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機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定子嵌裝繞組線圈的定子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電機定子嵌線操作采用兩個支撐輥用于支撐定子,兩個支撐輥處于定子的兩側,在嵌線過程中,驅動定子與支撐輥發生相對轉動改變定子的旋轉位置狀態,相應的再完成定子的嵌線。定子外圓均布有扣片槽用于定位,在定子轉動的過程中,扣片槽每次經過支撐輥,定子的軸心線會上升或偏移,定子上下移動導致扣片槽與支撐輥都會發生撞擊,扣片槽邊側會發生變形,同時也會對支撐輥的外表面造成損傷,嚴重的影響了定子的質量,同時也會產生異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子支撐裝置,確保定子與支撐輥構成穩定的轉動配合,支撐輥穩定的支撐定子,兩者不會發生撞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定子支撐裝置,包括第一、二輥組,第一輥組中至少包括第一、二支撐輥,第二輥組中至少包括第三、四支撐輥,定子置于第一、二輥組上時,第一、二輥組分置于過定子軸心線的鉛垂面的兩側且構成第一、二輥組的支撐輥的輥面處在與定子的外柱面相切的位置處。
上述技術方案中,設有第一、二輥組,其中至少包括第一、二、三、四支撐輥用于支撐定子,且兩側各有支撐輥的輥面與定子的外柱面始終相切,穩定的將定子支撐,確保了定子在轉動移位過程中支撐輥的輥面始終不會與扣片槽的槽口部位接觸,避免扣片槽與支撐輥的輥面出現沖擊、碰撞現象,避免受到損壞,并且不會產生碰撞異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裝配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2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定子支撐裝置,包括第一、二輥組10、20,第一輥組10中至少包括第一、二支撐輥11、12,第二輥組20中至少包括第三、四支撐輥21、22,定子a置于第一、二輥組10、20上時,第一、二輥組10、20分置于過定子a軸心線的鉛垂面的兩側且構成第一、二輥組10、20的支撐輥的輥面處在與定子a的外柱面相切的位置處。設有第一、二輥組10、20,其中至少包括第一、二、三、四支撐輥11、12、21、22用于支撐定子a,且兩側各有支撐輥的輥面與定子a的外柱面始終相切,穩定的將定子a支撐,確保了定子a在轉動移位過程中支撐輥的輥面始終不會與扣片槽b的槽口部位接觸,避免扣片槽b與支撐輥的輥面出現沖擊、碰撞現象,避免受到損壞,并且不會產生碰撞異響。
第一輥組10中的第一、二支撐輥11、12上與定子a接觸支撐時的兩相切接觸處之間的弧長大于定子a上相鄰的扣片槽b的相互遠離的槽壁之間的弧長或小于定子a上相鄰的扣片槽b的相互臨近側的槽壁之間的弧長。確保定子a轉動時,定子a位于扣片槽b旁側的外周面始終至少能與第一、二支撐輥11、12的其中之一相切。
第二輥組20中的第三、四支撐輥21、22上與定子a接觸支撐時的兩相切接觸處之間的弧長大于定子a上相鄰的扣片槽b的相互遠離的槽壁之間的弧長或小于定子a上相鄰的扣片槽b的相互臨近側的槽壁之間的弧長。確保定子a轉動時,定子a位于扣片槽b旁側的外周面始終至少能與第三、四支撐輥21、22的其中之一相切。
如上述布置能確保穩定的將定子a支撐,兩側始終至少各有一個支撐輥能與定子a的外柱面相切支撐,避免定子a的扣片槽b與支撐輥發生碰撞。
第一、二支撐輥11、12上與定子a接觸支撐時的兩相切接觸處之間的弧長和第三、四支撐輥21、22上與定子a接觸支撐時的兩相切接觸處之間的弧長均為扣片槽b槽間距的4~5倍。通常扣片槽b在定子a的外柱面根據尺寸大小均勻布置有6~12個,然后限定兩接觸處的弧長為扣片槽b間距的的4~5倍,合理的布置,保證定子a在轉動過程中,當同側相鄰的兩支撐輥與定子a接觸支撐時的兩相切接觸處之間的弧長大于定子a上相鄰的扣片槽b的相互遠離的槽壁之間的弧長時,同側相鄰的兩支撐輥之間始終最多只能有兩個扣片槽b經過,且此時扣片槽b與定子a處于臨近位置,這樣布置使得支撐輥的布置結構更為緊湊,更能有效的支撐定子a;當同側相鄰的兩支撐輥與定子a接觸支撐時的兩相切接觸處之間的弧長小于定子a上相鄰的扣片槽b的相互臨近側的槽壁之間的弧長時,同側相鄰的兩支撐輥之間始終最多只能有一個扣片槽b經過,且相鄰兩支撐輥之間的間距不能過大,此時同側相鄰的兩支撐輥之間沒有扣片槽經過時,同側相鄰的兩支撐輥與兩扣片槽b處于臨近位置,合理的布置結構用于支撐定子a,更加確保穩定的支撐定子a,避免碰撞。
第一、二、三、四支撐輥11、12、21、22的輥端有轉軸轉動設置在軸承座31上。設置軸承座31確保各個支撐輥與定子a發生相對轉動。
所述的軸承座31置于機架30上,機架30上設置有定位銷40,定位銷40在軸芯方向與支撐輥端部設置的限位盤50上的定位孔構成插接式配合。定位銷40插入定位孔,用于限定鎖死支撐輥的轉動,從而限定定子a的轉動,便于工作人員進行嵌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