插入第二軸承的第五工序;將馬達框架和前方側殼體固定的第六工序;將傳感器用永磁鐵固定于旋轉軸的后方側的第七工序;以及將安裝有旋轉傳感器、微型計算機和驅動回路的控制基板固定的第八工序,在實施從所述第一工序到所述第六工序之后,實施所述第七工序或所述第八工序。33.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實施 所述第七工序之后實施所述第八工序。34.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實施 所述第八工序之后實施所述第七工序。35.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帶有控制裝置的旋轉電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實施 所述第三工序之后實施所述第四工序。
【文檔編號】H02K11/33GK105993115SQ201480075308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18日
【發明人】廣谷迪, 中野正嗣, 和久宏之, 秋田裕之, 吉瀨幸司, 巖蕗寬康, 中野公輔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