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等多領域用途的發電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勵磁的方式構成切割磁力線和利用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環繞導磁體構成內閉合循環磁場,結合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產生的二次磁場來轉正磁場的發電系統(簡稱“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
【背景技術】
[0002]基于現有發電機存在反向電動勢/反向磁場,嚴重制約發電機原動力/影響輸入功率,負載超載時燒毀發電機。
【發明內容】
[0003]根據磁感電的三元要素:1、導體;2、磁體;3、導磁體的共存原理和電感磁的電物理特性;充分利用導體與磁體和導磁體的有機完整結合;為此創新設計為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構成內閉合循環磁場的方法,以高效能應用與各種發電機。
[0004]本發明關鍵創新點:以勵磁的方式,利用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產生的危害磁場轉為正能量磁場;負載越大定子線包產生的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越大成正比,內循環磁場越大成正比;相對與恒定磁場的轉子磁場阻力越小成反比,轉子垂直與定子橫向沒有磁場對立面,達到轉子懸浮磁場、定子無磁阻力的高效能目的。
[0005]本發明所述發電系統構成總的結構包括:磁場N極一、磁場S極一、主線包、線包輸出端口一、線包輸出端口二、磁場S極二、內循環磁場方向、磁場N極二、內導磁體、切割磁力線方向、勵磁線包一、勵磁線包二等構成。
[0006]I磁場N極一與2磁場S極一對于6磁場S極二 N與8磁場S極二為切割磁場轉子相對于3主線包構成發電機定子做切割運動4線包輸出端口一和5線包輸出端口二線包輸出端口產生感應電壓,3主線包磁感電形成閉合內循環二次磁場及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再生利用磁場,且構成相對轉子無磁阻力。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專利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發明專利導體與導磁體和磁場等效示意圖。
[0009]圖3為本發明專利磁極等效不意圖。
[0010]圖4為本發明專利主線包等效示意圖。
[0011]圖5為本發明專利導磁體等效不意圖。
[0012]圖6為本發明專利勵磁線包等效示意圖。
[0013]1、磁場N極一 ;2、磁場S極一 ;3、主線包;4、線包輸出端口一 ;5、線包輸出端口二 ;6、磁場S極二 ;7、內循環磁場方向;8、磁場N極二 ;9、內導磁體;10、切割磁力線方向;11、勵磁線包一 ;12、勵磁線包二 ; I磁場N極一與2磁場S極一對于6磁場N極二與8磁場S極二及3主線包等共同構成磁感電切割磁場。
[0014]I磁場N極一與2磁場S極一對于6磁場S極二與8磁場N極二為切割磁場轉子相對于3主線包構成發電機定子做切割運動4線包輸出端口一和5線包輸出端口二線包輸出端口產生感應電壓,3主線包磁感電形成閉合內循環二次磁場及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再生利用磁場,且構成相對轉子無磁阻力。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實施并對照附圖1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發明專利進行詳細說明。
[0016]實施例1。
[0017]本發明由I磁場N極一與2磁場S極一對于6磁場S極二與8磁場N極二及3主線包等共同構成磁感電切割磁場。
[0018]本發明創造具體實施I磁場N極一與2磁場S極一對于6磁場S極二與8磁場N極二為切割磁場轉子相對于3主線包構成發電機定子做切割運動4線包輸出端口一和5線包輸出端口二線包輸出端口產生感應電壓,3主線包磁感電形成閉合內循環二次磁場及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再生利用磁場,且構成相對轉子無磁阻力。
【主權項】
1.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其特征在于:主線包構成同向磁場。2.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其特征在于:可構成平面/平行/軌道發電系統也可卷成環形構成閉合發電機。3.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其特征在于:N極與S極處于對立結構且縱向垂直于導體產生切割磁場。4.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其特征在于:應用發電機內/外定轉子及雙側定轉子。5.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其特征在于: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二次再生利用磁場。6.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其特征在于:導磁體垂直不直接與導體構成閉合磁場,所以轉子相對于定子無磁場阻力。
【專利摘要】本發明創造型專利公開了勵磁式磁阻轉正磁場發電機,一種由1磁場N極一與2磁場S極一及13磁場N極一相對于6磁場S極二與8磁場N極二及16磁場S極二和3主線包等共同構成磁感電切割磁場。1磁場N極一與2磁場S極一及13磁場N極一相對于6磁場S極二與8磁場N極二及16磁場S極二為切割磁場轉子相對于3主線包構成發電機定子做切割運動4線包輸出端口一和5線包輸出端口二為一組;11線包輸出端口一和14線包輸出端口二為二組;12線包輸出端口一和15線包輸出端口二為三組,三組線包輸出端口分別產生感應電壓,3主線包磁感電形成閉合內循環二次磁場及反向磁阻、反向電動勢再生利用磁場,且構成相對轉子無磁場阻力。
【IPC分類】H02K19/16
【公開號】CN105048747
【申請號】CN201510181720
【發明人】李德生
【申請人】李德生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