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及其內徑保護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及其內徑保護裝置,所述內徑保護裝置包括:剛性軸;以及彈性套,所述彈性套與所述剛性軸同軸設置且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形成為與所述剛性軸對應的外表面,且所述彈性套被構造成所述剛性軸相對于所述彈性套軸向移動時、所述彈性套沿徑向彈性張開,所述彈性套適于設在轉子鐵芯的內徑孔內。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具有良好脹形能力,保護性能不會受到轉子鐵芯內徑波動影響,結構簡單合理。
【專利說明】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及其內徑保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機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和包括所述內徑保護裝置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應用于轉子式壓縮機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模具澆口側設置固定軸I丨(如圖7),壓鑄時固定軸I丨與轉子鐵芯200丨為間隙配合;一是模具內不設軸,壓鑄前在轉子鐵芯內壓入保護軸I ^ (如圖8a、8b),該軸I '為實心軸或開口空心軸,軸與轉子鐵芯200 ’內徑為過盈、過渡或小間隙配合,壓鑄時帶軸進行。
[0003]在壓鑄模具澆口側設置固定軸I ',其缺點在于,為保證合模、脫模順利及不拉傷轉子鐵芯內徑,軸I '與轉子鐵芯200-的內徑的配合設計成間隙配合,轉子鐵芯200-冷態時軸I ^與孔即存在間隙,而在壓鑄開始后,隨著鋁液對模具型腔及轉子鐵芯槽型的填充,轉子內徑受熱膨脹,原有間隙繼續增大,由于轉子鐵芯200丨本身存在端面跳動及疊鉚不均勻,加上壓鑄時鐵芯所受的巨大的合模壓力及注射壓力,無保護狀態下的轉子內徑必然發生變形。該軸I ^實際上的作用為壓鑄預定位軸,對轉子內徑并無保護作用。
[0004]壓鑄前在轉子鐵芯200-內壓入保護軸I ^,如采用實心軸,如圖8a,過盈量必須設計得很小,否則在入軸及出軸時均易拉傷轉子內徑或軸,壓鑄開始后,鐵芯先受熱,內孔膨脹,而芯軸需經過熱傳導才能受熱,溫度上升緩慢,軸徑并不隨轉子鐵芯內徑同步增加,隨著鋁液填充過程的進行,二者的配合從小過盈轉變為間隙,從而失去了對轉子鐵芯200丨壓鑄變形的保護作用;而采用開口空心軸,如圖8b,由于軸的彈性,壓鑄時軸并不具備良好的脹形能力,鋁液填充過程軸的彈性遠遠小于壓鑄的鐵芯內徑變形力,與采用實心軸相似,空心軸也會失去對轉子鐵芯內徑的保護作用。
[0005]同時,由于轉子鐵芯因為各批次材料、模具及沖壓條件的不同,內徑也是變化的,而以上兩種方式壓鑄軸的尺寸都是固定的,軸與轉子鐵芯內徑的配合情況也就無法保證穩定了。
[0006]以上各種情況,壓鑄時對轉子鐵芯內孔的保護都是不足的。由此,轉子鐵芯內徑壓鑄變形在所難免,也帶來的轉子后工序的內徑校形、外徑切徑等一系列不增值的生產活動及轉子動平衡的惡化、電機間隙不平衡量的增大等一系列品質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且在壓鑄時對轉子鐵芯內孔保護好的用于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
[0008]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所述內徑保護裝置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一種用于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包括:剛性軸;以及彈性套,所述彈性套與所述剛性軸同軸設置且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形成為與所述剛性軸對應的外表面,且所述彈性套被構造成所述剛性軸在相對于所述彈性套軸向移動時、所述彈性套沿徑向彈性張開,所述彈性套適于設在轉子鐵芯的內徑孔內。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具有良好脹形能力,保護性能不會受到轉子鐵芯內徑波動影響,結構簡單合理。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彈性套的外表面為圓柱面,且所述彈性套的外徑被構造成使所述彈性套在初始狀態時貼合在所述內徑孔的內壁上。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形成為內錐面,所述剛性軸的外表面形成為與所述內錐面配合的外錐面,所述剛性軸的小直徑端朝向所述彈性套。
[0013]可選地,所述彈性套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的周壁沿其軸向具有多條第一開槽和多條第二開槽,所述第一開槽和第二開槽在所述本體的周向上間隔錯開設置。
[0014]優選地,所述第一開槽從所述本體的第一端延伸至鄰近所述本體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開槽從所述本體的第二端延伸至鄰近所述本體的第一端。
[0015]優選地,所述第一開槽的第二端與所述本體的第二端之間的距離為2_15mm ;所述第二開槽的第一端與所述本體的第一端之間的距離為2-15mm。
[0016]優選地,所述第一開槽和所述第二開槽的寬度為0.5-6_。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形成為內圓柱面,所述剛性軸的外表面形成為與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配合的外圓柱面。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彈性套為下列元件中的至少一種:V形彈性盤、波紋套、碟形彈簧片。
[001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徑保護裝置進一步包括:推動機構,所述推動機構設在所述剛性軸的一端以使所述剛性軸與所述彈性套之間產生軸向移動。
[002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推動機構為預壓緊安裝的彈簧,所述彈簧止抵在所述剛性軸的遠離所述彈性套的一端上。
[0021]可選地,所述剛性軸的遠離所述彈性套的所述一端端面上具有沿其軸向凹入的安裝孔,所述彈簧設在所述安裝孔內。
[0022]優選地,所述推動機構還包括:螺塞,所述螺塞位于所述剛性軸的遠離所述彈性套的一端上,其中所述彈簧止抵在所述螺塞和所述安裝孔的內壁之間。
[002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推動機構為油缸、氣缸、液壓缸或耐熱彈性材料。
[002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內徑保護裝置還包括:頂出圈,所述頂出圈套設在所述剛性軸的外部且與所述剛性軸之間限定出容納空間;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設在所述容納空間內。
[002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壓鑄合模時,剛性軸的外表面與彈性套的內表面配合,彈性套由于推力機構推動剛性軸軸向移動而徑向彈性張開,將轉子鐵芯的內徑脹緊。壓鑄開始后,隨著鋁液填充鐵芯溫度上升,轉子鐵芯內徑膨脹,彈性套在推力機構推動力的作用下繼續張開并保持鐵芯內徑的脹緊,避免了因使用固定軸對鐵芯內徑保護不足而產生的轉子鐵芯壓鑄變形,減少后工序校形并降低對電機間隙及轉子動平衡產生的影響,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可靠。[0026]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一種電機轉子壓鑄工裝,用于對轉子鐵芯進行壓鑄,包括: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用于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其中所述彈性套在壓鑄前適于設在所述轉子鐵芯的內徑孔內;壓鑄模具可動型,其中所述轉子鐵芯在壓鑄前適于裝入所述壓鑄模具可動型內;壓鑄型腔固定中子,所述壓鑄型腔固定中子設在所述壓鑄模具可動型的一側。
[002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固定軸在壓鑄前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所述壓鑄型腔固定中子上。
[0028]可選地,所述壓鑄模具可動型上具有頂桿頭,所述頂桿頭上具有限制所述彈性套和所述轉子鐵芯之間相對移動的止推面。
[002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固定軸在壓鑄前配合在所述彈性套內。
[0030]可選地,所述壓鑄型腔固定中子或所述壓鑄模具可動型的一端設有具有將推力傳遞給剛性軸的彈頂件。
[003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在轉子鐵芯進行壓鑄時,減少或避免了壓鑄過程鐵芯內徑變形的產生。
[0032]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4]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中剛性軸為錐形軸時的工作原理圖;
[0035]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的剖視圖,其中剛性軸采用錐形軸且推動機構為彈簧;
[0036]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的剖視圖,其中剛性軸采用錐形軸且推動機構為油缸;
[0037]圖4是圖2和圖3中彈性套的剖視圖;
[0038]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中剛性軸為直軸時的工作原理圖;
[0039]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的剖視圖,其中剛性軸采用直軸,彈性套采用V型彈性盤;
[0040]圖7是現有內徑保護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在模具澆口側設置固定軸;
[0041]圖8a和圖Sb是現有內徑保護裝置的兩個實施例,其中壓鑄前在轉子鐵芯內壓入保護軸,圖8a中保護軸為實心軸,圖8b中保護軸為空心軸。
[0042]附圖標記:
[0043]內徑保護裝置100 ;
[0044]剛性軸I ;小直徑端11 ;遠離彈性套的一端12 ;安裝孔121 ;
[0045]彈性套2 ;本體21 ;第一開槽22a ;第二開槽22b ;
[0046]推動機構3 ;彈簧31 ;螺塞4 ;頂出圈5 ;復位彈簧6 ;[0047]轉子鐵芯200 ;內徑孔210 ;壓鑄型腔固定中子300 ;
[0048]壓鑄模具可動型400 ;頂桿頭410 ;止推面411 ;
[0049]壓緊力F ;彈性套初始外徑Dl ;彈性套張開外徑D2
【具體實施方式】
[0050]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5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
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5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53]下面參考圖1-圖6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100,所述內徑保護裝置100用于轉子壓鑄過程中對轉子鐵芯200的內徑進行保護。
[0054]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100,包括:剛性軸I和彈性套2,彈性套2與剛性軸I同軸設置且彈性套2的內表面形成為與剛性軸I對應的外表面,且彈性套2被構造成剛性軸I相對于彈性套2沿軸向移動時、彈性套2沿徑向彈性張開,彈性套2適于設在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內。
[0055]如圖1和圖5所示,壓鑄開始前,剛性軸I位于初始位置SI,壓鑄開始后,隨著高溫鋁液開始填充模具型腔及轉子鐵芯200的鑄鋁槽孔,轉子鐵芯200溫度不斷升高,轉子鐵芯200的內徑由于熱脹冷縮的作用開始增大,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與彈性套2之間的脹形力減小甚至消失,剛性軸I在彈性套2內沿軸向相對移動(例如向圖1和圖5中的右端),推動彈性套2繼續張開,緊貼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的內壁,繼續保持脹緊。剛性軸I相對移動了距離Λ,處于脹緊位置S2位置,S2=S1+ Λ,此時,彈性套2的外徑尺寸從Dl增加到了 D2,增加了 2 δ。整個壓鑄過程中,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在剛性軸及彈性套的作用下始終保持脹緊,壓鑄后轉子鐵芯200的內徑與沖壓鐵芯尺寸接近,變形小,圓度及圓柱度良好。
[005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具有良好脹形能力,保護性能不會受到轉子鐵芯內徑波動影響,結構簡單合理。
[0057]如圖1-圖3、圖5-圖6所示,彈性套2的外表面為圓柱面,且彈性套2的外徑被構造成使彈性套2在初始狀態時貼合在內徑孔210的內壁上。
[005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圖3所示,彈性套2的內表面形成為內錐面,剛性軸I的外表面形成為與內錐面配合的外錐面,即形成為錐形軸。剛性軸I的小直徑端11 (即圖1-圖3中的右端)朝向彈性套2。
[0059]在一些可選示例中,如圖4所示,彈性套2包括本體21,本體21的周壁沿其軸向具有多條第一開槽22a和多條第二開槽22b,第一開槽22a和第二開槽22b在本體21的周向上間隔錯開設置。可選地,第一開槽22a和第二開槽22b的數量可以相同。
[0060]優選地,第一開槽22a從本體21的第一端延伸至鄰近本體21的第二端,第二開槽22b從本體21的第二端延伸至鄰近本體21的第一端。可選地,第一開槽22a的第二端與本體21的第二端之間的距離為2-15mm ;第二開槽22b的第一端與本體21的第一端之間的距離為2-15mm。另外優選地,第一開槽22a和第二開槽22b的寬度為0.5_6mm。
[0061]由此,在初始狀態時,由于彈性套的初始尺寸的作用,彈性套2在轉子鐵芯200內成張開狀態,此時彈性套2的外表面與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的內壁。當彈性套2的內錐面與剛性軸I的外錐面接觸,剛性軸I沿二者軸向繼續運動(例如如圖2和圖3中的右端)時,就會推動彈性套2張開,脹緊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的內壁。
[0062]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初始位置為壓鑄合模完成鑄鋁未開始時固定軸I與彈性套2的狀態,即虛線所示位置。合模完成后,固定軸I處于SI位置,此時,彈性套2的脹緊外徑尺寸為D1。壓鑄過程轉子鐵芯內徑增大后,固定軸I相對于彈性套2繼續向前到S2位置,保持對彈性套的脹緊,彈性套2張開,進而脹緊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的內壁,減少或避免壓鑄過程轉子200鐵芯內徑變形的產生。
[006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內徑保護裝置100,核心在于運用剛性軸I及彈性套2的配合,對轉子內徑實施壓鑄全過程的內徑動態脹緊。
[006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優選實施例,內徑保護裝置100進一步包括推動機構3,推動機構3設在剛性軸I的一端以使剛性軸I與彈性套2之間產生軸向移動。如圖2所示的示例中,推動機構3為預壓緊安裝的彈簧31,彈簧31止抵在剛性軸I的遠離彈性套2的一端(即圖2中的左端)上。具體而言,剛性軸I的遠離彈性套2的一端12 (即圖2中的左端)端面上具有沿其軸向凹入的安裝孔121,彈簧31設在安裝孔121內。進一步地,推動機構3還包括螺塞4,螺塞4位于剛性軸I的遠離彈性套2的一端12上,其中彈簧止抵在螺塞4和安裝孔121的內壁之間,即螺塞4對彈簧31進行支撐。由此,當轉子鐵芯200的內徑由于熱脹冷縮的作用開始增大時,內徑孔210的內壁與彈性套2之間的脹形力減小甚至消失,此時彈簧31由于其彈力恢復作用推動剛性軸I的左端徑向向右移動,推動彈性套2繼續張開。
[0065]在上述實施例中,描述了彈性套2的內表面為內錐面且固定軸I為錐形軸的示例。然而,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如圖5和圖6所示,彈性套2的內表面還可以形成為內圓柱面,剛性軸I的外表面相應地形成為與彈性套2的內表面配合的外圓柱面。如圖6所示,彈性套2為V形彈性盤。
[0066]圖5和圖6所示的剛性軸為直軸的示例與圖2所示的固定軸為錐形軸的示例的工作原理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剛性軸為直軸時推動機構3推動彈性套2相對于固定軸I移動,即彈性套2的一端被推動而另一端被止動,由此推動彈性套2時剛性軸I將促使彈性套2徑向張開。如圖5所示,初始位置為壓鑄合模完成鑄鋁未開始時推動機構3與V形彈性盤的狀態,即虛線所示位置。合模完成后,推動機構3處于SI位置,此時,V形彈性盤的脹緊外徑尺寸為D1。壓鑄過程轉子鐵芯內徑增大后,推動機構3繼續向前到S2位置,保持對V形彈性盤的脹緊,V形彈性盤張開,進而脹緊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的內壁,減少或避免壓鑄過程轉子200鐵芯內徑變形的產生。
[0067]當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彈性套2還可以為波紋套、碟形彈簧片的其中一種或組合,以及波紋套和碟形彈簧片的至少一個與V形彈性盤的組合。
[0068]優選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內徑保護裝置100,還包括頂出圈5和復位彈簧6,頂出圈5套設在剛性軸I的外部且與剛性軸I之間限定出容納空間,復位彈簧6設在容納空間內,如圖2所示。
[0069]上面提到的推動機構3為預壓緊安裝的彈簧,由于其彈力作用對剛性軸I進行推動。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推動機構3為油缸。然而,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推動機構3還可以為氣缸、液壓缸或耐熱彈性材料等各種可以對剛性軸I提供軸向推動力F的結構,在此不再詳細說明。
[0070]還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剛性軸的形狀、彈性套以及推動機構等的各個實施例可以彼此結合使用,而并不僅限于本申請說明書中以示例為目的提供的實施例,這些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0071]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徑保護裝置100,壓鑄合模時,剛性軸I的外表面與彈性套2的內表面配合,彈性套2由于推力機構3推動剛性軸I軸向移動而徑向彈性張開,將轉子鐵芯200的內徑脹緊。壓鑄開始后,隨著鋁液填充鐵芯溫度上升,轉子鐵芯200內徑膨脹,彈性套2在推力機構3推動力F的作用下繼續張開并保持鐵芯內徑的脹緊,避免了因使用固定軸對鐵芯內徑保護不足而產生的轉子鐵芯壓鑄變形,減少后工序校形并降低對電機間隙及轉子動平衡產生的影響,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可靠。
[0072]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一種電機轉子壓鑄工裝,用于對轉子鐵芯200進行壓鑄。
[007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包括: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100、壓鑄型腔固定中子300和壓鑄模具可動型400。參考圖2-圖3、圖6,彈性套2在壓鑄前適于設在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內,轉子鐵芯200在壓鑄前適于裝入壓鑄模具可動型400內,壓鑄性固定中子300設在壓鑄模具可動型400內的一側,例如如圖2中所示,壓鑄性固定中子300設在壓鑄模具可動型400內的左側。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固定軸I在壓鑄前可軸向移動地設在壓鑄型腔固定中子300上,如圖2所示。優選地,壓鑄模具可動型400上具有頂桿頭410,頂桿頭410上具有限制彈性套2和轉子鐵芯200之間相對移動的止推面411。
[0074]而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剛性軸I在壓鑄前配合在彈性套2內,此時如圖3所示,推動機構3 (油缸)從剛性軸I的遠離壓鑄型腔固定中子300的一端施力,以使剛性軸I相對于彈性套2軸向移動。優選地,壓鑄型腔固定中子300的朝向壓鑄模具可動型400的一端(即圖3中右端)端面上、或者壓鑄模具可動型400的一端具有推頂件301。[007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在轉子鐵芯進行壓鑄時,減少或避免了壓鑄過程鐵芯內徑變形的產生。
[0076]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方面實施例的一種電機轉子壓鑄成型方法,采用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所述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
[007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轉子壓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78]S1、將內徑保護裝置100內的彈性套2安裝在轉子鐵芯200的內徑孔210內;
[0079]S2、將轉子鐵芯200裝入壓鑄模具可動型400內;
[0080]S3、使剛性軸I與彈性套2產生軸向移動以使彈性套2沿徑向彈性張開。
[0081]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當固定軸I在壓鑄前可軸向移動地設在壓鑄型腔固定中子300上時,上述步驟S2和S3之間還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0082]S21、將剛性軸I的一端安裝在壓鑄型腔固定中子300上;
[0083]S22、將剛性軸I的另一端容納在彈性套2內.[0084]當然,其中SI和S2可以和S21的順序互換。
[0085]而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6所示,剛性軸I在壓鑄前配合在彈性套2內,這樣,直接通過推動機構3 (油缸或彈簧)從剛性軸I的一端施力,以使剛性軸I相對于彈性套2軸向移動即可。
[008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轉子壓鑄成型方法,在轉子鐵芯進行壓鑄時,可以減少或避免壓鑄過程鐵芯內徑變形的產生。
[0087]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88]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剛性軸;以及 彈性套,所述彈性套與所述剛性軸同軸設置且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形成為與所述剛性軸對應的外表面,且所述彈性套被構造成所述剛性軸相對于所述彈性套軸向移動時、所述彈性套沿徑向彈性張開,所述彈性套適于設在轉子鐵芯的內徑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套的外表面為圓柱面,且所述彈性套的外徑被構造成使所述彈性套在初始狀態時貼合在所述內徑孔的內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形成為內錐面,所述剛性軸的外表面形成為與所述內錐面配合的外錐面,所述剛性軸的小直徑端朝向所述彈性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套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的周壁沿其軸向具有多條第一開槽和多條第二開槽,所述第一開槽和第二開槽在所述本體的周向上間隔錯開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槽從所述本體的第一端延伸至鄰近所述本體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開槽從所述本體的第二端延伸至鄰近所述本體的第一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槽的第二端與所述本體的第二端之間的距離為2-15mm ;所述第二開槽的第一端與所述本體的第一端之間的距離為2-15_。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槽和所述第二開槽的寬度為0.5_6mm。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形成為內圓柱面,所述剛性軸的外表面形成為與所述彈性套的內表面配合的外圓柱面。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套為下列元件中的至少一種:V形彈性盤、波紋套、碟形彈簧片。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推動機構,所述推動機構設在所述剛性軸的一端以使所述剛性軸與所述彈性套之間產生軸向移動。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機構為預壓緊安裝的彈簧,所述彈簧止抵在所述剛性軸的遠離所述彈性套的一端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軸的遠離所述彈性套的所述一端端面上具有沿其軸向凹入的安裝孔,所述彈簧設在所述安裝孔內。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機構還包括: 螺塞,所述螺塞位于所述剛性軸的遠離所述彈性套的一端上,其中所述彈簧止抵在所述螺塞和所述安裝孔的內壁之間。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機構為油缸、氣缸、液壓缸或耐熱彈性材料。
15.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內徑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徑保護裝置還包括: 頂出圈,所述頂出圈套設在所述剛性軸的外部且與所述剛性軸之間限定出容納空間;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設在所述容納空間內。
16.一種電機轉子壓鑄工裝,用于對轉子鐵芯進行壓鑄,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權利要求1-15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電機轉子壓鑄的內徑保護裝置,其中所述彈性套在壓鑄前適于設在所述轉子鐵芯的內徑孔內; 壓鑄模具可動型,其中所述轉子鐵芯在壓鑄前適于裝入所述壓鑄模具可動型內; 壓鑄型腔固定中子,所述壓鑄型腔固定中子設在所述壓鑄模具可動型的一側。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軸在壓鑄前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所述壓鑄型腔固定中子上。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鑄模具可動型上具有頂桿頭,所述頂桿頭上具有限制所述彈性套和所述轉子鐵芯之間相對移動的止推面。
19.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軸在壓鑄前配合在所述彈性套內。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電機轉子壓鑄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鑄型腔固定中子或所述壓鑄模具可動型的 一端設有具有將推力傳遞給剛性軸的彈頂件。
【文檔編號】H02K15/02GK203722430SQ201420007129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6日
【發明者】徐利華, 郭宏, 虞陽波 申請人:廣東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