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旋轉種植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旋轉種植架,包括底座、固定管、旋轉管、多個環形種植槽、多塊太陽能板、蓄電池、電機、電動抽水泵和多個澆水滴頭;固定管固定在底座上,旋轉管套在固定管內,電機與旋轉管驅動連接;多個環形種植槽均固定在旋轉管上,且由上至下環形種植槽的直徑依次增大;電動抽水泵與多個澆水滴頭連接,每個環形種植槽的上方至少設置一個澆水滴頭;多塊太陽能板分別通過連接桿固定在固定管上,多塊太陽能板均與蓄電池電連接,蓄電池分別與電機、電動抽水泵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太陽能作為能源,清潔無污染,且可節省使用成本;實現了自動化澆水,節省了人力資源。
【專利說明】太陽能旋轉種植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太陽能旋轉種植架。
【背景技術】
[0002]種植架是用于種植觀賞性植物或農作物的支架,其結構大多為在固定架上連接有多個、多層種植盤,在種植盤內種植作物。種植架可大幅提高單位面積的土地的利用率,十分適合在土地資源貧乏的地區使用,也可在溫室大棚中使用。
[0003]但現有的種植架,雖然通過立體結構增加了種植面積,但是立體結構相互遮擋,會影響植物的采光。為了使種植架上的作物受光均勻,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經研發出了可以旋轉的種植架,此類種植架通過旋轉使各位置的植物均可受到良好的光照。
[0004]但是,上述種植架的旋轉的動力大多由電機提供,電機需要連接在市電電網上,存在諸多缺陷:當種植架應用在比較偏僻的位置時,電機不容易連接到市電,往往需要單獨架設電連接線,操作繁瑣,安裝成本高;在大面積使用種植架時,電連接線數量多,布線困難,容易發生漏電、短路等事故;需要消耗較多電能,使用成本高。
[0005]此外,由于種植架上設置了多個、多層種植盤,無法采用現有的普通滴灌設備,需要手工挨個澆水,浪費大量的人力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6]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自動澆水,受光均勻,節能環保的種植架。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太陽能旋轉種植架,包括底座、固定管、旋轉管、多個環形種植槽、多塊太陽能板、蓄電池、電機、電動抽水泵和多個澆水滴頭;所述固定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旋轉管套在固定管內,所述電機與旋轉管驅動連接;所述多個環形種植槽均固定在旋轉管上,且由上至下環形種植槽的直徑依次增大;所述電動抽水泵的一端連接有進水管,另一端連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與多個澆水滴頭連接,每個環形種植槽的上方至少設置一個澆水滴頭;所述多塊太陽能板分別通過連接桿固定在固定管上,所述多塊太陽能板均與蓄電池電連接,所述蓄電池分別與電機、電動抽水泵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固定在底座內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可以拆卸的多個萬向輪;所述環形種植槽包括底壁、內側壁和外側壁;所述內側壁和外側壁的一端固定在底壁上,所述外側壁固定在底壁的邊緣上,所述內側壁固定在外側壁的內側;所述底壁、內側壁和外側壁共同圍成用于種植花草或農作物的種植空間;所述底壁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個泄水孔。
[0008]其中,還包括第一定時開關、第二定時開關、控制電路板、無線通訊模塊和智能終端;所述蓄電池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分別與第一定時開關和第二定時開關電連接,所述第一定時開關與電動抽水泵電連接,所述第二定時開關與電機電連接;所述智能終端通過無線通訊模塊與控制電路板通訊連接。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旋轉種植架,具有如下優點:[0010]1、通過電機驅動旋轉管在固定管內轉動,使每個環形種植槽內的每個方向上的植物,均可接受:光照,有利于提聞廣量;
[0011]2、采用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儲放在蓄電池內,作為電機和電動抽水泵的動力來源,其中,太陽能板通過連接桿固定在固定管上,不會影響植物的采光;由于不需要布線,安裝成本低;不需要使用外接電源,節省了使用成本;
[0012]3、電動水泵與多個澆水滴頭連接,多個澆水滴頭分別為不同的環形種植槽內的植物澆水;澆水滴頭固定不動,環形種植槽轉動時,即可對種植槽內的植物均勻澆水,無需人工順序澆水,節省了人力資源;而且采用了滴灌的澆水方式,也有利于節水;
[0013]4、采用環形種植槽來代替傳統的種植盤,由上至下環形種植槽的直徑依次增大,上層的種植槽內的植物不會影響下層種植槽內的植物的采光,結合種植槽的轉動,可大幅提聞植物的受:光面積;
[0014]5、底座的底部設有可以拆卸的多個萬向輪,可以方便種植架的移動,有利于種植架的布置擺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旋轉種植架的結構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環形種植槽的結構圖。
[0017]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0018]11、底座 12、固定管
[0019]13、旋轉管 14、環形種植槽
[0020]15、太陽能板16、電動抽水泵
[0021]17、澆水滴頭18、連接桿
[0022]141、內側壁 142、外側壁
[0023]143、種植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0025]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旋轉種植架包括底座11、固定管12、旋轉管13、多個環形種植槽14、多塊太陽能板15、蓄電池、電機、電動抽水泵16和多個澆水滴頭17 ;固定管12固定在底座11上,旋轉管13套在固定管12內,電機與旋轉管13驅動連接;多個環形種植槽14均固定在旋轉管13上,且由上至下環形種植槽14的直徑依次增大;電動抽水泵16的一端連接有進水管,另一端連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與多個澆水滴頭17連接,每個環形種植槽14的上方至少設置一個澆水滴頭17 ;多塊太陽能板15分別通過連接桿18固定在固定管12上,多塊太陽能板15均與蓄電池電連接,蓄電池分別與電機、電動抽水泵16電性連接,蓄電池固定在底座11內部;底座11的底部設有可以拆卸的多個萬向輪;環形種植槽14包括底壁、內側壁141和外側壁142 ;內側壁141和外側壁142的一端固定在底壁上,外側壁142固定在底壁的邊緣上,內側壁141固定在外側壁142的內側;底壁、內側壁141和外側壁142共同圍成用于種植花草或農作物的種植空間143 ;底壁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個泄水孔。[0026]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旋轉種植架,具有如下優點:
[0027]1、通過電機驅動旋轉管13在固定管12內轉動,使每個環形種植槽14內的每個方向上的植物,均可接受光照,有利于提高產量;
[0028]2、采用太陽能板15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儲放在蓄電池內,作為電機和電動抽水泵16的動力來源,其中,太陽能板15通過連接桿18固定在固定管12上,不會影響植物的采光;由于不需要布線,安裝成本低;不需要使用外接電源,節省了使用成本;
[0029]3、電動水泵與多個澆水滴頭17連接,多個澆水滴頭17分別為不同的環形種植槽14內的植物澆水;澆水滴頭17固定不動,環形種植槽14轉動時,S卩可對種植槽內的植物均勻澆水,無需人工順序澆水,節省了人力資源;而且采用了滴灌的澆水方式,也有利于節水;
[0030]4、采用環形種植槽14來代替傳統的種植盤,由上至下環形種植槽14的直徑依次增大,上層的種植槽內的植物不會影響下層種植槽內的植物的采光,結合種植槽的轉動,可大幅提聞植物的受:光面積;
[0031]5、底座11的底部設有可以拆卸的多個萬向輪,可以方便種植架的移動,有利于種植架的布置擺放。
[0032]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一定時開關、第二定時開關、控制電路板、無線通訊模塊和智能終端;蓄電池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控制電路板分別與第一定時開關和第二定時開關電連接,第一定時開關與電動抽水泵16電連接,第二定時開關與電機電連接;智能終端通過無線通訊模塊與控制電路板通訊連接。
[0033]通過第一定時開關和第二定時開關可以設置澆水的時間以及種植架旋轉的時間,比如可以設置白天轉動而夜晚停止轉動,設置在午后澆水等,進而實現自動化控制;除了自動控制,用戶還可通過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實現遠程人工控制。
[0034]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太陽能旋轉種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管、旋轉管、多個環形種植槽、多塊太陽能板、蓄電池、電機、電動抽水泵和多個澆水滴頭;所述固定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旋轉管套在固定管內,所述電機與旋轉管驅動連接;所述多個環形科植槽均固定在旋轉管上,且由上至下環形種植槽的直徑依次增大;所述電動抽水泵的一端連接有進水管,另一端連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與多個澆水滴頭連接,每個環形種植槽的上方至少設置一個澆水滴頭;所述多塊太陽能板分別通過連接桿固定在固定管上,所述多塊太陽能板均與蓄電池電連接,所述蓄電池分別與電機、電動抽水泵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固定在底座內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可以拆卸的多個萬向輪;所述環形種植槽包括底壁、內側壁和外側壁;所述內側壁和外側壁的一端固定在底壁上,所述外側壁固定在底壁的邊緣上,所述內側壁固定在外側壁的內側;所述底壁、內側壁和外側壁共同圍成用于種植花草或農作物的種植空間;所述底壁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多個泄水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旋轉種植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定時開關、第二定時開關、控制電路板、無線通訊模塊和智能終端;所述蓄電池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板分別與第一定時開關和第二定時開關電連接,所述第一定時開關與電動抽水泵電連接,所述第二定時開關與電機電連接;所述智能終端通過無線通訊模塊與控制電路板通訊連接。
【文檔編號】H02S10/20GK203761950SQ201420198925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7日
【發明者】李冬紅, 李當平 申請人:李冬紅, 李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