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接有若干銅絲固定座,底板上安裝有上絲機構,上絲機構包括底梁,底梁頂端固接有兩根平行布置的立柱,每根立柱頂端均固接有頂梁,頂梁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裝有清理單元、限位機構、夾緊機構和滾輪,夾緊單元包括固接在頂梁底端的氣缸座,氣缸座底端固接有氣缸,氣缸座頂端固接有夾緊座,夾緊座中心插裝有導柱,導柱向下插入氣缸內,導柱頂端套接有彈簧,彈簧底端與一塊壓板相抵,壓板置于夾緊座頂端,壓板外側底端安裝有支柱,支柱穿過氣缸座后插入氣缸內。本發明能在繞制過程中始終保持銅絲處于繃緊狀態,不會出現彎折或纏繞的情況,能提高線圈繞制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機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電機定子線圈的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伺服電機一般包括定子線圈和轉子,定子線圈在制造過程中,需要使用銅絲(漆包線)來繞制定子線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如今已經很少通過人工手動繞制了,一般所采用的都是自動繞線機來完成定子線圈的繞制。該自動繞線機一般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繞制端口,其主要由數控式的若干繞制單元組成,每個繞制單元內包含有機械手等銅絲夾持機構,通過電腦控制各個繞制單元協同完成整個定子線圈的繞制工作;第二個部分為銅絲上絲部分,由于目前并沒有專門針對定子線圈繞制的上絲機,一般生產企業所采用的僅僅是一個支板,支板上放置銅絲組,然后在支板上安裝幾個用于限制銅絲走向和走位的限位圈,銅絲穿過這些限位圈后在引入繞制端口。
[0003]顯然,僅僅通過這種簡單的上絲方式是不能滿足高精度定子線圈的制造要求的,這是由于在繞制過程中,沒完成一個繞制動作后,需要將銅絲停住,傳統的上絲方式無法滿足要求,若上絲過程不能隨時卡緊銅絲,銅絲始終處于松散狀態會導致繞制的線圈緊實度不夠,影響成品電機的性能;且由于不能限制銅絲的松緊狀態,銅絲極有可能出現彎折、纏繞等情況,銅絲表面的絕緣漆可能磨損,組裝完成后可能出現短路的情況;此外,銅絲發生彎折或纏繞后,便不能繼續進行線圈的繞制了,需要人工手動整理銅絲使其保持平直狀態,顯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還會嚴重影響線圈的生產效率;同時,反復調整銅絲的狀態,需要耗費的人力和時間很大,不僅會導致人工的勞動強度增大還會降低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以解決現有定子線圈在繞制過程中由于沒有專用的上絲機所存在的銅絲不能隨時卡緊、銅絲易出現彎折或纏繞、人力時間消耗嚴重、生產效率低等問題。
[0005]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0006]一種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接有若干銅絲固定座,所述底板上安裝有上絲機構,所述上絲機構包括底梁,底梁頂端固接有兩根平行布置的立柱,每根立柱頂端均固接有頂梁,所述頂梁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裝有清理單元、限位機構、夾緊機構和滾輪,所述夾緊單元包括固接在頂梁底端的氣缸座,氣缸座底端固接有氣缸,氣缸座頂端固接有夾緊座,夾緊座中心插裝有導柱,導柱向下插入氣缸內,導柱頂端套接有彈簧,彈簧底端與一塊壓板相抵,壓板置于夾緊座頂端,壓板外側底端安裝有支柱,支柱穿過氣缸座后插入氣缸內。
[0007]所述清理單元包括固接在頂梁底端的安裝架,安裝架為凸字形且兩端分別安裝有海綿,海綿通過端蓋固定。
[0008]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接在頂梁底端的支板,支板頂梁兩側均固接有引導孔。
[0009]所述立柱后端分別安裝有間隔布置的上支臂和下支臂,上支臂和下支臂末端兩側均安裝有引導凸輪。
[0010]所述底板底端四角處分別安裝有萬向輪。
[0011]所述清理單元上方安裝有引導凸輪。
[0012]所述立柱之間安裝有橫梁,該橫梁置于立柱中部。
[0013]每根頂梁上的限位機構均有3個,有2個置于清理單元與夾緊機構之間,第3個置于夾緊機構與滾輪之間。
[0014]每根頂梁上的夾緊機構均有兩個且相鄰布置。
[0015]所述下支臂的長度 >上支臂的長度。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通過頂梁上依次安裝的清理單元、限位機構、夾緊機構和滾輪完成對銅絲的清理、走位限制、夾緊保持繃直狀態等工作,有氣缸驅動的夾緊機構能自動完成對銅絲的間歇性夾緊,在繞制過程中始終保持銅絲處于繃緊狀態,不會出現彎折或纏繞的情況,進而提高線圈繞制效果;且在一個底梁上同時安裝兩根立柱和頂梁,而在每根頂梁兩側分別依次安裝清理單元、限位機構和夾緊機構,能保證至少4種不同尺寸的銅絲的上絲要求,能大幅降低換絲耗時,提高生產效率;此外,通過該裝置能保證上絲過程的快速穩定,無需人工整理銅絲狀態,進而能有效節省人力和時間消耗;同時,通過底板底端的萬向輪能實現本發明的快速搬運,能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圖;
[0019]圖2是本發明中上絲機構的立體結構圖;
[0020]圖中:1_底梁,2-立柱,3-頂梁,4-進氣端,5-排氣端,6-氣缸,7-夾緊座,8-氣缸座,9_弓丨導孔,10-支柱,11-彈費,12-導柱,13-壓板,14-弓丨導凸輪,15-支板,16-端蓋,17-海綿,18-安裝架,19-上支臂,20-下支臂,21-橫梁,22-滾輪,23-底板,24-銅絲固定座,25-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但所要求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2]如圖1-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包括底板23,底板23上固接有若干銅絲固定座24,所述底板23上安裝有上絲機構,所述上絲機構包括底梁I,底梁I頂端固接有兩根平行布置的立柱2,每根立柱2頂端均固接有頂梁3,所述頂梁3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裝有清理單元、限位機構、夾緊機構和滾輪22,所述夾緊單元包括固接在頂梁3底端的氣缸座8,氣缸座8底端固接有氣缸6,氣缸座8頂端固接有夾緊座7,夾緊座7中心插裝有導柱12,導柱12向下插入氣缸6內,導柱12頂端套接有彈簧11,彈簧11底端與一塊壓板13相抵,壓板13置于夾緊座7頂端,壓板13外側底端安裝有支柱10,支柱10穿過氣缸座8后插入氣缸6內。
[0023]所述清理單元包括固接在頂梁3底端的安裝架18,安裝架18為凸字形且兩端分別安裝有海綿17,海綿17通過端蓋16固定。通過海綿17清理銅絲表面的油污等污漬,能保證成品線圈的品質。
[0024]為了保證銅絲始終處于平直狀態,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接在頂梁3底端的支板15,支板15頂梁兩側均固接有引導孔9。
[0025]為了滿足不同型號的繞絲機的上絲要求,所述立柱2后端分別安裝有間隔布置的上支臂19和下支臂20,上支臂19和下支臂20末端兩側均安裝有引導凸輪14。
[0026]為了便于本發明的快速搬運和轉運,所述底板23底端四角處分別安裝有萬向輪25。
[0027]為了與夾緊機構內的夾緊座7等高來保持平直,所述清理單元上方安裝有引導凸輪14。
[0028]為了提高本發明的結構強度避免出現偏移的情況,所述立柱2之間安裝有橫梁21,該橫梁21置于立柱2中部。
[0029]每根頂梁3上的限位機構均有3個,有2個置于清理單元與夾緊機構之間,第3個置于夾緊機構與滾輪22之間。
[0030]為了提高夾緊力度和穩定性,每根頂梁3上的夾緊機構均有兩個且相鄰布置。
[0031]所述下支臂20的長度>上支臂19的長度。
[0032]實施例:使用時,先將需要繞制的銅絲組(圖中未示出)放置在底板23上安裝的銅絲固定座24上,并置于頂梁3正下方,保證銅絲組處于清理單元的正下方,先將銅絲頭牽出后穿過安裝架18底端開設的通孔,然后繞過安裝架18上安裝的海綿17,然后向上繞過引導凸輪14,繞過引導凸輪14后銅絲向后牽引依次穿過兩個引導孔9,然后穿過夾緊機構,銅絲置于夾緊機構內的夾緊座7與壓板13之間,然后再穿過一個引導孔9后繞過頂梁3后端的滾輪22后向下延伸,視情況而定來繞過上支臂19或下支臂20上的引導凸輪14即完成了銅絲在本發明上的穿行,即可將銅絲引入繞制端口內進行定子線圈的繞制加工。繞制過程中,氣缸6通過進氣端4通氣驅動氣缸6上的導柱12上升,迫使壓板13離開夾緊座7,此時銅絲處于自由狀態;完成一個繞制動作時,需要改變銅絲繞制方向時需要夾緊銅絲時,氣缸6內的高壓氣通過排氣端5排出,彈簧11驅動壓板13下移使壓板13壓緊在夾緊座7上,進而實現對置于壓板13與夾緊座7之間的銅絲的夾緊。本發明能始終保持銅絲處于平直的繃緊狀態。
[0033]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基礎上所作出的變形、修飾或等同替換等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3),底板(23)上固接有若干銅絲固定座(24),所述底板(23)上安裝有上絲機構,所述上絲機構包括底梁(1),底梁(I)頂端固接有兩根平行布置的立柱(2),每根立柱(2)頂端均固接有頂梁(3),所述頂梁(3)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裝有清理單元、限位機構、夾緊機構和滾輪(22),所述夾緊單元包括固接在頂梁(3)底端的氣缸座(8),氣缸座(8)底端固接有氣缸¢),氣缸(6)上分別設置有進氣端(4)和排氣端(5),氣缸座(8)頂端固接有夾緊座(7),夾緊座(7)中心插裝有導柱(12),導柱(12)向下插入氣缸(6)內,導柱(12)頂端套接有彈簧(11),彈簧(11)底端與一塊壓板(13)相抵,壓板(13)置于夾緊座(7)頂端,壓板(13)外側底端安裝有支柱(10),支柱(10)穿過氣缸座(8)后插入氣缸(6)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單元包括固接在頂梁(3)底端的安裝架(18),安裝架(18)為凸字形且兩端分別安裝有海綿(17),海綿(17)通過端蓋(16)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接在頂梁⑶底端的支板(15),支板(15)頂梁兩側均固接有引導孔(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后端分別安裝有間隔布置的上支臂(19)和下支臂(20),上支臂(19)和下支臂(20)末端兩側均安裝有引導凸輪(1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3)底端四角處分別安裝有萬向輪(2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單元上方安裝有引導凸輪(1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之間安裝有橫梁(21),該橫梁(21)置于立柱(2)中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每根頂梁(3)上的限位機構均有3個,有2個置于清理單元與夾緊機構之間,第3個置于夾緊機構與滾輪(22)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每根頂梁(3)上的夾緊機構均有兩個且相鄰布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線圈繞制用自動上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臂(20)的長度>上支臂(19)的長度。
【文檔編號】H02K15/04GK104485788SQ201410752073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9日
【發明者】吳德慶 申請人:遵義天義利威機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