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驅動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動機驅動裝置,無論是電動機驅動裝置僅具有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還是電動機驅動裝置具有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都能使裝置小型化。在包括至少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電動機驅動裝置(1)中,電動機驅動單元包括:安裝有電動機的驅動電路及控制電路的驅動電路基板;以及固定有驅動電路基板的框架。能在框架的X2方向側安裝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7),在所述電源電路基板上安裝有用于朝驅動電路基板供給電力的電源電路,所述蓋構件覆蓋電源電路基板,在從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拆下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的狀態下,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的X2方向端能與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的X1方向端接觸。
【專利說明】電動機驅動裝直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驅動電動機的電動機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已知有一種通過使具有相同功能的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連接而構成的多軸的電動機驅動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除了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之外,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電動機驅動裝置還包括一個電源單元,從一個電源單元朝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供給電力。另外,在該電動機驅動裝置中,各電動機驅動單元包括控制電路基板和固定控制電路基板的殼體。同樣地,電源單元也包括電源電路基板和固定電源電路基板的殼體。
[0003]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168293號公報
[0004]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電動機驅動裝置中,從一個電源單元朝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供給電力,因此,無需將電源電路基板安裝于各個電動機驅動單元。因此,在該電動機驅動裝置中,與電源電路基板安裝于各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相比較,能簡化電動機驅動單元的結構,從而能使裝置小型化。此處,在利用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對一臺電動機進行控制的情況下,只要由一個電源單元和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即可。然而,在該情況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中,需要電動機驅動單元用的殼體和電源單元用的殼體,因此,使電動機驅動裝置大型化。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動機驅動裝置,無論是在電動機驅動裝置僅具有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下,還是在電動機驅動裝置具有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下,都能使裝置小型化。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對規定臺數的電動機進行驅動及控制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其特征是,電動機驅動單元包括:驅動電路基板,在該驅動電路基板上安裝有電動機的驅動電路及控制電路;以及框架,在該框架上形成有散熱部并固定有驅動電路基板,當將固定于框架的驅動電路基板的厚度方向設為第一方向時,在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側能安裝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其中,在上述電源電路基板上安裝有用于朝驅動電路基板供給電力的電源電路,上述蓋構件覆蓋電源電路基板,在從某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框架至少拆下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的狀態下,該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端能與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接觸,在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在框架上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在由兩個以上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安裝于框架的狀態下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即一個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和配置于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的第一方向的另一側、并且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從框架拆下的狀態下的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觸。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中,能在供驅動電路基板固定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側安裝電源電路基板和覆蓋電源電路基板的蓋構件,在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安裝于框架。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在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無需另行設置用于安裝電源電路基板的框架。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在電動機驅動裝置僅具有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下,能使電動機驅動裝置小型化。
[0008]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中,在由兩個以上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安裝于框架的狀態下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即一個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和配置于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的第一方向的另一側、并且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從框架拆下的狀態下的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觸。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能從設于一個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的電源電路基板朝設于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的驅動電路基板供給電力,無需將電源電路基板安裝于各個電動機驅動單元。
[0009]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在從某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框架至少拆下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的狀態下,該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端與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接觸,因此,當將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和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觸時,能使電動機驅動單元彼此在第一方向上靠近。
[0010]這樣,在本實用新型中,無需將電源電路基板安裝于各個電動機驅動單元,且當將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和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觸時,能使電動機驅動單元彼此在第一方向上靠近。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即便在電動機驅動裝置具有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下,也能使電動機驅動裝置小型化。
[0011 ]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能在框架的第一方向的一側安裝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因此,無論是在電動機驅動裝置僅具有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下,還是在電動機驅動裝置具有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下,都能使用相同的框架。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能減少電動機驅動裝置I中使用的零件的種類,從而能容易地進行零件的庫存管理等。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在驅動電路基板上安裝有能與電力供給用電纜連接的電力供給用連接器端子。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使用電力供給用電纜,容易地將設于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的電源電路基板和設于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的驅動電路基板電連接或分離。
[0013]在本實用新型中,例如,在驅動電路基板上安裝有輸入用連接器端子和輸出用連接器端子以作為電力供給用連接器端子。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電動機驅動裝置由三個以上的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力供給用電纜的一端與第一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中的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輸出用連接器端子連接,電力供給用電纜的另一端與第一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中的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輸入用連接器端子連接。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縮短電力供給用電纜的長度。因此,能整齊地拉繞電力供給用電纜。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電力供給用連接器端子以使電力供給用電纜從電動機驅動裝置的底面側插入的方式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一般而言,在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正面配置有操作按鈕、顯示器等,因此,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防止因電力供給用電纜而損害操作按鈕的操作性等。另外,一般而言,與電動機等連接的電纜被從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正面引出,因此,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防止電力供給用電纜對與電動機等連接的電纜的拉繞產生阻礙。另外,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防止塵埃進入電力供給用連接器端子的內部。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在驅動電路基板上安裝有能與通信用電纜連接的通信用連接器端子。若采用上述結構,則例如在電源電路基板產生異常的情況下,使用經由通信用電纜進行傳輸的信號,即便是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以外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也能把握電源電路基板的異常。
[0016]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通信用連接器端子以使通信用電纜從電動機驅動裝置的底面側插入的方式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一般而言,在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正面配置有操作按鈕、顯示器等,因此,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防止因通信用電纜而損害操作按鈕的操作性等。另外,一般而言,與電動機等連接的電纜被從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正面引出,因此,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防止通信用電纜對與電動機等連接的電纜的拉繞產生阻礙。另外,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防止塵埃進入通信用連接器端子的內部。
[0017]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在框架的背面側形成有兩個供螺釘插通的插通孔,所述螺釘用于將電動機驅動單元固定于供電動機驅動裝置安裝的驅動裝置設置構件,兩個插通孔分別形成于從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正面觀察時呈大致長方形的框架的一條對角線上的各個角部,框架包括突出部,該突出部形成有兩個插通孔中的一個插通孔,并至少在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被拆下的狀態下朝第一方向的一側突出,在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側形成有缺口部,該缺口部能供在第一方向上相鄰的另一個框架的突出部配置。
[0018]若采用上述結構,則可利用插通形成于框架的對角線上的各個角部的兩個插通孔的螺釘將電動機驅動單元固定于驅動裝置設置構件,因此,能提高電動機驅動單元固定于驅動裝置設置構件的固定強度。另外,若采用上述結構,則兩個插通孔中的一個插通孔形成于突出部,因此,能確保插通孔之間在第一方向上的距離。因此,能有效地提高電動機驅動單元固定于驅動裝置設置構件的固定強度。另外,當電源電路基板、蓋構件等被拆下時,形成兩個插通孔中的一個插通孔的突出部朝第一方向的一側突出,但若采用上述結構,則在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另一側形成有缺口部,該缺口部能供在第一方向上相鄰的另一個框架的突出部配置,因此,即便突出部形成于框架,當將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觸時,突出部也不會產生障礙。
[0019]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突出部形成于框架的背面側的上端側,并在突出部上形成有圓孔狀的插通孔,在框架的背面側的下端側形成有下端開口的U槽狀的插通孔。若采用上述結構,則在要將第一方向的兩側以接觸的方式配置有電動機驅動單元的電動機驅動單元拆下的情況下,只要將插通于要拆下的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插通孔的螺釘拆下,然后使該電動機驅動單元朝上側偏移,或者使該電動機驅動單元在朝上側偏移之后朝正面側偏移,就能拆下該電動機驅動單元。因此,即便是第一方向的兩側以接觸的方式配置有電動機驅動單元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也能以不拆下配置于第一方向的兩側的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方式拆下該電動機驅動單元。其結果是,可容易地進行將第一方向的兩側以接觸的方式配置有電動機驅動單元的電動機驅動單元拆下的情況下的作業。
[0020]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缺口部被從框架的上端朝向下側切開,缺口部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隨著朝向框架的背面而朝下側傾斜的傾斜面。若采用上述結構,則即便在由兩個以上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也能容易地將螺釘從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正面側插通形成于突出部的插通孔,且能容易地從插通孔中拆下螺釘。
[0021]在本實用新型中,較為理想的是,框架包括能裝拆的支柱,該支柱用于對電源電路基板進行支承和固定,在由兩個以上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的、除了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以外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中,拆下了支柱。若采用上述結構,則在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中,能利用支柱來確保電源電路基板與驅動電路基板之間的間隙,其結果是,能確保安裝于電源電路基板、驅動電路基板的電子零件的配置空間。另外,若采用上述結構,則在由兩個以上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的、除了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以外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中,拆下了支柱,因此,即便框架包括支柱,當將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和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觸時,也能使電動機驅動單元彼此在第一方向上靠近。
[0022]在本實用新型中,例如,電動機驅動裝置由兩個以上的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所有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框架共用。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也可采用以下結構:電動機驅動裝置由兩個以上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在兩個以上電動機驅動單元中,包括有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寬度與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寬度不同的電動機驅動單元。
[0023]在該情況下,較為理想的是,當將與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第二方向,并將與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第三方向時,所有框架的第二方向的寬度彼此相等,所有框架的第三方向的寬度彼此相等。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容易地對電動機驅動裝置的設置部位進行設計。另外,當框架的第二方向的寬度、第三方向的寬度根據框架的第一方向的寬度不同而不同時,無用的空間會增加,但若采用上述結構,則不會增加無用的空間。此外,若采用上述結構,則能實現驅動電路基板的共用化、伴隨著驅動電路基板的共用化的連接器端子位置的共用化。因此,能將連接器端子位置設為相同的位置,其結果是,與電動機驅動裝置連接的電纜的配線不會變得雜亂而容易觀察。
[0024]如上述,在本實用新型中,無論是在電動機驅動裝置僅具有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下,還是在電動機驅動裝置具有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情況下,都能使電動機驅動
裝置小型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從正面側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即由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的情況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的立體圖。
[0026]圖2是圖1所示的電動機驅動裝置的仰視圖。
[0027]圖3是從正面側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即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的情況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的立體圖。
[0028]圖4是從圖3所示的電動機驅動裝置拆下蓋構件后的狀態的立體圖,其中,圖4 (A)是不在框架上安裝風扇時的圖,圖4 (B)是在框架上安裝風扇時的圖。
[0029]圖5是從另一方向表示從圖3所示的電動機驅動裝置拆下蓋構件后的狀態的立體圖。
[0030]圖6是圖1所示的框架的立體圖。
[0031]圖7是圖1所示的框架的主視圖。
[0032]圖8是用于對圖6所示的兩個框架被配置成彼此接觸時的狀態進行說明的后視圖。
[0033]圖9是從正面側表不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即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的情況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的立體圖。
[0034]圖10是從圖9所示的電動機驅動裝置拆下蓋構件后的狀態的立體圖。
[0035](符號說明)
[0036]I 電機驅動裝置
[0037]2、2B 電動機驅動單元
[0038]2A 電動機驅動單元
[0039]3 驅動電路基板
[0040]4 框架
[0041]4e 散熱部
[0042]4h 突出部
[0043]4k、4m 插通孔
[0044]4n 缺口部
[0045]4p 傾斜面
[0046]6 電源電路基板
[0047]7 蓋構件
[0048]12 支柱
[0049]13 螺釘
[0050]15 連接器端子
[0051]16 連接器端子
[0052]17 連接器端子
[0053]X 第一方向
[0054]Y 第二方向
[0055]Z 第三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56]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57](電動機驅動裝置的結構)
[0058]圖1是從正面側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裝置1、即由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的情況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仰視圖。圖3是從正面側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裝置1、即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的情況下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立體圖。圖4是從圖3所示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拆下蓋構件8后的狀態下的立體圖。圖5是從另一方向表示自圖3所示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拆下蓋構件7后的狀態的立體圖。圖6是圖1所示的框架4的立體圖。圖7是圖1所示的框架4的主視圖。圖8是用于對圖6所示的兩個框架4被配置成彼此接觸時的狀態進行說明的后視圖。
[0059]在以下說明中,將相互正交的三個方向分別設為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另外,將X方向作為左右方向,Y方向作為前后方向,Z方向作為上下方向。另外,將Xl方向側設為“右”側,將X2方向側設為“左”側,將Yl方向側設為“前”側,將Y2方向側設為“后(后方)”側,將Zl方向側設為“上”側,將Z2方向側設為“下”側。
[0060]本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是用于對工業用的伺服電動機(未圖示)進行驅動及控制的設備,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對一臺伺服電動機進行驅動及控制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例如,如圖1、圖2所示,電動機驅動裝置I由以左右方向上相鄰的方式配置的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或者,如圖3?圖5所示,電動機驅動裝置I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該電動機驅動裝置I安裝于供電動機驅動裝置I裝設的上位裝置(未圖示)的控制盤等而被加以使用。具體而言,電動機驅動裝置I是安裝于構成控制盤等的一部分的驅動裝置設置構件而被加以使用的。
[0061]電動機驅動單元2包括:驅動電路基板3,在該驅動電路基板3上安裝伺服電動機的驅動電路(逆變器電路)和控制電路;框架4,在該框架4上固定驅動電路基板3 ;以及面板5,該面板5固定于框架4的前端。能在框架4的左端側安裝電源電路基板6和蓋構件7,其中,在上述電源電路基板6上安裝用于朝驅動電路基板3供給電力的電源電路,上述蓋構件7覆蓋電源電路基板6。另外,能在框架4的右端側安裝覆蓋框架4的右側面的蓋構件8。驅動電路基板3及電源電路基板6是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的平板狀的剛性基板。
[0062]框架4是由鋁合金等具有散熱性的散熱性材料形成的。該框架4包括:底座部4a,該底座部4a形成為大致長方形的平板狀,并被配置成與左右方向正交;背面部4b,該背面部4b呈大致平板狀,且構成框架4的背面;以及上表面部4c,該上表面部4c呈大致平板狀,且構成框架4的上端面。背面部4b被配置成與前后方向正交,上表面部4c被配置成與上下方向正交。另外,背面部4b從底座部4a的后端朝左側突出,上表面部4c從底座部4a的上端朝左側突出。如圖7所示,框架4從正面觀察時的形狀為大致長方形。
[0063]在底座部4a的右側面形成有由散熱用的多個翅片構成的散熱部4e。如圖4(B)所示,能在散熱部4e (即底座部4a的右側面)上安裝冷卻用的風扇11。底座部4a的左側面為固定驅動電路基板3的基板固定部4f。另外,在底座部4a的左側面的如下端以朝左如側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塊狀的支柱安裝部4g。
[0064]在支柱安裝部4g上以朝左側突出的方式固定有用于對電源電路基板6進行支承和固定的支柱(螺柱銷)12。支柱12例如形成為六棱柱狀。在支柱12的右端側形成有陽螺紋。利用該陽螺紋和形成于支柱安裝部4g的陰螺紋將支柱12固定于支柱安裝部4g,支柱12能相對于支柱安裝部4g進行裝拆。
[0065]在背面部4b的上端側形成有朝左側突出的突出部4h。S卩,在背面部4b的上端側形成有比背面部4b的除了突出部4h之外的其它部分更朝左側突出的突出部4h。突出部4h形成為大致正方形的平板狀。在背面部4b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間位置形成有朝右側切開的缺口部4j。另外,在背面部4b上形成有兩個插通孔4k、4m。用于將電動機驅動單元2固定于安裝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驅動裝置設置構件的螺釘13插通于插通孔4k、4m。
[0066]兩個插通孔4k、4m分別形成于從正面觀察時的形狀呈大致長方形的框架4的一條對角線上的各個角部。具體而言,插通孔4k形成于突出部4h。即,插通孔4k形成于背面部4b的左上端側的角部。另外,插通孔4m形成于背面部4b的右下端側的角部。插通孔4k形成為圓孔狀。另一方面,插通孔4m形成為下端開口的U槽狀。
[0067]在上表面部4c上形成有散熱用的多個通孔。在底座部4a與上表面部4c間的邊界部分(即底座部4a的上端側)形成有缺口部4n。具體而言,在底座部4a的后方上端側形成有缺口部4n。缺口部4n從底座部4a的上端朝下側被切開。缺口部4n的底面由隨著朝向后方側(即,隨著朝向框架4的背面)而朝下側傾斜的傾斜面4p和與上下方向正交的水平面4q構成。水平面4q與傾斜面4p的后端相連。
[0068]在本實施方式中,框架4采用以下結構:當支柱12被從兩個框架4中的一個框架4的支柱安裝部4g拆下時,如圖8所示,一個框架4的左端與另一個框架4的右端接觸。具體而言,框架4采用以下結構:當支柱12被從一個框架4的支柱安裝部4g拆下時,一個框架4的背面部4b的左端面及上表面部4c的左端面與另一個框架4的底座部4a的右側面緊貼。
[0069]當一個框架4的左端與另一個框架4的右端緊貼時,如圖8所示,一個框架4的突出部4h配置于另一個框架4的缺口部4n,從而不會產生突出部4h與另一個框架4的底座部4a的左側面接觸而不能使一個框架4的左端與另一個框架4的右端緊貼這樣的現象。另夕卜,在電源電路基板6及蓋構件7被從框架4拆下后的框架4單體的狀態下,突出部4h朝比背面部4b的除了突出部4h之外的其它部分更靠左側的位置突出,但在電源電路基板6及蓋構件7安裝于框架4的狀態下,突出部4h的左端面與蓋構件7的左側面在左右方向上大致一致。
[0070]驅動電路基板3以其厚度方向與左右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固定于底座部4a的基板固定部4f。如圖2所示,在驅動電路基板3的下端側安裝有能與未圖示的電力供給用的電纜(電力供給用電纜)連接的作為電力供給用連接器端子的連接器端子15、16。連接器端子15是用于朝驅動電路基板3輸入電力的輸入用連接器端子,連接器端子16是用于從驅動電路基板3輸出電力的輸出用連接器端子。另外,在驅動電路基板3的下端側安裝有能與未圖示的通信用的電纜(通信用電纜)連接的作為通信用連接器端子的兩個連接器端子17。在本實施方式中,左右方向(X方向)是驅動電路基板3的厚度方向即第一方向。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左側是第一方向的一側,右側是第一方向的另一側。
[0071]連接器端子15?17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3的前端側。連接器端子15、16以從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底面側插入電力供給用電纜的方式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3。同樣地,兩個連接器端子17以從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底面側插入通信用電纜的方式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3。即,連接器端子15?17以它們的插入口朝向下側的方式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3。另夕卜,在驅動電路基板3上安裝有各種電子零件。另外,在驅動電路基板3的如端側安裝有與從伺服電動機引出的電纜等連接的各種連接器端子。
[0072]電源電路基板6能用螺釘等安裝于支柱12的左端面。在支柱12的左端面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狀態下,電源電路基板6的厚度方向與左右方向大致一致。在電源電路基板6上安裝有各種電子零件。另外,在驅動電路基板6的前端側安裝有與從交流電源引出的電纜連接的連接器端子。本實施方式的電源電路基板6例如是800W用的基板。
[0073]如圖5所示,在電源電路基板6的右側面固定有用于對安裝于支柱12的左端面的電源電路基板6進行支承的支承構件20。支承構件20包括當在支柱12的左端面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時、與底座部4a的左側面抵接的腳部(未圖示)等,通過該腳部等與底座部4a抵接,可利用支承構件20支承電源電路基板6。另外,在驅動電路基板3上形成有供該腳部插通的插通孔(未圖示)。[0074]在蓋構件7的上表面部形成有與形成于框架4的上表面部4c的卡合爪部4s卡合的卡合孔7a,在蓋構件7的下表面部形成有與形成于框架4的底座部4a的下端的卡合爪部4t(參照圖2)卡合的卡合孔7b。當卡合爪部4s與卡合孔7a卡合、卡合爪部4t與卡合孔7b卡合時,可將蓋構件7固定于框架4。固定于框架4的蓋構件7從左側覆蓋電源電路基板6。
[0075]蓋構件8能利用未圖示的螺釘固定于底座部4a的右側面。當在散熱部4e上安裝有風扇11時,蓋構件8覆蓋風扇11。如圖3所示,在蓋構件8的與風扇11相對應的部位形成有用于確保空氣流路的通孔8a。在本實施方式中,利用蓋構件8的作用使從風扇11送出的空氣沿著散熱部4e的翅片高效地流動,因此,可高效地對散熱部4e進行冷卻。
[0076]在面板5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與框架4的上表面部4c卡合的卡合爪部5a,在面板5的下表面部形成有與框架4的支柱安裝部4g卡合的卡合爪部5b (參照圖2),通過卡合爪部5a、5b與框架4卡合,將面板5固定于框架4。在面板5上形成有開口部,該開口部供固定于驅動電路基板3的前端側的連接器端子以及固定于電源電路基板6的前端側的連接器端子露出。另外,在面板5的上端側配置有操縱臺21。
[0077]另外,如下所述,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存在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和未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 (例如圖1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面板5和未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 (例如圖1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面板5在左右方向的寬度及操縱臺21的結構等方面不同。在以下說明中,在要將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面板5和未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面板5區別表示的情況下,將前一面板5記作“面板5A”,并將后一面板5記作“面板5B”。
[0078]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在支柱安裝部4g上固定支柱12,并如圖3?圖5所示將電源電路基板6及蓋構件7安裝于框架4。另外,將面板5A及蓋構件8安裝于框架4。在該情況下,根據驅動電路基板3及電源電路基板6的發熱量不同,不在框架4上安裝風扇11 (參照圖4 (A))或在框架4上安裝風扇11 (參照圖4(B))。另外,在該情況下,以從電源電路基板6朝驅動電路基板3供給電力的方式,利用未圖示的電纜等將驅動電路基板3與電源電路基板6電連接。
[0079]另一方面,例如,在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電動機驅動裝置I由電源電路基板6及蓋構件7安裝于框架4的狀態下的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和將電源電路基板6及蓋構件7拆下后的狀態下的其余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在以下說明中,在要將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和除此以外的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區別表示的情況下,將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記作“電動機驅動單元2A”,并將電源電路基板6及蓋構件被拆下后的狀態下的其余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記作“電動機驅動單元2B”。
[0080]如圖1所示,電動機驅動單元2A配置于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左端。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A中,支柱12固定于支柱安裝部4g。另外,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A中,在框架4上安裝面板5A,但未在框架4上安裝蓋構件8。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配置于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右側。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從支柱安裝部4g拆下支柱12。另外,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在框架4上安裝面板5B,但未在框架4上安裝蓋構件8。另外,在配置于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也可在框架4上安裝蓋構件8。另外,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A、2B中,既可以在框架4上安裝風扇11,也可以不在框架4上安裝風扇11。
[0081]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被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觸。具體而言,以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緊貼、且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緊貼的方式,配置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
[0082]另外,即便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4上安裝有風扇11,也以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緊貼的方式配置驅動電路基板3、風扇11。同樣地,即便在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上安裝有風扇11,也以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緊貼的方式配置驅動電路基板3、風扇11。
[0083]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A中,以從電源電路基板6朝驅動電路基板3供給電力的方式,利用未圖示的電纜等將驅動電路基板3與電源電路基板6電連接。另外,在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電動機驅動裝置I包括兩根電力供給用電纜。兩根中的一根電力供給用電纜的一端與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連接器端子16連接,該電力供給用電纜的另一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連接器端子15連接。其余的一根電力供給用電纜的一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連接器端子16連接,該電力供給用電纜的另一端與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連接器端子15連接。即,電力供給用電纜的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5連接,電力供給用電纜的另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6連接。
[0084]另外,在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電動機驅動裝置I包括兩根通信用電纜。兩根中的一根通信用電纜的一端與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連接器端子17連接,該通信用電纜的另一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兩個連接器端子17中的一個連接器端子17連接。其余的一根通信用電纜的一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另一個連接器端子17連接,該通信用電纜的另一端與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連接器端子17連接。即,通信用電纜的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7連接,通信用電纜的另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7連接。在實施方式中,在電源電路基板6產生異常的情況下,從電源電路基板6產生錯誤信號,并經由通信用電纜在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之間進行該錯誤信號的通信。
[0085](本實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0086]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在固定驅動電路基板3的框架4的左端側安裝電源電路基板6和蓋構件7,在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電源電路基板6及蓋構件7安裝于框架4。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除了框架4之外,無需另行設置用于安裝電源電路基板6及蓋構件7的框架。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電動機驅動裝置I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的情況下,能使電動機驅動裝置I小型化。
[0087]在本實施方式中,例如在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未安裝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被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觸。另外,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用電力供給用電纜連接,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和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用電力供給用電纜連接。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從設于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電源電路基板6朝設于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驅動電路基板3供給電力。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無需將電源電路基板6安裝于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各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
[0088]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框架4采用以下結構:當支柱12被從兩個框架4中的一個框架4的支柱安裝部4g拆下時,一個框架4的背面部4b的左端面及上表面部4c的左端面與另一個框架4的底座部4a的右側面緊貼;在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緊貼,且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緊貼。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當將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觸時,能使電動機驅動單元2彼此在左右方向上靠近。
[0089]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無需將電源電路基板6安裝于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各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且當將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觸時,能使電動機驅動單元2彼此在左右方向上靠近。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便在電動機驅動裝置I由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的情況下,也能使電動機驅動裝置I小型化。
[0090]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在框架4的左端側安裝電源電路基板6和蓋構件7,因此,無論是在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還是在由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都能使用相同的框架4。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減少電動機驅動裝置I中使用的零件的種類,從而能容易地進行零件的庫存管理
坐寸ο
[0091]在本實施方式中,電力供給用電纜的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5連接,電力供給用電纜的另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6連接。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與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分別用電力供給用電纜連接的情況相比較,能縮短將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連接的電力供給用電纜的長度。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整齊地拉繞電力供給用電纜。
[0092]同樣地,在本實施方式中,通信用電纜的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7連接,通信用電纜的另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7連接,因此,與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分別用通信用電纜連接的情況相比較,能縮短將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連接的通信用電纜的長度。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整齊地拉繞通信用電纜。
[0093]在實施方式中,在電源電路基板6產生異常的情況下,從電源電路基板6產生錯誤信號,并經由通信用電纜在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之間進行該錯誤信號的通信。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電源電路基板6產生異常的情況下,即便是電動機驅動單元2A以外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也能把握電源電路基板6的異常。[0094]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器端子15?17以其插入口朝向下側的方式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3的下端側。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防止配置于面板5的操縱臺21的操作性等因電力供給用電纜、通信用電纜而受到影響。另外,能防止電力供給用電纜和通信用電纜對從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正面側引出的各種電纜的拉繞產生阻礙。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能防止塵埃進入連接器端子15?17的內部。
[0095]在本實施方式中,供用于將電動機驅動單元2固定于驅動裝置設置構件的螺釘13插通的插通孔4k、4m分別形成于從正面觀察時的形狀呈大致長方形的框架4的一條對角線上的各個角部。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提高電動機驅動單元2固定于驅動裝置設置構件的固定強度。特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朝左側突出的突出部4h上形成有插通孔4k,因此,能確保插通孔4k與插通孔4m在左右方向上的距離,其結果是,能有效地提高電動機驅動單元2固定于驅動裝置設置構件的固定強度。
[0096]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框架4上形成有缺口部4n,例如,在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突出部4h配置于左側配置的另一個框架4的缺口4n。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便在框架4上形成有突出部4h,也能使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緊貼,且能使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左端緊貼。
[0097]在本實施方式中,突出部4h形成于背面部4b的上端側。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要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從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中拆下的情況下,只要拆下插通于該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插通孔4k、4m的螺釘13,然后使該電動機驅動單元2B朝上側偏移,或者使該電動機驅動單元2B在朝上側偏移之后朝前側偏移,則即便未將電動機驅動單元2A及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從驅動裝置設置構件上拆下,也能拆下該電動機驅動單元2B。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可容易地進行從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拆下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情況下的作業。
[0098]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背面部4b上形成有缺口部4j,因此,即便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4上安裝有風扇11,當使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在朝上側偏移之后朝前側偏移來拆下該電動機驅動單元2B時,也能防止安裝于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4的風扇11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背面部4b的干涉。
[0099]在本實施方式中,框架4的缺口部4n的底面由隨著朝向后方側而朝下側傾斜的傾斜面4p和與傾斜面4p的后端相連并與上下方向正交的水平面4q構成。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便在由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也能使螺釘13容易地從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正面側插通形成于突出部4h的插通孔4k,且能容易地從插通孔4k拆下螺釘13。
[0100]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框架4上固定有支柱12。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能利用支柱12來確保驅動電路基板3與電源電路基板6之間的間隙,其結果是,能確保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3、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子零件的配置空間。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例如,在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從框架4拆下支柱12,因此,即便支柱12能安裝于框架4,當將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接觸時,也能使電動機驅動單元2彼此在左右方向上靠近。
[0101](其它實施方式)
[0102]上述實施方式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的一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能在不改變本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形實施。
[010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電源電路基板6例如是800W用的基板,但電源電路基板6也可以是與比800W更大的容量相對應的基板。例如,電源電路基板6也可以是2kW用的基板。在該情況下,如圖9、圖10所示,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寬度、面板5的左右方向的寬度、蓋構件7、8的左右方向的寬度分別比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寬度、面板5的左右方向的寬度、蓋構件7、8的左右方向的寬度大。另外,固定于框架7的支柱12的固定位置和支柱12的根數在圖9、圖10所示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和上述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不同。
[0104]另一方面,圖9、圖10所示的框架4的前后方向的寬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面板5的前后方向的寬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蓋構件7、8的前后方向的寬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分別與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框架4的前后方向的寬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面板5的前后方向的寬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蓋構件7、8的前后方向的寬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相同。在該情況下,容易對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設置部位進行設計。另外,當框架4等的前后方向的寬度及上下方向的高度因所對應的容量不同而不同時,無用的空間會增加,但在上述情況下,不會增加無用的空間。此外,在上述情況下,能實現驅動電路基板3的共用化、伴隨著驅動電路基板3的共用化的連接器端子位置的共用化。因此,能將連接器端子位置設為相同的位置,其結果是,與電動機驅動裝置I連接的電纜的配線不會變得雜亂而容易觀察。另外,在上述情況下,前后方向為第二方向,上下方向為第三方向。
[0105]另外,在上述情況下,在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或由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的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即電動機驅動單元2A)中,在框架4的背面部4b的左側安裝有背板25。另外,在上述情況下,在由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的除了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以外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即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拆下了背板25。
[010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由多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的電動機驅動裝置I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構成。除此之外,例如,電動機驅動裝置I既可以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構成,也可以由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三個以上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構成。
[0107]另外,電動機驅動裝置I也可通過上述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與圖9、圖10所示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組合而構成。即,也可通過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寬度等不同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組合來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在上述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框架4和圖9、圖10所示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框架4這兩個框架4中,也以當從兩個框架4中的一個框架4上拆下支柱12時、一個框架4的左端與另一個框架4的右端接觸的方式,構成上述實施方式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框架4以及圖9、圖10所示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框架4。另外,也可通過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寬度等不同的三種以上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組合來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
[010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從支柱安裝部4g拆下了支柱12,但也可在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將支柱12安裝于支柱安裝部4g。在該情況下,在由三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構成電動機驅動裝置I的情況下,電動機驅動單元2A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支柱12的左端接觸,且配置于正中間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框架4的右端與配置于右端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B的支柱12的左端接觸。
[0109]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電力供給用電纜的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5連接,電力供給用電纜的另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6連接。除此之夕卜,例如也可采用以下結構:具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A與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的各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用電力供給用電纜連接。同樣地,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信用電纜的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7連接,通信用電纜的另一端與左右方向上相鄰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中的另一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的連接器端子17連接,但也可采用以下結構:具有電源電路基板6的電動機驅動單元2A和兩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中的各個電動機驅動單元2B用通信用電纜連接。
[0110]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連接器端子15?17以其插入口朝向下側的方式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3的下端側。除此之外,例如也可采用以下結構:連接器端子15?17以其插入口朝向上側的方式安裝于驅動電路基板3的上端側。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突出部4h形成于背面部4b的上端側,但突出部4h也可形成于背面部4b的下端側。另外,也可在背面部4b不形成突出部4h。在該情況下,也可在框架4上不形成缺口部4n。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電動機驅動單元2對一臺伺服電動機進行驅動及控制,但電動機驅動單元2例如也可對兩臺或三臺等多臺伺服電動機進行驅動及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機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對規定臺數的電動機進行驅動及控制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包括: 驅動電路基板,在該驅動電路基板上安裝有所述電動機的驅動電路及控制電路;以及 框架,在該框架上形成有散熱部并固定有所述驅動電路基板, 當將固定于所述框架的所述驅動電路基板的厚度方向設為第一方向時,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側能安裝電源電路基板和蓋構件,其中,在所述電源電路基板上安裝有用于朝所述驅動電路基板供給電力的電源電路,所述蓋構件覆蓋所述電源電路基板, 在從某個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所述框架至少拆下所述電源電路基板和所述蓋構件的狀態下,該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能與另一個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接觸, 在由一個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在所述框架上安裝有所述電源電路基板和所述蓋構件, 在由兩個以上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一個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和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接觸,其中,所述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是指處在所述電源電路基板和所述蓋構件安裝于所述框架的狀態下的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所述其余電動機驅動單元配置于所述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側,并且處在所述電源電路基板和所述蓋構件從所述框架拆下的狀態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驅動電路基板上安裝有能與電力供給用電纜連接的電力供給用連接器端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驅動電路基板上安裝有輸入用連接器端子和輸出用連接器端子以作為所述電力供給用連接器端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由三個以上的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 所述電力供給用電纜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鄰的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中的一個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所述輸出用連接器端子連接,所述電力供給用電纜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鄰的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中的另一個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所述輸入用連接器端子連接。
5.如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力供給用連接器端子以使所述電力供給用電纜從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的底面側插入的方式安裝于所述驅動電路基板。
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驅動電路基板上安裝有能與通信用電纜連接的通信用連接器端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用連接器端子以使所述通信用電纜從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的底面側插入的方式安裝于所述驅動電路基板。
8.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背面側形成有供螺釘插通的兩個插通孔,所述螺釘用于將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固定于供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安裝的驅動裝置設置構件, 兩個所述插通孔分別形成于從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正面觀察時呈大致長方形的所述框架的一條對角線上的各個角部, 所述框架包括突出部,該突出部形成有兩個所述插通孔中的一個所述插通孔,并至少在所述電源電路基板和所述蓋構件被拆下的狀態下朝所述第一方向的一側突出, 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側形成有缺口部,該缺口部能供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鄰的另一個所述框架的所述突出部配置。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框架的背面側的上端側,并在所述突出部上形成有圓孔狀的所述插通孔, 在所述框架的背面側的下端側形成有下端開口的U槽狀的所述插通孔。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部被從所述框架的上端朝向下側切開, 所述缺口部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是朝向所述框架的背面朝下側傾斜的傾斜面。
11.如權利要求1至 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能裝拆的支柱,該支柱用于對所述電源電路基板進行支承和固定, 在由兩個以上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的情況下的、除了所述帶電源的電動機驅動單元以外的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中,拆下了所述支柱。
12.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由兩個以上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 所有的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所述框架都是共用的。
13.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動機驅動裝置由兩個以上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構成, 在兩個以上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中,包括有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與另一個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寬度不同的所述電動機驅動單元。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動機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當將與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第二方向,并將與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第三方向時,所有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寬度彼此相等,所有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三方向的寬度彼此相等。
【文檔編號】H02P5/00GK203554337SQ201320724502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1日
【發明者】丸山理, 倉本雅哉, 高木元, 林賢一 申請人: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 日本電產三協電子(東莞)有限公司