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經過改進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尤其是一種利用旋轉螺桿來控制調整各刀具之間的距離,并且可依所需裁細的粗細,控制調整刀具刀口的距離,從而可以自動將電線切斷和剝皮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
現有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當需調整其電線剝皮的長度時,都要先利用工具將固定刀具的刀架螺釘放松后,再放入厚薄不同的墊片,來控制各刀具之間的距離,并且仍需再將刀具與刀座鎖緊。此方式不但步驟程序極為繁雜,而且耗費人力及工時,經濟效益很差。而每改變一次剝線距離,就必需重復上述步驟進行調整。同時,利用墊片來控制刀具距離的方式,無法精確地控制所欲剝線的長度,只能根據墊片的厚薄大致確定概略的長度,對產業界而言,實缺乏經濟效益,而對使用者來說,其調整刀具距離的方式更造成極大的困擾。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深感現有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存在著極大的缺點,亟待改進,根據多年來從事該類產品設計制造的經驗,長期研究,終于設計出一種更能符合使用者需要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的主要設計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螺桿與底座滑塊相結合,由螺桿的旋轉帶動滑塊,借以調整控制刀具間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的另一個設計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按照電線的粗細,借助于旋轉螺桿來調整控制切斷和剝皮的緊密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借助于旋轉調整螺套以使螺桿轉動,并借此使底座滑塊前后移動,從而調整刀具間的距離。
為了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上述實施例的調整刀具距離的動作的剖面圖;圖3是上述實施例的調整刀具剝線緊密度的示意圖。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具有刀具(3)、(3′)、刀架(121)、(131)、擋塊(23)、滑塊(22)及底座滑塊(12)、(13);在底座滑塊(12)、(13)的前端,各設有一凹槽,刀架(121)、(131)可借助于底座滑塊(12)、(13)上所設之凹槽,固定于底座滑塊(12)、(13)上,而刀具(3′)則固設于擋塊(23)上。
底座滑塊(12)借助于螺桿(14′)與調整螺套(11′)連接,該底座滑塊(12)的前端的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凹槽(122),刀架(121)可通過凹槽(122)固定于底座滑塊(12)上;該底座滑塊(12)的另一端設有一螺孔(123),并借助于此螺孔(123)與螺桿(14′)、調整螺套(11′)相連接。當需要調整電線剝皮的長度時,只需旋轉調整螺套(11′),帶動螺桿(14′),于是借助于設在底座滑塊(12)一端的螺孔(123),該底座滑塊(12)和固定在該底座滑塊(12)前端的刀架(121),便隨著螺桿(14′)的旋轉而前后移動調整。在底座滑塊(13)前端的左右兩側各設有固定刀架(131)的凹槽(132),在其另一端,也設有一螺孔(133),當旋轉調整螺套(11)時,便帶動螺桿(14),使底座滑塊(13)隨著移動調整。
請參閱圖3,滑塊(22)的上端內側設有一凸緣(221),該凸緣(221)與擋塊(23)形成一溝槽,在刀具(3)一側所設的凸耳(31)可卡入該溝槽,并使刀具定位,當調整螺桿(21)旋轉時,便使滑塊(22)、(22′)相互移動靠近,擋塊(23)、(23′)分別與滑塊(22)、(22′)相互連接,當滑塊(22)、(22′)移動時,擋塊(23)、(23′)和刀具(3)也隨著移動,并根據電線的粗細調整其移動距離。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裁線剝皮機刀具結構,無論在結構或功能上,都比現有的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有大幅度的改良,不但省略了改變刀具距離的繁雜程序,更節省了相當的工時,并能精確地調整出所需的距離。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借助于旋轉調整螺套以使其螺桿轉動,并借此使底座滑塊前后移動,使固設于底座滑塊上的刀架和刀具也隨著前后移動,從而調整刀具間的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刀具在借助于旋轉調整螺桿進行調整時,可利用滑塊和擋塊的左右移動,來調整刀具所切斷的電線的緊密程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裁線剝皮機的刀具結構,它主要由調整螺套、螺桿、底座滑塊相互組合而成,其中刀具與刀架結合并固設于底座滑塊前端所設之凹槽內;該底座滑塊的另一端有一螺孔,可供螺桿旋入結合,調整螺套可鎖固于螺桿的另一端,當旋轉調整螺套時,可帶動螺桿旋轉,借此移動和調整底座滑塊和刀具、刀架的位置,進而達到控制刀具間的距離,從而調整電線的剝皮長度;同時,可借助于旋轉調整螺桿來控制調整刀具切斷剝線時的緊密程度。
文檔編號H02G1/12GK2208750SQ94215509
公開日1995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1994年7月8日 優先權日1994年7月8日
發明者陳嘉生 申請人:鉅綸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