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光伏支架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伏支架的承重裝置。
背景技術:
光伏支架的承重裝置用于用于支承導軌以及安裝在導軌上的太陽能板,現有的承重裝置結構不穩定,容易產生變形,進而會影響導軌的安裝以及太陽能板的安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穩定、可靠的光伏支架的承重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光伏支架的承重裝置,包括并排設置的若干個承重裝置,每個承重裝置均包括一承重梁、至少兩個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和承重梁的輔助支承組件,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間隔設置在承重梁的下方,承重梁的輔助支承組件包括H形連接件和支承桿,H形連接件滑設在承重梁的底部并位于相鄰的兩個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之間,支承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承桿的第一端樞接在一個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上,支承桿的第二端樞接在H形連接件上,支承桿、與支承桿第一端樞接的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和承重梁共同圍成一個三角結構;
所述承重梁兩側的底部沿承重梁延伸的方向分別設有一個條形槽,所述H形連接件具有兩個側板和一連板,連板位于兩個側板之間并連接兩個側板,H形連接件位于連板的上下兩側分別形成一容置空間和一開口槽,承重梁的底部滑設配合在容置空間內,支承桿的第二端樞接在開口槽兩側的兩個側板上,所述承重梁的輔助支承組件還包括兩個滑塊,兩個滑塊分別滑設配合在承重梁兩側的條形槽內,兩個滑塊分別固定連接在容置空間兩側的兩個側板內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條形槽開口處的兩側壁分別沿兩側壁延伸的方向設有擋沿,該擋沿將所述滑塊限制在條形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還包括兩組螺栓,兩組螺栓分別穿過兩個側板并旋接至所述條形槽內的滑塊中,進而將滑塊固定連接在側板內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包括支承柱、支承座和支承件,支承座固定在支承柱的頂部,支承件設置在承重梁的下方并用于連接承重梁和支承座,所述支承桿的第一端樞接在支承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支承座具有一底板和兩個支承板,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承柱的頂部,兩個支承板相對地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支承桿的第一端位于兩個支承板之間并樞接在兩個支承板上,所述支承件連接在兩個支承板上。
進一步地,與所述支承桿第一端樞接的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還包括一豎向設置的撐高桿,撐高桿的下端與支承座連接,撐高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承件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承重梁的輔助支承組件,支承桿、與支承桿第一端樞接的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和承重梁共同圍成一個三角結構,從而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牢固性、可靠性,避免承重裝置發生變形,從而保證導軌和太陽能板的正常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光伏支架的承重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2中B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光伏支架的承重裝置中H形連接件的結構圖;
圖5是圖3中承重梁和連接件組合后的剖視圖;
圖6是圖2中C的局部放大圖;
圖7是圖1中D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在本技術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光伏支架的承重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并排設置的若干個承重裝置,每個承重裝置均包括一承重梁1、至少兩個承重梁1的支承固定組件和承重梁1的輔助支承組件,承重梁1的支承固定組件間隔設置在承重梁1的下方,承重梁1的輔助支承組件包括H形連接件51和支承桿52,H形連接件51滑設在承重梁1的底部并位于相鄰的兩個承重梁1的支承固定組件之間,支承桿5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承桿52的第一端樞接在一個承重梁1的支承固定組件上,支承桿52的第二端樞接在H形連接件51上,支承桿52、與支承桿52第一端樞接的承重梁1的支承固定組件和承重梁1共同圍成一個三角結構;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承重梁1兩側的底部沿承重梁1延伸的方向分別設有一個條形槽11,結合圖4所示,所述H形連接件51具有兩個側板511和一連板512,連板512位于兩個側板511之間并連接兩個側板511,H形連接件51位于連板512的上下兩側分別形成一容置空間513和一開口槽514,承重梁1的底部滑設配合在容置空間513內,支承桿52的第二端樞接在開口槽514兩側的兩個側板511上,所述承重梁1的輔助支承組件還包括兩個滑塊53,兩個滑塊53分別滑設配合在承重梁1兩側的條形槽11內,兩個滑塊53分別固定連接在容置空間513兩側的兩個側板511內壁上。
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承重梁的輔助支承組件,支承桿、與支承桿第一端樞接的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和承重梁共同圍成一個三角結構,從而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牢固性、可靠性,避免承重裝置發生變形,從而保證導軌和太陽能板的正常安裝。
本實施例通過將連接件設置成H形,一方面保證整體組件的穩定性和平衡性,另一方面開口槽兩側的兩個側板可以用于樞接在支承桿的第二端,從而起到連接的作用,也不會影響連接件用于支承固定承重梁的上部分的強度。
本實施例中H形連接件不僅能輔助支承固定承重梁,而且承重梁的底部滑設配合在容置空間內,從而實現H形連接件與承重梁之間能相對滑動,進而H形連接件可以對承重梁的不同位置進行輔助支承固定,進而更穩定、可靠地對承重梁進行固定。
本實施例中連接件不僅能輔助支承固定承重梁,而且連接件與承重梁之間能相對滑動,具體地,本實施例中采用滑塊與承重梁兩側的條形槽滑設配合來實現上述功能的。本實施例中滑塊與條形槽的滑設配合的方式具有以下優點:1、滑塊具有一定的體積,滑塊與條形槽接觸面積大,進而會增加整體組件的強度,可以承擔更大載荷,依靠滑塊與條形槽之間的摩擦力,使得整體組件結構穩定,增強整體結構的可靠性和可靠性;2、僅通過滑塊與條形槽配合即實現上述功能,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提高制造和安裝效率。3、依靠滑塊與條形槽之間的摩擦力,再加上兩個側板對滑塊的固定力,滑塊不容易從條形槽中脫出,穩定性高。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3和圖5所示,所述條形槽11開口處的兩側壁分別沿兩側壁延伸的方向設有擋沿12,該擋沿12將所述滑塊53限制在條形槽11內。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3和圖5所示,所述承重梁1的支承固定組件還包括兩組螺栓,兩組螺栓分別穿過兩個側板511并旋接至所述條形槽11內的滑塊53中,進而將滑塊53固定連接在側板511內壁上。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2和圖7所示,所述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包括支承柱21、支承座和支承件22,支承座固定在支承柱21的頂部,支承件22設置在承重梁的下方并用于連接承重梁和支承座,所述支承桿52的第一端樞接在支承座上。具體地,所述支承件22也具有與所述H形連接件51相同的結構,所述支承件22也具有兩個側板和一連板,具體結構在此不做重復描述。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6和圖2所示,所述支承座具有一底板241和兩個支承板242,底板241固定在所述支承柱21的頂部,兩個支承板242相對地固定在底板241上,所述支承桿52的第一端位于兩個支承板242之間并樞接在兩個支承板242上,所述支承件22連接在兩個支承板242上。結合圖7所示,所述支承件22中的兩個側板分別與兩個支承板242連接。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如圖6和圖2所示,與所述支承桿52第一端樞接的承重梁的支承固定組件還包括一豎向設置的撐高桿28,撐高桿28的下端與支承座連接,撐高桿28的上端與所述支承件22連接,具體的,撐高桿28的上端設置在所述支承件22中的兩個側板之間并與該兩個側板連接。本實施例通過設置撐高桿,可以增加承重梁一端的高度,使得太陽能板向光線傾斜,提高光能利用率。
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的知識范圍內,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從上述的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