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向桿的長度延伸超過中間凸出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導向桿(201)的長度延伸超過中間凸出(42、82)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架,包括框架組件(200)以及多個安裝板(1),所述多個安裝板(1)每個均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板(17),所述框架組件(200)具有多個安裝空窗,每個所述安裝空窗用于承載所述一個所述安裝板(1)以使得太陽能電池板能夠處于接收太陽光的工作狀態。
【專利說明】導向桿的長度延伸超過中間凸出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尤其是一種便于拆卸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
【背景技術】
[0002]在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場中,需要安裝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由于太陽能電池板的體量巨大,當太陽能電池板發生故障或者需要維護的情況下,其工作量往往很大。
[0003]而實現太陽能電池板拆卸的自動化和機械化能夠解決這種問題。但是,通過自動化和機械化的快速裝卸太陽能電池板,需要一種能夠便于快速裝卸的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架。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方式,其能夠快速地拆卸和安裝,便于實現拆裝的自動化。
[0005]根據本發明的方面,一種導向桿的長度延伸超過中間凸出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架,包括框架組件以及多個安裝板,所述多個安裝板每個均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所述框架組件具有多個安裝空窗,每個所述安裝空窗用于承載所述一個所述安裝板以使得太陽能電池板能夠處于接收太陽光的工作狀態;
每個所述安裝空窗均包括左邊框、右邊框以及位于左邊框和右邊框之間的窗口區域,所述窗口區域用于露出所述太陽能電池板以接收太陽光;
所述左邊框中具有左空腔,在所述左空腔中滑動地設置有左滑塊,所述左滑塊的左側與左頂壓彈簧的右端接合,右側與左推頂部件固定連接,所述左頂壓彈簧的左端與所述左空腔的側壁接合,所述左推頂部件具有第一上斜坡部和第一下斜坡部;所述左推頂部件的左側面與所述左滑塊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左滑塊的左部還具有左限位凸出,所述左邊框的左空腔中具有與所述左限位凸出配合的左限位條,所述左限位凸出與所述左限位條接觸配合時能夠對所述左滑塊的向右運動進行限位;所述左邊框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窗口區域處具有向左延伸的左延伸邊緣;
所述右邊框的結構與所述左邊框對稱:所述右邊框中具有右空腔,在所述右空腔中滑動地設置有右滑塊,所述右滑塊的右側與右頂壓彈簧的左端接合,左側與右推頂部件固定連接,所述右頂壓彈簧的右端與所述右空腔的側壁接合,所述右推頂部件具有第二上斜坡部和第二下斜坡部;所述右推頂部件的右側面與所述右滑塊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右滑塊的右部還具有右限位凸出,所述右邊框的右空腔中具有與所述右限位凸出配合的右限位條,所述右限位凸出與所述右限位條接觸配合時能夠對所述右滑塊的向左運動進行限位;所述右邊框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窗口區域處具有向右延伸的右延伸邊緣;
每個所述安裝板的形狀總體為矩形板,其上表面用于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板,下表面用于與裝卸驅動裝置連接;每個所述安裝板的左側安裝有左滾動柱,右側安裝有右滾動柱;
在安裝時,在所述裝卸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所述安裝板的左滾動柱與所述第一下斜坡部接觸,右滾動柱與所述第二下斜坡部接觸;繼而所述左滑塊向左滑動,且右滑塊向右滑動,當所述左滾動柱與第一下斜坡部和第一上斜坡之間形成的左中間凸出接觸,且右滾動柱與第二下斜坡部和第二上斜坡之間形成的右中間凸出接觸時,所述左滑塊滑動到最左位置,且右滑塊滑動至最右位置;在所述安裝板繼續向上運動后,在所述左頂壓彈簧和右頂壓彈簧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左推頂部件的第一上斜坡向右運動并推頂所述左滾動柱,所述右推頂部件的第二上斜坡向左運動并推頂所述右滾動柱,從而將所述安裝板推頂抵接所述左延伸邊緣和右延伸邊緣,此時使得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處于接收太陽光的工作狀態;
所述左中間凸出設置有供所述安裝板通過的左通道,所述右中間凸出設置有供所述安裝板通過的右通道,所述左延伸邊緣和右延伸邊緣的下側均設置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從相應的延伸邊緣通過所述左通道和右通道而向下延伸超過相應的中間凸出,且所述導向桿的底部末端固定設置有半球形的滑動頭,并且所述安裝板的上表面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桿對應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為通孔,并且具有上部的漏斗形區域和下部的圓柱形區域,當所述安裝板靠近在所述中間凸出之下時,所述漏斗形區域能夠與所述半球形的滑動頭接觸從而將所述導向桿引導至圓柱形區域,從而使得所述安裝板能夠沿著導向桿繼續向上運動,從而接觸所述推頂部件并最終與所述左延伸邊緣和右延伸邊緣抵接,由此能夠實現在工作狀態下的準確定位。
[0006]通過上述方案,由于采用推頂部件在兩側同時推頂夾緊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板,而且其具有彈性元件進行彈性推頂,因此,這種方式的安裝具有便于拆卸的優點。在斜坡結構的作用下,這種安裝方式順暢且具有安裝沖擊小的緩沖式優點。在安裝板靠近架體上邊緣的時候,其抬升力緩和,并且利用漏斗形的結構,能夠吸收位置偏差以及兩側彈簧力不均衡造成的安裝板位置偏移。繼而利用圓柱形結構,在漏斗形結構將導向柱導入該圓柱形結構后,其起到準確地定位和導向的作用。由此有效降低了位置偏差帶來的太陽能電池板位置偏斜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精度和照射效率。每個推頂部件的上下斜坡構造,既能夠在緩和式地使推頂部件緩慢讓開路徑通路,又能夠將安裝板緩和式地頂向安裝位置,在安裝位置中,安裝板也為一種彈性浮動式安裝,避免太陽能電池板在意外情況下正面(上表面)受到過大沖擊力,從而保護太陽能電池板本身。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的安裝架的空窗區域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發明的安裝板的結構俯視圖。
[0009]圖3是本發明的安裝架框架的整體俯視圖。
[0010]圖4是本發明的安裝架的框架在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0011]圖5是導向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6是導向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結合附圖1-6,對本發明做出詳細闡釋。注意的是,附圖并非按比例。
[0014]一種導向桿201的長度延伸超過中間凸出42、82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架,包括框架組件200以及多個安裝板1,所述多個安裝板I每個均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板17,所述框架組件200具有多個安裝空窗,每個所述安裝空窗用于承載所述一個所述安裝板I以使得太陽能電池板能夠處于接收太陽光的工作狀態;
每個所述安裝空窗均包括左邊框2、右邊框6以及位于左邊框2和右邊框6之間的窗口區域26,所述窗口區域26用于露出所述太陽能電池板以接收太陽光;
所述左邊框2中具有左空腔20,在所述左空腔20中滑動地設置有左滑塊3,所述左滑塊3的左側與左頂壓彈簧21的右端接合,右側與左推頂部件4固定連接,所述左頂壓彈簧21的左端與所述左空腔20的側壁接合,所述左推頂部件4具有第一上斜坡部43和第一下斜坡部41 ;所述左推頂部件4的左側面與所述左滑塊3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左滑塊3的左部還具有左限位凸出31,所述左邊框2的左空腔20中具有與所述左限位凸出31配合的左限位條22,所述左限位凸出31與所述左限位條22接觸配合時能夠對所述左滑塊3的向右運動進行限位;所述左邊框2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窗口區域26處具有向左延伸的左延伸邊緣 2010 ;
所述右邊框6的結構與所述左邊框2對稱:所述右邊框6中具有右空腔60,在所述右空腔60中滑動地設置有右滑塊7,所述右滑塊7的右側與右頂壓彈簧61的左端接合,左側與右推頂部件8固定連接,所述右頂壓彈簧61的右端與所述右空腔60的側壁接合,所述右推頂部件8具有第二上斜坡部83和第二下斜坡部81 ;所述右推頂部件8的右側面與所述右滑塊7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右滑塊7的右部還具有右限位凸出71,所述右邊框6的右空腔60中具有與所述右限位凸出71配合的右限位條62,所述右限位凸出71與所述右限位條66接觸配合時能夠對所述右滑塊7的向左運動進行限位;所述右邊框6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窗口區域26處具有向右延伸的右延伸邊緣6010 ;
每個所述安裝板I的形狀總體為矩形板,其上表面用于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7,下表面用于與裝卸驅動裝置5連接;每個所述安裝板I的左側安裝有左滾動柱19,右側安裝有右滾動柱18 ;
在安裝時,在所述裝卸驅動裝置5的驅動下,所述安裝板I的左滾動柱19與所述第一下斜坡部41接觸,右滾動柱18與所述第二下斜坡部81接觸;繼而所述左滑塊3向左滑動,且右滑塊7向右滑動,當所述左滾動柱19與第一下斜坡部41和第一上斜坡43之間形成的左中間凸出42接觸,且右滾動柱18與第二下斜坡部81和第二上斜坡83之間形成的右中間凸出82接觸時,所述左滑塊3滑動到最左位置,且右滑塊7滑動至最右位置;在所述安裝板I繼續向上運動后,在所述左頂壓彈簧21和右頂壓彈簧61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左推頂部件4的第一上斜坡43向右運動并推頂所述左滾動柱19,所述右推頂部件8的第二上斜坡83向左運動并推頂所述右滾動柱18,從而將所述安裝板I推頂抵接所述左延伸邊緣2010和右延伸邊緣6010,此時使得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處于接收太陽光的工作狀態;
所述左中間凸出42設置有供所述安裝板I通過的左通道420,所述右中間凸出82設置有供所述安裝板I通過的右通道820,所述左延伸邊緣2010和右延伸邊緣6010的下側均設置有導向桿201,所述導向桿201從相應的延伸邊緣2010、6010通過所述左通道420和右通道820而向下延伸超過相應的中間凸出42、82,且所述導向桿201的底部末端固定設置有半球形的滑動頭2011,并且所述安裝板I的上表面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桿201對應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為通孔,并且具有上部的漏斗形區域101和下部的圓柱形區域102,當所述安裝板I靠近在所述中間凸出42、82之下時,所述漏斗形區域101能夠與所述半球形的滑動頭2011接觸從而將所述導向桿201引導至圓柱形區域102,從而使得所述安裝板I能夠沿著導向桿201繼續向上運動,從而接觸所述推頂部件4、8并最終與所述左延伸邊緣2010和右延伸邊緣6010抵接,由此能夠實現在工作狀態下的準確定位。
[0015]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對于本發明的解釋性信息,并非旨在限制本發明權利要求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導向桿(201)的長度延伸超過中間凸出(42、82)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架,包括框架組件(200)以及多個安裝板(1),所述多個安裝板(I)每個均用于安裝太陽能電池板(17),所述框架組件(200)具有多個安裝空窗,每個所述安裝空窗用于承載所述一個所述安裝板(I)以使得太陽能電池板能夠處于接收太陽光的工作狀態; 每個所述安裝空窗均包括左邊框(2 )、右邊框(6 )以及位于左邊框(2 )和右邊框(6 )之間的窗口區域(26),所述窗口區域(26)用于露出所述太陽能電池板以接收太陽光; 所述左邊框(2 )中具有左空腔(20 ),在所述左空腔(20 )中滑動地設置有左滑塊(3 ),所述左滑塊(3)的左側與左頂壓彈簧(21)的右端接合,右側與左推頂部件(4)固定連接,所述左頂壓彈簧(21)的左端與所述左空腔(20 )的側壁接合,所述左推頂部件(4 )具有第一上斜坡部(43)和第一下斜坡部(41);所述左推頂部件(4)的左側面與所述左滑塊(3)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左滑塊(3)的左部還具有左限位凸出(31),所述左邊框(2)的左空腔(20)中具有與所述左限位凸出(31)配合的左限位條(22),所述左限位凸出(31)與所述左限位條(22)接觸配合時能夠對所述左滑塊(3)的向右運動進行限位;所述左邊框(2)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窗口區域(26)處具有向左延伸的左延伸邊緣(2010); 所述右邊框(6)的結構與所述左邊框(2)對稱:所述右邊框(6)中具有右空腔(60),在所述右空腔(60)中滑動地設置有右滑塊(7),所述右滑塊(7)的右側與右頂壓彈簧(61)的左端接合,左側與右推頂部件(8)固定連接,所述右頂壓彈簧(61)的右端與所述右空腔(60 )的側壁接合,所述右推頂部件(8 )具有第二上斜坡部(83 )和第二下斜坡部(81);所述右推頂部件(8)的右側面與所述右滑塊(7)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右滑塊(7)的右部還具有右限位凸出(71),所述右邊框(6)的右空腔(60)中具有與所述右限位凸出(71)配合的右限位條(62 ),所述右限位凸出(71)與所述右限位條(66 )接觸配合時能夠對所述右滑塊(7 )的向左運動進行限位;所述右邊框(6)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窗口區域(26)處具有向右延伸的右延伸邊緣(6010); 每個所述安裝板(I)的形狀總體為矩形板,其上表面用于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7),下表面用于與裝卸驅動裝置(5)連接;每個所述安裝板(I)的左側安裝有左滾動柱(19),右側安裝有右滾動柱(18); 在安裝時,在所述裝卸驅動裝置(5)的驅動下,所述安裝板(I)的左滾動柱(19)與所述第一下斜坡部(41)接觸,右滾動柱(18)與所述第二下斜坡部(81)接觸;繼而所述左滑塊(3)向左滑動,且右滑塊(7)向右滑動,當所述左滾動柱(19)與第一下斜坡部(41)和第一上斜坡(43)之間形成的左中間凸出(42)接觸,且右滾動柱(18)與第二下斜坡部(81)和第二上斜坡(83)之間形成的右中間凸出(82)接觸時,所述左滑塊(3)滑動到最左位置,且右滑塊(7)滑動至最右位置;在所述安裝板(I)繼續向上運動后,在所述左頂壓彈簧(21)和右頂壓彈簧(61)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左推頂部件(4)的第一上斜坡(43)向右運動并推頂所述左滾動柱(19),所述右推頂部件(8)的第二上斜坡(83)向左運動并推頂所述右滾動柱(18),從而將所述安裝板(I)推頂抵接所述左延伸邊緣(2010)和右延伸邊緣(6010),此時使得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處于接收太陽光的工作狀態; 所述左中間凸出(42)設置有供所述安裝板(I)通過的左通道(420),所述右中間凸出(82 )設置有供所述安裝板(I)通過的右通道(820 ),所述左延伸邊緣(2010 )和右延伸邊緣(6010)的下側均設置有導向桿(201),所述導向桿(201)從相應的延伸邊緣(2010、6010)通過所述左通道(420 )和右通道(820 )而向下延伸超過相應的中間凸出(42、82 ),且所述導向桿(201)的底部末端固定設置有半球形的滑動頭(2011),并且所述安裝板(I)的上表面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桿(201)對應的導向孔,所述導向孔為通孔,并且具有上部的漏斗形區域(101)和下部的圓柱形區域(102),當所述安裝板(I)靠近在所述中間凸出(42、82)之下時,所述漏斗形區域(101)能夠與所述半球形的滑動頭(2011)接觸從而將所述導向桿(201)引導至圓柱形區域(102),從而使得所述安裝板(I)能夠沿著導向桿(201)繼續向上運動,從而接觸所述推頂部件(4、8)并最終與所述左延伸邊緣(2010)和右延伸邊緣(6010)抵接,由此能夠實現在工作狀態下的準確定位。
【文檔編號】H02S20/00GK104242797SQ201410483516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吳揚華 申請人:義烏市晶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